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_______ 年級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yīng)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yīng)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
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jié)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
1.關(guān)于圖示中樂器的發(fā)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提琴靠弓振動發(fā)聲
B.二胡靠琴弦振動發(fā)聲
C.琵琶靠琴體振動發(fā)聲
D.鼓靠空氣振振動發(fā)聲
2.下列情況中,物體的質(zhì)量會發(fā)生改變的是( )
A.將一塊面包捏成面包球
B.一支粉筆書寫后變短
C.從教室拿到物理實驗室的物理書
D.一塊巧克力變軟了
3.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圖像如圖所示,分析圖像可知
A.若甲、乙的質(zhì)量相等,則甲的體積較大
B.若甲、乙的體積相等,則甲的質(zhì)量較小
C.兩物質(zhì)的密度之比為4:1
D.體積為的甲物質(zhì),質(zhì)量為
4.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則剩下的半瓶油( )
A.密度變?yōu)樵瓉淼囊话隑.質(zhì)量變?yōu)樵瓉淼囊话?br>C.質(zhì)量不變D.質(zhì)量和密度都變?yōu)樵瓉淼囊话?br>5.某天文愛好者為了研究“超級月亮”這一現(xiàn)象,于是架設(shè)一臺天文望遠鏡做進一步觀察。如圖所示,關(guān)于該望遠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鏡和目鏡都是凹透鏡B.物鏡使遠處的物體成放大的實像
C.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放大的實像D.物鏡越大,成像越明亮
6.如圖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示意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實驗最好在明亮的環(huán)境中進行
B.蠟燭遠離玻璃板過程中, 蠟燭的像始終與蠟燭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會成在光屏上
D.玻璃板應(yīng)選擇較厚且涂有水銀反光面的鏡子
7.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12米的兩點,甲從P點向Q方向、乙從Q點同時沿直線同向而行,它們運的 s﹣t 圖象如圖所示,分析圖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經(jīng)過3秒,甲、乙相距3米
C.甲、乙相遇時離Q點6米D.甲到達Q點時,乙離P點20米
8.0℃的冰和0℃的水相比較( )
A.0℃的冰冷些
B.0℃的水冷些
C.兩者的冷熱程度相同
D.二者的狀態(tài)不同,無法比較
9.在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出液體和量杯的總質(zhì)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幾組數(shù)據(jù)并繪出如圖所示的m—V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量杯質(zhì)量為40g
B.20cm3的該液體質(zhì)量為40g
C.該液體密度為1g/cm3
D.圖像中m與V成正比
10.如圖所示,小華用照相機對著平面鏡中的“她”拍照,當小華逐漸遠離平面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平面鏡中成實像,像大小不變
B.平面鏡中成虛像,像逐漸變小
C.照相機中成實像,像逐漸變小
D.照相機中成虛像,像逐漸變小
11.如圖所示是地面上的“倩影”,其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光的色散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直線傳播
12.下列物體哪個不是光源( )
A.點燃的火炬B.太陽C.月亮D.螢火蟲
13.如圖所示,一本物理書從小美的書包里掉到了地面上,小美聽到聲音回頭看見了,走過來的小亮也看到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美聽到書掉到地上的聲音,說明書發(fā)出了次聲波
B.小亮看到物理書是因為光從眼睛射到了書表面
C.書掉到地面上,書做了機械運動,但不是勻速直線運動
D.小亮和小美都看到了物理書,這說明光路是可逆的
14.下列現(xiàn)象中質(zhì)量發(fā)生變化的是( )
A.鐵水凝固成鐵塊B.機器從北京運到海南
C.把菜刀表面磨光D.將鐵絲通過拉伸機拉長
15.小明早上起的稍晚了一些,沒來得及吃早飯就去上學了,上學的路上買了一杯牛奶喝掉了半杯,關(guān)于剩下半杯牛奶與一滿杯牛奶對比“質(zhì)量”和“密度”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zhì)量變小,密度不變B.質(zhì)量不變,密度不變
C.質(zhì)量變小,密度變小D.質(zhì)量不變,密度變小
16.平靜的池面上眏出了空中飛翔的小鳥,小明說:“快來看,鳥和魚在水中比賽呢!”他看到的“鳥”和“魚”實際上是
A.“鳥”是實像,“魚”是虛像B.“鳥”是虛像,“魚”是實像
C.“鳥”和“魚”都是實像D.“鳥”和“魚”都是虛像
17.下列光現(xiàn)象哪個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引起的?( )
A.水面“折”枝
B.拱橋倒影.
