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湘教版七年級上冊
5.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2年10月,某校學(xué)生到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學(xué)農(nóng)基地開展實踐活動。下圖為學(xué)農(nóng)基地平面圖。讀圖,完成下面1-2小題。
1.根據(jù)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果林示范園位于基地的東北部B.距離南門最近的是小麥試驗田
C.水稻試驗田位于小麥試驗田的西南方向D.報告廳緊鄰學(xué)農(nóng)教室
2.研學(xué)結(jié)束后,同學(xué)們使用手機查詢距離學(xué)農(nóng)基地最近的地鐵口時,APP中的地圖進行放大,在圖幅不變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范圍變小,內(nèi)容變詳細B.范圍變小,內(nèi)容變簡略
C.范圍變大,內(nèi)容變詳細D.范圍變大,內(nèi)容變簡略
2022年3月23日,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再次授課。下圖示意“天宮課堂”授課畫面及地球公轉(zhuǎn)軌道位置,讀圖完成下面3-4小題。
3.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再次授課時,地球公轉(zhuǎn)至( )
A.T1段B.T2段C.T3段D.T4段
4.本次“天宮課堂”授課時,最接近的節(jié)氣(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觀察“水半球和陸半球”圖,完成5-6題。
5.圖中數(shù)碼對應(yīng)的大洋名稱正確的是( )
A.①一一印度洋B.②一一太平洋C.③一一大西洋D.④—北冰洋
6.下列關(guān)于大洲分界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洲與丙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B.甲洲與乙洲的分界線是土耳其海峽
C.丙洲與丁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D.丙洲和乙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
下圖為我國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7-8小題。
7.圖中陳莊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B.鞍部C.山谷D.陡崖
8.下列信息正確的是( )
A.甲河流自西北向東南流B.甲河流沿線可見瀑布景觀
C.乙河流大致沿山脊線延伸D.乙河流比甲河的落差大
小王同學(xué)在萬盛石林拍攝了一張化石照片,請教老師后得知是海洋生物化石。讀圖,完成下面9-10小題。
9.可推測萬盛石林地區(qū)在遠古時代( )
A.是茂密森林B.一直是陸地C.是一片海洋D.有人類活動
10.造成此地“滄海桑田”的地殼運動方向是( )
A.向下凹陷B.?dāng)嗔严鲁罜.水平移動D.隆起抬升
下圖為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圖,圖中陰影深淺反映人口分布的稠密與稀疏,讀圖完成下面11-12小題。
1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有( )
A.烏拉爾山B.巴拿馬運河C.臺灣海峽D.白令海峽
12.對圖中字母表示地區(qū)的人口密度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有( )
A.a(chǎn)——歐洲西部,人口稀疏B.b——亞洲南部,人口稀疏
C.f——亞馬孫平原,人口稠密D.e——青藏高原,人口稀疏
世界四大人種中,某人種“皮膚淡黃,頭發(fā)黑而且直,眼珠黑,臉形扁平”。結(jié)合圖文材料,完成下面13-14小題。
13.由材料,判斷該人種是( )
A.黃色人種B.白色人種C.黑色人種D.混血人種
14.該人種主要分布地區(qū)是( )
A.亞洲東部B.非洲中南部
C.歐洲、北美洲、大洋洲D(zhuǎn).非洲、大洋洲和美國境內(nèi)
佛教是世界上第三大宗教,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發(fā)展影響很大。結(jié)合讀圖,完成下面15-16小題。
15.佛教主要分布在( )
A.歐洲B.非洲C.美洲D(zhuǎn).亞洲
16.圖中佛教建筑的外觀特點是( )
A.飛檐翹角B.尖頂十字架C.圓形穹頂D.新月形標志
讀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釋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17-18小題。
17.結(jié)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釋,下列關(guān)于聚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聚落主要有鄉(xiāng)村和城市兩種形式
B.聚落內(nèi)部只能生活,不能生產(chǎn)
C.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
D.聚落的形成與交通密切相關(guān)
18.據(jù)圖,有利于聚落形成的自然條件有( )
①水源充足 ②交通便利 ③氣候溫暖濕潤
④工業(yè)發(fā)達 ⑤地形平坦 ⑥自然資源豐富
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②④⑥D(zhuǎn).①③④⑤
北京時間2021年5月26日,一場精彩月全食在天宇上演,中國除西藏極西部、新疆極西部外,其他地區(qū)可見月亮帶食而出。據(jù)圖文材料,回答19-20小題。
19.當(dāng)天津的小芃觀測月全食時,遠在英國倫敦的小張剛剛吃過午飯,產(chǎn)生這種時間差異的原因是( )
A.天氣變化B.地球運動C.海陸變遷D.環(huán)境污染
20.小芃在天津觀測月全食的最佳天氣為( )
A.B.C.D.
