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按要求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
1. “她的輪廓猶如昂首高歌的雄雞,巍然屹立在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西岸”。這句話描述的是我國的( )
A. 半球位置B. 海陸位置C. 緯度位置D. 以上都對
【答案】B
【解析】
【詳解】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拇髧?。所以,“中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描述的是我國的海陸位置,B正確,排除ACD。故選B。
2. 下列關(guān)于我國疆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跨寒、溫、熱三個溫度帶B. 我國領土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
C. 俄羅斯是面積最大的陸上鄰國D. 與朝鮮、韓國既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
【答案】C
【解析】
【詳解】我國地跨熱帶和北溫帶,無寒帶,A錯誤;我國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B錯誤;俄羅斯是面積最大的陸上鄰國,C正確;與我國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的國家是朝鮮、越南,D錯誤;故選C。
讀邊疆行路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3. 《邊疆行》攝制組從廣西防城港的東興市(這里是中國大陸海岸線和陸地邊界的交會處)出發(fā),基本沿我國陸上疆界到達遼寧丹東,其行程大約是( )
A. 5500千米B. 10000千米
C. 22000千米D. 40000千米
4. 由圖可知,數(shù)碼①是攝制組停留采訪最多的省級行政區(qū)。該省的簡稱是( )
A. 藏B. 內(nèi)蒙古
C 隴D. 新
5. 圖中數(shù)碼②代表的線段的地理意義是( )
A. 中國人口密度分界線B.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C. 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D. 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
【答案】3. C 4. D 5. A
【解析】
【3題詳解】
我國幅員遼闊,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國陸上國界線長2.2萬多千米,與俄羅斯、印度、蒙古等14個國家接壤。由題意可知,《邊疆行》的路線與我國陸上疆界基本一致,其行程約22000千米。C正確,排除ABD。故選C。
【4題詳解】
由圖可知,數(shù)碼①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簡稱新,D正確;藏是西藏自治區(qū)的簡稱、內(nèi)蒙古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簡稱簡稱、隴是甘肅省的簡稱,排除ABC,故選D。
【5題詳解】
由圖可知,圖中數(shù)碼②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大體以黑龍江地黑河市和云南省騰沖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A正確;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經(jīng)過: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東部,排除B;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排除C;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大致為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排除D。故選A。
【點睛】我國的三級行政區(qū)劃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鎮(zhèn)(鄉(xiāng))。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qū)。
讀下圖2015-2022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狀況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6. 由圖可知,2015年~2022年;我國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2016年B. 2020年C. 2021年D. 2022年
7. 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分析,我國現(xiàn)如今面臨的問題是( )
A. 人口老齡化加劇B. 人口增長過快
C. 出生率居高不下D. 人口東西部分布不均
8. 針對我國目前面臨的人口問題,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實施三孩政策②大量接納海外移民③推遲退休年齡④建立健全養(yǎng)老、醫(yī)療和護理體系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答案】6. C 7. A 8. B
【解析】
【6題詳解】
2015年~2022年,我國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年份是自然增長率為0的年份,讀圖可知是2021年,2022年人口已經(jīng)出現(xiàn)負增長,C正確,ABD錯誤,故選C。
【7題詳解】
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分析,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故目前面臨的人口問題是人口負增長和人口嚴重老齡化,A正確,BCD錯誤。故選A。
【8題詳解】
我國目前面臨的人口問題是人口負增長和人口嚴重老齡化,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①實施三孩政策、③推遲退休年齡、④健全養(yǎng)老機制,①③④正確。大量接納移民不現(xiàn)實 ,不符合我國國情,②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選B。
【點睛】實施三孩政策的意義:一、有利于改善人口結(jié)構(gòu),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zhàn)略;二、有利于保持人力資源稟賦優(yōu)勢,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三、有利于平緩總和生育率下降趨勢,推動實現(xiàn)適度生育水平;四、有利于鞏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讀“東北地區(qū)部分少數(shù)民族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9. 著名民歌《烏蘇里船歌》里唱到“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wǎng),船兒滿江魚滿艙……”。由此可知,赫哲族生活的區(qū)域位于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 甲B. 乙C. 丙D. 丁
