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6頁,五個大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照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
一、積累與運用(共2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都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坍塌(tān)稱職(chèng)澄澈(chéng)怪誕不經(jīng)(dàn)
B.滑稽(jī)較量(liáng)貯蓄(zhù)拈輕怕重(niān)
C.庇護(bì)蜷伏(quán)蹣跚(pán)隨聲附和(hè)
D.一霎(chà)氣概(gài)叮囑(zhǔ)杞人憂天(qǐ)
2.下列詞語書寫都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匍匐 頭銜 決別 駭人聽聞B.絮叨 熱忱 癱瘓 大相徑庭
C.余暉 嘹亮 飄緲 畏罪潛逃D.純粹 殉職 悵然 翻來復去
3.請在下面橫線處填寫相應的古詩文名句,完成積累卡片。(8分)
4.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2分)
①服飾往往折射出一個時代的風尚,歷史上大規(guī)模的服飾變化大多與文化思潮緊密相關。
②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國潮服飾應運而生。
③近年來,伴隨文化自信日益增強,大眾就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已形成廣泛共識。
④用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元素構(gòu)建視覺系統(tǒng),回應并進一步影響著人們的審美。
⑤國潮服飾以人們對中華美學的內(nèi)在需求為出發(fā)點,以當代國際流行風尚為基礎。
A.①③⑤④②B.④②①③⑤C.①③②⑤④D.④②③①⑤
5.如果你所在的班級準備以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的揭曉為契機舉辦“文學部落”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共9分)
(1)以下是小語在黑板報上用到的一則材料,請你幫他給材料擬個標題,要求不超過25個字。(2分)
標題:____________
浙江桐鄉(xiāng)烏鎮(zhèn),作家茅盾故里,小橋流水依舊,江南古鎮(zhèn)煥新。11月19日晚,“2023中國文學盛您看到的資料都源自我們平臺,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元/份典·茅盾文學獎之夜”在烏鎮(zhèn)互聯(lián)網(wǎng)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時隔15年之后,這一具有崇高榮譽的文學獎項,再次回到茅盾的故鄉(xiāng)頒獎。這也是一次中國文學的“歸鄉(xiāng)”之旅。
文學是精神的故鄉(xiāng)。1933年,茅盾發(fā)表的長篇小說《子夜》,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現(xiàn)實主義作品的代表?!镀椒驳氖澜纭贰栋茁乖贰度耸篱g》……自1981年以來,遵從茅盾遺愿設立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描摹社會現(xiàn)實的廣度與深度,在人們心中留下了特殊的重要的分量,在社會主義文學事業(yè)的星空中熠熠閃光。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雪山大地》《寶水》《本巴》《千里江山圖》《回響》,是新時代文學對于廣闊社會現(xiàn)實的書寫和回應。
——《人民日報》
