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級語文(試題卷)
溫馨提示:
1.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卡??忌鞔饡r,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須作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題卷上作答無效??忌诖痤}卡上按答題卡中注意事項的要求答題。
2.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3.本試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本試卷共3道大題,20小題。如有缺頁,考生須聲明。
一、積累與運用(共22分)
親愛的同學們,“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半期過去了,我們認識了新老師,結識了新同學,學到了新知識,讓我們一起來開啟一段愉快的語文學習之旅吧!
1.下面是某同學做的字音字形梳理記錄,其中正確的一項是( )
A.“著”是個多音字,有著(zhuó)落、著(zhá)涼等讀音。
B.有些字我們很容易讀錯,如:“應和(hé)”不能讀成“應和(hè)”,“并蒂(tí)”不能讀成“并蒂(dì)”。
C.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誤寫,如:“狂闌”不能寫成“狂瀾 ”,“感慨”不能寫成“感概”。
D.注意成語字形的誤寫,如:“苛捐雜稅”應寫成“柯捐雜稅”,“翻來覆去”應寫成“翻來復去”。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春光如此好,我們不要辜負它,周末有空就呼朋引伴、扶老攜幼一起去踏春賞花吧。
B.她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說話的語氣格外咄咄逼人,令人十分難堪。
C.自從雙腿癱瘓后,他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
D.夜涼如水,璀璨的光與建筑整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顯得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是否注重生活中的細節(jié)是一個人文明的最真實表現。
B.通過學習學校頒發(fā)的《消防安全,關愛生命——致家長的一封信》,我們家長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C.教室里常常回蕩著老師爽朗的笑聲和同學們深情的眼神。
D.人的一生大約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時間都在吃飯睡覺、休閑娛樂。
4.下列句子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最后才是難度更為巨大的著陸與巡視探測。
②而天問一號一次性完成了環(huán)繞、著陸與巡視三個重要步驟,可見其技術難度之高。
③人類探測火星已有60年,經歷了幾個階段。
④等到技術水平相對成熟才有了人造的火星衛(wèi)星,人類才得以對火星有了全面的了解。
⑤在早期階段,由于技術不成熟,人類發(fā)射的火星探測器只能從火星遠處飛掠而過,探測器飛行上億公里只為那驚鴻一瞥,探測手段極為有限。
A.⑤③④②①B.⑤①③④②C.③⑤④①②D.③②⑤④①
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古代官職的變化有一定的詞語與之相對,“遷”調職、調動,一般指升官,左遷則指降職調動,右遷則指升職調動。
B.古代稱謂詞很多,“令”是對于對方親屬的敬稱,“令尊”是指對方的父親,“令愛”指對方的女兒,“令郎”指對方的兒子,“令妹”指對方的妹妹。
C.小王和小張是小學同學,畢業(yè)后一直沒有見面,今日一見,小王高興地說:“久仰久仰!”
D.小明把作文交給老師評閱,說道:“奉上拙文一篇,希望老師多多批評指正?!?br>綜合運用(共4分)
6.進入中學,學習生活開始了新篇章。親愛的同學們,你們交到新朋友了嗎?
