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
1. 如圖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裝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擊瓶子時,可以發(fā)出不同音調(diào),那么發(fā)聲體是______(選填“瓶子和水”或“瓶內(nèi)空氣柱”),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從左至右是音調(diào)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若用嘴依次吹瓶口,瓶中的空氣柱越短,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diào)就越______。
【答案】 ①. 瓶子和水 ②. 降低 ③. 高
【解析】
【詳解】[1][2]用棒敲擊瓶子時,瓶子和水振動發(fā)出聲音,且瓶內(nèi)的水越多,振動的頻率越低,相應的音調(diào)越低。由圖可知,圖示中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是逐漸降低的。
[3]若用嘴依次吹瓶口,瓶內(nèi)的空氣柱振動發(fā)聲,空氣柱越短,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diào)就越高。
2. 蒸蛋器是一種能夠快速將雞蛋蒸熟的生活小家電,如圖所示,蒸蛋時水的溫度升高,水______為水蒸氣,水蒸氣上升遇到雞蛋, 一方面直接對雞蛋加熱使雞蛋的溫度升高,另一方面水蒸氣______放熱,使雞蛋的溫度升高,兩措并舉,雞蛋很快被蒸熟。(兩空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答案】 ①. 汽化 ②. 液化
【解析】
【詳解】[1]蒸蛋時水的溫度升高,液態(tài)的水汽化成了氣態(tài)的水蒸氣。
[2]當水蒸氣遇到冷的雞蛋又液化成水,并放出熱量。
3. 一個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5m處,如果此人沿垂直平面鏡的方向以1m/s的速度靠近鏡面,則人在平面鏡中的像大小將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行駛3s,人和像的距離為_____m。
【答案】 ①. 不變 ②. 4
【解析】
【分析】(1)根據(jù)平面鏡成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同分析解答;
(2)利用速度公式求出3s后人到平面鏡的距離,然后根據(jù)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分析解答。
【詳解】[1]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體的大小相同,不管他遠離還是靠近平面鏡,他在平面鏡所成的像不變;
[2]根據(jù)可得,3s內(nèi)人行走的距離

則此時它與平面鏡的距離
,
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距等于物距可知,此時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為2m,則人和像的距離為
。
4. 如圖所示,是一條魚躍出水面,咬食荷花的畫面,魚在水中看到荷花,此時光從_____斜射入_____中,魚要準確的咬到荷花,應該躍向看到的荷花所在的_____位置(下方/上方/本身)。
【答案】 ①. 空氣 ②. 水 ③. 下方
【解析】
【詳解】[1][2][3]荷花反射的光線由空氣中進入水時,在水面上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魚的眼睛,魚會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荷花變高了。魚要準確的咬到荷花,應該躍向看到的荷花所在的下方位置。
5. 寒冷的冬天,暴露在室外的自來水管中的水很容易結冰,不僅會影響人們正常用水,有時還會將水管凍裂,這是因為水結冰后的密度______,所以水結成冰后體積______就將水管脹裂了(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 ①. 變小 ②. 變大
【解析】
【詳解】[1][2]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結冰后的密度變小,由可知,質量不變,水結成冰后體積變大,就將水管脹裂了。
6. 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為2:3,體積之比為2:1,則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為______;若將甲截去一半,乙截去 ,則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為______。
【答案】 ①. 1 ∶3 ②. 1 ∶3
【解析】
【詳解】[1]已知甲、乙兩物體的質量和體積之比,利用可得,兩物體的密度之比
[2]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種類和狀態(tài)有關,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的大小無關,若將甲截去一半,乙截去 ,密度不變,則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為1 ∶3。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第7~12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3~14題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2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錯選的得0分)
7. 小紅同學喜歡利用復讀機進行英語聽力訓練,在音量不變情況下,如果讓復讀機先正常播放一段錄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錄音,則發(fā)出的錄音( )
A. 響度增大,音調(diào)不變B. 響度減小,音調(diào)不變
C. 響度不變,音調(diào)升高D. 響度不變,音調(diào)降低
【答案】C
【解析】
【詳解】由于復讀機正常播放一段錄音后如果再快速播放時,時間變短了,故發(fā)聲的頻率變大,所以音調(diào)會變高,但是由于音量不變,故其響度是不變的,故C是正確的.
