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孔子路遇兩小兒辨斗,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人物、起因。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孔子看見兩小兒在爭辯,向他們詢問原因。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雹?br>有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來時離人近,而到中午時離人遠?!?br>【以:認為。去:距離。日中:正午?!?br>②語言描寫。點出一個小孩幾的觀點:認為“日始出時去人近”“日中時遠”。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雹?br>另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
③語言描寫。點出另一個小孩兒的觀點:認為“日初出遠”“日中時近”。與前一個小孩的觀點恰好相反。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④
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升起時大得像一個車蓋,到了中午時小得像一個盤孟,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車蓋:古代車上迷雨蔽日的篷,多為圓形。及:到,到了。則:就。盤立:盛物的器皿,圓的為盤,方的為盂。為:是?!?br>④語言描寫。一個小孩幾從視覺角度出發(fā),用“如車蓋”和“如盤孟”的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眼睛看到的太陽的大小。有力地證明了自己的觀點,貌似很有說服力。
一兒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⑤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中午時就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熱,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探湯:把手伸到熱水里去。這里指天氣很熱。湯,熱水、開水。】
⑤語言描寫。另一個小孩兒從觸覺角度出發(fā),用“如探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太陽在中午時的灼熱。有力地證明了自己的觀點,貌似也很有說服力。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重點敘述了兩小兒是怎樣爭辯的。
孔子不能決也。⑥
孔子聽了,不能判定他們誰對誰錯。
【決:分辨,判斷?!?br>⑥孔子作為大學(xué)問家,也不能通曉各科知識,何況當(dāng)時人類認識自然現(xiàn)象的水平還很低。孔子“不能決”,實事永是,承認自己無知,這種態(tài)度令人贊許。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⑦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孰:誰。為:同“謂”,認為。汝:你。知,同“智”,智慧?!?br>⑦兩小兒譏笑孔子固然不對,但從另一方西,博學(xué)多聞的孔子尚且不能解答,側(cè)而反映了學(xué)習(xí)是沒有止境的,所以要活到老學(xué)到老。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寫孔子和兩小兒的態(tài)度。
2.感悟主題
《兩小兒辯日》通過記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孩子在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而孔子不能做決斷之事,說明了知識無窮、學(xué)無止境的道理。同時也贊揚了孔子實事求是、敢于承認自己學(xué)識不足的精神,以及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觀真理,并能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的精神。
3.寫法鑒賞
通過對話描寫塑造人物形象。
全文僅一百來字,主要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展開故事情節(jié),從而表現(xiàn)了兩小兒的大真可愛善于觀察、物學(xué)好問,以及大學(xué)同家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xué)態(tài)度。(一)(8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辨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4. 《兩小兒辯日》選自《______》,文中的“孔子”被后人尊為“_______”。
5. 解釋加點字
(1)問其故_________
(2)及其日中如探湯_________
6. 翻譯句子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7. 你從“兩小兒”身上學(xué)到了什么?
(二)閱讀下文,完成9—11題(7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br>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_,文中的孔子是_______家的代表人物。(2分)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3分)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理解與本文要表達的主題聯(lián)系最不緊密的一項是( )(2分)
我們要有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xí)慣。
我們要學(xué)會能言善辯,爭取多辯好勝。
我們要學(xué)會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面對學(xué)海,要領(lǐng)會到學(xué)無止境的真諦。
(三)
閱讀課內(nèi)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br>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4. 《兩小兒辯日》選自_________。
5. 解釋加點詞語。
(1)及日中( )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
6. 下列對文章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兩小兒”證明自己觀點思路、運用的思維方式是不一致的。
B. “兩小兒”辯斗時充滿自信,寸步不讓;嘲弄孔子時又有著小孩子的調(diào)皮與天真。
C. 孔子不能決,雖受窘,卻能坦然面對,也不失宗師風(fēng)范。
D. 本文告訴我們:只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獨到的思考。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4題。(6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br>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2.上文選自《列子·湯問》,本書的作者相傳是 時期道家學(xué)派的 (人名)。(2分)
13.下列對文章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記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孩子在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而孔子不能做決斷之事。
B.在古代“汝”多用于平輩之間的稱呼或長輩稱小輩。兩小兒稱孔子為“汝”,似乎稍有不遜,但也可見孩童不拘禮俗的任性。
C.從“孔子不能決也”一句可見兩小兒辯論內(nèi)容的復(fù)雜性。
D.本文告訴我們:只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獨到的思考。
14.兩小兒對同一現(xiàn)象,為什么會得出相反的結(jié)論?你從他們的爭論中得到怎樣的啟示? (2分)
(五)(8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4. 《兩小兒辯日》的作者相傳是______(朝代)時的列御寇。文中的孔子是______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
5. 解釋加點字。
(1)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____________ (2)孰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
6. 翻譯句子。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7. 兩小兒能對這個復(fù)雜的自然現(xiàn)象提出疑問,說明了什么?