為引導同學們正確交友,某中學七年級(1)班決定開展“有朋自遠方來”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同學們積極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
(1)賞文字之美,探“朋友”內涵。
班會活動上,有同學展示了“朋友”二字的甲骨文寫法。請根據示例,完成填空。
示例:“朋”:像兩串貝殼系在同一根繩子上,相互并列,可以引申出同類相好,關系親密的意思。
“友”:像兩只手靠在一起,手是力量的象征,可以引申出
(2)集名言警句,品交友之道。以下是某同學整理的有關交友的名言警句,請你幫他篩選出不合要求的兩項( )(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B.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C.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f子
D.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謩t徐
E.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
7.古詩默寫
自然風景往往觸動詩人的情懷。
(1)《觀滄?!分胁懿儋p滄海遼闊壯麗之景,借“ ,若出其中”抒發(fā)慷慨豪邁的理想抱負;
(2) 《次北固山下》里王灣離開家鄉(xiāng)停泊于北固山之下,在“ , ”中感受到時序變遷、新舊交替的自然規(guī)律;
(3)《天凈沙·秋思》中馬致遠仰觀落日,以“ , ”抒寫思念家鄉(xiāng)的落寞愁苦;
(4)《江南逢李龜年》里杜甫輾轉飄零,忽遇故人,唯嘆“正是江南好風景, ”;
(5)《論語》中孔子沒有賞析美景,卻借“ , ”感嘆時光易逝,以勉勵自己的學生要珍惜時間。
二、閱讀與鑒賞(共42分)
(一)(共6分)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小題。
春 興
(唐)武元衡①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注釋】①武元衡,中唐詩人,洛陽人。作此詩時,詩人正身處異鄉(xiāng)。
8.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中“春”貫串始終,它觸發(fā)鄉(xiāng)思,引動鄉(xiāng)夢,吹送歸夢,無處不在。
B.這首詩是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景,后兩句借夢抒情。
C.詩歌一二句運用動靜結合的藝術手法描繪了一幅暮春景象圖。
D.末句以一“逐”字,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春風比作人的行為,一語傳神。
9.本詩描寫了哪些意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二)文言文閱讀(14分)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陳太丘與友期行》)
【乙】
昔吳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逼鹪唬骸按场!惫嗜酥聊翰粊?,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③?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選自《龍門子凝道記》)
【注釋】①吳起: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②俟:等待。③歟:句末語氣詞。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太丘舍去( ) (2)元方入門不顧( )
(3)起不食待之( ) (4)方與之食( )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
B.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
C.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
D.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2)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13.請結合【甲】【乙】兩文的內容,談談你對守信的看法。
(三)記敘文閱讀(共16分)
長大的第一級臺階
①那時我讀高一,舅舅費了很大的努力,才把我從一所普通中學,轉到重點高中。我走進教室的時候,正是課間,老師在混亂嘈雜中,簡單地介紹幾句,便讓我坐到事先排好的位置上去。沒有人因為我的到來而停止歌唱或者喧嘩。我就像一粒微塵,在陽光里閃,倏忽不見。在這樣的忽視中,我坐在一個胖胖的女生旁邊。她只是將放在我位子上的書,攬到自己身邊,便又扭頭與人談論明星八卦。
