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 Fe是構成血紅素的元素,人體對鐵的攝入量不足,會影響到血紅蛋白的合成,造成峽鐵性貧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細胞中大多數(shù)無機鹽主要以離子形式存在
B. 鐵、鈉等無機鹽離子進出細胞的方式均為主動運輸
C. 哺乳動物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在核糖體中合成
D. 人體血液中鐵離子濃度過低,可能導致供氧不足
【答案】B
【解析】
【分析】細胞中的無機鹽主要以離子的形式存在,有些無機鹽是某些復雜化合物的組成成分,如Mg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F(xiàn)e是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許多無機鹽對于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某些無機鹽缺乏會患相應的疾病,有的無機鹽對于維持生物體的滲透壓具有重要作用。
【詳解】A、細胞中的無機鹽主要以離子形式存在,少部分以化合物形式存在,A正確;
B、細胞對大部分無機鹽離子的吸收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屬于主動運輸,但有些細胞吸收無機鹽離子的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例如鈉離子進入神經(jīng)細胞,B錯誤;
C、血紅蛋白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其基本單位是氨基酸,其合成部位是核糖體,C正確;
D、鐵構成血紅素,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人體血液中鐵離子濃度過低,會導致紅細胞吸收的鐵離子含量不足,血紅蛋白的合成障礙進而形成缺鐵性貧血癥,易出現(xiàn)供氧不足現(xiàn)象,D正確。
故選B。
2. 細胞內的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lián)系,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需要酶的參與,廣闊的膜面積為多種酶提供了附著位點。在真核細胞中,下列代謝過程在膜上進行的是( )
A 有氧呼吸過程中NADH與O2結合
B. 光合作用暗反應中CO2與C5結合
C. 翻譯過程中tRNA和mRNA的結合
D. DNA 復制時解旋酶與 DNA 的結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膜系統(tǒng)的功能:(1)細胞膜不僅使細胞具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同時在細胞的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2)廣闊的膜面積為多種酶提供附著位點,有利于許多化學反應的進行。(3)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使細胞內能同時進行多種化學反應,不會互相干擾,保證細胞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詳解】A、有氧呼吸過程中NADH與O2結合發(fā)生在線粒體內膜,A符合題意;
B、光合作用暗反應中CO2與C5結合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B不符合題意;
C、翻譯過程中tRNA和mRNA結合,發(fā)生在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上,C不符合題意;
D、DNA 復制時解旋酶與 DNA 的結合發(fā)生在細胞核內,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 下圖為細胞減數(shù)分裂的示意圖,其中M/m是染色體上的基因。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圖甲所示細胞分裂產(chǎn)生的子細胞可能是極體
B. 圖乙所示細胞可發(fā)生等位基因分離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C. 圖丙所示細胞可能是圖乙所示細胞的子細胞
D. 圖丙所示細胞中的m基因可能是基因突變產(chǎn)生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圖中甲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質均等分裂,為精細胞或極體的形成過程;乙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質均等分裂;丙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質不均等分裂,為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詳解】A、圖甲中無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分開,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分裂后期,細胞質均等分離,其子細胞為精細胞或極體,A正確;
B、圖乙中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非同源染色體正在自由組合,隨之會發(fā)生等位基因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確;
