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達技巧”是個綜合性概念,它包括了散文表情達意的所有手段?!犊荚囌f明》要求能夠“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其實所指的就是表達技巧。這里的“表現(xiàn)手法”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表現(xiàn)手法”還包括“表達方式”“結構技巧”“修辭手法”,狹義的“表現(xiàn)手法”是指一些具體技巧。
分析手法試題在高考散文閱讀題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此類試題與考綱中“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考點相對應,著重考查考生鑒賞評價文學作品中表達技巧的能力,分析手法試題按所分析的手法分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分析修辭手法試題,題干中有“修辭”一詞,絕大多數(shù)分析手法試題要求在指出表現(xiàn)手法基礎上結合原文分析其表達效果,因此題干一般包括“兩問三限”。“兩問”就是“手法”和“表達效果”各設置一個問題, 第一問一般是“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修辭)手法?”,第二問一般是“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作用)?”?!叭蕖本褪敲鞔_限定了分析范圍、手法類型和手法數(shù)量,以“第第幾段”限定要求分析的具體范圍,以“修辭”和“表現(xiàn)手法”規(guī)定要求分析的手法類型,以“哪些”“什么”等詞語提示要求分析的手法數(shù)量。
本考點綜合性較強,有時考題可能同時涉及多種表達技巧,甚至還會與其他考點混合考查。因此,考生要建立一個清晰的表達技巧知識庫?!境S迷O問方式】(1)請賞析文中畫線句子。(《薩麗娃姐姐的春天》)(2)文章在記敘尋墨的同時,為什么還用大量筆墨描繪虹關古村?(《虹關何處落徽墨》)(3)文章第四段運用了多種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老腔的感受。請結合具體語句加以賞析。(《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4)賞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表現(xiàn)手法與表達效果。(《四堡雕版》)
客觀選擇題(3道,共計9分) 主觀簡答題(2道,共計8分)
考點一 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包括記敘、描寫(對人、物、景的描寫)、議論、抒情和說明五種。
1.記敘 ⑴記敘人稱散文記敘人稱多使用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有時交錯使用。第三人稱也用,不過很少。不同的人稱的使用有不同的表達效果。第一人稱: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達思想感情;有親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寫得好像是“我”的親身經歷,增強文章的真實感;親切自然,增強真實性和親切感,拉近作品和讀者的距離,便于自由表達思想感情;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便于作者表達較復雜情感,便于描寫人物內心活動。(我們):1.說理性有號召力2. 抒情性有感染力。
1.記敘 ⑴記敘人稱第二人稱:直接對話,真切自然,自由靈活;直面對象,便與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強感染力;若對象為物,則具有擬人化作用。①?拉近與讀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離,便于作者與之直接對話和溝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發(fā),增強親切感③在所寫對象為物時,起到擬人化的修辭效果。一般書信、詩歌和贊頌、悼念的文章的使用。第三人稱:以旁觀者身份來講述故事,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敘述相對自由。直接表現(xiàn)生活,靈活自如。作者以旁觀者的身份向讀者作客觀的敘述,便于反映更廣闊的畫面和更豐富的內容。
人物形象的作用1.主要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本身的作用(社會意義、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以及對其他人物或正村或反襯的作用);揭示或暗示主題(思考人物形象折射的社會現(xiàn)象及給人帶來的各種啟示);貫穿全文的線索。2.次要人物形象——從文章結構形式、內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對主要形象的彰顯意義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把握兩類物象的不同作用
注意:要聯(lián)系意蘊答作用。如答出表現(xiàn)人物性格或情感或揭示主題,一定要答出表現(xiàn)出人物什么樣的情感(意蘊),揭示了什么樣的主題(主題意蘊),只有這樣,才不空泛籠統(tǒng)。要結合文本的特殊性答出其特殊作用。如運用了技巧,則要兼及其技巧效果,有的還有調動、激發(fā)讀者的效果。
人稱作用答題模式:人稱本身的作用……,“XX”能起到線索作用,或烘托、襯托……形象,突出……,與……形成對比,具有揭示主題作用。注:⑴一二人稱為限知視角,第三人稱被稱為全知視角或上帝視角⑵在某種特殊情況下文章會采用以精神病患者,老年癡呆患者,彌留之際的人,嬰幼兒等人口吻敘述,作用是:……人感受上具有模糊性,可以彌補小說情節(jié)中的不合理性。若是當事人,也可以增強敘述事件的真實性。例:“你似乎深不見底,寬不可測,沒有人見過你的全貌。雖然你擁有珍貴的樹木,這大自然無價的財富,然而你沉默寡言、與世無爭──多么不公平啊,你這個世上罕見的地下森林。你從哪里飛來?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這黑暗的深淵,熬過了那么漫長的歲月?”