(2)為了更好地了解同學們的閱讀情況,小語作為小組代表,對中學生喜愛閱讀的圖書種類進行了調(diào)查。在綜合性學習活動課上,請你幫他總結(jié)調(diào)查結(jié)果,然后就“如何改變當前中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這一問題提出兩條建議。(4分)
調(diào)查結(jié)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議(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學部落”綜合性學習活動結(jié)束后,小語的媽媽仍然反對他閱讀課外書籍,小語該怎樣勸說他媽媽?(要求:用上一句讀書名言,不超過10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8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6~9題。(共16分)
香噴噴的槐花餅
董國賓
①每年的四、五月份,槐花、榆錢掛滿枝頭,一樹樹的真是喜人。每到這時,我的思緒都會走到歲月里去,一遍又一遍地想起母親做的香噴噴的槐花餅。
②我的家鄉(xiāng)在農(nóng)村,村旁有一處水灣,祖祖輩輩就在這里生活。每年一開春,春水開始回暖,春草剛剛爬上斜坡,從這時起,年幼的我就天天盼著槐花開、榆錢一串一串地綴在枝頭上。因為家里窮,沒什么好吃食,季節(jié)賜予的美味就在我心里扎了根。那時我家院子里種了兩棵刺槐樹,院外還有三棵,屋后還長著一排。每天太陽一出來,我就迎著陽光抬頭往樹上看。小鳥嘰嘰喳喳在樹上叫,就是不見槐花開出來。我天天都想吃上槐花餅,盼得好心焦。別的園子里都已繁花落盡,河邊彎柳也褪去風騷,槐樹才趕在春天轉(zhuǎn)身離開之前開出花朵來。這一開,村落里像下了一場雪,院子里也便有了月光落地的聲音?;睒浣K于開花了,一樹樹小白花都串成了串,三五串扎成一捆,擁擁擠擠掛在枝條上,整個村子白瑩瑩的,像懸掛了無數(shù)的小燈盞。
③收獲槐花的時刻,全家老少齊上陣,我家采摘槐花的場面真是熱鬧。母親拿了梯子往樹下一放,父親腳一蹬就爬上去,在頭頂上揮舞著綁在長桿上的鐮刀,一大串一大串的槐花應聲落下來,一會兒工夫就白了一地。我和弟弟趕忙拾進筐里,奶奶也過來幫忙,還不停地說:“今天就給你們做槐花餅吃。”我和弟弟早就盼著吃槐花餅,一聽到這,就更來勁了。撿拾槐花的快樂真是妙不可言!樹梢上的槐花最難采摘,父親爬樹像個猴子,一眨眼就躥到了樹頂。他除了干好手里的事,還大呼小叫地指揮我們做這做那,像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每采摘下來一大串槐花,父親都會呵呵地笑個不停,還不住地說:“看,能做一盤菜呢?!边@是個收獲喜悅的季節(jié),我們家會很開心地忙上一陣子。
④母親動手做槐花餅了。我和弟弟在院子里瘋玩上一陣子,然后鉆進廚房,充滿期待地待在那里。母親先把新鮮的槐花小心地捋下來,清洗干凈;接下來入鍋焯水,取出后擠干水分放進面盆;然后打入兩個雞蛋,加入簡單的調(diào)料,拌上面粉,加入適量水,用力揉,直到揉成一個大的面團。母親把揉好的面團分成拳頭大小,在面板上一個個搟成薄餅,下面就要煎槐花餅了。
⑤嘴饞的我在廚房里東瞅瞅西看看,想象著槐花餅出鍋的樣子,小肚子早就咕咕叫了。鍋里的油燒至八成熱,母親利落地把餅放進去,撲鼻的香味一下子冒出來,當煎至兩面金黃,一個個槐花餅就出鍋了。槐花餅香噴噴的,又酥又軟,真是解饞,直吃得我的小肚子圓鼓鼓的。吃了一頓難得的好飯,我的心思還沒了,拿了一個槐花餅就跑出去,在土堆上一邊和小朋友玩耍,一邊將槐花餅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被ㄩ_了,村子里家家都做槐花餅,小朋友和我一樣,每人手里拿著一個,一口口吃得真香。
⑥槐花的吃法很多,蒸槐花、涼拌槐花、槐花餃子、槐花丸子和槐花湯,這些吃法和槐花餅一樣,做起來也不復雜,那時母親天天給我們做,我們像過年一樣開心和快樂,村子里家家戶戶也沉浸在一片喜悅中。
⑦明媚的陽光中,眼前又是一樹樹槐花白。這宛若夢幻般的槐花,一下子又把鄉(xiāng)下的舊時光呈現(xiàn)出來。過往的日子里,生活雖然艱苦,但吃著母親做的槐花餅,童年就充滿了無限的快樂和向往。
