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判斷題(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內(nèi),正確的寫A,錯誤的寫B(tài),每小題1分,共10分)
1.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跨經(jīng)度范圍最大的大洲。( )
2.中南半島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 )
3.日本是西亞的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
4.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大西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
5.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
6.日本山地面積狹小,沿海平原面積廣大。( )
7.亞洲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季風氣候顯著。 ( )
8.世界最高的高原是德干高原。( )
9.馬六甲海峽位于印度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 )
10.亞洲的地勢起伏很大,具有四周高中部低的特點。( )
二、單選題(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內(nèi)。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1分,共20分)
11.關(guān)于亞洲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B.東、南、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C.西南以巴拿馬運河與非洲為界
D.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大部分位于熱帶
讀“亞洲地形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2.亞洲中部的主要地形是( )
A.盆地、平原B.丘陵、高原C.丘陵、平原D.山地、高原
13.亞洲地勢特點是( )
A.南部高,北部低B.東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髙
14.受地形的影響,亞洲主要河流( )
A.均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B.均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
C.大多數(shù)自北向南流入印度洋D.多數(shù)發(fā)源于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5.圖中序號與其氣候特征的搭配正確的是( )
A.①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 B.②終年高溫多雨
C.③終年炎熱干燥 D.④終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16.圖中序號與其住房、服飾等的搭配正確的是( )
A.①居住木屋,身穿毛皮服裝,傳統(tǒng)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
B.②居住帳篷,身穿白色長袍,過著游牧生活
C.③居住窯洞,以馬車為交通工具
D.④居住高腳屋,身穿和服
日本的富士山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據(jù)此回答小題。
17.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日本多活火山的原因是( )
A.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B.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C.位于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D.位于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交界處
18.日本火山多,分布廣,受此影響的習俗是( )
A.賞櫻花 B.泡溫泉 C.練相撲 D.吃料理
讀東南亞圖,完成小題。
19.圖中箭頭所指的海峽是_____,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和B_____洋的海上通道( )
A.直布羅陀海峽;大西B.馬六甲海峽;印度
C.霍爾木茲海峽;地中海D.英吉利海峽;北冰
20.該海峽北部的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 )
A.山河相間、縱列分布B.地形崎嶇、火山眾多
C.南高北低,以平原為主D.西高東低、以高原為主
21.寒假里,家住青島的李華一家準備到東南亞旅游,在出發(fā)前,對于寒假的旅行,李華一家準備不恰當?shù)氖牵? )
A.李華的媽媽準備了一瓶防曬霜B.李華爸爸帶了幾把傘
C.李華的奶奶買了一件新羽絨服送給李華到東南亞穿D.李華帶了一件泳衣
讀 “中南半島略圖”,回答以下小題。
22.漂流瓶順瀾滄江流到( )
A.伊洛瓦底江B.紅河
C.湄南河D.湄公河
23.中南半島城市大多分布在( )
A.河流沿岸地區(qū)B.東部地區(qū)
C.北回歸線沿線地區(qū)D.北部地區(qū)
20世紀70年代,印度為了控制人口數(shù)量,政策開始推行控制生育計劃,鼓勵一對夫婦只要兩個孩子。政府對不多于兩個孩子的夫婦,在就業(yè)、教育、住房和醫(yī)療等方面給予照顧。據(jù)此,完成問題。
24.印度是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其人口的特點是( )
A.人口基數(shù)大,政府控制增長速度效果明顯B.人口基數(shù)大,增長速度慢
C.人口在緩慢地增長,目前沒有人口問題D.人口基數(shù)大,增長速度快
25.下列關(guān)于印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形崎嶇,中部高,南北低B.印度半島南臨印度洋
C.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D.恒河為印度的母親河
26.日本的傳統(tǒng)民居,多用質(zhì)地較輕的建筑材料建筑,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多地震B(yǎng).傳統(tǒng)文化影響C.居民喜愛D.該建筑冬暖夏涼
27.在日本旅游時,不能實現(xiàn)的愿望是( )
A.雨林探險B.登富士山C.觀賞櫻花D.吃生魚片
28.東南亞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下列旅游景點屬于越南的是( )
A.仰光大金塔B.巴厘島C.吳哥窟D.下龍灣
29.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六個地區(qū),其中我國位于( )
A.南亞B.西亞C.東亞D.中亞
30.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
