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下列關于生物圈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B.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同層次的生態(tài)系統相互關聯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huán)境的總和
D.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的表面、水圈的底部和巖石圈的大部
2.(1分)2022年9月,由漢渝植物學者聯手發(fā)現的植物新物種三峽白前(如圖)引發(fā)廣泛關注。你推測該植物屬于( )
A.苔蘚植物B.蕨類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3.(1分)今年二月,一則“廣西官員請吃穿山甲”的網帖引發(fā)社會關注。穿山甲多生活于亞熱帶的落葉森林,白晝常匿居洞中;晚間多出外覓食,晝伏夜出,隨之入洞內妊娠、分娩與哺育,翌年初春,穿山甲屬于( )
A.爬行類B.哺乳類C.兩棲類D.魚類
4.(1分)下列動物類群與其主要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腔腸動物——身體中央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
B.環(huán)節(jié)動物——身體由許多形態(tài)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
C.節(jié)肢動物——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和附肢不分節(jié)
D.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大多具有貝殼
5.(1分)不同的動物具有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適應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對此,你更多課件教案等低價滋源(一定遠低于各大平臺價格)請 家 威杏 MXSJ663 認為不恰當的是( )
A.魚用鰓呼吸,能靠游泳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與其在水中生活相適應
B.青蛙皮膚裸露、濕潤、柔軟,內側布滿毛細血管,可以進行氣體交換,輔助呼吸
C.蜥蜴的生殖和發(fā)育擺脫了對水環(huán)境的依賴,是它能終生生活在陸地上的主要原因
D.蝗蟲有三對翅和兩對足,體表有外骨骼,適應陸地生活
6.(1分)籃球是很多同學喜愛的運動,一跳一投盡顯青春風采,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投籃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B.肱二頭肌是由肌腹和肌腱組成,僅附著在一個骨上
C.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
D.投籃動作僅靠運動系統就可以完成
7.(1分)下列與生物分類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B.同界中的生物親緣關系最密切
C.種是最大的分類單位
D.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共同特征越少
8.(1分)農民用某種殺蟲劑消滅棉鈴蟲,開始使用時效果較好,但長期使用效果越來越差。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 )
A.殺蟲劑的藥效不穩(wěn)定
B.棉鈴蟲為了適應殺蟲劑產生了耐藥變異
C.殺蟲劑增強了棉鈴蟲的免疫能力
D.殺蟲劑對耐藥性棉鈴蟲的選擇
9.(1分)大熊貓“萌蘭”因翻越圍欄“越獄”,成為明星熊貓?!懊忍m”出生于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生性活潑好動,雙手握住竹筍進食時更是憨態(tài)可掬。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萌蘭”生殖發(fā)育方式是胎生哺乳
B.“萌蘭”握竹筍進食屬于覓食行為
C.“萌蘭”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
D.在成都建立大熊貓繁育基地屬于就地保護
10.(1分)下列屬于生態(tài)系統的是( )
A.動物園里的所有動物
B.一條河流及其中生活的所有生物
C.河流里的水
D.一棵松樹
11.(1分)下列常用的生物學名詞中所代表的分類單位最小的是( )
A.東北虎B.靈長類C.爬行類D.種子植物
12.(1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口味越來越豐富,辣椒是重要的菜品原料( )
A.品種多樣性B.物種多樣性
C.遺傳多樣性D.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每空0.5分,共18分)
13.(3分)沈陽市家庭農場蓬勃發(fā)展,對全市現代農業(yè)建設發(fā)揮了引領示范作用。如圖為“興隆臺鎮(zhèn)家庭農場”農業(yè)生產模式中部分生物構成的食物網簡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該食物網中與水稻有關的食物鏈一共有 條,其中鴨能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是 。
(2)該食物網中昆蟲和魚存在競爭和 關系,處于第三營養(yǎng)級的生物有 。
(3)若要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圖中缺少的成分是 。
(4)家庭農場屬于 (填“自然”或“人工”)生態(tài)系統,自我調節(jié)能力弱,主要原因是生物種類較少。
14.(3分)如圖是揚子鱷、水杉、乳酸菌、大熊貓、腎蕨、酵母菌、槐樹和噬菌體八種生物的分類圖。(①~⑧代表這八種生物,a~e 代表形態(tài)結構特征)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中a指的是 ,序號①所代表的生物是 。
(2)圖中⑧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 構成,序號⑥所代表的生物是 。
(3)生物學家對生物進行科學分類,不僅可以更好地認識、研究和利用生物,而且還能弄清楚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那么 (填序號)。
(4)生物 是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物種多樣性是它的最直觀體現。
15.(3分)如圖所示為幾種常見微生物的結構模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A所屬生物類群的某些種類具有起保護作用的莢膜和完成運動的 。