①順敘:是按照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時間先后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作用: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分明,層次清晰。②倒敘:是把某些發(fā)生在后的情節(jié)或結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順序敘述下去的一種方法。作用:渲染氛圍,制造懸念,引人入勝,避免平鋪直敘。③插敘: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插入另一與之有關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來的事件寫。作用:對主要情節(jié)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補充說明,使情節(jié)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更好表現(xiàn)主題。答題思路:插入敘述了……內容(背景材料,某個細節(jié),情節(jié)),補充交代了……,刻畫了人物……的性格,突出……特點,使人物形象生動完整,更好突出文章主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④補敘:也叫追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照應上下文,使文章結構嚴謹。答題思路:補充交代了……內容,使情節(jié)前伏后應,使文章結構嚴密完整,更有力地突出中心。⑤平敘:指平行地敘述兩件或兩件以上同時發(fā)生的事。兩種形式:一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先說甲事,再說乙事;二是“時而說甲事,時而說乙事,按照情節(jié)進行輪番敘述。作用:使文章頭緒清晰,照應得體。⑶記敘詳略: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2描寫(對人、物、景的描寫)⑴高考考查的重點,主要是關于描寫景物方法的考查。寫景散文描寫方法主要有:調動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描寫;動靜結合、正側描寫,聲色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細節(jié)描寫;對比,襯托(以動襯靜、以聲襯靜、樂景寫哀、哀景襯樂、以景結情),白描(粗筆勾勒)與工筆(精雕細刻)。白描作用:粗筆勾勒,簡潔傳神。工筆作用:精雕細刻,具體傳神,纖毫畢現(xiàn);⑵類型:①景物描寫。作用: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生動再現(xiàn)景物特征,營造一種氣氛,創(chuàng)造身臨其境之感,烘托人物的形象、情感。為下文議論、抒情作鋪墊。②人物描寫。方法主要有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細節(jié)等描寫。
3議論。散文里的議論是在記敘過程中自然融入自己的傾向和評價,形成了夾敘夾議,敘議水乳交融的特色。4抒情。散文是抒情的藝術,自然成了考查重點。兩種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1.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可以淋漓盡致表現(xiàn)感情,形成強烈的感染力。閱讀時“情語優(yōu)先”,要關注帶有情感色彩的詞語和語句,把握情感的傾向。(2)間接抒情。①借人抒情??坍嬋宋镄愿?,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tài),獲得一種特殊的效果,更好地展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征。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樂景襯哀情,以哀景襯樂情。注意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③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注意其象征意義。注意聯(lián)想和想象的思維運用,領悟作者寄寓物中的深刻含義。④借事抒情(即事抒懷),⑤借古諷今(懷古傷今,借古傷己)等。
散文考查間接抒情往往是借景或物抒情,顯得含蓄委婉,這是常考點之一。議論、抒情在散文中往往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抓住了它們,就把握住了作者的思想主旨和寫作意圖。記敘文中描寫的作用: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托人物心情;交代事件發(fā)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征,襯托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抒發(fā)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fā)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引發(fā)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散文中穿插議論的作用(1)結構上:承接上文、開啟下文、總領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啟下(過渡)、照應前文(開頭)首尾呼應。(2)內容上:開篇點題、抒發(fā)情感、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畫龍點睛 (3)寫法上:氣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見大、設置懸念、埋下伏筆、為后文作鋪墊、欲揚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考點二 表現(xiàn)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效果(1)對比(對照):把兩種相反或相對的事物,或把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較,對照。使相反或相對事物的特征或本質突出出來(突出事物特點),表現(xiàn)作者鮮明的態(tài)度情感。(2)襯托:不直接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這種手法除了利用反差對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外,還會使文章曲折含蓄,獨具風格。(3)渲染:通過對人物的外貌、動作、心理、語言或事件、環(huán)境等做多方面的鋪陳,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質特點,從而強化作品的主題。用渲染描繪某一事物來突出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的特點,營造氛圍。
