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 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 5 小題,19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湯顯祖年輕的時候懷有滿腔經(jīng)天緯地的濟世熱情。湯顯祖的政治理想,說來也很簡單,就是經(jīng)世致用,造福百姓,使人人凍餒無虞,安居而樂業(yè);使人人樂于向善,民德歸于淳厚。在他看來,士大夫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而政治是否清明,老百姓日子是否好過,最終決定于士大夫和官員的德性和修養(yǎng)。他曾經(jīng)代擬過一篇《為士大夫喻東粵守令文》:“清吏之法法身,濁吏之法法人也?!彼岢龅摹扒謇簟迸c“濁吏”兩個概念,并不新鮮,但是,他的“法身”和“法人”的說法,卻極為深刻,精辟地揭示了中國自古以來封建統(tǒng)治者的一種普遍德性:他們置身于法律之上,拿自己當(dāng)法外的“特選之民”,高人一等,飛揚跋扈;他們的道德繩墨,只是用來裁制百姓,他們法律的刀斧,也只是用來宰割人民————他們教別人不要“利己”,自己卻很少“利人”,教別人要“利人”,自己卻專門“利己”。
在湯顯祖看來,吃飯是老百姓的頭等大事,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則是一個官員必須關(guān)心的頭等大事。他做官期間,曾多次下到鄉(xiāng)里,勸農(nóng)勵耕。他曾經(jīng)在詩里記錄過自己這方面的活動,在《丙申平昌迎春,曉云如金,有喜》里,他這樣寫道:“仙縣春來仕女前,插花堂上領(lǐng)春鞭。 青郊一出同人笑,黃氣三書有大年?!笨梢?,為了督促和鼓勵農(nóng)民耕地種田,他確實用了一番心思。 湯顯祖的政績,不僅當(dāng)時就贏得了人民的敬意,為他建了“生祠”,直到清代順治年間,遂昌知縣繆之弼還為他建了“遺愛祠”。
如果說,湯顯祖早期的兩部劇作的主題,在探討“至情”,那么,他晚年的寫作,則在強化了反諷力度的同時,致力于尋求精神出路————解決自己的精神困境,回答那些與“生活哲學(xué)”有關(guān)的重大問題。也就是說,湯顯祖后期的“二夢”,是一種緣于精神焦慮的寫作。
湯顯祖的一生,幾乎就在幾種選擇的困擾中度過。他在《和大父游域西魏夫人壇故址詩》的序中說:“家君恒督我以檢儒,大父輒要我以仙游?!睆母行陨险f,他更認同祖父的生活方式,但是,就理性而言,他又無法不接受父親的“檢儒”之督,因為,他也覺得只有進入社會,才能建功立業(yè),有所作為。事實上,終其一生,湯顯祖的精神,都處于這種“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和困擾之中。佛家的“慈悲”接近自己的“至情”,但它的“五蘊皆空”,可信不可信呢?道家的“天地不仁”,接近自己民胞物與的同情心,但是,它的近乎冷漠的“超然”,可取不可取呢?
