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_______ 年級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請注意:
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
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
A.1m=10cmB.1h=10minC.1min=10sD.1m/s=3.6km/h
2.冰遇火會熔化。但遠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人卻能“削冰取火”。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萬畢術》中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古人將冰磨成一種冰透鏡,讓太陽光射過去并會聚起來點燃艾草取火。以下關于冰透鏡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冰透鏡取火時利用了光的折射
B.制作冰透鏡時,要把冰磨成中間薄,邊緣厚的形狀
C.冰是晶體,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但需要吸熱
D.冰熔化成水后,質量不變,密度變大
3.下列數據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人體密度約為1.0×103kg/m3B.學生課桌高約為1.5m
C.一個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kgD.人的正常體溫為38℃
4.如圖所示,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當入射光線由①變?yōu)棰跁r,則( )
A.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B.反射角和折射角都減小
C.反射角增大,折射角減小D.反射角減小,折射角增大
5.將規(guī)格都是“220 V 180 W”的一臺電冰箱、一臺電風扇和一床電熱毯,分別接入同一家庭電路中,若通電時間相同,則產生熱量最多的是
A.電冰箱B.電風扇
C.電熱毯D.一樣多
6.如圖所示,用手電筒對著平面鏡中的像照射時,觀察到的像比原來亮多了。關于此現象,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A.鏡子比原來亮,所以像也變亮
B.有光照射,更便于觀察,所以覺得像變亮了
C.光穿透鏡面照射到鏡后的像上,所以像會比原來亮
D.光照在鏡面上,并反射到物體上,物體變亮,所以像也變亮
7.一空瓶的質量為20g,裝滿水后質量為60g,裝滿某種液體后質量為56g,則該液體的密度是( )
A.0.5×103kg/m3B.1.0×103kg/m3
C.0.6×103kg/m3D.0.9×103kg/m3
8.為了減弱噪聲,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在耳孔中塞上一團棉花B.在公路和住宅間設立屏障或植樹
C.將噪聲大的機器換成噪聲小的機器D.關閉所有的電源和不用任何機器
9.在制藥時,為從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熱的方法使水沸騰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過80℃的條件下提取,應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容器內的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CB.縮短加熱沸騰的時間
C.降低容器內的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CD.用微火加熱使其沸騰
10.用物理學的準確用語來“翻譯”生活用語,這有利于我們把握事物的本質,“引吭高歌”和“低聲細語”中的高與低指的是
A.音調高低B.音色好壞C.響度大小D.樂音三要素
11.有一臺光電控制液面高度的儀器,它通過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線打到電光屏(能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進行處理)上來顯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過裝置調節(jié)液面的高度。如圖,所示的光路圖,電光屏上的光點由移到時,表示液面的高度()
A.上升B.下降C.不變D.不確定
12.下列敘述與圖中情景相符的是
A.水兵們站在地面上,他們的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B.把鉛筆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鉛筆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這是光的反射現象
C.平靜的水面上倒映著岸邊的景物,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通過放大鏡看郵票的細微之處,看到的是放大的實像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 “掩耳盜鈴”是大家熟悉的成語故事.從物理學角度分析,盜賊所犯的錯誤是:既沒有阻止聲音的__________,又沒有阻止聲音的______________.
14.如圖所示,水中看到白鷺的像,是______(選填“虛”或“實”)像。白鷺要想啄到水中的魚,應該瞄準所看到魚的______(選填“上方”或“下方”)。
15.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這是_____現象,在此過程中,需要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
16.12mm=______m,75s=______min。
三、實驗題(共12分)
17.(4分)如圖甲所示,這是小剛所在實驗小組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
(1)實驗時該小組同學應該取兩根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蠟燭做實驗,這是為了探究像與物的________關系。
(2)請分析實驗時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的原因是:________,實驗中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______ 。
(3)在實驗中,小剛同學將放在玻璃板前的蠟燭A點燃,接著在玻璃板_______(填“后面”或“前面”)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____________。
(4)為了判斷平面鏡成像的性質,小剛同學移開蠟燭B,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張白紙做屏幕,此時在蠟燭B這一側觀察時,白紙上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______(選填“實”或“虛”)像。
(5)經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與物對應的位置如圖所示,為了得到更多的實驗結論,接下來小明應該進行的操作應該是: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
18.(4分)如圖所示是小方同學用兩只外形相同的蠟燭“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__________.
(2)選取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像和物體的____關系.
(3)在實驗過程中,把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再將另一支____蠟燭(選填“點燃”或“不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來回移動,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蠟燭的像_____.
(4)當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處時,玻璃板后B處的蠟燭好像也被“點燃”了;移去B處的蠟燭,將光屏放在B處,發(fā)現光屏上并沒有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5)小方將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個凸透鏡,B處放光屏, 發(fā)現光屏上恰好成倒立、等大的蠟燭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cm.
19.(4分)某同學撿到一個金屬螺母,為了測量此螺母的密度,他做了如下實驗。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要使橫梁平衡,應向_____調節(jié)平衡螺母。
(2)把金屬螺母放在天平_____盤中,并用_____向另一側盤中加減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使天平橫梁恢復平衡。盤中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金屬螺母的質量是_____g。
(3)在量筒中裝入20mL水,用細線系住金屬螺母并將其輕輕放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則金屬螺母的體積是_____cm3。
(4)金屬螺母的密度是_____kg/m3。
(5)如果金屬螺母密度恰好和密度表中某一金屬的密度相同,那么這名同學據此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斷該螺母一定是由這種金屬制成的。
四、作圖題(共16分)
20.(8分)如圖是射到凸透鏡上的兩條光線,請在圖上畫出這兩條光線的折射光線。
21.(8分)如圖所示,請畫出入射或折射光線,使光路完整。(____)
五、計算題(共22分)
22.(10分)汽車在出廠前要進行測試,某次測試中,先讓汽車在模擬山路上以8m/ s的速度行駛4000m,緊接著在模擬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駛100s.
求:(1)該汽車在模擬山路上行駛的時間.
(2)汽車在這次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23.(12分)小明為了測量圖中整盒酸奶的相關物理量,先借助天平測量了一些數據并記錄在下表中,然后觀察了盒上標注的凈含量。
(1)酸奶的密度是多少kg/m3?
(2)整盒酸奶的體積是多少mL?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D
2、B
3、A
4、A
5、C
6、D
7、D
8、D
9、C
10、C
11、B
12、A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產生 傳播
14、虛 下方
15、升華 吸收
16、0.012 1.25
三、實驗題(共12分)
17、相同 大小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刻度尺 后面 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沒有 虛 依次連接AA′、BB′、CC′ 便于確定像與物的位置關系
18、像的位置 大小 不點燃 重合 虛 10
19、左 左 鑷子 53.4 6 8.9×103 不能
四、作圖題(共16分)
20、
21、
五、計算題(共22分)
22、(1)500s(2)10m/s
23、 (1)1.15×103;(2)200。
測量步驟
① 測整盒酸奶
的質量
② 喝掉部分酸奶
后,測質量
③ 用純凈水將喝掉
的酸奶補齊后,測質量
測量數據
238.7g
151.3g
227.3g
這是一份四川省宜賓市名校2023-2024學年八上物理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2023-2024學年八上物理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下列有關聲學知識說法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宜賓市八上物理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一支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它的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