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00年發(fā)現(xiàn)了僅分布于云南省楚雄市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又稱桃花魚,是水螅綱、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的一種小型水母,是地球上最低等級的多細胞生物,出現(xiàn)時間比恐龍早幾億年,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更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通過分析,你認為楚雄桃花水母與下列哪種動物歸屬同一門( )
A. 海蜇B. 華支睪吸蟲
C. 鐵線蟲D. 水蛭
2. 一位生態(tài)攝影師在云南拍攝了一張笄(jī)蛭渦蟲的照片而獲“中國生態(tài)攝影大賽野生動植物類一等獎”。笄蛭渦蟲也稱“天蛇”,頭部呈扇形、身體扁平不分節(jié)、左右對稱、有口無肛門、體長20~60厘米,有個外號叫蚯蚓殺手。你認為笄蛭渦蟲應歸屬于( )
A. 腔腸動物門B. 扁形動物門
C. 線形動物門D. 環(huán)節(jié)動物門
3. 購買了施用農家肥的香菜回家后,必須要洗干凈才能用于涼拌菜。因為,肥料中如果有蛔蟲卵,最終在小腸中發(fā)育寄生。成蟲不會被消化液消化,是因為蟲體表面有( )
A. 皮膚B. 黏液C. 角質層D. 外胚層
4. 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在云南澄江生物群化石中發(fā)現(xiàn)了已知最古老的多毛類新屬種:古扇蟲。該團隊韓健研究員指出,這應該是目前已知多毛類化石中保存最為原始特征的環(huán)節(jié)動物,對于探索環(huán)節(jié)動物門起源具有獨特意義。資料中提到的“特征”你認為指的是( )
A. 身體細長
B. 身體由許多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
C. 有口有肛門
D. 身體表面有體壁
5. 牟氏螺螄是滇池的特有物種,棲息在水面下3~8米沒有水生植物的泥質至沙質基質上。關于牟氏螺螄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螺螄殼由外套膜形成B. 身體柔軟
C. 身體里有海螵鞘D. 用鰓呼吸
6. 2021年云南大理大學的一個科考團在臨滄市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對捕鳥蛛。這種蜘蛛個頭較大,8只足展開長寬幅度可達30厘米,是蛛形綱中的巨物。下列對捕鳥蛛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捕鳥蛛是一種昆蟲
B. 在分類上屬于多足綱動物
C. 身體分節(jié)附肢不分節(jié)
D. 捕鳥蛛通過氣門用氣管呼吸
7. 滇池金線鲃,云南民間俗稱金線魚,滇池水域特有魚類。體側扁,側線鱗較大。20世紀50~60年代,滇池金線鲃曾經是滇池水域中的主要經濟魚類之一。魚類被認為是生物圈中進化出的首批脊椎動物,這是因為魚類體內最早出現(xiàn)了( )
A. 脊柱B. 脊椎C. 骨D. 關節(jié)
8. 星空湍蛙的發(fā)現(xiàn),是云南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野生動物的新記錄。生活于海拔1850~2656m森林茂密的山間流溪內,多見于急流的瀑布附近,滿布不規(guī)則的黃色小圓斑點。下列對星空湍蛙的相關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皮膚濕潤,可輔助呼吸
B. 受精卵必須在水中發(fā)育
C. 成蛙能完全離開水自由生活
D. 幼蛙不能離開水自由生活
9.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在德欽縣境內發(fā)現(xiàn)了攀蜥屬一新物種——翡翠攀蜥,它能在綠色植被很少的干熱河谷中生活,是因為翡翠攀蜥身體表面有堅韌的角質鱗片能( )
A. 保護自己不被天敵捕食
B. 防止體內水分蒸發(fā)
C. 減少陽光直接照射
D. 增加自身的新陳代謝
10. 黑頸鶴是世界15種鶴中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鶴類,昭通大山包、會澤大橋水庫和香格里拉納帕海是它們的主要越冬地。下列與鳥類能長距離遷徙無關的是( )
A. 體內受精、卵生
B. 長骨中空,減輕體重
C. 身體被覆羽,前肢變成翼
D. 胸骨腹面正中有龍骨突
11. 圖中,甲表示恒溫動物、乙表示變溫動物,它們對氧氣的消耗量會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不同,下列屬于甲類動物的是( )
A. 桃花水母、笄蛭渦蟲和蛔蟲
B. 古扇蟲、牟氏螺螄和捕鳥蛛
C. 金線鲃、星空湍蛙和翡翠攀蜥
D. 黑頸鶴、貓和狗
12. 不論是牟氏螺螄、滇池金線鲃還是黑頸鶴運動都離不開( )
A. 骨B. 關節(jié)C. 肌肉D. 關節(jié)腔