②突然地有些惶恐,像是一只小獸,落入陷阱想脫身,卻遙遙無期。而藍,就是在這時回頭,將一塊干凈的抹布,放在我的桌上,又微微笑道:“許久沒有人坐,都是灰塵,擦一擦,再放書包吧?!蔽倚老驳靥ь^,看見笑容純美恬靜的藍,正歪頭俏皮地注視著我。在她熱情的微笑里,我竟有一絲羞澀,好像遇到一個喜歡的男孩,情愫絲絲縷縷地從心底彌漫開來。
③我在第二天做早操的時候,偷偷地將一塊舅舅從國外帶來的奶糖,放到藍的手中。藍詫異地看我一眼,又看看奶糖,笑著剝開來,并隨手將漂亮的糖紙丟在地上。我是在藍走遠了,才彎身將糖紙撿起來,細心地撫平了,并放入兜里。
④藍是個活潑外向的女孩,她的身邊總是有許多的朋友,其中一些來自外班,甚至外校。他們在放學后,聚在教室門口等她。她的朋友中,還有不少的男生,他們在一起,像個快樂的樂隊,或者青春組合,那種濃郁動感的節(jié)奏,是我這樣素樸平淡的女孩,永遠都無法介入的。
⑤明明知道無法進入,但想要一份友情的欲望,強烈地推動著我。我猶如一只想要靠近藍天的蝸牛,一點點向耀眼明亮的藍爬去。
⑥我將所有珍藏的寶貝送給藍:郵票、書、信紙、發(fā)夾、絲線、紐扣……我成績平平,不能給藍學習上的幫助;我長相不美,無法吸引住藍身邊的某個男孩,從而靠近于她;我歌聲也不悠揚,不能給作為文娛委員的藍增添絲毫的光彩;我還笨嘴拙舌,與藍在一起,會讓她覺得索然無味。我什么都不能給藍,除了那些不會說話且讓藍覺得并不討厭的寶貝。
⑦起初,藍都會笑著接過,并說聲“謝謝”。她總是隨意地將它們放在桌面上,或者順手夾入某本書里。她甚至將一個可愛的泥人,壓在一摞書下。她不知道那個泥人,是生日時爸爸從天津給我專程買來的,它在我的書桌上,陪我度過每一個孤單的夜晚。它在我的手中,半年了,依然鮮亮如初,衣服上每一個褶皺,都清晰可見??墒?,我卻在送給藍之后的第二天,發(fā)現它已經脫落了一塊顏色。我記得當時我的心像被用針扎了一下,疼痛倏然蔓延全身。小心翼翼地提醒藍:“這個泥人,是不經碰的?!彼{恍然大悟般地,這才將倒下的泥人扶正了,又回頭開玩笑道:“嘿,沒關系,泥人沒有心,不知道疼呢。”
⑧這個玩笑,卻讓我感傷了許久。就像那個泥人,是我自己,滿心歡喜地站在藍的書桌上,等著她愛撫地注視我一眼。可是,藍卻漫不經心地,像掃掉塵土一樣,將我碰倒在冰冷的桌面上,且長久地,忘記了我的存在,任由塵灰落滿我鮮亮的衣服。
⑨從不奢望可以像其他女孩子一樣,在藍的身邊輕松地來去。所以我只期望自己十分的努力,可以換來藍至少一分的友情。可是,藍卻像片云朵,被那縹緲無形的風吹著,如果路過我的身邊,那不過是因為偶然。
⑩我依然記得那個春天的午后,我將辛苦淘來的一個漂亮的筆筒,送給藍。藍正與她的幾個朋友說著話,看我遞過來的筆筒,連謝謝都沒有說,便高高舉起來,朝她的朋友們喊:“誰幫我下課去買巧克力吃,我便將這個筆筒送給誰!”幾個女孩紛紛地舉起手,去搶那個筆筒。我站在藍的身后,突然間難過,而后勇敢地,無聲無息地,將那個筆筒一把奪過來。轉身離開前,我只說了一句話:“抱歉,藍,這個筆筒,我不是送給你的?!?br>?我終于將這份幻想的友情很有自尊地收回,安放在心靈一角,再不肯給任何一個漠視它的人。
?許多年后,我終于可以在人生旅途中,一個人走得從容、勇敢、無畏,不再乞求外人的拯救與安慰。人生的種種際遇,讓我明白,我們需要友情,也需要自尊。
?這樣的時刻,再想起藍,已能輕松原諒她了。她沒有成為我的摯友,卻為我墊下了長大的第一級階梯。
14.閱讀全文,按照事件發(fā)展的過程,將下面表格內容填寫完整。
15.按要求賞析文中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1)我猶如一只想要靠近藍天的蝸牛,一點點向耀眼明亮的藍爬去。(從修辭的角度賞析)
(2)我站在藍的身后,突然間難過,而后勇敢地,無聲無息地,將那個筆筒一把奪過來。(從描寫的角度賞析)
16.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①段開門見山,突出了“我”在新學校的惶恐,為后文寫“我”與藍的相識、相交做了鋪墊。
B.第④段交代了藍的活潑外向和“我”的樸素平淡,暗示了“我”與藍的格格不入。為后文友誼的疏離作鋪墊。突出人需要友誼,也需要自尊的主題。
C.文中的“我”很想交到知心朋友,在與藍的相處過程中,內心有復雜的轉變過程,但始終無法融入到新的集體中,可見,“我”自身也存在很大的問題,作者做出了深刻的反省。
D.結尾段寫藍雖沒有成為我的摯友,卻為我墊下了長大的第一級階梯,這樣寫,既與標題相照應,也點明了中心。
17.文章標題有什么妙處?請作簡要分析。
(四)名著閱讀(共6分)
18.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朝陽照著西墻,天氣很清朗。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fā)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
(1)《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所寫的一部散文集,原名《 》,這段話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當時父親強迫我背《鑒略》。
(2)你如何評價選文中父親的教育方式?
