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2024年3月11日14:30-17:05 時長:75分鐘 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一、單選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錯選多選不得分。
1. 日常使用的金屬材料大多數(shù)屬于合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超級鋼強度很大,能實現(xiàn)鋼板的輕薄化
B. 稀土元素被稱為“冶金工業(yè)的維生素”它包含:第三副族的鑭系及鍺、銣共計17種元素
C. 鋁合金是用途廣泛的合金之一,硬鋁是一種鋁合金,是制造飛機和宇宙飛船的理想材料
D. 儲氫合金是一類能大量吸收H2并與H2結合成金屬氫化物的新型合金
【答案】B
【解析】
【詳解】A.超級鋼強度很大,能實現(xiàn)鋼板的輕薄化,A正確;
B.稀土元素被稱為“冶金工業(yè)的維生素”它包含:第三副族的鑭系及鈧、釔共計17種元素,B錯誤;
C.鋁合金是用途廣泛的合金之一,硬鋁是一種鋁合金,硬鋁的密度小、強度高,是制造飛機和宇宙飛船的理想材料,C正確;
D.儲氫合金是一類能大量吸收H2并與H2結合成金屬氫化物的新型合金,便于氫的儲運,D正確;
故選B。
2. 下列物質用途或變化過程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的是
A. FeSO4補鐵劑與維生素C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B. 將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C. 胃潰瘍患者不能用NaHCO3來治療胃酸過多
D. 鋁粉和燒堿作管道疏通劑
【答案】C
【解析】
【詳解】A.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可以防止FeSO4氧化變質,兩者配合使用效果更佳,物質用途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A錯誤;
B.將通入到Ca(ClO)2溶液中,+4價的硫被氧化為+6價生成硫酸鋇沉淀,物質變化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B錯誤;
C.NaHCO3與胃酸中的鹽酸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氣體會使胃膨脹,加重胃潰瘍的程度,但物質用途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C正確;
D.鋁粉和燒堿反應生成氫氣和四羥基合鋁酸鈉,物質用途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D錯誤;
故選C。
3. 下列有關物質性質與用途正確且對應關系也正確的是
A. BaSO4不溶于鹽酸,“鋇餐”常用作醫(yī)療上消化系統(tǒng)檢查的造影劑
B. 濃硝酸有強氧化性,常溫下可以和鐵反應生成Fe(NO3)3
C. 金屬鐵比銅活潑,可以用FeCl3溶液刻蝕覆銅板
D.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可用于金屬鈉著火后滅火
【答案】A
【解析】
【詳解】A.BaSO4不溶于鹽酸,也不溶于水,不會被人體吸收,所以可以用作醫(yī)療上消化系統(tǒng)檢查的造影劑,A正確;
B.常溫下濃硝酸能使鐵鈍化,不能直接和鐵反應生成Fe(NO3)3,B錯誤;
C.FeCl3溶液蝕刻銅板的原理是:2Fe3++Cu= 2Fe2++Cu2+,三價鐵離子的氧化性大于銅,C錯誤;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但是不能用于金屬鈉著火后滅火,因為鈉燃燒生成的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D錯誤;
故選A。
4. 下列物質可由化合反應直接制得的有幾種
①FeCl2 ②Na[Al(OH)4] ③NO2 ④Fe(OH)3 ⑤Na2CO3 ⑥SO3
A. 2種B. 3種C. 4種D. 6種
【答案】D
【解析】
【詳解】①FeCl3與Fe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FeCl2;
②氧化鋁、氫氧化鈉和水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Na[Al(OH)4];
③NO和O2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NO2;
④Fe(OH)2與氧氣和水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Fe(OH)3;
⑤Na2O與CO2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Na2CO3;
⑥SO2與O2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SO3;
