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_______ 年級_______ 姓名_______
請考生注意:
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
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汽車后剎車燈的光源,若采用發(fā)光二極管(LED),則通電后亮起的時間會比采用白熾燈大約快0.5s,故有助于后車駕駛員提前做出反應,即遇到情況時可提前0.5s剎車.在限速為110krn/h的高速公路上,行車安全距離約可以減少
A.3mB.7mC.15mD.25m
2.如圖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這個實驗說明了
A.發(fā)聲的音叉正在振動
B.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
C.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D.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最快
3.如圖,小剛用吉他彈奏優(yōu)美的樂曲。對于吉他發(fā)出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變換手指按壓弦的位置可以改變聲音的響度
B.用力撥動吉他弦可以提高聲音的音調
C.樂曲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D.撥動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變吉他的音色
4.體積和質量都相同的鐵球、銅球和鉛球各一個,已知ρ鐵=7.8×103kg/m3,ρ銅=8.9×103kg/m3、ρ鉛=11.3×103kg/m3,那么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可能鐵球是實心的,鉛球和銅球是空心的B.可能銅球是實心的,鐵球和銅球是空心的
C.可能銅球是實心的,銅球和鐵球是空心的D.三個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5.關于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誤差不能避免但可以減小B.測量產生誤差是因為未遵守操作規(guī)則
C.實驗中的錯誤就是誤差D.選用精密測量儀器、改進測量方法就能避免誤差
6.一個凸透鏡的焦距是9cm,在光具座上分別把蠟燭和光屏放在凸透鏡的兩側,當蠟燭距離凸透鏡15cm時,調整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實像B.倒立、放大的虛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D.正立、縮小的虛像
7.如圖是常用的5號電池的示意圖,其型號的另一種表示方法為“14500”,前兩位數(shù)是直徑,后三位數(shù)是高度這型號電池高度為( )
A.14mmB.145mmC.500mmD.50.0mm
8. “五一”勞動節(jié),小華一家自駕游新寧崀山.在小車行駛過程中,小華覺得自己是靜止的,他選取的參照物是( )
A.小車的車廂B.對面駛來的小車
C.路旁的小樹D.沿途的建筑物
9.勞動人民對自然現(xiàn)象進行觀察和研究,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諺語、俗語.下列是對有關相應物理本質的解釋,其中不正確的是
A.“長嘯一聲,山鳴谷應”﹣﹣是因為聲音的反射結果
B.“真金不怕火煉”﹣﹣金的熔點低于一般爐火火焰溫度
C.“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D.“潭清疑水淺”﹣﹣光的折射現(xiàn)象
10.下列溫度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人感到舒適的氣溫是37℃
B.冰箱冷藏室的溫度為-18℃
C.冬天洗澡時適宜的洗澡水溫度約為40℃
D.南昌夏季最高氣溫約55℃
11.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積水,當我們背著月光走時,地上發(fā)亮處是干凈的路面,這是因為( )
A.地上暗處是光發(fā)生鏡面發(fā)射B.地上發(fā)亮處是光發(fā)生鏡面發(fā)射
C.地上發(fā)亮處是光發(fā)生漫反射D.地上發(fā)亮處和暗處都發(fā)生鏡面反射
12.示波器是一種用途十分廣泛的電子測量儀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見的聲音信號變換成看得見的圖像。小英將話筒接在示波器的輸入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標有168Hz和520Hz的音叉。如圖所示是520Hz的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在示波器顯示的波形;則168Hz的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在示波器顯示的波形合理的選項是( )
A.B.C.D.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如圖是干濕溫度計,它是由兩支相同的普通溫度計組成,一支用于測定氣溫,稱干球溫度計;另一支在球部用蒸餾水浸濕的紗布包住,紗布下端浸入蒸餾水中,稱濕球溫度計。由于包住濕球溫度計的紗布吸水后蒸發(fā)_______,所以示數(shù)比干球溫度計的示數(shù)小,兩只溫度計的示數(shù)差異越______,說明空氣越干燥。
14.小明、小聰在參加學校舉行的降落傘活動比賽前,用實驗來探究“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為此,他們先考察其中一個因素對問題的影響,而保持其它因素不變,這種方法叫(______________)法;實驗中他們用停表測出某次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如圖所示,則該次滯留的時間為(_______)s。
15.有一種光電控制液面高度的儀器,它是通過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線反射到光電屏上的光斑位置來判斷液面高低的,如圖所示.當一光束與液面的夾角為40°,則入射角的大小為_____;當液面升高時,光電屏上的光斑S將向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
16.心電圖儀可將與人心跳對應的生物電流情況記錄在勻速運動的坐標紙上,如圖中的每個凸起(波峰)代表一次心跳,若醫(yī)生測量時記下被檢者甲的心跳為 66 次/分鐘.則甲每秒鐘心臟跳動的次數(shù)為_______次;這臺心電圖儀輸出坐標紙的走紙速度大小為_______mm/s,乙的心跳為_______次/分鐘.(注:心電圖儀走紙速度相同)
