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少年時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青少年應珍惜時間 ,刻苦學習 ,不斷充實自己。
一、積累與運用(共33分)
1 .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 ,按要求完成后面的問題 。(每空 1 分 ,共 4 分)
①莘縣,位于山東省西部,是一個歷史底蘊深厚、文化悠久的縣城。②這里有許多值得一游的景點,下面就為大家提供一份詳細的莘縣旅游攻略。
③來到莘縣,一定不能錯過的是古韻十足的燕塔。這座始建于宋代的古塔,歷經多次修繕,至今仍保持著相當完整的建筑風貌。塔身高聳入云,塔內佛像旭旭如生,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
(1)第①句中有一處語序不當 ,請加以調整 。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應對調 。
(2)第③句中有一個錯別字 ,“___________ ” 應改為 “___________” 。
2. 下列句子 沒有語病且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 (2 分)
A. 只有對電池的回收、使用、流通和制造等環(huán)節(jié)依次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并嚴格執(zhí)行,鋰電池才有更好的未來 。
B. 班主任在班會上說 :“ 我們誰也不能否認優(yōu)異的成績是靠勤奮學習得來的 。 ”
C. 通過畫家們精湛的筆墨技法、巧妙的構思,很好地將人與自然交融在一起。
D. 近年來,農村的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教育質量、教學設施有了很大提高。
3. 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2 分)
①中國的民間樂器 ,浩瀚如煙海 ,燦爛如繁星,數(shù)不勝數(shù) , 現(xiàn)在就來介紹一下古箏吧 。
②箏由面板、底板、邊板、箏頭、箏尾、岳山、碼子、山音孔構成。
③聽了這些介紹 ,你是不是對古箏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趕緊來探索一下其他的民間樂器吧!
④古箏音樂含蓄柔美 ,清新舒展,韻味無窮 ,時而渾厚深沉,時而優(yōu)雅抒情,時而慷慨急促 。
⑤古箏被稱為民間樂器之王 ,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 ,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A.①⑤④③② B.①⑤②④③ C.⑤①②④③ D.⑤②④①③
4. 下列文學和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 分)
A.《海底兩萬里》中的尼摩船長性格陰郁,知識淵博,是一名反抗壓迫的戰(zhàn)士。這一形象正是凡爾納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和壓迫者的進步思想的體現(xiàn)。
B.魯迅,中國現(xiàn)代文學家,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等。
C.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時,常用“家”“令”等謙辭,如家父、家母、令弟、令妹 等。
D.虎妞,《駱駝樣子》中刻畫的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什么都和男人一樣,連罵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時候更多一些花樣?!辈恍业氖?,她最后因難產而死。
5. 默寫(每空 1 分,共 9 分)
徜徉在詩詞長河中,我們感受著詩人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和堅守奉行的人生信條。王維《竹里館》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來相照”的淡泊;杜甫《望岳》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勇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龔自珍《己亥雜詩》中“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的無私奉獻;杜牧《泊秦淮》中“⑥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和關 切。 讀《愛蓮說》,我們從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中體悟到做人應該像蓮一樣正直不阿。
6.今年是農歷“龍年”,本校某個班級活動設計了以“龍”為專題的小報,請你參與活動,完成相關習題。(6分)
(1)第一板塊:龍在中國民俗中。每逢節(jié)日慶典,大家都能見到歡騰旋躍,讓人興奮不已的舞龍表演。那么,你知道“舞龍”包含的意義嗎?(2 分)

(2)第二板塊:龍在中國古典中。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龍文化深厚的積淀,很多與“龍”有關的成語為人們廣泛應用。請寫出兩個你所知道的包含“龍”的成語。(2 分)

(3)第三板塊:龍在中國文字中。在“籠”、“瓏”這樣的例子后面,在寫出兩個以“龍”為偏旁的漢字。(2 分)
7. 名著閱讀(8分)
經典滋潤心靈,名著伴我成長。請閱讀下面節(jié)選語段,回答相關問題。