可由化合反應直接制得的有6種,故選D。
5. 氮及其化合物的轉化具有重要應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雷雨發(fā)莊稼”和合成氨工業(yè)都屬于氮的固定
B. 侯氏制堿法的副產物可以作為氮肥
C. 多種形態(tài)的氮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環(huán)”
D.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雨水會形成酸雨,酸雨的pH約為5.6
【答案】D
【解析】
【詳解】A.“雷雨發(fā)莊稼”是雷電作用下氮氣和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氮的過程,合成氨工業(yè)是氮氣和氫氣在高溫高壓催化劑作用下合成氨氣的過程,都屬于氮的固定,A正確;
B.侯氏制堿法副產物氯化銨可以作為氮肥,B正確;
C.多種形態(tài)的氮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環(huán)”,C正確;
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雨水會形成酸雨,因二氧化碳等溶于水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D錯誤;
故選D。
6.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SO3:
B. 向FeI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發(fā)生反應:
C. 把足量鋅粉加入稀硝酸中:
D. 等物質的量濃度的Ba(OH)2溶液和NH4HSO4溶液以體積比1∶1混合:
【答案】B
【解析】
【詳解】A.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SO3:,A錯誤;
B.向FeI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發(fā)生反應:,B正確;
C.鋅粉加入稀硝酸中,硝酸是氧化性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氣體而不是氫氣,C錯誤;
D.等物質的量濃度的Ba(OH)2溶液和NH4HSO4溶液以體積比1∶1混合:,D錯誤;
故選B。
7.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1.9 g 和1.7 g 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均為
B. 標準狀況下,11.2 L NO與11.2 L O2混合后的分子數(shù)目為
C. 23 g Na與78 g Na2O2分別與足量水反應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相同
D. 1 ml Cu與足量硫粉共熱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
【答案】B
【解析】
【詳解】A.含有8+3-1=10個電子,含有8+1+1=10個電子,1.9 g 的物質的量為=0.1ml,含有的電子數(shù)均為,1.7 g 的物質的量為=0.1ml,含有的電子數(shù)均為,故A正確;
B.在標況下,11.2LNO物質的量為0.5ml,11.2LO2物質的量為0.5ml,混合反應生成0.5mlNO2,剩余氧氣0.25ml,二氧化氮可以聚合為四氧化二氮,混合后所含分子數(shù)小于NA,故B錯誤;
C.23 g Na的物質的量n==1ml,由方程式2Na+2H2O═2NaOH+H2↑可知,生成0.5mlH2,78gNa2O2的物質的量n==1ml,由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可知,生成0.5mlO2,故C正確;
D.1 ml Cu與足量硫粉共熱生成Cu2S,Cu元素由0價上升到+1價,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故D正確;
故選B。
8. 下列關于化學鍵和分子間作用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由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B. 物質中一定存在化學鍵
C. CO2溶于水和干冰升華都只有分子間作用力的改變
D. 純堿和燒堿熔化時克服的化學鍵類型相同
【答案】D
【解析】
【詳解】A.由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NH4Cl屬于離子化合物,A錯誤;
B.物質中不一定存在化學鍵,如He、Ar、Kr等單原子分子中不存在任何化學鍵,B錯誤;
C.CO2溶于水時會和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發(fā)生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干冰升華只是改變狀態(tài),只改變分子間作用力,C錯誤;
