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_______ 年級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須知:
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
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圖中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B.圖中的噪聲強度顯示儀是用來降低噪聲的
C.圖中的倒車雷達利用超聲傳遞信息
D.圖中的共鳴現(xiàn)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現(xiàn)
2.光污染是當代社會四大污染之一一,下列現(xiàn)象中會造成光污染的是
A.晚上學習時用護眼燈
B.用塑料薄膜建造溫室大棚
C.汽車的前擋風玻璃上貼防曬膜
D.在十字路口的大型建筑物上面,大面積安裝玻璃幕墻
3.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喇叭發(fā)音時,放在紙盆上的紙屑在上下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B.上課時,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聲不是噪聲
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據(jù)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D.使用隨身聽(MP3、MP4…)時,調(diào)節(jié)音量按鈕實質(zhì)就是改變了聲音的音調(diào)
4.小李每天堅持用“微信運動”來統(tǒng)計當天行走的步數(shù),如圖是她在10月22日的步行情況.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體指標和通常的步伐及頻率,可以估測出( )
A.小李的身高大約為170 dmB.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約為10 m/s
C.當天小李走過的路程大約為2000 mD.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時間大約為4 s
5.以下選項中估算正確的是
A.某中學生的質(zhì)量為200kgB.一個雞蛋的質(zhì)量為50g
C.一個雞蛋受到重力為10ND.八年級物理教課書的重力為15N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空中宇航員能對話,說明聲音可在真空中傳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變響度
C.道路兩旁的隔音墻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超檢查身體是聲與信息在醫(yī)學中的應用
7.以下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A.正常人的脈搏每秒跳動約為 70 次
B.教室課桌的高度約為 75cm
C.八年級學生 100m 短跑成績約為 7s
D.中學生的質(zhì)量約為 5000g
8.關于圖所示的四種儀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B超——利用超聲波獲取人體內(nèi)部信息
B.聲吶——利用次聲波探知海底深度
C.驗鈔機——紅外線使鈔票上的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
D.遙控器——靠紫外線實現(xiàn)對電視機的控制
9.下列可以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樹上正在下落的蘋果B.站在正在運行的自動扶梯上的顧客
C.正在進站的火車D.學校跑道進行的800m跑步測試的學生
10.灑水車作業(yè)過程中,水量表指針示數(shù)快速減小,水箱剩余的水不發(fā)生變化的是( )
A.質(zhì)量B.體積C.密度D.形狀
11.甲、乙兩輛汽車通過的路程之比是6∶5,運動的時間之比是4∶3,則兩車運動速度之比是( )
A.5∶2B.10∶9C.8∶5D.9∶10
12.俗話說“坐井觀天,所見甚小”,能解釋這一現(xiàn)象的是(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為響應低碳生活的號召,小華堅持每天騎自行車上學.上學途中看到路邊的樹木向后倒退,她是以___為參照物;小華的家到學校路程是2 400 m,如果她用時10 min到達學校,她騎車的平均速度是___m/s.
14.如圖所示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的某一次實驗,這一過程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通過實驗研究可得:當凸透鏡成放大像時,像距v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距u。
15.根據(jù)表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1 標準大氣壓下)可知:
(1)水銀的熔點是_______℃;
(2)80℃的酒精是_______態(tài);
(3)在北方寒冷的季節(jié)里,最低氣溫可達-50℃,此時應選用_______(選填“酒精”或“水銀”)做溫度計的測溫液體。
16.小莉用電子秤、玻璃杯和水粗測花生油的密度,測量數(shù)據(jù)如下表,杯子兩次“裝滿”是為了使被測量的油和水______相同,滿杯時花生油的質(zhì)量和密度分別是______kg和______kg/m3。(ρ水=1.0×103kg/m3)
三、實驗題(共12分)
17.(4分)小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實驗開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裝好蠟燭(已點燃)、凸透鏡和光屏并進行調(diào)節(jié),使它們的中心在_____,這樣調(diào)節(jié)的目的是______。
(2)下表是小明同學實驗時記錄的幾組數(shù)據(jù):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完成下列問題:
① 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cm。
② 從表中的數(shù)據(jù)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當物體從2倍焦距以外向焦點靠近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的變化規(guī)律是(只寫一種)_____。
(3)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當把點燃的蠟燭向透鏡方向移動至圖中位置時,來回調(diào)節(jié)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像,原因是____,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小明想看到燭焰的像,請你幫小明想出合理的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小宇同學步驟如下: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調(diào),使天平橫梁平衡.
(2)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29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如圖甲所示,則鹽水的質(zhì)量是________ g;再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_kg/m1.
(1)小宇用的方法測出鹽水密度會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因為________.
(4)小萱同學在實驗中先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m1 , 倒入鹽水后測出其總質(zhì)量m2;在將鹽水倒入量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由于鹽水較多,無法全部倒完,她及時停止了操作.同組同學討論后認為仍可繼續(xù)完成實驗,于是小聰讀出此時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又加了一個步驟,順利得出了鹽水的密度.你認為增加的步驟是: ________ ,請幫小萱寫出計算鹽水密度的表達式ρ= ________ .
19.(4分)小亮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其中凸透鏡的焦距f=10cm,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處,蠟燭和光屏分別位于凸透鏡的兩側。
(1)探究前需要首先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___________;
(2)如上圖所示放置時,蠟燭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形成一個倒立、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
(3)保持上圖中的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15cm”刻度線位置,要使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可以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適當位置放上一塊__(選填“近視”或“遠視”)鏡片;移去蠟燭和凸透鏡間的鏡片后,繼續(xù)改變蠟燭位置,觀察虛像時,人眼應在凸透鏡_______(選填“左”或“右”)側透過凸透鏡觀察。
四、作圖題(共16分)
20.(8分)如圖所示,一束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請在大致正確的位置畫出折射光線。
(________)
21.(8分)在圖所示的電路中,有一根導線尚未連接,請用筆線代替導線補上。補上后要求:閉合開關S,向左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
五、計算題(共22分)
22.(10分)如圖所示,R1=a,閉合開關S后,電壓表V2的示數(shù)U2=bV,電流表A的示數(shù)I=cmA。求:
(1)電壓表的示數(shù);
(2)電阻的阻值。
23.(12分)有一個瓶子裝滿油時,總質(zhì)量是1.2kg,裝滿水時總質(zhì)量是1.44kg,水的質(zhì)量是1.2kg,求油的密度。(ρ水=1.0×kg/m3)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B
2、D
3、A
4、C
5、B
6、D
7、B
8、A
9、B
10、C
11、D
12、A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自行車(或自己) 4
14、當u
這是一份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qū)2023-2024學年物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關于下列四幅圖的說法正確的是,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東惠城區(qū)2023-2024學年物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答案,共9頁。
這是一份廣東省肇慶市2023-2024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關熱機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