10. 歌詞中反映了赫哲人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為( )
A. 農(nóng)耕定居B. 冰原狩獵
C. 漁獵生活D. 草原游牧
11. 圖示區(qū)域有我國疆域的( )
①最東端②最西端③最北端④最南端
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
【答案】9. D 10. C 11. A
【解析】
【9題詳解】
由民歌可知,赫哲族主要生活在烏蘇里江沿岸,由圖可知,丁位于該區(qū)域,D正確;甲乙丙均距離烏蘇里江較遠,故ABC錯誤。故選D。
【10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赫哲人撒開千張網(wǎng),船兒滿江魚滿艙”歌詞中反映了赫哲族人傳統(tǒng)的漁獵生活,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1題詳解】
我國疆域四至點最北端在黑龍江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交匯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由圖可知,我國疆域最東端和最北端都在圖示區(qū)域,①③正確,②④錯誤。故選A。
【點睛】我國領土的四至點是:最北端 -- 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 53°N 附近;最南端 -- 曾母暗沙, 4°N 附近;最西端 -- 帕米爾高原, 73°E 附近;最東端 -- 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 135°E 附近。
讀“我國沿32°N線地形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12. 我國沿32°N線地勢特征是( )
A. 西高東低B. 東高西低C. 南高北低D. 北高南低
13. 圖中甲代表的地形名稱是( )
A. 青藏高原B. 華北平原C. 四川盆地D. 長江中下游平原
14. 參考此圖分析我國地形地勢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眾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東西交通
B. 平原面積比例大,有利于種植業(yè)發(fā)展
C. 階梯交界處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D. 有利于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內(nèi)陸,帶來豐沛降水
【答案】12. A 13. D 14. B
【解析】
【分析】
【12題詳解】
讀圖可知,我國沿32°N線地勢特征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故選A。
【13題詳解】
結(jié)合所學可知,巫山以西是四川盆地,以東是甲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河湖眾多。故選D。
【14題詳解】
我國眾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東西交通,A敘述正確;我國平原面積比例小,不有利于種植業(yè)發(fā)展,B敘述錯誤;階梯交界處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C敘述正確;西高東低的地勢有利于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內(nèi)陸,帶來豐沛降水,D敘述正確。B符合題意,故選B。
【點睛】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縱橫交錯,構(gòu)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
15. 我國最大的湖泊及最長的內(nèi)流河是( )
A. 青海湖、塔里木河B. 青海湖、長江C. 鄱陽湖、塔里木河D. 洞庭湖、長江
【答案】A
【解析】
【詳解】我國最大的湖泊是青海省的青海湖,我國最長的內(nèi)流河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A正確;長江是我國第一長河,為外流河,我國最大淡水湖是江西省的鄱陽湖,洞庭湖是我國第二淡水湖,BCD錯誤;故選A。
讀下圖“哈爾濱氣候資料圖”和“松花江哈爾濱水文站徑流量年變化曲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6. 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大多有結(jié)冰期。其中結(jié)冰期最長的河流是( )
A. 黃河B. 珠江C. 松花江D. 黑龍江
17. 松花江哈爾濱段的河流結(jié)冰期約為( )
A. 一個月B. 三個月C. 五個月D. 七個月
18. 4月份松花江流量明顯增大,其主要原因為( )
A. 大氣降水明顯增多B. 河流上游水庫放水
C. 氣溫回升,冰雪消融D. 高山積雪和冰川大量融化
【答案】16. D 17. C 18. C
【解析】
【16題詳解】
結(jié)冰期最長的河流是緯度最高的黑龍江,D正確;黃河和松花江緯度沒有黑龍江高,結(jié)冰期沒有黑龍江長,珠江位于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qū),無結(jié)冰期,ABC錯誤;故選D。
【17題詳解】
黑龍江氣溫低于0℃的月份有1、2、3、11、12月共五個月,故松花江哈爾濱段的河流結(jié)冰期約為五個月,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8題詳解】
4月份松花江流量明顯增大,其主要原因為氣溫回升,積雪消融,形成短暫的汛期,C正確;哈爾濱的雨季要到7-8月,A錯誤;跟河流上游放水無關(guān),B錯誤;松花江地處東北平原,沒有冰川,D錯誤。故選C。
【點睛】水文特征包括徑流量,含沙量,汛期、結(jié)冰期、水能資源、流速及水位。影響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氣候因素。含沙量可以從河流流經(jīng)的地區(qū)來看,徑流量可以從多方面考慮,例如匯入支流的多少,所處地域降雨量是否充足等。
19. 下列關(guān)于黃河說法正確的是( )
A. 上、中游的分界點為桃花峪B. 中游河段水土流失嚴重,輸沙量大
C. 下游流域面積廣,形成地上河D. 中游河段易發(fā)生凌汛災害
【答案】B
【解析】
【詳解】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為河口,中、下游的分界點才是桃花峪,故A敘述錯誤。黃河中游段流經(jīng)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輸沙量大,故B敘述正確。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流域面積狹小,故C敘述錯誤。黃河上游寧夏、內(nèi)蒙古、下游山東河段易發(fā)生凌汛災害,故D敘述錯誤。故選B。
20.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減少黃河含沙量的是( )