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效果(4)抑揚:先抑后揚: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使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表達效果。上下文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突出所寫對象,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兩相對照,形成起伏之勢,給讀者強烈印象,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5)象征:通過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xiàn)與之有某種聯(lián)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尋味。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達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效果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達委婉含蓄、深沉感人。(6)托物言志:作者在對事物進行描繪的過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了個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事物中,借事物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這種表現(xiàn)手法使內容具有含蓄性、哲理性和暗示性,使讀者在欣賞中獲得獨特的審美體驗。把要抒發(fā)的感情、闡發(fā)的思想借助于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作用:含蓄,能給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間。
(7)白描:不設喻、少修飾的方法,不用華麗的辭藻,以最經濟最儉省的筆墨勾勒出鮮明生動的形象。它往往寥寥幾筆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韻的效果。(8)虛實結合:抓住重點,以實襯虛,或以虛襯實,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豐富文章內容,更鮮明地刻畫人物的性格,凸現(xiàn)事物、景物的特點,更集中地揭示主旨。(9)聯(lián)想想象:經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內容更為豐富,形象更豐滿、生動,增添文章的藝術表現(xiàn)力。借景抒情:通過景物的描寫,來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10)開門見山:文章開頭直入正題,不拐彎抹角。(11)點面結合:抓住某一特殊情節(jié)或細節(jié)是點,敘寫事件全過程是面。作用:既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點,表達事件的普遍意義和特殊意義。(12)以小見大:抓住最能體現(xiàn)大主題、看似平凡細小卻包含典型意義和生命哲理的小事件來敘寫。作用:感人且具有社會意義。(13)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14)除此之外還有懸念、類比、用典等。例句1:“那兒的樹木雖然遠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卻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例句2:“大小的島擁抱著,偎依著,山靜靜地恍惚入了夢鄉(xiāng)。星星在頭上眨著慵懶的眼瞼,也像要睡了?!崩?:“我喜歡海,溺愛著海,尤其是潮來的時候?!崩?:《鼓神》敲打鑼鼓的漢子們敦實威風,這些平時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時一個個精神抖擻,紅光滿面,(A)賣著狂傲,逞著威風,顯得不可一世。(B)只見他急敲慢敲,重敲輕敲,時而敲打鼓沿時而肘杵鼓面,時而躍騰猛捶,時而貼鼓輕撫,柔時如絲綢無骨,堅時像槍擊鋼板,亂時如烏云壓頂,齊時如布兵排陣;鐵馬金戈亂箭飛,細雨輕風荷塘清,劈山開路是男兒,再聞堂前紡織聲……
注意:景物描寫的作用:景物描寫——具體場景,如地點、氣候、時間、景色、場面等。①表現(xiàn)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jié)和環(huán)境作用。②渲染氣氛,為下文鋪墊;奠定情感基調。③烘托對象(人或物)某種特征。④象征、暗示主題的作用。
考點三 散文的結構技巧
(一)結構技巧(1)開門見山。開篇直入正題,不拐彎抹角,拖泥帶水。藝術效果:①強調突出中心,使主題鮮明突出。②總領全文。③總起下文。④行文不枝不蔓,干脆利落。(2)卒章顯志。結尾點明文章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藝術效果:①深化文章內容,升華主題思想。②總結全文,使結構完整。③有水到渠成之感,有強調之效。(3)照應題目。文章正文與題目照應。藝術效果:①緊扣中心寫作,不枝不蔓,行文緊湊集中。②反復點扣題目,對中心有強調突出之效。(4)首尾響應。文章開頭與結尾的照應。藝術效果:①重復開頭內容,強調突出中心、深化主題。②首尾遙相呼應,結構完整、嚴謹。
(一)結構技巧(5)前后照應。上下文間內容的前伏后應。①使內容完整,真實可信。②構思精巧,行文縝密,結構圓合嚴密。(6)伏筆。敘事性作品中為下文情節(jié)內容的出現(xiàn)預設的埋伏。藝術效果:①使內容完整,真實可信。②構思精巧,行文縝密,耐人尋味。③結構圓合嚴密。(7)鋪墊。在一個人物出場前或者一個事件發(fā)生前,預先布置局勢,安排一些情節(jié)場景作為征兆,制造氣氛。藝術效果:通過鋪墊,可以渲染氣氛,形成“山雨欲來”的情勢,促使讀者產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這樣就大大增強了作品的吸引力。
(一)結構技巧(8)線索。線索是作者組織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貫串成一個有機整體的脈絡。藝術效果:①使文章敘述的事情更簡潔明了,更容易突出主題,使中心明確。②使讀者有更清晰的觀感。③使文章有更清晰的邏輯,能夠做到圍繞中心,組織材料,條理井然,顯得內容集中,脈絡清晰。
(二)段落的作用開頭句段的作用1.總:總領全文,或引出下文具體:⑴對上:或①開篇點題,照應題目;或②開門見山,點出文章的主題;⑵本身:①突出表現(xiàn)了(有手法結合手法)…⑶對下:或①引出下文…(具體內容)或②為下文…作鋪墊(或埋下伏筆);或③與下文…形成對照(或相呼應);或④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段落的作用開頭句段的作用2.奠定基調。如果開篇即連續(xù)感嘆,抒發(fā)強烈情感,那么即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調。3.引人入勝或發(fā)人深思。如果首段連續(xù)發(fā)問,那么,首段還兼有引人入勝或發(fā)人深思的作用。3.景物開篇,烘托渲染。文章開篇如果是景物描寫,那么首段首句的作用從結構上看,它可能是鋪墊作用;從景物描寫上看,作用是烘托(多為襯托)、勾勒環(huán)境、提供背景、營造(渲染)某種氣氛等。
