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效率至上,計劃性強:考生應制定短期計劃,如利用零碎時間復習語文基礎知識,分散學習以便于掌握。精選試題,注重分析命題規(guī)律與特點。
3、查漏補缺,提高考試能力:考生應分析自己在語基、表達等考點的弱勢環(huán)節(jié),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重視基礎訓練,加強小練習訓練,同時也要重視寫作,加強審題指導。
4、注重策略,著眼于提高效益:考生應鞏固基礎、進行專題訓練、限時訓練、綜合訓練,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與閱讀、思維、分析、審題等能力的培養(yǎng)相結(jié)合。
5、適應網(wǎng)上閱卷,加強試卷規(guī)范化練習:考生應培養(yǎng)仔細審題、精心作答、認真檢查的習慣,并適應網(wǎng)上閱卷的新形勢,加強試卷規(guī)范化練習。
6、利用好教材和資料:考生應充分利用必修及選修教材,如《紅樓夢》《吶喊》等經(jīng)典作品,了解作品的基本內(nèi)容、主旨和人物形象,感悟評價作品的價值和意義。
7、分析薄弱形成的原因,梳理歸納薄弱原因的要點:考生應深入分析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如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刷題情況、審題答題等方面,并制定具體的可行性計劃來解決這些問題。
文言虛詞的用法及例句(二)
(而、與、其、且、因、于)
六、“而”
用作連詞
“而”用作連詞,主要有以下五種情況:
(1)表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并且”“也”等。
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醉翁亭記》
例句: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例句:博學而篤志《論語》
例句: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醉翁亭記》
例句: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冻鰩煴怼?br>(2)表承接關(guān)系,可譯作“就”、“接著”、“然后”,或不譯。
例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十則》
例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十則》
例句:乃記之而去?!缎∈队洝?br>例句: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蹲砦掏び洝?br>例句: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醉翁亭記》
例句: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游人去而禽鳥樂也。《醉翁亭記》
例句:余強飲三大白而別《湖心亭看雪》
(3)表修飾關(guān)系,可譯為“地”“著”,或不譯。
例句: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多u忌諷齊王納諫》
例句:呼爾而與之……蹴爾而與之。《魚我所欲也》
例句:雜然而前陳者。《醉翁亭記》
例句:朝而往,暮而歸。《醉翁亭記》
例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4)表遞進關(guān)系,譯作“而且”“并且”或不譯。
例句: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蹲砦掏び洝?br>例句:敏而好學。(《十二章》)
(5)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譯作“但是”“可是”“卻”。
例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稅凵徴f》
例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卻,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墩撜Z》
例句:人不知而不慍?!墩撜Z》
例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例句: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
例句: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魚我所欲也》
例句: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翁亭記》
例句: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用作副詞。常依附在表示時間的詞語后面,無實意,一般不譯。
例句:既而兒醒,大啼(《口技》)
例句:俄而百千兒哭,百千犬吠(《口技》)。
七、與
1.用作連詞,表并列,可譯為“和”,或仍作“與”。
例句: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送東陽馬生序》)
例句: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
例句:念無與為樂者?!队洺刑焖乱褂巍?br>2.用作介詞,表示施動者在發(fā)出動作行為時所涉及的對象,可譯為“和”“跟”“同”;
例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馬說》
例句: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
例句: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 《出師表》
例句:遂與外人間隔 《桃花源記》
用作介詞,表示比較的對象,跟/同/與……(相比)
例句: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鄒忌諷齊王納諫》
例句:吾與徐公孰美 《鄒忌諷齊王納諫》
4.用作動詞,給,給予;
例句:呼爾而與之……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魚我所欲也》)
例句:我寄愁心與明月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5.動詞,參與,欣賞、領(lǐng)悟
例句: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答謝中書書》
6.句末語氣詞,同“歟”,表示疑問或感嘆。
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八、其
1.用作代詞。
(1)通常作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代物。有時在句中作定語。譯作“他(她)”、“他(她)的”、“他們”、“他們的”、“它”、“它們”、“它們的”。
例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丁凑撜Z〉十則》——他的,代可以做老師的那個人。
例句: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記》——他的,代“漁人”
例句: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恫軇フ搼?zhàn)》——他們的,代齊軍。
例句:其妻獻疑曰。《愚公移山》——他的,代“愚公”
(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那”、“那個”、“那些”、“這”、“這種”等。
例句:復前行,欲窮其林。 《桃花源記》
例句:其喜洋洋者矣?!对狸枠怯洝?br>例句:其必曰:“先天下……”乎。《岳陽樓記》
