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遺傳因子的發(fā)現(xiàn)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南瓜為雌雄同株植物,其花是單性花,果皮的綠色和金黃色是一對相對性狀?,F(xiàn)有甲(果皮為綠色)和乙(果皮為金黃色)兩株南瓜,下列雜交實驗中,通過觀察子代的性狀表現(xiàn)一定能判斷顯隱性關系的是( ) A.甲植株和乙植株正、反交 B.甲植株自交和乙植株自交 C.甲植株自交或乙植株自交 D.乙植株自交和甲、乙植株雜交 2.下列關于孟德爾成功揭示出兩大遺傳定律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選用異花傳粉的豌豆作為實驗材料,豌豆各品種之間有穩(wěn)定的、易于區(qū)分的性狀 B.在分析生物性狀時,首先針對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情況進行研究 C.主要運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對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并從中找出了規(guī)律 D.在數(shù)據(jù)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假說,并設計新實驗來驗證假說 3.龍睛金魚的眼球膨大且部分突出于眼眶之外。研究人員用龍睛金魚與正常眼金魚雜交,正反交獲得的F1均為正常眼。用F1與龍睛金魚雜交,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正常眼與龍睛由一對等位基因決定 B.正常眼相對龍睛是完全顯性性狀 C.正常眼與龍睛基因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 D.F1個體相互交配,子代中龍睛占1/2 4.如圖是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乙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配子 B.如果抓球次數(shù)偏少,結合時可能只出現(xiàn)DD和Dd組合 C.每次抓取小球后不能放回,這是模擬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 D.同一小桶中兩種小球的個數(shù)必須相等,但兩個小桶中的小球個數(shù)可以不相等 5.假說—演繹法是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也是孟德爾探索遺傳規(guī)律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下列關于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中兩種性狀的比例為1∶1”屬于假說 B.“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屬于演繹推理 C.“孟德爾讓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所得后代中高莖與矮莖的數(shù)量比接近1∶1”屬于實驗驗證 D.“讓F1高莖豌豆植株自交”的目的是對假說及演繹推理的結論進行驗證 6.豌豆的花頂生與花腋生為一對相對性狀?;ㄒ干愣古c花頂生豌豆雜交得到F1,F1自然種植得F2,統(tǒng)計F2的表型,其中花腋生為448株,花頂生為152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花腋生相對于花頂生為顯性 B.F2花腋生豌豆中純合子約占1/3 C.若F2中花腋生與花頂生豌豆雜交,子代中花腋生個體占1/3 D.若F2中花腋生豌豆自然繁殖一代,子代中花頂生個體占1/6 7.孟德爾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假說—演繹法對豌豆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進行研究,最終總結出了自由組合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1自交,F2出現(xiàn)了9∶3∶3∶1的性狀分離比”屬于提出假說 B.依據(jù)假說可推斷出F1能夠產生數(shù)量和比例均相等的雌雄配子 C.假說能解釋F1自交后F2出現(xiàn)了9∶3∶3∶1的性狀分離比的原因,因此假說成立 D.“若假說成立,則F1測交時子代會出現(xiàn)1∶1∶1∶1的性狀分離比”屬于演繹推理 8.在某品種小鼠的一個自然種群中,體色有黃色和灰色,控制該性狀的基因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任取其中一對黃色個體經多次交配,F1的表型及比例均為黃色∶灰色=2∶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體色黃色與灰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B.黃色個體親本能產生2種正常的配子 C.該品種小鼠存在隱性純合致死的現(xiàn)象 D.表型為黃色和灰色的小鼠的基因型均只有1種 9.