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的夢天實驗艙開講,中國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帶來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課。據(jù)此完成1~2題。
1.中國空間站所處的天體系統(tǒng)不是下列中的( )
A.地月系B.太陽系C.銀河系D.河外星系
2.強烈的太陽活動可能會造成“天宮課堂”中斷,原因是( )
A.高緯出現(xiàn)極光,影響短波通信B.干擾地磁穩(wěn)定,影響軌道運行
C.太陽風強度大,干擾電子設備D.全球氣溫升高,阻礙信號傳輸
地層是具有時間順序的層狀巖石,一般先形成的巖層在下,后形成的巖層在上。圖1為不同地層中的化石景觀。讀圖,完成3~4題。
圖1
3.含有以上化石的地層,不可能位于同一地質(zhì)時期的是( )
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丁
4.下列關于丙化石生物生存年代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魚類向兩棲類進化B.蕨類植物非常繁盛C.爬行類向鳥類發(fā)展D.喜馬拉雅山形成
圖2甲圖中的康拉德面是地球內(nèi)部的次級不連續(xù)面,平均深度約20千米(陸地處)。其深度變化較大,最深約40千米,陸地最淺約10千米,海洋上明顯淺得多,甚至沒有。乙圖示意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nèi)部圈層結(jié)構(gòu)示意圖。完成5~6題。
圖2
5.地震波從地下向上傳播經(jīng)過康德拉面時的速度變化最可能是( )
A.小幅減小B.小幅增加C.大幅減小D.大幅增加
6.下列關于乙圖中地球內(nèi)部圈層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圈層的溫度、壓力、密度都較大B.②圈層最可能為液態(tài)
C.③圈層只有縱波才能通過D.④圈層的厚度陸地較海洋大
燃放孔明燈是我國元宵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燈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圖3為北半球1月份某地近地面等壓線分布圖。讀圖,完成7~8題。
圖3
7.圖中甲、乙、丙、丁四地燃放的孔明燈水平方向移動速度最快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8.如在圖中甲地燃放孔明燈,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飛行方向是( )
A.向東B.向南C.向西D.向北
圖4為“大西洋沿某一經(jīng)線表層海水性質(zhì)示意圖”及“該經(jīng)線上三個觀測點海水密度隨深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9~11題。
圖4
9.關于左圖中a、b、c三條曲線的含義,組合正確的是( )
A.a(chǎn)—溫度,b—密度,c—鹽度B.a(chǎn)—溫度,b—鹽度,c—密度
C.a(chǎn)—密度,b—溫度,c—鹽度D.a(chǎn)—密度,b—鹽度,c—溫度
10.導致右圖中①②③三個觀測點海水表層密度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海水鹽度B.海水溫度C.海水壓力D.降水總量
11.右圖中①②③三個觀測點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變化的共同特點是( )
A.表層變化幅度較小,深層變化明顯B.由表層到深層明顯增大
C.表層變化幅度較大,深層變化較小D.表層到深層無明顯變化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決定將核污水排放入海,這一事件引發(fā)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圖5為太平洋局部洋流分布圖。讀圖,完成12~13題。
圖5
12.下列洋流中受核污水擴散影響較小是( )
A.①B.②C.③D.④
13.圖中N處附近海域魚類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處低緯,溫度適宜B.寒暖流交匯,餌料豐富
C.大陸架寬廣,淺海海域廣大D.火山噴發(fā)物中含有營養(yǎng)物質(zhì)
圖6中①②為某生物學家拍攝到的兩個不同地方的植物景觀照片,③為亞洲某地區(qū)的典型植物,該種植物高度不足50厘米,但根系長達20米。據(jù)此完成14~15題。
圖6
14.下列關于①②兩地植被形態(tài)與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地樹干粗大——防風抗倒伏B.①地樹皮堅實——增加水分蒸騰
C.②地板狀根系——防熱量散失D.②地樹干垂直高大——便于獲取陽光
15.圖③中駱駝刺植被的顯著特點是( )
A.植被稀疏B.有機質(zhì)積累快C.植物種類繁多D.群落結(jié)構(gòu)復雜