C、圖乙細胞質均等分裂,是精細胞的形成過程,圖丙細胞質不均等分裂,是卵細胞的形成過程,C錯誤;
D、圖丙所示細胞中的m、M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形成的子染色體上,可能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交叉互換所致(基因重組),也可能是基因突變所致,D正確。
故選C。
4. 2020年4月29日,《自然》雜志在線發(fā)表了一篇題目為《受行為影響腦活動調控體液免疫應答》的論文。通過小鼠模型,該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條從大腦杏仁核和室旁核CRH神經(jīng)元到脾內的神經(jīng)通路——這條通路促進疫苗接種引起的抗體免疫應答,并可通過響應軀體行為(“孤立高臺站立”即小鼠在一個孤立的高臺上站立及小范圍運動)刺激對免疫應答進行不同調控。有意思的是小鼠抗原接種后第二周里,每天經(jīng)歷孤立高臺站立兩次,小鼠抗原的特異性抗體就可以增加7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激活CRH神經(jīng)元,釋放遞質,增強脾神經(jīng)活動,使T細胞產(chǎn)生更多的抗體
B. 此實驗可以證明神經(jīng)調節(jié)和激素調節(jié)均可引起免疫應答
C. 此實驗表明利用鍛煉等行為可能增強疫苗效果、加強小鼠免疫力
D. CRH神經(jīng)元興奮,膜外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1、實驗發(fā)現(xiàn)了一條從大腦杏仁核和室旁核CRH神經(jīng)元到脾內的神經(jīng)通路--這條通路促進疫苗接種引起的抗體免疫應答,同時實驗證明,相應軀體行為對免疫應答有調控作用。
2、免疫系統(tǒng)工作時,既有神經(jīng)調節(jié)也有激素調節(jié)。
3、抗體由漿細胞產(chǎn)生。
4、膜外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到方向相反,膜內相同。
【詳解】A、抗體由漿細胞產(chǎn)生,A錯誤;
B、該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條從大腦杏仁核和室旁核CRH神經(jīng)元到脾內的神經(jīng)通路——這條通路促進疫苗接種引起的抗體免疫應答,因此該實驗只能說明該調節(jié)過程有神經(jīng)調節(jié),只能證明神經(jīng)調節(jié)可引起免疫應答,B錯誤;
C、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小鼠抗原接種后第二周里,每天經(jīng)歷孤立高臺站立兩次,小鼠抗原的特異性抗體就可以增加70%,說明鍛煉等行為可能增強疫苗效果、加強人體免疫力,C正確;
D、膜外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膜內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同,D錯誤。
故選C。
【點睛】
5. 研究人員取帶葉的某植物莖段,切去葉片,保留葉柄,然后將莖段培養(yǎng)在含一定濃度乙烯的空氣中,分別在不同時間用一定濃度IAA處理切口。在不同時間測定葉柄脫落所需的折斷強度,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下列關于本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切去葉片可排除葉片內源性IAA對實驗結果干擾
B. 越遲使用IAA處理,抑制葉柄脫落的效應越明顯
C. IAA與乙烯對葉柄脫落的作用是相互協(xié)同的
D. 不同時間的IAA處理效果體現(xiàn)IAA作用的兩重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1、生長素類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在生產(chǎn)上的應用主要有:(1)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2)促進果實發(fā)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莖稈伸長和植物增高,此外,它還有促進麥芽糖化,促進營養(yǎng)生長,防止器官脫落和解除種子、塊莖休眠促進萌發(fā)等作用。
3、細胞分裂素類,細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進行細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較高,細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和擴大,此外還有誘導芽的分化,延緩葉片衰老的作用。
4、脫落酸, 脫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葉片中合成較多,在將要脫落和進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組織中含量較多,脫落酸是植物生長抑制劑,它能夠抑制細胞的分裂和種子的萌發(fā),還有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促進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此外,還有 促進老葉等器官脫落的作用。
