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75分鐘分數:100分
命題范圍:高考范圍
第Ⅰ卷(選擇題)
一、本卷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下圖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長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陽湖水體面積變化對比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 該時期兩湖水體面積變化的特點是( )
A. 兩湖水體面積均持續(xù)減少B. 兩湖水體面積變化基本同步
C. 洞庭湖水體面積變化逐年減小D. 2009—2010年鄱陽湖水體面積變化最大
2. 在一年中鄱陽湖面積達到一年中最大的時間是( )
A. 4—5月B. 6—7月C. 7—8月D. 9—10月
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區(qū)北郊,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屬于花崗巖地貌。景區(qū)內地勢起伏較大,奇石眾多,素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美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 清源山上奇石的巖石類型屬于圖中的 ( )
A. ①B. ②C. ③D. ④
4. 清源山上奇石的形成過程是 ( )
A. 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侵蝕
B. 巖漿噴出→地殼下沉→搬運堆積
C. 巖漿侵入→固結成巖→地殼抬升
D. 巖漿噴出→地殼抬升→固結成巖
鄂霍次克海為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邊緣海,季風環(huán)流顯著。鄂霍次克海港口較多,夏季港區(qū)海霧彌漫,能見度差,不利于航運。下圖為鄂霍次克海范圍與主要港口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 與夏季風相比,鄂霍次克海的冬季風( )
A. 風向穩(wěn)定,風力較弱B. 風力較大,勢力較強
C. 低溫濕潤,帶來暴雪D. 飽含水汽,濕度較大
6. 鄂霍次克海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風帶來空氣對流運動B. 鄂霍次克海為面積廣的陸間海
C. 夏季鄂霍次克海水溫較高D. 夏季風經過鄂霍次克海冷洋面
地球上的碳元素分布于海洋、地質化石、土壤、植被、大氣等各庫里。其中,土壤有機碳庫是全球陸地表層系統(tǒng)中最大的碳庫,土壤有機碳含量是土壤管理、氣候、植被覆蓋等各種因素綜合影響下,有機碳輸入與輸出之間動態(tài)平衡的結果。下圖示意祁連山中段(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機碳濃度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 關于祁連山南北坡土壤有機碳濃度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
A 南坡土壤有機碳濃度垂直變化幅度更大
B. 北坡土壤有機碳含量與深度呈正比
C. 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機碳含量高于南坡
D. 南坡土壤有機碳堆積作用較北坡強
8. 導致該山脈南北坡同一土層深度,土壤有機碳濃度差異大的原因是( )
A. 北坡氣溫較低B. 南坡生物量豐富
C. 北坡坡度較大D. 南坡相對高度大
9. 經調查發(fā)現該區(qū)域溝谷地帶土壤有機碳濃度較高的原因是( )
A. 溝谷土壤肥沃B. 溝谷堆積作用強
C. 受人類干擾少D. 溝谷侵蝕作用強
海水鹽度是指1000克海水所含鹽類物質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約為35‰。渤海是中國的內海,三面環(huán)陸,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其表層海水平均鹽度僅為30‰,是我國四大海域表層海水鹽度最低的海域。下圖示意渤海表層海水平均鹽度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 與其它三大海域相比,渤海表層海水鹽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注入渤海的河流密布,徑流豐富B. 緯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長
C. 鹽堿地得到改良,地下水鹽分減少D. 海域封閉,受大陸水系影響大
11. 渤海表層海水鹽度的分布特點是( )
A. 東部高,西部低B. 北、西、南低,中東部高
C. 北部高,南部低D. 北、東、南低,中西部高
12. 近年來,渤海表層海水鹽度有升高的趨勢,可能原因有( )
①夏季沿岸流勢力增強②全球氣候變暖,引起海水溫度上升
③黃河入海徑流減少④海冰的凍結期縮短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2021年12月3日,連接昆明和萬象的中老鐵路(下圖)全線開通運營,深刻改變了老撾交通運輸格局。隨著中老鐵路的開通,泰國積極打造國內交通線與中老鐵路的互聯互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 中老鐵路開通后,老撾交通運輸格局的變化突出表現在( )