①修渠灌溉②植樹種草③加固堤壩④修建小浪底等水利工程⑤退耕還林還草
A. ②④⑤B. ②③④C. ①②④⑤D. 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詳解】近年來黃河含沙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黃河中游小浪底水利工程的調(diào)控作用,加上在中游地區(qū)進行了退耕還林還草、植樹種草等措施,使黃土高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了改觀,兩者共同作用使黃河的含沙量減少,②④⑤正確。修渠灌溉和加固堤壩不能有效減少黃河含沙量,①③錯誤,故選A。
21. 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我國土地基本國策,主要原因是:我國( )
A. 土地資源不可再生B. 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少
C. 土地利用類型單一D. 土地資源總量很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詳解】土地資源可循環(huán)利用,屬于可再生資源,A錯;我國人口基數(shù)大,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少,B正確;我國地形和氣候類型復雜,土地利用類型多樣,C錯;我國國土面積大,土地資源總量大,D錯。故選B。
【點睛】
22. 下列有關(guān)我國水資源特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B. 水資源污染、浪費嚴重
C. 水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多D. 華北地區(qū)水資源供需矛盾最為突出
【答案】C
【解析】
【詳解】受季風的影響,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A不符合題意;我國存在水資源污染、浪費嚴重的現(xiàn)象,B不符合題意;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少,C符合題意;華北地區(qū)春旱嚴重,工農(nóng)業(yè)用水需求量大,水資源供需矛盾最為突出,D不符合題意;故選C。
23. 下列能源屬于新能源的是( )
A. 太陽能B. 水能C. 石油D. 煤炭
【答案】A
【解析】
【詳解】新能源是指傳統(tǒng)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fā)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太陽能屬于新能源,A正確;水能是常規(guī)能源,煤炭和石油是化石能源,BCD錯誤;故選A。
24.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由于各地地形、氣候、風俗等差異很大,在長期發(fā)展中形成了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等八大菜系。根據(jù)你所學的地理知識,其中以烹制山珍野味、保持原汁原味著稱的菜系是( )
A. 湘菜B. 徽菜C. 蘇菜D. 川菜
【答案】B
【解析】
【詳解】徽菜位于安徽省,該地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以烹制山珍野味、保持原汁原味著稱的菜系,B正確;湘菜位于湖南省、川菜位于四川省,口味均較為辛辣,蘇菜位于江蘇省,地勢低平,ACD錯誤;故選B。
25. 隨著2023年9月17日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中國世界遺產(chǎn)總數(shù)增至57處,自然遺產(chǎn)總數(shù)位列世界第一。下列世界遺產(chǎn)中,同樣位于云南省的是( )
A. 皖南古村落B. 布達拉宮C. 云岡石窟D. 麗江古城
【答案】D
【解析】
【詳解】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布達拉宮位于西藏自治區(qū),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麗江古城位于云南省,故選D。
二、綜合題(共50分)
26. 讀圖“我國東部地區(qū)局部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數(shù)碼代表的鐵路干線的名稱:①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一批貨物從秦皇島港運往海口,依次經(jīng)過的海域是:渤海、_______、東海、______海峽、南海。
(3)我國現(xiàn)有34個省級行政區(qū),其中有四個直轄市。圖中沒有標注的直轄市是_______,圖中①②③三條鐵路干線中的_______(填序號)經(jīng)過該直轄市。
(4)圖中字母A代表的山脈是_______,它與圖中甲乙丙代表的三條河流中的_______(填代號)共同構(gòu)成了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
【答案】26. ①. 京廣線 ②. 京滬線 ③. 京九線
27. ①. 黃海 ②. 臺灣
28. ①. 天津(市) ②. ③
29. ①. 秦嶺 ②. 乙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我國東部地區(qū)局部圖為材料,共設置四道小題,涉及我國的海洋國土、我國的山脈和河流、我國的鐵路干線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小問1詳解】
讀圖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①是京廣線,連接北京和廣州;②是京九線,連接北京和香港九龍;③是京滬線,連接北京和上海。
【小問2詳解】
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讀圖可知,秦皇島港口瀕臨渤海,一批貨物從秦皇島港運往???,依次經(jīng)過的海域是:渤海、黃海、東海、臺灣海峽、南海。
【小問3詳解】
目前,我國有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圖中沒有標注的直轄市是天津,簡稱津;①是京廣線,②是京九線,③是京滬線,③京滬線經(jīng)過天津。
【小問4詳解】
讀圖可知,A是秦嶺,呈東西走向;甲是黃河,乙是淮河,丙是長江,秦嶺—淮河共同構(gòu)成了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
27. 讀“長江水系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最大的水電站①_________,長江發(fā)源地②_________(山脈名稱),主要支流:③________,④_______。
(2)長江從_______到_______為中游河段。從圖中水電站的分布情況來看,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上/中/下)游河段。
(3)長江是我國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目前,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過7萬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nèi)河貨運量的60%左右。自古以來就享有“___________”的盛譽。