那么,人生最終的解脫和自由是否可能。 在夢境中的浮于攀過看一種貪婪而混亂的生活,到死都不曾覺悟,然而,經(jīng)歷過夢中的一番教訓(xùn),“知夢調(diào)醒”,最后沒棄了夢中的求仙,跟著師傅呂洞賓,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尋“證照師”去了。 這樣的解呢和出路,似乎啟發(fā)了《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他也隨著那一僧一道,飄然而丟了。 但是,對湯顯祖梟講,有著內(nèi)在的覺悟,也就夠了,舍下生活中的一切人情物事,掉臂而去,他很難做到,這是因為,他終了還是一個有情人。
如果說“臨川四夢”的“前二記”——《紫釵記》和《牡丹亭),表現(xiàn)的是對“情”的執(zhí)著,是通過“夢”而走進“情”的世界,而體驗“情”的真與美,那么,到了“后二記”—— 《南柯記》和《邯鄲記》。則表現(xiàn)的是“覺”.是通過“夢”而走進“覺”的世界,從而在理性的意義上,認識到人性和生活的真諦。
關(guān)于湯顯祖思想的“復(fù)雜性”、鄒元江先生的分析和判斷,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合乎實際的:“從湯顯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觀來看,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對他影響最大。但他時常也在‘檢儒’與‘仙游’之間矛盾痛苦,道家出世思想對他也有一定影響?!边@種復(fù)雜性情形,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狀態(tài)。在不受主流意識形態(tài)強力干擾的環(huán)境里,一個正常人所接觸和吸納的思想,一定是豐富而多樣的。不同的思想,滿足著他不同的精神需要,解決他不同時期或不同層面的情感和思想問題。 只有頭腦簡單的“單向度的人”,才會一輩子只接觸一種思想,只接受一種思想。事實上,一個一輩子只知道一種思想的人,不可能成為情感豐富和思想活躍的人,也不可能成為視野開闊、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就像只吃一種食物的人不可能成為營養(yǎng)均衡、體魄健康的人。
班固父子批評司馬遷“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后六經(jīng)”,那是完全說錯了,因為,在司馬遷那里,各家思想都有其合理的部分,都有其可取之處,所以,他對所接觸到的思想都有吸納,而他的“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也就可以被轉(zhuǎn)換性地表達為:“吸納天下百家思想?!比绱苏f來,關(guān)于湯顯祖思想的復(fù)雜性,我們不僅無須把它看成多大的問題,而且,還要認識到,正是這種復(fù)雜性,才形成了湯顯祖作品斑斕而豐饒的特點。
(摘編自李建軍《湯顯祖的情結(jié):政治理想與精神解脫》)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在年輕時代,湯顯祖懷有濟世抱負,想要進入社會,建功立業(yè)??梢姡屠硇远?,他接受了父親的“檢儒”之督。
B.作為官員,湯顯祖多次勸農(nóng)勵耕,這是湯顯祖“入世”思想的體現(xiàn)。他的政績贏得了百姓敬意,百姓為他建了“生祠”。
C.儒家“入世”思想對湯顯祖有一定影響,但是道家“出世”的思想對他影響更大,這是因為他更認同祖父的生活方式。
D.佛家“五蘊皆空”和道家“超然”讓湯顯祖倍感困擾,這讓他難以做到像淳于棼、賈寶玉那樣舍棄人情物事,出世而去。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湯顯祖認為士大夫要以身作則,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這與《論語》中“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理念一致。
B.濁吏之法法人,即不修德行的封建統(tǒng)治者教別人不要“利己”而要“利人”,而自己卻專門“利己”很少“利人”。
C.由于精神焦慮,湯顯祖在《南柯記》和《邯鄲記》中致力于尋求精神出路,解決精神困境,由“夢”而“覺”。
D.“臨川四夢”體現(xiàn)了湯顯祖思想的復(fù)雜性。“前二記”和“后二記”分別從“情”和“覺”的層面,表現(xiàn)了黃老思想。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
A.征徭薄,米谷多,官民易親風(fēng)景和。老的醉顏醉,后生們鼓腹歌。
B.夕陽煙雨片江開,滟滟寒潮自去來。我亦桄榔庵下客,明珠海上寄蓮臺。
C.今日班春也不遲,瑞牛山色雨晴時。迎門競帶春鞭去,更與春花插兩枝。
D.家家官里給春鞭,要爾鞭牛學(xué)種田。盛與花枝各留賞,迎頭喜盛在新年。
4.如何避免淪為“單向度的人”?請結(jié)合文本談?wù)勀愕目捶ā?4分)
5.下列文字出自湯顯祖的《牡丹亭》,描寫了在南安太守杜寶治理下南安郡的生活圖景。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湯顯祖的政治理想。(6分)
【長相思】你看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陰道上行。春云處處生?!采⒛痴?。官也清,吏也清,村民無事到公庭。農(nóng)歌三兩聲。〔外〕父老,知我春游之意乎?