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21-22小題。
21.圖中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隨( )
A.經(jīng)度變化的情況 B.緯度變化的情況
C.海拔變化的情況 D.時間變化的情況
22.下列地區(qū)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極地地區(qū)B.北回歸線附近C.極圈附近D.赤道附近
下圖是四地的氣溫曲線和年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23-25小題。
23.圖中四地均位于( )
A.南半球B.西半球C.溫帶地區(qū)D.寒帶地區(qū)
24.圖中丁地( )
A.比丙地年降水多B.夏季比乙地涼爽C.夏季比甲地降水少D.比丙地氣溫年較差大
25.因高溫干燥而容易引發(fā)森林火災(zāi)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第Ⅱ卷
二、解答題(共50分)
26.讀圖,回答下列問題。(每空1分、共13分)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分界線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
(2)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大洋名稱: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洲,平均緯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洲,跨經(jīng)度最廣的是________洲;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東半球,赤道穿過大陸中部的是________洲。
(4)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的是________洋。
27.讀“等高線地形圖”和“泥石流活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每空1分、共14分)
(1)寫出地形部位的名稱A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圖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________米。李莊的海拔(范圍)________米
(3)沿甲、乙兩條路線登山,較容易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圖中B、C兩地適宜搭建帳篷的是________,適合攀巖的是________。
(5)李莊和吳莊圖上距離約為1.2厘米,則實地距離為________千米。
(6)泥石流一般發(fā)生在山谷地帶,右圖中泥石流發(fā)生時①②兩種逃生方向正確的是________。
(7)為了不妨礙地面交通,高速鐵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橋和隧道的形式。圖中高速鐵路的大致走向是________,D、E兩處需要架橋的是________,需要挖掘隧道的是________。
28.讀“世界人口增長”圖并結(jié)合所提供的材料,完成下面的問題(每空1分、共14分)
材料1:據(jù)聯(lián)合國統(tǒng)計世界人口每增加10億所需要的時間:1804年﹣1927年從10億到20億123年,到1960年增長到30億用了33年,到1974年用了14年增長到40億,到1987年13年增長到50億,到1999年12年增長到60億。
材料2:2011年10月31日,丹妮卡卡馬喬在媒體聚光燈的環(huán)繞下,于31日零點前2分鐘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家醫(yī)院降生。她成為全球范圍內(nèi)幾名被宣布成為象征性的世界第70億人口的嬰兒之一,聯(lián)合國定10月31日為“世界70億人口日”。
材料3:世界人口分布圖:
(1)請寫出人口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和死亡率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_____。
(2)通過閱讀材料一,可看出世界人口增長越來越_____(快/慢),請分析原因是:_____。
(3)人口增長的快慢與_____有關(guān)。
(4)讀材料3世界人口分布圖回答:
圖中人口比較稠密的四個地區(q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數(shù)碼)。⑥處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處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3圖中,①處居民以_____人種為主,⑥處居民以_____人種為主,④處居民以_____人種為主。
(6)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主要是下列哪些地區(q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歐洲一些國家 B.北美洲國家 C.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 D.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29.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每空1分、共9分)