(選自《石家莊日報》,有刪改)
6.請按照時間順序,簡要梳理文章圍繞“我”和“槐花”寫了哪幾件事。(4分)
7.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第④段畫線句是如何表現(xiàn)母親做槐花餅的情景的。(4分)
8.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首段提及“每年的四、五月份,槐花、榆錢掛滿枝頭”的作用。(4分)
9.請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和主旨,簡要分析結(jié)尾“槐花餅”的意蘊。(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0~12題。(共12分)
鄉(xiāng)村的冬天
翟傳海
①傍晚時分;成群的玉?從昏暗的天空蜂擁而下,撲簌簌,紛紛揚揚。不大一會兒,天地間白茫茫不辨東西。
②第二天清早起來,天地間已是銀裝素裹,渾然一體。自小時候起,我就喜歡一個人在漫天風雪中,靜靜地踏著碎瓊亂玉,不思不想,頂風迤邐而行。耳畔有雪花窸窸窣窣的飄落聲,一如晚風吹過草葉,細碎、零亂卻悅耳動聽。腳下踩踏著晶瑩的厚雪,“咯吱、咯吱”就像響在你的心頭。一會兒,浮躁的心就變得空靈、澄澈和平靜了。漫步間,伸手掬一把雪久久握在手中,感受它帶給肌膚的徹骨的清涼。雪地上留下的深淺不一的足印,可以讓你看到生命存在著真實的重量。一步一個腳印,踏實而愉悅中,讓你的身心輕松通泰。
③小時候我沒有貼身內(nèi)衣,冬日早晨棉襖、棉褲直接貼身穿,冰如盔甲,需要母親拿到灶臺上熏烤后才能穿。然而,倘是某天早晨,窗戶透過異樣的白光,院子里又傳來嘩啦嘩啦的掃雪聲,我們就會一骨碌跳將起來,爬到窗臺上證實后,把冰冷的棉襖棉褲麻利地穿了,一下蹄到門口,再一下就躥到當院了。
④躥到當院時,大人們已將滿院子皚皚白雪,弄得亂七八糟了:一串腳印是通向茅廁的,一串腳印是通往雞舍的,還有一串是灶房和村頭水井相連的。當一串清晰的腳印,把灶房和村頭水井連接之后,大人們就拿了鐵锨或掃帚,在院子和門前胡亂掃將起來。興奮的我們,當即蹲在當院喊叫起來,企圖阻止大人對眼前這皚皚滿院、晶晶瑩瑩的白雪的破壞。大人們并不理睬:“去,一邊玩兒去。外面多的是!”
⑤我們悻悻然跑出家門時才發(fā)現(xiàn),遠山近樹、房屋草垛、萬千溝壑……目力所及之處,盡是茫茫一片潔白。往日被莊稼覆蓋的田地,經(jīng)了風雪整治,邊兒是邊兒沿兒是沿兒、埂是埂壟是壟。被樹木掩映一夏一秋的村落、房舍,現(xiàn)在差不多都裸露了出來。前村后院,白墻灰瓦高低錯落。躲在誰家山墻邊兒的一叢山竹,似靜似動,翠綠有趣;院內(nèi)墻外樹木赤裸地站著,你不僅能看清胳膊與腿兒、肋骨和關節(jié),身體上的每一塊疤痕,都暴露無遺,很骨感……
⑥坐在火盆近處做針線活兒的母親,總是家長里短嘮叨個沒完。屋內(nèi)生火久了,房頂積雪悄悄融化。雪水順了?草小瓦滲到屋檐。滲到屋檐后一點點凍結(jié),一點點凝結(jié),形成長長的冰掛。那冰掛橫看像水晶簾子,直觀如寒刀利劍,孩子們爭相打取,大人們就吼叫:趕緊走,房瓦(繕草)松動了,屋檐不就損壞了嗎?被臭罵的孩子們,于是蔫蔫地跑到村頭滾雪球、堆雪人去了。雖然手臉凍得通紅,雖然堆出的雪人只是一個雪堆兒、堆起的獅子像條死狗,可他們照舊歡呼雀躍、樂此不疲。
⑦“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狈灿兴幦潜瑁B家中水缸都結(jié)了厚厚一層,敲下來像透明玻璃。如果它不會融化,用它替換糊在窗戶上的舊報紙該多好啊。倘若晚飯后,沒有把鍋碗瓢勺中的清水倒掉,第二天早上一準會凍成一塊。稍一加溫,一個碗樣、瓢樣的冰雕,就完整取下來了。受此啟發(fā),我們晚上睡覺前會在碗、勺里加上一點兒糖水——那是我們最早吃到的冰糕,吃到嘴里心里美滋滋的。
⑧久違的太陽出來了,做針線的母親們、久臥在床的爺奶們,會不約而同地集聚到背風向陽的墻根兒曬暖兒。過完臘月初八,人們開始慌年了?!敖恢D月都是好兒”,村子里隔三岔五就有或嫁或娶的,天天有歡樂?,F(xiàn)在,閉起眼來想一想,鄉(xiāng)村的冬天,自有它的溫馨和快樂!