【八聲甘州】平原麥灑,翠波搖翦翦,綠疇如畫。如酥嫩雨,繞塍春色荔苴。 趁江南土疏田脈佳。 怕人戶們拋荒力不加。還怕,有那無頭官事,誤了你好生涯。 〔生、末〕以前晝有公差,夜有盜警。老爺?shù)胶蟀 ?br>【前腔】千村轉(zhuǎn)歲華。愚父老香盆,兒童竹馬。陽春有腳,經(jīng)過百姓人家。 月明無犬吠黃花,雨過有人耕綠野。真?zhèn)€,村村雨露桑麻。〔內(nèi)歌《泥滑喇》介〕〔外〕前村田歌可聽。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 4 小題,16 分)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9題。
老頭劉滿囤
秦兆陽
老頭子劉滿囤有個好兒子和好兒媳婦,兒子名叫劉大杠,媳婦名叫王蘭英。兩人結(jié)了婚,分得了十二畝好麥苗地。
開春過后,天氣好像比往年暖和得更快。滿園老頭子現(xiàn)在不在家里待著了,看著男女青壯年的撥工大隊排成排在地里,唧唧嘎嘎說說笑笑,一個個都通紅著臉……看著看著,老頭兒就上了做活兒的癮啦。
他瞅著兒子媳婦兩口子單獨在地里拾掇什么時,就忍不住背著家伙想去幫忙,老遠的看見小兩口干著活兒又說又笑,心里挺高興,可是兒子一看見他來了,就楞聲楞氣的嚷道:“你來干嗎?還用得著你干活嗎? 忙家去歇著吧!”他討了個掃興,把手里的家伙一扔,嘟囔幾句,撅著胡子往回走。
麥收的時候,全村忙得像打仗似的,兒子媳婦更忙的連吃飯的空兒也沒有,只有老頭一個人閑著沒事干。
這一天,兒子媳婦在門外場里頭鍘麥個兒,男的掌鍘刀,女的遞麥個,兩人都要強,一個鍘的快,一個遞的快,累的媳婦那白布小褂兒都汗的貼了肉,還不住吃吃的笑。
這時老頭正在院里閑的悶的慌,想起了十二畝地的麥子個兒什么時候鍘的完?又怕天下雨把麥德兒弄腐了,就又想起要幫他小兩口的忙,不聲不響的走出寨籬門來,從場邊上抱起個麥子個兒就往兒子那邊走去,因為被麥秸垛隔著的,誰也看不見誰,正好兒子媳婦跑著轉(zhuǎn)了過來,跟他撞了個滿懷,差點把老頭碰倒,老頭說:“你們這是干嗎?”兒子紅著臉說:“忙活吆!”老頭說:“俺幫幫你們?!眱鹤哟舐曊f:“你又上了做活的癮啦?快去歇著你的吧!”這回老頭子的氣可再也忍不住了,把腰一叉,罵道:“我把你個沒良心的!這說的什么話呀? 這日子就算你們掙下來的,可也有做老的一份呀,也興老的插插手不?”還是媳婦懂事,盡說好的,才把他哄的家去了。
當(dāng)天吃晚飯時,老頭想起白天的事,說道:“嗯,我是個好心,怕你倆累壞了,想去幫幫,你是那樣對老的說話呀?……”兒子又大聲說:“你怕把俺們累壞了,俺們就不怕把你累壞了?這么個忙時候,把你累壞了怎么著哎?”這幾句話倒是好話,可是因為怕他聽不見,說的嗓門粗一點。媳婦馬上對丈夫瞪了一眼,小聲說:“你別這么粗門大嗓的對他說話,叫他不痛快。”又轉(zhuǎn)過臉來和善的對老頭說:“爹!你這么大年紀啦,還是待在家里看門吧?!崩项^聽了兒子的話又不受聽,心里就有氣,又沒聽清媳婦跟兒子咕咕些什么,以為媳婦也嫌他了,撅著山羊胡子不聲不響的吃完了飯,把碗一撂,到屋里去摸索著拿了一件破棉襖一床被,夾著走了出來。 兒子問他到哪里去?他叨叨道:“我到哪里去?我是生就的賤骨頭,到場里挨凍去!”媳婦連忙站起來,搶過那床被子去,柔聲說:“爹!別去看場啦!這年頭誰家也有幾畝麥子,自個還弄不過來,誰還偷咱的?并且這世道也不同往常啦!”可是老頭一把又把被子奪了過去,撅著胡子,不言不語的就到場里去了。
出了寨籬門就是場,捆得一般大的麥個兒和已經(jīng)鍘了的麥莖子堆成了幾座大金山,雖然天已黑了,老頭子卻還覺得滿場子金光燦爛。
