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4.本卷命題范圍:高考范圍。
5.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Ca-40 Cr-52 Zn-65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2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等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墨水被用于書寫或繪畫,墨水是膠體
B.通常以海水提取粗食鹽后的母液為原料制取溴
C.聚氯乙烯可用于制作不粘鍋的耐熱涂層
D.農(nóng)村推廣風力發(fā)電、光伏發(fā)電有利于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
2.下列有關物質性質、用途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易液化,可用于制取漂白液
B.有還原性,在葡萄酒中添加適量的能防止葡萄酒的氧化變質
C.分解生成和是吸熱反應,故可用作阻燃劑
D.鐵粉具有還原性,能夠除去污水中的、
3.菠菜中富含鐵元素,欲測定菠菜中鐵元素含量,按如下流程進行實驗,下述四步對應操作錯誤的是( )
4.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溶液中數(shù)目是
B.標準狀況下,與足量反應生成分子數(shù)為
C.0.1ml中雜化的碳原子數(shù)為
D.分子中含有鍵的數(shù)目為
5.氨硼烷()是一種重要的儲氫材料。1955年,Shre和Parry首次合成出氨砌烷。其反應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和中均含有配位鍵
B.基態(tài)N原子核外價層電子排布圖:
C.上述反應涉及的第二周期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是N
D.和中,與具有相似的空間結構
6.某科研人員提出HCHO與在羥基磷灰石(HAP)表面催化氧化生成,的歷程,該歷程示意圖如圖(圖中只畫出了HAP的部分結構)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HAP降低了該反應的焓變()
B.反應過程中,發(fā)生了非極性鍵的斷裂和生成
C.HCHO在反應過程中,無鍵發(fā)生斷裂
D.和的中心原子上所含孤電子對數(shù)不同
7.如圖為一種有機酸的結構簡式,下列關于該有機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B.1ml該物質最多能與發(fā)生加成反應
C.1ml該物質可消耗等物質的量的Na和NaOH
D.該有機物屬于芳香族衍生物
8.(結構為,易水解,生成和HCl)、均是有機合成中的鹵化劑,如:一定條件下,乙醇與反應可生成氯乙烷()。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HCl分子之間存在氫鍵
B.乙醇中雜化的原子只有C
C.第一電離能:
D.可用作由制取無水的脫水劑
9.GaN、AlN屬于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二者成鍵結構與金剛石相似,晶體中只存在鍵、鍵。已知Ga與Al同主族,化學性質相似。從某金屬廢渣(主要含、)中提取鎵并制備GaN的工藝流程如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GaN的熔點高于AlN的熔點B.“堿浸”時反應生成
C.“電解”中金屬鎵在陰極析出D.制備GaN的反應中,作氧化劑
10.下列實驗操作不能實現(xiàn)預期目的的是( )
11.我國科學家合成了一種具有巨磁電阻效應的特殊導電性物質,其立方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已知晶胞參數(shù)為,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晶體密度為
B.基態(tài)Cr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
C.晶體中Ca原子周圍等距離且最近的O原子數(shù)為8
D.若用放射性的替換圖中的,對其化學性質影響較大
12.W、X、Y、Z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位于同周期,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均為偶數(shù),W、Z同主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簡單離子半徑:Z>Y>WB.中的原子最外層均滿足穩(wěn)定結構
C.最簡單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X>YD.WY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13.海水電池在海洋能源領域應用廣泛,鐵、鎂、鈉、鋰都可以作為海水電池的電極材料,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裝置不能將化學能完全轉化為電能
B.海水中鹽分大,可作為電解質溶液
C.鈉、鋰等活潑金屬作B極,要防止其與海水直接接觸
D.若鐵為B極材料,則正極反應式一定為
14.常溫下將NaOH溶液滴加到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與離子濃度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縱坐標為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曲線N表示pH與的關系
B.圖中a點對應溶液中:
C.NaHA溶液中:
D.溶液pH從5.6到9.6的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先增大后減小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