A.貝加爾湖B.里海C.蘇必利爾湖D.黑海
三、雙選題(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內(nèi),每小題有兩個正確答案,選對1個得1分,錯選不得分,共10題,每題2分)
31.下列關(guān)于東南亞位置、范圍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東南亞位于亞洲南部
B.東南亞位于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大西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C.東南亞范圍主要包括印度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
D.東南亞地區(qū)與我國山水相連,中南半島就是因位于中國以南而得名
32.東南亞成為世界上里要的熱帶作物產(chǎn)地的原因有( )
A.熱量高、水分充足B.平原為主,地勢平坦
C.種植歷史悠久D.勞動力缺乏
33.湄公河和其他許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島的群山峽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構(gòu)成了中南半島壯麗的地表景觀,這種景觀的特征是( )
A.山山皆向北,條條南流水B.平原遼闊,一望無際
C.丘陵廣布,溪水北流D.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34.中南半島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qū),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水流湍急,水能豐富B.地勢平坦,水源充足
C.氣候溫熱D.交通便利
讀圖“亞洲大陸沿北緯30度地形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35.關(guān)于亞洲地形地勢敘述錯誤的是( )
A.地勢中部高,四周低B.地表起伏不大
C.地形復(fù)雜多樣D.以平原主,平均海拔低
36.關(guān)于亞洲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B.全部位于東半球
C.北部深入北極圈以北D.瀕臨三大洋
37.下列關(guān)于亞洲范圍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亞洲與歐洲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為界
B.亞洲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
C.亞洲西南以巴拿馬運河與非洲為界
D.亞洲東面、南面被太平洋包圍
讀日本地圖,完成下面小題。
38.日本本州島的工業(yè)區(qū)多分布在沿海,與之無關(guān)的原因是( )
A.多火山地震B(yǎng).森林茂密風景宜人
C.原燃料主要靠進口D.工業(yè)產(chǎn)品大量出口
39.日本工業(yè)主要集中在( )
A.日本海沿岸B.西部平原
C.太平洋沿岸D.瀨戶內(nèi)海沿岸
40.下列關(guān)于印度季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月盛行風來自于陸地,氣流干燥
B.七月盛行風來自于海洋,帶來豐富降水
C.一月盛行風來自于海洋,降水少
D.七月盛行風來自于陸地,帶來豐富降水
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內(nèi),正確的寫A,錯誤的寫B(tài),每小題1分,共10分)
1、錯誤
【解析】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跨經(jīng)度范圍最大的大洲是南極洲。
2、正確
【解析】中南半島地勢特點:北高南低;地形特點: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故敘述正確。
3、錯誤
【解析】日本位于東亞地區(qū),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島國,故敘述錯誤。
4、錯誤
【解析】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shù)闹匾獦屑~。
5、錯誤
【解析】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不是印度。故其敘述錯誤。
6、錯誤
【解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領(lǐng)土南北狹長,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qū),最大的平原是關(guān)東平原。
7、正確
【解析】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東西跨距最長,南北跨緯度最多的大洲,地跨北寒帶、北溫帶和熱帶,也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大洲。
8、錯誤
【解析】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德干高原位于印度南部。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約600米。故敘述錯誤。
9、錯誤
【解析】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不是位于印度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故其敘述錯誤。
10、正確
【解析】亞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和低平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號稱“地球之巔”,而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陸地最低點,所以亞洲地勢起伏大;“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亞洲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高大的山脈,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陸周圍,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故敘述正確。
二、單選題(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內(nèi)。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1分,共20分)
11、B
【解析】亞洲主要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跨東西南北四個半球,A錯誤;亞洲東、南、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B正確;亞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C錯誤;亞洲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大部分位于北溫帶,D錯誤;故選B。