圖7為我國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成員研學過程中拍攝的地貌照片。讀圖,完成16~17題。
圖7
16.四幅照片中,屬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7.關于四地貌的描述正確的是( )
A.①沙丘地貌,風力侵蝕,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
B.②峽谷地貌,流水沉積,多分布在濕潤或者半濕潤區(qū)
C.③石林地貌,流水侵蝕,氣溫高、降水多利于其發(fā)育
D.④雅丹地貌,風力沉積,經(jīng)風力長期沉積而成的地貌
在極干旱地區(qū),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縮裂開,風沿著這些裂隙吹蝕,裂隙愈來愈大,逐漸發(fā)育成許多不規(guī)則的背鰭形壟脊和寬淺溝槽,形成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地貌中呈背鰭形狀的壟脊被稱為鯨背狀雅丹,圖8為鯨背狀雅丹地貌景觀。據(jù)此完成18~19題。
圖8
18.下列關于鯨背狀雅丹景觀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土墩和凹槽相間排列B.壟槽延伸方向與盛行風向平行
C.地面支離破碎D.鯨背的陡坡側(cè)為背風坡
19.鯨背狀雅丹的形成過程為( )
A.流水堆積—地殼抬升—風力侵蝕B.流水侵蝕—地殼抬升—風力堆積
C.流水堆積—地殼下沉—流水侵蝕D.流水侵蝕—地殼下沉——風力侵蝕
圖9為長江干流剖面示意圖,甲、乙、丙三地是河流經(jīng)過的地區(qū)。讀圖,完成20~21題。
圖9
20.圖中流水下蝕作用最明顯的河段是( )
A.甲以上B.甲—乙C.乙一丙D.丙以下
21.與乙處相比,甲處以上河段的河谷( )
A.橫向擺動明顯B.更淺C.更寬D.水深坡陡
圖10為我國南方地區(qū)某地典型紅壤剖面的土層垂直序列圖。讀圖,完成22~23題。
圖10
22.圖中②層是( )
A.腐殖質(zhì)層B.有機質(zhì)層C.淀積層D.成土母質(zhì)層
23.圖中③層的特點是( )
A.顏色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B.礦物質(zhì)淋失,含量較小,顏色較淺
C.質(zhì)地黏重、緊實,呈棕色或紅棕色D.由疏松的風化碎屑物質(zhì)組成
讀圖11我國東南某地等高線(單位:m)圖,完成24~25題。
圖11
24.圖中陡崖處易發(fā)生的地質(zhì)災害的原因不包括( )
A.山高谷深,坡度陡B.降水集中,多暴雨C.地表植被覆蓋率高D.修路開挖坡腳
25.下列防治滑坡災害的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
A.修筑抗滑擋墻進行支擋B.輔以排水和減重措施
C.開采山石,修梯田D.建立災害預警機制
第Ⅱ卷(綜合題,共50分)
注意事項:
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26.(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博斯騰湖(圖12)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淡水湖。某地理研學小組發(fā)現(xiàn),這里白天太陽輻射強,夜晚溫度低,晝夜溫差大,且湖陸風顯著,但湖陸風冬季弱于夏季。
圖12
(1)在圖13中標出博斯騰湖沿岸熱力環(huán)流的方向。(3分)
圖13
(2)利用大氣受熱過程的原理分析該地區(qū)晝夜溫差大的原因。(3分)
(3)請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湖陸風冬季弱于夏季的原因。(4分)
27.(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南地區(qū)滑坡多發(fā),風景優(yōu)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西南地區(qū)考察,游記中記載該地區(qū)“峭峰離立,分行競穎”,廣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圖14為我國西南地區(qū)某喀斯特地貌景觀圖。
圖14
材料二 流水是地表常見的外力作用形式。流水塑造的地貌,稱為流水地貌。圖15示意某河流的流水地貌。
圖15
(1)游記中的“峭峰離立”所指地貌(如圖14中M處地貌)是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作用的結(jié)果;“穿穴之流”的“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在“穴”中N處為_________________地貌,它是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結(jié)果。(5分)
(2)圖15中甲處地貌景觀為河流經(jīng)過_______________過程,河道被廢棄,形成的_____________;按其形成過程,圖中所示四個階段的先后順序為______________。(3分)
(3)簡述乙處地貌的形成過程。(2分)
