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精] 【備戰(zhàn)2024年中職高考】中職語文 二輪復習之閱讀專項突破 專題09 文言文綜合閱讀(講義)

    • 19.6 KB
    • 2024-01-18 18:16
    • 109
    • 1
    • 信誓旦旦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備戰(zhàn)2024年中職高考】中職語文 二輪復習之閱讀專項突破 專題09  文言文綜合閱讀(講義)第1頁
    1/7
    【備戰(zhàn)2024年中職高考】中職語文 二輪復習之閱讀專項突破 專題09  文言文綜合閱讀(講義)第2頁
    2/7
    【備戰(zhàn)2024年中職高考】中職語文 二輪復習之閱讀專項突破 專題09  文言文綜合閱讀(講義)第3頁
    3/7
    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備戰(zhàn)2024年中職高考】中職語文 二輪復習之閱讀專項突破 專題09 文言文綜合閱讀(講義)

    展開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4年中職高考】中職語文 二輪復習之閱讀專項突破 專題09 文言文綜合閱讀(講義),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了解常見的文言實詞的含義,了解常見的文言虛詞的用法,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能正確翻譯文言句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技法指導
    一、了解常見的文言實詞的含義
    考綱中對此考點的要求是“了解常見的文言實詞的含義”?!俺R姷奈难詫嵲~”,即文言文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實詞。掌握文言實詞,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詞義的轉(zhuǎn)移、感情色彩的變化等)、通假字、詞類的活用(名詞的活用、動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
    一個實詞可能有多種義項和用法,但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其意義和用法只有一種。因此,必須掌握一些根據(jù)上下文來推斷詞義的方法。
    1.語境推斷法
    根據(jù)該詞在文中的特定環(huán)境來推斷詞義。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狼居胥”是山名,漢朝霍去病追擊匈奴于此,那“封”應(yīng)是“封山”之意,以表達紀念勝利之情。但結(jié)合上下文,“封”可以理解為“筑壇祭天”紀念勝利。閱讀時,有時在運用了多種推斷方法后,還是吃不準,這時可以緊密聯(lián)系上下文,大膽地“猜”。
    2.字形推斷法
    根據(jù)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通過對字形結(jié)構(gòu)的分析來推斷詞義。如“適莽蒼者,三餐而反”(《逍遙游》),“適”字的形旁是“辶”,它與“走”“到”“往”有關(guān),聯(lián)系上下文,尤其是下文的“百里者”“千里者”,可推斷為“到……去”;又如“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鴻門宴》),“姬”的形旁是“女”,它與“女人”有關(guān),再根據(jù)上下文可推知“美姬”就是“美女”。
    3.通假推斷法根據(jù)通假字的規(guī)律,去看是不是假借字或通用字,從而推斷本字的含義。如“旦日不可不蚤來見項王”(《鴻門宴》),如把“蚤”理解為“跳蚤”,將其本義代入文中,就無法理解,結(jié)合句意思考,這里是讀音相同的通假字,應(yīng)是“早”字。
    4.成語聯(lián)想法
    依據(jù)成語中某些實詞的含義來推斷文中的詞義。如“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赤壁賦》),“盈”字的意思可根據(jù)成語“熱淚盈眶”“惡貫滿盈”中的“盈”的意思推出。
    5.代入推斷法
    把詞義代入原文中去理解,通過比較考查,從而作出正確判斷,特別是遇到考查古今詞義異同的試題,如把某個詞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含義拿到文言句子中去理解也講得通,并與前后文相符,這就說明古今詞義相同,否則就不同。
    6.溫故知新法
    根據(jù)已學的相關(guān)詞語的含義及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后確定其在文中的意思。如“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我們可以回顧“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花源記》)中“交通”一詞的含義,即“交錯相通”。
    7.結(jié)構(gòu)推斷法
    (1)詞法結(jié)構(gòu)推斷法
    根據(jù)某個詞語在句中的語法功能來推斷它的詞性,進而推斷它的含義。如“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鴻門宴》),句中“王”后有代詞“之”,活用為使動性動詞,“王”,即“讓(他)做王”。又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勸學》),名詞“水”前帶副詞“非”和能愿動詞“能”,用作動詞,“游水”之意。
    (2)句法結(jié)構(gòu)推斷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對偶句、互文句的并列結(jié)構(gòu)多,句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意義相同、相近或相對,這樣我們就可以由已知的詞性、詞義推知未知的詞性、詞義。如“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過秦論》),這是個正對對偶句,根據(jù)對偶句特點可知,處于同一位置的“固”與“地”詞性(名詞)相同,意思也接近,據(jù)此推知,“固”形容詞活用為名詞,作“堅固的地方”解。
    二、了解常見的文言虛詞的用法