某植物的花色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當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才開紅花,否則開黃花?,F(xiàn)有甲、乙、丙三種不同基因型的純合黃花品系,兩兩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F2。F1和F2的表型及數(shù)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黃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19種 B.這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 C.三個雜交組合中F1的基因型各不相同 D.三個雜交組合中F2紅花中純合子均占1/16 10.噴瓜有雄株、雌株和兩性植株,G基因決定雄株,g基因決定兩性植株,g-基因決定雌株。G對g、g-是顯性,g對g-是顯性,如Gg是雄株,gg-是兩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Gg和Gg-能雜交并產生雄株 B.一株兩性植株的噴瓜最多可產生三種配子 C.兩性植株自交不可能產生雌株 D.兩性植株群體內隨機傳粉,產生的后代中,純合子比例高于雜合子 11.有一種蘭花的花色有紅色、藍色兩種,其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xiàn)將紅花植株和藍花植株進行雜交,F1均開紅花,F1自交,F2紅花植株與藍花植株的比例為27∶37。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蘭花花色遺傳至少由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上的3對等位基因控制 B.F2中藍花基因型有19種 C.F2的藍花植株中,純合子占7/37 D.若F1測交,則其子代表型及比例為紅花∶藍花=7∶1 12.若某哺乳動物毛色由3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決定,其中,A基因編碼的酶可使黃色素轉化為褐色素;B基因編碼的酶可使該褐色素轉化為黑色素;D基因的表達產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達;相應的隱性等位基因a、b、d的表達產物沒有上述功能。若用兩個純合黃色品種的動物作為親本進行雜交,F1均為黃色,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2中毛色表型出現(xiàn)了黃∶褐∶黑=52∶3∶9的數(shù)量比,則雜交親本的組合是(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13.科研人員用純種黃穎燕麥與純種黑穎燕麥雜交,F1全為黑穎,F1自交后代的穎色及個體數(shù)目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F2中黃穎燕麥自交后代為黃穎∶白穎=8∶1 B.F1黑穎燕麥測交,后代黑穎∶黃穎∶白穎=1∶2∶1 C.F2某黑穎個體的基因型與F1黑穎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4 D.燕麥穎色由兩對基因控制,且這兩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14.牽牛花自交的子一代表型及比例是高莖紅花∶高莖白花∶矮莖紅花∶矮莖白花=7∶3∶1∶1,高莖和矮莖分別由基因A、a控制,紅花和白花分別由基因B、b控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親本產生的基因型為aB的雌雄配子均不育 C.F1高莖紅花中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占4/7 D.F1中高莖紅花與矮莖白花測交后代可能無矮莖紅花 15.兩黃色卷尾鼠雜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6/12黃色卷尾、2/12黃色正常尾、3/12灰色卷尾、1/12灰色正常尾。上述遺傳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可能是( ) 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控制黃色性狀的基因純合致死 C.卷尾性狀由顯性基因控制 D.灰色性狀由隱性基因控制 二、選擇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 16.某植物紅花和白花這對相對性狀同時受多對等位基因(A/a,B/b,C/c……)控制,當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才開紅花,否則開白花?,F(xiàn)將兩個純合的白花品系雜交,F1開紅花,再將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若不考慮變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每對基因的遺傳均遵循分離定律 B.