A. 增加出海貿易通道B. 加強陸路對外聯系
C. 形成新的交通樞紐D. 增加新的運輸方式
14. 泰國積極打造與中老鐵路互聯互通,主要是為了( )
A. 減少本國對海運的依賴B. 加強與老撾的交通聯系
C. 改善國內交通運輸條件D. 擴大對中國的貿易出口
2013年以前,我國某瓜子加工企業(yè)的原料主要來自內蒙古,2013年以來,該公司先后通過設立子公司的形式在內蒙新疆、甘肅等地打造了100多萬畝向日葵種植基地,并建設了澳洲巴旦木、夏威夷開心果基地德州碧根果基地等多個農場產區(qū)。2016年,該公司拓展堅果業(yè)務,并發(fā)展成為公司業(yè)務主干。2019年,該公司在泰國的首座海外工廠正式投產,產品全部供給東南亞及歐美市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5. 該公司通過設立子公司的形式在多地打造向日葵供應基地的直接目的是( )
A. 保障原料供應B. 提高產品附加值
C. 擴大消費市場D. 降低生產成本
16. 該公司在拓展堅果業(yè)務前提前布局堅果農場產區(qū),主要是因為( )
A. 從多國進口原料,運輸時間長B. 堅果樹進入結果旺盛期較晚
C. 堅果不易腐爛,保存時間較長D. 海外產品本土化改良時間長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
17.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熱島強度是指城市中心區(qū)與周圍郊區(qū)平均氣溫的差值。太原市位于汾河河谷,東西部為山地。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和擴展,太原市的熱島效應逐漸增強。下圖示意大原市某年熱島強度的變化。
(1)說明太原市該年冬季熱島強度特點,并分析其成因。
(2)說明隨著城市建設與擴展,太原市熱島效應不斷增強的原因。
(3)請為緩解太原市熱島強度,提出可行性措施。
18.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隨著世界各國對環(huán)境保護、技術進步和能源安全重視程度的加深,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快速發(fā)展。我國某著名企業(yè)成立于1995年,早期的主營業(yè)務是充電電池生產,發(fā)展迅速。2003年開始進軍汽車行業(yè),汽車生產逐漸由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變。下圖示意該企業(yè)發(fā)展階段。
(1)簡述該企業(yè)進軍新能源汽車的自身優(yōu)勢條件。
(2)從市場角度,分析該企業(yè)汽車生產由燃油汽車逐漸向新能源汽車轉變的原因。
(3)說明該企業(yè)停產燃油汽車對我國環(huán)境保護、技術進步和能源安全的意義。
19.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欽諾克風是指從海上吹向美國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的西南風在落基山脈東坡下沉形成的風,對山脈東坡植被生長產生重要影響。受山谷風影響,欽諾克風強度晝夜差別大。下圖示意落基山脈位置。
(1)簡述欽諾克風對落基山脈東坡森林生長產生的不利影響。
(2)指出欽諾克風強度的晝夜差異,并分析原因。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月考
高三地理
時間:75分鐘分數:100分
命題范圍:高考范圍
第Ⅰ卷(選擇題)
一、本卷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下圖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長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陽湖水體面積變化對比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 該時期兩湖水體面積變化的特點是( )
A. 兩湖水體面積均持續(xù)減少B. 兩湖水體面積變化基本同步
C. 洞庭湖水體面積變化逐年減小D. 2009—2010年鄱陽湖水體面積變化最大
2. 在一年中鄱陽湖面積達到一年中最大時間是( )
A. 4—5月B. 6—7月C. 7—8月D. 9—10月
【答案】1. B 2. B
【解析】
【分析】
【1題詳解】
從題目所給的資料可以看出兩湖水體面積先降后升再下降而不是持續(xù)下降;兩湖均位于長江流域,面積變化基本同步,AC錯誤,B正確;2010-2011年鄱陽湖水體面積變化最大而不是2009-2010年變化最大,D錯誤。2006~2011年兩湖水體面積變化是減小--增大--再減小,2010~2011年鄱陽湖水體面積變化最大;但是兩湖水體面積變化基本同步。故選B。
【2題詳解】
由已學知識可知,鄱陽湖面積受其補給來源影響較大,當長江豐水期時,長江水補給湖泊水,每年6-7月時,中國雨帶推移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此時降水量大,為長江的豐水期,所以鄱陽湖面積達一年中最大,故選B。
