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75分鐘 滿分:9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一、選擇題(1-7題為單項選擇題,第8-10題為多選題)(30分)
1.同學們通過學習物理養(yǎng)成了關(guān)注社會和生活的良好習慣,你認為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實際的是( )
A.正常成年人的脈搏約為30次/min
B.中學生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約為10m/s
C.我們教室里課桌的高度約為70cm
D.兩個普通雞蛋的質(zhì)量約為1000g
2.無人機在抗擊疫情期間大顯身手,可進行航拍、監(jiān)控等工作,被稱為“會飛的照相機”(如圖)。在一次航拍中,小明從監(jiān)控畫面中看到樹梢在向上運動,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地面B.地面上的建筑
C.無人機D.樹干
3.2021年東京奧運會,蘇炳添在男子100m半決賽中跑出9.83s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如圖為半決賽時沖刺的照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速度較大的物體一定比速度較小的物體通過的路程長
B.運動員比賽過程中的速度保持不變
C.藏羚羊奔跑速度可達72km/h,比蘇炳添比賽時的速度慢
D.裁判員判斷圖中運動員運動快慢的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較所用的時間
4.分別由不同物質(zhì)a、b、c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體積和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分析圖像可知( )
A.a(chǎn)物質(zhì)的密度最大B.a(chǎn)物質(zhì)的密度是c物質(zhì)的兩倍
C.c物質(zhì)的密度是2.0×103kg/m3D.b、c的密度與它們的質(zhì)量成正比
5.如圖,這是一款人臉識別門鏡一體機,通過攝像鏡頭捕捉人臉信息,并將所拍圖象與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中預先錄入的人臉照片模板進行對比。下面對該裝置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攝像鏡頭相當于凸透鏡
B.人臉通過該攝像鏡頭成的是正立、縮小的實像
C.這種鏡頭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
D.若鏡頭的焦距為10cm,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臉到鏡頭的距離應小于20cm
6.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許多詩句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中的有關(guān)物態(tài)變化解釋正確的是( )
A.“風雨送春歸”——雨的形成是液化,需要吸熱
B.“獨釣寒江雪”——雪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熱
C.“凝是地上霜”——霜的形成是凝華,需要放熱
D.“踏霧乘同歸”——霧的形成是汽化,需要吸熱
7.密度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下列關(guān)于密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將密封在針筒里的空氣用力壓縮,針筒里的氣體質(zhì)量不變,密度變大
B.1kg冰與1kg水的密度相等
C.一瓶礦泉水喝掉一部分后,剩余部分水的密度減小
D.鐵塊從20℃加熱至1200℃,質(zhì)量不變,密度也不變
8.如圖所示,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將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和點燃的蠟燭固定在光具座上,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圖中光屏未畫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屏一定位于70~90cm刻度之間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C.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實像
D.將蠟燭移至35cm刻度處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無法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
9.以下是本學期所學相關(guān)圖像,以下對應物理信息描述錯誤的是( )
A.物體處于勻速運動
B.該物質(zhì)可能是水
C.物體處于勻速運動
D. 同時刻速度v1
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孫疃中心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實驗題,計算與推導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云南省保山市騰沖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卷為試題卷,現(xiàn)代建筑出現(xiàn)一種新的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共1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