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明:
1.本試卷分為第I卷和第II卷(共6頁),答題卡(4頁)。
2.考試時間為75分鐘,全卷滿分100分。
3.考試開始前先在答題卡上填上學校、姓名、準考證號等相應的內容。
4.從第I卷各小題答案選項中選擇正確的答案編號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答在試卷上無效;第II卷必須用黑色鋼筆或簽字筆答在答題卡上。
5.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第I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4分。第1~10小題,每小題2分;第11~16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為消除目前燃料燃燒時產生的環(huán)境污染,同時緩解能源危機。有關專家提出了利用太陽能制取氫能的構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構想只涉及了太陽能與電能的轉換
B.氫能源是一次能源,目前已被普遍使用
C.氫氣不易貯存和運輸、無開發(fā)利用價值
D.相同條件下,具有的總能量低于和具有的總能量
2.下列反應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又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
A.鋁片與稀鹽酸的反應B.與的反應
C.灼熱的碳與的反應D.甲烷在氧氣中的燃燒
3.天然氣屬于潔凈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能正確表示甲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A.
B.
C.
D.
4.已知,反應速率分別用表示,正確的是( )
A.B.
C.D.
5.硫代硫酸鈉溶液與稀硫酸的反應為:,下列各組實驗中最先出現(xiàn)渾濁的是( )
A.AB.BC.CD.D
6.可逆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的同時生成
②用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比為的狀態(tài)
③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④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⑤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③④D.全部
7.與在催化劑表面生成,反應歷程及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的分子都是活化分子B.①②吸收能量
C.②③形成了鍵D.該催化劑可降低反應活化能
8.反應在某溫度下達到平衡,下列各種情況下,不會使平衡發(fā)生移動的是( )
A.溫度、容積不變時,通入氣體B.將固體全部移走
C.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氮氣D.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充入氮氣
9.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A.高壓更有利于合成氨
B.采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
C.紅棕色的,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
D.盛有溶液與稀硫酸混合液的試管浸入熱水時迅速變渾濁
10.分析下列反應,在任何溫度下均能自發(fā)進行的是( )
A.
B.C.
D.
11.用來表示可逆反應:的正確圖象是下圖中的( )
A.B.C.D.
12.,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①升溫②恒容通入情性氣體③增加的濃度④減壓⑤加催化劑⑥恒壓入惰性氣體。能提高轉化率的是( )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
13.某反應由兩步構成:,該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D比C穩(wěn)定B.的
C.兩步反應均為吸熱反應D.反應一定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
14.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分解反應:,利用該反應可制備氫氣和硫黃。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不同溫度下的轉化率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溫度升高,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增大
C.時,內,反應的平均速率
D.根據(jù)點坐標可求出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15.工業(yè)可通過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在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投入等物質的量和,測得相同時間內的轉化率隨溫度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b點反應速率B.升高溫度,甲醇轉化率會減小
C.生產時反應溫度控制在為宜D.平衡常數(shù),反應速率
16.和是環(huán)境污染性氣體,可在表面轉化為無害氣體,有關化學反應的物質變化過程及能量變化過程分別如圖甲、乙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為還原劑
B.總反應的
C.為了實現(xiàn)轉化,需不斷向反應器中補充和
D.該反應正反應的活化能小于逆反應的活化能
第II卷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6分。
17.(14分)甲、乙兩人組成的實驗小組,用鹽酸與溶液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溫度計等,圖中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______。
(2)寫出表示該反應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為):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實驗中改用鹽酸與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求得的中和熱______。
(4)若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溶液進行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會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5)該小組做了三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代入計算式的溫度差的平均值為______,計算該實驗測得的中和反應反應熱______(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已知,設鹽酸和溶液的密度為,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比熱容(c)為]。
18.(14分)甲醇是21世紀的新型燃料,而據(jù)統(tǒng)計,我國沒經處理便排放的焦爐煤氣超250億立方米,這是能源的浪費。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在2004年起利用焦爐煤氣制取甲醇。
(1)已知中的與之間為三鍵連接,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應原理為。表中所列為常見化學鍵的鍵能數(shù)據(jù):
則該反應的______。
(2)以和為原料也可合成甲醇,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1所示。
18.圖1 18.圖2
補全圖1:圖1中處應填入______。
(3)工業(yè)上可以用和為原料,先制備和氣體,再制備甲醇?,F(xiàn)將和通入容積為的反應室,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2:
①已知,壓強為時,達到平衡需時,則用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
②其它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常數(shù)將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圖2中的______(填“”或“=”),在,壓強為時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
④保持反應體系,壓強為后再向容器中充入各,化學平衡將______移動(填“向左”“向右”或“不”)。
19.(14分)工業(yè)上是一種重要的綠色氧化還原試劑,某小組對的催化分解實驗進行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在同濃度的催化下,探究濃度對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9.圖1 19.圖2
①寫出溶液在催化下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除了圖1中所示儀器之外,該實驗還必需的儀器是______。
②請按要求寫出下面表格中的實驗記錄內容或數(shù)據(jù):
I=______,II=______,III的內容為:______。
(2)也是分解的催化劑,圖2表示兩種不同方法制得的在相同條件下催化分解的初始速率隨變化的曲線。由圖可知______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劑活性更高,推測兩種離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
20.(14分)2021年,中國科學院馬延和研究員帶領團隊,在實驗室中首次實現(xiàn)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其原理是利用催化劑將高濃度在高密度氫能作用下合成。
(1)已知:
①______
②下列有利于提高平衡產率的是條件是______。
A.高溫、高壓B.低溫、高壓C.高溫、低壓D.低溫、低壓
(2)時,100MPa條件下,向剛性容器中充入和,發(fā)生反應:,測得不同時刻容器內壓強變化如下表: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______,該溫度下CO2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__,平衡時的分壓______MPa。
(3)在催化條件下,密閉容器內通入發(fā)生下列反應:
反應
反應
①測得反應II的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圖1所示,則______0(填“>”或“
這是一份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化學試題,共8頁。
這是一份廣東省化州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質量檢測化學試卷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8L,9~8,0100mL容量瓶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測評化學試題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