【點睛】結合材料,從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區(qū)北郊,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屬于花崗巖地貌。景區(qū)內地勢起伏較大,奇石眾多,素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美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 清源山上奇石的巖石類型屬于圖中的 ( )
A. ①B. ②C. ③D. ④
4. 清源山上奇石的形成過程是 ( )
A. 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侵蝕
B. 巖漿噴出→地殼下沉→搬運堆積
C. 巖漿侵入→固結成巖→地殼抬升
D. 巖漿噴出→地殼抬升→固結成巖
【答案】3. C 4. A
【解析】
【分析】考查巖石類型,地殼物質循環(huán)。
【3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該地的巖石為花崗巖,屬于巖漿巖,是由巖漿侵入巖層冷卻凝固而成。圖中②噴出地表形成①,則②為巖漿,①為噴出巖。③是由②侵入巖層冷卻凝固形成,應為侵入巖,花崗巖屬于侵入巖,故C項正確。
【4題詳解】
該地為花崗巖形成的山脈,花崗巖形成在地下,所以該地先是巖漿侵入巖層,冷卻凝固形成花崗巖,之后經地殼抬升形成山地,然后在外力的風化侵蝕作用下形成奇石,故A項正確。
鄂霍次克海為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邊緣海,季風環(huán)流顯著。鄂霍次克海港口較多,夏季港區(qū)海霧彌漫,能見度差,不利于航運。下圖為鄂霍次克海范圍與主要港口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 與夏季風相比,鄂霍次克海的冬季風( )
A. 風向穩(wěn)定,風力較弱B. 風力較大,勢力較強
C. 低溫濕潤,帶來暴雪D. 飽含水汽,濕度較大
6. 鄂霍次克海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風帶來空氣對流運動B. 鄂霍次克海為面積廣的陸間海
C. 夏季鄂霍次克海水溫較高D. 夏季風經過鄂霍次克海冷洋面
【答案】5. B 6. D
【解析】
【5題詳解】
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入手,闡釋鄂霍次克海季風環(huán)流顯著的主要原因。 鄂霍次克海瀕臨亞洲東北部,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由于海洋和陸地的熱力性質差異,形成了季風氣候。冬季,陸地上是高壓,海洋上是低壓,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受到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西北風,且靠近冬季風風源地,冬季風風力大,勢力強;夏季,陸地上是低壓,海洋上是高壓,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受到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東南風,風力與風向穩(wěn)定,所以A錯誤,B正確。冬季風是由從陸地吹向海洋,與夏季風相比,冬季風所攜帶的水汽少,濕度小,CD錯誤。故選B。
【6題詳解】
鄂霍次克海所處緯度較高,夏季,相較于暖濕的夏季風而言,鄂霍次克海水溫較低,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暖濕的夏季風受鄂霍次克海冷洋面作用,形成大霧,大氣能見度差,阻礙海上交通,所以鄂霍次克海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風經過鄂霍次克海冷洋面,C錯誤,D正確。夏季風帶來的空氣流動是水平方向上的運動,不是對流運動,A錯誤。鄂霍次克海為太平洋西北部的邊緣海,B錯誤,故選D。
【點睛】陸間海也稱地中?;蜃匀粌群?,在海洋學上,是指具有海洋的特質,但被陸地環(huán)繞,形成一個形似湖泊但具海洋特質的海洋,一般與大洋之間僅以較窄的海峽相連。邊緣海又稱陸緣海,是位于大陸邊緣,以半島、島嶼或群島與大洋分隔,僅以海峽或水道與大洋相連的海域。
地球上的碳元素分布于海洋、地質化石、土壤、植被、大氣等各庫里。其中,土壤有機碳庫是全球陸地表層系統(tǒng)中最大的碳庫,土壤有機碳含量是土壤管理、氣候、植被覆蓋等各種因素綜合影響下,有機碳輸入與輸出之間動態(tài)平衡的結果。下圖示意祁連山中段(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機碳濃度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 關于祁連山南北坡土壤有機碳濃度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
A. 南坡土壤有機碳濃度垂直變化幅度更大
B. 北坡土壤有機碳含量與深度呈正比
C. 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機碳含量高于南坡
D. 南坡土壤有機碳堆積作用較北坡強
8. 導致該山脈南北坡同一土層深度,土壤有機碳濃度差異大的原因是( )
A. 北坡氣溫較低B. 南坡生物量豐富
C. 北坡坡度較大D. 南坡相對高度大
9. 經調查發(fā)現該區(qū)域溝谷地帶土壤有機碳濃度較高的原因是( )
A. 溝谷土壤肥沃B. 溝谷堆積作用強