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不知道多少萬滴汗,才掙出那輛車。從風里雨里的咬牙,從飯里茶里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總結果與報酬,象身經百戰(zhàn)的武士的一顆徽章。在他賃人家的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著轉的陀螺;他沒有自己?!恶橊勏樽印?br>(1)【讀·人物】從語段劃線句可以看出此時的祥子是一個____________的人(用四字詞語概括)。當讀到小說結尾部分時,我們發(fā)現(xiàn)祥子又變成了一個____________的人。(2 分)
(2)【讀·情節(jié)】根據(jù)下邊提示,補寫祥子失車的主要情節(jié)。(3 分)
第一次,他用辛辛苦苦積攢的錢買了一輛車,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次,他沒有灰心,從頭再來,拼命攢錢,可車還沒買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他和虎妞結婚后用虎妞的錢買了車,可好景不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讀·方法】圈點批注法是古人讀書時常用的讀書方法,閱讀《駱駝祥子》也適用此法。我們在《駱駝祥子》整本書閱讀過程中作批注,可以從作品的內容、結構、____________ 、語言特色等方面著手,或寫出心得體會,提出自己的見解。(1 分)
(4)【讀·專題】專題探究是名著深度閱讀的有效方式之一。探究《駱駝祥子》中的主要人物祥子變成行尸走肉的原因。(2 分)
二、古詩文閱讀(共 14 分)
(一 ) 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2 分)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 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草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8. 詩中的前兩句寫出人們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 “ 初驚 ” 二字寫出了 “ 見草芽 ” 時的情態(tài) ,極其傳神,詩的后兩句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生動傳 神 ,試從修辭的角度進行賞析 。
(二)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問題 。 (12 分)
嶗山巨峰白云洞記
【明】藍田
即墨之東南,百里皆山也。山之大者曰嶗山。嶗山之群峰,其最高者曰巨峰。巨峰之巔 有洞焉,曰“白云”。此洞去鐵瓦殿東可二里,絕巖壁立。洞深而明,旁有水泉,可引以漱濯, 甲于巨峰。雖當晴晝云氣蓊郁則咫尺不可辨。頃刻變幻,則又漠然不知其所之矣。 然地高氣寒, 又多烈風,非神完骨強者,不敢久居。其登也,緣崖攀蘿,崎嶇數(shù)十里,非有泉石之癖者,亦不能至也。
北泉山人“薄游海上,南訪朐山②,登琊琊臺,北觀之罘山③,雄秀突兀,皆未有若嶗山者 也。 《齊記》曰: “泰山雖云高,不如東海嶗。”然嶗山僻在海隅,名未聞于天下,而朐山、琊琊、之罘,以秦皇之游覽也,人人知之。
嗚呼!山之見知與不見知,而亦有幸不幸存焉。山川且然,而況于人乎!
【注】①北泉山人:藍田號北泉,這是作者自稱。②朐 (qú) 山:位于山東濰坊臨朐縣城東。③之罘:即芝罘山,位于山東煙臺。
9.詞語積累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請根據(jù)下面虛詞“之”的積累卡片,判斷例句中“之”的用法或意思。 ( 4 分 )

10.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xiàn)象。下列畫橫線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2 分 )
A. 此洞去鐵瓦殿東可二里 委而去之
B.可引以漱濯 濯清漣而不妖
C. 甲于巨峰 桂林山水甲天下
D.則又漠然不知其所之矣 欣然起行
11.古時沒有標點符號,稱文辭停頓的地方叫句或讀。請用“/”標出文中畫橫線語句的停頓處。( 標 2 處 ) ( 2 分 )
雖當晴晝云氣蓊郁則咫尺不可辨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 2 分 )
然嶗山僻在海隅,名未聞于天下。
13.知人論世是古詩文鑒賞方法之一,即我們在欣賞、吟詠古人的詩歌作品時,應該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環(huán)境和時代,與作者成為心靈相通的好朋友。閱讀下面材料,揣測一下作者寫作此文時流露出的復雜情感。 (2 分 )
藍田(1477~1555),字玉甫,號北泉,即墨城人。自幼勤奮好學,七歲時能賦詩作 對,為學者嘆服。其為官剛正敢言,后遭貶罷歸?;毓世锖?,閉門讀書,不言時事。
三、現(xiàn)代文閱讀(共29 分)
(一)筆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蕭瑟、歲月荒寒的家鄉(xiāng),我度過了非常美麗的童年。千般美麗中,有一半,竟與筆墨有關。
那個冬天太冷了,河結了冰,湖結了冰,連家里的水缸也結了冰。就在這樣的日子,小學要進行期末考試了。
破舊的教室里,每個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經把毛筆在硯石上舔來舔去,準備答卷。那年月,鉛筆、鋼筆都還沒有傳到這個僻遠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門口有一個小水桶,孩子們平日上課時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結了冰,剛剛還是用半塊碎磚砸開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硯臺上的。孩子們都在擔心,考試到一半,如果硯臺結冰了,怎么辦?