三、表達與寫作(56分)
19.新學期為了讓同學們盡快互相熟悉,交上朋友,班委會計劃開展“共話友誼”主題班會,時間是10月20日下午第8節(jié)課,地點是本班教室。班委會準備邀請團委王老師前來指導,請將下面的邀請函補充完整。
20.每個人的生命中,既在陪伴著別人,也在被別人所陪伴。陪伴,有時來自親人、師長或同學朋友,有時還可能來自某個陌生路人或競爭對手。有些陪伴讓我們內心充滿感動,有些陪伴給予我們堅定力量,有些陪伴彰顯著對我們的愛與責任……回顧你生活的點點滴滴,有沒有一種陪伴,讓你心有所動?
請以“最溫暖的陪伴”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1)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2)文中不要出現與考生有關的真實的人名、校名。
(3)不要少于500字。
答案與解析
1.A
【詳解】本題考查注音字形。
B.“應和(hé)”應讀成“應和(hè)”,“并蒂(tí)”應讀成“并蒂(dì)”;
C.“狂闌”應寫成“狂瀾 ”;
D.“苛捐雜稅”不能寫成“柯捐雜稅”,“翻來覆去”不能寫成“翻來復去”;
故選A。
2.D
【詳解】本題考查成語的正確使用。
A.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常用于鳥類招呼同伴。與句中“春天和朋友親人一起踏春”的語境相符合,使用正確;
B.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多指氣勢,也可以指眼神,也指形勢發(fā)展迅速,給人壓力。與句中“她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說話的語氣令人十分難堪”的語境相符合,使用正確;
C.暴怒無常:脾氣非常惡劣,時常極端憤怒,變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發(fā)怒,而且很沒有規(guī)律。與句中“他癱瘓后脾氣的變化”的語境相符合,使用正確;
D.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艷麗。與句中“夜涼如水,璀璨的光與建筑整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語境不相符合,使用錯誤;
故選D。
3.B
【詳解】本題考查語病辨識。
A.兩面對一面,刪掉“是否”;
C.搭配不當,刪掉“和同學們深情的眼神”;
D.重復贅余,刪掉“大約”或“左右”;
故選B。
4.C
【詳解】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語意的把握和關鍵詞語的分析,能準確地找出與所提示或暗示的詞語相呼應的選項,進而確定其先后順序,使其語脈的鏈條相銜接。然后注意上下句的銜接、呼應,做到話題統(tǒng)一,句序合理,銜接和呼應自然。
閱讀文段可知,全文圍繞“人類探測火星的幾個階段”來敘述,第③句“人類探測火星已有60年,經歷了幾個階段”是這段話的引子,應為首句;接著,按照時間的順序確定體現幾個不同階段句子的排序,第⑤句“在早期階段”,第④句“等到技術水平相對成熟”,第①句“最后才是”;結尾句為第②句“而天問一號一次性完成了環(huán)繞、著陸與巡視三個重要步驟,可見其技術難度之高”,表明了我國“天問一號”在火星探測活動中的優(yōu)異表現。正確排序為:③⑤④①②;故選C。
5.C
【詳解】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積累能力。
C.“久仰”意思是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見面時。依據“小王和小張是小學同學”可知,二人曾經經常見面,只不過畢業(yè)后一直沒有見面。
故選C。
6.(1)朋友就是要攜手并進,共同進退,力往一處使(言之成理即可)
(2)BD
【詳解】(1)本題考查對字形字義的理解。
根據題目要求,需要對“友”字的甲骨文寫法進行解析并填空。根據示例,“朋”字像兩串貝殼系在同一根繩子上,相互并列,可以引申出同類相好,關系親密的意思。因此,對“友”字進行解析時,可以從形狀和象征意義入手。“友”字的甲骨文寫法像兩只手靠在一起,手是力量的象征,從這個形狀可以引申出攜手并進、互相幫助、相互支持、共同進退的意思。朋友之間通常會在困難時互相扶持,給予幫助和支持。這既符合“友”字的常見含義和用法,也與示例中的解析方式相呼應。通過對“朋友”二字的甲骨文寫法進行解析,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朋友”的內涵,即互相幫助、相互支持、關系親密的人。
(2)本題考查學生對名言警句的理解。
A.這句話的意思是,接近好人使人變好,接近壞人使人變壞;與交友相關;
B.這句話的意思是,那些意志不堅定的人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智慧,不守信用的人不會大膽行動。這里突出的是意志和信用這兩種品行的重要,與交友無關;