例句: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3)也可譯作“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或者數(shù)代詞。
例句: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名其一處也。 《口技》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独恰?br>2.用作語氣副詞
“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問、猜度、反詰、愿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詞配合,可譯為“大概”、“或許”、“恐怕”、“可要”、“怎么”、“難道”等,或省去。
(1)表反問語氣
例句:其真無馬邪?《馬說》——表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
(2)表猜測語氣,譯為“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例句:其真不知馬也?!恶R說》
(3)表祈使語氣,表示委婉、期望、命令或商量,譯為“可(要)、一定(要)”。
例:安陵君其許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4)表推測語氣,譯為:大概
例句:其恕乎。《論語》
九、且
1. 用作副詞
(1)譯為“將”,“將要”、“將近”。
例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為的狀態(tài),可譯為“姑且”、“暫且”。
例句:存著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2.用作連詞
(1)表示遞進,可譯為“況且”。
例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讓步,可譯為“尚且”、“還”。
例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
(3)表示并列或遞進,可譯為“和” 、“而且”、“并且”。
例句:蓋余之勤且艱若此。(《送東陽馬生序》)
十、因
1. 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于是”、“就”。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用作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依據(jù)、方式,可分別譯為“由于”、“憑借”、“依靠”。
例句: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隆中對》)
3. 用作介詞,可譯為“根據(jù)”、“依照”。
例句: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4. 用作副詞,可譯為“因此”。
例句:因以為號焉。(《五柳先生傳》)
例句: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例句: 以塞忠諫之路也 《出師表》
(3)表示結(jié)果,譯作“因此”。
例句: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送東陽馬生序》
例句: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出師表》
(4)相當于連詞“而”“來”,或者不譯。
例句:計日以還 《送東陽馬生序》
例句: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記》
3.用作動詞,可譯作“認為”。
例句:愚以為宮中之事?!冻鰩煴怼?br>例句:皆以美于徐公?!多u忌諷齊王納諫》
例句: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陳涉世家》
4.用作副詞,譯為:“已”、“已經(jīng)”。
例句:固以怪之矣。(作副詞,通“已”,譯為“已經(jīng)”)《陳涉世家》
十一、于
1.用作介詞,“于”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表示動作發(fā)生的處所、時間,譯作“在”、“從”。
例句:相與步于中庭?!队洺刑焖乱褂巍贰?br>例句:駢死于槽里之間。《馬說》——在
例句: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在
例句: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冻鰩煴怼贰?br>例句: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多u忌諷齊王納諫》——在
例句: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对狸枠怯洝贰?br>例句:舜發(fā)于畎畝之中?!丁疵献印刀隆贰獜?br>例句:瀉出于兩峰之間者?!蹲砦掏び洝贰獜?br>(2)表示動作的對象,譯作“向”“對”“同”“給”“到”等。
例句: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對
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多u忌諷齊王納諫》——對
例句: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給
例句:欲報之于陛下也(《出師表》)——給
例句:皆朝于齊?!多u忌諷齊王納諫》——到
例句:還于舊都。《出師表》——到
例句: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到
(3)用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作“比”、“勝過”
例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猩跤谏摺猩跤冢ā遏~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比
例句:皆以美于徐公?!多u忌諷齊王納諫》——比
例句: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說》)——比
(4)因為,由于
例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渡趹n患,死于安樂》——因為
(5)“對,對于”。
例句:富貴于我如浮云 。(《論語》——對于
例句: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對于
(6)譯為“到”
例句: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
(7)表示被動,可譯為“被”。
例句: 受制于人。
這是一份專題3 文言虛詞用法及例句(三)-【必背、必備】2024年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清單(統(tǒng)編版),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所”,“焉”,“則”,“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1 文言虛詞用法及例句(一)-【必背、必備】2024年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清單(統(tǒng)編版),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清單 專題14 文言實詞用法及例句(四)-【必背、必備】(部編版),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綱第一,吃透弄熟,效率至上,計劃性強,查漏補缺,提高考試能力,注重策略,著眼于提高效益,利用好教材和資料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