(選自《河南日報》2023年11月29日,有刪改)
10.小語讀到這篇文章時認為鄉(xiāng)村的冬天讓“我”感到溫馨和快樂的事情有很多,請你幫助小語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梳理。(4分)
11.小語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的句子很有特點,進行了一點批注,但是分析得不夠深入,請你幫助他將批注補充完整。(4分)
耳畔有雪花窸窸窣窣的飄落聲,一如晚風吹過草葉,細碎、零亂卻悅耳動聽。
批注:這一句的修辭用得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為什么用《鄉(xiāng)村的冬天》而不用《冬天的鄉(xiāng)村》作標題?請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和主旨簡要分析。(4分)
三、古詩文閱讀(共15分)
(一)閱讀下面三個文段,完成13~16題。(共11分)
【甲】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乙】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丙】
勸學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靜以修身”中的“靜”是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它的目的是“修身”。
B.“險躁則不能治性”中的“險”是輕薄的意思,“險躁”與上文的“寧靜”是相對而言的。
C.“年與時馳”中的“馳”在這里是迅速逝去的意思,寫出了時間流逝之快。
D.“遂成枯落”中的“枯落”是凋落、衰殘的意思,比喻人身體不好,年老力衰。
14.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5.請你仔細揣摩【甲】文中父親說話時的語氣和情感,體會下面句子在勸誡方面的妙處。(3分)
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16.【甲】【乙】【丙】文在“勸學”方面用了相同的表現(xiàn)手法,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進行分析。(4分)
(二)閱讀下面一首曲,完成17、18題。(共4分)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7.“小橋流水人家”寫景別具一格,請任選角度賞析其妙處。(2分)
18.假如語文課上老師讓你朗誦《天凈沙·秋思》,你會用什么樣的語調(diào)呢?請說明理由。(2分)
四、整本書閱讀(4分)
19.請從下面兩個小題中任選一題作答。(4分)
(1)規(guī)則的制定不僅是約束,更是督促自我成長的動力,在班級舉行的《西游記》名著閱讀交流會中,語文老師讓你結(jié)合下面的回目給同學們講一講緊箍兒對孫悟空成長的促進作用,請你完成。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2)在《朝花夕拾》名著閱讀交流會上,有一個“我為魯迅建公眾號”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如果讓你在書中選擇一個人物加入魯迅的“朋友圈”或拉入他的“黑名單”,作為小組代表,你會選擇誰呢?請結(jié)合名著內(nèi)容說明理由。
五、作文(50分)
20.閱讀下面材料,任選一題作文。(50分)
冬天,萬木凋零,寒風刺骨,大地銀裝素裹、耀眼奪目;冬天,冰凌垂掛,聚水保墑,帶著美好的信息,孕育著美好的希望。在人生的冬天里,總有一份溫暖守護著你我。
(1)請以“冬日里的溫暖”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600字左右。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2)請以“在我的心中,你最______”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內(nèi)容,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參考答案
2023—2024學年上學期期末學情調(diào)研
七年級語文
一、積累與運用(共23分)
1.C(2分)A項,應為稱職(chèn);B項,應為較量(liàng);D項,應為一霎(shà)。
2.B(2分)A項,“決別”應為“訣別”;C項,“飄緲”應為“縹緲”或“飄渺”;D項,“翻來復去”應為“翻來覆去”。
