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和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的關系 二、地理與文科綜合的關系
三、初中與高中地理知識的關系 四、地理學科和熱點問題的關系
五、突出學科基礎知識,注重查漏補缺 六、梳理知識、形成體系
七、加強地理學科思維和地理學科能力的訓練 八、掌握基本原理,訓練解題思路
在高考地理二輪復習中還要加強方法總結,進一步突出空間綜合思維、因地制宜、人地和諧等地理思維,培養(yǎng)學生用"地理眼光"看問題的意識,用地理思維分析現(xiàn)實問題的習慣。
考點1 大氣的受熱過程
(2021·廣東地理)輻射逆溫是低層大氣因地面強烈輻射冷卻導致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現(xiàn)象。黃河源地區(qū)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輻射逆溫現(xiàn)象多發(fā)。據此完成1~3題。
1.冬季易加強輻射逆溫的地形是( )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
2.黃河源地區(qū)輻射逆溫出現(xiàn)的時間和天氣狀況是( )
A.日落前后,大風呼嘯
B.正午時刻,雨雪交加
C.午夜時分,濃云密霧
D.日出之前,晴朗無風
3.黃河源地區(qū)冬季輻射逆溫多發(fā)是由于( )
A.鋒面氣旋多 B.下沉氣流盛行
C.準靜止鋒強 D.熱力對流強盛
[關鍵能力]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設問分析]
答案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1.大氣受熱過程和保溫作用原理的應用
(1)利用大氣受熱過程中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解釋自然現(xiàn)象
①晝夜溫差的大小
②太陽能的多寡
a.高海拔地區(qū):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能豐富;
b.內陸地區(qū):晴天多,陰雨天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能豐富。
③大氣的保溫作用由大氣逆輻射來實現(xiàn),常用其強弱解釋夜晚的自然現(xiàn)象。
④氣溫的高低
⑤地面溫度的高低
主要看地面吸收太陽輻射的多少,主要考慮因素見下表:
(2)大氣受熱過程和保溫作用原理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應用
①夏季園林綠化中對新栽花木上覆黑色遮陽網,目的是削弱太陽輻射。
②采用塑料大棚發(fā)展反季節(jié)農業(yè),利用玻璃溫室育苗等。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塑料薄膜或玻璃進入棚內或室內,被地面吸收,而地面長波輻射卻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熱量傳遞出去,塑料薄膜或玻璃還阻止了空氣對流、熱傳導,從而使熱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溫室內。
③人造煙霧、澆水防凍。秋冬季節(jié),我國北方地區(qū)常用人造煙霧來增強大氣逆輻射,使地里的農作物免遭凍害。澆水可加大土壤的比熱容,減小降溫幅度,減輕凍害;可以增加空氣濕度,增強大氣逆輻射;水汽凝結釋放熱量。
④果園中鋪沙或鵝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發(fā),還能增加晝夜溫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積累等。
2.逆溫及其影響
考向1 通過“熱傳遞原理及應用”考查“地理實踐力”
(2022·四川診斷性測試)陰陽型雙層日光溫室是在傳統(tǒng)日光溫室的背面共用后墻搭建一個背陽的溫室。采光面向陽的溫室稱為陽棚,采光面背陽的溫室稱為陰棚。采光面向陽的溫室采用雙層拱形設計,鋪設雙層棚膜,內層膜鋪防寒棉被。下圖為“陰陽型雙層日光溫室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1.陽棚鋪設雙層棚膜、內層膜鋪防寒棉被主要是為了( )
A.增加大氣輻射反射
B.減弱大氣逆輻射
C.增強太陽輻射吸收
D.減少地面輻射損失
2.陰陽型雙層日光溫室可陰陽互補,陰棚對陽棚的有利影響是( )
A.減少熱量散失 B.減少水分散失
C.增大晝夜溫差 D.減緩空氣流通
3.陰陽型雙層日光溫室在我國最具推廣價值的是( )
A.華北地區(qū) B.東北地區(qū)
C.西南地區(qū) D.東南地區(qū)
考向2 通過“逆溫及其影響”考查“綜合思維”
西寧市四面環(huán)山,城區(qū)分布在湟水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河谷中。下圖為“西寧市污染物季節(jié)平均濃度與逆溫頻率變化圖”。據此完成4~5題。
4.據圖可知,逆溫現(xiàn)象( )
A.自19:00至次日7:00加強
B.自冬季至次年春季逐漸減輕
C.對NO2濃度的影響較小
D.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加
5.逆溫對沙塵天氣有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逆溫( )
A.減弱了空氣下沉運動
B.增加了大氣降水頻率
C.降低了地面升溫速率
D.減弱了空氣對流運動高考考查內容
考點
讀真題設問知高考考向
核心價值:
加強對大氣運動過程和規(guī)律的認識,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觀念。
學科素養(yǎng):
1.綜合思維:結合圖文資料,分析天氣系統(tǒng)與氣候的分布、特點、成因、變化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和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等。