三、實驗題(共12分)
17.(4分)在“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的活動中,小明和小紅制作了一個直徑為10.00cm的紙錐。提供的器材有分度值為1毫米的刻度尺、秒表。他們的實驗目的有兩條:一是會測量紙錐豎直下落時的速度;二是認識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少誤差。
(1)他們商量了如下的方案來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
方案一:先選定一段時間,測量紙錐在這段時間內下落的距離;
方案二:先選定一段距離,測量紙錐通過這段距離所用的時間;
方案三:預先不選定時間或距離,直接測定紙錐通過某段距離所用的時間;
上述方案,你認為應該采用方案______;理由是:______;
(2)為了得到更加準確的測量結果,他們在老師的幫助下用頻閃照相機拍攝紙錐下落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內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圖所示,已知頻閃照相機每隔0.25s曝光一次。他們準備根據(jù)照片測量紙錐從A下落到F的速度;
①以下是他們設計的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請把下面表格中的欄目補充完整,它們應該是______;______;
②上述欄目對應的數(shù)值為:______;______;______;
③紙錐從A下落到F的過程中,速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__。
18.(4分)開心同學做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他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畫出了冰的熔化圖像,如圖乙所示,請你完成下列內容:
(1)將裝有碎冰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使碎冰_____,同時溫度上升速度較_____(選填“快”或“慢”),便于讀取各個時刻的溫度。
(2)由圖像可知冰的熔點是_____℃;在第12min末該物質處于_____(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狀態(tài)”)。
(3)冰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4)試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續(xù)加熱足夠長時間,試管中的水_____沸騰。(選填“能”或“不能”)
19.(4分)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對眼睛的成像原理進行探究。
(1)實驗前,圖中明顯還需要調整的是光屏的______(填“位置”或“高度”)。調整后恰好能在光屏上觀察到倒立、______(填“縮小”或“放大”)的實像,該成像特點可作為______的原理(填“照相機”或“投影儀”)。
(2)圖中的凸透鏡相當于眼睛的_______,光屏相當于眼睛的____。(兩空均選填“晶狀體”或“視網(wǎng)膜”)
(3)隨后,小明拿來一只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且較靠近凸透鏡。結果,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他只將光屏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后,又在光屏上觀察到蠟燭清晰的像。由此可見,這只眼鏡是______(填“凸”或“凹”)透鏡,戴這種眼鏡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______(填“近視”或“遠視”)。
(4)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鏡的下半部分,則所成的燭焰的像為____(填“不完整”或“完整”)的像。
四、作圖題(共16分)
20.(8分)有一點光源S,它在平面鏡中的像與凸透鏡的焦點F重合,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反射光線為a,如圖所示。請在圖中畫出:
(1)凸透鏡的焦點F;
(2)點光源S的位置;
(3)光線a經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_______)
21.(8分)如圖所示,兩束光射向凸透鏡,F(xiàn) 點為焦點,PO=2f,請在圖中畫出射出凸透鏡的對應光線。
(________)
五、計算題(共22分)
22.(10分)一位同學從家到學校的路程是3.5千米,他騎車的速度是4米/秒,他騎車從家到學校需要多少時間?
23.(12分)一輛長30m的大型平板車在平直路面上行駛,勻速通過70m長的大橋時,所用時間10s,求:
(1)該車此10s內行駛的路程;
(2)該車通過大橋時的速度;
(3)它以同樣的速度通過另一隧道,用了20s的時間,那么這一隧道的長度是多少米?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C
2、A
3、C
4、A
5、A
6、C
7、D
8、A
9、B
10、C
11、C
12、D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吸熱 大
14、控制變量 32
15、50° 左
16、1.1 33 60
三、實驗題(共12分)
17、二 紙片下落在空中的距離不好測量,固定距離后通過測量時間就可以求速度 紙錐從A到F實際下落的距離s/cm 紙錐下落的時間t/s 6.00 60.00 1.25 先變大后不變
18、受熱均勻 慢 0 液態(tài) 不變 不能
19、高度 縮小 照相機 晶狀體 視網(wǎng)膜 凹 近視 完整
四、作圖題(共16分)
20、
21、
五、計算題(共22分)
22、875s
23、(1)100m(2)10m/s(3)170m
欄目
照片中A到F的長度L/cm
▲
▲
紙錐的平均速度v/(m?s﹣1)
數(shù)值
▲
▲
▲
這是一份湖州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答案,共8頁。
這是一份宿州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如圖所示的光學作圖中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天水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答案,共1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