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_______ 年級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須知:
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
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圖中方框內(nèi)的數(shù)字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時:分: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保持較大的坡度
B.實驗中誤差的主要來源是小車通過的路程的測量
C.根據(jù)圖中的信息可知小車從B點到C點所用的時間tBC=2s
D.如果小車到C點后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vAC會偏小
2.某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f,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先后使燭焰位于a,b,c,d四點,并分別調(diào)整光屏的位置,關于a,b,c,d四點的成像情況,他歸納出下列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A.燭焰位于a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實像最小
B.燭焰位于c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實像最大
C.燭焰位于b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實像最大
D.燭焰位于d點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3.在做“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某實驗小組所描繪的圖象如圖所示.圖中A、B、C三點分別與蠟燭在光具座上移動過程中的三個位置相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凸透鏡的焦距是 20cm
B.照相機是利用 A 點的成像原理制成的
C.蠟燭在 C 點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將蠟燭從 C 移到 A 的過程中,所成像逐漸變小
4.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xiàn)象,不正確的是( )
A.鐵塊很難壓縮—分子間存在斥力
B.物體受熱膨脹—分子體積變大
C.氣體易被壓縮—分子間距離大
D.水加糖變甜—分子不停地運動
5.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像的大小決定于( )
A.物體離平面鏡的遠近B.平面鏡本身的大小
C.物體本身的大小D.觀察者的位置
6.下列關于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切發(fā)聲體都在振動
B.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C.15℃時空氣中聲速為3×108 m/s
D.聲音在氣體中比在固體中傳播得快
7.我國經(jīng)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鏡成像 ③放大鏡成像 ④電影屏幕上的像 ⑤汽車觀后鏡中的像,其中( )
A.屬于實像的是①②③B.屬于虛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8.如圖所示,從長方體水槽右側(cè)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水槽底部產(chǎn)生一個光斑O,下列操作可使光斑O向左移動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和射入角度不變,使激光筆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筆位置和射入角度不變,緩緩放出一些水
C.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激光的入射角減小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入射光線繞入射點逆時針轉(zhuǎn)動
9.將重為5牛的物體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容器溢出3牛重的水,物體受到的浮力( )
A.可能等于2牛B.可能等于4牛
C.一定等于3牛D.一定等于5牛
10.如圖所示,小華發(fā)現(xiàn)風鈴的金屬管互相撞擊時,能發(fā)出音調(diào)不同的聲音.為探究金屬管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與哪些因素有關,她用下表所示的幾種金屬管進行研究.其中在探究音調(diào)與長度的關系時,應選用金屬管的編號是( )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①③
11.體積為450cm3的水結(jié)成冰(ρ冰=0.9×103kg/m3),則冰的體積為
A.400cm3B.450cm3C.550cm3D.500cm3
12.如圖是“探究影響音調(diào)高低因素”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通過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來改變鋼尺振動的頻率
B.多次實驗中,保持鋼尺振動的振幅相同,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C.鋼尺伸出桌面越長,振動越快
D.物體振動得快、頻率高,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在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是______(選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的;媽媽在做飯時把電飯鍋插頭插進插座時,空氣開關立刻“跳閘”,原因可能是電飯鍋插頭內(nèi)部______,也可能是家里電路中用電器總功率______。
14.桂林是風景如畫的旅游勝地,游漓江時可以看到這樣的美景奇觀:“鳥在水中飛,魚在云中游”,這里看到的“魚”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看到水中的“鳥”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
15.速度是表示物體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40m/s,人對高墻喊一聲,若2.8s聽到回聲,則人距高墻是________m。