D.純堿和燒堿熔化時克服的化學鍵類型都是離子鍵,D正確;
故答案為:D。
9. 下列各組中的兩物質相互反應時,若改變反應條件(溫度、反應物用量比)化學反應的產物并不改變的是
A. Li和O2B. NaOH和CO2C. Fe和稀硝酸D. 木炭(C)和CuO
【答案】A
【解析】
【詳解】A.Li和O2反應只能生成Li2O,改變反應條件(溫度、反應物用量比)化學反應的產物不改變,故A符合題意;
B.NaOH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如果二氧化碳不足,產物是碳酸鈉;如果二氧化碳過量,產物是碳酸氫鈣,故B不符合題意;
C.Fe和稀硝酸反應,若Fe過量,產物是硝酸亞鐵;如果Fe少量,產物為硝酸鐵,故C不符合題意;
D.木炭(C)和CuO反應,若C過量,產物是CO;如果C少量,產物為CO2,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 在含有大量Fe2+、、的強酸性溶液中加入下列試劑后,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組離子正確的是
A. 通入過量Cl2:、、、、
B. 加入少量NaClO溶液:、、、、
C. 加入過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
D. 加入過量NaOH溶液:、、、、
【答案】C
【解析】
【詳解】A.通入過量Cl2,將Fe2+完全氧化為Fe3+,溶液的成分為Fe3+、、、、,A錯誤;
B.加入少量NaClO溶液,將Fe2+氧化為Fe3+,同時HClO是弱酸,故溶液成分為:、、,B錯誤;
C.加入過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將Fe2+氧化并沉淀,同時將反應完全生成氣體,溶液成分為:Na+、、Clˉ、ClOˉ、OHˉ,C正確;
D.加入過量NaOH溶液,將Fe2+、反應完全生成沉淀和氣體,溶液成分為:Na+、、OHˉ,D錯誤;
故答案為:C。
11. 部分含硫物質的類別與相應化合價及部分物質間轉化關系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在O2中燃燒可以生成d
B. b附著在試管壁上可以用熱的濃NaOH溶液洗滌
C. c可以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適量c可做食品添加劑
D. e的濃溶液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質量增大,質量分數(shù)減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據部分含硫物質的類別與相應化合價圖可知:a是H2S,b是S單質,c是SO2,d是SO3,e是H2SO4,f是亞硫酸鹽,g是金屬硫化物。
【詳解】A.根據分析可知:物質a為H2S,在O2中燃燒可以生成SO2,A錯誤;
B.S單質可以熱的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化鈉、亞硫酸鈉和水,可以洗滌附著在試管壁上的S,B正確;
C.SO2與NaOH溶液反應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可以殺菌、抗氧化,所以適量SO2可做食品添加劑,C正確;
D.濃硫酸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質量增大,質量分數(shù)減小,濃硫酸具有吸水性,D正確;
故選A。
12. 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利用淚液來檢測糖尿病的方法,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鈉(NaAuCl4)溶液與淚液中的葡萄糖發(fā)生反應,生成納米金單質顆粒(直徑為20-60 nm)。已知金原子序數(shù)為79,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氯金酸鈉溶液屬于電解質
B. 納米金單質顆粒不屬于膠體
C. 金元素位于ⅢA族,氯金酸鈉中金為+3價
D. 檢測時,氯金酸鈉發(fā)生氧化反應
【答案】B
【解析】
【詳解】A.氯金酸鈉溶液是混合物,不屬于電解質,A錯誤;
B.納米金單質顆粒是純凈物,不屬于膠體,B正確;
C.金元素位于IB族,氯金酸鈉中Na的化合價為+1價,Cl的化合價為-1價,根據化學式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可知,金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C錯誤;
D.檢測時,NaAuCl4轉化為Au,Au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D錯誤;
故選B。
13. 下列實驗中,對應的現(xiàn)象以及結論都正確且兩者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詳解】A.84消毒液(次氯酸鈉)和潔廁靈(鹽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有毒氣體氯氣,離子方程式為,A錯誤;