【詳解】A、切去葉片,目的是排除葉片內源性IAA對實驗結果的干擾,A正確;
B、據(jù)圖分析,越遲使用IAA處理,葉柄脫落所需的折斷強度越低,因此抑制葉柄脫落的效應越弱,B錯誤;
C、有圖分析,不使用IAA處理,只有乙烯,會促進葉柄脫落;越早使用IAA會抑制葉柄脫落,因此IAA與乙烯對葉柄脫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C錯誤;
D、圖中,不同時間的IAA處理效果均表現(xiàn)為抑制折斷,因此不能體現(xiàn)IAA作用的兩重性,D錯誤。
故選A。
6. 苯丙酮尿癥(顯性基因B,隱性基因b)患者體內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使苯丙酮酸在體內積累過多,損害患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如果人體的X染色體上缺少顯性基因H,將導致凝血因子Ⅷ缺乏,患血友病。關于圖中患病家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兩致病基因的遺傳遵守自由組合定律
B. Ⅱ1的基因型為bbXHY
C. 個體U只患一種病的概率為1/3
D. 若U為苯丙酮尿癥女孩,則父母再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3/8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題圖,Ⅰ3和Ⅰ4正常,生出患苯丙酮尿癥的Ⅱ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苯丙酮尿癥為常染色隱性遺傳??;由題意“人體的X染色體上缺少顯性基因H,將導致凝血因子Ⅷ缺乏,患血友病”可知,血友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
【詳解】A、苯丙酮尿癥為常染色隱性遺傳病,血友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兩致病基因的遺傳遵守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
B、結合系譜圖可知,Ⅱ1患苯丙酮尿癥而不患血友病,說明其基因型為bbXHY,B正確;
C、Ⅰ1和Ⅰ2基因型分別為BbXhY和BbXHXh,生出的Ⅱ2的基因型為B_XHXh;Ⅰ3和Ⅰ4基因型分別為B_XHY和bbXHX_,生出的Ⅱ3的基因型為BbXhY,Ⅱ2和Ⅱ3生出的后代患苯丙酮尿癥的概率為2/3Bb×Bb→2/3×1/4bb=1/6;XHXh×XhY→1/4XHXh、1/4XhXh、1/4XHY、1/4XhY,患血友病的概率為1/2,故個體U只患一種病的概率為1/6×1/2+5/6×1/2=1/2,C錯誤;
D、若U為苯丙酮尿癥女孩,則其父母基因型為BbXHXh、BbXhY,父母再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3/4×(1/4XHXh+1/4XHY)=3/8,D正確。
故選C。
7. 光合作用中,有一種特殊的固定CO2的類型。菠蘿等許多植物都進行這類途徑參與的光合作用,統(tǒng)稱為CAM(景天科)植物,其特點是氣孔夜晚打開,白天關閉。如圖為菠蘿葉肉細胞內的部分代謝途徑(CAM途徑)示意圖,圖中蘋果酸是一種酸性較強的有機酸。
(1)據(jù)圖分析,推測圖中葉肉細胞過程a發(fā)生在___(填“白天”或“夜晚”),過程a的生理意義有___(寫出兩個方面即可)。
(2)據(jù)圖分析,葉肉細胞可以通過___獲得光合作用暗反應所需的CO2。
(3)以菠蘿為代表的CAM植物能較好的適應___的環(huán)境,其適應機制是___。
【答案】(1) ①. 夜晚 ②. 一方面促進CO2的吸收;另一方面避免蘋果酸降低細胞質基質的pH,影響細胞質基質內的反應
(2)蘋果酸的分解和有氧呼吸
(3) ①. 強光照、高溫、干旱 ②. 白天氣孔關閉,有利于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夜晚氣孔開放有利于獲得光合作用暗反應所需的CO2
【解析】
【分析】題圖分析:葉肉細胞右側a過程顯示CO2進入細胞并轉變成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夜間氣孔打開,細胞才能完成此項活動,據(jù)此可推測圖中葉肉細胞右側a過程的活動發(fā)生在夜晚。
【小問1詳解】
由圖可知,葉肉細胞右側a過程顯示CO2進入細胞并轉變成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夜間氣孔打開,細胞才能完成此項活動,據(jù)此可推測圖中葉肉細胞右側a過程的活動發(fā)生在夜晚;一方面促進CO2與PEP生成OOA進而生成蘋果酸(CO2的吸收),另一方面避免蘋果酸降低細胞質基質的pH,影響細胞質基質內的反應;
【小問2詳解】
由圖可知,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由兩種途徑提供:一是蘋果酸的分解,二是植物細胞有氧呼吸(細胞呼吸)產(chǎn)生;
【小問3詳解】
以菠蘿為代表的CAM植物能較好的適應強光照、高溫、干旱。長期在強光照、高溫、缺水等逆境脅迫下,以菠蘿為代表的CAM植物形成了適應性機制:白天氣孔關閉,有利于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夜間,氣孔打開,吸收二氧化碳,以蘋果酸的形式儲存在液泡中,通過蘋果酸的分解和有氧呼吸獲得光合作用暗反應所需的CO2。
8. 促胰液素是人們發(fā)現(xiàn)的第一種動物激素,下圖表示胰液分泌調節(jié)的部分過程?;卮鹣铝袉栴}:
(1)圖中胰液分泌的調節(jié)方式有___,圖中反射弧的效應器為___。