(2)C的細胞里沒有 ,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3)枯枝落葉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被植物利用,這說明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作為 參與物質循環(huán)。
(4)青霉素是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的抗生素,可以從圖中的 (填字母)中提取。
(5)圖中屬于真核生物的是 (填字母)。
(6)E與A、B、C、D最大的區(qū)別是E沒有 。
16.(3分)教育部發(fā)布新規(guī)定,學生每年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測試,并將結果記入檔案,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男)、1分鐘仰臥起坐(女)等是重要的測試項目。請結合相關知識回答問題:
(1)人體運動系統主要在 調節(jié)和控制下完成的,同時也受內分泌系統分泌的 影響。
(2)關節(jié)既牢固又靈活,是因為具有如甲圖所示的結構。由于①和④的表面覆蓋一層光滑的結構⑤ ,能減少運動時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jié)更加靈活。
(3)在乙圖中,骨骼肌由中間的 部分和兩端的肌腱組成。
(4)當同學們做引體向上動作時,上肢處于屈肘狀態(tài)(如圖乙),此時①肱二頭肌所處的狀態(tài)是 (填“收縮”或“舒張”)。
(5)我們運動過程中需要的能量來源于肌細胞中 的呼吸作用。
17.(3分)生命從誕生那一刻起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進化的腳步,請分析以下情節(jié)回答問題:
(1)大量證據顯示生物進化的總趨勢大致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從單細胞到多細胞。 有規(guī)律的出現在不同的地層里,成為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
(2)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動物形成各種各樣的行為適應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如杜鵑把卵產在其他鳥巢穴中的行為,從獲得途徑上屬于 ,該行為是 行為的基礎。竹節(jié)蟲能模擬它所攀附的樹枝形態(tài),這種行為在功能上屬于 。
(3)赫胥黎認為人與猿有共同的祖先,達爾文則用 學說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在人類的進化歷程中, 的增加是最為顯著的變化之一。
18.(3分)近幾年,人們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還田的方法處理城鄉(xiāng)公共綠地上大量枯枝落葉等垃圾。在堆肥的過程中,細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實驗方案及實驗現象如下表所示:
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該興趣小組同學提出的問題是 ?
(2)設置甲、乙兩組的目的是 ,為了控制單一變量表中A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
(3)該實驗的變量是 ,實驗時取10片楊樹葉,而不是1片,目的是 。
(4)美麗的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能為保護環(huán)境做點什么 。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在下列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
1.(1分)下列關于生物圈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B.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同層次的生態(tài)系統相互關聯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huán)境的總和
D.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的表面、水圈的底部和巖石圈的大部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huán)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態(tài)系統、海洋生態(tài)系統、農田生態(tài)系統、草原生態(tài)系統、淡水生態(tài)系統、濕地生態(tài)系統、城市生態(tài)系統等等,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據此解答.
【解答】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huán)境的總和,A正確;
B、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huán)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B正確;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huán)境的總和;
D、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D錯誤。
故選:D。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生物圈的范圍、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2.(1分)2022年9月,由漢渝植物學者聯手發(fā)現的植物新物種三峽白前(如圖)引發(fā)廣泛關注。你推測該植物屬于( )
A.苔蘚植物B.蕨類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分析】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苔蘚植物,有莖和葉的分化,但沒有真正的根;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高大;裸子植物,無花,種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實,只有根、莖、葉、種子四種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
【解答】解:根據題圖,該植物具有花、莖、葉等器官,可判斷此植物應屬于被子植物。
故選:D。