B.可逆反應是指在同一條件下,反應既可以正向進行,又可以逆向進行,將SO2通入品紅溶液后再加熱不是同一條件,B錯誤;
C.水垢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醋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醋酸鈣、水和二氧化碳,C正確;
D.將水蒸氣通入高溫下的還原鐵粉中,生成黑色固體,方程式為,D錯誤;
故選C。
14. 用NaCl固體配制一定濃度的NaCl溶液,下列圖示對應的操作正確規(guī)范的有多少項
A. 1項B. 2項C. 3項D. 4項
【答案】A
【解析】
【詳解】稱量時應該在稱量紙或者濾紙上稱量,且左物右碼,即稱量操作正確;
轉移時應該通過玻璃棒引流,但玻璃棒下端需在容量瓶刻度線以下,即轉移操作錯誤;
定容時需要膠頭滴管,但膠頭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
搖勻時需右手食指按住瓶塞,左手五指托住容量瓶,上下顛倒搖勻,即搖勻操作錯誤;
綜上分析可知,只有稱量操作正確,故答案為:A。
15. W、X、Y、Z、Q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與Y形成生活中常見的液態(tài)化合物,Y的原子序數(shù)等于W與X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Z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Q的原子半徑是第三周期中最小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Y元素與Z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可做耐火材料
B. 由W、X、Y三種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酸也可能是堿
C. 由Z和Q形成的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
D. 簡單氫化物的沸點:XH2CO3
B.堿性:Ca(OH)2>Mg(OH)2>Be(OH)2
C.穩(wěn)定性:HF>H2S>PH3
D.非金屬性:O>N>Si
E.沸點高低:H2O>H2Se>H2S
(7)有兩種化合物A和B都由①④⑤⑦四種元素組成。若A與B在水溶液中能發(fā)生離子反應,則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直線形 (2)
(3)第4周期第ⅠB族
(4) (5)Al3+
(6)AE (7)H++=H2O+SO2↑
【解析】
【分析】由題干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①為H、②為C、③為N、④為O、⑤為Na、⑥為Al、⑦為S、⑧為Cu,據此分析解題。
【小問1詳解】
由分析可知,②為C,②最高價氧化物即CO2是一種直線形分子,其結構式為:O=C=O,故答案為:直線形;
【小問2詳解】
由分析可知,②為C,考古工作者利用元素②的一種核素測定一些文物的年代,故答案為:;
【小問3詳解】
由分析可知,⑧為Cu,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第ⅠB族,故答案為:第4周期第ⅠB族;
【小問4詳解】
由分析可知,④為O,用電子式表示④的簡單氫化物即H2O的形成過程為:,故答案為:;
【小問5詳解】
由分析可知,⑤為Na,根據電子層數(shù)越大微粒半徑一般越大,電子層數(shù)相同時核電荷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故與⑤同周期即第三周期的元素中簡單離子半徑最小的為Al3+,故答案為:Al3+;
【小問6詳解】
A.非金屬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才與其非金屬性一致,而H2SO3不是S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故酸性:HClO4>H2SO3>H2C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釋,A符合題意;
B.同一主族從上往下元素的金屬性依次增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也依次增強,故堿性:Ca(OH)2>Mg(OH)2>Be(OH)2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釋,B不合題意;
C.已知元素簡單氣體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與非金屬性一致,故穩(wěn)定性:HF>H2S>PH3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釋,C不合題意;
