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碘是一種由碘分子構成的物質。小明同學利用碘進行如下實驗:①把少量的固體碘放在濕潤的饅頭上,發(fā)現(xiàn)饅頭會變成藍色;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酒精中,取少量碘酒滴在饅頭上,發(fā)現(xiàn)饅頭也會變藍色。請回答以下問題。
(1)如果取少量的碘放人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碘升華成碘蒸氣,把濕潤的饅頭放在碘蒸氣中,饅頭會有什么變化,請預測實驗現(xiàn)象為 ,并闡述理由 。
(2)現(xiàn)在市場上買來的食鹽大多是加碘鹽,將少量食鹽水滴在饅頭上,饅頭不變藍。那么加碘鹽中 (填“有”或“沒有”)碘分子。
2.利用分子的性質解釋下列事實:
(1)把糖塊放在水里,糖塊逐漸消失,而水卻有甜味: 。
(2)氣體容易壓縮,而液體、固態(tài)難以壓縮: 。
(3)液氧和氧氣狀態(tài)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 。
(4)蠟燭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3.碘是一種由碘分子構成的非金屬,某同學利用碘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①把少量的固體碘放在濕潤的饅頭上,發(fā)現(xiàn)饅頭會變藍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饅頭去蘸取碘液,發(fā)現(xiàn)饅頭也會變藍色。(提示:碘分子能使饅頭中的淀粉變藍色)則:
(1)取少量的碘放入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碘升華變成碘蒸氣,把濕潤的饅頭放在碘蒸氣中,饅頭 變藍色(選填“會”或“不會”)。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用來消毒用的碘酒,用饅頭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饅頭 (選填“會”或“不會”)變藍色。
(3)請用分子的觀點來解釋實驗中的現(xiàn)象 。
(4)現(xiàn)在市場上買來的食鹽都是加碘鹽,用饅頭沾取少量的食鹽水,饅頭不變藍色,由此可知,食鹽中 (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二、原子的結構
4.1910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做法如圖甲所示。
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shù)α粒子卻發(fā)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shù)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
[猜想與假設] 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fā)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釋與結論]
(1)大多數(shù)α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是 。
(2)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
(3)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探究經(jīng)歷了三個過程,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構為圖中的 。
5.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他認為一切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運動的α粒子(α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轟擊金箔時(金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79,相對原子質量為197),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甚至有極少數(shù)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堅硬不可穿透的質點而被彈了回來。
(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shù)α粒子就 (填“會”或“不會” )發(fā)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極少數(shù)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堅硬不可穿透的質點而被彈了回來的“質點”指的是 。
(2)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 ;(填序號)
A.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B.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3)從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 。(選填序號)
a.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
b.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c.波爾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
6.科學理論的建立要有一個又一個的證據(jù)。在研究原子結構的歷史進程中,盧瑟福揭開了原子世界一個又一個的奧秘。請回答:
(1)1911年,盧瑟福等人進行了α粒子(α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核)散射實驗,用一些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發(fā)現(xiàn)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有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而極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反彈。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多數(shù)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核的體積很小
B.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較大角度偏轉,說明原子核帶負電
C.極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反彈,說明原子核的質量很大
(2)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轟擊氮原子,結果有種微粒從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xiàn)代觀點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7.為破解原子結構的奧秘,一代又一代科學家進行了不懈探索。
1897年,湯姆生提出了一個原子模型:原子是一個球體,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球體內,電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樣鑲嵌在其中。
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用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金屬箔,發(fā)現(xiàn)有如下現(xiàn)象:①大多數(shù)α粒子能穿透金屬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有極少部分α粒子被彈了回來。
