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名自行車運動員,駕駛一輛“死飛”自行車,在水平直道場地進行訓練。某時刻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直到達到最大速度,然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速度減為0,運動過程中位移與速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則( )
A. 加速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為
B. 剎車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為
C. 該過程所用總時間為
D. 該過程所用總時間為
【答案】B
2. 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下極板接地,并與電動勢為的直流電源(內(nèi)阻不計)連接,一帶電油滴靜止于電容器中的點?,F(xiàn)將電容器的下極板豎直向上移動一小段距離(未到達點),則( )
A. 點的電勢將升高B. 帶電油滴的電勢能將不斷增大
C. 帶電油滴將沿豎直方向向上運動D. 電容器的電容減小,極板帶電荷量將減小
【答案】C
3. 輕繩兩端分別固定在兩根豎直桿上,重力為的衣服用光滑輕鉤掛于繩上,在水平向右的恒定風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所示。已知風力大小為衣服重力的倍,則輕繩的拉力大小為( )
A. B. C. D.
【答案】D
4. 如圖所示,在邊長為的正方形豎直平面內(nèi)固定一光滑四分之一圓環(huán),點固定一光滑輕質(zhì)小滑輪。質(zhì)量均為的小球用不可伸長的細線連接,穿在環(huán)上位于A點,細線搭在滑輪上,現(xiàn)將小球由靜止釋放,重力加速度為,不計空氣阻力,在環(huán)上運動過程中,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 兩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的機械能先減小后增大B. 細線的拉力對兩球做功的功率大小始終相等
C. 的最大動能為D. 運動到點時的速度為
【答案】B
5.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對接,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進入天和核心艙,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記錄。已知天和號核心艙距離地面高度約為。則( )
A. 研究交會對接的過程,可把天和號核心艙看作質(zhì)點
B. 天和號核心艙繞地球運動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從低軌道減速變軌與天和號核心艙對接
D. 天和號核心艙繞地球運動的速度大于地球同步衛(wèi)星繞地球運動的速度
【答案】D
6. 如圖所示,、B、C三個物體放在水平旋轉(zhuǎn)圓臺上,用細線連接并固定在轉(zhuǎn)軸上。已知物體與圓臺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細線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的質(zhì)量為,B、C的質(zhì)量均為,、B離軸的距離為,C離軸的距離為,重力加速度取,當慢慢增加圓臺轉(zhuǎn)速,最先滑動的是( )
A. B. BC. CD. 三個物體同時滑動
【答案】C
7. 如圖甲所示,物體置于光滑水平面上點,左端連接一彈簧,彈簧左端固定于豎直墻上,用向左力緩慢推動物塊,使其壓縮彈簧至A點,撤去力并開始計時,其運動圖像如圖乙所示。則( )
A. 時,物體的速度方向向右
B. 時,物體點右側(cè)處
C. 和時,物體的加速度等大反向
D. 到的時間內(nèi),物體的速度逐漸減小
【答案】C
8. 空間有兩個帶等量正電的點電荷,以兩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為軸,連線中點為原點,建立坐標系,如圖所示。坐標處為坐標軸正半軸上場強最大的位置,、兩點場強相同。則( )
A. 質(zhì)子在處和處電勢能相等
B. 質(zhì)子沿軸由處運動到處,在點電勢能最小
C. 電子在處電勢能最大
D. 電子以一定的速度由處沿軸正方向運動的過程中,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答案】D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9. 某實驗小組探究影響感應電流的因素實驗裝置俯視圖如圖所示,裝置置于絕緣水平面上,兩線圈繞在同一鐵心上,線圈連接電源和電鍵。光滑金屬桿置于與線圈連接的兩水平導軌上,其間有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導電性良好。則( )
A. 開關閉合瞬間,通過金屬桿的感應電流方向為左
B. 開關閉合后,金屬桿勻速靠近線圈
C. 開關斷開瞬間,通過金屬桿的感應電流方向為左
D. 開關斷開后,金屬桿減速遠離線圈
【答案】CD
10. 如圖所示,已知電源電動勢為,內(nèi)電阻為,電壓表與電流表均為理想電表;開關閉合后,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逐漸向左滑動時,則( )