C.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清澈平淡,不摻雜污濁;小人之間的交往包含著濃重的功利之心,表面上看起甘濃,實則渾濁不堪;與交友相關;
D.這句話的意思是,大海因為有寬廣的度量才容納了成百上千條河流;高山因為沒有勾心斗角的凡世雜欲才會如此的挺拔。這里突出了做人要寬容、淡泊,與交友無關;
E.這句話的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實的人交朋友,與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是有益處的。與走歪門邪道的人交朋友,與讒媚奉迎的人交朋友,與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與交友相關;
故選BD。
7. 日月之行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詳解】本題考查古詩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生、涯、逝”等字詞容易寫錯。
8.D 9.示例:詩歌中描寫了“楊柳”、“細雨”、“殘花”、“黃鶯”和“春風”等意象,(前面四個意象寫出了三個,春風必寫)詩人借助春色,抒發(fā)了春色將去的賞春惜時之情,以及身處異鄉(xiāng)看到凋零之景引發(fā)的思鄉(xiāng)之情。
【分析】8.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D.理解和分析不正確。根據“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風到洛城”可知,“逐”的主語是“鄉(xiāng)夢”,將“鄉(xiāng)夢”人格化,運用的是擬人手法,而非比喻。
故選D。
9.本題考查意象和思想感情理解。
第一問:
根據“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可找出“楊柳”、“細雨”、“殘花”、“黃鶯”等意象;根據“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風到洛城”可找出“春風”意象。
第二問:
此詩是集春景、鄉(xiāng)思、歸夢于一身的作品。前二句述寫異鄉(xiāng)的春天已經過去,隱含了故鄉(xiāng)的春色也必將逝去的感慨;后二句想象春風非常富有感情而且善解人意,仿佛理解了詩人的心情而特意為他殷勤吹送鄉(xiāng)夢。全詩以即將逝去的春景貫穿始終,構思精巧奇特,語言平白淺直,把令人黯然神傷的思鄉(xiāng)之情淡化育即將逝去的春景之中,透露出一種溫馨的惆悵之情。
10. 離開 回頭看 他,指故人 才 11.A 12.(1)陳太丘和朋友約定一起出行,預定在中午時期。
(2)要使軍隊信服,(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13.守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誠實守信?!炯住课闹械挠讶藳]有按照約定及時到達,是失信之人;【乙】文中吳起信守承諾,等待故人吃飯,這是他能夠統(tǒng)帥三軍的基礎。
【解析】10.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理解。理解文言詞語,可結合句意進行解釋,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特殊用法的字詞。
(1)句意: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委:丟下,舍棄。
(2)句意: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顧:回頭看。
(3)句意:起不吃飯而等候他。之:他,指故人。
(4)句意:才同他一起進餐。方:才。
11.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能力。解答時,應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有感情的朗讀文言文,培養(yǎng)語感并能根據句子中詞語的意思含義來劃分句子節(jié)奏。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
句意:第二天早晨,吳起讓人去找老友,老友來了,才同他一起吃飯?!懊魅赵纭笔侨涞臅r間,可獨立,所以在其后停頓,兩個“故人”分別是上句“求”的賓語與下句“來”的主語,因此要在中間停頓,“故人來”與“方與之食”的主語分別是故人與吳起,中間要停頓。所以斷句為: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
故選A。
12.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1)句重點詞語:期行,相約同行。期,約定。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日中,正午時分。