13. 在英國,一只剛失去幼崽的貓,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了三只剛失去媽媽的小狗崽.對貓的這種行為解釋正確的是( )
①先天性行為②學習行為③遺傳物質決定的④環(huán)境因素決定的
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14. 網箱養(yǎng)魚過程中,投餌之前先敲擊網箱鋼架,一段時間后,魚群就會迅速集聚在一起,這時再投放餌料就可以減少餌料的浪費。下列相關說法、現(xiàn)象不正確的是( )
A. 這是魚的學習行為
B. 此時,網箱周圍的部分野生魚也會游向網箱
C. 魚的聽力發(fā)達能聽到敲擊聲
D. 這一行為的獲得途徑和小狗學會算算數(shù)一樣
15. 考試到此,你還記得從第1到第10題中的十種動物嗎?你認為,這十種動物中,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是( )
A. 桃花水母B. 捕鳥蛛C. 星空湍蛙D. 黑頸鶴
16. 小明帶到學校的橙子被遺忘在了課桌箱的深處,當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橙子已經潰爛,下列對這些“霉斑”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每一個“霉斑”就是一個菌落
B. 每一個“霉斑”都是由多個微生物繁殖而成
C. 橙子表面有可能長出面積較小細菌“斑塊”
D. 顏色發(fā)青色的“霉斑”有可能是青霉菌的聚集體
17. 觀察如圖(細菌結構簡筆畫示意圖),下列對該類細菌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B. 這應該是生活在水中的一類細菌
C. 圖中的“小尾巴”用于運動
D. 該細菌體內的“小圈圈”示意的是液泡
18. 每年到了吃蘑菇的季節(jié),很多人都會“談菇色變”,但是科學家們現(xiàn)正在進行關于毒蘑菇毒素抑制腫瘤細胞活性和防治動植物病蟲害方面的研究。你認為( )
A. 蘑菇是大型真菌
B. 蘑菇是真核生物
C. 蘑菇在生長過程中產生了特殊物質
D. 構成蘑菇的細胞有細胞壁
19. 吃飯的時候,來一份酸鮮的腌菜炒肉,飯后來一碗香甜的甜白酒。在我們西南地區(qū)屢見不鮮,分別需要下面哪兩種生物幫忙( )
A. 醋酸菌和葡萄球菌B. 乳酸菌和酵母菌
C. 葡萄球菌和醋酸菌D. 酵母菌和乳酸菌
20. 雖然細菌和真菌會帶給我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是他們對生物圈還是有很多貢獻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部分細菌和真菌能與動植物共生
B. 細菌和真菌參與了生物圈氣體循環(huán)
C. 細菌和真菌參與了生物圈的物質循環(huán)
D. 細菌和真菌與其它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和相互捕食的關系
21. 2023年11月1日是第六個世界流感日。世界流感日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指出,流感不僅是兒童、老人等高危人群的隱形殺手,也是心腦血管、腫瘤等重大慢性疾病患者的死亡助推器。引起人患病的流感病毒是( )
A. 噬菌體中的一種病毒
B. 具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
C. 光學顯微鏡可以觀察到結構的病毒
D. 僅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的球形病毒
22. 云豹是我國一種罕見的食肉目貓科云豹屬哺乳動物,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云南的高山森林地區(qū)是云豹的主要棲息地。從分類單位看,云豹和哪種動物親緣關系最近( )
A. 翡翠攀蜥B. 剛失去了幼崽的貓
C. 黑頸鶴D. 失去了狗媽的幼狗
23. 云南是北回歸線上唯一的“生物多樣性綠洲”。全省涵蓋了從熱帶到高山冰緣荒漠等各類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幾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近年來,云南幾乎每隔一兩周,就有新的物種驚艷“上新”。決定我省生物多樣性特性的是( )
A. 基因多樣性B. 物種多樣性
C. 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D. 生存環(huán)境多樣性
24. 周末,小明到宜良的三角花養(yǎng)殖基地參觀后才知道,原來三角花有600多種顏色。小明想讓家里那株紫色的三角花植株上開出五顏六色的三角花,采用的方法是( )
A. 扦插B. 嫁接C. 壓條D. 組織培養(yǎng)
25. 性狀是指可遺傳的發(fā)育個體和全面發(fā)育個體所能觀察到的(表型的)特征,包括生化特性、細胞形態(tài)或動態(tài)過程、解剖構造、器官功能或精神特性的總和。下列表述中與性狀無關的是( )
