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 我們把物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叫做___________。
【答案】排開的水量
【解析】
【詳解】我們把物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叫做排開的水量。一個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變小了,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就會減??;如果它排開水的體積變大了,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就會增大。
2. 冰面行走容易打滑,人們想到在鞋底__________,這樣就__________了摩擦力。
【答案】 ①. 做上花紋 ②. 增大
【解析】
【詳解】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fā)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物體重,運動時的摩擦力大;物體輕,摩擦力小。冰面行走容易打滑,人們想到在鞋底做上花紋,增加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這樣就增大了摩擦力。
3. 山脈主要是由______ 構(gòu)成的。______是造成山脈變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①. 巖石 ②. 巖石破碎
【解析】
【詳解】山脈是地球陸地面積不足五分之一,它們是地殼大規(guī)律的運動的結(jié)果。山脈主要是由巖石構(gòu)成的。巖石破碎是造成山脈變化的主要原因。巖石在溫度、流水、生物、大氣等外力的作用和影響,給地表或地表的巖石造成了破壞,稱為風化作用。
【點睛】本題考查山脈,要求學生掌握山脈主要是由巖石構(gòu)成的。巖石破碎是造成山脈變化的主要原因。
4. 太陽能熱水器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人們正在大力使用太陽能。
【答案】 ①. 清潔 ②. 節(jié)能 ③. 安全
【解析】
【詳解】太陽能熱水器是一種清潔、節(jié)能、安全的能源,人們正在大力使用太陽能。
5. 擺的擺動快慢與_______________有關(guān)。
【答案】擺長
【解析】
【詳解】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guān),與擺錘的重量和擺幅無關(guān)。同一個擺,擺線越長,擺動越慢,擺線越您看到的資料都源自我們平臺,家威鑫 MXSJ663 免費下載 短,擺動越快。
6. 螺旋和盤山公路都是( )的變形。
【答案】斜面
【解析】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7. 用同樣多的橡皮泥,各造甲、乙兩艘船,甲船最多裝了20個墊圈,乙船最多裝了10個墊圈,那么誰的排開的水量大?( )
A. 甲船B. 乙船C. 一樣大D. 無法判斷
【答案】A
【解析】
【詳解】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水的重力。分析題可知,甲船的載重量大,說明甲船能夠排開的水量大。
8. 草原上生活著老鷹、兔子和各種各樣動物喜歡吃的草,如果草大量減少,( )。
A. 老鷹增加,兔子減少B. 老鷹減少,兔子減少
C. 老鷹增加,兔子增加D. 老鷹減少,兔子增加
【答案】B
【解析】
【詳解】生態(tài)平衡它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在一定時間內(nèi)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的整體叫生物群落。如果生物群落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受到破壞,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失去平衡。草原上生活著老鷹、兔子和各種各樣動物喜歡吃的草,如果草大量減少,那么兔子和喜歡吃草的動物也會減少。兔子和喜歡吃草的動物不斷的減少,老鷹的數(shù)量也會減少,使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所以B符合題意。
【點睛】本題考查生物群落,要求學生掌握生物群落。
9. 用同一塊橡皮泥,做成船形和碗形,都能浮在水面上,它們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
A. 船形的大B. 碗形的大C. 一樣大D. 無法判斷
【答案】C
【解析】
【詳解】同一塊橡皮泥,做成船形和碗形,都能浮在水面上,這說明它們的浮力等于重力,因為是同一塊橡皮泥,所以重力相等,因此它們所受浮力大小是一樣的。
10. 螢火蟲發(fā)的光屬于( )
A. 冷光源B. 熱光源C. 強光源
【答案】A
【解析】
【詳解】螢火蟲發(fā)出的光屬于冷光源。答案:A。
11. 生產(chǎn)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guān)系主要是( )。
A. 相互利用的關(guān)系B. 吃與被吃的關(guān)系
C. 相互競爭的關(guān)系D. 互惠互利的關(guān)系
【答案】B
【解析】
【詳解】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chǎn)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吃與被吃這種關(guān)系,即捕食與被捕食的關(guān)系。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中的各生物由于食物關(guān)系而形成相互聯(lián)系,它們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如食物鏈或食物網(wǎng)中任何一種生物的數(shù)量發(fā)生變化,都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因為其中某成分的變化,往往會引起其他成分發(fā)生相應的變化,甚至引起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變化,另外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guān)系還有合作,即生物之間相互利用、互惠互利的關(guān)系;競爭是生物之間為某種利益相互爭奪等關(guān)系。