1913年,丹麥科學家波爾改進了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認為電子只能在原子內的一些特定的穩(wěn)定軌道上運動。
(1)盧瑟福的α粒子轟擊金屬箔實驗現(xiàn)象中,能證明原子核帶正電的現(xiàn)象是 (填序號);
(2)反映盧瑟福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結果的示意圖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3)上述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對你有哪些啟示? (寫出一點即可)。
8.人們?yōu)榱私沂驹咏Y構的奧秘,經(jīng)歷了漫長的探究過程。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而原子是電中性的,由此推測原子內還有帶正電的物質。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帶正電)轟擊金箔實驗。實驗表明: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shù)α粒子卻發(fā)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shù)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
(1)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當年推測的“帶正電的物質”相當于下圖甲中的 (填“甲”或“乙”或“丙”或“丁”)。
(2)通過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可推出的原子結構模型為圖乙中的 (填字母),并根據(jù)以上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 。三、組成物質的元素
9.菠菜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蔬菜。小明同學為了研究菠菜汁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稱取10g新鮮菠菜,用小刀切成碎塊,放在研缽中加入10mL丙酮(一種液體溶劑),研磨成漿狀物。
②將①中得到的漿狀物進行過濾。
③將②所得到的汁液,放在小燒杯中。
④將一張濾紙條的一端垂直放入上述小燒杯中(如圖甲所示)。3~5min后可觀察到液體沿濾紙上升,并分成明顯的色帶(如圖乙所示)。從下到上依次為綠色、黃色和桔黃色等。試回答下列問題:
(1)菠菜汁屬于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人們常說菠菜中含有豐富的鐵質,這里的“鐵質”指的是____。(填字母)
A.分子B.原子C.元素D.單質
(3)請從分子的角度說明,濾紙上依次出現(xiàn)不同顏色色帶的原因是 。
(4)你認為此實驗的方法在生產(chǎn)和科學實驗中有什么應用? 。
四、元素周期表
10.元素周期表將已知元素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便于我們研究它們的性質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規(guī)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元素中,屬于非金屬的是 。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有多種,請寫出化合價為+1價的氮的氧化物 (用化學式表示)。
(3)氦氣的化學式為 。
(4)隨著新元素的不斷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表還將逐漸完善。最近,科學家用大量高速鈣原子轟擊锫原子,形成了117號元素的原子,該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個 。
11.為紀念門捷列夫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問世150周年,聯(lián)合國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它反映了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和元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的電子層排布規(guī)律,我們對它們進行研究:
(1)第17號元素屬于 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它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電子(填“得”或“失”);
(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個橫行叫做一個周期,每一個縱列叫做一個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
B.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C.同一族,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
D.同一族,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12.如圖是1~18號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原子核電荷數(shù)的關系圖。試回答:
(1)一個Mg2+核外共有 個電子;Cl﹣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和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2)通過對該圖的分析,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規(guī)律?請寫出其中一個: 。
13.為紀念門捷列夫發(fā)明的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聯(lián)合國大會宣布2019年是“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材料一:門捷列夫將元素按照相對原子質量從小到大排列后,發(fā)現(xiàn)元素的化學性質成周期性出現(xiàn),故將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排在同一列。
材料二:門捷列夫無可非議地成為元素周期律的主要發(fā)現(xiàn)者,因為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有強大的預測功能。
材料三:氟是一種非金屬化學元素,氟元素的單質是F2,它是一種淡黃色有劇毒的氣體。氟氣的腐蝕性很強,化學性質極為活潑,是氧化性最強的物質之一。
硫是一種非金屬元素,通常單質硫是黃色的品體。硫元素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化合物或單質的形式存在。硫單質難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對人體而言,單質硫通常是無毒無害的。
(1)根據(jù)現(xiàn)代周期表的元素排布特點,下列哪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 )
A.F、NeB.N、OC.N、SD.N、P
(2)結合材料中圖1和圖2,現(xiàn)在的元素周期表編制與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排列規(guī)律有什么相矛盾的地方?
(3)溴是一種化學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是79.9, 溴單質是紅黑色液體,溴蒸氣具有腐蝕性,并且有毒。請你結合材料預測溴在圖2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選擇標準序號),并說明理由。
五、化合價
14.小林收集了核電荷數(shù)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價的有關數(shù)據(jù)并統(tǒng)計如圖:
(1)從圖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價是 。
(2)寫出圖中元素的化合價隨著核電荷數(shù)遞增的一條變化規(guī)律 。 (3)若某元素既可顯正價,又可顯負價,則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之間的關系為 。
15.化合價是一個重要的化學概念.
(1)下面是對元素化合價的部分探究過程.
化學上用“化合價”來表示原子之間 .
(2)【提出問題一】元素正負化合價有何規(guī)律?
推測一:金屬元素都顯正價;
推測二:非金屬元素只有負價.
【舉例及分析一】
①.NaCl、FeO、Al2O3中金屬元素化合價分別為+1、+2、+3,其他金屬也都顯正價,推測一正確.金屬都顯正價的可能原因為 .
②.H2O、SO2、CO2中H、O、S、C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2、+4、+4,說明推測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③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形成化合物時,非金屬元素顯 價.
(3)【提出問題二】一種元素只有一種化合價嗎?
推測一:一種元素只有一種化合價;
推測二: .
【舉例及分析二】
①NaCl、NaOH、NaNO3、Na2SO4等物質中Na元素都顯+1價,推測一成立.
②H2S、SO2、SO3、H2SO3等物質中S元素化合不同,S元素化合價分別為﹣2、+4、+6、 價.推測二成立.
【結論二】推測一、二都有道理,通過上述舉例分析及結合教材上所給元素的化合價,可知
(4)【提出問題三】在同種化合物中,同種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價嗎?
推測一:在同種化合物中,同種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價;
推測二:在同種化合物中,同種元素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價.
【舉例及分析三】NH4NO3中N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 、 .
【結論三】推測二成立.
16.(1)含磷洗衣粉中含有Na5PxO10,其洗滌廢水的任意排放會污染環(huán)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價為+5,則x應為 。
(2)元素A與鈉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xA,元素B的氯化物的化學式為BCly,若化合價不變,則A、B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六、實驗探究題
17.氕、氘、氚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它們的原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相關信息如下表。試回答:
(1)原子結構模型中的“ ”表示的粒子是 。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個超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其化學式可表示為 。
(3)重水是由氘和氧組成的化合物,化學式可表示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學性質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質量約占0.02%,則10噸海水中所含氘的質量是 Kg。
18.牡丹中含多種有用物質,尤其是牡丹產(chǎn)品之一的牡丹油,用途很廣。在牡丹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2%,其中a亞麻酸(化學式為C18H30O2)占42%,同時含有牡丹酚等多種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已知不飽和脂肪酸和生物活性成分在空氣中易被氧化)。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從物質分類看,牡丹油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1個a-亞麻酸分子中有 個原子;a-亞麻酸由3種元素組成,其中含量最低的是 (填名稱)元素。
(2)a-亞麻酸的化學式C18H30O2表示的意義是 (從微觀角度分析)。 (3)你認為保存牡丹油時應注意什么? (只答一條即可)。
19.通過對已學知識的對比和歸納,我們往往可以得出一些十分有趣的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可以幫助我們掌握學習科學的方法.請仔細閱讀下表中的內容,并回答相應的問題:
(1)由前兩行內容對照可得出的規(guī)律是: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數(shù)值往往與相應離子所帶的 數(shù)相等.
(2)由后兩行內容對照可得出的規(guī)律是:通過元素或原子團的 可以確定相應化合物的化學式.
(3)利用表中所給內容,請你寫出硫酸鈉的化學式 .
(4)根據(jù)硫酸亞鐵的化學式FeSO4,可推出該物質所含陽離子的符號為 .
答案解析
1.【答案】(1)饅頭也會變藍色;碘升華實驗中碘分子沒有發(fā)生變化,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所以饅頭也會變藍色
(2)沒有
【解答】(1)碘升華成碘蒸氣后,只是分子間的距離發(fā)生改變,但是碘分子沒有改變,因此饅頭也會變藍,理由是:碘升華實驗中碘分子沒有發(fā)生變化,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所以饅頭也會變藍色。
(2)現(xiàn)在市場上買來的食鹽大多是加碘鹽,將少量食鹽水滴在饅頭上,饅頭不變藍。那么加碘鹽中沒有碘分子。
2.【答案】(1)糖塊溶解在水中后,糖分子不斷地運動,擴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2)氣體分子間間隔大,液體、固體分子間間隔較小
(3)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4)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解答】回答本題首先要熟悉分子的性質: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間有間隔;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為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3.【答案】(1)會
(2)會
(3)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碘的升華和溶解都是物理變化,碘分子不變 ,所以化學性質不變
(4)不存在
【解答】(1)碘升華變成碘蒸氣都是由碘分子構成,都能使淀粉變藍色,所以饅頭會變藍;
(2)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實質是構成碘的分子之間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碘分子并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饅頭也會變藍色;
(3)解釋: 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碘的升華和溶解都是物理變化,碘分子不變 ,所以化學性質不變;
(4)根據(jù)碘遇淀粉變藍色的原理,加碘鹽不能使饅頭變藍色,說明不含碘分子。
故答案為:(1)會;(2)會;(3)
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碘的升華和溶解都是物理變化,碘分子不變 ,所以化學性質不變 ;(4)不存在。
4.【答案】(1)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2)原子核
(3)C
【解答】(1)大多數(shù)α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是: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2)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
