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卷共2大題28小題,總分100分,考試時長9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清楚。
2.請將所有答案寫在答題卡上,不得在試卷上直接作答。
3.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2B鉛筆填涂。
4.非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世界標準時間2022年6月15日15:50,一游客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乘機前往美國紐約。下圖為摩洛哥地形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示區(qū)域的地形特征為( )
①以低山丘陵為主 ②中部地勢較高、東西部較低
③海岸線較為平直 ④西部分布有面積較大的平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該航線最經(jīng)濟的飛行線路可能是( )
A.先向正北,后向正南 B.先向東北,后向西南
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坡度表示地表陡緩的程度,百分比是表示坡度常用方法之一,即坡度=(高程差/路程)×100%。同一等坡度線上各點地表坡度值相等。下圖是我國西南某區(qū)域的等坡度線示意圖(單位:%),圖中河流均為源頭上游河段。某高中地理研學小組徒步從甲村到乙村考察,線路長度約6km。兩村建筑多就地取材。完成3-5題。
3.研學小組行走最為費力的路段是(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4.對該地區(qū)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甲河流向為自東南流向西南 B.該區(qū)域最大坡度差值為55%
C.站在b處可見河流流向a處 D.站在d處可見河流流向c處
5.圖中兩村落( )
A.廣泛種植甜菜 B.乙村海拔更高
C.多吊腳樓建筑 D.航運交通便利
下圖為我國昆明、成都、北京和上海四地太陽輻射強度年變化圖(太陽輻射強度是指到達單位面積的地面的太陽輻射的多少)。完成6-7題。
6.圖中序號與城市對應正確的是( )
A.①——昆明 B.②——成都
C.③——北京 D.④——上海
7.對四個城市太陽輻射強度的大小及其原因解釋合理的是( )
A.①城4月太陽輻射最強—大氣逆輻射作用強
B.②城5月太陽輻射最強—太陽高度角最大
C.③城6月太陽輻射弱—受準靜止鋒影響
D.④城8月太陽輻射最強—白晝時間最長
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在我國千萬級以上機場中航班準點率排名第一,但某些季節(jié)航班準點率全國墊底。2021年4月1日北京時間20:35,小明乘坐航班從烏魯木齊飛往阿勒泰旅游。飛機上小明望向窗外,看見一輪紅日給遠方的群山鑲上了一道金邊。下左圖為新疆地區(qū)簡圖,下右圖為該航班的部分座位示意圖。據(jù)此完成8-9題。
8.推測小明的最佳座位可能是圖中的( )
A.31B B.33C C.34K D.35A
9.一周后小明返程,在旅游期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烏魯木齊正午的日影逐漸變短
B.阿勒泰地區(qū)向日葵花海游人如織
C.伊犁河谷的蜂農(nóng)轉(zhuǎn)場前往阿勒泰放蜂
D.阿勒泰地區(qū)的自轉(zhuǎn)線速度變大
“弗雷迪”是2023年誕生于南印度洋的熱帶氣旋。下圖為“弗雷迪影響非洲時的移動路徑及部分日期0時位置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0-12題。
10.2月22日0時,甲地的風向是( )
A.偏東風 B.偏西風 C.偏南風 D.偏北風
11.2月21-23日,“弗雷迪”勢力( )
A.先增強再減弱 B.先減弱再增強
C.持續(xù)增強 D.持續(xù)減弱
12.影響“弗雷迪”移動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性質(zhì) B.地形起伏
C.地轉(zhuǎn)偏向力 D.大氣環(huán)流
可可原產(chǎn)于美洲中部及南部,喜溫喜濕,多生長在緩坡上,葉片寬而薄,易受風害。海南島是我國主要的可可產(chǎn)地。加納是可可生產(chǎn)和出口大國,出口的多為未加工的原料??煽墒斋@季節(jié),加納農(nóng)民將可可豆在太陽下晾曬后,還要進行高溫發(fā)酵曬干。2018年我國某公司在加納的維奧索附近投資建設可可加工廠,產(chǎn)品主要銷往我國。下圖為加納所在區(qū)域簡圖。完成13-15題。
13.與加納相比,我國海南島種植可可的不利條件主要是( )
A.年降水量小B.夏季熱量不足
C.地形坡度大D.受臺風影響大
14.加納可可帶最適合可可豆發(fā)酵曬干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6月 D.9月
15.我國某公司在維奧索附近投資建設可可加工廠的主要原因是( )
A.當?shù)貏恿ωS富 B.便于銷往歐洲、北美地區(qū)
C.接近原料產(chǎn)地 D.便于利用當?shù)氐募庸ぜ夹g
克拉香天氣常出現(xiàn)于中國南部沿海和越南東部沿海等地區(qū),能持續(xù)2~5天的連續(xù)毛毛雨天氣并伴有霧,是冬季大陸冷氣團移到海上變性后形成的。下圖示意克拉香天氣出現(xiàn)時段的風向。據(jù)此完成16-17題。