他爬到金山上,把棉襖被子放下,把鞋一脫,坐下抽起煙來,他心里又覺著喜歡,喜歡自己有這么幾座金山;又覺著氣悶,氣悶兒子媳婦別扭;就不知不覺的自言自語起來,起先是在心里說,后來就叨叨出聲音來了:“人老啦,不中用啦,討人嫌啦! 光會吃閑飯啦,光會看場啦! 這場我要不看,你們就不管,你們就不心疼這麥子,要是叫人家偷了,看你……哼,俺家什么時候收過這些麥子呀!……這如今是你們的世界啦!該你們享福啦!俺老廢物是多余的啦!”說著說著,就迷迷糊糊起來,不覺一頭倒在金山上,睡著啦。
一覺醒來時,只見身上被子棉襖蓋得好好的(也不想想是誰給蓋上的),又見天已大明,回頭一看,自家那寨籬門還是關(guān)著的。他就掀起了被子,去把寨籬門抬開了,看見大門還關(guān)得嚴嚴的,心里就火了,嘴里叨叨著:“什么時候了,兩口子還睡懶覺?還不下地?”三步兩步?jīng)_到門跟前,“通”的一腳! 不想那門沒插上,用力太猛,一跤摔進門里,半天爬不起來,就躺在地下哼哼起來。
過了一會,媳婦回來把他扶進屋里,問他是怎么回事,他不好意思說,卻問道:“你們什么時候下地的?”媳婦高興的說:“爹!對你說,俺們這個撥工組跟三元他們那個撥工組比賽割麥子,看誰割的多割的快,所以俺們半夜就起來了,到場里見你沒蓋被就睡著了,俺們給你蓋上被,就下了地……這會俺是回來做飯的?!?br>老頭躺下了,媳婦一面在外間屋里燒火,一面大著聲音告訴他:大杠割麥子怎么壯,怎么跟人家打賭比賽,怎么全撥工組的人們都掉在后邊了,怎么還割的干凈,不丟麥穗子?!粫?,給他端進一大碗燙燙的面湯來,說:“爹!趁熱的吃吧!吃了發(fā)發(fā)汗就舒服了?!睗M圍老頭子從來沒吃過這么好的湯,一口氣喝完了,覺得心里暖和,全身果然出了陣大汗,又輕松又痛快。媳婦又給他把被子蓋的好好的,叫他再睡一覺,并且對他說:“今日你摔了蹬的事回頭別跟大杠說,叫他知道了,往后該連門也不叫你出了。這些日子他不叫你干活兒,是怕累著你,是向著你哩……”老頭子心想:“咳!真是,兒子是好兒子,媳婦是好媳婦,俺總算是有福的。……”
(有刪改)
[注]文本寫于1948 年,反映解放區(qū)農(nóng)村土改運動時期的新生活。
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品開頭交代“天氣好像比往年暖和得更快”,一方面是寫實,交代天氣狀況,另一方面也是人們分到土地之后的心理感受。
B.老漢看到兒子媳婦在地里拾掇什么,為了過把癮,想去幫忙,但是兒子不領(lǐng)情,老漢討了個掃興,只能悻悻離開,心有不甘。
C.老漢想起十二畝地的麥子個兒要鍘,怕天下雨麥子腐了,主動來幫忙,一方面是擔(dān)心累壞了兒子和媳婦,另一方面也是想過把癮。
D.老漢抱著被子看場,看著金燦燦的麥子,爬到金山上,內(nèi)心非常高興,但是一想到兒子和媳婦就別扭,非常生氣,并發(fā)起了牢騷。
7.下列對文本加點詞語所反映的心理活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大聲說”反映了兒子小兩口聯(lián)手干活又把老頭撞了之后的羞愧和不滿。
B.“又大聲說”反映了兒子怕父親年紀大了聽不清而故意提高音量的關(guān)愛心理。
C.“小聲說”反映了媳婦怕父親生氣而責(zé)備丈夫,又怕丈夫生氣的周全心理。
D.“柔聲說”反映了媳婦害怕父親因為生氣而真去看場挨凍的孝順心理。
8.誤解是小說中常用的一種手法,請找出本文中的誤解內(nèi)容并分析表現(xiàn)了父親怎樣的形象特點。(4分)