C.露珠下的葉脈看起來變粗
D.樹蔭下圓形光斑
18.周末,小華在家中燒開水煮餃子。當水燒開準備下餃子時,媽媽提醒她鍋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華又往鍋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水量比鍋里的少)。下面最能大致反映整個燒水過程中水溫隨著時間變化的圖像是( )
A.B.
C.D.
19.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為10N的物體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點勻速運動到B點,此時撤去拉力,物體繼續(xù)向前運動到C點停下來,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B.物體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
C.物體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D.物體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
20.下面是我們學習過的一些物理量的單位,其中錯誤的是( )
A.光年是時間的單位
B.赫茲是聲音頻率的單位
C.納米是長度的單位
D.分貝是表示聲音強度等級的單位
21.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D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之間關(guān)系的圖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
B.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當=20cm時成放大的像,根據(jù)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儀
D.當物體從=12cm移動到=24cm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
22.下列估測最符合實際的是( )
A.最適宜的室內(nèi)溫度是36℃B.物理課本的長度是26dm
C.一瓶農(nóng)夫山泉的質(zhì)量為500mgD.成人的步行速度約為1m/s
23.物理來源于生活,在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綠色蔬菜保鮮的適宜溫度為﹣10℃
B.一個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約是10.8km/h
C.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質(zhì)量約為50kg
D.一支新2B鉛筆的長度約為50cm
24.下列現(xiàn)象中需要吸熱的是( )
A.水凝固成冰
B.酒精蒸發(fā)
C.水蒸氣液化成水
D.鋼水澆鑄成鋼錠
25.在炎熱的夏天,陽江部分縣市最高氣溫有時會高達 35℃,小馬同學在家使用電風扇吹風,感到?jīng)鏊?,這是因為
A.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夠降低氣溫
B.電風扇吹出的風為冷風
C.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加快人體汗液的蒸發(fā)
D.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吸收人體的能量
26.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濃密樹蔭中呈現(xiàn)圓形光斑
B.筆好像在水面處“折斷”
C.月食的形成
D.水中山的“倒影”
27.愛研究的小娟從樹蔭下走過時,發(fā)現(xiàn)地面上有許多大小、形狀不同的光斑。她猜想光斑形狀可能與樹葉縫隙形狀和大小有關(guān)。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她設(shè)計了四種開有不同形狀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覆蓋在甲上,如圖所示,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乙,觀察光斑形狀的變化情況,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B.
C.D.
28.如圖所示是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5s時,物體通過的路程為2.5m
B.整個20s時間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為0.2m/s
C.物體在20s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D.物體在0~5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10~20s內(nèi)的速度大
29.為了防止機動車的噪音對學校教學產(chǎn)生影響,交管部門應(yīng)該選擇如圖所示的哪個交通標志牌安放在校園及附近路段 更恰當
A.禁止鳴笛
B.限速
C.禁止停車
D.限重
30.在足球場上,優(yōu)秀運動員的腳踢在球的恰當位置,球會劃過一道弧線飛轉(zhuǎn)過守門員而使球進入球門,這就是所謂的“香蕉球”。這里的“恰當?shù)奈恢谩?,從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
A.大小B.方向C.作用點D.以上都是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
31.夏天,柏油路面隨著氣溫的升高而變得越來越軟,由此可以判斷柏油是_____;而冰在熔化時溫度不變,由此可判斷它是_____.(均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2.不能把裝有水的礦泉水瓶放在汽車駕駛室內(nèi)的駕駛臺上,這是因為裝水的礦泉水瓶相當于一個_______,對陽光有_______作用,會形成高溫區(qū)產(chǎn)生危險。
33.如圖甲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點時,將裝有碎冰的試管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用酒精燈加熱,這樣做不但使試管均勻受熱,而且冰的溫度升高的較________(選填“快、慢”),便于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圖乙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在第 8 分鐘末,試管里的冰處于________態(tài)(選填“固、液、固液共存”),從冰的熔化圖像可以看出,冰屬于________(選填“晶體、非晶體”)。
34.為了探究影響分子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在一個燒杯中裝半杯熱水,另一個同樣的燒杯中裝等量的涼水,用滴管分別在兩個杯底注入一滴墨水,過一會兒,看到兩杯水都變紅了,這是______現(xiàn)象,實驗中還發(fā)現(xiàn)熱水先變紅,說明______越高,水分子熱運動越劇烈。