【點評】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題。
3.(1分)今年二月,一則“廣西官員請吃穿山甲”的網帖引發(fā)社會關注。穿山甲多生活于亞熱帶的落葉森林,白晝常匿居洞中;晚間多出外覓食,晝伏夜出,隨之入洞內妊娠、分娩與哺育,翌年初春,穿山甲屬于( )
A.爬行類B.哺乳類C.兩棲類D.魚類
【分析】哺乳動物的特征:體表被毛,牙齒有門齒、臼齒和犬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心臟四腔,體溫恒定,胎生哺乳等。
【解答】解:穿山甲具有分娩與哺育的特性,幼崽由母獸攜帶出洞,因此穿山甲屬于哺乳動物。
故選:B。
【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知道哺乳動物的特點。
4.(1分)下列動物類群與其主要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腔腸動物——身體中央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
B.環(huán)節(jié)動物——身體由許多形態(tài)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
C.節(jié)肢動物——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和附肢不分節(jié)
D.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大多具有貝殼
【分析】1.腔腸動物主要特征: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2.節(jié)肢動物主要特征: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
3.軟體動物主要特征:身體柔軟,具外套膜,身體外面大多有貝殼。
4.環(huán)節(jié)動物主要特征: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解答】解:A、A、珊瑚屬于腔腸動物,身體中央有消化腔,A正確。
B、環(huán)節(jié)動物身體由許多形態(tài)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B正確。
C、節(jié)肢動物體表有外骨骼,C錯誤。
D、軟體動物身體柔軟,身體外面大多有貝殼。
故選:C。
【點評】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動物各個類群的主要特征。
5.(1分)不同的動物具有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適應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對此,你認為不恰當的是( )
A.魚用鰓呼吸,能靠游泳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與其在水中生活相適應
B.青蛙皮膚裸露、濕潤、柔軟,內側布滿毛細血管,可以進行氣體交換,輔助呼吸
C.蜥蜴的生殖和發(fā)育擺脫了對水環(huán)境的依賴,是它能終生生活在陸地上的主要原因
D.蝗蟲有三對翅和兩對足,體表有外骨骼,適應陸地生活
【分析】適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適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及其功能適合于該生物在定的環(huán)境中生存和繁殖。
【解答】解:A.魚生活在水中,能靠游泳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A正確。
B.青蛙屬于兩棲動物、濕潤,內側布滿毛細血管,輔助呼吸。
C.蜥蜴的生殖和發(fā)育擺脫了對水環(huán)境的依賴,它能終生生活在陸地上。
D.蝗蟲身體分為頭部,胸部有兩對翅和三對足,適應陸地生活。
故選:D。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6.(1分)籃球是很多同學喜愛的運動,一跳一投盡顯青春風采,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投籃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B.肱二頭肌是由肌腹和肌腱組成,僅附著在一個骨上
C.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
D.投籃動作僅靠運動系統就可以完成
【分析】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縮,并且牽引了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而完成的。
【解答】解:A、投籃時屬于伸肘,肱三頭肌收縮。
B、肱二頭肌是由肌腹和肌腱組成,錯誤。
C、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關節(jié)是骨連結的主要形式。
D、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呼吸系統,錯誤。
故選:C。
【點評】在運動中,神經系統起調節(jié)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jié)起支點作用(也有說樞紐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
7.(1分)下列與生物分類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B.同界中的生物親緣關系最密切
C.種是最大的分類單位
D.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共同特征越少
【分析】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分類單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
【解答】解:A、在被子植物中,花,A正確。
BC、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因此,BC錯誤。
D、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共同特征就越少,D錯誤。
故選:A。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生物的分類單位等級。
8.(1分)農民用某種殺蟲劑消滅棉鈴蟲,開始使用時效果較好,但長期使用效果越來越差。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 )
A.殺蟲劑的藥效不穩(wěn)定
B.棉鈴蟲為了適應殺蟲劑產生了耐藥變異
C.殺蟲劑增強了棉鈴蟲的免疫能力
D.殺蟲劑對耐藥性棉鈴蟲的選擇