中間句段的作用結構上:承上啟下內容上:首先是該段本身突出了(有手法結合手法)……或上承(或照應)……,下啟(或呼應)……或總括上文,為下文……作鋪墊或文章由……轉為……(如①由敘述轉為抒情議論;②由寫物轉為寫人;③由歷史轉為現(xiàn)實;④感性轉為理性等)結尾句段的作用結構上:或者回應了文章開頭的提問;或者照應開頭,(或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嚴謹;或者照應標題或者層層深入,總結全文.本身:①突出表現(xiàn)了(有手法結合手法)…內容上:⑴點明中心(篇末點題),深化、升華中心⑵戛然而止(或者含蓄委婉),引人深思,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⑶抒發(fā)作者……的感情
(三)構思技巧(結構思路題)1、文章結構題2、內容思路題3、情感變化題散文的構思特點:答題角度:(1)看全文線索,如人、物、情、理、時空等,如是雙線,必須點明,并點出雙線的好處。(2)看行文思路,如先總后分、先實后虛,先抑后揚等(3)看構思技巧,如開頭的倒敘、設置懸念,中間的襯托、對照,結尾的以景結情;首尾呼應,以及層層深入,以小見大等(4)看敘述上的特色,如倒敘、插敘、順序等。(5)看選材(內容特點,如大量的引用詩文,或選用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或其他的材料內容等。
(三)構思技巧(結構思路題)注意:引用作用題內容上:(引文內容多的話,要先概括引文內容,然后選擇不同的類型答案)名人名言,名言警句??:表明……觀點,具有論證觀點、闡明事理的作用,增強文章說服力;豐富文章內容;古詩詞、典故:?增強文章的文化色彩;豐富文章內容;引起讀者興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觀點。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增強文章的傳奇性、事物的神秘性;豐富文章的內容和內涵;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觀點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議論或抒情,在結構上往往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內容上具有深化或啟迪作用。相關人士的生平事跡?:讓文章富有真實感,增強感染力,引發(fā)讀者的興趣。結構上:看所在的位置(開頭、中間、結尾)
4.常見修辭手法作用(1)比喻:形象生動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事物人格化,從而收到形象生動的效果。(3)夸張:突出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留下鮮明而強烈的印象。(4)排比:條理清晰,節(jié)奏鮮明,增強語勢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5)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6)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fā)思考。(7)反問:態(tài)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解題思路】1.審題思路散文表達特色賞析題的審題同古典詩歌表達技巧賞析題的審題類似,也包括以下要點:(1)審題型。即審表達技巧賞析題是明考型還是暗考型。所謂明考型,即在題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表達特色,如“請分析其表達特色”;所謂暗考型,即題干中帶有“賞析”或“如何描寫(表達)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2)審范圍。即審所給的材料是片段、局部的(如一段或幾段、一段中的畫線句子),還是全文、整體的。審清這一一點對答題尤為重要。行話有“整體看手法,局部看修辭”,說的就是如果賞析的是全文,則首先要考慮表現(xiàn)手法;如果是局部,則首先看修辭手法?!笆紫取?就是優(yōu)先,但并不是說其他角度不考慮。
【解題思路】(3)審角度。即審題干要求賞析的角度是定向的還是多向(多角度)的。所謂“定向”, 就是題干明確規(guī)定了賞析的角度,如從“修辭手法”角度等?!岸ㄏ颉币话銥閱我唤嵌?,當然,單一角度還可細化為更小的角度。散文賞析題多是多向(多角度)的。2.解題步驟第一步,指出手法。首先要指出文章或者某段在表達方式方面的特點,或者根據(jù)題干的要求準確定位。第二步,分析內容。其次結合具體內容,分析這種表達方式在文中是怎樣運用的。第三步,概括效果。后根據(jù)自己對相關知識的積累,結合具體的內容,概括出這樣運用的作用及表達效果。這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
【題目】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江南水弄堂①一個人很早就喜歡上一個事物,到了迷戀的地步。但因為機緣所限,其后多少年中,與欣賞對象只有短暫零散的接觸,很不過癮。終于有一天,目標集中出現(xiàn),充塞了他的視野,從四面八方簇擁裹挾了他。他也得以凝神靜慮,全身心地欣賞品味,目接神交。這種情形下,他會有什么反應?②我此刻便是如此。眼前便是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我長久以來念茲在茲的對象。③無錫老城區(qū)的南門外,腳下是一座名為清名橋的、有四百多年歷史的拱形石橋。古運河就從橋下流淌而過,大理石的銀白色橋欄桿,被歲月風雨侵蝕,有一些殘破斑駁,手撫上去,粗糙而涼爽的感覺瞬間傳遞到掌心。④斜倚欄桿,緩緩地轉動脖頸,目光收放之間,古運河的魅力展露無遺。從此處到南門這段一點三公里的河道,被命名為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qū),是古運河最精華的部分。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一段河道就是申報項目之一。這里集寺、塔、河、街、窯、宅、坊、弄、館等眾多古代人文景觀于一體,有“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美譽。
⑤這副精致工整的對句,并沒有絲毫夸張。古運河的魅力,在此處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兩岸青石壘砌的河岸,夾出一道寬約十幾米的水流,緩緩地流淌,分明是一條水上的巷弄。臨水的房子多是兩層,個別三層,一色白墻黛瓦。房子連同藍天白云的倒影被水波蕩漾,便有了明與暗、真與幻的對比,有了層次和韻律。水邊的條石欄桿上,疏朗錯落地擺放著盆花綠植,增添了不少生機。欄桿內側,隔著窄窄的小道,便是古舊的房子,屋脊上層層疊疊的瓦片,黯淡的顏色分明是被歲月煙云熏染而成的。屋檐下往往有一株藤蘿,或是幾竿竹子,藤蔓枝葉將窗子半遮半掩,清幽而雅致。目光沿著河道向前遞送,遠處又是一座拱形石橋,半圓形的橋洞,和水面上的倒影,恰好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圓形。隔段時間就會有一艘游船駛過,古色古香的式樣,正和此處悠悠的古意相諧適。⑥一派平和靜謐的氛圍,籠罩著古運河和兩旁的老屋。想起了唐代詩人杜荀鶴的詩句:“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边^往的數(shù)百年中,眼前大略都是這樣的風景。只是時光仿佛逝水,物事猶在,而人事全非。每一所房子旁側,都有一個水埠頭,約七八級石階,一直通到水里。往昔這里十分熱鬧,婦女們淘米、洗菜時的說笑聲,洗衣服時棒槌擊打衣物的聲音,以及旁邊小船劃過時的槳聲,都曾經在水面上和深巷間激起回聲。而現(xiàn)在,看到的卻只有空曠和落寞。