3.①鄉(xiāng)書何處達 ②歸雁洛陽邊 ③何當共剪西窗燭 ④卻話巴山夜雨時 ⑤思君不見下渝州 ⑥我寄愁心與明月 ⑦隨君直到夜郎西 ⑧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每空1分,有錯該空不得分。共8分)
4.C(2分)文段講的是“國潮服飾”的相關知識,根據(jù)各選項中的首項,可知首句從①和④中選,比較可知④的提出需要一定的前提,所以①應為首句,故排除B、D選項。根據(jù)②中的“這樣的時代背景”可知,②應在③后且緊密相連,而且應先提出國潮服飾,再對其進行解釋,故②應在⑤前。因此選C。
5.(1)示例: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浙江桐鄉(xiāng)烏鎮(zhèn)舉行(意思對即可。關鍵詞“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浙江桐鄉(xiāng)烏鎮(zhèn)”“舉行”,共2分)
(2)示例調(diào)查結(jié)果:中學生課外讀物的種類較多,(1分)但最愛看漫畫書和童話故事,對散文集和傳記則不太感興趣。(1分)(意思對即可。共2分)
建議:社會應營造積極閱讀文學作品尤其是散文和傳記作品的氛圍;學校應多舉辦文學作品尤其是散文和傳記閱讀活動;老師在課堂中應加以引導,教授學生閱讀散文和傳記的方法;家長應在家多引導孩子閱讀散文和傳記,并做好示范。(社會、學校、老師、家長都需要加強引導,引導中學生多讀散文和傳記,培養(yǎng)中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意思對即可。每點1分,寫出兩點即可,共2分。綜合概述作答亦可)
(3)示例:媽媽,您一直擔心我讀課外書籍浪費時間,會影響我的學習,(1分)但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1分)多讀書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對寫作也有很大幫助。今后您還是讓我多讀點兒課外書籍吧。(1分)(意思對即可。共3分。沒有用禮貌用語或沒有引用名言可酌情扣1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8分)
6.示例:①春水開始回暖時,“我”每天仰著頭盼望槐花開放;②收獲槐花時,“我”和弟弟幫家人撿拾槐花;③母親動手做槐花餅時,“我”和弟弟鉆進廚房期待母親早點兒做好;④槐花餅出鍋后,“我”吃過飯后拿著槐花餅在土堆上邊吃邊和小朋友玩耍。(意思對即可。每點1分,共4分)
7.示例一:該句用“捋”“擠”“打”“拌”“揉”等一系列動詞,(1分)對母親做槐花餅的過程進行了細致的描?。ㄍㄟ^動作描寫,細致地寫出了母親做槐花餅的過程),(1分)突出母親做槐花餅的動作熟練,(1分)表達了“我”對吃槐花餅的期待之情。(1分)
示例二:該句用“先”“接下來”“然后”等順序詞,(1分)條理清晰地寫出了母親做槐花餅的過程,(1分)突出母親做槐花餅的動作熟練,(1分)表達了“我”對吃槐花餅的期待之情。(1分)
(意思對即可。共4分)
8.示例:文章首段提及“每年的四、五月份,槐花、榆錢掛滿枝頭”的情景,是環(huán)境描寫,(1分)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1分)渲染了和諧美好的氛圍,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調(diào),(1分)同時引出下文關于母親做槐花餅的回憶。(1分)(意思對即可。共4分)
9.本題分層賦分,共4分。
第一層級:理解角度單一,只能從表層理解“槐花餅”。(1分)
示例:“槐花餅”指的是收獲槐花后母親給“我”煎的餅。
第二層級:理解角度多樣,能涉及兩重意蘊。(2~3分)
示例:“槐花餅”指的是收獲槐花后母親給“我”煎的餅,從收獲槐花到制作槐花餅體現(xiàn)了母親對“我”的關愛;“槐花餅”讓“我”在艱苦歲月里的童年充滿了無限的快樂和向往,也是“我”對過往生活的留戀。
第三層級:思維全面,理解有深度,能關聯(lián)多個層面。(4分)
示例:“槐花餅”指的是收獲槐花后母親給“我”煎的餅,從收獲槐花到制作槐花餅體現(xiàn)了母親對“我”的關愛;“槐花餅”讓“我”在艱苦歲月里的童年充滿了無限的快樂和向往,也是“我”對過往生活的留戀,蘊含了“我”對家鄉(xiāng)生活、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10.①雪地里的聲音和腳印讓在漫天風雪中頂風迤邐而行的“我”感到身心愉悅;②跑出家門時被雪后遠山近樹、房屋草垛、萬千溝壑的景象震撼;③爭相打取屋檐上的冰掛,滾雪球、堆雪人讓“我”感到快樂;④“我”很享受睡覺前在碗、勺里加糖水制作“冰糕”的樂趣;⑤冬天鄉(xiāng)村里人們其樂融融的景象讓“我”感到溫馨。(意思對即可。每點1分,任答4點,共4分)