【分析】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是生物進化論的核心內容。自然選擇學說的中心論點是:物種是可變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樣性和適應性。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是: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
【解答】解: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棉鈴蟲自身存在抗藥性變異,有的抗藥性弱,抗藥性弱的和不具有抗藥性的棉鈴蟲被殺死?;钕聛淼目顾幮詮姷拿掴徬x,有的抗藥性弱,抗藥性弱的棉鈴蟲又被殺死。這樣經過若干代的反復選擇。在使用同等劑量的殺蟲劑時,導致殺蟲劑滅蟲的效果越來越差,D正確。
故選:D。
【點評】掌握自然選擇的含義是解題的關鍵。
9.(1分)大熊貓“萌蘭”因翻越圍欄“越獄”,成為明星熊貓?!懊忍m”出生于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生性活潑好動,雙手握住竹筍進食時更是憨態(tài)可掬。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萌蘭”生殖發(fā)育方式是胎生哺乳
B.“萌蘭”握竹筍進食屬于覓食行為
C.“萌蘭”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
D.在成都建立大熊貓繁育基地屬于就地保護
【分析】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有毛,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fā)達,體溫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生殖發(fā)育特點,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大熊貓“萌蘭”屬于哺乳動物。
【解答】解:A、“萌蘭”屬于哺乳動物,A不符合題意;
B、“萌蘭”握竹筍進食屬于進食行為;
C、“萌蘭”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C不符合題意;
D、在成都建立大熊貓繁育基地屬于遷地保護,通過建立動物園、樹木園、種子庫、水族館等不同形式的保護設施、具有觀賞價值的物種或其基因實施由人工輔助的保護。
故選:D。
【點評】解答此題要掌握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10.(1分)下列屬于生態(tài)系統的是( )
A.動物園里的所有動物
B.一條河流及其中生活的所有生物
C.河流里的水
D.一棵松樹
【分析】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不僅有生物部分,還要有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消費者(主要是動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細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
【解答】解:動物園里的所有動物只是消費者,河流里的水是非生物部分的水,都不能構成生態(tài)系統、消費者和分解者,能構成生態(tài)系統。
故選:B。
【點評】掌握生態(tài)系統的概念特點是解題的關鍵。
11.(1分)下列常用的生物學名詞中所代表的分類單位最小的是( )
A.東北虎B.靈長類C.爬行類D.種子植物
【分析】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解答】解:東北虎僅指東北虎這個物種,屬于“種”;爬行類屬于綱。門>綱>目>種,可見A正確。
故選:A。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生物的分類單位等級。
12.(1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口味越來越豐富,辣椒是重要的菜品原料( )
A.品種多樣性B.物種多樣性
C.遺傳多樣性D.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
【分析】生物多樣性的內涵通常包括三個方面,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
【解答】解:生物種類(物種)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qū)域內生物種類的豐富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同種生物之間的基因也有差別,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態(tài)過程的多樣性、生態(tài)過程變化的多樣性等,辣椒是一個物種,取決于生物多樣性中的基因多樣性。
故選:C。
【點評】解題的關鍵是識記并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每空0.5分,共18分)
13.(3分)沈陽市家庭農場蓬勃發(fā)展,對全市現代農業(yè)建設發(fā)揮了引領示范作用。如圖為“興隆臺鎮(zhèn)家庭農場”農業(yè)生產模式中部分生物構成的食物網簡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該食物網中與水稻有關的食物鏈一共有 7 條,其中鴨能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是 水稻→鴨(或雜草→鴨) 。
(2)該食物網中昆蟲和魚存在競爭和 捕食和競爭 關系,處于第三營養(yǎng)級的生物有 鴨、魚 。
(3)若要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圖中缺少的成分是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
(4)家庭農場屬于 人工 (填“自然”或“人工”)生態(tài)系統,自我調節(jié)能力弱,主要原因是生物種類較少。
【分析】(1)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消費者(絕大多數的動物)、分解者(主要是細菌和真菌)。
(2)食物鏈書寫的原則是: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營養(yǎng)級結束;食物鏈中的箭頭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解答】解:(1)圖中食物鏈有:雜草→魚→鴨、雜草→鴨、雜草→昆蟲→鴨、水稻→昆蟲→魚→鴨,因此該食物網中包括7條食物鏈,因此鴨能獲得最多能量的食物鏈最短的食物鏈即水稻→鴨(或雜草→鴨)。
(2)魚吃昆蟲屬于捕食關系,魚和昆蟲都吃雜草,因此昆蟲和魚存在捕食和競爭的種間關系。
