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粵港澳大灣區(qū)是繼紐約灣區(qū)、舊金山灣區(qū)、東京灣區(qū)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灣區(qū)。讀“粵港澳大灣區(qū)城市群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 下列對香港的地理位置描述組合正確的是( )
A. 珠江口東側,北接深圳B. 珠江口西側,北接珠海
C. 珠江口東側,北接珠海D. 珠江口西側,北接深圳
2. 該圖所示區(qū)域發(fā)展經濟的優(yōu)勢是( )
A. 自然資源豐富B. 土地面積廣闊
C. 地理位置優(yōu)越D. 勞動力成本低
3. 澳門經濟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是( )
A. 國際金融業(yè)B. 博彩旅游業(yè)C. 信息服務業(yè)D. 交通運輸業(yè)
4. 香港與首都北京相連鐵路干線是( )
A. 隴海線B. 京廣線C. 南昆線D. 京九線
【答案】1. A 2. C 3. B 4. D
【解析】
【1題詳解】
香港位于珠江口東側,北與深圳相連,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部分組成,A正確,故選A。
【2題詳解】
香港和澳門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端,分別位于珠江口東、西兩側,與廣東省相鄰,地理位置優(yōu)越。兩地充分發(fā)揮地理位置的優(yōu)勢,依托祖國內地強有力的支持,經濟持續(xù)繁榮,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故選C。
【3題詳解】
澳門的主要經濟支柱有博彩、旅游、工業(yè)、建筑業(yè)等,其中,重要支柱產業(yè)是博彩旅游業(yè)。故選B。
4題詳解】
根據(jù)我國鐵路干線的分布可知,京九線連接我國的北京和香港九龍,隴海線、京廣線和南昆線都不經過香港,故選D。
【點睛】香港,也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轄的特別行政區(qū),位處華南沿岸,珠江口以東,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地區(qū),以及262個大小島嶼組成。北接廣東省深圳市,南面是廣東省珠海市萬山群島。
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是我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qū)之一。讀長江三角洲示意圖,完成小題。
5. 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瀕臨東海和黃海B. 京廣鐵路貫穿南北
C. 別具特色的水鄉(xiāng)風貌D. 地勢低平,河網(wǎng)密布
6. 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農業(yè)生產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B. 主產玉米和大豆
C. 耕地類型以水田為主D. 淡水漁業(yè)發(fā)達
7. 下列區(qū)域與其地理特征匹配正確的是( )
A. 青藏地區(qū)——塞上江南B. 長江三角洲——江海交匯之地
C. 塔里木盆地——白山黑水D. 東北三省——魚米之鄉(xiāng)
8. 近年來許多上海企業(yè)向長江三角洲周邊城市轉移,這說明上海對長江三角洲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的作用,不正確的是( )
A. 提供多種生產設備B. 提供大量自然資源
C. 提供管理經驗D. 提供技術支持
【答案】5. B 6. B 7. B 8. B
【解析】
【5題詳解】
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東臨東海和黃海,地勢低平,河網(wǎng)密布,具有典型的水鄉(xiāng)風貌,ACD正確;京廣鐵路的起點和終點是北京和廣州,不經過長江三角洲地區(qū),B錯誤。故選B。
【6題詳解】
玉米和大豆是我國北方地區(qū)農作物,長江三角洲屬于南方地區(qū),玉米和大豆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qū),南方種植面積少,B錯誤;長江三角洲的耕地類型以水田為主,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由于湖蕩交錯,淡水漁業(yè)發(fā)達,ACD正確。故選B。
【7題詳解】
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的入??冢墙=粎R之 地,B正確。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河 渠稠密、水田連片,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東北三省山環(huán)水繞,沃野千里;白山黑水指的是東北三省,CD錯誤。塞上江南指的是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A錯誤。故選B。
【8題詳解】
近年來許多上海企業(yè)向長江三角洲周邊城市轉移,這說明上海對長江三角洲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多種生產設備、 管理經驗和先進的技術,上海自然資源不豐富,無法為長江三角洲經濟發(fā)展提供大量自然資源,B錯,ACD對。故選B。
【點睛】長江三角洲是世界聞名的魚米之鄉(xiāng)和絲綢之鄉(xiāng),農耕條件優(yōu)越,農業(yè)歷史悠久,農業(yè)生產水平高,長三角以水田為主,農業(yè)發(fā)達,以種植水稻為主。
自古以來,臺灣(如圖所示)就是祖國神圣的領土。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的實施,兩岸經貿往來不斷加深。完成下面小題。
9. 讀圖,空間上最便于與臺灣省往來的省區(qū)是( )
A. 浙江B. 廣東C. 福建D. 江西
10. 臺灣島城市大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qū),最主要原因是( )
A. 全年高溫,降水豐沛B. 河流長,水能豐富
C. 礦產豐富,土壤肥沃D.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11. 夏秋季節(jié),臺灣省常見的自然災害是( )
A. 臺風B. 寒潮C. 干旱D. 沙塵暴
12. 臺灣省在近幾十年的經濟發(fā)展中,隨著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出口的主導產品不斷變化。目前,臺灣省出口的主導產品是( )
A. 水果、優(yōu)質大米等農產品B. 經過深加工的農副產品
C. 軟件、電腦等高新技術產品D. 紡織服飾、高檔家具、化工產品等
【答案】9. C 10. D 11. A 12. C
【解析】
【分析】本組題以臺灣省位置示意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臺灣省地理概況、工業(yè)特征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區(qū)域認知能力,綜合思維素養(yǎng)。
【9題詳解】
讀圖可知,福建和臺灣隔臺灣海峽,距離最近,所以空間上最便于與臺灣省往來的省區(qū)是福建,而浙江、廣東和江西距離較遠,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0題詳解】
臺灣島城市大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qū),主要是因為臺灣中東部地區(qū)有山地分布,西部地區(qū)地形平坦,交通便利,D正確;西部位于背風坡,降水比東部少,A錯誤;東部地勢起伏大,水能豐富,B錯誤;礦產豐富,土壤肥沃不是主要原因,C錯誤。故選D。