16.若把打氣筒的出氣口封住,在將活塞向下壓的過程中,被封住的氣筒內(nèi)的空氣的質(zhì)量、體積、密度這三個物理量中變小的是_____;變大的是_____。
三、實驗題(共12分)
17.(4分)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
(1)實驗室提供較厚和較薄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________的玻璃板做實驗:同時選用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_______關系。
(2)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上,玻璃板前放置點燃的蠟燭a,將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來回移動,直到看上去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________。
(3)將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上,發(fā)現(xiàn)光屏上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________像。
18.(4分)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
(1)為完成本次實驗,由表中的數(shù)據(jù)表明,他們選用的溫度計的測溫物質(zhì)應為________;
(2)當他們將溫度計剛插入熱水中時,溫度計的管壁模糊,很難看清示數(shù),原因是________;
(3)小明在幫助老師準備實驗時,發(fā)現(xiàn)開水倒入燒杯后,溫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圖甲所示的溫度。于是他先點燃了酒精燈給水加熱,待同學們到來時再熄滅一會兒,他的做法是為了________;
(4)小明用圖乙所示的裝置給水加熱,在安裝此裝置時,應先固定________(選填“鐵圈M”或“鐵夾N”)的位置;當溫度達到90℃時開始記錄數(shù)據(jù)。在看到水沸騰現(xiàn)象后,小明就立即熄滅酒精燈停止實驗。在評估與交流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認為小明的實驗仍存在不足,并對水沸騰后小明還應進行的實驗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議,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調(diào)大酒精燈火焰,繼續(xù)加熱直到水溫達到100℃
B.撤掉燒杯上的紙板,繼續(xù)加熱直到水溫達到100℃
C.撤去酒精燈,繼續(xù)觀察溫度計的示數(shù),記錄數(shù)據(jù)
D.繼續(xù)用酒精燈加熱幾分鐘,觀察溫度計的示數(shù),記錄數(shù)據(jù)
(5)小明用圖乙所示的裝置給水加熱直至水沸騰,所作“溫度—時間”圖象如圖丙a,由圖象可知,水沸騰時需要________,溫度________;
(6)小強實驗時其他條件不變,水量變多,他所作的實驗圖象應該是圖丙中的________(選填“a”“b”或“c”)。
19.(4分)在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柯不斷改變蠟燭到透鏡的距離,移動光屏尋找蠟燭的像,并將實驗結(jié)果記錄在表中:
(1)實驗前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并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上。由表格的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cm;
(2)在第1次實驗中保持蠟燭、凸透鏡、光屏位置不變,小華用不透光的紙板遮住凸透鏡上半部分,則在光屏上觀察到的像是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燭焰的上半部分,亮度變暗
B.燭焰的下半部分,亮度變暗
C.完整的燭焰,亮度變暗
D.完整的燭焰,亮度不變
(3)實驗過程中,燃燒的蠟燭變短,導致光屏上燭焰的像向上移動,可將凸透鏡的高度調(diào)_____(選填“高”或“低”),使像呈現(xiàn)在光屏的中央;
(4)第4次實驗中,小柯移動光屏只觀察到模糊的圓形光斑。若要觀察到此時所成的像,正確的操作是_____;
(5)小柯在第1次實驗的基礎上,換用另一個凸透鏡后,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不清晰,把光屏慢慢地向凸透鏡方向移動,光屏上又出現(xiàn)了清晰的像。若第1次實驗模擬的是正常眼球的成像情況,則換用透鏡后的實驗是在模擬_____的成像情況。
四、作圖題(共16分)
20.(8分)如圖所示,請畫出通過凸透鏡后平行于透鏡主光軸的折射光線所對應的入射光線。
(____)
21.(8分)在圖甲中,擋板使球體A靜止在斜面上,畫出A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圖。
五、計算題(共22分)
22.(10分)有一件標稱純金的工藝品,其質(zhì)量是90g,體積是6cm3,請你判斷它是不是純金制成的?(ρ金=19.3×103kg/m3)
23.(12分)10m3冰的質(zhì)量是多少?熔化成水后,水的體積是多少?(ρ冰=0.9×103kg/ m3,ρ水=1.0×103kg/ m3)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30分)
1、D
2、C
3、C
4、B
5、C
6、A
7、C
8、B
9、C
10、C
11、D
12、C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4題,20分)
13、并聯(lián) 短路 過大
14、折射 反射
15、運動快慢 476
16、體積 密度
三、實驗題(共12分)
17、較薄 大小 重合 不能 虛
18、水銀 熱的水蒸氣遇到冷溫度計玻璃管液化成水珠附著在上面 提高水的初溫,縮短實驗時間 鐵圈M D 吸熱 不變 b
19、同一高度 8.0 C 低 在光屏的一側(cè)透過凸透鏡觀察像 近視眼
四、作圖題(共16分)
20、
21、
五、計算題(共22分)
22、工藝品不是由純金做成的。
23、9000kg;9m3。
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
材料
鋼
鋼
鋼
銅
銅
長度/cm
20
20
40
20
40
橫截面積/cm2
0.3
0.7
0.5
0.5
0.5
測溫物質(zhì)
凝固點/℃
沸點/℃
水銀
-39
357
酒精
-117
78
序號
蠟燭到透鏡的距離(cm)
像的特點
1
20.0
倒立縮小的實像
2
16.0
倒立等大的實像
3
12.0
倒立放大的實像
4
6.0
?
這是一份浙江省寧波市東方中學2023-2024學年九上物理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東方中學九上物理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實際的是,電表連接正確的電路圖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