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_______ 年級_______ 姓名_______
請考生注意:
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nèi)。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
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下列關于圖中所示光學現(xiàn)象的描述或解釋正確的是
A.圖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虛像,是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B.圖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是利用了凹透鏡的會聚的作用
C.圖丙中,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會分解成紅、橙、黃、綠、灰、靛、紫七色光
D.圖丁中,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如圖所示,一束激光斜射進盛水的圓柱形敞口容器,觀察到容器底部有一個光斑O,有可能使光斑向左移動的操作是
A.保持水面高度不變,向右平移激光筆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變,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變,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點不變,增大入射角
3.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B.戴耳罩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根據(jù)音調(diào)的高低可以辨別不同的樂器D.聲波能傳遞信息,但不能傳遞能量
4.下列關于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運動時間越短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
B.通過路程越長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
C.運動越快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
D.通過路程越短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
5.如圖所示是甲和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的密度隨體積增大而增大
B.當甲和乙兩物質的質量相同時,乙物質的體積較大
C.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是4:1
D.體積為5cm3的乙物質,質量為10g
6.小紙片會在發(fā)聲的揚聲器的紙盒上跳動,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會激起水花,風吹樹葉嘩嘩響,樹葉在振動。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 )
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B.聲音能在水中傳播
C.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D.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
7.平面鏡、凸透鏡、凹透鏡、三棱鏡四種光學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變光的傳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鏡能成虛像;③凸透鏡既能成實像也能成虛像;④只有凹透鏡能矯正視力;⑤利用三棱鏡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選項中,完全正確的是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③④⑤D.①③⑤
8.下列現(xiàn)象,屬于汽化的是( )
A.燒水時,壺嘴冒出“白氣”
B.夏天,灑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
C.冬天,從口中呼出“白氣”
D.冰箱冷凍室內(nèi)壁結霜
9.如圖所示,相鄰兩室,一明一暗,在兩室之間的墻壁上有一平面鏡M,且∠AOC=∠BOC,甲、乙兩人分別站在A、B兩點,面向平面鏡張望,則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
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
10.在欣賞音樂時,我們很容易分辨出笛子和二胡的聲音,判斷的依據(jù)是( )
A.音色
B.響度
C.音調(diào)
D.頻率
11.學習、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數(shù)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人體正常體溫約為39℃
B.八年級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約為8m/s
D.正常人10次脈搏的時間約為1min
12.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燭焰在距離凸透鏡8cm處時,在距離凸透鏡15cm處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現(xiàn)把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7cm,下列關于燭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不能成清晰的像B.成倒立的縮小的像
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走進八年級,回想一個學期來,同桌的身高約為160.0________;冬季運動會上,你跑100m所需的時間約為15________。(均填上合適的物理單位)
14.如圖是一束光從空氣進入水中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的光路,MN和PQ為界面或法線,∠1=∠4=∠6=30°,則圖中______為法線;入射光線是_________,反射角大小為_________,折射角大小為_________。
15.利用聲吶系統(tǒng)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jīng)2s后收到回波。已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則此處海水的深度為________m;利用此種方法不能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這是因為______。