A. 燈泡將變亮B.
C. 的值為D. 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shù)均變大
【答案】BC
11. 2020年7月23日,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轉(zhuǎn)移軌道簡圖如圖所示。首先將探測器發(fā)射至與地球同軌道(近似為圓周)環(huán)繞太陽運行,在運行至點時進行變軌,進入預定橢圓軌道,在靠近火星軌道附近變軌被火星俘獲,并安全著陸。已知地球和火星到太陽的距離分別為和,則( )
A. 探測器在圓形軌道的速率等于地球的公轉(zhuǎn)速率
B. 探測器在A點變速前的加速度小于變速后的加速度
C. 地球和火星兩次相距最近的時間間隔約為2.2年
D. 地球和火星兩次相距最近的時間間隔約為1.5年
【答案】AC
12. 如圖所示,質(zhì)量均為m的三個物塊靜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之間用一根輕彈簧拴接,初始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用一根輕質(zhì)細線栓接。現(xiàn)燒斷A、B間的細線,彈簧恢復原長瞬間A的初速度為v,此時B與C發(fā)生碰撞并粘合在一起,碰撞時間極短,則B、C碰撞后( )
A. 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
B. 三個物塊在水平面上做簡諧運動
C. 當彈簧再次恢復到原長時,B、C速度為v
D. 以A、B、C及彈簧為系統(tǒng),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
【答案】ABD
三、非選擇題(共60分)
13. 如圖甲為“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實驗裝置,主要步驟如下:
將如圖甲中木板水平固定,用兩只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細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記下橡皮條與細繩套結點的位置點、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和以及兩繩的方向;
再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鉤住細繩套把橡皮條與細繩套的結點拉到點,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記下細繩的方向;
(1)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______;
(2)在圖丙中記錄了、、的方向,請選定合適的標度,以為作用點,在圖丙中畫出力、的圖示;( )
(3)按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它們的合力,并量出______。
【答案】 ①. 3.90 ②. ③. 4.30
14. 實驗小組設計實驗測量粗細均勻的金屬線的電阻率,可供選擇器材如下:
A. 電源(電動勢為)
B. 電壓表(量程,內(nèi)阻約為)
C. 電流表(量程,內(nèi)阻約為)
D. 電流表(量程,內(nèi)阻約為);
E. 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額定電流)
F. 開關導線若干
G. 游標卡尺
H. 螺旋測微器
(1)用游標卡尺測得該材料的長度如圖甲所示,讀數(shù)___________;用螺旋測微器測得該材料的直徑如圖乙所示,讀數(shù)___________;
(2)用多用電表估測導線電阻,選擇檔,讀數(shù)如圖丙所示,其電阻約為___________;
(3)為了便于調(diào)節(jié),測量的盡可能準確,選擇合適的實驗器材,在圖丁方框內(nèi)把實驗原理圖補充完成:( )
(4)已知測得金屬線的電阻為,則金屬線的電阻率為___________(用、、表述)。
【答案】 ①. 52.35 ②. 2.150 ③. 11 ④. ⑤.
15. 一位女士抱著孩子離開醫(yī)院來到路邊,準備打出租車回家。在她順行前方正好有一輛空出租車正以的加速度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她立即抱著孩子沿路邊以的速度同向追趕出租車,已知只要乘客距車尾的距離在以內(nèi),司機就能看到乘客,只要司機在反光鏡中看到乘客,會立即以的加速度剎車。求該女士追上出租車經(jīng)歷的時間。
【答案】
16. 如圖所示,真空空間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在空間中存在垂直于平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分別為;在空間中存在勻強電場。一質(zhì)量、電荷量的粒子以的速度從點沿軸正方向射入磁場,離開磁場后進入勻強電場,經(jīng)過垂直經(jīng)過軸。粒子重力忽略不計,,。求:
(1)帶電粒子穿過磁場區(qū)域所用的時間;
(2)勻強電場的場強的大小。
【答案】(1);(2)
17. 如圖所示,寬度為,磁感應強度大小為的勻強磁場垂直于傾角為的絕緣光滑斜面,方向向上。一電阻不計、寬為的型光滑金屬框靜止放在斜面上,邊距磁場上邊界為;電阻為、長為的金屬棒平行于邊靜止放到金屬框上面,且與金屬框?qū)щ娏己谩D硶r刻同時由靜止釋放型框和棒,邊進入磁場后恰好做勻速運動;邊到達磁場下邊界時,棒正好進入磁場,并勻速穿過磁場。運動過程中棒始終平行于邊,不計其他電阻和摩擦阻力,斜面足夠長,重力加速度取,求:
(1)型金屬框的質(zhì)量;
(2)棒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
(3)棒在型框上面運動的總時間。
【答案】(1);(2);(3)
18. 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帶電量為小球放置在光滑絕緣水平面上,并壓縮(不連接)固定在墻上絕緣彈簧,釋放后,以的速度沖上放置在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半徑為的絕緣1/4圓弧形物體。從上點離開后,正好進入水平向右、場強大小為的有界勻強電場,到達最高點時恰好與靜止懸掛的絕緣小球在水平方向發(fā)生彈性碰撞。懸掛的繩長,懸繩右邊無電場。取。求:
(1)離開時,的速度。
(2)到達最高點時,對繩的拉力。
(3)落回地面后能否追上?若不能追上,求落回地面后的速度。若能追上,求的最大速度。
【答案】(1)2m/s;(2)6N,方向豎直向上;(3)追不上,最大速度為。
這是一份山東省菏澤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教學質(zhì)量檢測物理試題,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01,6V,則陰極K金屬的逸出功是5,95 0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菏澤市(二中系列校)2021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B)(掃描版),文件包含2020-2021山東菏澤第一學期期末物理試題掃描版含答案pdf、202101高三物理B期末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菏澤市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共1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