該花色遺傳受2對等位基因控制 C.F2紅花植株中雜合子占26/64 D.F2白花植株中純合子的基因型有4種 17.某種蛇體色的遺傳如圖所示,基因B、b和T、t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當兩種色素都沒有時表現(xiàn)為白色。選純合的黑蛇與純合的橘紅蛇作為親本進行雜交,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親本黑蛇和橘紅蛇的基因型分別為BBTT、bbtt B.F1的基因型全部為BbTt,表型均為花紋蛇 C.讓F1相互交配,后代花紋蛇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9 D.讓F1與雜合的橘紅蛇交配,其后代出現(xiàn)白蛇的概率為1/9 18.山羊胡子的出現(xiàn)由B基因決定,等位基因Bb、B+分別決定有胡子和無胡子,但是Bb在雄性中為顯性基因,在雌性中為隱性基因。無胡子雄山羊與有胡子雌山羊的純合親本雜交產生F1,F1中的雌雄個體交配產生F2(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親本的基因型分別是B+B+、BbBb B.F1中有胡子個體和無胡子個體都有 C.F2中有胡子∶無胡子約為1∶1 D.F2中的有胡子純合子個體約占2/3 19.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響后代的性狀分離比?,F(xiàn)有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但具有某種基因型的配子或個體致死,不考慮環(huán)境因素對表型的影響,若該個體自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后代分離比為4∶2∶2∶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某對基因顯性純合致死 B.后代分離比為4∶1∶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C.后代分離比為2∶3∶3∶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D.后代分離比為7∶3∶1∶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20.水稻為雌雄同株植物,其抗稻瘟病與易感稻瘟病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決定的相對性狀,抗病(R)對易感病(r)為顯性。細胞中另有一對等位基因B、b對稻瘟病的抗性表達有影響,BB會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減弱(弱抗病),bb不影響抗性表達。兩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現(xiàn)有兩純合親本雜交,實驗過程和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F2中的弱抗病植株全部是雜合子 C.F2中的抗病植株自交,后代中抗病植株占5/6 D.F2中的易感病植株可通過測交鑒定其基因型 三、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5分) 21.(13分)在一個經長期隨機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型與基因型的關系如表(基因型為AA的胚胎致死)。請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基因A、a1、a2的遺傳遵循孟德爾的 定律。若親本基因型組合為Aa1×Aa2,子代黃鼠占的比例是 ,基因型為Aa1和a1a2雌雄小鼠雜交,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 (2)兩只小鼠雜交,后代出現(xiàn)三種表型,則該對親本的基因型是 ,它們再生一只黃色小鼠的概率是 。? (3)現(xiàn)有一只黃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雜交方法檢測出該雄鼠的基因型。請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 22.(15分)甘藍型油菜花色性狀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ㄉ硇团c基因型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白花(AABBDD)×黃花(aaBBDD),F1基因型是 ,F1測交后代的花色表型及其比例是 。? (2)黃花(aaBBDD)×金黃花,F1自交,F2中黃花基因型有 種,黃花中純合個體占比是 。? (3)甘藍型油菜花有觀賞價值,欲同時獲得4種花色表型的子一代,可選擇基因型為 的個體自交,理論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型是 。? 23.(13分)某兩性花植物的花色有紅花和白花兩種,葉型有寬葉和窄葉兩種,這兩對相對性狀受3對等位基因的控制。研究小組將兩株純合親本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寬葉∶紅花窄葉∶白花寬葉∶白花窄葉=27∶9∶21∶7?;卮鹣铝袉栴}。 (1)分析雜交實驗結果,這三對等位基因的遺傳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葉型中顯性性狀為 。花色受 對等位基因控制,判斷的依據(jù)是 。? (2)只考慮花色的遺傳,F2中的紅花植株共有 種基因型。? (3)F2紅花寬葉植株中會發(fā)生性狀分離的個體所占比例為 。? (4)用兩株純合親本雜交得到F1時,人工授粉前對母本的具體做法是先除去 ,然后套上紙袋。? 24.(14分)南瓜的果實形狀有球形、扁形和長形三種,受兩對等位基因A、a 和B、b 控制?,F(xiàn)將兩純種球形果實的南瓜進行雜交,結果如右圖。 (1)兩對等位基因A、a 和B、b 位于 對同源染色體上。根據(jù)F2表型及比例判斷,南瓜果實形狀的遺傳遵循 。? (2)當基因 存在時,就表現(xiàn)為扁形果實。F2球形南瓜中純合子的基因型是 。? (3)另選兩種表型不同的親本進行上述的雜交試驗,得到F1和 F2的性狀表現(xiàn)及比例與圖中結果相同,推斷這兩個親本的表型及基因型為 。? (4)若兩株球形果實南瓜植株雜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扁形∶球形=1∶1,則親本的基因型為 。? (5)圖中 F2 球形果實南瓜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 第1章測評 1.D 2.D 3.D 解析正常眼與龍睛是一對相對性狀,用龍睛金魚與正常眼金魚雜交,正反交獲得的F1均為正常眼,說明正常眼相對龍睛是完全顯性性狀,隱性純合子龍睛與F1雜合子正常眼進行正反交,F1均為正常眼∶龍睛≈1∶1,說明正常眼與龍睛由一對等位基因決定,且符合分離定律,A、B、C三項正確;假設用A/a表示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則F1正常眼的基因型為Aa,F1個體相互交配,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1∶2∶1,子代中龍睛(aa)占1/4,D項錯誤。 4.C 解析甲、乙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其中的小球代表配子,A項正確;每次抓球是隨機的,如果抓球次數(shù)偏少,結合時可能只出現(xiàn)DD和Dd組合,B項正確;每次抓取小球后要將小球放回,保證每次抓取D、d的概率相等,這是模擬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C項錯誤;同一小桶中兩種小球的個數(shù)必須相等,即模擬D、d兩種配子,但兩個小桶中的小球個數(shù)可以不相等,D項正確。 5.C 解析“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中兩種性狀的比例為1∶1”屬于演繹推理,A項錯誤;“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屬于假說內容,B項錯誤;“孟德爾讓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所得后代中高莖與矮莖的數(shù)量比接近1∶1”屬于實驗過程,驗證“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中兩種性狀的比例為1∶1”,C項正確;“用F1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測交”的目的是對假說及演繹推理的結論進行驗證,D項錯誤。 6.C 解析F2中花腋生為448株,花頂生為152株,花腋生∶花頂生≈3∶1,所以花腋生相對于花頂生為顯性,A項正確;親本花腋生豌豆的基因型為AA,花頂生豌豆的基因型為aa,F1的基因型為Aa,F1自交,F2中花腋生豌豆的基因型為AA或Aa,花腋生豌豆中純合子約占1/3,B項正確;F2中花腋生豌豆的基因型為1/3AA或2/3Aa,與花頂生豌豆(aa)雜交,子代中花頂生個體aa的概率=2/3×1/2=1/3,所以子代中花腋生個體的概率=1-1/3=2/3,C項錯誤;F2中花腋生豌豆(1/3AA或2/3Aa)自然繁殖一代,即自交,子代花頂生的概率=2/3×1/4=1/6,D項正確。 7.D 8.C 解析黃色個體經多次交配,F1的表型及比例均為黃色∶灰色=2∶1,說明小鼠體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黃色∶灰色=2∶1,說明顯性純合致死,A項正確,C項錯誤;黃色個體是雜合子,可產生2種正常的配子,B項正確;由于黃色顯性純合致死,則黃色個體只有雜合子1種基因型,灰色個體是隱性純合子,只有1種基因型,D項正確。 9.D 解析花色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當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才開紅花,否則開黃花。