11.示例: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將雪花的飄落聲音比作晚風吹過草葉的悅耳動聽聲。(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雪中漫步給“我”帶來的身心愉悅之感,(1分)表達了“我”對鄉(xiāng)村冬天的美麗和寧靜的喜愛和贊美之情。(1分)(意思對即可。共4分)
12.示例:《鄉(xiāng)村的冬天》的著眼點是“冬天”,《冬天的鄉(xiāng)村》的著眼點是“鄉(xiāng)村”,(1分)文章的敘事抒情時都是圍繞“冬天”的特點來寫的,(1分)在行文中側(cè)重在對冬天景色的描寫中抒發(fā)對鄉(xiāng)村冬天景色的喜愛和贊美之情。(1分)強調(diào)“冬天”帶給人們的溫馨和快樂,因此文章的標題用《鄉(xiāng)村的冬天》。(1分)(意思對即可。共4分)
三、古詩文閱讀(共15分)
13.D(2分)“遂成枯落”中的“枯落”是凋落、衰殘的意思,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
14.示例:不內(nèi)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沒辦法明確自己的志向,不寧靜安穩(wěn)就沒辦法達到遠大目標。(關鍵詞語“淡泊”“無以”“致遠”一個1分,扣完為止,大意不對可酌情扣1分。共2分。用肯定句翻譯正確也給分)
15.示例:“須”是必須的意思,連用兩個“須”字表達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語氣。(1分)“非……無以……”雙重否定,強調(diào)了“學習”和“立志”的重要,(1分)表現(xiàn)了諸葛亮對兒子的殷切期望,更能達到勸誡的目的。(1分)(意思對即可。共3分)
16.示例:都運用了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1分)《誡子書》將淡泊寧靜與淫慢險躁作對比,強調(diào)了明志致遠的實現(xiàn)途徑;(1分)《金縷衣》將“花開”“須折”與“無花”“空折”進行對比,突出珍惜時光的重要性;(1分)《勸學》將“黑發(fā)”(年少)與“白首”(年老)進行對比,突出讀書學習要趁早,不要等到年老才后悔。(1分)(意思對即可。共4分)
【附參考譯文】
【乙】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ㄩ_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丙】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沒有勤奮學習。
17.示例一:描寫了溫馨、安適(清雅、幽靜、閑適)的景象,表達了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羈旅之苦)。
示例二:以樂景反襯哀情,反襯出游子的羈旅之苦(思鄉(xiāng)之情)。
(意思對即可。共2分)
18.示例:我會用悲傷低緩的語調(diào)朗誦,因為這首散曲描寫的是蕭瑟凄涼的日暮秋郊之景,流露的是游子孤寂愁苦的思鄉(xiāng)之情。(意思對即可。語調(diào)符合詩歌情感基調(diào)1分,能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說明理由1分,共2分)
四、整本書閱讀(4分)
19.(1)示例:孫悟空打死六個毛賊后,因不服唐僧管教棄他而去,(1分)觀音菩薩過來送給他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暗示他給孫悟空戴上,同時傳給了他緊箍咒,(1分)被誆騙戴上緊箍兒之后,孫悟空變化很大,在緊箍咒的束縛下跳出自我任性的牢籠,使自己能正確處理和唐僧的關系。(2分)(意思對即可。共4分)
(2)示例一:“朋友圈”推薦人物:長媽媽。(1分)推薦理由:長媽媽雖然是一位身份低微、行為粗魯、喜歡“切切察察”、睡覺愛擺“大”字的農(nóng)村婦女,(1分)但是她善良樸實,十分關愛孩子,千辛萬苦替“我”買來《山海經(jīng)》,(1分)“我”對長媽媽更多的是尊重、懷念和祝愿之情,將其加入“朋友圈”更合適。(1分)
示例二:“朋友圈”推薦人物:范愛農(nóng)。(1分)推薦理由:“我”對范愛農(nóng)的感情經(jīng)歷了由憎惡到喜愛的過程,(1分)由于“我”在范愛農(nóng)初赴日本時無意中搖了搖頭,使“我”與范愛農(nóng)之間產(chǎn)生了隔閡,范愛農(nóng)有意為難“我”,(1分)但相同的境遇使我們再次相遇、相熟和相知,共同去看光復的紹興、同在師范任教、經(jīng)歷報館案風波等,續(xù)寫了我們的友誼,將其加入“朋友圈”更合適。(1分)