(1)由圖中等溫線的變化可推測,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A地的氣溫在____oC以上,B地的氣溫在____oC以下。
(3)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B、C、D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填字母)地。
(5)D地所在區(qū)域是____氣候,該種氣候的氣溫和降水量與圖(甲、乙、丙、?。___(填序號)相吻合。
(6)由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圖可知,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其中兩點即可)。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A 2.A
【解析】1.沒有指向標和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則確定方向;讀圖可知,果林示范園位于基地的東北部,A正確。距離南門最近的是魚塘或科普展廳,B錯誤。水稻試驗田位于小麥試驗田的東南方向,C錯誤。報告廳遠離學(xué)農(nóng)教室,D錯誤。故選A。
2.圖幅相同,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nèi)容越詳細;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nèi)容越簡單。手機APP中的地圖進行放大,即是比例尺放大,在圖幅不變的情況下,范圍變小,內(nèi)容變詳細,故選A。
3.A 4.A
【解析】3.讀圖可知,左側(cè)地球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的現(xiàn)象,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根據(jù)公轉(zhuǎn)逆時針方向,下方地球是秋分日、右側(cè)是冬至日,上方地球是春分日。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再次授課時,是2022年3月23日,地球在公轉(zhuǎn)軌道上的位置是春分日3月21日到夏至日6月22日之間,即是T1段,A正確,BCD錯誤,故選A。
4.本次“天宮課堂”授課時是2022年3月23日,最接近的節(jié)氣是春分日3月21日,A正確,BCD錯誤,故選A。
5.C 6.C
【解析】5.讀圖,①為太平洋,A錯誤。②為北冰洋,B錯誤。③為大西洋,C正確。④為印度洋,D錯誤。故選C。
6.甲是亞洲,丙是北美洲,兩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A錯誤。甲是亞洲,與乙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B錯誤。丙北美洲與丁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C正確。丙北美洲和乙非洲距離遙遠,沒有分界線,D錯誤。故選C。
7.B 8.B
【解析】7.圖中陳莊在兩個山頂中間的低洼地,屬于鞍部,故選B。
8.根據(jù)圖中指向標,可知甲河流大致自東向西流,A錯誤;甲河流流經(jīng)王莊附近的陡崖,故沿線可見瀑布景觀,B正確;山谷處可以發(fā)育河流,山脊處不能發(fā)育河流,所以河流大致沿山谷線延伸,C錯誤;乙河流穿越的等高線條數(shù)比甲河流少,所以乙河流的落差較小,D錯誤。故選B。
9.C 10.D
【解析】9.根據(jù)材料可知,萬盛石林存在海洋生物化石,海洋生物應(yīng)該生活在海洋,因此可推測萬盛石林地區(qū)在遠古時代是一片海洋,故選C。
10.根據(jù)上題可知,該地在遠古時代是海洋,而現(xiàn)在是陸地,說明造成此地“滄海桑田”的地殼運動方向是隆起抬升,D正確。向下凹陷、斷裂下沉、水平移動都不會導(dǎo)致海洋變化為陸地,ABC錯誤。故選D。
11.A 12.D
【解析】1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故A正確;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B錯誤;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D錯誤。故選A。
12.讀圖可知,a為歐洲西部,人口稠密,A錯誤; b為亞洲南部,人口稠密,B錯誤; f為撒哈拉沙漠,人口稀疏,C錯誤;e為青藏高原,人口稀疏,D正確。故選D。
13.A 14.A
【解析】13.由圖可知,圖中人種頭發(fā)黑直,面部扁平,是黃色人種,故A正確;白色人種膚色淺,鼻梁高、嘴唇薄,故B錯誤;黑色人種頭發(fā)卷曲,嘴唇較厚,故C錯誤;混血人種的面部膚色和形體特征是其長輩人種的綜合特征,故D錯誤。故選A。
14.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故A正確;黑種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北美洲的部分地區(qū)、大洋洲西北部,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亞洲西部、大洋洲和南美洲東南部,故BCD錯誤。故選A。