C. 受人類干擾少D. 溝谷侵蝕作用強
【答案】7. C 8. A 9. B
【解析】
【7題詳解】
閱讀祁連山中段(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機碳濃度變化,北坡土壤有機碳濃度垂直變化幅度更大,A錯誤;北坡土壤有機碳含量隨土層深度增加而降低,呈反相關,B錯誤;結合折線圖數據可知,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機碳含量高于南坡,說明北坡土壤有機碳堆積作用較南坡強,C正確,D錯誤。故選C。
【8題詳解】
祁連山北坡為陰坡,太陽輻射較弱,土壤溫度較低,水分蒸發(fā)少,土壤水分含量較高,植被覆蓋高,產生的有機質多,且北坡氣溫低,有機質被微生物分解較少,土壤有機碳積累較多,所以北坡土壤有機碳濃度高于南坡,A正確。祁連山中段南北坡降水量差異不大,因南坡熱量條件好,蒸發(fā)強,土壤水分條件差,植被覆蓋度較北坡低,生物量較少,B錯誤;坡度對植被、土壤堆積具有一定影響,但不是造成南北坡差異的主要原因,C錯誤;南北坡相對高度相差不大,D錯誤。故選A。
9題詳解】
溝谷土層深厚,水分匯聚,植被覆蓋率高,有機質產生與積累多,坡面徑流帶來有機質在溝谷沉積,堆積作用強,增加溝谷有機碳含量,所以溝谷有機碳濃度最大,B正確,D錯誤;溝谷土壤肥沃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層堆積明顯,不是土壤有機碳濃度較高的原因,A錯誤;祁連山海拔較高,人類活動本身較小,C錯誤。故選B。
【點睛】土壤有機質含量的主要影響因素:氣候直接影響土壤的水熱狀況和物理、化學過程的性質和強度。如中等水熱條件下,土壤有機質積累最多(溫帶半濕潤環(huán)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過影響巖石的風化過程、地貌形態(tài)及生物的活動,間接影響土壤的形成和發(fā)育。如:濕熱條件下風化殼最厚,土壤層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條件下,風化殼薄,土壤層也薄。生物是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有機質含量的多少。沒有生物的參與(生物循環(huán)),就不會有土壤的形成。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機質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海水鹽度是指1000克海水所含鹽類物質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約為35‰。渤海是中國的內海,三面環(huán)陸,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其表層海水平均鹽度僅為30‰,是我國四大海域表層海水鹽度最低的海域。下圖示意渤海表層海水平均鹽度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 與其它三大海域相比,渤海表層海水鹽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注入渤海的河流密布,徑流豐富B. 緯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長
C. 鹽堿地得到改良,地下水鹽分減少D. 海域封閉,受大陸水系影響大
11. 渤海表層海水鹽度的分布特點是( )
A. 東部高,西部低B. 北、西、南低,中東部高
C. 北部高,南部低D. 北、東、南低,中西部高
12. 近年來,渤海表層海水鹽度有升高的趨勢,可能原因有( )
①夏季沿岸流勢力增強②全球氣候變暖,引起海水溫度上升
③黃河入海徑流減少④海冰的凍結期縮短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10. D 11. B 12. B
【解析】
【10題詳解】
與其它三大海域相比,注入渤海的河流的徑流較小。A錯誤;渤海與黃海緯度相差不大,對鹽度差異影響較小,B錯誤;渤海沿岸鹽堿地多,雖然進行了一定改良,但地下水接納地勢高處流來的地下徑流,其聚鹽作用很強,鹽分不一定減少,C錯誤;由圖可知,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環(huán)抱渤海,渤海海域較為封閉,與其它海域水體交換不暢,加上遼河、黃河、灤河淡水匯入起到稀釋作用,導致表層海水鹽度低于其它三大海域。D正確。故選D。
【11題詳解】
由圖可知,北部的遼東灣、西部的渤海灣、南部的萊州灣表層海水鹽度均低于中部和東部海域的表層海水鹽度。因此分布特點為北、西、南低,中東部高,故選B。
【12題詳解】
渤海夏季沿岸流是否增強,缺少信息支撐,①錯誤;黃河是注入渤海最大的河流,其徑流量直接影響渤海表層海水鹽度。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渤海海水溫度也在上升,蒸發(fā)量增大,導致海水鹽度上升,②正確;已知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使黃河上中游流域下滲量增多,地表徑流減少;水利工程的建設,使黃河上中游流域水面擴大,蒸發(fā)量增多,加上沿途水資源開采,注入黃河的水量減少,③正確;海冰僅能夠引起海水鹽度的季節(jié)變化,對平均鹽度影響較小,④錯誤。故B正確,因此選擇B。