28.(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是環(huán)境各要素綜合作用的產(chǎn)物。區(qū)域差異顯著。圖16示意我國土壤類型分布及乙地自然景觀圖(圖中植被為當?shù)氐湫椭脖唬?,圖中甲地土壤多呈酸性,有機質(zhì)含量較低且黏重。
圖16
(1)簡述乙地自然植被的類型及特征。(4分)
(2)從氣候的角度,解釋甲地自然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較低的原因。(4分)
(3)列舉兩項能夠改良或養(yǎng)護甲地土壤的人類活動。(2分)
29.(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寒潮是我國冬春季節(jié)常見的災害性天氣,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危害很大。圖17是某次寒潮對我國局部地區(qū)的影響示意圖,圖中的雨雪分界線是指降雨與降雪(含雨夾雪)的界線。受這次寒潮影響,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創(chuàng)下了-47.5℃的極端低溫,海南島也跌破了5℃,寒潮對海南島造成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損失卻要比內(nèi)蒙古嚴重。
圖17
(1)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呼倫貝爾市此次創(chuàng)下極端低溫的原因。(2分)
(2)分析此次強寒潮可能給我國各地帶來的影響。(4分)
(3)簡述該區(qū)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預防冷凍災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30.(10分)讀圖18我國西南地區(qū)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質(zhì)災害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圖18
(1)從成因機制上分析甲地泥石流多發(fā)的自然原因。(3分)
(2)簡述乙地地震多發(fā)的原因及可能引發(fā)的次生災害。(4分)
(3)簡述甲地防范泥石流災害應采取的措施。(3分)
2023級高一年級教學測評月考卷(四)
地理參考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解析】
1.中國空間站圍繞地球旋轉(zhuǎn),所以中國空間站所處的天體系統(tǒng)有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和總星系,不屬于河外星系,D正確。故選D。
2.太陽風是從太陽活動射出的帶電粒子流。太陽爆發(fā)活動噴射的物質(zhì)和能量到達近地空間后,會擾動地球上空的大氣層(電離層),電離層擾動會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會對電子通信設備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擾和破壞,C正確;高緯出現(xiàn)極光不會影響短波通信,A錯誤;干擾地球磁場穩(wěn)定,出現(xiàn)磁暴,會影響地球磁場,不會影響軌道運行,B錯誤;全球氣溫升高不能阻礙信號傳輸,D錯誤;故選C。
3.三葉蟲僅出現(xiàn)于古生代;恐龍僅出現(xiàn)于中生代;蕨類自古生代之后都有;古生代和中生代都為重要的成煤期,因此B不可能在同一地層出現(xiàn)。故選B。
4.由上題可知,丙化石生物生存年代為中生代,爬行類的一支向鳥類發(fā)展,C正確。故選C。
5.地下的第一個不連續(xù)界面是莫霍界面,根據(jù)右圖地震波傳播速度示意圖可知,地震波在莫霍界面之上自下而上傳播速度變化不大且略呈減小趨勢,因此地震波經(jīng)過康拉德面時的速度變化最可能是小幅度減小。A正確。故選A。
6.①為內(nèi)核,溫度、壓力、密度都很大,A正確;②為外核,橫波不能通過,可能為液態(tài),B正確;③圈層為地幔,橫波和縱波都能通過,C錯誤;④圈層為地殼,地殼的厚度陸地較海洋大,D正確。故選C。
7.根據(jù)所學知識,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就越大,反之則越小。由圖可知,甲地的等壓線最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風速最大,受風速影響,孔明燈水平方向移動速度最快,A正確。故選A。
8.由圖可知,甲地位于高壓中心的東南側(cè),根據(jù)所學知識,甲地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即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東南,由于地處北半球,因此風向在地轉(zhuǎn)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再結(jié)合摩擦力的作用下,甲地近地面吹偏北風,孔明燈受北風的影響有可能向南飛行,B正確。故選B。