⑦端詳橋下的流水,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在我的想象中,早已經多少次走近它的身旁。但像今天這樣長時間地行走于它的襟懷之間,這樣零距離地觀賞它的每一個局部每一處細節(jié),卻是第一次。仿佛一個不慣飲酒的人,平常只是小酌幾口,忽然猛飲下數(shù)杯,于是一種醺醺然便油然升起,充溢于胸間腦際。⑧江南古運河的魅力,總也離不開河邊巷弄的映襯。與這一段河道平行,兩邊各有一條街巷,分別是南下塘和南長街。南下塘是無錫歷史最悠久的巷子,房屋多建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處處都顯示著歲月的滄桑。小巷逼仄,靠著運河的一側,各種小店鋪鱗次櫛比地排列著,間隔不遠就會有一家餐館,彌漫著咖啡的香味,食物煎炒煮蒸的味道,間或有輕柔的音樂,透露出生活的祥和安逸。繼續(xù)前行,一陣評彈的聲音飄來耳畔,是從右邊一所房子里傳出的,門楣上方木質標牌上刻著篆體字“書碼頭”,不由得停下腳步聆聽。吳儂軟語,舒緩柔婉,似泉水流淌,但驟然間又變得高亢急促,仿佛裂帛之聲。盡管聽不懂唱詞,卻依然是十分愜意的聽覺享受。⑨不妨說,古運河成就了江南名城無錫。如果說無錫仿佛一位秀麗的江南女子,古運河就是掛在脖頸上的閃光的項鏈,映襯得女主人風姿綽約,魅力無窮。⑩歲月像運河水一樣不竭地流淌。進入上個世紀時,運載磚瓦的木船槳聲,變成了小火輪的機器聲。無錫作為這一帶的經濟中心城市,民族工商業(yè)得到飛速發(fā)展,涌現(xiàn)出許多經濟實力雄厚、目光遠大的實業(yè)家。這樣看來,這一道穿城而過、流淌了千百年的古運河,分明也是一條紐帶,連接著從農耕到工商的社會流變,見證了生活的變遷、歷史的發(fā)展。
?永不停歇的是時光的足音。到了今天,一個城市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到一定水平,對文化的需求就會變得強烈和迫切。它的前景如何,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與其所擁有的文化蘊涵密切相關。這一點,在無錫這一座江南名城,得到了鮮明生動的印證。這座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設者們,圍繞古運河的修復和保護,實施了一系列堪稱大手筆的行動,努力展現(xiàn)了它悠久深厚的歷史人文內涵,為城市增添了獨特的美,并使這種美能夠賡續(xù)不斷,仿佛古老的運河水一樣永遠流淌。這種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也讓這座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古城生機勃勃,就像一株枝干盤繞虬曲的老藤,仍然綻放出無數(shù)鮮艷的花朵。?一艘畫舫從遠處悠然駛來,船舷無聲地劃過,水面泛著黑沉沉的光亮。船上坐滿了游客,專注地欣賞著水上岸邊的景致,間或有一陣愜意的笑語。船艙前面位置,背向船頭面朝游客,坐著一位身著蔥綠色旗袍的年輕女子,懷抱琵琶,輕攏琴弦,先后彈唱了《太湖美》和《蝶戀花》,嗓音宛轉圓潤,纏綿搖曳,隨著船上明暗變幻的光影,漸漸滲入藹藹的夜色中……?華燈初上。江南水弄堂,一場華麗的演出剛剛開始。(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因為機緣所限,與古運河只有短暫零散的接觸,所以在面對古運河時才能凝神靜慮,目接神交,對古運河十分迷戀。B.中國大運河能夠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中被命名為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qū)的一點三公里的河道起到了決定作用。C.“猛飲下數(shù)杯”照應開頭“短暫零散的接觸”,形象地表達了作者終于得以零距離細致觀賞大運河的陶醉和心滿意足。D.文章以大量篇幅寫運河無錫段的沿河美景、人們的休閑娛樂和有文化底蘊工程的開發(fā),意在表明運河的漕運功能逐漸退化。2.下列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從一般人的普遍感受入題,借助人稱的變換,引出自己看到大運河時的強烈體驗,疑問句的使用給讀者以帶入感。B.南下塘“書碼頭”的評彈,曲調時而柔婉,時而高亢,內容曲折高深,給人帶來聽覺的享受,從側面表現(xiàn)了古運河的魅力。C.第?段用細膩的筆觸和極具表現(xiàn)力的詞語,描寫游船表演這一富有文化特色的活動場景,充滿詩情畫意,令人回味無窮。D.“江南水弄堂”極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運河無錫段的風貌特點,以之為題,很好地表明了文章的寫作內容,具有統(tǒng)攝全篇的作用。
3.文中說“古運河的魅力,在此處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請簡要分析第⑤段是用什么手法表現(xiàn)古運河魅力的。 4.作者的情感在歷史和現(xiàn)實的交織中不斷變化,請加以分析。
【答案】1.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因果關系不恰當,結合原文“一個人很早就喜歡上一個事物,到了迷戀的地步”,在有機會可以近距離欣賞時,“他也得以凝神靜慮,全身心地欣賞品味,目接神交”,所以是因為喜愛迷戀才能靜下心來欣賞美景。B.“起到決定性作用”錯,根據(jù)原文“從此處到南門這段一點三公里的河道,被命名為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qū),是古運河最精華的部分”“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一段河道就是申報項目之一”可知。D.“意在表明運河的漕運功能逐漸退化”錯,“文章以大量篇幅寫運河無錫段的沿河美景、人們的休閑娛樂和有文化底蘊工程的開發(fā)”既寫了運河的歷史,展現(xiàn)了運河的文化底蘊,也寫了運河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在現(xiàn)代賡續(xù)不斷,讓歷史古城生機勃勃,散發(fā)新的魅力。2.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從側面表現(xiàn)古運河的魅力”錯,根據(jù)原文“江南古運河的魅力,總也離不開河邊巷弄的映襯”,寫南下塘“書碼頭”的評彈,意在表明它襯托了古運河,讓古運河更具有魅力。
3.①善用修辭。運用比喻,將古運河比作水上的巷弄;②富有層次。俯仰結合,遠近結合。從不同的空間角度表現(xiàn)古運河的魅力;③工于繪色。多色彩描寫青石、白墻黛瓦、藍天白云等景物;④長于繪景。動靜結合,點面結合。寫動態(tài)的水流和岸邊的靜物,寫拱形石橋等富有江南特色的景物和水流、古舊的房子等整體性的畫面?!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賞析文章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①善用修辭?!皟砂肚嗍瘔酒龅暮影丁置魇且粭l水上的巷弄”,運用比喻修辭,將古運河比作水上的巷弄,形象生動。②富有層次??础芭R水的房子”是仰視,看“房子連同藍天白云的倒影被水波蕩漾”則是俯視;“水邊的石條欄桿”“盆花綠植”“屋脊上層層疊疊的瓦片”“藤蘿”“竹子”是近景,“目光沿著河道向前遞送,遠處又是一座拱形石橋,……完美的圓形”是遠景描寫;文章俯仰結合,遠近結合,從不同的空間角度表現(xiàn)古運河的魅力。③工于繪色。寫“青石壘砌的河岸”“一色白墻黛瓦”“藍天白云”“盆花綠植”“屋脊上層層疊疊的瓦片,黯淡的顏色”,文段多色彩描寫所見的景物,并注意場景明暗和真幻的對比。④長于繪景。動靜結合,寫動態(tài)的水流和岸邊的“房子”“欄桿”“拱橋”等靜物;點面結合,寫拱形石橋等富有江南特色的景物和水流、古舊的房子等整體性的畫面,充分展現(xiàn)古運河的魅力。