(3)原子中間為原子核,它的質量很大而體積很小,周圍是繞核告訴旋轉的電子,幾乎沒有質量,故選C。
5.【答案】(1)不會;原子核
(2)B
(3)abd
【解答】(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shù)α粒子就不會發(fā)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極少數(shù)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堅硬不可穿透的質點而被彈了回來的“質點”指的是原子核。
(2)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它們沒有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即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故選B。
(3)a.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故a正確;
b.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故b正確;
c.波爾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水平,但遠沒有達到完美的境界,故c錯誤;
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故d正確。
故選abd。
6.【答案】(1)A;C
(2)質子
【解答】(1)大多數(shù)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核足夠小;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核帶正電,有極少數(shù)α粒子被彈回來說明金原子的質量比α粒子大很多,且原子核質量很大。AC符合題意。
(2)氮原子被轟擊后變成了氧原子,元素種類發(fā)生了改變,說明質子數(shù)發(fā)生了改變,因此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質子。
故答案為:(1)AC;(2)質子
7.【答案】(1)②
(2)A
(3)建立模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
【解答】(1)有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它們受到了原子核的排斥力,根據(jù)“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可知,原子核帶正電荷,故選②;
(2)α粒子越靠近原子核,它們受到的排斥力越大,它們的運動軌跡偏轉的越厲害;少數(shù)α粒子正面撞擊原子核時甚至沿原方向返回,故反映盧瑟福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結果的示意圖最合理的是A;
(3)根據(jù)題目可知,原子模型不是一下就建立起來的,而是經(jīng)歷了很長時間,歷經(jīng)很多科學家的不斷研究而得到的,那么得到的啟示為:建立模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
8.【答案】(1)乙
(2)C;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說明原子中的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極少數(shù)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說明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原子核體積非常小。
【解答】(1)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當年推測的“帶正電的物質”相當于原子核,即圖甲中的乙。
(2)通過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可推出的原子結構模型為圖乙中的C,原因為: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說明,原子中的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極少數(shù)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說明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原子核體積非常小。
9.【答案】(1)混合物
(2)C
(3)分子是不斷運動的,不同色素的分子在濾紙上運動的速率不同
(4)可以用于混合物的分離
【解答】(1) 菠菜汁由多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
(2) 人們常說菠菜中含有豐富的鐵質,這里的“鐵質”指的是鐵元素;
(3) 分子是不斷運動的,不同色素的分子在濾紙上運動的速率不同 ,所以濾紙上依次出現(xiàn)不同顏色色帶 ;
(4)因實驗中濾紙上依次出現(xiàn)不同顏色色帶 ,說明各色素的分子可先后分離,利用該實驗可進行混合物的分離;
故答案為:(1)混合物;(2)C;(3) 分子是不斷運動的,不同色素的分子在濾紙上運動的速率不同 ;(4) 可以用于混合物的分離 。
10.【答案】(1)②
(2)N2O
(3)He
(4)質子
【解答】(1)根據(jù)元素周期表可知,①為鋰元素,②為氟元素,③為鎂元素,則②為非金屬元素。
(2)設含氮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NxOy,O的化合價為-2,根據(jù)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則化學式為N2O。
(3)氦氣為稀有氣體,由原子直接構成,則氦氣的化學式為He;
(4)117號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數(shù)為117,根據(jù)質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可知,它的質子數(shù)為117。
11.【答案】(1)非金屬;得
(2)A;D
【解答】(1)根據(jù)周期表可知,第17號元素為氯元素,由于不含金字旁,所以為非金屬元素。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大于4,容器得到電子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
(2)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故A正確,B錯誤;
同一族,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D。
12.【答案】(1)10;Ar
(2)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遞增,最外層電子數(shù)呈周期性變化
【解答】(1) 一個Mg2+核外共有10個電子,Cl﹣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和Ar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
(2)由圖示可知, 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遞增,最外層電子數(shù)呈周期性變化 ;
故答案為:(1)10; Ar;(2)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遞增,最外層電子數(shù)呈周期性變化 。
13.【答案】(1)D
(2)門捷列夫是根據(jù)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由小到大排列的,而現(xiàn)在的元素周期表中,83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84號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相等。
(3)②,溴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9.9,相對原子質量位于33號和36號之間,所以只可能位于①②兩個位置,而同一族的化學性質相似,氟和溴的單質都有毒,硫單質通常是無毒無害的,所以溴只可能與氟在同一族。