(3)圖中的雜草和水稻是生產者,各種動物是消費者,圖中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生物種類多,營養(yǎng)結構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自動調節(jié)能力強,營養(yǎng)結構簡單的生態(tài)系統自動調節(jié)能力弱,該生態(tài)系統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弱,營養(yǎng)結構簡單。
故答案為:
(1)7;水稻→鴨(或雜草→鴨)。
(2)捕食和競爭;鴨、魚。
(3)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人工。
【點評】掌握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食物鏈的概念、能量流動的特點以及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是解題的關鍵。
14.(3分)如圖是揚子鱷、水杉、乳酸菌、大熊貓、腎蕨、酵母菌、槐樹和噬菌體八種生物的分類圖。(①~⑧代表這八種生物,a~e 代表形態(tài)結構特征)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中a指的是 細菌 ,序號①所代表的生物是 乳酸菌 。
(2)圖中⑧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 遺傳物質 構成,序號⑥所代表的生物是 揚子鱷 。
(3)生物學家對生物進行科學分類,不僅可以更好地認識、研究和利用生物,而且還能弄清楚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那么 ⑤ (填序號)。
(4)生物 多樣性 是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物種多樣性是它的最直觀體現。
【分析】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水杉屬于裸子植物,乳酸菌屬于細菌,大熊貓屬于哺乳動物,腎蕨屬于蕨類植物,酵母菌屬于真菌,槐樹屬于被子植物,噬菌體屬于病毒。
圖中a是細菌,b是真菌,c是種子植物,d是胎生,e是病毒。
①是乳酸菌,②是酵母菌,③是腎蕨,④是水杉,⑤是槐樹,⑥是揚子鱷,⑦是大熊貓,⑧是噬菌體。
【解答】解:(1)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qū)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因此圖中a指的是細菌,只有乳酸菌屬于細菌。
(2)圖中無細胞生物是指e病毒,噬菌體(細菌病毒)的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揚子鱷和大熊貓屬于動物,故序號⑥所代表的生物是揚子鱷。
(3)桫欏、水杉和槐樹都屬于植物。水杉用種子繁殖,其外層沒有果皮包被,則序號④所代表的生物是水杉,有根、莖,屬于蕨類植物;槐樹用種子繁殖,屬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屬于種子植物,因此在上述八種生物中。
(4)生物多樣性是長期生物進化的結果。生物多樣性的內涵通常包括三個方面、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
故答案為:
(1)細菌;乳酸菌。
(2)遺傳物質;揚子鱷。
(3)⑤
(4)多樣性
【點評】關鍵是掌握各類生物的特征,并能靈活分類。
15.(3分)如圖所示為幾種常見微生物的結構模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A所屬生物類群的某些種類具有起保護作用的莢膜和完成運動的 鞭毛 。
(2)C的細胞里沒有 葉綠體 ,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3)枯枝落葉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被植物利用,這說明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作為 分解者 參與物質循環(huán)。
(4)青霉素是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的抗生素,可以從圖中的 B (填字母)中提取。
(5)圖中屬于真核生物的是 BCD (填字母)。
(6)E與A、B、C、D最大的區(qū)別是E沒有 細胞結構 。
【分析】圖中的A細菌、B青霉菌、C蘑菇、D酵母菌、E病毒。
【解答】解:(1)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有些細菌還有起保護作用的莢膜和與運動有關的鞭毛。
(2)C蘑菇的細胞里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3)腐生的細菌、真菌能夠將動物的遺體,促進物質循環(huán)??葜β淙~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水,這說明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huán)。
(4)青霉素是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的抗生素,主要用于種類細菌引起的疾病。
(5)B青霉菌、C蘑菇和D酵母菌都是真菌,屬于真核生物。
(6)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B青霉菌、D酵母菌最大的區(qū)別是E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故答案為:(1)鞭毛
(2)葉綠體
(3)分解者
(4)B
(5)BCD
(6)細胞結構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病毒、細菌、真菌的形態(tài)結構與生命活動特點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
16.(3分)教育部發(fā)布新規(guī)定,學生每年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測試,并將結果記入檔案,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男)、1分鐘仰臥起坐(女)等是重要的測試項目。請結合相關知識回答問題:
(1)人體運動系統主要在 神經系統 調節(jié)和控制下完成的,同時也受內分泌系統分泌的 激素 影響。
(2)關節(jié)既牢固又靈活,是因為具有如甲圖所示的結構。由于①和④的表面覆蓋一層光滑的結構⑤ 關節(jié)軟骨 ,能減少運動時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jié)更加靈活。
(3)在乙圖中,骨骼肌由中間的 肌腹 部分和兩端的肌腱組成。
(4)當同學們做引體向上動作時,上肢處于屈肘狀態(tài)(如圖乙),此時①肱二頭肌所處的狀態(tài)是 收縮 (填“收縮”或“舒張”)。
(5)我們運動過程中需要的能量來源于肌細胞中 線粒體 的呼吸作用。