(2)句重點詞語:欲,想要。服:信服。非信不可: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13.本題考查感悟啟示。題干要求談談你對“守信”的看法。此題屬于開放性答案。解答時可從正面說,可從反面說??删汀炯住慷蝸碚?,可就【乙】段來談,也可兩段聯系起來談。要寫出守信的意義?!炯住课闹?,友人與父親約定中午,但友人不守誠信,還對著孩子罵陳太丘,不講禮貌,最后被一個七歲的孩子看不起;【乙】文中,吳起約了和老朋友吃飯,老朋友不來,他就不吃,等到老朋友來了他才吃,這是堅守信用的表現,如文中所說,要想使軍隊信服,(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據此可概括出答案:守信,是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軍信服;不守信之人,則連七歲小兒都瞧不起他。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點睛】參考譯文:
【甲】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出行,約定在中午。過了中午還沒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七歲,在門外玩耍。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現在已經離開了?!迸笥驯闵鷼獾卣f道:“真不是君子?。『蛣e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迸笥褢M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
【乙】從前吳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飯。老朋友說:“好啊,等我回來就(到你家)吃飯。”吳起說:“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進餐?!保墒牵├吓笥训搅税磉€沒有來,吳起不吃飯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來了,才同他一起進餐。吳起不吃飯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說了話不算數。他堅守信用到如此程度,這是能使軍隊信服的緣由吧!要想使軍隊信服,(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14. “我”初到教室; 撿起糖紙,細心撫平; 傷感; “我”奪回筆筒。 15.(1)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當時的“我”比作一只想要靠近藍天的蝸牛,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對友誼的強烈渴望,表現了“我”內心的自卑惶恐。
(2)運用了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現象生動地寫出了“我”奪回筆筒時的從容、勇敢,表達了“我”內心的變化,變得堅強、有自尊。 16.C 17.①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我內心的一次成長;
②也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在與藍的交往中,讓“我”懂得自尊的重要,為“我”今后從容、勇敢、無畏的行走奠定了堅實基礎;
③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
【解析】14.本題考查情節(jié)梳理與概括。
(1)根據“我的情感或反應”是“惶恐”的提示,找到①段“那時我讀高一,舅舅費了很大的努力,才把我從一所普通中學,轉到重點高中。我走進教室的時候,正是課間……”可概括為:“我”初到教室;
(2)根據“情節(jié)”是“藍碰傷泥人”的提示,找到③段“我是在藍走遠了,才彎身將糖紙撿起來,細心地撫平了,并放入兜里”可概括為:撿起糖紙,細心撫平;
(3)根據“情節(jié)”是“藍碰傷泥人”的提示,找到⑧段“這個玩笑,卻讓我感傷了許久”可概括為:傷感;
(4)根據“我的情感或反應”是“難過”的提示,找到⑩段“我依然記得那個春天的午后,我將辛苦淘來的一個漂亮的筆筒,送給藍。藍正與她的幾個朋友說著話,看我遞過來的筆筒,連謝謝都沒有說,便高高舉起來……”可概括為:“我”奪回筆筒。
15.本題考查語句賞析。
(1)要求從修辭的角度賞析。根據⑤段畫線句“我猶如一只想要靠近藍天的蝸牛,一點點向耀眼明亮的藍爬去”中把“我”比作“蝸?!笨芍?,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結合④段“他們在一起,像個快樂的樂隊,或者青春組合,那種濃郁動感的節(jié)奏,是我這樣素樸平淡的女孩,永遠都無法介入的”和本段上文“明明知道無法進入,但想要一份友情的欲望,強烈地推動著我”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對友誼的強烈渴望,表現了“我”內心的自卑惶恐。
