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鼓樓實驗中學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鼓樓實驗中學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實驗基本操作錯誤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學校_______ 年級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可以從表中獲得許多信息,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關推斷不正確的是( )
A.①代表的是碳元素B.②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兩個電子
C.③元素與氮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D.元素②和④組成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MgCl
2.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詞句中蘊含化學變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C.百煉成鋼
D.日照香爐生紫煙
3.2019年4月以來,為防控非洲豬瘟使用二氯異氰脲酸鈉(化學式為C3Cl2N3O3Na)殺菌消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19
B.二氯異氰脲酸鈉中C、Cl、N、O、Na的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3:2:3:3:1
C.每個二氯異氰脲酸鈉分子中共有11個原子
D.二氯異氰脲酸鈉中鈉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熱脹冷縮是因為構(gòu)成物體的分子體積受熱膨脹,遇冷縮小
B.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Al,非金屬元素是氧
C.氧氣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火箭發(fā)動機
D.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屬元素
5.下列實驗基本操作錯誤的是
A.B.C.D.
6.硬鋁的組成金屬有鋁、鎂、銅、錳等。已知:錳絲放入稀硫酸中,有氣泡產(chǎn)生;錳絲放入硫酸鋁溶液中,表面沒有金屬析出。結(jié)合我們所學金屬再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下列有關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判斷錯誤的是
A.Mn強于CuB.Al強于Mn
C.Mg強于AlD.Mn強于Mg
7.下列有關化學用語中數(shù)字“2”的意義的說法,錯誤的是( )
①2HCl ②Mg2+ ③CO2 ④ ⑤O2- ⑥H2O2
A.表示分子個數(shù)的是①
B.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的是②⑤
C.表示元素化合價的是④
D.表示一個分子中含有某種原子個數(shù)的是①③⑥
8.有 C5H10、C3H6O、C6H12O6 組成的混合物,經(jīng)測定含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0%,則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
A.60%B.45%C.30%D.22.5%
9.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少量雜質(zhì)所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正確的一組
A.AB.BC.CD.D
10.某同學書寫的試劑標簽如下圖所示,其中錯誤的是
A.B.C.D.
11.下圖是金剛石、石墨、C60、碳納米管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關于這四種物質(zhì)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完全燃燒后的產(chǎn)物都是CO2
D.都是由碳原子構(gòu)成的,具有相同的性質(zhì)
12.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一種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質(zhì)就是氧化物
B.質(zhì)子數(shù)決定元素種類,所以質(zhì)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C.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單質(zhì)
D.純凈物是由同種分子構(gòu)成的,所以由同種分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純凈物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3.小文認為硫燃燒實驗需改進,設計如圖裝置。
[準備]:將雙孔膠塞的左孔,套在綁有細銅管的燃燒匙鐵柄上;細銅管連接氧氣罐,備用。
[查閱]:氫氧化鈉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氣體,生成物溶于水。
步驟1:在燃燒匙中放入少量硫粉,加熱至燃燒,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步驟2:立即將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塞緊膠塞,將一團浸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脫脂棉蓋住雙孔膠塞的右孔。緩緩通入氧氣,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的現(xiàn)象。硫粉燃燒完畢后,停止通入氧氣,還需進行的操作及目的是_____________。
[分析]:請說出右孔在實驗全過程中的作用,并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
14.木炭燃燒
(1)從“燃燒條件”分析,實驗①中木炭沒有燃燒的原因是_____。
(2)對比實驗_____ ( 填序號)可證明氧氣濃度越大,木炭燃燒越劇烈。
(3)實驗④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15.如圖所示,用“W”型玻璃管進行微型實驗。
(1)描述a處的實驗現(xiàn)象_____;
(2)寫出b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寫出a處發(fā)生反應提供熱量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
16.如圖是初中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幾種裝置,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中儀器X的名稱為____________。
(2)若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較純凈的氧氣,可用的裝置組合是__________(從圖AE中選擇,填字母);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組裝完氣體發(fā)生裝置后,應先檢查裝置的___________,再添加藥品。
(3)若用F裝置收集氧氣,氣體應從__________(填“a”或“b”)端進入。
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
17.Cu與Zn的合金稱為黃銅,有優(yōu)良的導熱性和耐腐蝕性,可用作各種儀器零件。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測定某黃銅的組成,取20g該黃銅樣品于燒杯中,將1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其中,使之充分反應.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質(zhì)量及剩余物的總質(zhì)量記錄于如下表: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結(jié)束時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為多少?
(2)黃銅樣品中鋅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請寫出計算過程)
(3)請在下圖畫出氫氣的產(chǎn)生曲線。
18.某實驗室為了測定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 1:稱取 40g 石灰石樣品(假設雜質(zhì)耐高溫且不與酸反應),高溫煅燒一段時間,恢復到室溫,測得固體質(zhì)量減少了11g。
步驟 2:向剩余固體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至不再反應為止,生成氣體的質(zhì)量與時間的關系如下表:
(1)步驟1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_____g。
(2)求步驟1中生成的氧化鈣的質(zhì)量_____(寫出計算過程)。
(3)根據(jù)步驟2數(shù)據(jù)畫出生成氣體的質(zhì)量與時間的關系_____。
(4)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保留到 0.1%)
四、計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22分)
19.(10分)金屬活動性順序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有重要應用,請用方程式解釋下列問題:
(1)鋁比較活潑,為什么鋁制品卻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______
(2)農(nóng)業(yè)上不能用鐵制容器配制農(nóng)藥波爾多液(含硫酸銅)______
20.(12分)以下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基本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用A裝置來制取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2)B裝置是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寫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待紅磷熄滅且集氣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水面大約上升至刻度________時不再上升。
(3)C裝置是電解水的實驗,指出試管1中收集的氣體是_________。
(4)D裝置中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zhì)是不能燃燒、______。
(5)裝置E中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河水經(jīng)過E裝置凈化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D
2、C
3、D
4、B
5、A
6、D
7、D
8、A
9、D
10、B
11、D
12、D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3、 硫粉燃燒更旺,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振蕩,使二氧化硫充分吸收,防止污染空氣 硫粉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氣體受熱膨脹,在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的同時,不斷通入氧氣,氣體增多,氣孔可防止瓶內(nèi)壓強過大,瓶塞彈出。硫粉燃燒結(jié)束后,二氧化硫氣體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裝置冷卻,氣孔可防止因瓶內(nèi)壓強驟降,瓶塞無法拔出
14、溫度沒有達到木炭的著火點 ②③
15、紅色粉末變黑色
16、錐形瓶 BE 氣密性 a
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
17、0.4g;65%;
18、(1)11(2)14g(3)(4)87.5%
四、計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22分)
19、4Al+3O2=2Al2O3 Fe+CuSO4=FeSO4+Cu
20、 1 H2 蠟燭自下而上熄滅 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 吸附 混合物
編號
物質(zhì)
雜質(zhì)
所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
A
甲烷
氫氣
用火點燃
B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通過灼熱的CuO粉末
C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氣,點燃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加入稀硫酸的質(zhì)量(g)
充分反應后剩余物的總質(zhì)量(g)
第1次
20
39.9
第2次
20
59.8
第3次
20
79.7
第4次
20
99.6
第5次
20
119.6
時間
t0
t1
t2
t3
t4
t5
t6
t7
氣體/g
0
1.5
2.8
3.7
4.2
4.3
4.4
4.4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鼓樓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化學九上期末預測試題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二氧化氮的化合價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蘇省南京鼓樓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答案,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下列對客觀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求真中學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制備氮化鎂時有如下反應,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書寫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