35.如圖所示,練功房中,演員利用平面鏡來幫助矯正姿勢.假設(shè)某演員的身高為1.60 m,她離鏡面的距離為0.7 m,則她在鏡中的像高為________m;若演員遠離鏡面一些,鏡中像的大小將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6.清晨,人們看到的“太陽”是真是太陽的_______像(填“虛”或“實”),這是由于太陽光在穿過不均勻的大氣時,發(fā)生了光的_________現(xiàn)象。
37.下暴雨前,婷婷用一個底面積為700cm2的圓柱形空桶放在露天的院子里收集雨水.雨停后,測得桶內(nèi)雨水的質(zhì)量為3.5kg,這些雨水受到的重力為_____N,這場暴雨的降水量約為_____mm.(ρ水=1.0×103kg/m3)
38.小林和小涵同學在做“探究冰的熔化規(guī)律”實驗時,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可判斷出冰屬于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______,冰熔化的時間是______min。
39.如圖,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_________℃;
40.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zhì)的界面上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圖中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方向均未標出),其中入射光線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折射角等于________,界面的_______(選填“上”、“下”或“左”、“右”)方是玻璃.
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
41.某同學在實驗室里使用天平、量筒、細線、燒杯和水測一種小礦石的密度,設(shè)計實驗并進行了如下操作:
A.將小礦石用細線系好后慢慢放入量筒中并記錄總體積;
B.把天平的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觀察刻度盤指針偏轉(zhuǎn)情況,調(diào)節(jié)橫梁上的螺母,使橫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將小礦石放在左盤中,在右盤中增減砝碼并移動游碼直到橫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并記錄此時水的體積。
請幫助該同學完成以下問題。
(1)以上這些實驗操作正確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字母序號)
(2)在調(diào)節(jié)天平時發(fā)現(xiàn)刻度盤指針偏轉(zhuǎn)情況如圖甲所示,此時應(yīng)將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__調(diào)(選填“左”或“右”)。
(3)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稱小礦石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量筒在放入礦石前后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此時小礦石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42.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
43.兩相距為s的汽車,都以相同的速度v1在平直高速公路上同向運動,后車的超聲定位器發(fā)出超聲波信號到達前車并被反射回來,已知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v2。則從后車發(fā)出信號到收到回聲過程中,求:
(1)此過程所經(jīng)歷的時間;
(2)此過程超聲波傳播的路程大小。
44.百米賽跑時,起跑點的槍聲需要經(jīng)幾秒時間才能傳給終點的計時員?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
1、B
2、B
3、C
4、B
5、D
6、B
7、D
8、C
9、C
10、C
11、D
12、C
13、C
14、C
15、A
16、D
17、D
18、C
19、C
20、A
21、D
22、D
23、C
24、B
25、C
26、D
27、A
28、C
29、A
30、C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
31、非晶體 晶體
32、凸透鏡 會聚
33、慢 固液共存 晶體
34、擴散 溫度
35、1.60 不變
36、虛 折射
37、35 50
38、保持不變 4
39、38.2
40、EO 45° 左
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
41、CBDEA 左
42、完全相同 像 等效替代法 不能 同一平面內(nèi) 實驗分析
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
43、 (1) ;(2)
44、0.29s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溫度/℃
-6
-4
-2
-1
0
0
0
0
1
2
3
過程
將一支點燃的蠟燭a豎直放在玻璃板前10cm處,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成的像。再取一支與a______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使之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該位置就是蠟燭a的______的位置;
方法
實驗中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應(yīng)用了______法;
問題討論
如圖,把紙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NOF面上______(填“能”、 “不能”)觀察到反射光線,這說明:在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______;
在這一探究過程中應(yīng)用了______法。
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qū)吳都中學2023-2024學年物理九上期末預測試題含答案,共9頁。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鄂州市涂家垴鎮(zhèn)中學春物理九上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qū)2023-2024學年八上物理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對下列四幅圖闡述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