12.D 13.C 14.D
【解析】
【12題詳解】由圖可知,亞洲的中部以高原、山地為主,故D正確。故排除ABC,故選D。
【13題詳解】“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亞洲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高大的山脈,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陸周圍。主要平原有西西伯利亞平原、印度河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恒河平原等。故亞洲地勢的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故C正確。故排除ABD,故選C。
【14題詳解】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的影響,亞洲主要河流多數(shù)發(fā)源于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故D正確。故排除ABC,故選D。
【點睛】亞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亞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和低平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號稱“地球之巔”,而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陸地最低點。
15.B 16.A
【解析】
【15題詳解】
從圖中可知,①在北極圈附近,終年嚴寒,故A錯。②位于馬來群島,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故B正確。③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故C錯。④是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故D錯。故選:B。
【16題詳解】
①地區(qū)位于高緯度地區(qū),氣候終年嚴寒,森林資源豐富,故①居住木屋,身穿毛服裝,傳統(tǒng)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故A正確。④地熱帶沙漠氣候的居民居住帳篷,身穿白色長袍,過著游牧生活,故B錯誤。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地區(qū),居住窯洞,以馬車為交通工具。故C錯誤。②地熱帶雨林氣候,氣候濕熱,居住高腳屋,故D錯誤。故選:A。
【點睛】識記各地區(qū)的氣候以及不同的氣候的特點,氣候?qū)θ祟惿a(chǎn)和生活的影響。
17.B 18.B
【解析】
【分析】本題組考查了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其影響。
【17題詳解】
一般來說,板塊的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由于日本地處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因此日本多火山地震,故選B。
【18題詳解】
富士山山體呈圓錐形,山頂常年積雪,山坡森林蔥郁,山麓瀑布、溫泉和湖泊廣布;受此影響的習俗是泡溫泉,選項B符合題意。
19.B 20.A 21.C
【解析】
【分析】本題組考查馬六甲海峽的位置特點、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東南亞的氣候。
【19題詳解】
圖示箭頭指的是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連接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故選B。
【20題詳解】
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tài)。故選A。
【21題詳解】
東南亞地處熱帶,以濕熱的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故帶雨傘、泳衣和防曬霜有必要,帶羽絨服沒有必要。故選C。
22.D 23.A
【解析】
【22題詳解】
瀾滄江河源扎曲,發(fā)源于青海省,主干流總長度2139千米,瀾滄江流經(jīng)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出境成為老撾和緬甸的界河后始稱湄公河。湄公河流經(jīng)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國南海。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
【23題詳解】
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上。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中南半島的河流。
24.D 25.A
【解析】
【24題詳解】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國,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速度快,人口增長過快帶來人口問題相對嚴重,該資源、環(huán)境帶來巨大壓力,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遇到較大困難。由于印度政府人口政策是少生孩子,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增長速度效果不明顯。故選D。
【25題詳解】
印度的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北部為高大喜馬拉雅山脈,中部為恒河平原,南部為德干高原,即中部低,南北高,故A敘述錯誤,符合題意。印度半島南臨印度洋,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恒河為印度的母親河。故BCD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睛】印度與中國人口都具有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快的特點;但兩者有區(qū)別,前者人口結(jié)構(gòu)比較年輕,后者人口老齡化嚴重。
26、A
【解析】
【詳解】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地震頻繁發(fā)生,人們可以感覺到的地震平均每天約有4次。地震頻發(fā),給日本人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為減輕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日本的傳統(tǒng)民居多使用質(zhì)地較輕的建筑材料。故A正確。故排除BCD,故選A。
27、A
【解析】
【分析】考查日本的環(huán)境特征。
【詳解】日本處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日本漁業(yè)資源豐富,日本居民愛吃生魚片,BCD愿望都能實現(xiàn),不合題意。日本的氣候?qū)儆趤啛釒Ш蜏貛Ъ撅L氣候。沒有熱帶雨林氣候,雨林探險愿望不能實現(xiàn),A符合題意。故選A。