(2)要求從描寫的角度賞析。根據⑩段畫線句“我站在藍的身后,突然間難過,而后勇敢地,無聲無息地,將那個筆筒一把奪過來”中的“站”“奪”等動詞可知,運用了動作描寫;“難過”是心理描寫。這些描寫生動地寫出了“我”奪回筆筒時的從容、勇敢,結合?段“我終于將這份幻想的友情很有自尊地收回,安放在心靈一角,再不肯給任何一個漠視它的人”可知,表達了“我”內心的變化,變得堅強、有自尊。
16.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C.理解與分析不正確。根據⑨段“從不奢望可以像其他女孩子一樣,在藍的身邊輕松地來去。所以我只期望自己十分的努力,可以換來藍至少一分的友情。可是,藍卻像片云朵,被那縹緲無形的風吹著,如果路過我的身邊,那不過是因為偶然”和?段“許多年后,我終于可以在人生旅途中,一個人走得從容、勇敢、無畏,不再乞求外人的拯救與安慰。人生的種種際遇,讓我明白,我們需要友情,也需要自尊”等可知,藍沒有尊重我,我找回了自己的自尊,并獲得成長,而非“‘我’自身也存在很大的問題,作者做出了深刻的反省”。
故選C。
17.本題考查標題的作用。
根據?段“我終于將這份幻想的友情很有自尊地收回,安放在心靈一角,再不肯給任何一個漠視它的人”和?段“這樣的時刻,再想起藍,已經原諒她了。她沒有成為我的摯友,卻為我鋪墊下了長大的第一級階梯”可知,題目中將藍讓我找回自尊比作“第一級臺階”可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我內心的一次成長;
根據題目本身能引起人們的疑問——長大的第一級臺階是什么、在什么時間發(fā)現的等可知,設置了懸念,能引發(fā)讀者的思考;
結合第?段“許多年后,我在人生的旅途中,終于可以一個人走得從容、勇敢、無畏,且不再乞求他人的拯救與安慰,人生的種種際遇讓我明白,我們需要友情,也需要自尊”和第?段“這樣的時刻,再想起藍,已經原諒她了。她沒有成為我的摯友,卻為我鋪墊下了長大的第一級階梯”等突出中心的段落可知,突出了主題:友情需要彼此的尊重才能維系;無論何時何地,處在何種境地,我們都要自信、自尊,鎮(zhèn)定、沉著、大膽的應對生活中的困境,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而獲得暫時的心靈慰藉。
18.(1) 舊事重提 五猖會
(2)父親這種教育方式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專制的粗暴的方式,給兒童帶來痛苦和傷害,扼殺了兒童的天性。
【詳解】(1)本題考查名著內容。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收錄魯迅于1926年創(chuàng)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xiāng)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歷;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fā)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結合“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瓕⑹裁础谔摹鲓A??;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fā)著抖”可知,這是《五猖會》中“我”背《鑒略》的情景。《五猖會》是現代文學家魯迅于1926年創(chuàng)作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此文匠心獨運,開篇就為參加賽會蓄勢,先寫童年看賽會,然后寫《陶庵夢憶》里的熱鬧賽會,接著寫自己見過的比較隆盛的賽會,這些都在為寫五猖會做鋪墊。然而,接著轉寫父親要求“我”背書,“我”失望、郁悶至極,最后終于背書成功,得以去看五猖會,而作者并沒寫五猖會的盛況;表達了作者強烈譴責封建強權教育對孩子天性的扼殺。
(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從原著可知,“我”本來是要快快樂樂的準備看五猖會的,但父親卻在這個時候要求背《鑒略》,背不出來不允許去,可見父親不懂孩子好玩的天性。結合“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可見父親在家專制。由此可見,父親嚴格要求是為了孩子學習知識,但卻是一個專制,不了解孩子天性的封建家長。這種苛責的教育方式讓讀者感受到因為強迫背誦《鑒略》而帶來的掃興和痛苦的感受。
19.示例:我班將于10月20日下午第8節(jié)課在本班教室開展“共話友誼”主題班會,誠邀您蒞臨指導。我們期待您的到來。
【詳解】本題考查邀請函。作答時,要將邀請的具體的時間、地點及主題內容等表述清楚,語言表達要得體。
示例:我班將開展“共話友誼”主題班會,時間定在10月20日下午第8節(jié)課,地點是在本班教室,邀請您撥冗參加并加以指導,期待您的到來!