(六)閱讀下文,完成9—11題(7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9.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_,文中的孔子是_______家的代表人物。(2分)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3分)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理解與本文要表達的主題聯(lián)系最不緊密的一項是( )(2分)
A.我們要有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xí)慣。
B.我們要學(xué)會能言善辯,爭取多辯好勝。
C.我們要學(xué)會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D.面對學(xué)海,要領(lǐng)會到學(xué)無止境的真諦。
(七)閱讀下文,完成11-13題。(7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br>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1.本文選自《 》一書,本文提及的孔子是________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2分)
12.用現(xiàn)代漢語理解畫線句。(2分)
孰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
13.兩個小兒辯論一天中太陽大小的變化情況,一個從_______角度出發(fā),另一個從觸覺角度出發(fā),故得出相反的結(jié)論。從他們身上,我們獲得的啟示是 。 (3分)
(八)閱讀下文,完成第7—9題(6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br>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文中提及的孔子是 (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1分)
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2分)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這則故事中兩小兒爭論的焦點問題是 。最終結(jié)果“孔子不能決也”,從中表現(xiàn)出孔子 的態(tài)度。(3分)
(九)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 (8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1.請從上文中分別找出一組近義詞。(2分)
近義詞:( )和( )
12.下列文學(xué)常識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上文出自《列子·湯問》,該書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
B.《兩小兒辯日》的作者列御寇和文中的孔子是同一時期的思想家。
C.孔子,名丘,字仲尼,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
D.孔子為儒家代表人物,列御寇為道家代表人物。
13.翻譯下列語句。(2分)
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14.本文給我們多方面的啟示,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2分)
A.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B.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結(jié)論也不同。
C.古人在認識自然時具有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的精神。
D.認真觀察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十)閱讀下文,完成第8~10題。(7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br>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8.《兩小兒辯日》選自《_______》,這部書內(nèi)容中的學(xué)術(shù)觀點屬于____學(xué)派,而孔子是_____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3分)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1)問其故( ) (2)及其日中如探湯( )
10.用自己的話說明兩小兒的觀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閱讀下文,完成第8?10題。(7分)
兩小兒辯曰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曰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8.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分)
(1)始出時去人近()(2)孰為汝多知乎()
9.翻譯: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3分)
10.這則故事可以給我們以多方面的啟示。請寫出你所得到的一種啟示。(2分)
(十二)閱讀下文,完成籬8-10題。(8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8.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分)
(1)孔子?xùn)|游( ) (2)孔千不能決也( )
9.翻譯下列句子(3分)
日初出大如車蓋, 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10.兩小兒的“辯斗”對你有什么啟發(fā)?(3分)
《兩小兒辯曰》
1.課文解析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①。
孔子到東方游學(xué),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兒在爭辨,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辯斗:爭辯,爭論。其:代詞,他們,指兩小兒。故:原因,緣蔽?!?br>①孔子路遇兩小兒辨斗,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人物、起因。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孔子看見兩小兒在爭辯,向他們詢問原因。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雹?br>有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來時離人近,而到中午時離人遠?!?br>【以:認為。去:距離。日中:正午?!?br>②語言描寫。點出一個小孩幾的觀點:認為“日始出時去人近”“日中時遠”。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雹?br>另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
③語言描寫。點出另一個小孩兒的觀點:認為“日初出遠”“日中時近”。與前一個小孩的觀點恰好相反。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④