4.①作者欣賞大運河的景色,感受橋欄桿的粗糙涼爽,既有看到現(xiàn)實景致的激動,又有對歷史滄桑的深沉懷戀;②作者置身現(xiàn)實平靜的生活,聯(lián)想歷史的繁華熱鬧,體現(xiàn)了物是人非的無奈和落寞;③大運河為無錫發(fā)展作出了貢獻,見證了無錫由農耕時代到工商時代的變遷,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④無錫植根傳統(tǒng)文化,富有內涵,在新時代生機勃勃,體現(xiàn)了作者的喜悅之情?!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情感變化的能力。①首先,作者終于得見古老的大運河,得以欣賞大運河的美景,“大理石的銀白色橋欄桿……手撫上去”,感受橋欄桿的粗糙涼爽,心境上有看到現(xiàn)實景致的激動;同時,作者不禁又想起與之相關的歷史,“這里集寺、塔、河……的美譽”,心中又有對歷史滄桑的深沉懷戀;②接著寫作者置身現(xiàn)實平靜的生活,想起了杜荀鶴的詩句,想到“過往的數(shù)百年中,眼前大略都是這樣的風景”,作者聯(lián)想當時歷史的繁華熱鬧;接著又感慨“只是時光仿佛逝水,物事猶在,而人事全非”“而現(xiàn)在,看到的卻只有空曠和落寞”,體現(xiàn)了作者物是人非的無奈和落寞;③再寫作者身處大運河,想到“無錫作為這一帶的經濟中心城市,……目光遠大的實業(yè)家”,大運河為無錫發(fā)展作出了貢獻;又感慨“這一道穿城而過、流淌了千百年的古運河……見證了生活的變遷、歷史的發(fā)展”,大運河見證了無錫由農耕時代到工商時代的變遷,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④最后,“永不停歇的是時光的足音”,現(xiàn)在的無錫,“這座城市的管理者……仿佛古老的運河水一樣永遠流淌”,無錫植根傳統(tǒng)文化,富有內涵,在新時代生機勃勃,這讓作者感到非常的快樂,體現(xiàn)了作者的喜悅之情。
新高考語文第二道大題現(xiàn)代文閱讀II,可以是散文類文本,在教材中是有其依托的。針對高考這道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考查的知識點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文本進行歸納總結。
1、說說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寫出了秋的怎樣的特點。另外,從哪些句段中,你感覺、體察到作者所謂的“悲涼”?你如何看待這種“悲涼”?【答案】.①作者選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的景物,如秋晨民居小院所見的“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青天下的“馴鴿”,槐樹葉底“漏下來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牽?;ā?,“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早晨鋪得滿地的槐樹“落蕊”,被稱作“北國的特產”的衰弱的“秋蟬”,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話秋涼的“都市閑人”,北國的“棗子樹”和其他鮮果,等等。②寫出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清”與“靜”相近,都以描述景物的客觀特點為主,而“悲涼”則以描述作者對故都之秋的主觀感受為主。
2、文章寫的是故都的秋,為什么還要寫北方的秋?
【答案】.①作者選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的景物,如秋晨民居小院所見的“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青天下的“馴鴿”,槐樹葉底“漏下來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牽?;ā?,“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早晨鋪得滿地的槐樹“落蕊”,被稱作“北國的特產”的衰弱的“秋蟬”,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話秋涼的“都市閑人”,北國的“棗子樹”和其他鮮果,等等。②寫出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清”與“靜”相近,都以描述景物的客觀特點為主,而“悲涼”則以描述作者對故都之秋的主觀感受為主。
1、文章第二部分中寫母親的語句,體現(xiàn)母親怎樣的人物形象特征?
怎樣活的問題?“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么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br/>2、在作者的筆下,母親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呢?作者又是如何表現(xiàn)母親這一形象的?答:﹍﹍﹍﹍﹍﹍﹍﹍﹍﹍﹍﹍﹍﹍﹍﹍﹍﹍﹍﹍﹍﹍﹍﹍﹍﹍﹍﹍﹍﹍﹍﹍﹍﹍﹍﹍﹍﹍﹍﹍﹍﹍﹍﹍﹍﹍﹍﹍﹍﹍﹍﹍﹍﹍﹍﹍﹍﹍﹍﹍﹍﹍﹍﹍
答案 (1)①隱忍寬容的形象。容讓兒子,自己承受痛苦;理解兒子,委屈自己,眼看自己的兒子在最年青的時候遭遇人生一大挫折,母親想要安慰,但卻不愿打擾兒子那敏感又脆弱的心靈。②倔強堅韌的形象。母親為了兒子不懈地四處奔走;默默注視著兒子,以自己的行動影響兒子,用她那堅韌的性格感染著兒子。③思想深刻、聰慧過人的形象。她充分理解兒子的處境和心態(tài),懂得運用一種智慧的方式去呵護兒子;并且思想深刻,考慮長遠。④體貼關懷的形象。母親心思細膩,注重每個細節(jié);關懷備至,體貼入微,每次兒子消失在她的視線之外,她總是一遍又一遍不停地尋找,堅持不懈。
答案 (2)本文從兩個角度來寫母親。一是從母親對“我”的理解這個角度來寫。母親理解“我”,她給“我”去地壇的自由,她甚至做好了一切母親都不愿意做的最壞的打算,她獨自承受著兒子的殘疾帶來的痛苦,她活得很苦。二是從“我”對母親的理解這個角度展開的,寫“我”對母親對待生命、對待命運的態(tài)度的理解。從開始的不理解母親,逐漸地,隨著思考的深入,隨著精神追尋的深入,使母親“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逐步得到彰顯,使“我”終于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在苦難的折磨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在苦難中默默地承受著命運的重壓,母親的苦難,解答了“我”應該怎么活、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