【11題詳解】
夏秋季節(jié),臺灣常見的自然災害是臺風,臺灣位于臺風的西行路線上,A正確;夏秋季節(jié),降水較多,溫度高,不會出現(xiàn)寒潮和沙塵暴,干旱較少,B、C、D錯誤,故選A。
【12題詳解】
臺灣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臺灣以高新技術產業(yè)為主,臺灣出口的商品大多是高附加值產品即技術水平較高的工業(yè)產品,如軟件、電腦等高新技術產品,D正確;水果、優(yōu)質大米等農產品、經過深加工的農副產品、紡織服飾、高檔家具、化工產品等都不占據(jù)出口商品的主導地位,排除ABC;故選D。
【點睛】臺灣在經濟發(fā)展歷程中不同階段的工業(yè)特征有顯著的變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由外向型經濟向高新技術產業(yè)方向發(fā)展。
318國道東起上海,西至西藏日喀則,是中國最長的國道。被稱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圖為318國道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3. 讀圖可知,318國道東段(上海到成都)沿途最可能欣賞到( )
A. 稻花香甜,蛙聲陣陣B. 雨林濃密,生物繁多
C. 草原廣闊,策馬奔騰D. 沙海浩瀚,駝鈴聲聲
14. 沿景觀大道我國地勢的大致特點是( )
A. B.
C. D.
【答案】13. A 14. B
【解析】
【13題詳解】
上海地處南方地區(qū),耕地類型以水田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因此318國道東段(上海到成都)沿途最可能欣賞到稻花香甜,蛙聲陣陣,A正確;途徑地區(qū)沒有雨林、草原、沙漠分布,BCD錯誤;故選A。
【14題詳解】
318國道東起上海,西至西藏日喀則,上海地處地勢第三級階梯,西藏地處地勢第一級階梯,故沿景觀大道我國地勢的大致特點是地勢西高東低,呈現(xiàn)三級階梯分布,B正確,ACD錯誤;故選B。
【點睛】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階梯的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第三階梯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棉花是春季播種,夏季成熟的作物。下圖示意我國棉花的兩大優(yōu)勢生產基地(陰影部分)及兩地氣候資料統(tǒng)計,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5. 根據(jù)圖中信息推測適合棉花生長自然條件是( )
A. 夏季光熱充足B. 冬季寒冷干燥
C. 全年降水豐沛D. 地形崎嶇多山地
16. 甲地為提高棉花產量并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最可行的措施是( )
A. 大量使用農藥、化肥B. 不斷擴大種植面積
C. 生物科技培育優(yōu)良品種D. 增加勞動力投入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題詳解】
棉花喜高溫,光熱充足,分布于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和新疆南部。由甲、乙兩地的氣候資料可知,兩地夏季光熱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長,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6題詳解】
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會污染土地資源,不利于可持續(xù)發(fā)展,A錯誤;不斷擴大種植面積,會加大水資源的利用,加劇當?shù)厮Y源短缺和土地荒漠化,B錯誤;生物科技培育優(yōu)良品種,可提高棉花的產量和品質,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C正確;增加勞動力投入,加大棉花生產的成本,會降低市場競爭力,不利于可持續(xù)發(fā)展,D錯誤;故選C。
【點睛】棉花喜高溫,光熱充足,分布于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新疆南部;新疆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新疆的長絨棉享譽全國。
讀“西北地區(qū)”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7. 下列有關西北地區(qū)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圖中①→②植被景觀變化是荒漠—荒漠草原
B. 綠洲的灌溉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C. 制約西北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條件
D. 我國最長內流河分布在準噶爾盆地
18. 我國西北地區(qū)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產生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關系排列正確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氣候干旱②深居內陸,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隔③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A. ①②③B. ②③①C. ②①③D. ①③②
【答案】17. D 18. B
【解析】
【17題詳解】
受海陸位置的影響,西北地區(qū)自東向西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所以圖中①→②植被景觀變化是荒漠—荒漠草原,A描述正確;西北地區(qū)氣候干旱,天然降水難以滿足農作物正常生長的需求,只有在有河水、地下水、冰雪融水灌溉的地方才能發(fā)展種植業(yè),因此綠洲的灌溉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B描述正確;西北地區(qū)遠離海洋,深居內陸,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條件成為制約西北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主要因素,C描述正確;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分布在塔里木盆地,D描述錯誤。本題要求選擇描述不正確的一項,D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
【18題詳解】
西北地區(qū)深居內陸,距海較遠,又有山嶺重重阻隔,海洋上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B正確,ACD錯誤。故選B。
【點睛】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風到達河西走廊后已屬強弩之末,難以再向西北前行。廣大的西北屬于典型的非季風區(qū),降水稀少,氣候干旱,這也是當?shù)鼗哪娣e廣大的主要原因。
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地區(qū)人口集中,農牧業(yè)發(fā)達、交通便捷,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9. 圖中城市、交通線分布在盆地邊緣主要是盆地邊緣( )
A. 有適宜氣溫B. 有豐富降水
C. 有充足熱量D. 有冰雪融水