    文言虛詞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沒有明確實在意義,而偏重于語法意義的一類詞。它的基本作用是幫助實詞構(gòu)成句子,表達一定的意思。常見文言虛詞有18個,即“之”“乎”“者”“也”“其”“與”“焉”“因”“為” “而”“且”“所”“以”“則”“乃”“于”“何”“若”。幾乎每年對口升學考試都會涉及其中一些。2015年四川省對口升學考試文言文閱讀部分考了“于”“而”“乃”“以”;2016年考了 “以”“之” “乃” “而”;2017年考了“之”“乃”“而”“于”;2018年考了“而” “乃” “以”“之”;2019年考了“為”“于”“以”“因”。尤其要注意這些高頻虛詞??季V中對此考點的要求是“了解常見的文言虛詞的用法”。在學習和掌握文言虛詞時,首先根據(jù)它在句中的位置,弄清在句中充當什么成分,再根據(jù)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詞語間的相互關(guān)系,確定它的詞性,辨別它的意義。文言虛詞的意義由用法決定,所以辨析文言虛詞異同,先用法后意義。常見方法有如下幾種:
    1.看對應(yīng)位置
    語言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gòu)成的對文,其對應(yīng)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進而推斷出對應(yīng)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如: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
    “因利乘便”為同義復用,“因利”就是“乘便”,“因”和“乘”處于對應(yīng)位置,“乘”是介詞“趁著”的意思,由此可推斷“因”也是趁著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對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勢。
    2.看語法結(jié)構(gòu)
    無論是現(xiàn)代文還是文言文,其語句的組合靠的都是語法。因而,借助語法結(jié)構(gòu)分析,可幫助我們推斷文言虛詞的用法。現(xiàn)以“之”為例。如: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②我見相如,必辱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過秦論》)
    第①句中,“臣之壯”是主謂短語,“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第②句中,“辱之”是動賓短語,“之”是動詞“辱”的賓語,代詞,代指“藺相如”,可譯為“他”;第③句中,“膏腴之地”和“要害之郡”都是偏正短語,“之”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是結(jié)構(gòu)助詞,可譯為“的”。
    3.看語氣表達
    有些文言虛詞的用法可以根據(jù)語句所表達的語氣來推斷。如:
    ①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②其真無馬邪(《馬說》)
    這兩句中的“其”均為語氣副詞,但所表達的語氣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就不同。第①句中的“其”表示的是揣測語氣,可譯為“大概”;第②句中的“其”表示的是反詰語氣,可譯為“難道”。
    4.看前后內(nèi)容
    辨析虛詞前后的語句內(nèi)容,也是我們區(qū)別虛詞用法的一種方式。比如“而”作連詞,有幾種情況最易混淆,即表并列、表遞進、表承接。最簡單的區(qū)分方法就是考查“而”前后內(nèi)容的結(jié)構(gòu),如果是非動詞性內(nèi)容,則不能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反之,則可將“而”前后的內(nèi)容調(diào)整次序進行辨析,表承接關(guān)系的“而”表示動作的先后性,因此前后內(nèi)容的次序絕不可顛倒。至于表遞進關(guān)系的“而”則表示后面的內(nèi)容較前者更進一步,因此次序不能顛倒。只有表并列關(guān)系的“而”其前后的內(nèi)容可以顛倒,且意思基本不發(fā)生變化。如:
    ①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過秦論》)
    ②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陳涉世家》)
    第①句中三個“而”所連接的內(nèi)容,可前后對調(diào)位置,大意未變,因而表示的都是并列關(guān)系;第②句中的“而”表示的是遞進關(guān)系,突出陳涉身份之卑微。
    5.看特殊句式
    要準確把握文言虛詞的用法,可根據(jù)文言特殊句式的特點進行推斷。如:
    ①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②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第①句中,“何厭之有”是賓語前置句,句式當為“有何厭”,“之”就作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第②句中,“爪牙之利”和“筋骨之強”都是定語后置句,語序應(yīng)為“利爪牙”“強筋骨”,“之”作定語后置標志(中心詞+之+定語、中心詞+之+定語+者),可不譯。
    6.看特殊標志
    文言文段與段、句與句銜接過渡,起承轉(zhuǎn)合,常由一些虛詞充當標志性詞語。這些詞語多用來發(fā)議論、轉(zhuǎn)話題、抒感嘆、表關(guān)聯(lián)等。根據(jù)這些標志性詞語,可推斷其用法。如:
    ①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蘭亭集序》)
    ②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六國論》)
    ③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
    ④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師說》)
    第①句中,“夫”用在段首引發(fā)議論,是發(fā)語詞,可不譯。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若夫”“故夫”“且夫”“蓋”等。第②句中,“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說一層意思,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至”“至若”“至如”等。第③句中,“嗟夫”用在段首抒發(fā)感嘆,可譯為“唉”。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噫”“嗚呼”等。第④句中,“是故”表事情的關(guān)聯(lián),可譯為“因此”。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是以”“雖然”“然則”“蓋”等。