9.海水溫度由低緯向高緯遞減,b表示海水溫度的變化曲線;鹽度由副熱帶海域向南北兩側(cè)遞減,c表示海水鹽度的變化曲線;密度由低緯向高緯遞增,a表示海水密度的變化曲線,C正確。故選C。
10.表層海水密度分布特點為表層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增,其主要影響因素是海水溫度,緯度越高,海水溫度越低,密度越大,B正確;表層海水鹽度自副熱帶海區(qū)向南北南側(cè)遞減,與表層海水的空間分布相關性不大,A錯誤;海水壓力、降水總量對海水密度影響較小,C、D錯誤。故選B。
11.由圖可知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大致是表層隨深度增加數(shù)值變化明顯,深層隨深度增加數(shù)值變化不大。C正確,故選C。
12.核污水先借助日本暖流北上,再借助北太平洋暖流②向東漂流至北美洲西側(cè)海域,再借助加利福尼亞寒流④向南,或者借助阿拉斯加暖流③向北,對千島寒流①影響較小。A正確。故選A。
13.據(jù)圖可知,附近海域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北海道漁場,魚類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的交匯處,引起海水劇烈擾動,導致營養(yǎng)鹽類上升到表層,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餌料,B正確;該海域地處中緯度,A錯誤;日本東海岸海域較深,C錯誤;火山噴發(fā)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對魚類資源豐富影響較小,D錯誤。故選B。
14.圖中①景觀圖中粗大的樹干,是為了適應旱季缺水,體內(nèi)儲存大量水分,不是為了防大風抗倒伏,A錯誤;紡錘樹枝葉較發(fā)達,是通過干季到來之前落葉的形式減少水分蒸發(fā),與其樹皮堅實與否無關,B錯誤;②景觀圖中板狀根主要是為了適應多雨環(huán)境,防洪澇,具有呼吸作用,并支撐高大的樹干,不是防止熱量散失,C錯誤;②景觀圖中樹干垂直高大,因為所在地區(qū)氣候濕熱,植被茂盛,垂直結(jié)構(gòu)復雜,樹干垂直高大,便于獲取陽光,D正確。故選D。
15.駱駝刺根系發(fā)達,目的是便于吸取地下水,據(jù)此可知駱駝刺生長地區(qū)氣候干旱,水資源缺乏不利于植被生長,植被稀疏,A正確;生物質(zhì)積累慢,B錯誤;植物種類較少,C錯誤;群落結(jié)構(gòu)簡單,D錯誤。故選A。
16.①為沙丘地貌,因風力沉積而成;②為曲流,因流水側(cè)蝕而成;③為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林,因流水侵蝕而成;④為雅丹地貌(風蝕城堡),應風力侵蝕而成。故選C。
17.①為沙丘地貌,因風力沉積而成,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A錯誤;②為曲流,因流水側(cè)蝕而成,多分布于河流下游較平坦的地區(qū),B錯誤;③為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林,因流水侵蝕而成,C正確;④為雅丹地貌,因風力侵蝕而成,是經(jīng)風力長期吹蝕而成的地貌,D錯誤。故選C。
18.雅丹地貌是經(jīng)風化作用和風蝕作用而形成的,雅丹地貌由土墩和凹槽組合,圖示中土墩在雅丹體最高點附近,凹槽在兩個相鄰土墩之間的低地,所以土墩和凹槽相間排列,A正確;壟槽延伸方向與盛行風向是一致的,B正確;雅丹地貌是經(jīng)風化作用和風蝕作用而形成,地面支離破碎,C正確;讀圖可知鯨背的北側(cè)坡陡,侵蝕作用強,為迎風坡,D錯誤。故選D。
19.鯨背狀雅丹地貌是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其形成之初是由流水堆積作用形成,后經(jīng)過地殼抬升,出露于地表之后,經(jīng)過風化作用和風力侵蝕作用,從而形成了風蝕土墩和凹槽組合而成的地貌,A正確。故選A。
20.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地勢起伏越大,河流流速越快,侵蝕作用越明顯。圖中河段甲以上河段位地勢起伏最大,流速最快,侵蝕作用最明顯,A正確。故選A。
21.與乙處相比,甲處以上河段流經(jīng)山區(qū),落差大,水流急,河流以下蝕作用為主,河道較為平直,橫向擺動不明顯,河床窄而深,岸壁陡峭,水深坡陡。D正確。故選D。
22.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紅壤屬于典型的森林土壤,森林土壤剖面一般從上至下劃分為有機層、腐殖質(zhì)層、淋溶層、淀積層、母質(zhì)層和母巖層,結(jié)合圖中信息由此判斷,圖中①為有機層、②為腐殖質(zhì)層、③淀積層、④母質(zhì)層,因此圖②為腐殖質(zhì)層,A正確。故選A。
23.圖中③層是淀積層。淀積層由于上層土壤淋失的物質(zhì)在此沉淀、積累,因此,質(zhì)地黏重、緊實呈棕色或紅棕色,C正確;腐殖質(zhì)層顏色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A錯誤;淋溶層礦物質(zhì)淋失,含量較小,顏色較淺,B錯誤;母質(zhì)層由疏松的風化碎屑物質(zhì)組成,D錯誤。故選C。
