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廣東深圳中學聯(lián)考)冷空氣來臨前,往往都會有一個短時的升溫現(xiàn)象,我們通常把這種天氣現(xiàn)象稱為“鋒前增溫”。下圖示意我國局部地區(qū)2022年1月26日8:00的等壓線分布。據(jù)此完成1~2題。
1.圖示時刻,下列地區(qū)出現(xiàn)了“鋒前增溫”現(xiàn)象的是( )A.湖南大部B.江西東部C.黃海南部D.浙江北部2.此次“鋒前增溫”現(xiàn)象中( )①暖氣團被擠壓聚集而增溫?、谀鏈貙幼璧K了大氣的對流?、燮巷L帶來暖氣流增溫?、茉屏吭龆嗉訌娏吮刈饔肁.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第1題,由材料可知,“鋒前增溫”發(fā)生在冷鋒鋒前,江西東部位于槽線的東側(cè),位于冷鋒鋒前,會出現(xiàn)“鋒前增溫”現(xiàn)象,B正確。第2題,“鋒前增溫”時,鋒面尚且未到,因此不存在逆溫,暖氣團也沒有被抬升,不會出現(xiàn)云量增多,②④錯誤;“鋒前增溫”現(xiàn)象中,暖氣團被冷氣團推動發(fā)生擠壓增溫,①正確;偏南風帶來暖氣流,加劇大氣升溫變暖,③正確。所以選C。
(2023·江蘇南通二模)在空氣中水汽含量不變,保持氣壓一定的情況下,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稱為露點溫度。其數(shù)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下圖為我國河套平原及其附近地區(qū)6月某日14時主要氣象要素分布形勢示意圖。據(jù)此完成3~5題。
3.與甲、丙氣團相比,乙氣團的物理性質(zhì)是( )A.暖濕B.冷濕 C.暖干 D.冷干4.最易出現(xiàn)揚沙天氣的地點是( )A.甲B.乙C.丙D.丁
5.未來幾天,干線的移動方向及變化趨勢是( )A.東南增強B.東南減弱C.西北減弱D.西北增強
解析 第3題,依據(jù)圖示信息,乙氣團的溫度比甲、丙氣團高,是暖的;依據(jù)題干信息在空氣中水汽含量不變,保持氣壓一定的情況下,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稱為露點溫度。其數(shù)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乙比丙的露點低,說明空氣干燥。所以是暖干。第4題,我國的揚沙天氣主要是來自西北內(nèi)陸的冷空氣帶來的沙塵。距西北內(nèi)陸越近,沙塵天氣越多。所以甲地最易出現(xiàn)揚沙天氣。第5題,依據(jù)圖示信息,干線上三角符號向東南,說明冷空氣的強度大,冷空氣來自西北,干線會向東南移動;依據(jù)題干信息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越到東南,兩個氣團的溫度差異會增大,濕度差異減小,所以會減弱。
(2023·廣東廣州高三統(tǒng)考)相對濕度是指空氣中水汽壓與相同溫度下飽和水汽壓的百分比。其中,水汽壓是空氣中水汽所產(chǎn)生的分壓強,單位為百帕(hPa)。當水汽壓不變時,氣溫升高,飽和水汽壓增大。下圖為河北省承德市2022年5月7日14時至8日13時的氣象資料圖。據(jù)此完成6~8題。
6.7日14—17時,承德市相對濕度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氣中水汽較少B.地表水域面積小C.飽和水汽壓較高D.風力小蒸發(fā)微弱7.影響圖中降水的天氣系統(tǒng)是( )A.冷鋒B.暖鋒C.氣旋D.反氣旋8.8日10時,承德市( )A.積水嚴重B.道路封凍C.空氣對流強D.空氣較清新