    7.看語言環(huán)境
    同文言實詞一樣,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決定著虛詞的不同用法。要確定一個虛詞的用法就必須聯(lián)系語境作具體分析,做到“字不離句,句不離篇”。如:
    ①不拘于時(《師說》)
    ②學于余(《師說》)
    這兩個“于”字所處的位置相同,都在動詞后、名詞前,不結(jié)合文意就無法判斷出用法的不同。第①句是說不受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很顯然,這里的“于”字是表被動的;而第②句是指“向我學習”,因而此處的“于”字是介詞“向”,和表被動無關(guān)。
    三、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
    文言文中常見的句式:判斷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非”“乃”“悉”“為”“則”等,表示某種肯定或否定的判斷,也有用“是”表判斷的)、省略句(省略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介詞或介賓短語)、倒裝句(謂語前置、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被動句(借助于被動詞,如“被”“于”“為……所……”表示被動;不借助被動詞,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動)??季V中對此考點的要求是“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四川省對口升學考試中對文言句式的考查方式常常采用選擇題題型。識別文言句式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合理補充法
    文言省略句中被省略的主語、賓語成分,往往需要結(jié)合文意,理解推敲,合理補充。
    2.結(jié)構(gòu)對舉法
    有些文言省略句,從表面上難以找出被省略的成分,但是從結(jié)構(gòu)上,就能找到答案。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古人用語多講究勻稱整齊,句中應(yīng)該都是四字結(jié)構(gòu),即“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因此,它是謂語省略句。
    3.標志判斷法
    常見的文言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都有明顯的標志,應(yīng)分類整理,熟讀牢記。
    四、能正確翻譯文言句子
    考綱中對此考點的要求是“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正確翻譯文言句子”。文言語句翻譯的對象主要是文章的經(jīng)典句子或者理解有難度以及含有某種語法現(xiàn)象的句子。四川省對口升學考試中,文言文句子翻譯考查方式幾乎都采用直接翻譯的題型。
    在翻譯句子時,首先應(yīng)重點理解文中的名句或點明題旨中心的句子,這些必須準確無誤地解釋翻譯出來,同時還要注意一些特殊句式,也常常是翻譯的重點。翻譯句子時應(yīng)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語句通順,成分完整
    一些省略句、倒裝句在翻譯時要把句子成分補充完整,把語序調(diào)整清楚。尤其是省略主語、賓語的情況,在文言文中最為常見,要注意補充完整,并添加括號。
    2.落實字詞,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一般來講,翻譯句子時,往往重點考查幾個關(guān)鍵詞,這些關(guān)鍵詞能否一一落實就是考試評分的重要標準。關(guān)鍵詞一定要準確無誤地翻譯。直譯往往比較生硬,但直譯才能顯示對關(guān)鍵字詞的理解,因此要盡量采用直譯的方式,實在無法直譯了,方可意譯,詩歌的翻譯一般用意譯的方式居多。至于新增的課外文言文閱讀,大可不必多慮,文言文學習,其實質(zhì)是“工夫在課內(nèi),題目在課外”,課外語段所涉及的詞匯、語法,大多是教材中常見的“老朋友”,只是換了語境而已。部分沒有見過的難字、難詞,也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文言能力領(lǐng)悟出來,不會有太生僻的題目。因此,要做好課外文言文語段,辦法只有一個:吃透課內(nèi)文言文,反復誦讀,熟練掌握,再適當拓寬一點課外文言閱讀,到時自然便可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了。
    3.補充省略成分,保持句子通順
    在翻譯時應(yīng)注意:補出省略成分,保持完整意思;把握句式特點,譯出原文語氣;重視實詞虛詞,譯好關(guān)鍵詞語;注意修辭手法,譯好借代、互文;正確切分停頓,譯好單音節(jié)詞。

    相關(guān)試卷

    【備戰(zhàn)2024年中職高考】中職語文 二輪復習之閱讀專項突破 專題10 古詩詞鑒賞(講義):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4年中職高考】中職語文 二輪復習之閱讀專項突破 專題10 古詩詞鑒賞(講義),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鑒賞古代詩詞的形象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備戰(zhàn)2024年中職高考】中職語文 二輪復習之閱讀專項突破 專題09 文言文綜合閱讀(練習)(原卷版):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4年中職高考】中職語文 二輪復習之閱讀專項突破 專題09 文言文綜合閱讀(練習)(原卷版),共10頁。

    【備戰(zhàn)2024年中職高考】中職語文 二輪復習之閱讀專項突破 專題09 文言文綜合閱讀(練習)(解析版):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4年中職高考】中職語文 二輪復習之閱讀專項突破 專題09 文言文綜合閱讀(練習)(解析版),共12頁。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升學專區(qū)
    • 精品推薦
    • 所屬專輯21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