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升起時大得像一個車蓋,到了中午時小得像一個盤孟,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車蓋:古代車上迷雨蔽日的篷,多為圓形。及:到,到了。則:就。盤立:盛物的器皿,圓的為盤,方的為盂。為:是?!?br>④語言描寫。一個小孩幾從視覺角度出發(fā),用“如車蓋”和“如盤孟”的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眼睛看到的太陽的大小。有力地證明了自己的觀點,貌似很有說服力。
一兒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⑤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中午時就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熱,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探湯:把手伸到熱水里去。這里指天氣很熱。湯,熱水、開水?!?br> ⑤語言描寫。另一個小孩兒從觸覺角度出發(fā),用“如探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太陽在中午時的灼熱。有力地證明了自己的觀點,貌似也很有說服力。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重點敘述了兩小兒是怎樣爭辯的。
孔子不能決也。⑥
孔子聽了,不能判定他們誰對誰錯。
【決:分辨,判斷?!?br>⑥孔子作為大學(xué)問家,也不能通曉各科知識,何況當(dāng)時人類認識自然現(xiàn)象的水平還很低??鬃印安荒軟Q”,實事永是,承認自己無知,這種態(tài)度令人贊許。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⑦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孰:誰。為:同“謂”,認為。汝:你。知,同“智”,智慧?!?br>⑦兩小兒譏笑孔子固然不對,但從另一方西,博學(xué)多聞的孔子尚且不能解答,側(cè)而反映了學(xué)習(xí)是沒有止境的,所以要活到老學(xué)到老。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寫孔子和兩小兒的態(tài)度。
2.感悟主題
《兩小兒辯日》通過記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孩子在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而孔子不能做決斷之事,說明了知識無窮、學(xué)無止境的道理。同時也贊揚了孔子實事求是、敢于承認自己學(xué)識不足的精神,以及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觀真理,并能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的精神。
3.寫法鑒賞
通過對話描寫塑造人物形象。
全文僅一百來字,主要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展開故事情節(jié),從而表現(xiàn)了兩小兒的大真可愛善于觀察、物學(xué)好問,以及大學(xué)同家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xué)態(tài)度。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第四教育署2020-2021學(xué)年六年級下學(xué)期5月月考語文試題
(一)(8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辨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4. 《兩小兒辯日》選自《______》,文中的“孔子”被后人尊為“_______”。
5. 解釋加點字
(1)問其故_________
(2)及其日中如探湯_________
6. 翻譯句子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7. 你從“兩小兒”身上學(xué)到了什么?
【答案】4. ①. 《列子·湯問》 ②. 孔圣人、至圣、萬世師表等
5. ①. 原因、緣故 ②. 等到
6. 另一個小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比較遠,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比較近?!?
7. 善于動腦,善于觀察,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大膽質(zhì)疑,還敢于爭辯。
【解析】
【分析】
【4題詳解】
本題考查識記文學(xué)常識的能力。結(jié)合自己掌握的知識可知,選自《列子·湯問》。原文共十三章,這是第七章?!翱鬃印泵?,字仲尼,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xué)說的創(chuàng)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后人稱孔圣人、至圣、萬世師表等。
【5題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推斷詞語即可。
①句意為:就問他們在爭辯的原因。故:原因、緣故。
②句意為:到了中午的時候熱得如同把手伸進熱水中。及:等到。
【6題詳解】
本題考查翻譯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dāng)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句中重點詞:以,認為;日,太陽;初:剛剛;日中,正午。
【7題詳解】
本題考查感悟啟示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來分析。結(jié)合內(nèi)容分析。注意審題,回答從“兩小兒”身上得到的啟示。要從“兩小兒”看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作答。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小兒對于太陽在不同時間距離地球遠近這一問題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接著寫兩小兒憑借人們?nèi)粘I钪锌梢泽w會的直覺(視覺、觸覺)闡明所持觀點,以反駁對方觀點。最后寫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無法裁決而引起兩小兒的“笑”。“兩小兒”的爭辯,說明為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善于觀察,善于動腦,敢于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據(jù)此分析得出答案。
【點睛】參考譯文:
孔子向東游歷,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就問他們在爭辯的原因。
一個小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子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比較遠,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比較近。
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時像車的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時就如同盤子一般小了,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涼爽,到了中午的時候熱得如同把手伸進熱水中,這不是近的就感覺熱,而遠就覺得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之后不能判斷他們倆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子笑著對孔子說:“是誰說你智慧多呢?”