解析 第6題,圖中顯示,承德市相對濕度在7日14時到17時較低,20時到24時上升,8日1時到3時快速上升;氣溫從14時到17時,保持在18 ℃左右,20時到24時,氣溫有所下降,8日1時到3時氣溫快速下降到6 ℃左右。材料顯示,氣溫升高,飽和水汽壓增大,當水汽壓不變時,相對濕度降低,因此,7日14時到17時,承德市相對濕度較低的原因是氣溫較高,飽和水汽壓較高,C正確。在較短時間內(nèi),空氣中水汽、地面水域面積、蒸發(fā)等因素變化較小,對承德市相對濕度的影響較小,A、B、D錯誤。故選C。第7題,圖中顯示,此次天氣過程氣溫大幅度下降,并帶來了短時間的降水天氣,之后保持低溫,說明是冷鋒過境;暖鋒過境后氣溫上升;氣旋過境,氣溫變化小;反氣旋氣流下沉,不會帶來降水天氣。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8題,8日凌晨降水不超過10毫米,不會積水嚴重;氣溫降低,但最低氣溫在6 ℃左右,高于0 ℃,不會出現(xiàn)封凍現(xiàn)象;氣溫較低,空氣對流弱;凌晨的降水,對污染物沉降作用明顯,承德市空氣較清新,D正確,A、B、C錯誤。故選D。
9.(2023·廣東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海風從海面向陸地推進的過程中遇到陸地上較熱的氣團,其交界面具有類似鋒面的特征,被稱為海風鋒。上海是一個三面臨海的超大型城市,海風鋒是其盛夏局地對流的觸發(fā)機制之一。某研究團隊觀測研究了2011—2014年6—9月上海海風鋒的時空特征和環(huán)流背景,從長江口登陸為北支海風鋒(圖a),在北支海風鋒日上海市區(qū)氣溫基本大于36 ℃;從杭州灣登陸的為南支海風鋒(圖b),在南支海風鋒日上海市區(qū)氣溫基本大于29 ℃。研究結(jié)果還表明,出現(xiàn)不同類型的海風鋒時的上海市風向有明顯差異(如圖c、圖d)。
圖a 上海市北支海風鋒分布圖
圖b 上海市南支海風鋒分布圖
圖c 北支海風鋒形成時上海市風向分布
圖d 南支海風鋒形成時上海市風向分布
(1)上海市海風鋒主要出現(xiàn)在夏季白天,分析其原因。
(2)從風向的角度說明上海市北支海風鋒形成機制。
(3)與北支海風鋒相比,南支海風鋒引發(fā)暴雨的概率較低,試分析原因。
夏季海陸溫差大,白天陸地升溫快,海風較強;上海人口眾多,城市建成區(qū)面積大,白天城市升溫快,氣溫較高,城市風強;在上海市東北、東南郊區(qū),海風與城市風風向相近,海風得到增強,海風易向陸地推進形成海風鋒。
上海市(東)北部海風將海上的冷氣團吹向上海市(東)北郊;上海市的偏南風將上海市區(qū)的暖氣團吹向上海市(東)北郊區(qū),冷暖氣團交匯形成海風鋒。
當上海市風向為東北風(偏北風)時,東北風(偏北風)對上海市降溫作用明顯,使得海陸溫差減小,海風較弱,此時從杭州灣登陸的南支海風鋒引發(fā)的上升氣流勢力較弱,出現(xiàn)暴雨的概率較低。
解析 第(1)題,由材料可知,海風從海面向陸地推進的過程中遇到陸地上較熱的氣團,其交界面具有類似鋒面的特征,被稱為海風鋒。上海市海風鋒主要出現(xiàn)在夏季白天,從海陸風角度分析,夏季海陸溫差大,白天陸地升溫快,海風較強;從城市風角度分析,上海人口眾多,城市建成區(qū)面積大,白天城市升溫快,氣溫較高,城市風強;讀圖可知,上海市的海風鋒主要出現(xiàn)在城市的東北和東南郊區(qū),在上海市東北、東南郊區(qū),海風與城市風風向相近,海風得到增強,海風易向陸地推進,在推進過程中與陸地上較熱的氣團相遇,從而形成海風鋒。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1篇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氣課時規(guī)范練17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課件,共16頁。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1篇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氣課時規(guī)范練12熱力環(huán)流和風課件,共19頁。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1篇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氣課時規(guī)范練11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層和受熱過程課件,共1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