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試題共6頁,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答卷前,請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座號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考點、姓名、準考證號和座號填寫在試卷規(guī)定的位置??荚嚱Y束后,將答題卡和試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項:
1.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上相應題目的答案標號,修改時,要用橡皮擦干凈。
2.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要求筆跡清晰、字體工整,務必在答題卡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
一、(16分)
我們身邊有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民間技藝和民俗文化,都彰顯出獨特的人文價值,凝聚著共同的歷史記憶,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八年級某班開展了“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綜合性學習活動,請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任務。
【任務一】
濟南非遺資源燦若星河,其中濟南蛋雕在2021年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請閱讀小歷同學搜索到的一份介紹蛋雕的資料,回答問題。
蛋雕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明清達到鼎盛。薄薄的蛋殼經過精雕細琢,成為精妙絕(lún)的藝術品,備受推(chóng)。蛋雕藝人自出(xīn)裁,雕鏤出的作品風格多樣,有的古(pǔ)自然,以拙見秀;有的新穎時尚,別具一格。他們用匠心雕刻時光,用專注雕刻藝術,在蛋殼上創(chuàng)造出一方藝術天地,他們的堅守使非遺逐步擺脫瀕臨失傳的命運。非遺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在生活中流轉,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
1.文段中加點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sùB.lòuC.bīnD.qiǎn
2.文段拼音處依次應填寫的漢字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倫 崇 心 樸B.倫 崇 心 撲
C.綸 祟 新 樸D.綸 崇 新 撲
【任務二】
成語是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夏同學在尋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生活中誤用成語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
3.請你找出下面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棧? )(3分)
A.精彩的皮影戲令觀眾如醉如癡,無動于衷,甚至都忘記了鼓掌。
B.如果你在語文學習上遇到困難,歡迎隨時找我,我一定不吝賜教。
C.進入莫高窟,那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畫好像帶你回到千年之前。
D.“嫦娥”凱旋,“天舟”對接,一個個“飛天”喜訊摩肩接踵而來。
【任務三】
周一下午兩點,班級將召開“尋找身邊最美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班會。
4.下面是小語同學撰寫的活動開場白,請你找出其中沒有語病的一項( )(3分)
在漫長的歲月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A.我們從文化遺產中傾聽到過去的聲音和歷史的溫度,意識到賡續(xù)中華文脈的重任。B.加強文化遺產,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大國之崛起呼喚青春之力量。文化遺產的未來,掌握在今天的青年人手中。C.青年一代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做一個有責任,敢擔當?shù)娜恕.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要發(fā)揚、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讓我們扛起如山的責任,踐行鏗鏘的誓言,一起尋找身邊最美非物質文化遺產吧!
5.班主任郝老師對你說:“我想邀請文老師做10分鐘的講座,你去邀請她,告訴她活動的時間與主題,看她是否能參加?!闭埬阆蛭睦蠋熮D述郝老師的話。(4分)
二、(36分)
(一)課內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6~8題。(共9分)
富貴不能淫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6.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豈不誠大丈夫哉誠:真正,確實
B.或之曰或:謹慎
C.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D.與民由之由:遵從
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一怒而諸侯懼成禮而去
B.丈夫之冠也親戚畔之
C.以順為正者靜以修身
D.獨行其道其如土石何