【點睛】影響海水鹽度的主要因素①氣候因素——海水鹽度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氣候因素,即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關系。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鹽度較低,反之較高。②洋流因素——同一緯度海區(qū),有暖流經過鹽度偏高;寒流經過鹽度偏低。③河流徑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匯入的海區(qū),鹽度偏低。
2021年12月3日,連接昆明和萬象的中老鐵路(下圖)全線開通運營,深刻改變了老撾交通運輸格局。隨著中老鐵路的開通,泰國積極打造國內交通線與中老鐵路的互聯互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 中老鐵路開通后,老撾交通運輸格局的變化突出表現在( )
A 增加出海貿易通道B. 加強陸路對外聯系
C. 形成新的交通樞紐D. 增加新的運輸方式
14. 泰國積極打造與中老鐵路的互聯互通,主要是為了( )
A. 減少本國對海運的依賴B. 加強與老撾的交通聯系
C. 改善國內交通運輸條件D. 擴大對中國的貿易出口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題詳解】
從圖中可以看出,老撾陸上四面鄰國,缺乏海洋運輸通道。中老鐵路開通后,老撾由“陸鎖國”變?yōu)椤瓣懧搰?,加強陸路對外聯系,交通運輸格局產生重大改變,B正確;中老鐵路并不直接連通港口,無法增加出海貿易通道,A錯誤;中老鐵路的開通會形成新的交通樞紐,增加新的運輸方式,這些影響對老撾交通運輸格局影響較小,C、D錯誤。故選B。
【14題詳解】
泰國與中老鐵路互聯互通后,能將部分海運轉移到陸運上來,但海運依然是泰國對外貿易的重要交通運輸方式,A錯誤;中老鐵路連接中國和老撾,泰國與中老鐵路互聯互通主要是為了借道老撾擴大對中國的貿易出口,促進本國經濟發(fā)展,B、C錯誤,D正確。故選D。
【點睛】交通運輸與城市發(fā)展:①古代水運地位突出,較大城市多沿河流發(fā)展。我國古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北京的繁盛,皆與水運有關。西方的重要城市,如巴黎、倫敦、維也納,布達佩斯等的興起,也與河流有著密切關聯。②除水運外,古代十分重視道路的建設,許多城市依托陸路交通發(fā)展起來。例如,從西安往西,沿古絲綢之路可達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城市。在西方,羅馬帝國修建了四通八達的道路系統(tǒng),對歐洲城市的興起發(fā)揮了重要作用。③鐵路的修建,能夠帶動沿線城市迅速崛起。我國一些新興的交通樞紐城市,就是依托鐵路發(fā)展起來的,例如,石家莊、株洲和懷化。④一個地區(qū)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會給這個地區(qū)的城市格局帶來很大影響。
2013年以前,我國某瓜子加工企業(yè)的原料主要來自內蒙古,2013年以來,該公司先后通過設立子公司的形式在內蒙新疆、甘肅等地打造了100多萬畝向日葵種植基地,并建設了澳洲巴旦木、夏威夷開心果基地德州碧根果基地等多個農場產區(qū)。2016年,該公司拓展堅果業(yè)務,并發(fā)展成為公司業(yè)務主干。2019年,該公司在泰國的首座海外工廠正式投產,產品全部供給東南亞及歐美市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5. 該公司通過設立子公司的形式在多地打造向日葵供應基地的直接目的是( )
A. 保障原料供應B. 提高產品附加值
C. 擴大消費市場D. 降低生產成本
16. 該公司在拓展堅果業(yè)務前提前布局堅果農場產區(qū),主要是因為( )
A. 從多國進口原料,運輸時間長B. 堅果樹進入結果旺盛期較晚
C. 堅果不易腐爛,保存時間較長D. 海外產品本土化改良時間長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題詳解】
材料中提出,2013年以前,我國某瓜子加工企業(yè)的原料主要來自內蒙古,2013年以來,該公司先后通過設立子公司的形式在內蒙、新疆、甘肅等地打造了100多萬畝向日葵種植基地。與單一原料供應地相比,在多地打造原料種植基地能保證原料的質量和產量,保障原料供應,A正確;打造原料種植基地對提高產品附加值影響小,而且并沒有擴大銷售市場,B、C錯誤;打造原料種植基地能降低原料成本,但不是直接目的,D錯誤。故選A。
【16題詳解】
堅果樹種植后需要3~5年才能進入結果旺盛期,該公司在拓展堅果業(yè)務前,提前布局堅果農場產區(qū)可以保障原料供應,B正確;由于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鮮技術的發(fā)展,原料的運輸時間及保存時間對提前布局海外堅果農場產區(qū)影響小,A、C錯誤;海外產品的本土化改良主要影響產品的生產環(huán)節(jié),農場產區(qū)布局不屬于產品生產環(huán)節(jié),不是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B。
【點睛】影響工業(yè)區(qū)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動力)、交通運輸、勞動力、市場、政策等。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