(4)圖中字母A代表的城市是_______,該城市位于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岸邊,水陸交通便利;B城市是_______,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西湖文化景觀”位于該市。
【答案】27. ①. 三峽水電站(或三峽水利樞紐) ②. 唐古拉山 ③. 漢江 ④. 贛江
28. ①. 宜昌 ②. 湖口 ③. 上
29. 黃金水道 30. ①. 合肥 ②. 杭州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長江水系圖為材料,涉及長江水能的開發(fā)、航運價值、省級行政區(qū)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和綜合思維的地理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讀圖可知,①是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長江發(fā)源地②是唐古拉山脈,主要支流③是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③是贛江,主要流經(jīng)江西。
【小問2詳解】
長江從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為中游河段。從圖中水電站的分布情況來看,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為上游河段流經(jīng)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小問3詳解】
長江是我國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目前,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過7萬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nèi)河貨運量的60%左右。長江沒有結(jié)冰期,宜賓以下四季都可通航,自古以來就享有“黃金水道”之稱。
【小問4詳解】
圖中字母A代表的城市是合肥,是安徽省的行政中心,位于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岸邊,水陸交通便利。B城市是杭州,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西湖文化景觀”位于該市。
28. 讀“中國土地利用類型示意圖”及“四大工業(yè)基地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jù)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原則,左圖中字母代表的土地類型中最適宜發(fā)展林業(yè)的是_______,A類型所在地區(qū)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
(2)內(nèi)蒙古高原東部是我國草地主要分布地之一,由于長期以來靠天養(yǎng)發(fā)展畜牧業(yè),超載放牧,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下列生產(chǎn)方式:a.棄畜毀草開荒,b.確定合理的載畜量,c.劃片輪牧,d.植樹造林。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
(3)四大工業(yè)基地不僅是我國傳統(tǒng)工業(yè)的集中分布區(qū),也是我國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密集分布區(qū)。例如具有“中國的硅谷和藥谷”美譽的張江高科技園區(qū)位于圖中數(shù)碼_______所示的工業(yè)基地。數(shù)碼①是我國的_______(輕/重)工業(yè)基地。
(4)某方便面生產(chǎn)商計劃擴建一座規(guī)模更大的生產(chǎn)廠。從原材料角度考慮,你認為②③④工業(yè)基地中,工廠應依托_______(填數(shù)碼)工業(yè)基地最合適。
【答案】28. ①. C ②. 小麥
29. bc 30. ①. ③ ②. 重
31. ②
【解析】
【分析】本大題中國土地利用類型示意圖及四大工業(yè)基地示意圖,涉及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糧食作物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體現(xiàn)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土地資源可分為不同利用類型,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的平原及低緩的丘陵地區(qū)。A是以旱地為主的耕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小麥,B是以水田為主的耕地,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C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還有西南的橫斷山區(qū),該地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是林地,適宜發(fā)展林業(yè)。
【小問2詳解】
內(nèi)蒙古高原東部是我國草地主要分布地之一,有我國的內(nèi)爾蒙古牧區(qū),由于超載放牧,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合理的生產(chǎn)方式有確定合理的載畜量、劃區(qū)輪牧,bc正確;棄畜毀草開荒會導致水土流失,加劇草場退化,a錯誤;在內(nèi)蒙古牧區(qū)植樹造林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則,d錯誤。
【小問3詳解】
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qū)一直被國際同行譽為“中國的硅谷和藥谷”,該科技園位于我國的③滬寧杭工業(yè)基地。 數(shù)碼①是我國的遼中南工業(yè)基地,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yè)基地。
【小問4詳解】
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面粉,來源于糧食作物小麥,小麥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qū),圖中工廠應依托北方的②京津唐工業(yè)基地。而③滬寧杭工業(yè)基地和④珠江三角洲工業(yè)基地都位于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
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共2頁。
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共2頁。
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多佼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試題(解析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