8.下列對選文相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景春用反問句提出自己的觀點,透露出對公孫衍、張儀的崇拜。
B.孟子用“妾婦之道”進行對比,指出公孫衍、張儀只不過是順從君主的意志。
C.孟子先“破”后“立”,先反駁了景春的觀點,然后從正面提出了大丈夫的標準。
D.《孟子》以雄辯著稱,大量使用排比句,氣勢非凡,增強了感染力。
(二)課外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題。(共8分)
崔杼弒莊公而立景公,有敢不盟者,戟鉤其頸,劍承其心,所殺七人。次及晏子,仰天嘆曰:“嗚呼!崔子為無道,而弒其君,不與公室而與崔者,受此不祥!”崔杼謂晏子曰:“子變子言,則齊國吾與子共之;子不變子言,戟既在脰①,劍既在心。”晏于曰:“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②吾以利而倍③其君,非義也。曲刃鉤之直兵推之嬰不改矣。”
(選自《晏子春秋》,有刪改)
【注釋】①脰(dòu):頸。②回:轉變,改變。③倍:背棄,背叛。
9.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畫兩處)(2分)
曲刃鉤之直兵推之嬰不改矣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
11.文中的晏子就是孟子所說的“大丈夫”,請結合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概述理由。(3分)
(三)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13題。(共7分)
【甲】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乙】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①。
【注釋】①樓蘭:漢代西域國名,此指樓蘭國王。據(jù)《漢書·傅介子傳》記載,西漢昭帝時,樓蘭國王屢次截殺出使西域的漢使,大將軍霍光派平樂監(jiān)傅介子前往樓蘭,用計刺殺了樓蘭國王。
12.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甲詩三四句從視聽角度渲染了悲壯的氣氛,表現(xiàn)出戰(zhàn)爭的殘酷。
B.乙詩一二句寫五月的天山有“雪”無“花”,寒氣逼人,突出環(huán)境的艱苦。
C.甲詩中“卷”字寫出乘夜奔襲之狀;乙詩中“抱”字描繪將士們夜間休息悠閑之態(tài)。
D.兩首詩最后兩句運用典故、表達將士們誓死報效君王的決心和為國立功的慷慨豪情,
13.王安石曾對本詩提出疑問:“方黑云壓城,豈有向日之甲光?”請你解答他的疑惑。(4分)
(四)古代文化常識
14.下列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節(jié),符節(jié),皇帝派遣使者或調動軍隊的憑證。
B.李清照,號易安居士,章丘人,宋代豪放派代表詞人。
C.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北宋風俗畫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D.陰,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與“陽”相對。漢陰,指漢水南岸。
(五)根據(jù)原文默寫
15.按要求填寫相應語句。(共9分)
(1)______,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赤壁》)
(2)此中有真意,______。(陶淵明《飲酒(其五)》)
(3)微動漣漪,______。(歐陽修《采桑子》)
(4)______,星河欲轉千帆舞。(李清照《漁家傲》)
(5)得道者多助,______。(《孟子》)
(6)崔顥在《黃鶴樓》中,描寫登樓遠眺所見之景的詩句是:______,______。
(7)杜甫在《春望》中,運用夸張手法極言思家之苦的詩句是:______,______。
三、(7分)
16.(1)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把 ① 稱為“掌握田野無數(shù)小蟲子秘密的語言大師”。在他筆下,無數(shù)昆蟲活靈活現(xiàn),如 ② 在享用獵物之前,先給獵物注射麻醉劑,使它失去知覺; ③ 能夠不用任何工具精確地“剪”下大小適當?shù)膱A葉片來做巢穴的蓋子。(3分)
(2)小語同學給螳螂擬了一個綽號,請你從下列昆蟲中任選一種,仿照示例為其擬寫綽號并簡述理由。(4分)
A.楊柳天牛B.紅螞蟻C.大頭黑布甲
示例:昆蟲:螳螂綽號:劊子手
理由:螳螂嗜肉成性,專門吃活食,甚至連自己的伴侶也要吃掉。
四、(31分)
(一)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7~19題。(共10分)
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何以頻頻“出圈”
①最近,青年越劇演員陳麗君主演的越劇《新龍門客棧》火了,一躍成為戲曲圈的“頂流”。陳麗君由此收獲了大量粉絲,線下演出常常一票難求,在網絡平臺上,她的演出片段播放量更是達到千萬級別。
②近些年,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出圈”的例子比比皆是,國畫傳世珍品《千里江山圖》引發(fā)“故宮跑”,其山水圖像與青綠色彩延展到服裝、器具、裝飾、舞美等眾多領域;《中國詩詞大會》以精彩的詩詞接龍和“飛花令”,增強了節(jié)目的沖擊力,在社會上掀起一波吟詠詩詞的熱潮;《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邀請影視演員演繹文物故事,讓歷史文化得以鮮活呈現(xiàn)……傳統(tǒng)戲曲、古籍書畫、古典詩詞、民族民間舞蹈等,不斷突破特定圈層,走向更廣闊的受眾,在社會上產生轟動效應,這讓傳統(tǒng)文化______“故紙堆”“老古董”,______變得新潮、時尚、有趣味。
③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何以頻頻“出圈”?
