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必修第一冊+選擇性必修1)前四章+區(qū)域地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騰格里沙漠位于內蒙古、寧夏和甘肅交界處,地理位置獨特,沙漠地貌形態(tài)多樣。騰格里沙漠南部流沙分布廣,植被類型單一,西北部為石羊河流域,植被類型及物種組成相對豐富。據此完成1~2題。
1.騰格里沙漠所在地區(qū)( )
A.為溫帶季風氣候B.以落葉喬木為主
C.自然環(huán)境惡劣D.湖泊多為淡水湖
2.騰格里沙漠南部、西北部植被類型差異較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季風B.土壤C.氣候D.水源
韓國是一個以“出口型經濟”為主的國家,產業(yè)以制造業(yè)和服務業(yè)為主,主要工業(yè)原料依賴進口,近年來,為應對全球變暖,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開始對進口工業(yè)品征收碳關稅(指主權國家或地區(qū)對高耗能產品進口征收的二氧化破排放特別關稅),下圖示意韓國位置。據此完成3~5題。
3.韓國與日本的共同點是( )
A.平原面積廣闊B.都為溫帶季風氣候
C.礦產資源匱乏D.國內消費市場龐大
4.韓國工業(yè)品的最大出口國是( )
A.俄羅斯B.中國C.印度D.墨西哥
5.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征收碳關稅對韓國的主要影響是( )
A.工業(yè)原料無需依賴進口B.國內市場萎靡
C.轉向以內向型經濟為主D.失業(yè)率上升
夏至日北京時間12:00,一根相同的桿子立在我國甲、乙、丙、丁四個城市,分別獲得其影子的朝向與長度,下圖示意將四個桿影以立桿點為中心疊加。據此完成6~7題。
6.可能位于??谑械氖牵? )
A.甲B.乙C.丙D.丁
7.圖示時刻,乙城市的地方時最可能是( )
A.7:00B.10:40C.12:00D.13:30
河流階地是指在地質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灘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圖示意發(fā)源于太行山的拒馬河的河流階地。據此完成8~10題。
8.圖示多級河流階地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
A.地殼垂直下降、流水侵蝕B.地殼垂直上升、流水侵蝕
C.地殼垂直下降、流水沉積D.地殼垂直上升、流水沉積
9.圖中河流階地形成的先后順序是( )
A.一級階地—二級階地—三級階地B.三級階地—一級階地—二級階地
C.二級階地—一級階地—三級階地D.三級階地—二級階地—一級階地
10.圖示地區(qū)地殼運動的次數最可能是( )
A.1次B.2次C.3次D.4次
拉尼現象是指赤道附近中東太平洋海面溫度異常降低的現象,下圖示意拉尼娜現象發(fā)生時赤道太平洋水汽運動狀況,據此完成11~13題。
11.拉尼娜現象發(fā)生時,與赤道附近中東太平洋海面溫度異常降低關聯性最強的是( )
A.赤道逆流增強B.近地面偏東風增強
C.氣溫周期性降低D.西風漂流勢力減弱
12.拉尼娜現象發(fā)生時,南太平洋西部邊緣海域海水( )
A.密度減小B.溫度降低C.鹽度升高D.水位下降
13.拉尼娜現象發(fā)生時( )
A.印尼森林大火頻發(fā)B.澳大利亞東部發(fā)生早災
C.秘魯漁場漁業(yè)減產D.我國夏季臺風活動偏多
氣溫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的度數。研究人員在福建武夷山主峰黃崗山地區(qū)開展氣溫垂直梯度相關研究。下圖示意研究區(qū)域及附近地形剖面,下表示意該區(qū)域晴天條件下不同時刻不同坡向的氣溫垂直梯度(單位:℃/100m)數據。據此完成14~16題。
14.逆溫是氣溫隨高度的增加反而升高的現象。據表推測,該地區(qū)南北坡易同時出現逆溫現象的時段是( )
A.01時~07時B.07時~13時C.13時~19時D.19時~01時
15.導致19時南北坡氣溫垂直梯度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①太陽輻射②空氣濕度③地形④盛行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研究發(fā)現該地區(qū)冬季氣溫垂直梯度北坡小于南坡,其原因是北坡( )