【分析】甲圖中①關節(jié)頭,②關節(jié)囊,③關節(jié)腔,④關節(jié)窩,⑤關節(jié)軟骨,乙圖中①肱二頭肌,②肱三頭肌。
【解答】解:(1)任何一個動作的產生,都是多組肌群在神經系統的調節(jié)下,骨,同時也受內分泌系統分泌的激素影響。
(2)①關節(jié)頭和④關節(jié)窩的表面覆蓋一層光滑的⑤關節(jié)軟骨,能減少運動時骨與骨之間的摩擦。
(3)乙圖中骨骼肌包括中間較粗的肌腹和兩端較細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塊骨骼肌的兩端跨過關節(jié)分別固定在兩塊不同的骨上。
(4)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此時①肱二頭肌收縮。
(5)運動形成不僅需要運動系統,還需要神經系統的協調和控制,能量是在線粒體上進行的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的。
故答案為:(1)神經系統;激素
(2)關節(jié)軟骨
(3)肌腹
(4)收縮
(5)線粒體
【點評】熟記骨、關節(jié)、骨骼肌的協調配合與運動的產生及其之間關系。
17.(3分)生命從誕生那一刻起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進化的腳步,請分析以下情節(jié)回答問題:
(1)大量證據顯示生物進化的總趨勢大致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從單細胞到多細胞。 化石 有規(guī)律的出現在不同的地層里,成為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
(2)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動物形成各種各樣的行為適應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如杜鵑把卵產在其他鳥巢穴中的行為,從獲得途徑上屬于 先天性行為 ,該行為是 學習 行為的基礎。竹節(jié)蟲能模擬它所攀附的樹枝形態(tài),這種行為在功能上屬于 防御行為 。
(3)赫胥黎認為人與猿有共同的祖先,達爾文則用 自然選擇 學說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在人類的進化歷程中, 腦容量 的增加是最為顯著的變化之一。
【分析】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也稱為后天性行為。
【解答】解:(1)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遺物和遺跡,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證據。
(2)杜鵑把卵產在其他鳥巢穴中的行為,從獲得途徑上看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防御敵害的行為。
(3)《物種起源》一書是達爾文于1859年發(fā)表的巨著,成功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腦容量的增加是最為顯著的變化之一。
故答案為:(1)化石
(2)先天性行為;學習
(3)自然選擇;腦容量
【點評】掌握動物的行為特點及人類起源的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18.(3分)近幾年,人們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還田的方法處理城鄉(xiāng)公共綠地上大量枯枝落葉等垃圾。在堆肥的過程中,細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實驗方案及實驗現象如下表所示:
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該興趣小組同學提出的問題是 細菌對落葉有分解作用嗎 ?
(2)設置甲、乙兩組的目的是 形成對照實驗 ,為了控制單一變量表中A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適宜的溫度、濕度 。
(3)該實驗的變量是 細菌 ,實驗時取10片楊樹葉,而不是1片,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
(4)美麗的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能為保護環(huán)境做點什么 多植樹造林;節(jié)約用電,節(jié)約用紙等 。
【分析】實驗是驗證假設的基本途徑,所有的實驗都有變量,科學探究常常需要進行對照實驗,在對照實驗中,除了實驗變量不同之外,其他因素有相同。
【解答】解:(1)因為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所以提出的問題:細菌對落葉有分解作用嗎?
(2)據表中內容可見:甲與乙形成以細菌為變量的對照實驗,對照實驗除變量外,所以表中A處是“適宜的溫度。
(3)甲與乙形成以細菌為變量的對照實驗,為避免偶然性。每組用10片樹葉而不是一片。
(4)地球是我的家,我們應該保護美麗地球家園,如多植樹造林,節(jié)約用紙等。
故答案為:
(1)細菌對落葉有分解作用嗎?
(2)形成對照實驗;適宜的溫度
(3)細菌;避免偶然性
(4)多植樹造林;節(jié)約用電。
【點評】解此題的關鍵是確定、控制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組別
實驗材料及數量
實驗材料處理
控制條件
實驗現象
甲組
形狀,大小相似的楊樹落葉10片
①清洗,滅菌②置于無菌環(huán)境
適宜的溫度、濕度
一周后楊樹葉無變化
乙組
形狀,大小相似的楊樹落葉10片
①清洗,滅菌②接種細菌③置于無菌環(huán)境
A
一周后楊樹葉出現腐爛
組別
實驗材料及數量
實驗材料處理
控制條件
實驗現象
甲組
形狀,大小相似的楊樹落葉10片
①清洗,滅菌②置于無菌環(huán)境
適宜的溫度、濕度
一周后楊樹葉無變化
乙組
形狀,大小相似的楊樹落葉10片
①清洗,滅菌②接種細菌③置于無菌環(huán)境
A
一周后楊樹葉出現腐爛

相關試卷

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這是一份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共1頁。

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無答案):

這是一份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無答案),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這是一份,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共6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含解析)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