這時,一位樂呵呵的男老師走進了教室。他從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給每個孩子的硯臺上都倒幾滴,說:“這就不會結冰了,放心寫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陣陣,答卷上也酒香陣陣。我們的毛筆字,從一開始就有了李白余韻。
其實豈止是李白。長大后才知道,就在我們小學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經在蘸酒寫字了,領頭那個人叫王羲之,寫出的答卷叫《蘭亭集序》。
我上小學時只有四歲,自然成了老師們的重點保護對象。上課時都用毛筆記錄,我太小了,弄得兩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臉上。因此,每次下課,老師就會快速抱起我,沖到校門口的小河邊,把我的臉和手都洗干凈,然后,再快速抱著我回到座位,讓下一節(jié)課的老師看著舒服一點。但是,下一節(jié)課的老師又會重復做這樣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腳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書法入門課。如果我寫不好毛筆字,天理不容。
后來,學校里有了一個圖書館。由于書很少,老師規(guī)定,用一頁小楷,借一本書。不久又加碼,提高為兩頁小楷借一本書。就在那時,我初次聽到老師把毛筆字說成“書法”,因此立即產生誤會,以為“書法”就是“借書的方法”。這個誤會,倒是不錯。
學校外面,識字的人很少。但畢竟是王陽明、黃宗羲的家鄉(xiāng),民間有一個規(guī)矩,路上見到一片寫過字的紙,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經污損,也萬不可踩踏。過路的農夫見了,都必須彎下腰去,恭恭敬敬撿起來,用手掌捧著,向吳山廟走去。廟門邊上,有一個石爐,上刻四個字:“敬惜字紙?!笔癄t里還有余燼,把字紙放下去,有時有一朵小火,有時沒有火,只見字紙慢慢焦黃,融入灰燼。
我聽說,連土匪下山,見到路上字紙,也這樣做。
家鄉(xiāng)近海,有不少漁民。哪一季節(jié),如果發(fā)心要到遠海打魚,船主一定會步行幾里 地,找到一個讀書人,用一籃雞蛋、一捆魚干,換得一疊字紙。他們相信,天下最重的,是這些黑森森的毛筆字。只有把一疊字紙壓在船艙中間底部,才敢破浪遠航。
那些在路上撿字紙的農夫,以及把字紙壓在船艙的漁民,都不識字。
不識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們崇拜從未謀面的神明,是為世間之禮、天地之敬。這是我的起點。
(節(jié)選自《中國文脈》)
14. (4分)閱讀全文,用簡潔的語言將文章所寫的主要事件補充完整。
(1)
(2)老師抱我洗去墨跡
(3)
(4)鄉(xiāng)人敬惜字紙
15.(4分)結合語境,根據(jù)提示,品析下列語句的表達效果。
(1)于是,那些奔跑的腳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書法入門課。(提示:從修辭手法的角度)
過路的農夫見了,都必須彎下腰去,恭恭敬敬撿起來,用手掌捧著,向吳山廟走去。(提示:從詞語的角度)
(4分)文中“那些在路上撿字紙的農夫,以及把字紙壓在船艙的漁民,都不識 字”獨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5分)讀了本文,聯(lián)系作者的成就,談談對文章結尾“這是我的起點”這句話的理解。
(二)中國龍文化源起
在原始社會的史前階段,把龍作為氏族部落的圖騰物來崇祀,是原始人樸素宗教意識的反映,其文化史價值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對象,其功能意識來源于人們認為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之中的信念。在考古文物和喪葬習俗中,則反映在希望來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騎龍升天”擺塑,就是很好的例證。
龍文化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起源和發(fā)展有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主要經歷了原龍、禮 龍、神龍和文化龍四個階段。原龍即圖騰龍,主要作為氏族的感生神而存在,主要作用是民族的保護神和崇拜圖騰,既是氏族之根,同時具有超常的能力。
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遺址中出土的陶壺龍紋,揭示了龍的一源。陶壺龍紋為人面、長魚身、有鰭、曲身、似龍似蛇,應為原龍形象的一種。在仰韶文化彩陶紋飾中,魚的形象占了絕大多數(shù),聯(lián)想到商周銅器上習見的族徽動物,可以初步認定這些魚紋具有族徽的性質。
大凡圖騰崇拜,起初都是現(xiàn)實中實在的動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斷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變?yōu)橥耆撾x實際的神物了。所以說魚紋可能即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圖騰物,而加長的魚龍紋則是一種變形紋,有趨向神化的痕跡。
那么,魚這種水中精靈怎么會成為半坡人的圖騰物呢?這不能不讓人聯(lián)想到一萬年以前的第四紀冰川洪水期。當時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長達數(shù)千年,人類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從哪里來”的時候,很自然地把魚作為自己的感生 神,即祖先,來加以崇拜。只有作為魚的子孫,才可能具有魚類在水中遨游的本領,氏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續(xù),而半坡氏族大量的長身魚紋或龍魚紋則有明顯的向龍轉化的趨向,處于龍文化的萌芽狀態(tài)。
這種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證。在我國夏代,還常常面臨著洪水災害,所以夏人仍把龍魚作為感生圖騰,仍希望人類像龍魚那樣在水中生活。戰(zhàn)國時代,人們把龍當做“鱗蟲之長”,還保留了把龍作為魚類的傳統(tǒng)觀念。在商周銅器和漢代畫像石中的龍,口中是常常銜魚的。所以說,原始龍是水物的觀念是始終不變的。
在東北紅山文化中出土的“玉豬龍”,頭部似豬首,身體呈“C”形。所以,有學者認為:豬是龍的起源,因為在人類最早馴化的六畜之中,只有豬的繁殖能力最強,而強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災害面前代代延續(xù)下去。這和半坡人以魚龍為圖騰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只不過半坡人希望擁有超自然力,而紅山人希望增強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