20.例文:
最溫暖的陪伴
每當我抬頭向上望去,總有一抹橘黃的燈光照射到我的心扉,不是鋒芒,是柔和的光,隱隱投射出一個溫暖的家。
十幾年亦是如此,每當我晚歸時,無論多晚,抬頭向上望去,總有那一抹橘黃等待著我,我的心里便充斥著滿足與小確幸,它總能提醒到我,無論如何,我都是一個有家的人,能被接納,有歸處的人。
陪伴著我的,數年如一日的,是它,也是父親。
依稀記得,有次,我上培優(yōu)班晚班,本以為父親早已入睡,不經意抬頭,才發(fā)現那橘黃的燈光仍倔強地獨自停留在那里,在黑暗中煢煢孑立,本心懷疲倦的我,看到那溫暖的光芒,又重拾了動力,不禁加快腳步,回到家,打開門,本要脫口而出的兩個字卻被眼前的一幕逼得不得不生生爛在心里,只見父親倚靠在沙發(fā)上,雙眼微閉,橘黃的燈光投射在他的面容上,露出蒼老的容顏,當年那個意氣風發(fā)的父親早已經不在了,但他仍保有他一直以來的習慣,一直給予我最溫暖最深沉的陪伴,父親那無言的愛全都投射到這橘黃的燈光里,心中止不住地泛酸,淚如關不住閘門的水,涌動,浸濕了我的心。
還記得有次和父親吵架,離家出走,在外面游蕩了許久,心中充斥著怒火與不平,月亮高高獨自懸掛在枝頭,沒有群星的陪伴,正如我一般,孤零零的,走著,本以為等待我的是無盡漫延的黑暗,卻沒想到那橘黃的燈光仍在閃爍,心中的燭焰本是微弱的,不定的,卻被這燈光點燃,愈來愈旺,心中的怒火與不平一掃而空,是啊,無論如何,父親永遠都會陪伴著我。
每當我深夜在他處挑燈夜讀,奮筆疾書時,父親那抹燈光總能照入心痱,原本那顆孤寂的,無處安放的心又充滿了動力與心安,我便會兀自一笑,繼續(xù)伏案苦讀,我知道,無論如何,那橘黃的燈光都會給予我最溫暖的陪伴,我一想起它,便覺得溫暖可親,長久永恒,如那冬日暖陽。
父親的燈光陪伴著我走過人生的每個黑暗沼澤,那橘黃的燈光便是最溫暖的陪伴。
【詳解】本題考查命題作文。
一、審題立意:標題“最溫暖的陪伴”給人以溫情的感覺。“最溫暖的陪伴”是個定中短語,中心語是“陪伴”。“陪伴”,是他人的給予?!白顪嘏摹?,則要寫出陪伴給你的感覺。兩者結合起來,就會引發(fā)如下思考:是誰給你溫暖的陪伴?是在什么情況下陪伴你的?如何陪伴你的?陪伴的結果又如何?“我們每個人在心靈深處都需要溫暖的陪伴”,這篇作文最好寫成記敘文或散文。
二、選材構思:構思寫作的重點是在“陪伴”前后添加疑問詞進行選材方向的定位,如“誰陪伴誰”,再細化為以下三方面:“誰陪伴我”“我陪伴誰”和“別人陪伴別人”。1、“誰陪伴我”的主語“誰”可以是:人、具體事物、抽象事物或概念?!叭恕奔瓤芍父改浮熡选κ值龋@類陪伴是每個人成長中最熟悉的;又可指古今中外名人、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等。“具體事物”可指陪伴童年生活的書籍,見證成長的日記,勾起美好回憶的文具、自行車、鬧鐘、小花傘、樹林、小河等?!俺橄笫挛锘蚋拍睢笨芍敢皇卒撉偾?、一句話、勇氣、理想、煩惱、微笑、挫折、幸福等。寫作對象的豐富性,決定了選材的多樣性。2、“我陪伴誰”中的“誰”范圍要小得多,可以是親人或寵物等,不能是名人和具體事物。3、“別人陪伴別人”,則是以旁觀者的視角,記敘發(fā)生在他人之間的有關“陪伴”的故事。
情節(jié)
我的情感或反應
①
惶恐
我送藍奶糖,藍隨手丟了糖紙
②
藍碰傷泥人
③
④
難過
邀請函
尊敬的王老師:
您好!
七年級(1)班班委會
2023年10月15日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共6頁,如有缺頁,請申明,本試卷共三道大題,25道小題,請仿照下面的句式,續(xù)寫一組句子,綜合性學習,默寫古詩文名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道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卡,考試結束后,只交答題卡,閱讀語段,完成小題,閱讀下面材料,寫出你的探究結果,古詩文名句默寫,解釋下列加點的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道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1,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