(2)有人患上了胰腺癌,胰腺癌的發(fā)生主要與免疫系統(tǒng)的___功能下降有關。當人們知道胰腺內的胰島細胞能分泌胰島素后,試圖從磨碎的小鼠胰腺組織中直接提取胰島素,但均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___。
(3)為研究胰液分泌的調節(jié),某研究小組利用小鼠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處理及結果如下表。
①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從對胰腺分泌胰液的促進作用角度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答出兩點)
②該研究小組有人提出再增加三組實驗,每組注射不同劑量促胰液素,同時刺激小腸神經(jīng),增設這三組實驗的目的是___。
【答案】(1) ①. 神經(jīng)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 ②. 迷走神經(jīng)傳出纖維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
(2) ①. 免疫監(jiān)視 ②. 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將胰島素分解
(3) ①. 刺激神經(jīng)和注射促胰液素都能促進胰液的分泌量,且在一定范圍內,注射促液素劑量越大,胰液分泌越多 ②. 探究刺激小腸神經(jīng)和注射促胰液素兩種處理在胰液分泌中是否存在相互影響
【解析】
【分析】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激素進行調節(jié)的方式,就是激素調節(jié)。
【小問1詳解】
鹽酸刺激小腸黏膜,從而使其分泌促胰液素,后者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屬于體液調節(jié),神經(jīng)中樞通過迷走神經(jīng)傳出纖維,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屬于神經(jīng)調節(jié),故圖中胰液分泌的調節(jié)方式有神經(jīng)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圖中反射弧的效應器為迷走神經(jīng)傳出纖維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
【小問2詳解】
免疫系統(tǒng)具防御、監(jiān)視和清除的功能。免疫監(jiān)視是指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fā)生的功能。有人患上了胰腺癌,這與免疫系統(tǒng)免疫監(jiān)視功能下降有關。胰島細胞能分泌胰島素,同時胰島也能分泌胰蛋白酶,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胰蛋白酶能將胰島素分解,所以從磨碎的小鼠胰腺組織中直接提取胰島素,但均未成功。
【小問3詳解】
①和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刺激小腸神經(jīng)和注射促胰液素,結果顯示刺激小腸神經(jīng)和注射促胰液素后,胰液分泌量均高于對照組,且注射促胰液素的量越高,胰液分泌量越高。因此得出的結論是刺激神經(jīng)和注射促胰液素都能促進胰液的分泌量,且在一定范圍內,注射促液素劑量越大,胰液分泌越多。所以實驗的結論是:刺激神經(jīng)和注射促胰液素都能促進胰液的分泌量,且注射促胰液素劑量越大,胰液分泌越多。
②該研究小組有人提出再增加三組實驗,每組注射不同劑量促胰液素,同時刺激小腸神經(jīng),然后檢測胰液的分泌量,根據(jù)單一變量原則可推知,增設這三組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神經(jīng)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之間在調節(jié)胰液分泌方面的相互關系。
9. 人工濕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將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經(jīng)人工建造的濕地上,污水與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xié)同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如圖甲是某人工濕地公園污水處理示意圖?;卮鹣铝袉栴}:
(1)圖甲不同區(qū)域種植不同類型的植物,A區(qū)域中以挺水植物蘆葦為主,B、C區(qū)域以沉水植物伊樂藻、苦草為主,體現(xiàn)了群落的___結構。該人工濕地由捕食關系而形成的食物網(wǎng)中的所有生物___(填“能”或“不能”)構成一個群落,原因是___。在濕地中種植植物和投放動物時均要求種類多樣,這有助于提高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其根據(jù)是___。
(2)圖乙表示該人工濕地公園草魚的種群數(shù)量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果在t2時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草魚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60條全部標記釋放,一段時間后進行了第二次捕捉,其中沒有標記的30條、標記的20條,估算草魚種群在t1時是___條。
