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_______ 年級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請注意:
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
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給體溫計消毒,下列哪種方法是可行的( )
A.用酒精棉花擦洗B.放入溫水中泡C.放入沸水中煮D.在酒精燈上燒
2.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
B.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C.打雷時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聲的產生
D.地震、火山噴發(fā)等自然現(xiàn)象都伴有次聲波的產生
3.男低音獨唱時由女高音輕聲伴唱,則下列對兩人聲音描述正確的是( )
A.男聲音調低,響度??;女聲音調高,響度大
B.男聲音調高,響度大;女聲音調低,響度小
C.男聲音調高,響度大;聲音調低,響度大
D.男聲音調低,響度大;女聲音調高,響度小
4.小芳在閱讀古詩詞時,發(fā)現(xiàn)很多詩詞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夜半鐘聲到客船”——“鐘聲”是根據音色來辨別的
B.“池外輕雷池上雨”——“輕”指音調低
C.“誰家玉笛暗飛聲”——“聲”是由笛子振動產生
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高”描述聲音頻率高
5.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得到的數(shù)據如下表,他根據實驗數(shù)據繪出的圖像如圖所示,則量杯的質量與液體的密度分別是( )
A.20 g 0.8×103 kg/m3
B.20 g 1.0×103 kg/m3
C.60 g 0.8×l03 kg/m3
D.60 g 1.0×103 kg/m3
6.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 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經過6s,甲在乙前面1.2m處
C.以甲為參照物,乙向東運動
D.以乙為參照物,甲向東運動
7.祖國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畫.下列關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屬于凝華現(xiàn)象的是
A.春天,霧繞群峰B.夏天,雨籠山巒
C.秋天,霜打枝頭D.冬天,冰封雪飄
8.如圖一個裝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關于液體壓強的說法正確的是(g=10N/kg)( )
A.點所受的壓強是
B.所受的壓強是
C.點所受的壓強與容器底部所受的壓強之比是1:4
D.點所受的壓強與容器底部所受的壓強之比是1:5
9.如圖所示,警察站在平面鏡前正立警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警察在平面鏡中成實像
B.警察遠離平面鏡時,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變小
C.警察靠近平面鏡時,像遠離平面鏡
D.警察距離平面鏡2m時,警察跟像的距離是4m
10.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幾點做法,其中正確的是
A.測量前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調節(jié)橫梁平衡時,游碼可不在零刻度處
C.用手直接加減砝碼
D.所測物體質量可以超過天平最大測量值
11.夏天,小麗將冰水和熱水分別注入常溫下的兩只透明燒杯中,如圖。一會兒發(fā)現(xiàn)兩只燒杯的杯壁上都出現(xiàn)了小水珠。對此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杯都在內壁出現(xiàn)了水珠B.甲杯的內壁、乙杯的外壁出現(xiàn)了水珠
C.甲、乙兩杯都在外壁出現(xiàn)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乙杯的內壁出現(xiàn)了水珠
12.在下列“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中,能反映晶體凝固特點的是( )
A.B.C.D.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如圖是航天員王亞平用鐵圈和水在太空中給我們上的一堂別開生面實驗課,透過 水球,我們可以看到王老師倒立、縮小的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王亞平與她的像在水球的______(填同側或異側)。
14.屋檐下正在消融的冰凌,需要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鐵絲網上白色的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________形成的;食品盒中干冰逐漸變小,原因是__________。
15.手機在如今的生活中已越來越普及,如圖所示為某品牌充電寶,電池的容量為20000mA·h,輸出電壓為5V,這款充電寶一次最大儲存的能量是______J,存儲能量的過程中它相當于______;如果它同時給兩個手機充電,充電寶相當于______(后兩空選填“電源”或“用電器”)
16.如圖所示,物體反射的光線,通過有視力缺陷的眼球,成像到視網膜的________表明與正常人的眼球相比較,缺陷眼球的會聚能力________。矯正此視力缺陷需要配戴________。
三、實驗題(共12分)
17.(4分)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
(1)在利用甲圖“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圖中M應選擇薄玻璃板進行實驗,目的是為了______,將蠟燭A放在M前點燃,在確定蠟燭B和蠟燭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時,人眼應該在______(選填“A”或“B”)的一側觀察;
(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他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調節(jié)到圖乙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__(選填“放大”“縮小”“等大”)的實像。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為了在光屏上再一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應向______(選填“左”、“右”)移動光屏,此時所成的像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18.(4分)在探究“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的實驗中,小剛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如圖所示,讓小車自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滑下,分別觀察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同時用小旗子標記每次小車在相應平面上停止后所處的位置。
(1)小剛每次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目的是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_____相同。
(2)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_____(選填“越小”、“越大”或“不變”),速度減小得越_____(選填“快”或“慢”)。
(3)由此可以推測,如果小車不受阻力,它將做_____。(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19.(4分)如圖所示小明在做聲學實驗:
(1)他將刻度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撥動伸出桌面的一端會聽到聲音,這說明聲音是由于______產生的;
(2)顯著改變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與上次相同的力撥動,能夠聽出聲音的______發(fā)生了變化(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這說明聲音的這個特性與______有關;
(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能夠聽出聲音的______發(fā)生了變化(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這說明聲音的這個特性與______有關;
(4)愛動腦筋的小明將喝飲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長度,并用膠帶將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圖所示。對著管口吹氣。由于管的長短不同,發(fā)出聲音的______(填“音調、響度、音色”)就不同,這樣就做成了一個小吸管樂器。
四、作圖題(共16分)
20.(8分)如圖的木塊正在沿斜面下滑,畫出它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對它的摩擦力的示意圖。
(____)
21.(8分)將一平面鏡斜放在裝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線垂直射入水中,如圖所示,請畫出這束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再由水射入空氣中行進的光路圖。
(____)
五、計算題(共22分)
22.(10分)港珠澳大橋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大橋采用橋隧結合方案,即由橋梁工程和海底隧道組成。其橋梁部分長度為23km,按設計行車時速100km/h標準建設;海底隧道按設計時速80km/h標準建設,一汽車以設計時速勻速通過海底隧道用時4.2min。
(1)請計算海底隧道的長度;
(2)一汽車以設計時速通過大橋,求該車的平均速度(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
23.(12分)有一水桶能裝滿9kg的水,水桶的容積是多少m3?若水桶中的水全部結成冰后,冰的體積是多少m3?分析得出的數(shù)據大小,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生活中常常存在,試舉一例。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A
2、D
3、D
4、A
5、B
6、D
7、C
8、A
9、D
10、A
11、D
12、B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實 異側
14、吸收 凝華 發(fā)生升華
15、3.6×105 用電器 電源
16、后面 降低 凸透鏡或遠視眼鏡
三、實驗題(共12分)
17、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A 縮小 左 變小
18、速度 越小 慢 勻速直線運動
19、物體振動 音調 頻率 響度 振幅 音調
四、作圖題(共16分)
20、
21、
五、計算題(共22分)
22、 (1) 5.6km;(2) 95.3km/h
23、9×10-3m3 ;1×10-2m3;詳見解析。
液體與量杯的質量m/g
40
60
80
100
液體的體積V/cm3
20
40
60
80
這是一份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2023-2024學年九上物理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qū)2023-2024學年九上物理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答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如圖所示的串聯(lián)電路,閉合開關時,下列對熱現(xiàn)象的分析正確的是,下列有關熱和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北省武漢市七一華源中學2023-2024學年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答案,共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