示例三:“黑名單”推薦人物:衍太太。(1分)推薦理由:衍太太允許別人家的孩子吃冰,卻不讓自己的孩子吃,(1分)在父親臨終時慫恿“我”喊父親,教唆“我”看不健康的書籍和偷母親的首飾去變賣,(1分)這些做法逐漸讓“我”看清了衍太太自私自利、心術不正的真面目,將其加入“黑名單”更合適。(1分)
示例四:“黑名單”推薦人物:陳蓮河。(1分)推薦理由:“我”的父親得病求醫(yī),卻在陳蓮河這些江湖庸醫(yī)的醫(yī)治下病情加重,最終因耽誤救治而去世。(1分)陳蓮河明知道“我”父親的病已經(jīng)沒法治了,還故意蒙騙,開一些像“敗鼓皮丸”之類的藥,其實只是故弄玄虛,他給人看病只是為了金錢。(1分)魯迅對這些貪圖錢財、草菅人命的庸醫(yī)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將其加入“黑名單”更合適。(1分)
(意思對即可。共4分)
五、作文(50分)
20.【寫作點撥】(1)這是一道命題作文題。根據(jù)材料主題詞“冬天”以及題目中的關鍵詞“溫暖”,可知“冬日”既可以指自然界的冬天,也可以指人生的冬天。如果是自然界的冬天,那么“溫暖”指的就是陽光的溫暖,據(jù)此我們可以寫一篇寫景的文章,在對冬天的陽光的描寫中寄托情思,抒發(fā)人生感悟。如果是人生的冬天,那么題目的指向性在于讓我們寫自己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遭遇挫折,在他人的幫助下戰(zhàn)勝困難,感受到溫暖并收獲成長感悟的事件。因此在寫作時要重點寫出人物在逐夢路上遭遇挫折和受到他人幫助的情形。既可以從正面描寫,對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等進行刻畫,也可以調(diào)用多種感官感知事和景,事中有情,景中含情,將環(huán)境寫美,將細節(jié)描述到位,通過環(huán)境渲染和細節(jié)描寫突出他人在追夢路上所展現(xiàn)出的精神風貌帶給自己的心靈震撼,展示“溫暖”的內(nèi)涵,從而更好地突出主題。
(2)這是一道半命題作文題。關鍵詞“我”“心中”“你最”要求我們寫對自己影響深刻且給自己心靈震撼的人,同時在事件中要突出“你”帶給“我”的感動、溫暖,或者表明“你”讓“我”明白的道理。注意在事件的敘述中既可以刻畫“你”的某一具體精神對“我”的影響,據(jù)此橫線處可以填“堅強”“樂觀”“倔強”“努力”等,寫作時重在表達對“你”這一精神品質(zhì)的贊美;也可以寫他人綜合品質(zhì)對自己的深刻影響,據(jù)此橫線處可填“溫暖”“重要”“特殊”等詞語,寫作時應著重寫“你”的陪伴、鼓勵、安慰等讓“我”走出人生的陰霾,變得樂觀開朗,對“我”的生命成長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在具體寫作時應抓住“你”區(qū)別于他人的獨特之處,從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各個方面抓住人的特征進行描寫,也可以通過環(huán)境的變化襯托出“我”的心情以及“你”帶給“我”的獨特感悟。人生如一葉扁舟羈旅漂泊,旅途中,親情、友情貫穿其中。關于親情,詩人王灣用“ ① ? ② ”(《次北固山下》),在典故運用中抒發(fā)對親人的深切眷戀;李商隱則以詩句“ ③ , ④ ”(《夜雨寄北》),把思念深情轉(zhuǎn)化為重聚希冀。關于友情,李白用“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⑤ ”(《峨眉山月歌》),既傳達出詩人江行的獨特情感,又抒發(fā)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李白以“ ⑥ , ⑦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退有此寄》),將明月人格化,表達了對友人被貶遠行的憂慮和牽掛;在交友上,曾子也用“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⑧?傳不習乎?”(《〈論語〉十二章》)進行了反思。
這是一份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共9頁。
這是一份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共9頁。
這是一份26,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共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