24.該地位于我國東南丘陵地帶,陡崖處坡度較大,雨季降水量較大且較集中,且修路開挖坡腳,易發(fā)生滑坡和泥石流;而地表植被覆蓋率高會減少地質(zhì)災害的發(fā)生,C符合題意。故選C。
25.“開采山石,修梯田”易造成巖石松動和植被破壞,加劇滑坡的發(fā)生,C錯誤;“修筑抗滑擋墻進行支擋”有助于控制滑坡體,有助于減少滑坡的危害,A正確;土壤含水量增加,土體質(zhì)量增大,水的潤滑作用加強,所以“輔以排水和減重措施”有助于減少滑坡的發(fā)生,B正確。加強對滑坡的監(jiān)測,建立災害預警機制,可以有效的預防和減少災害損失,D正確。故選C。
第Ⅱ卷(綜合題,共50分)
26.(10分)
(1)(3分)箭頭都標對,得3分,只要錯一處就不得分。
(2)(3分)該地深居內(nèi)陸,氣候干旱,多晴朗天氣;(1分)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氣溫高;(1分)夜晚大氣逆輻射作用微弱,保溫作用差,氣溫低。(1分)因此晝夜溫差大。
(3)(4分)冬季博斯騰湖水量最小,湖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最??;(1分)冬季湖面結(jié)冰,湖陸溫差??;(1分)冬季寒冷湖區(qū)獲得的熱量少,湖陸溫差??;(1分)冬季盛行風強勁,受其影響湖陸風不顯著。(1分)
27.(10分)
(1)(5分)峰叢(1分) 流水侵蝕(溶蝕)(1分) 溶洞(1分) 石筍(1分) 流水淀積(沉積)(1分)
(2)(3分)截彎取直(裁彎取直)(1分) 牛軛湖(1分) ③①②④(1分)
(3)(2分)河流挾帶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勢低平,加上海水的頂托作用,水流緩慢,(1分)大量泥沙在河流入??谔幎逊e成三角洲。(1分)
28.(10分)
(1)(4分)類型:落葉闊葉林。(1分)特征:葉片較為寬闊,薄且呈紙質(zhì);春季發(fā)葉,秋冬季落葉;垂直結(jié)構(gòu)較為簡單,分層較少。(每點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分)甲地地處亞熱帶地區(qū),夏季氣溫高,微生物活動較強,土壤中有機質(zhì)分解快,積累較少;(2分)夏季降水多,雨水的淋溶作用強烈,土壤中有機質(zhì)會隨水流失,導致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低。(2分)
(3)(2分)施撒石灰,降低土壤酸性;(1分)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等。(1分)
29.(10分)
(1)(2分)緯度較高,氣溫較低;(1分)靠近冷空氣源地,受其影響大。(1分)
(2)(4分)短時間急劇降溫,對我國冬季田間越冬作物造成凍害;草原牧區(qū)出現(xiàn)大雪,
覆蓋草地,牲畜無法獲得食物,形成“白災”;強雨雪天氣,路面濕滑,影響交通出行;海上出現(xiàn)大風浪,影響船舶航行安全。(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
(3)(4分)做好防凍物質(zhì)準備;培育與推廣耐寒品種;加強天氣監(jiān)測與預報;做好預案,加強減災防災管理。(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
30.(10分)
(1)(3分)地形陡峻,為泥石流形成提供地形條件;(1分)夏季降水多且集中,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巨大的洪流(動力)條件;(1分)該地多地震,巖石松散破碎,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質(zhì)來源。(1分)
(2)(4分)原因:乙地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地殼活躍,多地震。(1分)次生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災;海嘯等。(每點1分,任答三點即可)
(3)(3分)提前建設預防泥石流的工程設施,如護坡、擋墻、攔沙壩等;通過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來保持水土,預防泥石流;建立泥石流災情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guī)體系;普及泥石流知識,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識等。(每點1分,任答三點即可)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B
C
A
C
A
B
C
B
C
A
B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C
C
D
A
A
D
A
C
C
C
2023級高一年級教學測評月考卷(四)·雙向細目表
地理
題號
題型
分值
試題內(nèi)容
難易程度
備注
1
單選題
2分
地球宇宙環(huán)境