A. 絲綢比棉布柔軟絲滑
B. 笄蛭渦蟲的頭部呈扇形
C. 豌豆花在開花前就完成了授粉
D. 中國人的頭發(fā)幾乎都是黑色的
26. 云南省是世界10大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之一的東喜馬拉雅地區(qū)的核心區(qū)域,是我國乃至世界生物遺傳物質的天然庫。下列關于遺傳物質描述正確的是( )
A. 染色體在任何生物的體細胞中都是成對的
B. 細胞中的DNA是雙鏈,基因是單鏈
C. 每條染色體都由2個DNA分子組成
D. 細胞核解體后被堿性染料染色后顯形的就是染色體
27. 爸爸媽媽把遺傳物質傳給小明的“橋梁”是( )
A. 性狀B. 受精卵
C. 精子和卵細胞D. 胚胎
28. 小明是男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小明遺傳到了( )
A. 媽媽的X性染色體B. 媽媽的Y性染色體
C. 爸爸的X性染色體D. 爸爸的Y性染色體
29. 小明的爸爸媽媽都有一對大大的耳垂,可小明的耳垂卻小小的,小明認為這“不科學”。請你幫助小明解開疑惑:這是因為小明遺傳了( )
A. 爸爸和媽媽的顯性基因
B. 爸爸的顯性基因和媽媽的隱性基因
C. 爸爸和媽媽的隱性基因
D. 爸爸的隱性基因和媽媽的顯性基因
30. 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遺傳變異的是( )
A. 進行品種雜交,之后進行選育
B. 加強水肥管理,使作物生長健壯
C. 用射線和藥物處理種子后進行選育
D. 挑選牛群中肉質佳的進行繁殖
二、簡答題(每空1分,共30分)
31. 閱讀云南美食簡介,完成問答:
很多人只知道汽鍋雞、麻辣牛蛙是云南的美食,其實昆蟲宴才是云南菜系中既神秘、又美味的存在。昆蟲富含蛋白質、多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并且具有蛋白纖維少、營養(yǎng)成分易被人體吸收等特點。這次測試中就先給同學們介紹三道昆蟲美食。第一道菜:螞蟻蛋,是花腰傣名品菜系,當?shù)厝肆晳T將鹽炒黃后放入油和水,是北回歸線上的純天然綠色生態(tài)美食,蟬用水洗去泥沙后撒上細鹽腌漬半天,蝗蟲對農作物危害極大,但是油炸螞蚱入口卻脆香美味
(1)第二道菜的“主角”蟬,人們經常會去樹下?lián)焖詈笠淮蜗s蛻的“殼”,然后賣到中藥店增加一點家庭收入,蟬蛻的“殼”其實是它的________。
(2)第三道菜的“主角”螞蚱,它的發(fā)育要經歷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像螞蚱這樣的發(fā)育過程被稱為 __________發(fā)育。
(3)簡介中提到的牛蛙和星空湍蛙都屬于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中的 _______綱。
(4)汽鍋雞中的“主角”家雞和黑頸鶴都是鳥類,所以,家雞的呼吸器官也是肺,并且有_______輔助呼吸。所以,雛雞也是由受精卵中的 _______發(fā)育而來。
32. 今年冬季運動會,小明參加了1500米、跳高和鉛球的比賽,在鉛球比賽的過程中,由于體力不支,導致他推出鉛球的瞬間,導致肩關節(jié)脫臼,還好校醫(yī)及時幫他復位并告知小明在短時間內不要再做劇烈運動。結合手臂及關節(jié)結構示意圖(如:[⑤]關節(jié)軟骨)
(1)小明主要靠的是圖一中的[ ]_________收縮,才能從草地上撿起鉛球后放到肩上。我們拿起桌上的水杯時,主要靠的也是這塊肌肉_______動作。
(2)小明需要圖一中[ ]_________產生最強有力的收縮,才能把鉛球推到最遠處。可是,鉛球的滑脫卻致使了小明空手用力過猛[ ]________從關節(jié)窩中脫出,所以小明的右臂就不能再動了。
(3)脫臼后,同學們和老師都不停囑咐小明要放松,一定要等到校醫(yī)來醫(yī)治,小明右臂的肌肉應該都處于 _______狀態(tài)。
33. 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同學們發(fā)現(xiàn),小明飯前總不愛洗手,生物老師帶著同學們做了如下的探究實驗:
步驟:找甲、乙、丙三個相同的饅頭,一起放在蒸鍋里蒸30分鐘;
待冷卻后打開鍋蓋,老師讓小明盡快用右手輕輕捏一下甲饅頭,然后快速用香皂把手認真洗干凈,丙饅頭不做任何處理;
用無菌工具迅速將三個饅頭分別裝入相同的潔凈的無菌的自封袋內并密封好,然后一起放在講桌的抽屜里。
同學們每天利用課間時段,透過自封袋觀察甲、乙、丙三個饅頭表面發(fā)生的變化。
(1)這個實驗第一步是將“兩個饅頭放在蒸鍋里蒸30分鐘”,這一操作步驟,除了把饅頭蒸熟外_________的目的;
(2)在這個實驗中,描寫接種過程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只寫一個);
(3)設置丙饅頭的目的是為了設置一個 _______組,方便同學們比較。實驗用三個相同的饅頭和三個相同的自封袋是為了保證實驗的 _________原則。
(4)隨著一天天過去,同學們會觀察到 _____饅頭表面形成了最多的“霉斑”。