上海市羅南中學(xué)2020-2021學(xué)年六年級下學(xué)期第二次學(xué)業(yè)評價測試語文試題
(二)閱讀下文,完成9—11題(7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_,文中的孔子是_______家的代表人物。(2分)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3分)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理解與本文要表達的主題聯(lián)系最不緊密的一項是( )(2分)
我們要有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xí)慣。
我們要學(xué)會能言善辯,爭取多辯好勝。
我們要學(xué)會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面對學(xué)海,要領(lǐng)會到學(xué)無止境的真諦。
9、《列子》,儒
10、及1分;湯1分;滄滄涼涼1分
11、B
(三)
閱讀課內(nèi)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br>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4. 《兩小兒辯日》選自_________。
5. 解釋加點詞語。
(1)及日中( )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
6. 下列對文章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兩小兒”證明自己觀點思路、運用的思維方式是不一致的。
B. “兩小兒”辯斗時充滿自信,寸步不讓;嘲弄孔子時又有著小孩子的調(diào)皮與天真。
C. 孔子不能決,雖受窘,卻能坦然面對,也不失宗師風(fēng)范。
D. 本文告訴我們:只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獨到的思考。
【答案】4. 《列子》(《列子·湯問》)
5. ①. (1)到,到了 ②. (2)距離 6. A
【解析】
【分析】
【4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學(xué)常識。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或《列子·湯問》。《兩小兒辯日》是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列子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則極具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其記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孩子在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而孔子不能作決斷之事。說明了知識無窮、學(xué)無止境的道理,同時也贊揚了孔子實事求是、敢于承認自己學(xué)識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觀真理,并能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的精神。
【5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1)句意:到了中午。及:到,到了。
(2)句意: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去:距離。
【6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本內(nèi)容。
A項“思路、運用的思維方式是不一致的”判斷錯誤;“兩小兒”證明自己觀點是方式都是舉例子,故錯誤。
故選A。
【點睛】參考譯文: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么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br>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4題。(6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br>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2.上文選自《列子·湯問》,本書的作者相傳是 時期道家學(xué)派的 (人名)。(2分)
13.下列對文章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記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孩子在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而孔子不能做決斷之事。
B.在古代“汝”多用于平輩之間的稱呼或長輩稱小輩。兩小兒稱孔子為“汝”,似乎稍有不遜,但也可見孩童不拘禮俗的任性。
C.從“孔子不能決也”一句可見兩小兒辯論內(nèi)容的復(fù)雜性。
D.本文告訴我們:只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獨到的思考。
14.兩小兒對同一現(xiàn)象,為什么會得出相反的結(jié)論?你從他們的爭論中得到怎樣的啟示? (2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12-14題。(6分)
12.戰(zhàn)國 列御寇(2分)(列子扣分)
13.D(2分)(送分)
14.因為他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一個是從視覺角度思考問題,一個是從觸覺角度思考問題
啟示: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結(jié)果就不一樣?;蚱娴乜磫栴},是得不出正確結(jié)論的。(1')
(五)(8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4. 《兩小兒辯日》的作者相傳是______(朝代)時的列御寇。文中的孔子是______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
5. 解釋加點字。
(1)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____________ (2)孰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
6. 翻譯句子。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7. 兩小兒能對這個復(fù)雜的自然現(xiàn)象提出疑問,說明了什么?
【答案】4. ①. 戰(zhàn)國 ②. 儒家
5. ①. 距離 ②. 同“智”,智慧
6. 孔子向東游歷,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就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7. 表現(xiàn)了古人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的精神。
(六)閱讀下文,完成9—11題(7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9.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_,文中的孔子是_______家的代表人物。(2分)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3分)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理解與本文要表達的主題聯(lián)系最不緊密的一項是( )(2分)
A.我們要有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xí)慣。
B.我們要學(xué)會能言善辯,爭取多辯好勝。
C.我們要學(xué)會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D.面對學(xué)海,要領(lǐng)會到學(xué)無止境的真諦。
9、《列子》,儒
10、及1分;湯1分;滄滄涼涼1分
11、B
(七)閱讀下文,完成11-13題。(7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1.本文選自《 》一書,本文提及的孔子是________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2分)
12.用現(xiàn)代漢語理解畫線句。(2分)
孰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
13.兩個小兒辯論一天中太陽大小的變化情況,一個從_______角度出發(fā),另一個從觸覺角度出發(fā),故得出相反的結(jié)論。從他們身上,我們獲得的啟示是 。 (3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11-13題。
11.(1+1分)《列子》 儒家
12.(2分)誰說你有很多智慧的呢?