2
單選題
2分

3
單選題
2分
地球演化歷史

4
單選題
2分

5
單選題
2分
地球圈層構(gòu)造

6
單選題
2分

7
單選題
2分
大氣的水平運動

8
單選題
2分

9
單選題
2分
海水性質(zhì)

10
單選題
2分

11
單選題
2分

12
單選題
2分
洋流

13
單選題
2分

14
單選題
2分
植被與地理環(huán)境

15
單選題
2分

16
單選題
2分
地貌類型及分布

17
單選題
2分

18
單選題
2分
風沙地貌

19
單選題
2分

20
單選題
2分
流水地貌

21
單選題
2分

22
單選題
2分
土壤

23
單選題
2分

24
單選題
2分
自然災害

25
單選題
2分

26(1)
綜合題
3分
大氣受熱過程與湖陸風

26(2)
3分

26(3)
4分
中-難
27(1)
綜合題
5分
喀斯特地貌與流水地貌

27(2)
3分

27(3)
2分

28(1)
綜合題
4分
植被與土壤

28(2)
4分

28(3)
2分

29(1)
綜合題
2分
氣象災害

29(2)
4分

29(3)
4分

30(1)
綜合題
3分
地質(zhì)災害

30(2)
4分

30(3)
3分

命題
思想
達成目標
優(yōu)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15%
65%
65

相關試卷

2024菏澤一中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4菏澤一中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解析,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六盤水水城區(qū)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4六盤水水城區(qū)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解析,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哈蒙濕地主要參與的水循環(huán)類型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南陽一中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4南陽一中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解析,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圖中溫躍層是,圖中溫躍層會導致,圖中,圖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與裸田相比,砂田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4浙江省強基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解析

2024浙江省強基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解析

2024河北省百校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解析

2024河北省百校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解析

2024北京市首都師大附中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答案

2024北京市首都師大附中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答案

2024宜賓四中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解析

2024宜賓四中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