【解答】(1)根據(jù)元素周期表可知,N和P在同一列,即在同一族,二者具有相同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故選D。
(2)結合材料中圖1和圖2,現(xiàn)在的元素周期表編制與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排列規(guī)律的矛盾之處:門捷列夫是根據(jù)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由小到大排列的,而現(xiàn)在的元素周期表中,83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84號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相等。
(3)溴應該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②處,理由是:溴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9.9,相對原子質量位于33號和36號之間,所以只可能位于①②兩個位置,而同一族的化學性質相似,氟和溴的單質都有毒,硫單質通常是無毒無害的,所以溴只可能與氟在同一族。
14.【答案】(1)+6
(2)從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逐漸從+1升高到+7
(3)絕對值的代數(shù)和為8
【解答】(1) 從圖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價+6價;
(2)圖中元素的化合價隨著核電荷數(shù)遞增的一條變化規(guī)律從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逐漸從+1升高到+7。
(3)以S元素為例,它的最外層電子有6個,可以得到2個電子達到8個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帶上2個單位的負電荷;也可以失去6個電子,帶上6個單位的正電荷。因為2+6=8,所以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之間的關系為:絕對值的代數(shù)和為8。
15.【答案】(1)相互化合的數(shù)目
(2)金屬元素形成化合物時只能失去電子而不能得到電子;不成立;負
(3)一種元素有多種化合價;+4;一些元素只有一種化合價,一些元素有多種化合價
(4)-3;+5
【解答】解:化學上用“化合價”來表示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shù)目;
【舉例及分析一】金屬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一般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所以金屬都顯正價的可能原因為:金屬元素形成化合物時只能失去電子而不能得到電子;H2O、SO2、CO2中H、O、S、C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2、+4、+4,說明推測二不成立;非金屬和金屬形成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金屬是失去電子,非金屬得到電子,所以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形成化合物時,非金屬元素顯負價;
【舉例及分析二】H2S、SO2、SO3、H2SO3等物質中S元素化合不同,S元素化合價分別為﹣2、+4、+6、+4價,推測二成立;
【結論二】推測一、二都有道理,通過上述舉例分析及結合教材上所給元素的化合價,可知一些元素只有一種化合價,一些元素有多種化合價;
【舉例及分析三】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在計算硝酸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時,需要分解計算銨根離子、硝酸根離子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所以NH4NO3中N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3、+5.
故答案為:相互化合的數(shù)目;
【舉例及分析一】金屬元素形成化合物時只能失去電子而不能得到電子;不成立;負;
【舉例及分析二】+4;
【結論二】一些元素只有一種化合價,一些元素有多種化合價;
【舉例及分析三】﹣3、+5.
16.【答案】(1)+3
(2)BxAy
【解答】(1)根據(jù)化學式 Na5PxO10可知,(+1)×5+(+5)x+(-2)×10=0,解得:x=+3;
(1)根據(jù)NaxA 得到:(+1)x+A=0,那么A的化合價為-x;根據(jù) BCly得到:B+(-1)y=0,那么B的化合價為+y。設A、B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BmAn,B根據(jù)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得到:my+(-x)n=0,則它們的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m:n=x:y,因此化學式為BxAy。
17.【答案】(1)質子
(2)T2O
(3)0.4
【解答】(1)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和不同的中子數(shù),根據(jù)圖片可知,三種原子都含有一個,則它表示質子。
(2)一個超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只需將水分子中的H替換為T即可,寫作:T2O;
(3)10噸海水中重水的質量:10×103kg×0.02%=2kg;
其中含氘的質量:2kg×2×22×2+16=0.4kg。
18.【答案】(1)混合物;50;氫
(2)表示一個 a-亞麻酸分子(合理即可)
(3)低溫、 密封等(合理即可)
【解答】(1)牡丹油由不同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 由所給化學式可知,1個a-亞麻酸分子中有18+30+2=50個原子, a-亞麻酸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為(12×18):30:(16×2),所以氫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低;
(2) a-亞麻酸的化學式C18H30O2從微觀角度上可表示一個 a-亞麻酸分子或一個a-亞麻酸分子由18個碳原子、30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構成;
(3)由題中所給不飽和脂肪酸和生物活性成分在空氣中易被氧化,可知,保存牡丹油時應注意低溫、 密封等。
故答案為:(1)混俁物;50;氫;(2) 一個 a-亞麻酸分子(合理即可) ;(3) 低溫、 密封等。
19.【答案】(1)電荷
(2)化合價
(3)Na2SO4
(4)Fe2+
【解答】(1)由前兩行內容對照可得出的規(guī)律是: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數(shù)值往往與相應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相等。
(2)由后兩行內容對照可得出的規(guī)律是:通過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可以確定相應化合物的化學式。
(3)根據(jù)表格可知,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硫酸根離子的化合價為-2價,根據(jù)“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那么硫酸鈉的化學式為:Na2SO4;
(4)硫酸亞鐵的化學式FeSO4,硫酸根離子的化合價為-2價,根據(jù)“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得到:x+(-2)×1=0,解得:x=+2價,那么鐵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即Fe2+。名稱
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