假設這三對基因是A/a、B/b、D/d,對于每對等位基因來說,基因型有顯性純合子、顯性雜合子、隱性純合子,則總基因型有27種,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的基因型有8種,則黃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19種,A項正確;甲、乙、丙三種不同基因型的純合黃花品系,基因型可能是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兩兩雜交得到F1,①②③三組的F2表型比例都是9∶7,可知甲、乙、丙是AABBdd、AAbbDD、aaBBDD中的一種,且三組的F1基因型是AaBbDD、AABbDd、AaBBDd中的一種,可知這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非同源染色體上,B項正確;三個雜交組合中F1的基因型各不相同,C項正確;若組合①F1的基因型是AaBbDD,則F2紅花中純合子占1/9,其他兩個組合結果與之相同,D項錯誤。 10.D 解析Gg與Gg-均為雄株,不能雜交產生后代。兩性植株(gg-或gg)最多能產生g與g-兩種配子。gg-自交后代會出現(xiàn)gg、gg-、g-g-三種基因型的子代,子代表型分離比為3(兩性植株)∶1(雌株)。基因型為gg的兩性植株自交子代均為純合子,gg-與gg雜交或gg-自交子代中均有1/2為純合子,所以兩性植株群體內隨機傳粉,產生的后代中純合子多于雜合子。 11.D 解析由F2紅花植株與藍花植株的比例為27∶37可知,其比例系數(shù)之和為64,是(3∶1)n(n代表n對等位基因)的變式,推測蘭花花色的遺傳至少由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上的3對等位基因控制,A項正確;蘭花花色遺傳由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上的3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共27種,由(3∶1)3=27∶9∶9∶9∶3∶3∶3∶1,F2中紅花植株占27/64可知,紅花基因型為A_B_C_,基因型共8種,因此藍花的基因型是27-8=19(種),B項正確;F2中純合子共有2×2×2=8(種),每種各占1/64,其中只有AABBCC表現(xiàn)為紅花,其余均為藍花,即藍花純合子占7/64,而F2中藍花植株共占37/64,因此F2的藍花植株中純合子占7/37,C項正確;若F1測交,即與aabbcc雜交,紅花基因型為A_B_C_,其余為藍花,則子代表型及比例為紅花∶藍花=1∶7,D項錯誤。 12.D 解析由題可知,黑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_B_dd,褐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_bbdd,其余基因型的個體為黃色個體。由F2中黃∶褐∶黑=52∶3∶9可知,黑色個體(A_B_dd)占的比例為3/4×3/4×1/4=9/64,褐色個體(A_bbdd)占的比例為3/4×1/4×1/4=3/64,由此可推出F1的基因型為AaBbDd,結合選項,D項正確。 13.C 解析據(jù)題意可知,F1自交后代黑穎∶黃穎∶白穎≈12∶3∶1,黃穎基因型為1/3aaBB(或1/3AAbb)、2/3aaBb(或2/3Aabb),自交后代白穎aabb為2/3×1/4=1/6,其余都是黃穎,因此黃穎∶白穎=5∶1,A項錯誤;F1自交后代黑穎∶黃穎∶白穎≈12∶3∶1,說明F1基因型為AaBb,F1黑穎燕麥測交(與aabb交配),后代黑穎∶黃穎∶白穎=2∶1∶1,B項錯誤;F2某黑穎個體的基因型可能為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或1aaBB)、2Aabb(或2aaBb),F1黑穎基因型為AaBb,因此兩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3,C項錯誤;由F1自交后代黑穎∶黃穎∶白穎≈12∶3∶1,是9∶3∶3∶1變式,說明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D項正確。 14.D 解析由題意可知,高莖、紅花為顯性,高莖紅花的基因型為A_B_,高莖白花的基因型為A_bb,矮莖紅花的基因型為aaB_,矮莖白花的基因型為aabb,紅花A_B_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高莖紅花∶高莖白花∶矮莖紅花∶矮莖白花=7∶3∶1∶1,是9∶3∶3∶1的變式,說明親本高莖紅花的基因型是AaBb,且存在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A、B兩項錯誤;F1高莖紅花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3AaBb,其中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占3/7,C項錯誤;若F1中高莖紅花植株(AaBb)aB花粉不育,則該高莖紅花與矮莖白花(aabb)測交后代不會出現(xiàn)矮莖紅花(aaB_),D項正確 15.B 解析由題意可知,子代中黃色∶灰色=2∶1,則黃色是顯性性狀,對于毛色來說,親本均是雜合子;子代中卷尾∶正常尾=3∶1,則卷尾是顯性性狀,對于尾形來說,親本均為雜合子。綜上所述,說明這兩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子代中黃色∶灰色=2∶1,不符合3∶1的分離比的原因是控制黃色性狀的基因純合致死。 