D.根據同一周期從左往右元素的非金屬性依次增強,同一主族從上往下元素的非金屬性依次減弱,故非金屬性:O>N>C>Si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釋,D不合題意;
E.沸點高低:H2O>H2Se>H2S是由于H2O中存在分子間氫鍵,而H2Se的相對分子質量比H2S大,與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無關,即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釋,E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E;
【小問7詳解】
由分析可知,①為H、④為O、⑤為Na、⑦為S,有兩種化合物A和B都由①④⑤⑦四種元素組成,若A與B在水溶液中能發(fā)生離子反應即NaHSO4和NaHSO3反應生成Na2SO4、H2O和SO2,則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H2O+SO2↑,故答案為:H++=H2O+SO2↑。
17. 某學習小組通過下列裝置探究MnO2與FeCl3?6H2O能否反應產生Cl2。
實驗操作:點燃酒精燈,加熱
實驗現(xiàn)象:ⅰ.A中部分固體溶解,上方出現(xiàn)白霧
ⅱ.稍后,產生黃色氣體,管壁附著黃色液滴
ⅲ.B中溶液變藍
已知:①溴水為橙色;
②三氯化鐵常溫下為固體,熔點為282℃,300℃以上易升華,易溶于水。
(1)現(xiàn)象ⅰ中的白霧主要成分是______(化學式)的水溶液。
(2)分析現(xiàn)象ⅰ和ⅱ,推測黃色氣體的成分,有以下三種可能:
甲.同時存在Cl2和FeCl3 乙.FeCl3 丙.Cl2
①為檢驗黃色氣體中是否存在氯化鐵,應將黃色氣體通入______溶液,溶液變紅。黃色氣體中存在氯化鐵說明氯化鐵具有的性質為______。
結論:甲或乙成立。
氯化鐵可使B中溶液變藍,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為進一步確認黃色氣體中存在氯氣,該小組提出以下2個方案:
Ⅰ.在A、B間增加盛有某種試劑的洗氣瓶C除去FeCl3,觀察到B中溶液變?yōu)樗{色。C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飽和NaHCO3溶液 B.NaOH溶液 C.飽和NaCl溶液
D.濃硫酸 E.Na2SO3溶液
Ⅱ.將B中KI—淀粉溶液替換為NaBr溶液,B中溶液呈橙色;并檢驗反應后不存在。檢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NaBr溶液是由氧化劑氧化性強弱決定,則、Cl2、Br2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
結論:甲成立。
(3)使用NaOH溶液處理尾氣中存在的Cl2所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Cl (2) ①. KSCN ②. 氧化性 ③. 2Fe3++2I-=2Fe2++I2 ④. C ⑤. 排除Fe3+將Br-氧化成Br2的可能性 ⑥. Cl2>Br2>I2
(3)Cl2+2OH-=Cl-+ClO-+H2O
【解析】
【分析】由題意可知,加熱試管A中二氧化錳與六水氯化鐵混合物時,二氧化錳與六水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氯化錳、氯氣和水,其中氯化鐵能與碘化鉀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單質碘,會干擾氯氣的檢驗,利用KSCN溶液可以檢驗FeCl3存在,利用Cl2能夠氧化Br-,而FeCl3不能氧化Br-,可以排除FeCl3的干擾,最后Cl2有毒,需要用NaOH溶液吸收進行尾氣處理,據此分析解題。
【小問1詳解】
形成白霧的原因是FeCl3?6H2O 受熱水解,生成HCl氣體,同時受熱失去結晶水,HCl和H2O結合形成鹽酸小液滴,而形成白霧,故答案為:HCl;
【小問2詳解】
①鐵離子遇到KSCN 溶液變紅,為檢驗黃色氣體中是否存在氯化鐵,應將黃色氣體通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含有FeCl3,氯化鐵可使B中溶液變藍,即FeCl3將KI氧化為I2,該反應離子方程式是2Fe3++2I-=2Fe2++I2,該反應中FeCl3作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即黃色氣體中存在氯化鐵說明氯化鐵具有的性質為氧化性,故答案為:KSCN;氧化性;2Fe3++2I-=2Fe2++I2;
②
Ⅰ.除去Cl2中的FeCl3和O2(H+),若仍能觀察到B 中溶液仍變?yōu)樗{色,則證明原氣體中確實存在Cl2,使用飽和NaCl 溶液,可以讓FeCl3溶解,并且除去O2影響過程中提供酸性的HCl 氣體,從而排除兩個其他影響因素,在A、B間增加盛有某種試劑的洗氣瓶C除去FeCl3,觀察到B中溶液變?yōu)樗{色,飽和NaHCO3溶液、NaOH溶液、Na2SO3溶液均會與Cl2反應,不合題意,而濃硫酸不能除去HCl,不合題意,故該試劑應為飽和NaCl溶液,故答案為:C;