15.D 16.A
【解析】15.佛教是世界上第三大宗教,教徒現(xiàn)有3億多人,以亞洲為最多,而亞洲又集中分布于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斯里蘭卡。故選D。
16.圖中佛教建筑的外觀特點是飛檐翹角,A正確。尖頂、十字架是基督教教堂的外觀特點,圓形穹頂、新月形標志是伊斯蘭教建筑的外觀特點,BCD錯誤。故選A。
17.B 18.B
【解析】17.把人們集中的居住地統(tǒng)稱為聚落,從規(guī)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萬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幾十個人的村莊,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鄉(xiāng)村和城市,A正確;聚落內(nèi)部既可以生活也可以生產(chǎn),B錯誤;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比如說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qū),聚落分布比較密集,C正確;聚落的形成與交通密切相關(guān),比如說東部沿海地區(qū)人口密集,大都沿海沿江分布,D正確;排除ACD,選B。
18.有利于聚落形成的自然條件有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自然資源豐富這些都是自然因素,在自然條件優(yōu)越的地方人口集中,①③⑤⑥正確;交通便利、工業(yè)發(fā)達屬于社會因素,排除ACD,選B。
19.B 20.D
【解析】19.同一時刻,不同地方有時間差異的原因是因地球自轉(zhuǎn)形成的,天津與英國倫敦的經(jīng)度存在差異,兩地相差8個時區(qū)。因此,當(dāng)天津的小芃觀測月全食時,遠在英國倫敦的小張剛剛吃過午飯,產(chǎn)生這種時間差異的原因是地球運動,B正確;與天氣變化、海陸變遷、環(huán)境污染無關(guān),ACD錯誤;選B。
20.A是沙塵暴;B是霧;C是小雨;D是晴。小芃在天津觀測月全食的最佳天氣為晴天,才可以看清楚,D正確;排除ABC,選D。
21.B 22.D
【解析】21.從圖中可知,縱坐標表示年降水量,橫坐標表示緯度位置,如圖反映了全球年降水量隨緯度變化的情況,B正確。從圖中中讀不出全球氣溫隨經(jīng)度、海拔、時間的變化情況,ACD錯誤。故選B。
22.讀圖可知,如圖反映了全球年降水量隨緯度變化的情況,赤道附近地區(qū)年降水量最多,兩極地區(qū)年降水量最少,D正確。故選D。
23.C 24.A 25.A
【解析】23.讀圖可知,四個地方最高氣溫都出現(xiàn)在7月份,都在北半球,A錯誤。無法判斷東西半球,B錯誤。甲地是地中海氣候、乙地是溫帶海洋性氣候、丙地是溫帶季風(fēng)氣候、丁地是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四個地方都是位于北回歸線以北的溫帶地區(qū),C正確。四個地方都不屬于寒帶地區(qū),D錯誤。故選C。
24.圖中丁地屬于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丙地屬于溫帶季風(fēng)氣候,丁地降水量比丙地多,A正確。兩地夏季都是高溫多雨,B錯誤。夏季丁地的降水量比甲地多,甲地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C錯誤。丁地比丙地氣溫年較差小,D錯誤。故選A。
25.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降水少,容易因高溫干燥而容易引發(fā)森林火災(zāi),A正確。乙丙丁夏季都多雨,不容易引發(fā)森林火災(zāi),BCD錯誤。故選A。
二、解答題(共50分)
26.
(1)蘇伊士運河 巴拿馬運河
(2)太平洋 北冰洋 印度洋 大西洋
(3)亞 南極 南極 非 非
(4)太平 太平
【解析】26.本大題以世界海陸分布圖為材料,涉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大洲分界線等知識點,主要考查學(xué)生的讀圖分析和識記能力。
(1)讀圖可知,圖中A是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B是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
(2)讀圖,根據(jù)位置可知,圖中①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②是北冰洋,是面積最小的大洋,③是印度洋,全部位于東半球,④是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
(3)讀圖可知,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是亞洲,平均緯度最高的是南極洲,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跨經(jīng)度最廣的是南極洲,位于南極點周圍;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的是非洲;位于東半球,赤道穿過大陸中部的也是非洲。
(4)讀圖分析可知,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太平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的是太平洋。
27.
