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_______ 年級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請注意:
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
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我國研制的“全碳氣凝膠”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態(tài)材料,其密度為0. 16kg/m3,下列關于該材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1kg該材料的體積是0. 16m3B.lm3該材料的質量是0. 16kg
C.0. 16kg該材料的體積是0. 16m3D.0. 16m3該材料的質量是1kg
2.如圖所示,利用圖甲來測凸透鏡的焦距,利用圖乙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在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10.0 cm
B.圖乙中成像的特點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C.圖乙中若用遮光板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現(xiàn)像的下半部分
D.圖乙中若在凸透鏡左側“戴”上近視眼鏡,光屏向右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3. “估測”是物理學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下列估測中,符合生活實際的是( )
A.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70℃B.我們所用的物理課本約為25g
C.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D.小華的100m短跑成績約為6s
4.如果眼球太長或者太短,視網膜上的像就會變得模糊,幸運的是通過佩戴眼鏡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如圖是眼睛的成像光路,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是遠視眼,應戴凹透鏡眼鏡:乙是近視眼,應戴凸透鏡眼鏡
B.甲是近視眼,應戴凸透鏡眼鏡:乙是遠視眼,應戴凹透鏡眼鏡
C.甲是近視眼,應戴凹透鏡眼鏡:乙是遠視眼,應戴凸透鏡眼鏡
D.甲是遠視眼,應戴凸透鏡眼鏡;乙是近視眼,應戴凹透鏡眼鏡
5.如果用一塊紅色玻璃對著藍字看,看到的字是( )
A.紅色B.藍色C.白色D.黑色
6.下列物體中不屬于光源的是( )
A.螢火蟲B.深海燈籠魚
C.宇宙中的恒星D.電影屏幕
7.下列過程是利用蒸發(fā)吸熱制冷的是( )
A.感冒發(fā)燒時額頭上涂抹酒精給人體降溫
B.剛從游泳池出來被風一吹感到特別冷
C.將濕衣服展開在陽光下很快變干了
D.發(fā)生運動扭傷時利用冰塊進行冷敷消腫
8.兩個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把質量相等體積不同的 A、B 兩個實心小球放入甲液體中,兩球沉底;放入乙液體中,兩球靜止時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 B 排開甲液體質量小于小球 A 排開乙液體的質量
B.在甲液體中容器底對小球 A 的支持力等于對小球 B 的支持力
C.小球 A 在甲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體中的浮力
D.小球 A 排開甲液體質量小于小球 B 排開乙液體的質量
9.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創(chuàng)造性運用物理知識。對圖中所蘊含物理知識的解說錯誤的是( )
A.自制簡易冰箱利用蒸發(fā)吸熱來保存食物
B.把魚埋在冰粒中利用了冰溫度較低且熔化吸熱來保鮮魚
C.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幾桶水是利用水凝固吸熱來保存蔬菜
D.新疆坎兒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減少水在輸送過程中的蒸發(fā)
10.甲、乙兩個質地均勻的實心正方體邊長分別為10cm和5cm,用同一臺電子秤測量它們的質量分別為和,則甲、乙兩正方體的密度之比為( )
A.1:4B.1:2C.1:1D.4:1
11.下列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是 ( )
A.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面能激起水花B.音叉發(fā)出的聲音越響,乒乓球彈開的越遠
C.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振動時音調越高D.逐漸抽去玻璃罩的空氣,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
12.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應該科學和理性對待手機,它是非常先進和實用的工具,而不應該當作娛樂和玩具。用手機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如圖所示)可快速登錄物理學習網頁,查詢學習物理資源,當手機掃描二維碼時( )
A.物體上的二維碼是光源
B.要使屏幕上二維碼的像變小,只需將二維碼靠近凸透鏡
C.掃碼時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
D.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實像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人游泳后剛從水中出來,感覺特別冷,是因為人身上的水_________ (填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造成的,此物態(tài)過程____熱量;如果有風吹來,人會感到更冷,這是因為液體表面的空氣流速越快,蒸發(fā)越_________。
14.如圖甲、乙、丙所示是手機軟件采集到的三種聲音的波形圖,從圖形可知:圖____的音調較高,圖____的聲音響度較大,每年高考期間考場附近都要豎立禁止鳴笛標志,這是在______處減弱噪聲。
15.音叉被敲擊時會發(fā)聲,說明了聲音由物體_________產生,如圖所示,是幾種音叉的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其中音調相同的是_____;響度相同的是_____.
16.在以下四種透鏡或面鏡中,能對光線起會聚作用的是__________(凸透鏡/凸面鏡/凹透鏡/凹面鏡), 能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的是________(凸透鏡/凸面鏡/凹透鏡/凹面鏡)
三、實驗題(共12分)
17.(4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過程中,進行了以下實驗步驟:
(1)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在凸透鏡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測出凸透鏡的_____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上。
(3)當燭焰、凸透鏡位于圖乙中刻度對應的位置時,調節(jié)光屏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調節(jié)光屏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在照相機和投影儀中,成像情況與此類似的是_____。
(4)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了,要使燭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應該將光屏向_____移動。
(5)把圖丙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視網膜。給“眼睛”戴上近視眼鏡,使燭焰在“視網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_____(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
18.(4分)小華媽媽擔心從市場買回的色拉油是地溝油,小華為消除媽媽的擔擾,由網絡查得優(yōu)質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至0.93g/cm3之間,地溝油的密度在0.94g/cm3至0.95g/cm3之間,并完成用測密度的方法鑒別油的品質的實驗。
(1)往燒杯中倒入適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稱出燒杯和色拉油的總質量為70g,然后把燒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圖a所示,量筒內色拉油的體積是_____cm3;再稱燒杯和剩下色拉油的總質量,加減砝碼不能使天平平衡時,應移動_____,天平再次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b所示,燒杯及剩余的色拉油的質量為_____g,則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質量為_____g;
(2)該色拉油的密度為_____g/cm3,色拉油的品質是_____(選填“合格”或“不合格”)。
19.(4分)某同學利用圖甲裝置來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實驗前,首先在光具座上正確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還應對其進行調整,使燭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約在凸透鏡的________上;
(2)如圖甲所示,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A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成的是_______(正立/倒立)的像。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燭焰的像將位于光屏中心的________方;
(3)若將凸透鏡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物體遮?。▓D中未畫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像也只剩一半
B.不可能成像
C.仍能成像,只是變暗一些
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
(4)在保持(2)中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向右移到B處(圖中未標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______(放大/縮小/等大)的像;
(5)在上述探究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如圖乙所示,則該透鏡焦距f________(>/
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天問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qū)天問學校物理九上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共14頁。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湖北省咸寧市天城中學九上物理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實際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