12. 下列電路中,小燈泡能發(fā)光的是 ( )。
A. B. C.
【答案】C
【解析】
13. 我用一個上下粗細一樣的圓桶做了個泄水型的水鐘,發(fā)現(xiàn)每分鐘刻度間的距離( )。
A. 前大后小B. 前小后大C. 間距不變
【答案】A
【解析】
14. 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時,應該( )
A. 先用低倍鏡觀察,再用高倍鏡觀察
B. 先用高倍鏡觀察,再用低倍鏡觀察
C. 低倍鏡高倍鏡那個先用都一樣
【答案】A
【解析】
15. 毛蟲被小鳥吃是一條食物鏈( )。
A. 正確B. 不正確C. 兩種都不是
【答案】B
【解析】
【詳解】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食物鏈至少有三種生物,毛蟲、小雞都是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它們都是消費者。所以這不是一條食物鏈。
【點睛】本題考查食物鏈的組成,起點是生產(chǎn)者。
16. 下面哪種方法可以使馬鈴薯水中浮起來。( )
A. 往水里加鹽B. 水倒掉一些C. 水里加純凈水
【答案】A
【解析】
【詳解】比同體積的液體重的物體,在液體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液體輕的物體,在液體中上浮。往水里加鹽可以使馬鈴薯在水中浮起來。
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7. 臺燈上安裝燈罩主要是為了讓我們感到溫暖。( )
【答案】×
【解析】
【詳解】臺燈安裝燈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局部照明,減小對周圍環(huán)境的干擾。電燈上安裝燈罩,這是為了利用光的反射來增加亮度,不是為了讓我們感到溫暖,所以題干中說法是錯誤的。
18. 一個水滴就是一個天然的放大鏡。 ( )
【答案】√
【解析】
【詳解】因為水滴是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體,與凸透鏡的形狀相同。所以稱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鏡。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19. 水遇冷結(jié)冰時體積會膨脹,所以冰浮水面上。( )
【答案】√
【解析】
20. 多穿衣服會使人感到暖和,這是因為衣服能給我們增加熱量。( )
【答案】×
【解析】
【詳解】衣服無法產(chǎn)生熱量,并不是熱源,穿衣服使人暖和,實際上是人體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溫暖了自己。衣服能阻止人體散發(fā)的熱量跑到外面,同時阻止外面的冷空氣進入,這樣就使體表溫度下降很慢,讓我們感到?jīng)]那么寒冷了。
21. 企鵝適合在亞熱帶地區(qū)生活。( )
【答案】×
【解析】
【分析】企鵝生活在寒冷的南極。答案:×。
【詳解】略
22. 北極星的天空位置始終不會改變。( )
【答案】×
【解析】
23. 夏天,人們喜歡穿淺色衣服的原因是吸熱快。( )
【答案】×
【解析】
【詳解】物體吸熱的本領(lǐng)與物體的顏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陽光的照射角度有關(guān)。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所以題干中說法是錯誤的。
【點睛】本題考查物體吸熱的本領(lǐng),要求學生掌握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
24.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體積較大的形狀更容易下沉。( )
【答案】×
【解析】
【詳解】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水的重力。如果浮力大于重力,則上??;如果浮力等于重力,則懸??;如果浮力小于重力,則下沉。把橡皮泥改變形狀,做成體積較大,在水中的排開量變大了,會影響物體的沉浮,如果浮力大于重力則上浮。這就是鐵塊下沉,而輪船能夠在水中航行的原因。
25. 我們小學生可以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測量并計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
【答案】×
【解析】
【詳解】1969年美國宇航員在月球上安了一面鏡子,科學家從地球上發(fā)射激光,利用光反射回地面的時間,計算出地球到月球的準確距離是384403千米。根據(jù)對光的反射的認識,科學家測量月球到地球的距離,運用到了光的反射原理。月球上沒有鏡子,我們發(fā)射出去的光也無法反射回來,所以不能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測量并計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26. 綠豆芽的根喜歡向水分多的地方生長。( )
【答案】√
【解析】
【詳解】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礦物質(zhì),還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陽光、溫度、土壤和適宜的水分等條件。綠豆芽的根喜歡向水分多的地方生長。這種說法正確。
四、連線題。(共 10 分)
27. 在研究“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時,下面的材料或動作分別代表自然界的什么?