13.(1+2分)視覺 我們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八)閱讀下文,完成第7—9題(6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br>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文中提及的孔子是 (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1分)
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2分)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這則故事中兩小兒爭論的焦點問題是 。最終結(jié)果“孔子不能決也”,從中表現(xiàn)出孔子 的態(tài)度。(3分)
【答案】
1.春秋
2.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
3.太陽是早上距離人近還是正午距離人近;實事求是,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
【解析】
5.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學(xué)常識的識記能力??鬃邮谴呵锼枷爰遥渭?,教育家。
6.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重點詞:以,認為。始,開始,剛剛。去,距離。句意: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能力。文章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辯斗,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兩小兒對于太陽在不同時間距離地球遠近這一問題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接著寫兩小兒憑借人們?nèi)粘I钪锌梢泽w會的直覺(視覺、觸覺)闡明所持觀點,以反駁對方觀點。最后寫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無法裁決而引起兩小兒的“笑”。全文僅一百來字,卻能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展開故事情節(jié)是其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從中表現(xiàn)了兩小兒的天真可愛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xué)態(tài)度。
(九)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 (8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br>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1.請從上文中分別找出一組近義詞。(2分)
近義詞:( )和( )
12.下列文學(xué)常識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上文出自《列子·湯問》,該書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
B.《兩小兒辯日》的作者列御寇和文中的孔子是同一時期的思想家。
C.孔子,名丘,字仲尼,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
D.孔子為儒家代表人物,列御寇為道家代表人物。
13.翻譯下列語句。(2分)
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14.本文給我們多方面的啟示,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2分)
A.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B.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結(jié)論也不同。
C.古人在認識自然時具有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的精神。
D.認真觀察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答案】
11、始 、初
12、B
13、(孔子)看見兩個小孩在辯論,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14、D
(十)閱讀下文,完成第8~10題。(7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br>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8.《兩小兒辯日》選自《_______》,這部書內(nèi)容中的學(xué)術(shù)觀點屬于____學(xué)派,而孔子是_____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3分)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1)問其故( ) (2)及其日中如探湯( )
10.用自己的話說明兩小兒的觀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列子·湯問 道家 儒家
9.(1)原因(2)熱水
10.一兒認為太陽剛出時離人近, 中午離人遠; 另一兒認為太陽剛出時離人遠,中午離人近。
(十一)閱讀下文,完成第8?10題。(7分)
兩小兒辯曰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曰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br>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8.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分)
(1)始出時去人近()(2)孰為汝多知乎()
9.翻譯: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3分)
10.這則故事可以給我們以多方面的啟示。請寫出你所得到的一種啟示。(2分)
【答案】
8.距離 同“智”,智慧
9.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離人們要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時候,就要距離人們遠一些。
10.人們懂得的東西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窮盡的。
(十二)閱讀下文,完成籬8-10題。(8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br>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8.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分)
(1)孔子?xùn)|游( ) (2)孔千不能決也( )
9.翻譯下列句子(3分)
日初出大如車蓋, 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10.兩小兒的“辯斗”對你有什么啟發(fā)?(3分)
【答案】
8.(1)向東(2)判斷
9.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10.本題可以多角度進行思維??烧J為兩小兒喜愛探索,精神可嘉;亦可認為事物的角度不同,標(biāo)準不同,結(jié)果就不一致。
這是一份2023-2024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預(yù)初)下學(xué)期期中期末課內(nèi)備考與專項復(fù)習(xí)(部編五四制)(上海專用)古詩文復(fù)習(xí)-竹石(原卷版+解析),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知識鏈接,課文解析,感悟主題,寫法鑒賞,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__,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預(yù)初)下學(xué)期期中期末課內(nèi)備考與專項復(fù)習(xí)(部編五四制)(上海專用)古詩文復(fù)習(xí)-學(xué)奕(原卷版+解析),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知識鏈接,課文解析,感悟主題,寫法鑒賞,非然也,解釋加點字,翻譯句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預(yù)初)下學(xué)期期中期末課內(nèi)備考與專項復(fù)習(xí)(部編五四制)(上海專用)古詩文復(fù)習(xí)-迢迢牽牛星(原卷版+解析),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知識鏈接,感悟主題,寫法鑒賞,下列隊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2024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預(yù)初)下學(xué)期期中期末課內(nèi)備考與專項復(fù)習(xí)(部編五四制)(上海專用)古詩文復(fù)習(xí)-石灰吟(原卷版+解析)
2023-2024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預(yù)初)下學(xué)期期中期末課內(nèi)備考與專項復(fù)習(xí)(部編五四制)(上海專用)古詩文復(fù)習(xí)-十五夜望月(原卷版+解析)
2023-2024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預(yù)初)下學(xué)期期中期末課內(nèi)備考與專項復(fù)習(xí)(部編五四制)(上海專用)古詩文復(fù)習(xí)-馬詩(原卷版+解析)
2023-2024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預(yù)初)下學(xué)期期中期末課內(nèi)備考與專項復(fù)習(xí)(部編五四制)(上海專用)古詩文復(fù)習(xí)-寒食(原卷版+解析)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