16.BCD 解析該植物的紅花和白花這對相對性狀至少受3對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能夠發(fā)生自由組合,因此每對基因的遺傳均遵循分離定律,A項正確;該植物花色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至少受3對等位基因控制,B項錯誤;在F2中,紅花占27/64,其中有1/27個體(AABBCC)是純合子,則有26/27的個體是雜合子,C項錯誤;由于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才開紅花,所以F2紅花植株中純合子(AABBCC)的基因型只有1種,白花植株中純合子基因型有23-1=7(種),D項錯誤。 17.BC 解析黑蛇的基因型為B_tt,橘紅蛇的基因型為bbT_,由于親本均為純合子,則親本黑蛇和橘紅蛇的基因型分別為BBtt、bbTT,A項錯誤;親本黑蛇(BBtt)與橘紅蛇(bbTT)雜交后代基因型均為BbTt,表型為花紋蛇,B項正確;讓F1花紋蛇(BbTt)相互交配,后代表型及比例為花紋蛇(B_T_)∶黑蛇(B_tt)∶橘紅蛇(bbT_)∶白蛇(bbtt)=9∶3∶3∶1,花紋蛇(B_T_)中純合子(BBTT)所占的比例為1/9,C項正確;讓F1花紋蛇(BbTt)與雜合的橘紅蛇(bbTt)交配,其后代出現(xiàn)白蛇(bbtt)的概率為1/2×1/4=1/8,D項錯誤。 18.ABC 解析根據(jù)題圖分析可知,山羊胡子的遺傳與性別有關,Bb在雄性中為顯性,在雌性中為隱性,則親代中有胡子雌山羊與無胡子雄山羊的基因型分別是BbBb、B+B+,A項正確;親代雜交產生的F1基因型為BbB+♀(無胡子),BbB+♂(有胡子),有胡子個體和無胡子個體都有,B項正確;F2中純合子有兩種基因型,分別為BbBb(有胡子)∶B+B+(無胡子)=1∶1,而雜合子BbB+雌性無胡子,雄性有胡子,則F2中50%表現(xiàn)為有胡子,C項正確;F2中的有胡子純合子個體(基因型為BbBb)約占1/2×1/2=1/4,D項錯誤。 19.BD 解析當AA(或BB)純合致死時,后代表型及比例為(2∶1)×(3∶1)=6∶3∶2∶1,A項錯誤;若AaBb產生的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則配子組合為(AB∶Ab∶aB)×(AB∶Ab∶aB∶ab),后代分離比為4∶1∶1,B項正確;若AaBb產生的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則配子組合為(Ab∶aB∶ab)×(AB∶Ab∶aB∶ab),后代分離比為5∶3∶3∶1,C項錯誤;若AaBb產生的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則配子組合為(AB∶aB∶ab)×(AB∶Ab∶aB∶ab),統(tǒng)計后代分離比為7∶3∶1∶1,D項正確。 20.ABC 解析依題意和題圖分析可知,在F2中,抗病∶弱抗病∶易感病=3∶6∶7,為9∶3∶3∶1的變式,表明該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1的基因型是RrBb,A項正確;F2中的弱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RRBb∶RrBb=1∶2,全部是雜合子,B項正確;F2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RRbb∶Rrbb=1∶2,即分別占1/3、2/3,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1-2/3×1/4=5/6,C項正確;F2中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是rrBB、rrBb、rrbb、RRBB、RrBB,其中rrBB、rrBb、rrbb分別與rrbb進行測交,后代都是易感病個體,因此不能通過測交鑒定F2中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D項錯誤。 21.答案(1)分離 2/3 黃色∶灰色=1∶1 (2)Aa2、a1a2 1/2 (3)實驗思路:選用該黃色雄鼠與多只黑色雌鼠雜交,觀察后代的毛色。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如果后代出現(xiàn)灰色和黃色,則該黃色雄鼠的基因型為Aa1;如果后代出現(xiàn)黑色和黃色,則該黃色雄鼠的基因型為Aa2。 解析(1)基因A、a1、a2為復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親本中不存在基因型為AA的個體,可推測該基因型個體胚胎致死。若親本基因型組合為Aa1×Aa2,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1∶Aa2∶a1a2=1∶1∶1,子代黃鼠占的比例是2/3?;蛐蜑锳a1和a1a2的雌雄小鼠雜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1∶Aa2∶a1a2∶a1a1=1∶1∶1∶1,表型及比例為黃色∶灰色=1∶1。(2)由后代出現(xiàn)三種表型可推知,親本的基因型為Aa2和a1a2,它們再生一只黃色小鼠(Aa1、Aa2)的概率為1/2。(3)一只黃色雄鼠的基因型為Aa1或Aa2。欲利用雜交方法檢測出該雄鼠的基因型,可以采用測交方案,其實驗思路為:①選用該黃色雄鼠與多只黑色雌鼠(a2a2)雜交;②觀察并統(tǒng)計后代的毛色。