9.劉滿囤、兒子和媳婦在小說環(huán)境構(gòu)成中有著怎樣的作用?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 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 5 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題。
治天下者定所尚。所尚一定,至于萬千年而不變,使民之耳目純于一,而子孫有所守,易以為治。故三代圣人,其后世遠者至七八百年。夫豈惟其民之不忘其功以至于是?蓋其子孫得其祖宗之法而為據(jù)依,可以永久。夏之尚忠,商之尚質(zhì),周之尚文,視天下之所宜尚而固執(zhí)之,以此而始,以此而終。不朝文而暮質(zhì)以自潰亂故圣人者出必先定一代之所尚。
周之世,蓋有周公為之制禮,而天下遂尚文。后世有賈誼者說漢文帝,亦欲先定制度,而其說不果用。今者天下幸方治安,子孫萬世帝王之計,不可不預(yù)定于此時。然萬世帝王之計,常先定所尚,使其子孫可以安坐而守其舊。至于政弊,然后變其小節(jié),而其大體卒不可革易。故享世長遠,而民不茍簡。
今也考之于朝野之間,以觀國家之所尚者,而愚猶有感也。何則?天下之勢有強弱,圣人審其勢而應(yīng)之以權(quán)。勢強矣,強甚而不已則折;勢弱矣,弱甚而不已則屈。 圣人權(quán)之,而使其甚不至于折與屈者,威與惠也。夫強甚者,威竭而不振;弱甚者,惠褒而下不以為德。故處弱者利用威,而處強者利用惠。乘強之威以行惠,則惠尊;乘弱之惠以養(yǎng)威,則威發(fā)而天下震慄。故威與惠者,所以裁節(jié)天下強弱之勢也。
然而不知強弱之勢者,有殺人之威而下不懼,有生人之惠而下不喜。何者?威竭而惠褒故也。故有天下者,必先審知天下之勢,而后可與言用威惠。 不先審知其勢,而徒曰我能用威、我能用惠者,末也。故有強而益之以威,弱而益之以惠,以至于折與屈者,是可悼也。故善制天下者,先審其強弱以為之謀。
(選自《蘇洵文選·審勢》,有刪改)
10.材料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不朝A文B而暮質(zhì)C以自D潰亂E故F圣人者G出H必1先①定K一代之所尚。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固,意為堅持,與《六國論》“至于顛覆,理固宜然”中的“固”意思不同。
B.于,是介詞,可理解為“在”,與《師說》“不拘于時”中的“于”意思相同。
C.以,是介詞,相當(dāng)于“用”,與《鴻門宴》“請以劍舞”中的“以”意思相同。
D.是,意為這,與《赤壁賦》“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中的“是”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論證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開宗明義,提出“治天下者定所尚”的命題,并以三代為例,陳述“定所尚”的重要性,可以長治久安,民不茍且。
B.文章從“所尚”引出一個“勢”字,認為“勢”有強弱之分,既不能強得過度,也不能弱得過度,暗合了儒家中庸之道。
C.文章辨明了用威嚴和施恩惠是裁抑節(jié)制天下強弱之勢的手段,進而強調(diào)如果要行之有效,君王在任何時候都應(yīng)恩威并施。
D.蘇洵的這篇策論,既用典型事例做論據(jù),又在正反論述中深化了說理,博古通今,論辯嚴密,關(guān)懷現(xiàn)世之情也溢于言表。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至于政弊,然后變其小節(jié),而其大體卒不可革易。(4分)