(1)鞍部 山脊 山谷
(2)663 100-200
(3)甲 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4)B C
(5)2.4
(6)①
(7)西南-東北(或東北-西南) E D
【解析】27.本題以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設(shè)置七個小題,涉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斷、海拔和相對高度、地質(zhì)災(zāi)害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xué)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
(1)讀圖可知,圖中A位于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D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E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
(2)讀圖可知,圖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663米。圖示等高距為100米,可判定,李莊的海拔位于100-200米之間。
(3)讀圖可知,依據(jù)等高線疏密和坡度陡緩的關(guān)系,可判定,沿甲路線登山較容易,原因是甲路線等高線稀疏,坡度緩;乙路線等高線密集,坡度陡。
(4)根據(jù)所學(xué)知識可知,露營地的帳篷需搭建在地勢平坦開闊的地區(qū);讀圖可知,圖示B、C兩地中,B位于山腳下,地形平坦,靠近水源,適宜搭建帳篷;C處為陡崖,適合攀巖。
(5)根據(jù)所學(xué)知識可知,由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可得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讀圖可知圖中1厘米等于實地距離2千米,若李莊和吳莊圖上距離約為1.2厘米,則實地距離為1.2×2=2.4千米。
(6)泥石流一般發(fā)生在山谷地帶,泥石流發(fā)生時,應(yīng)向與泥石流垂直的方向逃生。讀圖可知,①②兩種逃生方向中,①位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正確的是①。
(7)讀圖可知,依據(jù)指向標判定方向,圖中高速鐵路的大致走向是西南—東北。D、E兩處中,D處為山脊,需要挖掘隧道; E處為山谷,需要架橋。
28.
(1)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快 醫(yī)療和生活條件提高了
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
① ② ④ ⑤ 干旱 高寒
黃色 白色 白色
C
【解析】28.一個地方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當(dāng)?shù)氐娜丝谠鲩L率;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人口增長速度加快;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同,人口的增長速度也不同。
【詳解】(1)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和死亡率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是: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通過閱讀材料一得知:世界人口的數(shù)量增長越來越快;近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生活和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降低,人口增長速度大大加快;
(3)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同,人口的增長速度也不同,人口增長速度較快的主要是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低的國家;
(4)讀圖可知:圖中人口稠密的地區(qū)是①②④⑤,這些地方氣候適宜,地形平坦,交通便利;⑥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氣候干旱;⑧是因該處海拔較高,高寒缺氧;
(5)結(jié)合人口分布圖得知:①處(亞洲東南部)主要分布的是黃色人種;⑥(北非)主要分布的是白色人種;④(歐洲)主要分布著白色人種;
(6)人口增長速度較快的主要是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低的國家: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一些國家。
29.
(1)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減低
(2)30 0
(3)南半球海洋面積大,性質(zhì)單一
(4)C
(5)熱帶草原 乙
(6)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回歸線附近,大陸內(nèi)部和西岸降水少,東岸降水多。
【解析】29.本題以世界年平均氣溫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為材料,涉及世界年平均氣溫與年降水量分布規(guī)律、等溫線圖的判讀、氣候類型的判讀及分布、南半球等溫線平直的原因等相關(guān)知識,考查學(xué)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
(1)讀圖可知,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減低,影響因素是緯度因素。
(2)讀圖可知,圖中A地位于撒哈拉沙漠,該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年平均氣溫在30°C以上,B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年平均氣溫在0°C以下。
(3)南半球的等溫線比較平直,北半球比較彎曲,南半球海洋面積廣闊,性質(zhì)單一;北半球地形復(fù)雜,海陸交錯分布;其影響因素是海陸因素。
(4)讀圖可知,在A、B、C、D四地中,A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B地屬于高原山地氣候,C地屬于熱帶雨林氣候,D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其中降水最多的是C地,該地位于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多雨,降水豐富。
(5)讀圖可知,圖中D地位于非洲中部,屬于熱帶草原氣候。讀氣候資料圖可知,甲氣候全年炎熱干燥,屬于熱帶沙漠氣候 ;乙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屬于熱帶草原氣候;丙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屬于熱帶季風(fēng)氣候;丁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屬于熱帶雨林氣候。乙圖符合題意。
(6)影響降水多少的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等。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貧w線附近,大陸內(nèi)部和西岸降水少,東岸降水多。中緯度,大陸內(nèi)部降水少,沿海地區(qū)降水多。山地迎風(fēng)坡降水多,背風(fēng)坡降水少。
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級上學(xué)期地理期末模擬試卷(含答案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第Ⅰ卷兩部分,測試范圍,甲山頂與丙地的相對高度為,下列說法不科學(xué)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學(xué)期期末試卷(含答案解析),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測試范圍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級上學(xué)期地理期中檢測試卷(含答案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時間,測試范圍,在乒乓球上畫經(jīng)線時,可發(fā)現(xiàn)經(jīng)線,制作的地球儀最需要完善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