16.克拉香天氣形成的條件( )
①暖濕氣團 ②風力微弱 ③下墊面較冷 ④空氣對流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克拉香天氣帶來的影響( )
A.暴雨增多 B.不利航行
C.加劇洪峰 D.空氣干燥
從2006年開始,新加坡(2021年國土面積733.1km2)推行活躍、美麗和干凈的水計劃。為應對頻發(fā)內(nèi)澇,該計劃融入水敏感城市設計理念,基礎設施支撐生產(chǎn)、生活、生態(tài)三類空間,形成源頭—路徑—去向的技術路線,具有多維度、多效益的價值。下圖為新加坡綜合全過程水敏感城市設計流程圖。據(jù)此完成18-19題。
18.圖示源頭設計對新加坡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 )
①下滲 ②徑流 ③水汽輸送 ④蒸發(f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該水計劃融入水敏感城市設計理念首要考慮的關鍵點是( )
A.降低治污成本 B.杜絕洪水風險
C.保護天然水系 D.蓄積城市飲用水
洱海四面環(huán)山,與蒼山同屬斷塊山——斷陷湖地貌體系,風向受地形影響大。歷史上,依靠人力劃槳的木船和風帆船是連通洱海湖區(qū)的重要交通工具,洱海帆船的營造方法和船型結構自成一派。1996年洱海船只進入高峰期,共有3273艘。目前洱海船只數(shù)量銳減。下圖為洱海周邊區(qū)域圖。讀圖,完成20-22題。
20.洱海帆船形成了獨特的營造方法和船型結構,主要是因為( )
A.地形閉塞 B.水域深邃 C.位置獨特 D.氣象多變
21.大風篷木船從海東駛向喜洲,平均用時最短的是( )
A.夏季白天 B.夏季夜晚 C.冬季白天 D.冬季夜晚
22.目前洱海船只數(shù)量銳減主要是因為( )
①旅游產(chǎn)業(yè)興盛 ②經(jīng)貿(mào)聯(lián)系衰落 ③環(huán)境政策嚴格 ④公路運輸便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是俄羅斯堪察加邊疆區(qū)的首府,是堪察加半島最大的城市和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第四大城市,人口近20萬。該市無鐵路與外界連接,一般都是通過航空或海運與外界聯(lián)系。目前每年有很多游客到訪,現(xiàn)在有20家公司提供滑翔傘的產(chǎn)品。下圖為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地理位置示意圖及滑翔傘照片。據(jù)此完成23-25題。
23.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沒有修建鐵路的自然原因是( )
①需求量低 ②地理位置偏僻,距內(nèi)陸遠 ③地表凍土多 ④資源匱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推測促使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早期興起的主要產(chǎn)業(yè)最可能是( )
A.滑翔傘制造業(yè) B.旅游業(yè)
C.采礦業(yè) D.漁業(yè)
25.當?shù)鼗鑲阈枨罅枯^大的原因主要是( )
A.出行較方便 B.購買力較強
C.地勢起伏大 D.天氣多變
第 = 2 \* ROMAN II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
材料一:鋰是制造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料。全球鋰礦集中分布在玻利維亞、阿根廷和智利構成的“鋰三角”地區(qū)。地質(zhì)時期,“鋰三角”地區(qū)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隨安第斯山脈的隆起,導致氣候變化,“鋰三角”地區(qū)逐漸形成眾多富鋰鹽湖、鹽沼。下圖為南美洲鋰三角地區(qū)示意圖。
材料二:位于福建寧德的寧德時代是我國領先的動力電池制造商,公司規(guī)模不斷擴大,產(chǎn)業(yè)鏈逐步完善。2023年2月,寧德時代在美國“汽車之都”底特律投資建設汽車電池工廠。2023年6月,寧德時代計劃投資約100億元人民幣,與玻利維亞政府合作開發(fā)該國鹽湖鋰礦資源。
(1)簡述氣候變化對“鋰三角”地區(qū)富鋰鹽湖、鹽沼形成的影響。(4分)
(2)簡析寧德時代在美國底特律投資建廠的出發(fā)點。(6分)
(3)從我國資源安全角度,分析寧德時代與玻利維亞政府合作開發(fā)鋰礦的意義。(6分)
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新疆是我國鹽堿化土壤面積分布較廣、土壤積鹽較重的地區(qū)。鹽生植物對土壤鹽分具有明顯的吸收作用,對鹽堿地有明顯改良作用。枸杞是鹽堿地改良的先鋒物種,但生長較慢,覆蓋面積小。某研究團隊在新疆沙灣市設置了如下實驗:枸杞間作苜蓿(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為牲畜飼料)、枸杞間作油菜、枸杞間作堿蓬(堿蓬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耐鹽,嫩苗可食用,植株可作為牲畜飼料,種子可榨油)、枸杞單作,研究鹽堿地在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鹽分含量的變化。下圖為鹽堿地四種種植模式下土壤鹽分含量變化統(tǒng)計圖。
(1)從氣候的角度分析新疆土壤積鹽較重的原因。(6分)
