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形成在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基礎上,戰(zhàn)后國際秩序得以重建,這一
秩序通常被稱為“ ”。
一、 單項選擇題1. “他們坐在巴黎,決定哪些國家將存在,哪些國家將不存在,它們的
邊界應如何劃分,以及中東和世界其他地區(qū)在戰(zhàn)勝國如何分配等。”這
反映了當時( C?。?br/>2.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戰(zhàn)勝國從戰(zhàn)敗國手中收回了阿爾薩斯—洛林。這
里的戰(zhàn)勝國和戰(zhàn)敗國分別指( C?。?br/>3. 《凡爾賽條約》中的一項內容,激起了中國人民極大的憤慨,引發(fā)了
五四運動。此內容是( C?。?br/>4. 1919年戰(zhàn)勝國召開巴黎和會,安排戰(zhàn)后和解,卻留下了痛苦的遺產。
“痛苦的遺產”指( A?。?br/>5. 如圖是1919年8月發(fā)表的漫畫《后視鏡》。圖中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指揮
合唱“持久和平”,而日本覬覦亞太,英國關注海權,法國重提美法同
盟,意大利力圖擴張。此漫畫意在( A?。?br/>6.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為了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平與安全,國
際聯(lián)盟成立了。下列關于國際聯(lián)盟的說法正確的是( A?。?br/>7. 下面電報中的“會議”召開的地點是( D?。?br/>發(fā)起太平洋會議一舉,雖有英日續(xù)盟問題為其導線,惟主要目的
在遠東問題,而尤以我國為遠東問題之中心點,是此項會議與我國前
途關系較之巴黎和會尤屬重要?!袊v英公使顧維鈞電文
8. 某一政策規(guī)定:“各國對他國在中國取得的任何勢力范圍、租借地內
的通商口岸、投資事業(yè),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關于這一政
策的說法正確的是( B?。?br/>9. 列寧曾經評論說:“華盛頓會議為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大國的下一場戰(zhàn)
爭,埋下了第一批火種?!边@里的“兩個大國”指的是( A?。?br/>10. 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英、美等主要帝國主義國家,關于山東
問題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重大轉變,從支持日本接收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到支
持中國收回山東主權。該轉變反映了( D?。?br/>11. 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xù),它解決了巴黎和會未能解決的列強
之間的利益問題,完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即完成了新的世
界秩序的建立。以上描述的依據是華盛頓會議( C )
12. 下列說法屬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共同點的是( B?。?br/>二、 非選擇題1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凡爾賽體系是一個以維護戰(zhàn)勝者之間的和平為目標的體系。在
凡爾賽體系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至20世紀20年代,歐洲基本維持了一
個較為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遭到戰(zhàn)爭破壞的經濟得以恢復和發(fā)展。(1) 根據材料一,指出凡爾賽體系的影響。
使歐洲維持了和平環(huán)境,有利于歐洲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
材料二 1922年2月,美國國務卿休斯在某條約簽字后,掩不住得意之
色說:“多虧這個條約,對華‘門戶開放’終于實現(xiàn)了?!保?) 材料二中美國國務卿休斯為什么說對華“門戶開放”終于實
現(xiàn)了?
原因:阻止了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為列強共同瓜分中國提供了條件;
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zhí)峁┝朔奖恪?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備課課件ppt,共3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各懷鬼胎,德國成為下金蛋的,領土減少18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戰(zhàn)后初期的世界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課文內容課件ppt,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堂流程,知識拓展,隨堂檢測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戰(zhàn)后初期的世界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教學ppt課件,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凡爾賽條約》,圖謀不軌,各懷鬼胎,英美法操縱會議,任務四問題思考,問題思考,《九國公約》,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