A.受山谷風影響更大B.受空氣濕度影響更大
C.受冷空氣影響更大D.受海陸位置影響更大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
受江淮氣旋北上與蒙古氣旋合并影響,某年11月30日~12月2日,黑龍江東部出現一次較大范圍的降雪天氣,部分地區(qū)降雪量超過20mm。下圖示意該年12月1日8:00黑龍江東部地區(qū)地面降雪范圍和海平面等壓線分布。
(1)分析黑龍江東部地區(qū)強降雪天氣的形成原因。(6分)
(2)指出此次降雪天氣的主要水汽來源及判斷依據。(4分)
(3)簡述強降雪天氣對當地產生的影響。(6分)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8分)
下圖示意俄羅斯某地地形剖面,由于工程開挖,甲處常有地下水滲出。1月常形成冰凍面,冰凍面是指近地表水體凍結的底面,冰凍面以上為固態(tài)水,以下為液態(tài)水,暖季該地冰凍面消失。
(1)分別指出7月R湖東、西兩側湖水與地下水的補給關系。(6分)
(2)1月圖示區(qū)域湖水不斷補給地下水,分析其原因。(6分)
(3)與1月相比,說明4月圖中湖泊水量大小及其成因。(6分)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冷古納托位于川西貢嘎山西側,山頂平臺面積近40km2,海拔約4200m,周圍峽谷深切,陡坡環(huán)繞,平臺與周緣谷地的最大高差約600m,地貌學稱之為“夷平面”,它與高山峽谷、河谷寬緩構成了地貌演化的不同時期。夷平面一旦形成,若地殼加速抬升,又一個地質作用循環(huán)開始。下圖示意冷古納托山原地貌及其垂直剖面。
(1)按照地貌演化的先后順序,對夷平面、高山峽谷、河谷寬緩進行排序,并說明其形成過程。(6分)
(2)指出形成冷古納托山原地貌的地質作用。(6分)
(3)分析形成夷平面與丘狀高原地貌差異的主要原因。(6分)
通榆縣第一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試卷
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
1.C 分析可知,騰格里沙漠位于我國西北地區(qū),深居內陸,氣候干旱,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少,蒸發(fā)量大,風沙大,自然環(huán)境惡劣,湖泊多為咸水湖,具有典型的荒漠化草原植被特征。
2.D 據材料信息分析可知,騰格里沙漠西北部為石羊河流域,水源較充足,植被類型和物種都較豐富,而南部缺少河流,植被類型單一,即水源是導致騰格里沙漠南部與西北部植被類型差異較大的主要因素。
3.C 韓國與日本國土面積小,礦產資源匱乏;山地、丘陵、平原交錯分布,平原面積?。豁n國與日本的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日本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韓國與日本制造業(yè)發(fā)達,出口型經濟發(fā)達,面向國際消費市場。
4.B 我國人口多,消費需求大,市場廣闊,且距韓國較近,是韓國工業(yè)品的最大出口國。
5.D 征收碳關稅顯著增加了工業(yè)品的出口成本,工業(yè)品在一定程度上出口受限,導致企業(yè)削減產能,失業(yè)人數增加。
6.A 海口市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跅U影應朝南,甲地桿影是唯一朝南的,說明其在北回歸線以南,其余三城市都位于北回歸線以北,故甲可能位于??谑?。
7.A 圖示時刻為北京時間12:00,此時乙城市的桿影朝向西偏北一點,說明太陽位于其東偏南一點,該地區(qū)地方時在6:00之后不久,10:40的桿影更接近北側,故乙城市的地方時最可能為7:00。
8.B當河流流經地區(qū)的地殼上升時,河床縱剖面的比降加大,流水侵蝕作用加強,河流下切,形成階地。
9.D結合上題可知,地殼上升后經流水侵蝕形成階地,故階地位置越高,形成時間越早。
10.C階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殼垂直上升運動的影響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蝕作用形成,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有幾級階地,就有幾次地殼運動。