3、思考:《我與地壇》行文線索?【答案】“雙線交織法”是指在文中用兩條線索構思全文的技法。這是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個顯著技法。從內容上看,《我與地壇(節(jié)選)》有兩條線索。其一是作家與地壇的那種非同尋常的親密關系,另一條則是作家與其母親的情感關系。前一條可稱為“人與景觀”,第二條則不妨稱為“人與人”。在第一條線索里,作者抓住的是地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環(huán)境。因為它讓作者獲得了對生命的一些基本理解,擺脫了生與死的糾纏,從而從殘疾自傷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而在第二條線索里,作者寫母親給了自己生命的啟發(fā),從內容上看,它是對第一條線索的深化和展開。第一條線索似乎帶有抽象的味道,而第二條線索則具體得多。兩條線索相輔相成、和諧統(tǒng)一。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到橘子林去 李廣田 小孩子的記憶力真是特別好,尤其是關于她特別有興趣的事情,她總會牢牢地記著,到了適當?shù)臋C會她就會把過去的事來問你,提醒你。?“爸爸,你領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滿樹上是金黃的橘子?!? 今天,小岫忽然向我這樣說,我稍稍遲疑了一會,還不等回她,她就又搶著說了:“你看,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說過領我去看的?!? 我這才想起來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情,我曾領她到西郊去。那里滿坑滿谷都是橘子,但那時橘子還是綠的,她并不覺得好玩,只是說:“這些橘子幾時才能熟呢?”??“等著吧,等橘子熟了,等一個晴天的日子,我就領你來看看了。”這地方陰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覺得非常稀罕,簡直覺得這一日不能隨便放過。小孩子對于這一點也該是敏感的,于是她就這樣問我了。去嗎,那當然是要去,并不是為了那一言的然諾,卻是為了這一股子好興致。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我們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來,活躍了起來。石頭道上的水洼子被陽光照著,像、面面的鏡子;女人頭上的金屬飾物隨著她們的腳步一明一滅;挑煤炭的出了滿頭大汗,脫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氣,而汗水被陽光照得一閃一閃的。天空自然是藍的了,一個小孩子仰臉看天,也許是看一只鴿子,兩行小牙齒放著白光,真是好看。小岫自然是更高興的,別人的高興就會使她高興,別人的笑聲就會引起她的笑聲??墒撬刹]有像我一樣關心到這些街頭的景象。她毫沒有駐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著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著到橘子林去。 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寬闊了,也聽到好多地方的流水聲了,看不到洗衣人,卻聽到洗衣人的杵擊聲,而那一片山,那紅崖,那巖石的紋理,層層疊疊,甚至是方方正正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壘成,沒有云,也沒有霧,崖面上為太陽照出一種奇奇怪怪的顏色,真像一架金碧輝煌的屏風,還有瀑布,看起來像一絲絲銀線一樣在半山里飛濺。我看著眼前這些景物,雖然手里還握著一只溫嫩的小胖手,我卻幾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而她呢,她也并不擾亂我,我想,她不會關心到眼前這些景物的,她心里大概只想著到橘子林去。
遠遠地看見一大片濃綠,我知道橘子林已經在望了,然而我們卻忽然停了下來,不是我要停下來,而是她要停下來,眼前的一個故事把她吸引住了。 是在一堆破爛茅屋的前面,兩個趕大車的人在給匹馬修理蹄子。 我認識他們,我只是認識他們是屬于這一種職業(yè)的人,而且他們還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鄉(xiāng)親。他們時常叫我感到那樣子的可親近,可信任。他們把內地的貨物運到邊疆上出口,又把外邊的貨物運到內地,他們給抗戰(zhàn)盡了不少的力量……他們兩個正在忙著,他們一心一意地“對付”那匹馬。你看,那匹馬老老實實地站著,不必拴,也不必籠,它的一對富有感情的眼睛幾乎閉起來了。不但如此,我想這個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給我修理蹄子,我們走的路太遠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們就上路。
慢慢地修,不錯,他正在給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個蹄子來,先上下四周撫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細端詳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銳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圍修理著。我為那一匹牲口預感到一種飛揚的快樂……我這樣想著,看著,看著,又想著,只是頃刻之間的事情,猛一驚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從我的掌握中脫開了,我低頭一看,卻正看見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來注視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見,她的小指甲是相當長的,也頗污穢了,每一個小指甲里都藏著一點黑色的東西。 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對眼前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何言語擾亂她,我看她將要看到什么時候為止。趕馬車的人把那一只馬蹄子修好了,然后又丁丁地釘著鐵掌。釘完了鐵掌,便把馬蹄子放下了。那匹馬把整個的身子抖擻了一下,我說那簡直就是說一聲謝謝,或者是故意調皮一下。然后,人和馬,不,是人跟著馬,可不是馬跟著人,更不是人牽著馬,都悠悠然地走了,走到那破爛的茅屋里去了。那茅屋門口掛一個大木牌,上邊寫著拙劣的大字:“敘永騾車店”。有店就好了,我想,你們也可以少受一些風塵。
“回家?!毙♂逗軋詻Q地說,而且已經在向后轉了。??“回家告訴媽媽:馬剪指甲,馬不哭,馬乖?!彼蚁蚧芈纷摺? 我心里笑了,我還是沒有說什么,我只是跟著她向回路走。??“我的手指甲也長了,回家叫媽媽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彼@么說著,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對,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馬還乖?!边@次我是不能不說話了,我被她拉著,用相當急促的腳步走著。 這時候,太陽已經向西天降落了,紅崖的顏色更濃重了些,地上的影子也都擴大了。我們向城里走著,我們都沉默著,小岫不說話,我也不說話?!拔也辉偃タ撮僮恿恕!彼睦镆苍S有這么一句話,也許并沒有。