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①如果該黃色雄鼠的基因型為Aa1,則其與黑色雌鼠雜交,后代的基因型為Aa2、a1a2,表型為黃色和灰色。②如果該黃色雄鼠的基因型為Aa2,則其與黑色雌鼠雜交,后代的基因型為Aa2、a2a2,表型為黃色和黑色。 22.答案(1)AaBBDD 乳白花∶黃花=1∶1 (2)8 1/5 (3)AaBbDd 乳白花 解析(1)白花(AABBDD)×黃花(aaBBDD),F1的基因型為AaBBDD,F1測交為AaBBDD×aabbdd,所得子代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BbDd∶aabbdd=1∶1,花色表型為乳白花∶黃花=1∶1。(2)黃花(aaBBDD)×金黃花(aabbdd),所得子代基因型為aaBbDd,F1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可先分解為三個分離定律:aa×aa→后代有1種基因型(1aa),Bb×Bb→后代有3種基因型(1BB∶2Bb∶1bb),Dd×Dd→后代有3種基因型(1DD∶2Dd∶1dd);因而F1自交后代中有1×3×3=9(種)基因型。其中aabbdd表現(xiàn)為金黃花,概率為1×1/4×1/4=1/16,則黃花的基因型是8種,所占F2比例為1-1/16=15/16;黃花純合子的基因型為aaBBDD、aaBBdd、aabbDD,所占F2比例為3/16,則F2黃花中純合子占比為1/5。(3)AaBbDd自交后代有4種表型,Aa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AA(白色)∶Aa(乳白花)∶aa(黃花、金黃花)=1∶2∶1,因此子代中乳白花比例最高。 23.答案(1)遵循 寬葉 兩 F2中紅花∶白花=9∶7,是9∶3∶3∶1的變式 (2)4 (3)26/27 (4)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解析(1)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寬葉∶紅花窄葉∶白花寬葉∶白花窄葉=27∶9∶21∶7,說明F2共有64(43)個組合數(shù),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2中寬葉∶窄葉=3∶1,所以寬葉為顯性性狀。F2中紅花∶白花=9∶7,是9∶3∶3∶1的變式,所以花色受兩對等位基因的控制。(2)只考慮花色的遺傳,F2中的紅花為雙顯性狀,所以紅花植株共有4種基因型。(3)F2紅花寬葉植株中,純合子有1/3×1/9=1/27,則會發(fā)生性狀分離(即雜合子)的個體所占比例為1-1/27=26/27。(4)人工授粉應該在母本的花未成熟時去掉雄蕊,再套上紙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擾,故人工授粉前對母本的具體做法是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紙袋。 24.答案(1)兩 自由組合定律 (2)A和B AAbb和aaBB (3)扁形果實和長形果實、AABB和aabb (4)Aabb、aaBB或AAbb、aaBb (5)球形∶長形=5∶1 解析(1)根據(jù)F2表型及比例可知,等位基因A、a和B、b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因此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2)由題意可知,扁形果實∶球形果實∶長形果實=9∶6∶1,因此扁形果實的基因型為A_B_,因此基因A、B存在表現(xiàn)為扁形果實;F2球形南瓜的基因型是A_bb、aaB_,其中AAbb、aaBB為純合子。(3)由于題圖中親本都是球形果實,因此親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雜交,F1、F2與題圖中的結果相同。(4)兩株球形果實南瓜植株雜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扁形∶球形=1∶1,相當于一對雜合子的測交實驗,可能的組合是aaBB×Aabb、aaBb×AAbb。(5)F2球形南瓜的基因型及比例是3A_bb、3aaB_,AAbb、aaBB自交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Aabb、aaBb自交后代發(fā)生性狀分離,后代長形南瓜的比例是4/6×1/4=1/6,球形南瓜占5/6,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球形∶長形=5∶1。 親本龍睛(♀)×F1正常眼(♂)F1正常眼(♀)×龍睛(♂)子代正常眼125尾、龍睛116尾正常眼193尾、龍睛191尾雜交組合F1表型F2表型①甲×乙紅花紅花181,黃花139②乙×丙紅花紅花449,黃花351③甲×丙紅花紅花542,黃花419穎色黑穎黃穎白穎F2個體株數(shù)3107626表型黃色灰色黑色基因型Aa1Aa2a1a1a1a2a2a2表型白花乳白花黃花金黃花基因型AA_ _ _ _Aa_ _ _ _aaB_ _ _ ;aa_ _D_aabbdd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