11.B拉尼娜現象發(fā)生時,跨越赤道太平洋向西吹的近地面偏東風增強,使得太平洋東部海域表層溫暖海水大量向西部流動,底層冷海水上泛速度和強度增大,使表層海水溫度大大降低。
12.A拉尼娜現象發(fā)生時,南太平洋西部邊緣海域海水水位上升,溫度升高,降水增加,使其鹽度降低,密度減小。
13.D拉尼娜現象發(fā)生時,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面溫度升高,區(qū)域大氣對流更加旺盛,使得我國夏季東南沿海地區(qū)臺風活動偏多;印尼和澳大利亞東部降水增多,易發(fā)洪澇災害;秘魯漁場漁業(yè)增產。
14.A讀表可知,01時~07時,南坡和北坡氣溫垂直梯度數據皆為負值,即隨著海拔升高氣溫升高,出現逆溫現象。
15.B由數據可知,隨著海拔的升高,南坡氣溫降低,北坡氣溫升高。19時已經日落,與太陽輻射關系不大;南坡存在河流,且為谷地,熱量不易散失,水汽充足,空氣中儲存的熱量較多,隨著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氣溫垂直梯度為正值;北坡為平地,空氣濕度小,夜間隨著降溫,山上冷空氣易沿山坡下沉并在平地聚集,導致氣溫“下冷上熱”,出現逆溫現象。
16.C冬季北坡受北方冷空氣影響更大,冷空氣易在低海拔平地地區(qū)聚集,導致北坡山麓與山頂地區(qū)的溫差得到減小,氣溫垂直梯度較南坡更小。
17.(1)緯度較低地區(qū)北上的暖濕氣團與南下的冷氣團相遇,暖氣團急劇降溫產生暴雪;加之此時東北地區(qū)東部受海洋上的鋒面氣旋影響,水汽充足,形成暴雪。(6分)
(2)主要來自黃海和日本海。(2分)判斷依據:江淮氣旋北上,掃過海域帶來水汽。(2分)
(3)不利影響:對農作物造成凍害;阻礙交通;對電力基礎設施造成破壞等。(3分)有利影響:凍死蟲卵,減少來年農作物病蟲害;增加土壤水分,提高春季土壤的保墻能力;提高土壤肥力等。(3分)
18.(1)東側由于S湖湖水補給地下水,且地勢較高,R湖東側地下水補給湖水;7月R湖水位較高,西側湖水補給地下水。(6分)
(2)冰凍面以下湖水和地下水均為液態(tài)水,且向低處流動,導致地下水位(水壓)下降,湖水位相對較高,因而形成湖水補給地下水。(6分)
(3)水量大。(2分)成因:4月氣溫回升,地表積雪融化,積雪融水補給增多;地下凍土融化,獲得地下水補給,湖泊水量增多。(4分)
19.(1)排序:高山峽谷、河谷寬緩、夷平面。(2分)形成過程:青藏高原隆起形成高大山脈,受流水和冰川作用形成高山峽谷;隨著流水和冰川的持續(xù)作用,河流上游河谷變得寬闊平緩,兩岸形成大面積的沖積平原(準平原);準平原因地殼隆起抬升,受外力侵蝕,留下近似平整的地面,即夷平面形成。(合理即可,4分)
(2)內力作用:地殼隆起抬升。(2分)外力作用:寒凍風化;冰川刨蝕;流水侵蝕。(4分)
(3)夷平面花崗巖體較堅硬,比丘狀高原的沉積巖抗風化、侵蝕能力強,夷平面抬升遭受寒凍風化較丘狀高原完整,易覆蓋小冰蓋,冰川刨蝕較丘狀高原面更加寬闊平整;丘狀高原地表起伏較大,相對較破碎,更易受外力侵蝕,形成溝谷和小型臺地。(6分) 時間
坡向
01時
07時
13時
19時
平均
南坡
-0.667
-0.646
0.655
0.006
-0.163
北坡
-0.477
-0.265
0.868
-0.332
-0.052
這是一份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3-0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吉林省長春市博碩學校高三上學期期初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文件包含吉林省長春市博碩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初考試地理試題docx、吉林省長春市博碩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初考試地理試題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共2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光互補”式光伏電站可能會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