20. 關于塔里木盆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盆地內有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B. 盆地內部沙漠廣布,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
C. 自然資源豐富,油氣資源儲量大
D. 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
【答案】19. D 20. D
【解析】
【19題詳解】
由圖可以看出,圖中城市、交通線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因為盆地邊緣有高山冰雪融水提供水源,該地區(qū)氣候干旱,影響人口與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故選D。
【20題詳解】
關于塔里木盆地的敘述,盆地內有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故A正確。
盆地內部沙漠廣布,有我國面積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故B正確。
該盆地自然資源豐富,油氣資源儲量大,故C正確。
該地區(qū)由于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十分干旱,降水稀少,故D錯誤。
根據(jù)題意可知,故選D。
【點睛】本題考查塔里木盆地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特點及影響因素。
二、解答題(每空1分,計10分)
21. 人們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贊關長江三角洲這塊富庶之地。下左圖示意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城市分布、下右圖示意長江三角洲氣候資料。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據(jù)圖文材料,長江三角洲成為“魚米之鄉(xiāng)”的自然條件。
①____;②____;③____
(2)____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對該地區(qū)起到輻射帶動作用。借助發(fā)達的____,不同城市間產生了“同城效應”,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答案】21. ①. 平原 ②. 亞熱帶季風 ③. 密布
22. ①. 上海 ②. 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城市分布、長江三角洲氣候資料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地形、氣候、河流、同城效應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培養(yǎng)學生區(qū)域認知的核心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讀圖可知,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以平原為主,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河網(wǎng)密布,水源充足,故成為“魚米之鄉(xiāng)”。
【小問2詳解】
上海經濟最發(fā)達,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對該地區(qū)起到輻射帶動作用。借助發(fā)達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不同城市間產生了“同城效應”,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22. 新疆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qū),自然地理環(huán)境獨特,對農牧業(yè)生產影響深刻。
材料一:近年來,新疆“紅色產業(yè)”發(fā)展紅紅火火蓬蓬勃勃,“紅色產業(yè)”是該地區(qū)紅色農產品及其加工產業(yè)的統(tǒng)稱,紅花、番茄、枸杞是該地區(qū)“紅色產業(yè)”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醬是重要出口創(chuàng)匯產品。
材料二:下圖分別為“新疆地形示意圖”,和“上海和新疆的相關材料”。
(1)該地區(qū)河流的主要是____(內流河\外流河)。
(2)當?shù)厝嗣袷艿阶匀画h(huán)境干旱的影響,修建了古老的引水灌溉工程——____。
(3)試述新疆番茄色紅、質優(yōu)、味濃的重要自然原因____。
(4)新疆油氣資源豐富,油氣田主要分布在____盆地,通過____工程將當?shù)刎S富的油氣資源引到東部。
【答案】22. 內流河
23. 坎兒井 24. 氣候干旱、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25. ①. 塔里木 ②. 西氣東輸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坎兒井示意圖”、“新疆地形示意圖”和“上海和新疆的相關材料" 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我國新疆河流、坎兒井與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發(fā)展“紅色產業(yè)”的有利條件、西氣東輸工程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小問1詳解】
新疆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和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概括為“三山夾兩盆”,該地降水少、河流短,不注入海洋,多為內 河,該自然特征形成主要原因是當?shù)厣罹觾汝?,受到濕潤水汽?響小,降水少。
【小問2詳解】
當?shù)貧夂蚋珊?,蒸發(fā)量大,為了節(jié)約水資源,利用坎兒井這一古老的引水灌溉工程。
【小問3詳解】
新疆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qū),屬于溫帶大陸氣候,晝夜溫差大,利用糖分積累,品質好。同時晴天多,光照強,利于蕃茄著色。
【小問4詳解】
新疆油氣資源豐富,油氣田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區(qū)資源豐富,上海地區(qū)資源匱乏但需求量大,為了緩解上海地區(qū)資源匱乏問題,實施西氣東輸工程,也促進東西部經濟發(fā)展。
這是一份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第二教育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第二教育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第二教育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第二教育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第二教育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第二教育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第一共同體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第一共同體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第一共同體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5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