28、D
【解析】
【詳解】東南亞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緬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吳哥窟,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越南—下龍灣。所以A、B、C可排除,故選D
【點睛】本題考查是是東南亞旅游資源豐富,國家相應(yīng)的景點,需識記。
29、C
【解析】
【詳解】按地理區(qū)域把亞洲劃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及東南亞六個區(qū)域,我國位于東亞,東亞還包括蒙古、朝鮮、韓國和日本。依據(jù)題意,故選C。
【點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洲。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共同位于東亞。
30、A
【解析】
【詳解】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處達1620米,蓄水量達2.3萬立方千米,故A正確;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積約為37萬平方千米,故B錯誤;蘇必利爾湖是北美洲五大湖中最大的一座淡水湖,故C錯誤;黑海與海洋相通不是湖,故D錯誤。故選A。
三、雙選題(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內(nèi),每小題有兩個正確答案,選對1個得1分,錯選不得分,共10題,每題2分)
31、D
【解析】
【詳解】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以及馬來群島的大部分,故AC錯誤;東南亞位于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故B錯誤;東南亞地區(qū)與我國山水相連,中南半島就是因位于中國以南而得名,故D正確。故選D。
32、A
【解析】
【詳解】東南亞為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成為世界上里要的熱帶作物產(chǎn)地的原因有熱量高、水分充足,故A正確;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地形崎嶇,故B錯誤;種植歷史悠久不是熱帶作物產(chǎn)地的原因,故C錯誤;東南亞勞動力充足,故D錯誤。故選A。
33、D
【解析】
【詳解】中南半島因在中國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中南半島上的山脈,大多由北向南延伸,河流流向也大致是自北向南,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tài);根據(jù)題意,故選D。
34、B
【解析】
【詳解】水流湍急,水能豐富的地方,落差大,地勢險峻,不適合居住,故A錯誤;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qū)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易于灌溉,是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重要地區(qū),也是城市與人口集中的地區(qū),故B正確;氣候濕熱不適合人類居住,故C錯誤;交通便利是人為原因,故D錯誤;根據(jù)題意,故選B。
35.BD 36.CD 37.AB
【解析】
【35題詳解】
由圖可知,亞洲地形復(fù)雜多樣,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地表起伏大,以高原、山地為主,故AC正確,BD錯誤。故BD符合題意,故選BD。
【36題詳解】
亞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主要位于東半球,北部深入北極圈以北,瀕臨三大洋,故CD正確,AB錯誤。故選CD。
【37題詳解】
亞洲與歐洲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為界,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東面、南面被太平洋、印度洋包圍,故AB正確,CD錯誤。故選AB。
【點睛】亞洲包括亞歐大陸的大部分以及周邊的島嶼,陸地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
38.AB 39.CD
【解析】
【38題詳解】
日本城市和人口集中,有一定的消費市場,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工業(yè)主要分布在海運便利的太平洋沿岸,港口條件優(yōu)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這樣便于原料和燃料的進口和工業(yè)品的出口,CD有關(guān);工業(yè)的分布跟多火山地震和森林茂密風景宜人沒有關(guān)系,故AB無關(guān);根據(jù)題意要求選擇無關(guān)原因的選項,故選AB。
【39題詳解】
日本的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交通運輸便利,日本礦產(chǎn)資源貧乏,市場狹小,經(jīng)濟對外依賴性強,日本進口原料,出口產(chǎn)品,形成加工貿(mào)易為主的經(jīng)濟,日本工業(yè)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nèi)海沿岸的狹長地帶,這里靠近海洋,海運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的進口和工業(yè)產(chǎn)品的出口,CD正確;排除AB。根據(jù)題意,故選CD。
【點睛】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以山地、丘陵為主,沿海平原面積狹小,經(jīng)濟發(fā)達,是世界上的強國,但是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國內(nèi)供給嚴重不足,對外依賴性十分嚴重,需要大量進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業(yè)制成品,所以工業(yè)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沿海地區(qū)海運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的進口和工業(yè)產(chǎn)品的出口。
40、AB
【解析】
【詳解】一月盛行風來自于陸地,氣流干燥,故A敘述正確,C敘述不正確;七月盛行風來自于海洋,帶來豐富降水,故B敘述正確,D敘述不正確; 故選AB。
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級下學(xué)期地理期末試卷(含答案解析),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測試范圍,下列旅游活動,能在挪威進行的是,判斷拉比的家鄉(xiāng)位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級下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