8. “二十四節(jié)氣”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fā)明”,已正式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下列有關部分節(jié)氣包含的物理知識的解釋正確的是( )
A.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露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
B. 寒露:露水已寒,將要結冰,水結冰的過程需要吸熱
C.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的形成過程需要吸熱
D. 大雪:降雪增多,漸有積雪,積雪消融是熔化現(xiàn)象
【答案】D
【解析】
【詳解】A.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xiàn)象,液化過程放熱,故A錯誤;
B.水結冰是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凝固現(xiàn)象,凝固過程放熱,故B錯誤;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凝華過程放熱,故C錯誤;
D.積雪消融,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是熔化過程,熔化過程吸熱,故D正確。
故選D。
9. 下列現(xiàn)象與物理知識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 小孔成像:平面鏡成像B. 照相:光的反射
C. 投影:光的折射D. 倒影:光的直線傳播
【答案】C
【解析】
【詳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
B.照相利用了光經(jīng)過凸透鏡時發(fā)生折射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故B錯誤;
C.投影利用了光經(jīng)過凸透鏡時發(fā)生折射形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故C正確;
D.倒影是光在水面發(fā)生反射形成的正立、等大的虛像,故D錯誤。
故選C。
10. 如圖所示,F(xiàn)為凸透鏡的兩個焦點,為物體AB的像,則物體AB在( )
A. 圖中Ⅰ區(qū)域,比大,箭頭方向向上B. 圖中Ⅱ區(qū)域,比大,箭頭方向向上
C. 圖中Ⅲ區(qū)域,比大,箭頭方向向下D. 圖中Ⅳ區(qū)域,比小,箭頭方向向下
【答案】B
【解析】
【詳解】A'B'為物體AB的像,由圖可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則物體在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物體AB比像A'B'大,A點在上方,即箭頭方向向上,A'B'在主光軸的上方,則AB在主光軸的下方,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1. 一個物體沿凸透鏡的主光軸移動,當物體距凸透鏡25cm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15cm處得到一個倒立的、縮小的實像,該凸透鏡焦距
A. 在15cm ~25cm之間B. 在7.5cm ~12.5cm之間
C. 小于7.5cm或大于12.5cmD. 無法確定
【答案】B
【解析】
【詳解】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體離凸透鏡25cm處,25cm>2f,所以,12.5cm>f,在凸透鏡另一側15cm處成一個縮小的實像,2f>15cm>f,所以,15cm>f>7.5cm,所以,12.5cm>f>7.5cm.故B正確.
12. 某鋼瓶中的氧氣密度為ρ,當用去了的氧氣后,剩下部分的氧氣密度為( )
A. ρB. C. D. 無法判斷
【答案】C
【解析】
【詳解】已知鋼瓶中的氧氣密度為ρ,整個過程中氧氣的體積不變(等于瓶子的容積),設氧氣瓶的容積為V,根據(jù)可得,原來氧氣的質量為
當用去了的氧氣后,剩余氧氣的質量為
則瓶內(nèi)剩余氧氣的密度為
故選C。
13. 在“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測得液體和燒杯總質量m與液體體積V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空燒杯的質量為B. 空燒杯的質量為
C. 液體的密度為D. 液體的密度為
【答案】BC
【解析】
【詳解】由圖可知,當液體體積從()增加到()時,液體和燒杯總質量從增加到,根據(jù),液體的密度為
所以當液體的體積為時,液體的質量為
所以空燒杯的質量為
故BC正確,AD錯誤。
故選BC。
14. 商店常用如圖所示案秤稱量貨物的質量,有關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貨物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
B. 若砝碼磨損,稱量的結果比貨物實際質量大
C. 若秤盤下粘了一塊泥,稱量的結果比貨物實際質量小
D. 若調(diào)零螺絲的位置比正確位置向右多旋進了一些,稱量的結果比貨物實際質量小
【答案】BD
【解析】
【詳解】A.案秤不是等臂杠桿,貨物的質量不等于砝碼的質量,故A錯誤;
B.若砝碼磨損了,則稱量時砝碼需放在刻度偏大的位置,案秤才能平衡,所以稱量結果與實際質量相比偏大,故B正確;
C.稱量時,若在秤盤下粘了一塊泥巴,稱量示數(shù)應該等于物體的質量和泥巴質量的和,稱量的結果比實際質量大,故C錯誤;
D.若調(diào)零螺母的位置比正確位置向右多旋進一些,則秤盤中需放一定質量的物體,才能在游砣指零情況下使案秤平衡。然后再把待測貨物放入秤盤中,平衡時,貨物質量等于稱量質量,此時稱量質量小于秤盤中兩物體質量之和,所以稱量結果與實際質量相比偏小,故D正確。
故選BD。
三、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
15. 如圖所示,A點為空中的一只小鳥所在的位置,B點為水中的一條魚所在的位置,在C處的人眼恰好看到水中的魚和鳥重合,請找出人看到水中鳥與魚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圖。
【答案】
【解析】
【詳解】小鳥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根據(jù)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關于鏡面對稱,畫出小鳥A關于水面的對稱點A',即為小鳥像的位置。平面鏡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線反射延長會聚而成的,連接A'C,與水面交于點O,即為射入人眼光線的入射點;連接AO,即為入射光線,連接OC即為反射光線。人看到的魚,是魚反射的光線由水中射向空氣中時,在水面處發(fā)生折射,折射光線反向延長會聚而成的虛像,人眼恰好看到水中的魚和鳥重合,所以魚的像B'和A'重合,OC也為水中魚射入人眼的折射光線,連接BO,即為魚反射入人眼的入射光線,故光路圖如下所示:
16. 如圖所示,水平臺上點光源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jīng)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反射,再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射出。請在圖中畫出點光源S,并完成光路圖。
【答案】
【解析】
【詳解】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過凸透鏡的焦點畫出入射光線并延長到平面鏡上,此時入射光線在平面鏡上變成反射光線,由反射點畫出法線,由光的反射定律畫出入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水平臺的交點為點光源S,如圖所示:
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第17題6分,第18題6分,第17小題6分,共18分)
17. 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實驗中,如果出現(xiàn)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的現(xiàn)象,說明水已經(jīng)沸騰;
(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乙可知,在6min時水開始沸騰;
①根據(jù)圖乙可得出的結論是:水沸騰時,_______;
②根據(jù)圖乙還可得出:水沸騰前,溫度上升得越來越______(選填“快”或“慢”);
(3)由圖像可知,測得的水的沸點為______,你判斷原因可能是______;
(4)實驗中,水升溫的速度如果過快,人不易觀察實驗現(xiàn)象,請寫出一種解決方案:______。
【答案】 ①. 變大 ②. 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③. 慢
④. 102 ⑤. 燒杯上蓋了紙板,導致水面上方的氣壓升高(合理即可) ⑥. 增加水的質量(合理即可)
【解析】
【詳解】(1)[1]水沸騰時,燒杯中各處水溫相同,當氣泡上升時,隨著深度的減小而壓力減小,氣泡逐漸變大。故出現(xiàn)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時,說明水已經(jīng)沸騰。
(2)[2]根據(jù)圖中溫度曲線可知,在6min時水沸騰后,溫度曲線平直,說明沸騰時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3]根據(jù)圖中溫度曲線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溫度曲線變得越來越平緩,說明溫度上升得越來越慢。
(3)[4]有圖像可知,水的溫度在102℃時保持不變,根據(jù)水沸騰的特點可知,此時水的沸點就是102℃。
[5]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點是100℃,水的沸點隨外界大氣壓的增加而提高。實驗中出現(xiàn)水的沸點是102℃,是因為燒杯上蓋了紙板,導致水面上方的氣壓升高的原因。
(4)[6]水升溫的速度如果過快,人不易觀察實驗現(xiàn)象,可以適當增加水的質量或減小水的初溫。
18. 小海利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進行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
(1)為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______;
(2)移動蠟燭與光屏,觀察光屏上出現(xiàn)如圖甲所示清晰的像,此像為______(選填“虛”或“實”)像;再在凸透鏡左側附近放置一凹透鏡(圖中未畫出),這時需要將光屏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實驗一段時間后,他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偏上,那么他應該把凸透鏡向______(選填“上”或“下”)調(diào)節(jié),使像回到光屏的中央;
(4)他由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凸透鏡的像距v和物距u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乙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cm;凸透鏡位置如圖甲所示,蠟燭位于10cm刻度處時的成像特點可應用于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答案】 ①. 在同一高度 ②. 實 ③. 右 ④. 下 ⑤. 10 ⑥. 照相機
【解析】
【詳解】(1)[1]要使燭焰的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2]實像是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的像,虛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故此像為實像。
[3]再在凸透鏡左側附近放置一凹透鏡(圖中未畫出),因為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使得像遠離了凸透鏡,這時需要將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4]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偏上,根據(jù)光線過光心不改變方向,凸透鏡向下移動,使像回到光屏的中央。
(4)[5][6]由圖可知,當物距為20cm時,與像距相等,滿足“當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則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實像”規(guī)律,則焦距為10cm;蠟燭位于10cm刻度處時,物距為30cm,大于2倍焦距,故成像特點可應用于照相機、攝像機。
19. 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碼)、一個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測量石英粉密度的實驗.下面是小明的實驗步驟:
(1)在調(diào)節(jié)天平時,發(fā)現(xiàn)指針尖對準分度標尺的情況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端調(diào).