15.(14分)ZnO是一種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在化學工業(yè)中主要用作橡膠和顏料的添加劑,醫(yī)藥上用于制軟膏、橡皮膏等。工業(yè)上由菱鋅礦(主要成分為、ZnO,還含有少量、FeO、、等雜質)制備ZnO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①常溫下:,;
②“溶浸”后的溶液所含金屬離子主要有:、、、;
③氧化性順序:。
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tài)Zn原子的最高能層符號為__________。
(2)濾渣1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溶浸”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氧化”時適當加熱,其目的是__________,但溫度不能過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已知“氧化”后溶液中,“調pH”的pH范圍是__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已知:溶液中離子濃度小于等于時,認為該離子沉淀完全。)“還原”時加入鋅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
(5)有機萃取劑HA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反萃取”時加入試劑X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
(6)在“沉鋅”與“灼燒”之間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沉鋅”得到堿式碳酸鋅[化學式為],堿式碳酸鋅升溫過程中固體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350℃時,剩余固體中已不含碳元素,則剩余固體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
16.(14分)焦亞硫酸鈉()在化學工業(yè)中用途廣泛。其一種制備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分子中,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__________。
(2)“制備”所用實驗裝置(夾持儀器已省略)如下圖:
①盛放稀鹽酸的儀器名稱為__________。
②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三頸燒瓶中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為沉淀物)。
(3)“制備”反應過程分四步:
步驟Ⅰ.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至pH為4.1,生成溶液;
步驟Ⅱ.停止通,向溶液中再加入溶液調至pH為7~8,轉化為;
步驟Ⅲ.繼續(xù)通入,至pH達4.1,又生成溶液;
步驟Ⅳ.當溶液中含量達到過飽和濃度時析出。
①步驟Ⅰ測量溶液的pH=4.1所用儀器是__________。
②寫出步驟Ⅱ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③寫出Ⅰ~Ⅳ步驟中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17.(15分)我國科學家成功利用光伏發(fā)電,將電解水獲得的與反應合成甲醇,再由甲醇經(jīng)若干酶促反應合成淀粉。該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發(fā)表?;卮鹣铝袉栴}:
(1)人工合成轉化為淀粉只需要11步,其中前兩步涉及的反應如圖1所示。
圖1
反應的__________(用含、、、的代數(shù)式表示)。
(2)有學者結合實驗和計算機模擬結果,得出的一種反應歷程如圖2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物種用“·”標注,TS1、TS2、TS3、TS4均為過渡態(tài)。決速步驟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TS3對應的步驟適合在__________(填“高溫”或“低溫”)條件下進行。
圖2 圖3
(3)在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發(fā)生反應 ,在催化劑作用下單位時間內的轉化率與溫度、催化劑的關系如圖3所示。
①a點時,的生成速率__________(填“>”“;>(各2分);②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或催化劑活性降低;或溫度升高反應左移與催化劑活性降低共同作用原因均給分,2分)
(4)①(2分);②選擇適宜的催化劑(1分)
18.(1)(1分);酯基、氨基(2分)
(2)取代反應(1分)
(3)D(1分)
(4)(2分)
(5)12種(2分)
(6)、、(任寫一種即可,2分)
(7)
(4分)A
B
C
D
稱量
灼燒
酸溶
過濾
選項
實驗操作
預期目的
A
向含有酚酞試液的溶液中逐滴滴加足量溶液
驗證能水解
B
將含有少量的氣體依次通過飽和溶液、濃硫酸
提純
C
向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溶液
驗證氧化性:
D
向濃度均為的和溶液中分別滴加酚酞,溶液不變色,溶液變成紅色
證明非金屬性:
時間/min
0
20
40
60
80
壓強/MPa
這是一份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下學期教學質量監(jiān)測聯(lián)考(二模)化學試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本卷命題范圍,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廣東部分學校高三百日沖刺聯(lián)合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一模)化學試題,共13頁。
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教學質量監(jiān)測化學試題(PDF版含答案),共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