34. 各種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自然界除了水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之外,還有一種重要的循環(huán)——碳循環(huán)。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積極穩(wěn)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以下是有關碳循環(huán)的圖解,請據(jù)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注:圖中CO2代表二氧化碳,H2O代表水,序號①和②表示生理過程、③和④表示生物)
(1)碳循環(huán),是指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環(huán)狀態(tài),生物圈中的碳循環(huán)主要表現(xiàn)在綠色植物利用光能,通過[ ]_______作用將從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轉化為葡萄糖,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綠色植物維持了生物圈中的 ________平衡。
(2)在碳循環(huán)示意圖中可以看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 _______(填序號)起到了促進生物圈中碳循環(huán)的作用;
(3)空氣中二氧化碳過多會導致溫室效應。低碳化能讓我們既能高速、高質量地發(fā)展生產又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所強調的問題,正契合了全世界公認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外,如果在生產生活中不注意二氧化硫氣體的排放,還會導致 _______的形成,這可是有著“空中死神”惡名的災害。
35. 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減退引起的一種皮膚及附屬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礙所導致的遺傳性白斑病?;颊咭暰W膜無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現(xiàn)淡粉色,怕光。皮膚、眉毛、頭發(fā)及其他體毛都呈白色或黃白色。白化病屬于常染色體上的家族遺傳性疾病,就可以避免此類悲劇的發(fā)生。人類白化病是由a基因控制的隱性遺傳病。如圖為某家族的白化病遺傳情況及未來女婿在該病癥方面的表現(xiàn)型,請根據(jù)系譜圖分析回答:
(1)白化病患者和正常的人之間的差異被稱為一對 _________,這一現(xiàn)象說明 _______決定了生物體的性狀。
(2)在這個不幸的家庭中,病女⑤號更為不幸,因為她的爸爸①和媽媽②孕育她這名白化病病女的概率僅僅為________,她幸運的姐姐③的基因型應該是 __________。
(3)經詢問,⑥的家族中是沒有白化病遺傳史的,那么,⑥和⑤組成家庭后,能不能生下一個正常的孩子?_____。
36. 上學期,同學們通過學習知道了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和發(fā)育,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小明提議:我們生物興趣小組做一個關于“甲狀腺激素能促進蝌蚪發(fā)育”的實驗,請你根據(jù)他們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并完成實驗報告。
(1)實驗前的思考:因為蝌蚪的身體更像 _____類,而不是蛙類。
(2)實驗前的準備:我們提出的問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每一位實驗員都對實驗結果做出了自己的假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共同制定了實驗的實施方案,另一部分幾位同學負責捕撈蝌蚪。
(3)實驗過程中,我們選擇了20只大小差不多的蝌蚪,然后把它們分成兩組,每組最少選擇10只蝌蚪,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投放蝌蚪飼料的任務由小明一人負責,目的是為了保證每天每一個魚缸中的飼料投放量 ___________。
(4)實驗結束后,我們興趣小組得出了統(tǒng)一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組別
蝌蚪數(shù)量
處理方法
實驗結果
甲
10只
不添加甲狀腺激素
平均37天發(fā)育為青蛙
乙
10只
每隔一天向玻璃缸中添加甲狀腺激素5mg
平均26天發(fā)育為青蛙
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