17.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熱島強度是指城市中心區(qū)與周圍郊區(qū)平均氣溫的差值。太原市位于汾河河谷,東西部為山地。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和擴展,太原市的熱島效應逐漸增強。下圖示意大原市某年熱島強度的變化。
(1)說明太原市該年冬季熱島強度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因。
(2)說明隨著城市建設與擴展,太原市熱島效應不斷增強的原因。
(3)請為緩解太原市熱島強度,提出可行性措施。
【答案】(1)冬季熱島強度強。冬季正值供暖期,人為排放熱量多;建筑物削弱了西北(偏北)對城區(qū)的影響或谷地地形不利于熱量的散失;燃煤取暖,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增強大氣逆輻射。
(2)人口密度增加,產業(yè)不斷發(fā)展,生活、生產和交通向大氣釋放的廢熱增多;建筑物密度增加,對冬季風的影響增強;城市建筑物增多,地面硬化率升高,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多,向大氣傳送熱量多。
(3)科學進行城市規(guī)劃與建設;提高城市的綠地覆蓋率;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推廣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鼓勵綠色出行,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等。
【解析】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熱島效應。
【詳解】(1)讀圖可得,冬季熱島強度強于夏季。成因需要從冬季對城市的影響來分析。冬季城區(qū)集中供暖,排放的廢熱較多,而且冬季易出現逆溫天氣,不利于城區(qū)散熱,故冬季時市區(qū)與郊區(qū)溫差最大,熱島效應最明顯。
(2)需要從城市發(fā)展方面分析。隨著城市建設與擴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車擁有量增多,排放廢氣多;且工業(yè)企業(yè)不斷發(fā)展,排放溫室氣體多。
(3)針對太原市,緩解熱島強度,可以把消除裸地、消滅揚塵作為城市管理的重要內容,而且在控制城市發(fā)展的同時,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才能有效緩解太原市熱島效應。
【點睛】受城市下墊面特性的影響。城市內有大量的人工構筑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種建筑墻面,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力屬性(反射率小,熱量傳導較快)。工廠生產、交通運輸以及居民生活都需要燃燒各種燃料,每天都在向外排放大量的熱量。城市中的機動車、工業(yè)生產以及居民生活,產生了大量的氮氫化物、二氧化碳和粉塵等排放物。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建筑、廣場和道路等大量增加綠地、水體等卻相應減少。緩解熱島效應的能力被削弱。
18.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隨著世界各國對環(huán)境保護、技術進步和能源安全重視程度的加深,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快速發(fā)展。我國某著名企業(yè)成立于1995年,早期的主營業(yè)務是充電電池生產,發(fā)展迅速。2003年開始進軍汽車行業(yè),汽車生產逐漸由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變。下圖示意該企業(yè)發(fā)展階段。
(1)簡述該企業(yè)進軍新能源汽車的自身優(yōu)勢條件。
(2)從市場的角度,分析該企業(yè)汽車生產由燃油汽車逐漸向新能源汽車轉變的原因。
(3)說明該企業(yè)停產燃油汽車對我國環(huán)境保護、技術進步和能源安全的意義。
【答案】(1)早期生產充電電池,核心技術有保障;收購國內汽車品牌,有汽車生產基礎;企業(yè)有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基礎,利于打通產業(yè)鏈,降低生產成本;企業(yè)知名度高,品牌效應好。
(2)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fā)展,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擴大;停產燃油車可以將更多的技術、資金、人員等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與生產,搶占市場先機。