④首先,內容和形式創(chuàng)新是根本。有學者提出,近年來“出圈”的傳統(tǒng)表演藝術多以“熟悉嫁接陌生”的形式展現(xiàn),形成“反差式創(chuàng)新”。
⑤京劇、越劇、昆曲等傳統(tǒng)戲曲,都有人們耳熟能詳?shù)木食?,形成了國有的唱念做打表演程式。但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套路化的弊病,觀眾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因此,對傳統(tǒng)藝術守正傳承的同時,從內容到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必不可少。比如青春版《牡丹亭》,在劇情,造型、服裝、唱腔等諸多方面對傳統(tǒng)昆曲進行改造,為昆曲創(chuàng)新開辟出新的道路。此次爆火的《新龍門客?!反竽憞L試,在演出方式上推出一個新概念——環(huán)境式越劇,采用沉浸式場景,舞臺與觀眾席融為一體,演員表演時可與觀眾互動,大大增強了戲劇觀賞的體驗感。
⑥其次,形象傳達必不可少。觸屏時代,信息傳播“短平快”,文藝作品要想在海量信息中脫穎而出,往往需要一個“高光時刻”、一位“亮點人物”、一套醒目的“包裝”,這能大大提升作品的辨識度,讓這些文藝作品在有限的時間里迅速吸引人的目光。比如,在故宮博物院“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上,一句“十八歲少年的千古絕唱”,就讓《千里江山圖》與畫家王希孟的傳奇故事一起抵達藝術愛好者的內心。
⑦再次,適應平臺屬性變化非常重要。從劇場、影院、電視到PC端,再到手機等移動平臺,每次媒介形式的變化都會帶來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的變化。無論是《新龍門客?!?,還是《上新了·故宮》,都借助新媒體和短視頻,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⑧總之,數(shù)字技術、移動互聯(lián)網、人工智能等,帶來了內容生產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傳播渠道、觀看體驗、審美習慣等方面的變化。各種要素交織共存的傳播生態(tài)中,內容更豐富,心態(tài)更復雜,需求更多樣,這給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出圈”提供了多重機會,也帶來更多挑戰(zhàn)。
(選自《光明日報》2024年1月3日,文章有刪改)
17.根據(jù)文章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近些年,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不斷突破特定圈層,走向更廣闊的受眾。
B.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想要成功“出圈”,適應平臺屬性變化是根本。
C.《千里江山圖》的“出圈”歸功于作品辨識度的提高,說明形象傳達必不可少。
D.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出圈”機會更多了,挑戰(zhàn)更大了。
18.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開頭從越劇《新龍門客?!坊鹆苏f起,引出說明的主要內容,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B.第②段畫線處可以填的關聯(lián)詞語是“不再是……而是……”。
C.第③~⑦段按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說明了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頻頻“出圈”的原因。
D.第⑥段加點詞“往往”起到限定作用,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9.從說明方法的角度,簡要分析第⑤段畫線句的表達作用。(4分)
比如青春版《牡丹亭》、在劇情、造型、服裝、唱腔等諸多方面對傳統(tǒng)昆曲進行改造,為昆曲創(chuàng)新開辟出新的道路。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題。(共21分)