(2)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量空玻璃杯的質量m0,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游碼在稱量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空玻璃杯的質量m0=________g.
(3)給玻璃杯中裝適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該水平面對應杯壁處做標記,測量出______________的總質量m1.
(4)將石英粉全部倒出,給玻璃杯裝水至標記處,測量出________________的總質量m2.
(5)寫出石英粉密度的表達式ρ石=______________.(用相應的符號表示)
(6)這種測量方法所測得的石英粉密度比實際值__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 ①. 右 ②. 27.4 ③. 玻璃杯和石英粉 ④. 玻璃杯和水 ⑤. 見解析所示 ⑥. 小
【解析】
【詳解】(1)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右端移動。
(2)石英粉的質量可由天平上砝碼質量和游碼示數(shù)可得m=20g+5g+2.4g=27.4g。
(3)根據(jù)等效替代法的測量思路,在給玻璃杯裝滿石英粉后,應測出玻璃杯和石英粉總質量,記作m1。
(4)根據(jù)杯子的容積不變,可將石英粉倒出,再裝滿水,同樣測出玻璃杯和水的總質量,記作m2。
(5)根據(jù)測量結果,石英粉的質量m=m1﹣m0;石英粉的體積就等于水的體積,,將石英粉的質量和體積,代入密度的公式得。
(6)若小明在(3)中將石英粉裝入玻璃杯中時沒有壓緊,則測得石英粉的體積將偏大,由可得,測得石英粉的密度會偏小。
五、綜合應用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
20. 甲、乙兩地的距離是900km,一列火車從甲地早上7:30出發(fā)開往乙地,在當日16:30到達乙地.列車行駛途中以90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1200m的一座橋梁,列車全部通過這座橋梁的時間1min。求:
(1)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車的長度;
(3)若火車以40m/s的速度在平直的軌道上行駛,在相鄰的軌道上迎面駛來一列長300米的貨車,速度為72km/h,坐在火車窗口的乘客看到貨車從他面前經(jīng)過的時間是多少秒?
【答案】(1)100km/h;(2)300m;(3)5s
【解析】
【詳解】(1)火車從甲地早上7:30出發(fā)開往乙地,在當日16:30到達乙地,則甲地開往乙地所用時間
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車全部通過橋梁行駛的路程
火車的長度
(3)由于列車與貨車相向行駛,則相對速度
坐在火車窗口的乘客看到貨車從他面前經(jīng)過的時間
答:(1)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
(2)火車的長度是;
(3)坐在火車窗口的乘客看到貨車從他面前經(jīng)過的時間是。
21. 以“一起向未來”為主題的北京冬奧會在2022年2月4日隆重開幕,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在網(wǎng)紅吉祥物“冰墩墩”的歡迎下齊聚北京。如圖所示,吉祥物“冰墩墩”的底座是一個底面積為200cm2、高為10cm的柱狀體,底座材料分布均勻,質量為1.6kg。
(1)求制作該底座的材料的密度;
(2)為了節(jié)約資源,工廠想把實心底座變?yōu)榭招牡鬃?,在?guī)格相同的情況下,其質量變?yōu)?.6kg,求底座空心部分的體積。
【答案】(1)0.8×103kg/m3;(2)1.25×10-3m3
【解析】
【詳解】解:(1)底座的體積
V=Sh=200cm2×10cm=2000cm3=2×10-3m3
制作該底座材料密度
(2)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底座實心部分的體積為
底座空心部分的體積為
V空=V-V實=2×10-3m3-7.5×10-4m3=1.25×10-3m3
答:(1)制作該底座材料的密度為0.8×103kg/m3;
(2)底座空心部分的體積為1.25×10-3m3。

相關試卷

河南省永城市實驗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河南省永城市實驗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南省永城市實驗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南省永城市實驗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江蘇省鹽城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江蘇省鹽城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蘇省鹽城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蘇省鹽城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精品解析: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有道實驗學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

精品解析: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有道實驗學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期末考試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期末考試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開學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