(3)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高我國車企核心技術競爭力;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減少對石油等能源的依賴。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發(fā)展階段”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工業(yè)區(qū)位因素、工業(yè)區(qū)位因素變化和工業(yè)發(fā)展對當地區(qū)域的影響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體現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從圖中可以看出,該企業(yè)第一階段是充電電池生產,電池研發(fā)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為企業(yè)發(fā)展新能源汽車提供核心技術保障;該企業(yè)第二階段收購國內汽車品牌,具備汽車生產的能力;該企業(yè)第三階段,進軍新能源產業(yè),企業(yè)有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基礎,利于打通產業(yè)鏈,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文字材料中提到,該企業(yè)是我國著名企業(yè),因此企業(yè)知名度高,品牌效應好。
【小問2詳解】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增加,使得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擴大;停產燃油車可以使得該企業(yè)將更多的技術、資金和人員等從燃油車生產上收回來,進而有更充足的資金、技術和人員等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和生產上,盡早的搶占市場份額。
【小問3詳解】
發(fā)展新能源汽車能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等不利影響,減少對石油等能源的依賴,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停產燃油汽車可以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高研發(fā)能力,進而提高我國車企核心技術競爭力。
19.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欽諾克風是指從海上吹向美國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的西南風在落基山脈東坡下沉形成的風,對山脈東坡植被生長產生重要影響。受山谷風影響,欽諾克風強度晝夜差別大。下圖示意落基山脈位置。
(1)簡述欽諾克風對落基山脈東坡森林生長產生的不利影響。
(2)指出欽諾克風強度的晝夜差異,并分析原因。
【答案】(1)欽諾克風是盛行西風越過山脈產生干熱焚風,冬春季節(jié)勢力強,使樹木干枯,容易產生火災;強勁的焚風可造成局部風災,使樹木傾倒;干熱的焚風可能使冰雪融化,形成山洪,沖刷樹木。
(2)欽諾克風夜晚強度大于白天。夜間落基山東坡坡面冷卻快,形成山風;山風與欽諾克風風向一致,欽諾克風風力隨之加強。白天落基山東坡坡面升溫快,形成谷風;谷風與欽諾克風風向相反,欽諾克風風力隨之減弱。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欽諾克風”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欽諾克風對落基山脈東坡森林生長產生的不利影響,欽諾克風強度的晝夜差異及原因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的能力,體現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材料中指出,欽諾克風是指從海上吹向美國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的西南風在落基山脈東坡下沉形成的風。從圖中可以看出,落基山脈受盛行西風影響,盛行西風越過山脈產生的干熱焚風就是欽諾克風。盛行西風冬春季節(jié)風力強勁,導致欽諾克風冬春季節(jié)勢力強,使樹木干枯,容易產生火災;強勁的焚風可造成局部風災,使樹木傾倒;干熱的焚風可能使冰雪融化,形成山洪,沖刷樹木。
【小問2詳解】
材料中指出,受山谷風影響,欽諾克風強度晝夜差別大。夜間落基山東坡坡面由于氣候干旱,冷卻快,形成冷源,產生山風,由于山風與欽諾克風的風向一致,所以導致欽諾克風風力隨之加強。白天落基山東坡坡面氣溫上升快,形成熱源,產生谷風,由于谷風與欽諾克風的風向相反,所以導致欽諾克風風力隨之減弱。因此欽諾克風夜晚強度大于白天。
這是一份2024遼寧省遼東南協作校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A卷)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丹東五校協作體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試題地理含解析,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分析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遼寧省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含答案,文件包含遼寧省六校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試卷docx、遼寧省六校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