(3)科研小組對該新型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進行定量分析,得出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部分數(shù)據(jù)未給出,能量單位為J/cm2·a,肉食性動物作為只占據(jù)一個營養(yǎng)級研究)。
據(jù)表分析,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___J/cm2·a,X是指___的能量。
【答案】(1) ①. 水平 ②. 不能 ③. 食物網(wǎng)中的生物不包含分解者 ④.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越多,食物網(wǎng)越復雜,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就越強
(2)750 (3) ①. 180 ②. 呼吸作用散失
【解析】
【分析】在群落中,各個生物種群分別占據(jù)了不同的空間,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等。圖乙表示的種群增長速率的變化曲線,在t1點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小問1詳解】
A、B、C不同區(qū)域種植的植物不同,是水平方向上的變化,體現(xiàn)了群落的水平結構。在相同時間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生物包括各種植物、動物和微生物。而食物網(wǎng)中的生物不包含分解者,所以食物網(wǎng)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構成一個群落。在濕地中種植植物和投放動物時均要求種類多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越多,食物網(wǎng)越復雜,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就越強,這樣有助于提高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小問2詳解】
分析圖乙,t1時種群有最大增長速率,對應種群增長曲線中的K/2值。如果在t2時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草魚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60條全部標志釋放,一段時間后進行了第二次捕捉,其中沒有標志的30條、標志的20條,則t1時種群數(shù)量為60×(20+30)÷20×1/2=750條。
【小問3詳解】
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營養(yǎng)級的同化量可劃分為:呼吸散失量、流向分解者的量、流向下一營養(yǎng)級的量和流向分解者。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生產(chǎn)者固定的量+外來有機物輸入的能量=(44.0+5.0+95.0+20)+(5.0+11.0)=180.0J/cm2·a;并且可以判斷出表中X代表的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10. 果蠅的眼色受A、a和D、d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同時含有顯性基因A和D的果蠅表現(xiàn)為紫眼,不含A基因的果蠅表現(xiàn)為白眼,其他類型均表現(xiàn)為紅眼。將親代紫眼雌果蠅與紫眼雄果蠅雜交,F(xiàn)1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表?;卮鹣铝袉栴}:
(1)A、a和D、d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______定律。若不考慮基因突變,雄性果蠅體細胞中______(填“能”或“不能”)同時存在A、a這對基因,原因是______。
(2)若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判斷一只白眼雌果蠅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可選擇表現(xiàn)型為______的雄果蠅與其雜交。若子代______,則該白眼雌果蠅為純合子;若子代______,則該白眼雌果蠅為雜合子。
【答案】 ①. 自由組合 ②. 不能 ③. A、a這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雄性果蠅體內只含有一條X染色體,因而只能含有A或a一個基因 ④. 紅眼 ⑤. 雌果蠅全為紫眼或全為紅眼 ⑥. 雌果蠅中紫眼和紅眼各占1/2
【解析】
【分析】分析題意:當同時含有顯性基因A和D時,表現(xiàn)為紫眼,當不含A基因時,均表現(xiàn)為白眼;其他類型表現(xiàn)為紅眼,又因為子代雌果蠅沒有白眼,說明A/a位于X染色體上,D/d位于常染色體上,親本果蠅基因型為DdXAXa、DdXAY。
【詳解】(1)紫眼雌果蠅與紫眼雄果蠅雜交,F(xiàn)1中雌果蠅出現(xiàn)白眼,由題意:不含A基因的果蠅表現(xiàn)為白眼可知,F(xiàn)1中雌果蠅不含A基因,若A、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F1中雄果蠅也應出現(xiàn)白眼,但實際上F1中雄果蠅中沒有出現(xiàn)白眼,由此可知,A、a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進一步分析可知,D、d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故A、a和D、d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若不考慮基因突變,雄性果蠅體細胞中不能同時存在A、a這對基因,原因是A、a這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雄性果蠅體內只含有一條X染色體,因而只能含有A或a一個基因。