坡形土堆 下雨
噴水器噴水 地面的徑流
泥漿流淌 山坡上的溝壑
土堆上凹凸不平 土壤裸露的山坡
【答案】
【解析】
【詳解】流水、風、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會侵蝕土地。影響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雨量的大小。在研究“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時,噴水器噴水代表下雨,坡形土堆代表土壤裸露的山坡,土堆上凹凸不平代表山坡上的溝壑,泥漿流淌代表地面的徑流。
五、實驗探究題。(共12分)
下面兩幅圖是馬鈴薯在清水和另一種不知名的液體中的沉浮狀態(tài)(兩種液體的體積相同),請分析并回答問題。
28. 圖( )是清水, 圖( )是不知名液體。
29. ( )是比較兩種液體有什么不同的最好方法。
A. 聞一聞B. 取液滴加熱C. 嘗一嘗
30. 經(jīng)過實驗發(fā)現(xiàn)不知名液體里溶解有一種白色物質(zhì),下列說法正確的( )。
A. 這種物質(zhì)不是食鹽,就是白糖
B. 不能確定是什么物質(zhì)
C. 清水里只要溶解了這種物質(zhì),馬鈴薯就一定能浮起來
31. 馬鈴薯在同體積的清水和不知名液體中沉浮會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 )。
A. 馬鈴薯比同體積的清水重,比同體積的不知名液體輕
B. 清水和不知名液體是兩種不同的液體
C. 馬鈴薯比同體積的清水輕,比同體積的不知名液體重
32. 要使圖二中的馬鈴薯沉下去,可以往圖二的液體中加入( )。
【答案】28. ①. 一 ②. 二 29. B 30. B 31. A
32. 清水
【解析】
28題詳解】
根據(jù)馬鈴薯的沉浮狀況可知圖一是清水, 圖二是不知名液體。
【29題詳解】
實驗鑒別液體要注意安全,不能用嘴嘗試不知名的物體,因此適合的方法是加熱蒸發(fā)液體。
【30題詳解】
液體中有白色物質(zhì),單憑觀察無法判定這白色物質(zhì)是鹽還是白糖,因此不能確定是什么物質(zhì)。
【31題詳解】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與同體積的液體的重量有關(guān),比同體積的液體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
【32題詳解】
要使圖二中的馬鈴薯沉下去,應使馬鈴薯比同體積的液體的重,所以可以往圖二的液體中加入清水。
【點睛】本題考查物體沉浮與液體性質(zhì)的關(guān)系。
六、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3. 如果草原大面積退化,那么對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會造成什么影響?
【答案】動物的食物短缺,數(shù)量減少;食物鏈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失去平衡。
【解析】
【詳解】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生物群落。如果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受到了破壞,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失去平衡。如果草原大面積退化,草原上的食草動物將失去食物,數(shù)量急劇減少,生態(tài)系統(tǒng)會失去平衡。
34. 在我們生產(chǎn)、生活中廣泛地用到了輪軸。你知道的有哪些?(寫出三種以上)
【答案】螺絲刀、方向盤、水龍頭開關(guān)、門鎖、自行車踏板等。
【解析】
【詳解】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轉(zhuǎn)動的機械,叫做輪軸。輪軸有:腳蹬、車把手、大齒輪和小齒輪、汽車方向盤、水龍頭開關(guān)、門鎖把手、電風扇等。
【點睛】本題考查輪軸,要求學生掌握輪軸的應用。
35. 賣冰糕的阿姨為什么總用白色的棉被把冰糕包得嚴嚴的?棉被、羽絨服為什么具有較好的保暖效果?
【答案】因為棉被中有不流動的空氣,而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不易把外界的熱傳進去,這樣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棉被、羽絨服中有棉絮、羽毛,它們蓬松多孔隙,內(nèi)有很多不流動的空氣,而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因此棉被、羽絨服可以用來保暖。
【解析】
【詳解】略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湘科版六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湘科版六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湘科版六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150,2023-2024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湘科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連線題,圖形題,簡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湘科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湘科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湘科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