2.區(qū)域認知:結合圖文資料,比較不同區(qū)域氣候特征的差異。
3.地理實踐力:以等壓線分布圖或生活實例為背景,探究相關天氣現(xiàn)象的成因及影響。
關鍵能力:
結合圖像資料,培養(yǎng)學生解讀地理信息、調動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
必備知識:
1.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及應用。
2.熱力環(huán)流。
3.大氣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和季風環(huán)流)。
4.氣候的影響因素及不同氣候類型的成因、分布、特征及判讀。
5.天氣系統(tǒng)。
大氣的受熱過程
(2021·廣東地理)12.冬季易加強輻射逆溫的地形是
13.黃河源地區(qū)輻射逆溫出現(xiàn)的時間和天氣狀況是
14.黃河源地區(qū)冬季輻射逆溫多發(fā)是由于
熱力環(huán)流
(2022·全國文綜乙)9.當日在觀測場釋放一只氦氣球,觀測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漸轉向西南。釋放氣球的時間可能為
10.據圖推測,陸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11.當日該市所處的氣壓場的特點是
大氣環(huán)流
(2022·廣東地理)9.影響圖中北大西洋地區(qū)超強氣旋生成的氣壓帶、風帶主要是
10.冬季甲區(qū)域的超強氣旋比乙區(qū)域多發(fā),從洋流的影響考慮,是因為甲區(qū)域
氣候
(2022·廣東地理,17)(1)分析10~11月期間納木錯東側區(qū)域降水相對較多的原因。
(2)結合河流侵蝕的知識,分析圖b中虛線框所示區(qū)域水系演化過程與趨勢。
(3)從全球變暖的角度考慮,說明未來納木錯能夠與仁錯貫通的理由。
天氣系統(tǒng)
(2022·湖南地理)9.與北風輻合型相比,南風輻合型關鍵區(qū)域降水更多。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10.受南北風輻合型冬季強華南準靜止鋒的影響,廣東省北部地區(qū)
獲取信息
解讀信息
文字信息
輻射逆溫是低層大氣因地面強烈輻射冷卻導致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現(xiàn)象
逆溫是近地面氣溫低于較高處氣溫,地面附近氣溫越______,越有利于逆溫的發(fā)育
文字信息
黃河源地區(qū)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輻射逆溫現(xiàn)象多發(fā)
黃河源地區(qū)地處青藏高原,冬季________,空氣冷卻________,冷空氣在地面集聚
第1題
易加強輻射逆溫的地形,應有利于冷空氣的________
第2題
輻射逆溫出現(xiàn)的時間應為一天中地溫最______的時刻,________的天氣利于逆溫的形成
第3題
分析黃河源地區(qū)冬季輻射逆溫多發(fā)的原因即分析冬季該地地溫低的原因
角度
因素
具體表現(xiàn)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的多少
緯度
緯度低,太陽高度大,氣溫高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的多少
地勢
海拔高,大氣稀薄,氣溫低
天氣狀況
晴天白天光照強,氣溫高
日照時間
夏季白晝長,氣溫高
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能力
大氣密度
海拔高,空氣稀薄,吸收效果差,氣溫低
大氣成分
大氣水汽、二氧化碳含量多,吸收的地面輻射多,氣溫高
因素
具體表現(xiàn)
反射率
反射率大(冰雪>裸地>草地>林地>濕地、水域),吸熱少
比熱容
比熱容大,升溫慢,白天氣溫低(水域>砂石)
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版) 第1部分 專題突破 專題3 考點2 河流,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版第1部分專題突破專題3考點2河流教師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版第1部分專題3考點2河流學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版第1部分專題3考點練2河流docx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版) 第1部分 專題突破 專題2 考點4 氣候,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版第1部分專題突破專題2考點4氣候教師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版第1部分專題2考點4氣候學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版第1部分專題2考點練4氣候docx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版) 第1部分 專題突破 專題2 考點3 大氣環(huán)流,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版第1部分專題突破專題2考點3大氣環(huán)流教師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版第1部分專題2考點3大氣環(huán)流學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版第1部分專題2考點練3大氣環(huán)流docx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5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