(2)若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判斷一只白眼雌果蠅( _ _XaXa)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可選擇表現(xiàn)型為紅眼的雄果蠅(bbXAY)與其雜交。若子代雌果蠅全為紫眼或全為紅眼,則該白眼雌果蠅為純合子;若子代雌果蠅中紫眼和紅眼各占1/2,則該白眼雌果蠅為雜合子。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伴性遺傳、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
11. 三孢布拉霉菌常用于生產(chǎn)胡蘿卜素,其產(chǎn)生的[H]可將無色TTC還原為紅色復合物,且[H]含量越高,還原能力越強,紅色越深,胡蘿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強。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篩選胡蘿卜素高產(chǎn)菌,將三孢布拉霉菌液稀釋并涂布到含___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后選擇___的菌落即可。對照組需涂布___以判斷培養(yǎng)基是否被污染。
(2)將篩選出的高產(chǎn)胡蘿卜素菌株擴大培養(yǎng),收集菌絲后進行粉碎和干燥。干燥時要注意溫度和時間,原因是___。萃取胡蘿卜素的溶劑應具有的特點有___(答出三點即可)。萃取的最佳溫度可以通過設置___來摸索。
(3)為了驗證萃取物是否是胡蘿卜素,該同學對萃取液進行___得到粗品;接著將葉綠素b、葉綠素a、葉黃素、粗品和色素混合液(含葉綠素b、葉綠素a、葉黃素和胡蘿卜素,依次點樣在濾紙的1、2、3、4、5位置(如圖甲所示),并進行分離,濾紙條上各色素帶的位置為___(填字母)時,即可說明該粗品最可能是胡蘿卜素。
【答案】(1) ①. TTC ②. 紅色較深 ③. 無菌水
(2) ①. 干燥溫度過高或時問過長,會導致提取的有效成分被破壞 ②. 較高沸點、能充分溶解胡蘿卜素、不與水混溶 ③. 對照實驗
(3) ①. 過濾、濃縮 ②. B
【解析】
【分析】分析題意,三孢布拉霉菌在含有TTC的培養(yǎng)基上,由于菌體細胞內含有[H],可將無色的TTC還原為紅色復合物,從而確定三孢布拉霉菌的存在,且紅色越深,說明菌體內產(chǎn)生[H]越多,越符合生產(chǎn)提取要求。
【小問1詳解】
根據(jù)題意,三孢布拉霉菌產(chǎn)生的[H]可將無色TTC還原為紅色復合物,故可將三孢布拉霉菌液稀釋并涂布到含TTC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后進行篩選,選擇菌落周圍出現(xiàn)紅色(紅色較深)的菌落即為目的菌株;對照組需涂布等量的無菌水以判斷培養(yǎng)基是否被污染:若涂布無菌水后仍有菌落生長,說明培養(yǎng)基被污染。
【小問2詳解】
若干燥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會導致提取的有效成分被破壞,故干燥時應注意干燥溫度和時間;胡蘿卜素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脂溶性有機溶劑,提取胡蘿卜素的溶劑由三點要求,即一要具有較高的沸點,二要能夠充分溶解胡蘿卜素,三要不與水混溶;萃取的最佳溫度可以通過設置對照實驗來摸索。
【小問3詳解】處理方式
不作處理
僅刺激小腸神經(jīng)3min
僅注射促胰液素1mg
僅注射促胰液素2mg
僅注射促胰液素3mg
胰液分泌量
(滴/15min)
3
8
11
37
62
生物類型
X
傳遞給分解者的能量
未利用的能量
傳給下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
外來有機物輸入的能量
生產(chǎn)者
44.0
5.0
95.0
20.0
0
植食性動物
9.5
1.5
11.0
Y
5.0
肉食性動物
6.3
0.5
6.5
0.7
11.0
F1表現(xiàn)型
紫眼
紅眼
白眼
雌蠅比例
3/4
1/4
0
雄蠅比例
3/8
1/8
1/2
這是一份四川省綿陽中學2024屆高三下學期測試(一)生物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屆四川省綿陽中學高三下學期測試一理綜生物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2024屆四川省綿陽中學高三下學期測試一理綜生物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綿陽市2023屆高三上學期二診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3屆四川省綿陽市高三上學期二診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2023屆四川省綿陽市高三上學期二診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2024屆高三一診生物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