H
1

D
2

T
3
常見的幾種離子
H+ Na+ Mg2+ OH﹣ Cl﹣ SO42﹣
對應元素及原子團
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
H+1 、 Na+1 、 Mg+2 、O H?1 、 Cl?1 、S 4?2
所能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HCl、H2SO4
NaOH、Mg(OH)2
MgCl2、Na2SO4

相關試卷

八下第一章期末復習 實驗探究與解答題(培優(yōu)卷)-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學期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浙教版):

這是一份八下第一章期末復習 實驗探究與解答題(培優(yōu)卷)-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學期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浙教版),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八下期中復習——計算題與解答專題-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學期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浙教版):

這是一份八下期中復習——計算題與解答專題-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學期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浙教版),共2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電磁鐵應用計算與解答題,電動機和發(fā)電機,家庭電路及安全用電,第二章計算題,第二章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八下期中復習——填空題(第二章)-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學期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浙教版):

這是一份八下期中復習——填空題(第二章)-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學期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浙教版),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回答下列問題,上海建成了我國第一條磁懸浮鐵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八下期中復習——實驗探究(第一章)-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學期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浙教版)

八下期中復習——實驗探究(第一章)-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學期課后培優(yōu)分級練(浙教版)

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節(jié)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優(yōu)秀同步測試題

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節(jié)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優(yōu)秀同步測試題

初中科學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章 電與磁第1節(jié)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優(yōu)秀課后復習題

初中科學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章 電與磁第1節(jié)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優(yōu)秀課后復習題

初中科學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節(jié)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優(yōu)秀精練

初中科學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節(jié)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優(yōu)秀精練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