Ⅱ.若B中觀察到淺橙紅色,則證明有物質能夠將Br-氧化成Br2,若未檢查到Fe2+,則證明是Cl2氧化的Br-,而不是Fe3+,另外,因為還原劑用的不是I-,可不用考慮O2(H+)的影響問題,故答案為:排除Fe3+將Br-氧化成Br2的可能性;
選擇NaBr溶液是由氧化劑氧化性的強弱決定,由上述實驗可知,發(fā)生的反應有:Cl2+2Br-=Br2+2Cl-,F(xiàn)e3+與Br-不反應,故則Fe3+、Cl2、Br2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l2>Br2>I2,故答案為:Cl2>Br2>I2;
【小問3詳解】
Cl2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O+H2O,故使用NaOH溶液處理尾氣中存在的Cl2所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故答案為:Cl2+2OH-=Cl-+ClO-+H2O。
18. 鉬酸鈉(Na2MO4)具有廣泛的用途,可作新型阻燃劑、水處理劑和無公害型冷卻水系統(tǒng)的金屬抑制劑等?;卮鹣铝袉栴}:
Ⅰ.工業(yè)通過鉬精礦(主要成分MS2中硫為-2價)制備鉬酸鈉晶體的流程如圖所示。
(1)通入空氣焙燒鉬精礦時,會產生一種有毒氣體,工業(yè)上使用足量氨水吸收,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粗產品焙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進行操作1所用的玻璃儀器是:燒杯、______、______,操作2的步驟是:__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4)操作3中硫元素被氧化為最高價,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為實現(xiàn)綠色化學,也可從廢鉬催化劑(主要成分MO3、Al2O3、Fe2O3等)中回收Na2MO4和Al(OH)3,其工藝流程如圖:
(5)檢驗②操作后所得的濾液中含有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步操作中加入H2SO4需要適量,用離子方程式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慮對的影響)
【答案】(1)2NH3+H2O+SO2=(NH4)2SO3
(2)MO3+Na2CO3 Na2MO4+CO2
(3) ①. 漏斗 ②. 玻璃棒 ③. 蒸發(fā)濃縮 ④. 冷卻結晶
(4)MS2+6OH-+9ClO-=MO+2SO+9Cl-+3H2O
(5)用鉑絲蘸取濾液,放在酒精燈上灼燒,火焰呈黃色,說明溶液中含有
(6)Al(OH)3+3H+=Al3++3H2O
【解析】
【分析】Ⅰ.鉬精礦(主要成分為MS2)在空氣中焙燒得到MO3,根據S元素的價態(tài)變化規(guī)律可知S元素被氧化成二氧化硫;然后MO3和Na2CO3混合焙燒,得到Na2MO4和二氧化碳,Na2MO4溶于水形成溶液,經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得到Na2MO4·2H2O,鉬精礦(主要成分為MS2)經堿浸并用NaClO氧化,過濾得到Na2MO4溶液。
Ⅱ.廢鉬催化劑(主要成分MO3、Al2O3、Fe2O3等)和碳酸鈉混合焙燒,MO3、Al2O3與Na2CO3的反應和SiO2與Na2CO3的反應相似,加入碳酸鈉焙燒時可生成Na2MO4和NaAlO2,溶于水后過濾得到濾渣Fe2O3和含有MO、AlO,第③步操作H2SO4需要適量,避免氫氧化鋁溶解,Na2MO4溶液經過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得到Na2MO4晶體。
【小問1詳解】
由分析可知,有毒氣體為SO2,工業(yè)上使用足量氨水吸收SO2,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NH3+H2O+SO2=(NH4)2SO3。
【小問2詳解】
由分析可知,MO3和Na2CO3混合焙燒,得到Na2MO4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MO3+Na2CO3 Na2MO4+CO2。
小問3詳解】
操作1為過濾,所用的玻璃儀器是:燒杯、漏斗、玻璃棒,操作2是為了從溶液中析出晶體,具體的操作步驟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
【小問4詳解】
操作3中硫元素被氧化為最高價,則NaClO被還原為NaCl,由化合價升降法可配平反應的離子方程式:MS2+6OH-+9ClO-=MO+2SO+9Cl-+3H2O。
【小問5詳解】
檢驗溶液中含有鈉離子,可以用焰色反應實驗,如果焰色呈黃色則可以說明含有鈉離子,操作方法為:用鉑絲蘸取濾液,放在酒精燈上灼燒,火焰呈黃色,說明溶液中含有。
【小問6詳解】
第③步操作H2SO4需要適量,避免氫氧化鋁溶解,離子方程式為:Al(OH)3+3H+=Al3++3H2O。
19. 某學習小組根據氨氣還原氧化銅的反應,設計實驗測定銅元素相對原子質量Ar(Cu)(近似值)。甲同學模擬合成氨工業(yè)制備氨氣,反應前先稱量反應物氧化銅的質量m(CuO),反應完全后測定生成物水的質量m(H2O),由此計算Ar(Cu)。裝置圖如下:
已知:實驗室用亞硝酸鹽和銨鹽的混合濃溶液共熱制備N2,化學反應方程式為:。請回答下列問題:
(1)C裝置應選用______(填“Ⅰ”“Ⅱ”或“Ⅲ”)。
(2)裝置B的作用是:①使氣體混合均勻;②______;③______。
(3)氨氣還原熾熱氧化銅(產物之一為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4)干燥管F中盛放的干燥劑為______(填字母代號)。
A. 五氧化二磷B. 無水CuSO4C. 堿石灰D. 無水CaCl2
(5)G裝置的作用是①______;②______。
若沒有G裝置,測得結果Ar(Cu)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6)乙同學認為上述裝置操作麻煩,對原裝置改進,新裝置如圖所示。實驗前將石英玻璃管(帶兩端開關K1和K2)(設為裝置C)稱重,記為m1 g。將氧化銅裝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將裝置C稱重,記為m2 g。按下圖連接好裝置進行實驗,通入NH3,充分反應直至C恒重,記為m3 g。
①A中的固體可為______(填化學式)
②根據實驗記錄,計算銅元素相對原子質量Ar(Cu)=______(用含有m1、m2、m3的式子表示)。
【答案】(1)Ⅰ (2) ①. 干燥氣體 ②. 觀察和控制氣體的流速
(3)2NH3+3CuON2+3H2O+3Cu (4)C
(5) ①. 尾氣處理 ②. 防止空氣中水和二氧化碳進入F ③. 偏小
(6) ①. 氧化鈣或者氫氧化鈉 ②.
【解析】
【分析】實驗室用亞硝酸鹽、銨鹽的混合濃溶液共熱制備N2,屬于液體和液體混合加熱制備氣體的反應,則C裝置應選用Ⅰ,D為氨氣與氧化銅反應裝置,F(xiàn)為干燥管,G為尾氣處理裝置,并同時可以防止空氣中水和二氧化碳進入F,據此回答。
【小問1詳解】
亞硝酸鹽、銨鹽的混合濃溶液共熱制備N2,屬于液體和液體混合加熱制備氣體的反應,C裝置應選用為Ⅰ;
【小問2詳解】
B裝置有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混合氣體,還可以使氫氣和氮氣混合均勻,還可觀察和控制氣體的流速;
【小問3詳解】
氨氣還原熾熱氧化銅生成氮氣、銅和水,該反應方程式為:2NH3+3CuON2+3H2O+3Cu。
【小問4詳解】
干燥管F裝置用于測定生成物水的質量,但不能剩余的吸收氨氣,應該為堿石灰,無水硫酸銅檢驗水的存在,五氧化二磷,無水CaCl2均能吸收氨氣;
故選C;
【小問5詳解】
①根據分析可知G裝置的作用是尾氣處理;
②防止空氣中水和二氧化碳進入F;
③若沒有G裝置,F(xiàn)中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使m(H2O)得質量偏大,使氧原子的物質的量偏大,n(Cu)=n(CuO)=n(O),使銅的物質的量偏大,測得結果Ar(Cu)偏小;
【小問6詳解】
①A為制備氨氣,固體可以是氧化鈣或者氫氧化鈉;
②CuO的質量為(m2-m1)g,該CuO中含有O的質量為:(m2-m3)g,n(O)=ml,n(Cu)=n(CuO)=n(O)=,Cu的質量為(m3-m1)g,則Cu的摩爾質量為:。選項
實驗
現(xiàn)象
結論
A
84消毒液與潔廁靈混合
生成黃綠色氣體
B
將SO2通入品紅溶液后再加熱
品紅溶液先褪色后恢復紅色
該過程發(fā)生了可逆反應
C
用醋酸清洗水壺內的水垢
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強
D
將水蒸氣通入高溫下的還原鐵粉中
鐵粉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
稱量
轉移
定容
搖勻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這是一份2024湖北省云學名校聯(lián)盟高二下學期3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云學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原卷版docx、湖北省云學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含解析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北省云學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含解析),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湖北省云學名校聯(lián)盟高一下學期3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云學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原卷版docx、湖北省云學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含解析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