以上兩種原始的龍之起源中,隨著炎黃二帝及華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豬龍文化被融入了龍魚文化之中。這從中原地區(qū)分布廣大的仰韶文化遺址和與仰韶文化有直接傳承關系的龍山文化遺址中可以得到佐證,之后的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續(xù)至今。
據(jù)研究,龍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而有文字記載以來的中國歷史即使從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因此,古代文獻資料所記載的龍,只能反映當時人們的崇龍習俗和認識水平,不能當做龍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加以引用,清楚龍的本來面目,只能根據(jù)考古材料。
【注】①感生圖騰即感生神話中的圖騰,指母系氏族時期人們把氏族繁衍的“功勞”歸于圖騰的意志和行為。
18.下列關于我國龍文化起源和發(fā)展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原始社會,把龍作為氏族部落的圖騰物來崇祀,反映了史前階段原始人樸素的宗教意識。人們對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成為其功能意識來源。
B.西水坡墓葬中的“騎龍升天”擺塑,有力地證明了氏族部落把龍作為崇祀的圖騰物,意為希望追求來世的幸福,所以說原龍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護神和崇拜圖騰。
C.伴隨著中華民族漫長的演化過程,龍文化的發(fā)展主要經歷了原龍、禮龍、神龍和文化龍四個階段。仰韶文化半坡遺址中出土的陶壺龍紋,揭示了龍的一源。
D.長身魚紋或龍魚紋則有明顯的向龍轉化的趨向,處于龍文化的萌芽狀態(tài),魚紋可能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圖騰物,而加長的魚龍紋則有趨向神化的痕跡。
1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人類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嚴重挑戰(zhàn),因而后來的半坡人很自然地把魚作為自己的祖先來崇拜。他們認為只有作為魚的子孫,氏族才可能在洪水世界里生存延續(xù)。
B.大凡圖騰崇拜,起初都是現(xiàn)實中實在的動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斷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變?yōu)橥耆撾x實際的神物了。
C.有學者認為,豬是龍的起源,紅山文化的玉豬龍和半坡人以魚龍為圖騰的理想都是同樣的: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D.起源于原始人類的玉豬龍和魚龍,隨著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滲透,這從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文化
遺址中可以得到佐證,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20.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國的龍文化在文化史價值上,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對象。例如:仰韶文化中的“魚龍”和紅山文化中的“玉豬龍”,只是象征著氏族的生存、繁衍。
B.原始龍是水中物,這個觀念一直伴隨著中原一帶華夏文化的發(fā)展。有學者認為,因為豬的繁殖力可佑護氏族在災害中延續(xù)下去,所以它自然就成為紅山文化中龍的起源。
C.夏人為感激龍魚對本氏族的繁衍、避災之功,依然把其作為圖騰,希望自己的族人還能像龍魚那樣在水中生活。因為在那時,我國的人民還常常面臨著洪水災害。
D.研究表明,龍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而用文字記載的中國歷史也不過三千多年。因此,研究龍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據(jù)考古材料而不能依賴古代文獻資料。
三.作文(50分)
21.閱讀以下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文章。
能讓人心動的不是金錢,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是每一朵明媚而純粹的笑容,每一次真誠而友好的交流,每一個卑微卻善良的感動。
請以“讓我溫暖你的心”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親身經歷或體驗,不得抄襲;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書寫要正確、規(guī)范、美觀。

相關試卷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山東省聊城市莘縣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積累與運用,古詩文閱讀,現(xiàn)代文閱讀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這是一份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共4頁。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這是一份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試題答案全部寫在答題卡上,青春的花海,時代的芬芳,古詩文名句默寫,名著閱讀,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語文試題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語文試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開學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