(2)夫強甚者,威竭而不振;弱甚者,惠褻而下不以為德。 (4分)
14.明代方孝孺認為“論政則考其時”,本文大致作于宋仁宗至和年間,請根據(jù)文中蘇洵對“勢”的論述,為宋仁宗治政建言獻策并闡明理由。(3分)
(二)古代詩歌鑒賞(本題共 2 小題,9分)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15~16題。
三月三日①義興李明府后亭泛舟
皇甫冉
江南煙景復(fù)如何?聞道新亭②更可過。
處處藝蘭春蒲綠,蔞蔞藉草遠山多。
壺觴須就陶彭澤,時俗猶傳晉永和①。
更使輕橈徐轉(zhuǎn)去,微風(fēng)落日水增波。
【注解】①三月三日為上巳節(jié),古人要踏青郊游。②新亭,古人送別的地方,這里也是標題中的后亭。③永和,指晉永和年間,王羲之在此宴游,作《蘭亭集序》。
15.下列各項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聯(lián)以問句開頭,問中有答,自成一格。作者聽說新亭這個地方值得去看看,自然引出下文對新亭的描寫。
B.頷聯(lián)具體描繪,在李明府的后亭看到了蘭花遍地、春浦泛綠,茂盛的草木構(gòu)成了一道風(fēng)景,抬頭遠觀,則山巒連綿。
C.頸聯(lián)用陶淵明和王羲之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在游賞李明府后亭之后的情感,欣喜之中不乏些微的遺憾之情,無法達到陶淵明的歸隱之境。
D.全詩描寫細膩,選景自然,體現(xiàn)了時令節(jié)日特有的風(fēng)致。詩句前后照應(yīng),其中頷聯(lián)照應(yīng)了首句,頸聯(lián)則照應(yīng)了首聯(lián)次句,渾然一體。
16.有人說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佳興不盡”,也有人說尾聯(lián)是作者“興盡而返”。你怎么認為? 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 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賈誼在《過秦論》中認為,諸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使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蘇洵在《六國論》中與之相似的論述是“ ▲ , ▲ ”。
(2)荀子在《勸學(xué)》中開頭連用幾個比喻強調(diào)了學(xué)習(xí)的重要作用,并順勢推論出結(jié)論,強調(diào)學(xué)習(xí)并不斷省察自己重要性的兩句是“ ▲ , ▲ ”。
(3)“馬”作為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唐宋詩詞中,和其他意象組合成一個意境,成為古代文人墨客抒發(fā)情感的重要意象,如“ ▲ , ▲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 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 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訪談稿節(jié)選文字,完成18~20 題。
訓(xùn)詁學(xué)會: ▲ ?