冬至節(jié)里裹新年
①我的老家民風淳樸,過日子都是按照農歷,與書上學的“過了臘八就是年”不同,在這里,一到冬至,就要開始忙年了。
②冬一來,吃創(chuàng)湯的日子也就到了。主家邀的親朋好友差不多有半個村的人,大鐵鍋、大蒸鍋,流水的席面,粉蒸五花肉、清燉排骨……一桌的大酒大肉,吃得村人高聲大嗓,紅光滿面。打賭吃肉,是吃刨湯的重頭戲。一上桌,主家提著筷子,先來個“肉打圈”,粉蒸肥肉一拃長、半斤重,須人手一塊;再來粉蒸排骨,拳頭大的排骨繞一圈;再來清燉排骨繞一圈……一桌人,揀著肥肉,“一二三”,一聲口號,齊齊一口,再喊一聲,再吃。巴掌大的一塊肉,要兩口吃完,不吃完要挨罰。
③村上認定一個人的品格,都是從吃肉喝酒開始,吃肉吃得爽快,喝酒喝得豪邁,斷定此人為人爽朗熱情,誠信可交?!俺院取敝v的是情義,吃得越多,主家越歡喜,一個村的肝膽相照,相顧相攜,都在“吃”的情分里,久之,這成了村上一種特別的“吃文化”,無需文字記載,只在村上口口相傳,一個眼神,一句笑語,就心領神會。
④整個村的刨湯吃完,年關也就逼近了,得趕緊把年肉炕好,嶄新的日子必須要有好菜招待。鮮肉用鹽腌了一個星期,早就入了味。我們吭哧吭哧地把腌好的鮮肉掛上壁,一塊塊的肉筋骨舒展,白膩嫩滑,那是過日子的底氣。往后的歲月,風里雨里,灰里火里,都得靠這臘肉的輔佐。
⑤火塘的火紅旺旺地燒起來,父親專門從山里挖兩個樹兜回來。那些香料樹枝,是最好的薰料,而年肉揉合了各種香料,味道純正濃郁??慌D肉不能用大火,只需一點點的明火,散發(fā)出的煙也不急不徐,裊裊騰挪,緩緩攀上肉身,嵌入內里,至筋骨寸脈,絲絲入扣,所謂的煙熏火燎,其實是一種文火慢燉熬著的功夫。
⑥熬,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詞,于臘肉,于人生,道理如一,當年,我有一段時間四處碰壁,處處受挫,不由得捫心自問:為什么這么努力,卻總是失敗,整日里垂頭喪氣,精神頹敗,母親說不出大道理,建議我去田里走走,看看莊稼。恰逢初春,寒氣尚未退散,我漫步田埂,麥子在凜凜的寒風中青綠如油,油菜已經在瘋躥個子,但是它們哪怕已經過風霜雨雪,哪怕已有陽光普照,卻離成熟還差了那么一點,成功是一種恰到好處的時機,就算還差一分一秒,也熬不到碩果累累的時刻。我漸漸明白了,所有的成果,都是熬過寒冬,迎來春天,時機成熟,才在陽光下發(fā)出成熟的光芒。然是一份心境,如熬得不久,還差一點火候,年肉不會芳香,麥穗也不會在陽光下閃爍光芒。熬也是一種態(tài)度,讓人在繁華萬千的世間,熬出一份成熟,坦然面對俗世的豁達和沉靜。
⑦“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過了冬至,坡里的農活,就得抓緊了。洋芋要在年前播種完,不然趕不上時辰,會誤了季節(jié)。藏在屋里的洋芋種子早就偷偷地發(fā)了芽,貓完冬天它們就會出苗。村上人說種洋芋是“告洋芋”,“告洋芋”就是讓洋芋種子在土里睡覺,讓它發(fā)芽、成長、開花結果。那厚厚的肥料做被,足以讓洋芋在田間睡一個甜甜蜜蜜的覺,風雨雷雪的聲音都是它的搖籃曲,待來年開春,一覺醒來,大地溫暖,陽光和煦,綠旺旺的洋芋苗張開雙臂,若嬰兒般初生。
⑧枝頭上,經霜后的橘子,已由黃轉紅,早沒了酸味,甘甜如蜜,也該摘回來了。大酒大肉過后,吃一個清甜的橘子,能撫慰肉酒過度的毛躁與油膩。滿坡的農活,漫長的時日,也就有了甜蜜的期待。放眼望去,樹上的橘子如一盞盞燈籠,照得村莊一片橘紅,喜氣流淌。村上人家都在搶摘橘子,一背簍一背簍鮮艷的橘子,堆出一個豐饒的隆冬和來年的希望。橘的生長,只能靠自己。要用肉身一粒粒填充快樂,當肉芽漸漸填滿瓣,青澀漸次褪去,成熟的肉身漸次黃紅,就擁有了成熟的軀體,這是橘子的哲學。不能保證每一瓣都甘甜,但沒有一粒果實會偷懶,它們必須對自己負責,享受生命綻放的過程,至于結果,已不重要。我們和橘,那么相似,一瓣交給陽光,一瓣交給風雨,不停生長,不停成熟,沒有時間徘徊彷徨,當經歷捻亮這些細碎的燈盞,能看到每一粒細小生命的努力。
⑨而眼下,我們正在努力將橘子摘回家。天黑了,一團白玉,是含著香氣、飽浸年味的滿月,映得橘樹渾身通透,風度翩翩,謫仙一般。于疲憊的我們而言,真是不小的安慰,我們在月下忙來忙去,感覺自己也有了幾分仙氣。有銀月映照,當然有笑聲飛濺,順便把那一團銀白截獲了,當作年貨背回家。
⑩冬至節(jié)里裹新年,新年就這樣包裹在刨湯里,包裹在年肉中,包裹在洋芋和橘子內,包裹在冬至里,來到村里人身旁。整個村莊悄無聲息,卻又暗暗蓄勢待發(fā),只等你一推門,新年的氣息就會撲面而來,如同多汁的橘子,芳香,甘洌。
(作者艾華,文章有刪改)
20.通讀全文,概括老家的人們在“忙年”時做了哪些事。(4分)
21.品味語言,回答下面問題。(共7分)
(1)從句式特點的角度,賞析第②段畫線句。(4分)