16.某成年人的心跳每分鐘跳了72次,則此人心跳的頻率是______,心臟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是______波。
三、實驗題(共12分)
17.(4分)在探究凸透鏡的成像原理時,小明同學研制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用水透鏡模擬眼睛,光屏模擬視網(wǎng)膜,通過對水透鏡注水或抽水可改變水透鏡的厚薄。蠟燭、光屏和水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
(1)實驗時,首先要使燭焰、水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2)三者擺放位置如圖所示,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像未畫出),該像為倒立、________的實像。利用了這個成像規(guī)律的是___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3)用水透鏡模擬正常眼睛,將圖中的蠟燭移動到光具座上40cm處,透鏡和光屏都不動,此時應對水透鏡__________(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變_______(填“長”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個清晰的像。
18.(4分)在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柯不斷改變蠟燭到透鏡的距離,移動光屏尋找蠟燭的像,并將實驗結果記錄在表中:
(1)實驗前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并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上。由表格的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cm;
(2)在第1次實驗中保持蠟燭、凸透鏡、光屏位置不變,小華用不透光的紙板遮住凸透鏡上半部分,則在光屏上觀察到的像是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燭焰的上半部分,亮度變暗
B.燭焰的下半部分,亮度變暗
C.完整的燭焰,亮度變暗
D.完整的燭焰,亮度不變
(3)實驗過程中,燃燒的蠟燭變短,導致光屏上燭焰的像向上移動,可將凸透鏡的高度調(diào)_____(選填“高”或“低”),使像呈現(xiàn)在光屏的中央;
(4)第4次實驗中,小柯移動光屏只觀察到模糊的圓形光斑。若要觀察到此時所成的像,正確的操作是_____;
(5)小柯在第1次實驗的基礎上,換用另一個凸透鏡后,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不清晰,把光屏慢慢地向凸透鏡方向移動,光屏上又出現(xiàn)了清晰的像。若第1次實驗模擬的是正常眼球的成像情況,則換用透鏡后的實驗是在模擬_____的成像情況。
19.(4分)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蠟燭A和B、刻度尺、橡皮泥、白紙、白卡片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甲所示。
(1)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眼睛應該在蠟燭______(選填“A”或“B”)所在一側才能觀察到它的像;
(2)實驗時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鏡的目的是:______;
(3)為探究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應將一張白卡片豎直放在蠟燭______(選填“A”或“B”)所在位置,直接觀察白卡片;
(4)該小組的同學在課后的實踐活動中,又進行了以下的探究:
①如圖乙所示,小明在黑暗的房間中,在桌面上鋪上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從側面看是______(選填“白紙”或“平面鏡”)亮,這是因為光照在它上面發(fā)生了______(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緣故;
②如圖丙所示,小華用手電筒對著平面鏡中某物體的像照射時,觀察到像比原來亮多了,其原因是______。
四、作圖題(共16分)
20.(8分)請在圖中完成光線通過透鏡后折射的光路圖(F為透鏡的焦點)。
(_______)
21.(8分)如圖,AO、BO′是一點光源S射向平面鏡MM′的兩條入射光線,請你在圖中:
(1)畫出點光源S所在的位置;
(2)畫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成的像S′;
(3)作出成像光路圖,并保留作圖痕跡。
五、計算題(共22分)
22.(10分)某人看見閃電經(jīng)過5s才聽到雷聲,那么打雷處到這個人的距離約為m?
23.(12分)西寧到格爾木的距離大約是756km,一列火車7∶30從西寧出發(fā)開往格爾木,在當日14∶30到達格爾木,列車行駛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800m的一座橋梁,列車全部通過橋梁的時間是30s。求:
(1)火車從西寧開往格爾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合多少m/s?
(2)火車的長度是多少米?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D
2、B
3、A
4、C
5、D
6、C
7、D
8、B
9、D
10、A
11、B
12、B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cm s
14、PQ AO 60° 30°
15、1500 真空不能傳聲
16、1.2Hz 次聲
三、實驗題(共12分)
17、同一高度 縮小 照相機 注水 短
18、同一高度 8.0 C 低 在光屏的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像 近視眼
19、A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B 白紙 漫反射 光線在鏡面上發(fā)生鏡面反射,反射到了物體上
四、作圖題(共16分)
20、
21、
五、計算題(共22分)
22、1700
23、 (1)108km/h;30m/s;(2)400m
序號
蠟燭到透鏡的距離(cm)
像的特點
1
20.0
倒立縮小的實像
2
16.0
倒立等大的實像
3
12.0
倒立放大的實像
4
6.0
?
這是一份甘肅省定西市名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答案,共12頁。
這是一份甘肅省定西市2023-2024學年物理九上期末預測試題含答案,共14頁。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甘肅省定西市名校九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答案,共1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