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_______ 年級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項
1.考試結(jié)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答題前,請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
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下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A.筆好像在水面處折斷
B.水滴把字放大
C.樹林在水中的倒影
D. 墨子通過小孔成像
2.小花同學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菜種液體的密度時,記錄實驗的數(shù)據(jù)如表一。這種液體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質(zhì)量分別是( )
A.3.0×103kg/m3 10g
B.1.5×103kg/m3 15g
C.0.75×103kg/m3 22.5g.
D.1.0×103kg/m3 20g
3. “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這一電視節(jié)目深受觀眾的青睞,對下列古詩文中涉及的熱現(xiàn)象進行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
A.“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霧的形成是汽化現(xiàn)象
B.“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霧凇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
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漸消失是升華現(xiàn)象
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華現(xiàn)象
4.有經(jīng)驗的漁民都知道.只有瞄準魚的下方才能把魚叉到,如圖所示,下列四幅光路圖,能夠正確說明叉到魚道理的是( )
A.
B.
C.
D.
5.關(guān)于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誤差不能避免但可以減小B.測量產(chǎn)生誤差是因為未遵守操作規(guī)則
C.實驗中的錯誤就是誤差D.選用精密測量儀器、改進測量方法就能避免誤差
6.在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發(fā)現(xiàn)蠟燭距離凸透鏡30cm的時候恰好得到一個等大的清晰的像。如果將凸透鏡向蠟燭移動10cm,并移動光屏,則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
A.成倒立、放大的實像B.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C.不能成像D.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7.三個實心物體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圖像如圖,以下正確的是( )
A.
B.
C.
D.
8.下列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吶系統(tǒng)利用超聲波可探知海洋的深度
B.城市道路兩旁修建隔音板是為了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C.物體只要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它發(fā)出的聲音
D.“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臺演出,這里的“低”、“高”是指聲音的響度
9.關(guān)于紅外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紅外線人眼是看不見的,所以它不是光
B.紅外線可以用來加熱物體
C.只有高溫物體才能發(fā)出紅外線,低溫物體不能發(fā)出紅外線
D.利用紅外線可以進行殺菌消毒
10.小明在實驗室里測量一塊體積較大、形狀不規(guī)則的礦石的密度.先用天平稱出礦石的質(zhì)量為200g,接著按下圖A、B、C的順序測其體積,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A.礦石的體積為80cm3
B.浸沒的礦石排開的水的質(zhì)量為120g
C.小明測得礦石的密度為2.5×103kg/m3
D.按圖中A、B、C的步驟測得礦石的密度會偏小
11.如圖是戰(zhàn)國時期的編鐘,用同一個鐘錘敲擊某一個鐘,當力度不同時,鐘發(fā)出聲音明顯不同的是
A.音調(diào)B.音色C.響度D.頻率
12.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8 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 20 米,它在第 4 秒內(nèi)的速度是( )
A.2.5 米/秒B.20 米/秒C.5 米/秒D.8 米/秒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___m/s.
14.當前,中學生由于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導致近視率升高。圖中表示近視眼的是圖______(選填“甲”或“乙”),近視眼應配戴______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
15.如圖,將盛有湯料和水的燉盅浸在大煲的水中,用蒸架把盅與煲底隔離。若湯和水的沸點相同,當煲中的水持續(xù)沸騰時,盅內(nèi)的湯水最終______沸騰(選填“會”或“不會”);灶具用的燃料是液化石油氣,這是在常溫下用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氣液化的。
16.小光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及相同高度的蠟燭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其中平板透明玻璃與水平紙面垂直時,將蠟燭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蠟燭所成像的高度_________________蠟燭的高度;將蠟燭靠近玻璃時,蠟燭所成像的高度______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如圖乙,當平板玻璃向蠟燭傾斜時,蠟燭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A”“B”或“C”)
三、實驗題(共12分)
17.(4分)物理興趣小組進行“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
(1)需要安裝的實驗器材有:A.燒杯和水;B.酒精燈;C.帶孔硬紙板和溫度計;D.鐵圈和石棉網(wǎng)。裝置如圖甲所示,安裝順序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2)在燒杯上加帶孔硬紙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兩同學用同樣的實驗裝置,在相同的實驗環(huán)境下分別用質(zhì)量為m甲和m乙的水進行實驗,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分析圖象可知:m甲___m乙(選填“”),兩同學測得水的沸點為________℃
18.(4分)眼睛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所用儀器如圖所示,蠟燭放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外。
①其中標示為A的儀器的名稱是______,實驗開始前先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光屏和燭焰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燭焰成的像在______;
②圖中所成像為倒立縮小的實像,為了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實驗時應當保持透鏡不動,蠟燭向______移動,光屏同時向______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19.(4分)如圖所示,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就有一部分電荷轉(zhuǎn)移到驗電器的兩片金屬箔上,這兩片金屬箔帶________(選填“同種”或“異種”)電荷,由于互相________(選填“吸引”或“排斥”)而張開
四、作圖題(共16分)
20.(8分)如圖所示,ABCD是一間不透光的房間,墻AB是平面鏡,房中S處有一個正在發(fā)光的電燈,CD墻上有一個小孔P,在墻外不遠處的另一白墻EF上得到兩個亮點,圖中已經(jīng)畫出了一個亮點M及其光路,請把另一個亮點N及其光路圖畫出來(保留作圖痕跡).
(_____)
21.(8分)如果在圖所示方框內(nèi)放上甲、乙兩個光學元件。一束平行入射光ab射入,經(jīng)過甲、乙的作用后,出射光為a'b'仍是平行光。畫出兩種光路圖
(______)
五、計算題(共22分)
22.(10分)靖江某公園要鑄造一尊銅像,先用木材制成一尊跟銅像一樣大小的木?!,F(xiàn)測得木模的質(zhì)量為63kg。(ρ木=0.7×103kg/m3,ρ銅=8.9×103kg/m3)
(1)求木模的體積是多少m3?
(2)需要多少千克的銅才能鑄造成此銅像?
23.(12分)王慧同學利用所學知識,測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實心構(gòu)件中鋁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測出構(gòu)件質(zhì)量為m0g,用量杯測出構(gòu)件的體積是V0cm3,已知合金由鋁與鋼兩種材料合成,且鋁的密度為ρ1×103kg/m3,鋼的密度為ρ2×103kg/m3,如果構(gòu)件的體積等于原來兩種金屬體積之和,求:
(1)這種合金的平均密度是多少kg/m3;
(2)這種合金中鋁的質(zhì)量占總質(zhì)量的百分比.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D
2、C
3、D
4、C
5、A
6、A
7、A
8、A
9、B
10、B
11、C
12、A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3×108
14、甲 凹
15、不會 壓縮體積
16、等于 不變 B
三、實驗題(共12分)
17、B、D、A、C 減少熱量散失 < 98
18、光具座 光屏中心 右 右
19、同種 排斥
四、作圖題(共16分)
20、
21、
五、計算題(共22分)
22、 (1)9×10﹣2m3;(2)801千克。
23、(1)×103kg/m3;(2)
液體與量杯的質(zhì)量m/g
30
45
60
液體的體積V/cm3
10
30
50
這是一份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度第一期期2023-2024學年九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北省武漢市梅苑中學2023-2024學年物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zhì)量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數(shù)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