一桌人,揀著肥肉,“一二三”,一聲口號,齊齊一口,再喊一聲,再吃。
(2)結合語境,賞析第⑨段中加點詞語。(3分)
有銀月映照,當然有笑聲飛濺,順便把那一團銀白截獲了,當作年貨背回家。
22.文章結尾為什么說“新年的氣息”如同“多汁的橘子,芳香,甘?!保浚?分)
23.本文敘議結合,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其作用。(寫出一處即可)(6分)
五、(60分)
24.根據(jù)要求寫作。
請以“冬日的味道”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
②不得抄襲;
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
④不少于600字。
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末教學質量檢測
語文答案(LX2024.1)
1.D【評分意見】本題3分。
2.A【評分意見】本題3分。
3.C【解析】A.無動于衷:心里一點兒不受感動;一點兒也不動心。指對令人感動或應該關注的事情毫無反應或漠不關心。
B.不吝賜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見,希望給予指導。請人指教的客氣話。
D.摩肩接踵:肩挨肩,腳碰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評分意見】本題3分。
4.C【解析】A.搭配不當B.成分殘缺D.語序不當
【評分意見】本題3分。
5.示例:文老師,您好!周一下午兩點,我們班將舉辦“尋找身邊最美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班會活動,我們班主任郝老師想邀請您去做10分鐘的講座,想問您是否有時間?
【評分意見】本題4分。禮貌用語1分,轉換人稱1分,活動時間及主題表述完整1分,詢問語氣表達得體1分。
6.B【解析】戒:告誡【評分意見】本題3分。
7.A
【解析】A.順承B.主謂之間/代詞C.把/用來
D.代詞/用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問語氣。
【評分意見】本題3分。
8.B【解析】B.孟子用“妾婦之道”進行類比,指出公孫衍、張儀只不過是順從君主的意志。
【評分意見】本題3分。
9.曲刃鉤之/直兵推之/嬰不改矣
【評分意見】本題2分。每畫對1處,得1分;多畫不得分。
10.用刀威逼我使我放棄自己的意志,這不是勇敢。
【評分意見】本題3分。關鍵詞“劫”“失”翻譯正確,語句通順即可。
11.示例一:崔杼威脅要殺死晏子,晏子卻不屈服,印證了孟子所說的大丈夫“威武不能屈”的品質。
示例二:崔杼以共同管理齊國的好處來引誘晏子,晏子卻不被誘惑,印證了孟子所說的大丈夫“富貴不能淫”的品質。
【評分意見】本題3分。結合文章內容分析2分,印證孟子大丈夫的標準1分(答出一方面即可)。
【參考譯文】
崔杼殺了齊莊公之后立了景公,有誰膽敢不結盟,就用戟鉤著他的脖子,劍抵著他的胸口,被殺害的已有七個人了。下一個輪到晏子,晏子仰天長嘆道:“啊呀!崔杼做此無道之事,殺了他的君主,我如果不親附王室而親附崔杼,將有不祥之兆!”崔杼對晏子說:“您改變您的話,我就和您共同主宰齊國;如果您不改變您的話,戟已經在您的脖子上,劍已經在您的胸口了?!标套诱f:“用刀威逼我使我放棄自己的意志,這不是勇敢;用利益誘使我改變自己的話,使我背叛自己的君主,這不符合道義。彎彎的利刃鉤著我的脖子,直挺挺的劍推進我的胸口,我也不改變自己的話?!?br>12.C
【解析】C.“抱”字描繪的是士卒夜間警備、緊張的情況。
【評分意見】本題3分。
13.示例:二者之間并不矛盾,“黑云壓城”是通過比喻的手法來渲染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而“甲光向日”是指鎧甲迎著(云縫中射下來的)太陽光,描寫守城將士披堅執(zhí)銳、嚴陣以待的情形。
【評分意見】本題4分。以解答疑惑的口吻回答問題1分,分析“黑云壓城”2分,“甲光向日”1分。
14.B【解析】B.李清照,號易安居士,章丘人,宋代婉約派代表詞人。
【評分意見】本題3分。
15.(1)折戟沉沙鐵未銷(2)欲辨已忘言(3)驚起沙禽掠岸飛
(4)天接云濤連曉霧(5)失道者寡助(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7)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評分意見】本題9分,每空1分。語句填寫正確且無錯別字方可得分。字跡筆畫不清晰無法辨識的均不得分。
