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從分子、原子角度認識物質是化學科學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質中含有多種分子的是( )
A.甲烷B.空氣C.冰水D.黃金
2.化學讓生活更美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制糖工業(yè)中用活性炭脫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
B.氦氣通電發(fā)出粉紅色的光,發(fā)生的是化學變化
C.用干冰營造舞臺意境時,看到的白霧是二氧化碳氣體
D.硬水軟化后口感更好,因煮沸時除去了硬水中的所有雜質
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B.
C.D.
4.鈉原子結構示意圖如下圖所示,有關鈉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B.質子數(shù)為11
C.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D.核外有3個電子層
5.連花清瘟膠囊源自傳統(tǒng)中醫(yī)名方,可用于治療流感,現(xiàn)代儀器測得其成分之一是沒食子酸(其化學式為C7H6O5)。下列有關沒食子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沒食子酸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的
B.一個沒食子酸分子是由7個碳元素、6個氫元素和5個氧元素構成的
C.沒食子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0
D.沒食子酸分子中的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
6.油漆的一種重要成分苯C6H6是一種常見的化學溶劑,點燃時會產生濃烈的黑煙,其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C6H6+XO2 12CO2+6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X的數(shù)值是( )
A.6B.9C.15D.12
7.餐廳的服務員用蓋子熄滅酒精爐,該滅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隔絕空氣B.降低溫度
C.清除可燃物D.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8.青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銅錫合金。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青銅屬于金屬材料
B.青銅的硬度比純銅更大
C.青銅的熔點比純銅的熔點要低
D.銅是目前世界年產量最高的金屬
9.物質的鑒別、除雜和檢驗是重要的實驗技能,下列實驗方法正確的是( )
A.AB.BC.CD.D
10.一氧化氮是一種大氣污染物。工業(yè)上利用氫氣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關于該反應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數(shù)目保持不變
B.體現(xiàn)了氫氣的還原性
C.生成物中氮氣和水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2
D.參加反應的氫氣和一氧化氮的質量比為1:15
二、填空題
11.化學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例如防疫關鍵環(huán)節(jié)中的滅菌與消毒。
(1)免洗手凝膠消毒劑攜帶方便,使用時會聞到酒精的氣味,說明分子在不停地 。
(2)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已成為防疫常態(tài)。生產醫(yī)用口罩的過程中常用環(huán)氧乙烷(C2H4O)滅菌,環(huán)氧乙烷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最簡質量比為 。
(3)日常消殺也是必需的防疫措施。75%的酒精溶液有很好的殺菌消毒作用,該溶液的溶質 (填化學式)。
12.用化學符號表示:
(1)3個二氧化碳分子 。
(2)2個氫氧根離子 。
(3)標出碳酸鈣中鈣元素的化合價 。
(4)氯化亞鐵 。
13.水是生命之源,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1)凈水器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殺菌消毒的方法是 。
(2)電解水的裝置如圖所示,試管B中的氣體是 。通過此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三、綜合題
14.燃燒、能源、環(huán)境等問題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下圖可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的現(xiàn)象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銅片上的紅磷沒有燃燒的原因是 。
15.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利用如下四個實驗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1)實驗A:用紅熱的玻璃管接觸紅磷,在實驗過程中氣球的變化是 。
(2)實驗B:將裝有稀鹽酸的試管放入裝有碳酸鈉粉末的燒杯中稱量,然后傾斜燒杯使稀鹽酸與碳酸鈉粉末接觸,充分反應后,放回再稱量,發(fā)現(xiàn)天平不平衡,原因是 。
(3)實驗C的操作與實驗B相似,放回再稱量時,天平指針 (填“偏左”,“偏右”或“不偏轉”),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實驗D的操作與實驗B、C相似,放回再稱量,天平仍平衡。實驗A、B、C、D中遵循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字母)。
16.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號①的儀器的名稱: 。
(2)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在裝置A的試管口塞一團棉花,可用于實驗室制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室常用無水醋酸鈉固體與堿石灰在加熱的情況下制CH4,應選圖 (填序號)作為發(fā)生裝置。
(3)實驗室收集NH3(極易溶于水)應選擇的裝置為 (填序號)。
四、綜合題
17.達州盛產天然氣,有“中國氣都”之稱的美譽。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瘜W興趣
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無水CuSO4遇水變藍。
(1)【猜想與假設】:
甲:CO2 H2O
乙:CO H2O
丙:NH3 CO2 H2O
?。篊O2 CO H2O
你認為 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
(2)【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
A,B裝置的順序能否顛倒?(填“能”或“否”) 。
(3)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棕色粉末變成黑色,由此推斷 同學猜想成立。
(4)請寫出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的化學方程式: 。
(5)【反思與交流】: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環(huán)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質燃燒必須滿足與充足的氧氣充分接觸的條件,D裝置后添加的大氣球的作用是: 。
五、計算題
18.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與13g鋅完全反應。試求這種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
1.B
2.A
3.B
4.A
5.C
6.C
7.A
8.D
9.C
10.A
11.(1)運動
(2)6:1:4
(3)C2H5OH或C2H6O
12.(1)
(2)
(3)
(4)
13.(1)吸附;煮沸
(2)氧氣或O2;
14.(1)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2)溫度沒有達到紅磷著火點
15.(1)先膨脹后縮小
(2)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的CO2氣體逸出
(3)不偏轉;
(4)ABC
16.(1)錐形瓶
(2);;A
(3)E或F
17.(1)丙
(2)否
(3)丁
(4)
(5)收集一氧化碳,防止空氣污染
18.解:設稀硫酸溶質的質量為x。
解得:x=19.6g
這種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00%=19.6%
答: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9.6%。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
A
鑒別木炭粉和二氧化錳
觀察顏色
B
鑒別食鹽和白糖
聞氣味
C
檢驗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除去空氣中的氧氣,得到較純凈的氮氣
通過灼熱的木炭
這是一份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共6頁。
這是一份陜西省西安2023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附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綜合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陜西省渭南市2023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附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綜合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