4.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我”決定帶小岫到橘子林去,只是因為不想“隨便放過”偶然到來的晴天,與她提醒“我”履行承諾無關。B.“我”從“幾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到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從我的掌握中脫開”,這個變化表明“我”的出游興致變高了。C.趕大車的人讓“我”感到可親近、可信任,除了他們“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鄉(xiāng)親”,還因為他們?yōu)榭箲?zhàn)做出了貢獻。D.返回城里的路上,“小岫不說話,我也不說話”,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們對未到達橘子林感到有點失落。
【答案】C【解析】A.“與她提醒‘我’履行承諾無關”錯,依據(jù)“今天,小岫忽然向我這樣說,我稍稍遲疑了一會,還不等回她,她就又搶著說了”“去嗎,那當然是要去,并不是為了那一言的然諾,卻是為了這一股子好興致”,原文說的是“并不是為了那一言的然諾”,但沒有說“與她提醒‘我’履行承諾無關”。B.“這個變化表明‘我’的出游興致變高了”錯,依據(jù)“遠遠地看見一大片濃綠,我知道橘子林已經在望了,然而我們卻忽然停了下來,不是我要停下來,而是她要停下來,眼前的一個故事把她吸引住了”,是被別的事情吸引了。D.“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們對未到達橘子林感到有點失落”錯,依據(jù)“‘回家?!♂逗軋詻Q地說,而且已經在向后轉了”“‘回家告訴媽媽:馬剪指甲,馬不哭,馬乖?!蚁蚧芈纷摺薄啊业氖种讣滓查L了,回家叫媽媽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這么說著,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小女孩的心思都在剪指甲上了。故選C。
5.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A.“我的大哥給我修理蹄子,我們走的路太遠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們就上路。”這一句將馬人格化,寫出了馬對車夫的感情,生動而饒有趣味。B.“我”在判斷小岫對去橘子林的態(tài)度時,用語從“一定”變?yōu)楹髞淼摹耙苍S”,暗示小岫的心理變得難以琢磨了。C.小岫讓“我”領她去橘子林,實際上全程“我”都是由她拉著走的,由此可見,小岫的言行決定著本文的節(jié)奏。D.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視角,先后描寫了街道、山林、騾車店等處的景象,看似散漫,實則突出主題,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點。
【答案】A【解析】B.“暗示小岫的心理變得難以琢磨了”錯,小孩子的心理還是簡單的。C.“實際上全程‘我’都是由她拉著走的”錯,依據(jù)“我看著眼前這些景物,雖然手里還握著一只溫嫩的小胖手,我卻幾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而她呢,她也并不擾亂我”“猛一驚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從我的掌握中脫開了”可知。D.“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視角”錯,依據(jù)“可是她可并沒有像我一樣關心到這些街頭的景象”“我想,她不會關心到眼前這些景物的,她心里大概只想著到橘子林去”可知。故選A。
6.“我”和小岫最終放棄去橘子林,本文卻仍以“到橘子林去”為題,請簡要談談你的理解?!敬鸢浮竣俦疚囊浴暗介僮恿秩ァ睘轭},文中也一再強調讓讀者對橘子林充滿期待。②而“我”和小岫最終選擇放棄,結果出人意料。③“到橘子林去”是敘述的主要線索,本文主要記述的是去橘子林途中的所見所聞。④突出小岫的隨性,到橘子林去是出于她的要求,放棄也是她的決定。
6.“我”和小岫最終放棄去橘子林,本文卻仍以“到橘子林去”為題,請簡要談談你的理解?!窘馕觥竣僭O置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本文以“到橘子林去”為題,文中也一再強調讓讀者對橘子林充滿期待。②結構上,使故事有波折,增添故事的趣味性?!拔摇焙托♂蹲罱K選擇放棄,結果出人意料。③“到橘子林去”是敘述的主要線索,小岫要去橘子林引出父女二人在路上的所見所感。④突出人物形象,貼切地描寫了小孩子的心性。突出小岫的隨性,到橘子林去是出于她的要求,放棄也是她的決定。
7.本文的童趣往往通過細節(jié)體現(xiàn)出來,請指出三處這樣的細節(jié)并簡要分析?!敬鸢浮竣傩♂丁斑€不等回她,她就又搶著說了”,體現(xiàn)了孩童的急切心理及一點狡黠。②小岫沿途不關心眼前景物,“一直拉著我向前走”,體現(xiàn)了孩童的單純可愛。③小岫看到修馬蹄后,偷偷看自己的指甲,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④“回家告訴媽媽:馬剪指甲,馬不哭,馬乖。”這是孩童的語言和思維方式,體現(xiàn)孩童的天真。
【解析】①依據(jù)“今天,小岫忽然向我這樣說,我稍稍遲疑了一會,還不等回她,她就又搶著說了”,小岫“還不等回她,她就又搶著說了”,體現(xiàn)了孩童的急切心理及一點狡黠。②依據(jù)“可是她可并沒有像我一樣關心到這些街頭的景象。她毫沒有駐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著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著到橘子林去”,小岫沿途不關心眼前景物,“一直拉著我向前走”,體現(xiàn)了孩童的單純可愛。③依據(jù)“我低頭一看,卻正看見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來注視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見,她的小指甲是相當長的,也頗污穢了,每一個小指甲里都藏著一點黑色的東西”,小岫看到修馬蹄后,偷偷看自己的指甲,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④依據(jù)“‘回家告訴媽媽:馬剪指甲,馬不哭,馬乖?!蚁蚧芈纷摺保盎丶腋嬖V媽媽:馬剪指甲,馬不哭,馬乖?!边@是孩童的語言和思維方式,體現(xiàn)孩童的天真。
這是一份第04講 鑒賞詩歌表達技巧(講義)-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精品課件+講義+練習(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04講鑒賞詩歌表達技巧講義原卷版docx、第04講鑒賞詩歌表達技巧講義解析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04講 散文的藝術技巧(課件)-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精品課件+講義+練習(新教材新高考),共1頁。
這是一份第04講 散文的藝術技巧(練習)-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精品課件+講義+練習(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04講散文的藝術技巧練習原卷版docx、第04講散文的藝術技巧練習解析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0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