(2)簡述與枸杞單作相比,枸杞間作苜蓿模式下土壤鹽分含量的變化特點。(4分)
(3)說明使用枸杞間作模式改良鹽堿地的優(yōu)勢。(6分)
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油樟,屬常綠喬木,喜濕喜暖,抗蟲性較強,耐寒性較差,三年即可郁閉成林。油樟葉經(jīng)蒸汽蒸餾冷凝可提取樟油,樟油在日化、醫(yī)療等產(chǎn)業(yè)中用途較大。敘州區(qū)位于宜賓市西部,平地少、坡地多,現(xiàn)有人工種植油樟林35萬畝。人工種植的油樟林種群密度大于野生油樟林密度。一般野生油樟林內(nèi)雜草叢生,但敘州區(qū)油樟林內(nèi)幾無雜草。
材料二:在每年的春季,敘州區(qū)村民紛紛上山收集油樟落葉,并利用簡易蒸餾器蒸煮樟葉獲取樟油,蒸煮后的樟葉及山坡上的枯枝還可作為薪柴燃燒。其他季節(jié)村民可進城務工。下圖為敘州區(qū)油樟林分布圖。
(1)簡述敘州區(qū)利于油樟生長的地形和氣候條件。(6分)
(2)試分析敘州區(qū)油樟林內(nèi)幾無雜草的原因。(6分)
(3)簡述敘州區(qū)在低山丘陵地區(qū)大量種植油樟的益處。(6分)
渝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10月月考質(zhì)量監(jiān)測
地理答案
一、選擇題
1-5 CDADC 6-10 ACDAC 11-15 BDDAC 16-20 ABACA 21-25 ADBDC
二、綜合題
26.(16分)
(1)地殼抬升,阻擋東南信風水汽進入;氣候干旱加劇,蒸發(fā)旺盛,鋰鹽不斷富集。(每點2分,共4分)
(2)消費市場大,經(jīng)濟效益好;距離市場近,運輸成本低;避開貿(mào)易壁壘,降低關稅支出。(每點2分,共6分)
(3)開辟國際鋰礦,促進進口渠道多元化;增加鋰礦資源供給,保障國家鋰礦安全;減少國內(nèi)資源開發(fā),保護國內(nèi)鋰礦資源。(每點2分,共6分)
27.(16分)
(1)新疆深居內(nèi)陸,大陸性顯著,氣候干旱;蒸發(fā)強烈,鹽分隨水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大量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降水稀少,土壤表層的鹽分無法被淋洗,導致土壤積鹽較重。(每點2分,共6分)
(2)與枸杞單作相比,枸杞間作苜??墒雇寥利}分含量總體減小;土壤表層鹽分含量減小幅度最大,下層土壤鹽分含量減小幅度較小。(每點2分,共4分)
(3)間作耐鹽植物可提高地表植被覆蓋率,降雨時可增強下滲,有利于淋洗表層土壤鹽分;地表植被覆蓋率提高可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降低土壤鹽分含量;枸杞間作其他作物,可提高土壤利用率;枸杞間作其他經(jīng)濟作物,可提高經(jīng)濟效益,增加農(nóng)民收入。(每點2分,任答三點,共6分)
28.(18分)
(1)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宜林地面積廣;地處四川盆地南緣,緯度較低,熱量條件好;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豐富;受盆地北部高大(秦巴)山地阻擋,冷空氣不易侵入,冬季溫和。(每點2分,第一點必答,共6分)
(2)自然原因:油樟林種群密度大,遮陰效果好,林下光照弱;油樟根深葉茂,生長速度較快,對土壤中水、肥的消耗量大,導致自然生長的雜草較少。
人為原因:為減少雜草與油樟樹爭肥爭水,同時便于收集落葉,農(nóng)民人工除草減少了雜草數(shù)量。(每點2分,共6分)
(3)森林覆蓋率提高,水土流失減弱;為農(nóng)民提供了生活能源,減少過度樵采;油樟抗蟲性較強,農(nóng)藥使用少,利于環(huán)境保護;農(nóng)忙季節(jié)較短,可兼顧務工與務農(nóng),增加收入;油樟成林快,短期內(nèi)可獲收益,利于農(nóng)民脫貧。(每點2分,任答三點,共6分)
這是一份重慶市渝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試題(Word版附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非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0,9°N,115,21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渝北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月考質(zhì)量監(jiān)測地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非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0,3℃左右, 圖中靈河的流向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渝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月考質(zhì)量監(jiān)測地理試題(Word版附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非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0,3℃左右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