16.(1)①法布爾②螢火蟲③切葉蜂
【評分意見】本題共3分。每空1分,有錯別字不得分。
(2)示例:
A.昆蟲:楊柳天牛
綽號:吝嗇鬼
理由:從外觀看,楊柳天牛的翅膀不是緊密貼合的,看上去就像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
B.昆蟲:紅螞蟻
綽號:搶劫犯
理由:紅螞蟻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搶黑螞蟻的幼蟲放在家里喂養(yǎng),等到那些黑螞蟻長大了以后紅螞蟻就把黑螞蟻當作奴隸。
C.昆蟲:大頭黑布甲
綽號:偽裝高手
理由:當遇到威脅的時候,它通常采取裝死的伎倆來騙過敵人。
【評分意見】本題4分。綽號1分,理由3分。
17.B【解析】B.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想要成功“出圈”,適應平臺屬性變化非常重要,而內容和形式創(chuàng)新才是根本?!驹u分意見】本題3分。
18.C【解析】C.第③~⑦段是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
【評分意見】本題3分。
19.示例: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舉了青春版《牡丹亭》在劇情、造型等多方面進行改造的例子,具體真實地說明了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頻頻“出圈”的根本原因是內容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堅持對傳統(tǒng)藝術守正傳承的同時,從內容到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必不可少)。
【評分意見】本題4分。說明方法1分,說明方法一般作用1分,結合內容分析2分。
20.①吃刨湯②炕臘肉(炕年肉)③種洋芋(告洋芋)④摘橘子
【評分意見】本題共4分。每件事1分。
21.(1)運用短句,寫出一桌人邊喊口號邊吃肥肉時的場景,表現(xiàn)出村人豪邁、爽快的特點。運用短句節(jié)奏感強,符合人物性格特點。
【評分意見】本題4分。句式特點1分,結合內容分析表達效果2分,句式作用1分。
(2)飛濺,指向四周濺出(向四處迸射),文中指村人一起采摘橘子時笑聲飛揚的情景,表現(xiàn)人們收獲時(豐收時)的喜悅。
【評分意見】本題3分。詞語解釋1分,結合內容分析表達作用2分。
22.冬至過后,故鄉(xiāng)的人們在忙年中感受到鄉(xiāng)鄰們的熱情、豐收的喜悅以及對來年生活的憧憬,運用比喻,將新年的氣息比成橘子,形象地寫出新年帶給人們的美好、甜蜜的感受。
【評分意見】本題4分。結合內容分析2分,修辭及作用2分。
23.示例一:第②段敘述了村人一起吃刨湯的過程,第③段發(fā)出“一個村的肝膽相照,相顧相攜,都在‘吃’的情分里”的議論,表現(xiàn)了村人的淳樸、豪邁。敘事是議論的基礎,議論是敘述的升華,使文章富有哲理,有利于作者更清晰地表達寫作意圖。
示例二:第④⑤段敘述了村人炕年肉的過程,第⑥段發(fā)出炕年肉需要耐得住“熬”的議論,表達人的一生中必定要經歷挫折、失敗,只要熬到合適的時間,才可以成熟。敘事是議論的基礎,議論是敘述的升華,使文章富有哲理,有利于作者更清晰地表達寫作意圖。
示例三:第⑧段中前半部分敘述了村人摘橘子的過程,后半部分發(fā)出成長需要靠自己,要對自己負責,不辜負生命成長中過程的議論,表達人要時刻努力、成長,不要徘徊彷徨。敘事是議論的基礎,議論是敘述的升華,使文章富有哲理,有利于作者更清晰地表達寫作意圖。
【評分意見】本題6分。概括記敘內容2分、議論內容2分,作用2分。
24.評分意見:
這是一份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試題(含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章丘木版年畫是濟南非遺項目之一,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用“/”為下面的文字斷句,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共18頁。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共18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