洪帥教授:訓(xùn)詁學(xué)確實屬于“冷門絕學(xué)”,不過現(xiàn)在遇上了好時代,特別是在當(dāng)前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大背景下,國家還專門推出了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冷門絕學(xué)研究專項課題,支持學(xué)者個人和學(xué)術(shù)團隊從事冷門絕學(xué)研究,可以說是“冷門”不冷,“絕學(xué)”有繼。
訓(xùn)詁學(xué)是傳統(tǒng)學(xué)術(shù)門奧“小學(xué)”的三個分支之一(其他兩個是文字學(xué)、音韻學(xué)),“小學(xué)”是與“經(jīng)學(xué)”相對的,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它是經(jīng)學(xué)的附庸,其目的是解經(jīng),具體就是更好地閱讀古書、準確地理解古義。 訓(xùn)詁學(xué)是涉古專業(yè)研究的基礎(chǔ),不管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xué)、歷史、哲學(xué),還是法律、軍事、藝術(shù)等,都必須閱讀古文,現(xiàn)在研究同為冷門絕學(xué)的簡牘學(xué)也需要以訓(xùn)詁學(xué)為基礎(chǔ),否則就不能準確理解古代文獻,那么建立在此基礎(chǔ)上的學(xué)術(shù)也是不可靠的。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擬寫恰當(dāng)?shù)膯栴},使之與洪帥教授的回答內(nèi)容貼合,邏輯自洽。 (3分)
19.請根據(jù)選文最后一段內(nèi)容,界定“訓(xùn)詁學(xué)”的概念內(nèi)涵。(4分)
20.從訪談稿的答問中可以推測出洪帥教授具有怎樣的學(xué)術(shù)品質(zhì)?請加以概括并提供依據(jù)。(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 2 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 題。
翻譯既是語文表達的一種方式,牽此一發(fā)自然不能不動全身。 文章曾有“化境”“醇境”之說,譯筆精進之后,當(dāng)然也能臻于此等境界。思果先生在《翻譯研究》里卻有意只談低調(diào)。他指出,妙譯有賴才學(xué)和兩種語文上醇厚的修養(yǎng),雖然應(yīng)該鼓勵,但是無法傳授。 同時,妙譯只能寄望于少數(shù)譯家,一般譯者能做到不錯,甚至少錯的“穩(wěn)境”,已經(jīng)功德無量了。思果先生的低調(diào),只是針對“惡性西化”或“畸形歐化”而發(fā)。 “畸形歐化”是目前中譯最嚴重的“疵境”,究其病源,竟是中文不濟,而不是英文不解。事實上,歐化分子的英文往往很好,只是對于英文過分崇拜以至于泥不能出,加上中文程度有限,(1)在翻譯這樣的拔河賽中,自然要一面倒向英文。所以為歐化分子修改疵譯,十之七八實際上是在改中文作文。這是我在大學(xué)里教翻譯多年的結(jié)論。(2)思果先生的研究正好對癥下藥。他給譯者最中肯的忠告是:翻譯是譯句,不是譯字。句是活的,字是死的,字必須用在句中,有了上下文,才具生命。
2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不能不”采用了雙重否定的方式,表達強烈肯定的意思,意在強調(diào)翻譯的重要性。
B.“功德無量”指功業(yè)德行大到無法計算,此處作者用來形容少數(shù)譯者,是褒詞貶用。
C.“不濟”意為差、不好,和《祝?!贰斑B精神也更不濟了”中的“不濟”意思相同。
D.“泥不能出”中的“泥”讀 nì,和“泥古不化”的“泥”讀音相同,意為不知變通。
22.從修辭的角度鑒賞文中兩處畫橫線句的表達效果。(6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現(xiàn)代詩人林庚說:“人走路要昂著頭,我一生都是昂著頭的?!钡墒斓牡舅肟偟痛怪^,優(yōu)雅的垂絲海棠也低垂著頭,飽滿的向日葵亦低垂著頭……這些無言的萬物中都內(nèi)蘊著生命的智慧。
以上材料具有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這是一份2024屆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xué)校百校大聯(lián)考高三上學(xué)期第二次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江蘇省百校大聯(lián)考高三上學(xué)期第二次考試語文試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江蘇省百校聯(lián)考高三上學(xué)期第二次考試語文含解析,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