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學習目標:1、能說出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分布,從“時空觀念”角度認識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2 、結合考古發(fā)掘成果,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是生產力發(fā)展的結果;3、搜集甲骨文、青銅銘文及文獻記載等相關史料,從“史 料實證”角度認識考古材料與文獻在研究早期國家起源中的作用;4、知道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概念,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中國古代“家國同構”的政治特點。
指與“野蠻”相對的人類社會進步狀態(tài)。對一個社會進入“文明”階段的具體標準,學術界有不同看法,較多的人認為國家產生是文明的主要標志,城市、文字、冶煉金屬、禮儀性建筑等也都是文明要素。
文明(Civilizatin)
從這張地圖能看到哪些歷史信息?試分析我國早期人類分布的基本特點?
①遍布全國各地(分布廣)滿天星斗②集中在黃河、長江流域,平原地帶
人面魚紋彩陶盆(半坡遺址)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閻村遺址)
河姆渡文化(長江下游)
▲ 中國舊石器時代重要人類遺址分布圖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分布圖
【合作探究】 依據中國境內的文化遺存說說中華文明起源有何特點?
(1)起源早,具有鮮明的本土特點。(2)遍布南北,分布范圍廣,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3)中原核心,多元一體。(4)具有連續(xù)性和包容性。(5)出現了早期農耕經濟,產生了游牧文明。
玉琮、玉璧帶有明顯的象征意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復雜程度和階級制度,已經達成了“國家”的標準。 ——科林·倫福儒
上層:掌握公共權力下層:被統(tǒng)治
剩余產品出現私有制產生
【合作探究】根據以上材料分析國家是如何產生的?
“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國家形成的標志為: 一是階級的存在,二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政府、軍隊(內部階級分化與外部戰(zhàn)爭)、祭壇(神權)
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國家形成的標志:一是階級和階層的存在,二是公共權力(公共權威,穩(wěn)定的公職人員——官僚機構),強制性機構和統(tǒng)治的存在等。 ——王震中《中國文明起源的比較研究2013》
二、早期國家:夏商周(奴隸社會)
陜西臨潼姜寨聚落遺址復原圖
氏族公社 → 部落聯盟 → 早期國家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及2001號大墓
二里頭遺址一號宮殿復原圖
1、三皇:燧人氏(鉆木取火);伏羲氏(發(fā)明網、陷阱、原始的烹調、八卦);神農氏(炎帝:為我國農業(yè)始祖和醫(yī)藥始祖) 2、五帝:(1)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2)炎黃部落聯盟:炎帝與黃帝被后世共尊為華夏始祖(炎黃子孫、華夏認同)(3)權力繼承制度:禪讓制:標準:選賢與能 性質:公天下/天下為公2、五帝后期:“萬邦”時代:具備國家初始形態(tài)(陶寺遺址中有宮殿建筑)
涿(zhuō)鹿之戰(zhàn)(約4600年前)
二重證據法:王國維提出,運用“地下之新材料”與古文獻記載相量印證,以考古代歷史文化,成了一種公認科學的學術正流
1、史料價值:(1)第一手史料(primary surce)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fā)生當時所產生,可以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2)第二手史料(secndary surce)經過后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2、史料表現形式:文字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等。
時間地域都吻合夏文化,但缺少印證夏朝的文字。
甲骨文的發(fā)現與研究,使《史記?殷本紀》成為信史,而《史記?殷本紀》在帝王、世次、稱號上的一些錯誤,也因此而得到糾正。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文物中國史?夏商周時代》
為什么商朝進入信史時代?
殷墟,位于歷史文化名城---安陽市西北郊。古稱“北蒙”,甲骨文卜辭中稱為“大邑商”“邑商”,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fā)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有3300年的歷史。
體現策略:以親制疏,將血緣內聚力轉化為政治向心力。
分封制與宗法制互為表里,相輔相成。
【概念闡釋】所謂“家國同構”,是指家庭、家族和國家在組織結構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緣—宗法關系來統(tǒng)領,存在著嚴格的父權家長制。父為“家君”,君為“國父”,君父同倫,家國同構,宗法制度因而滲透于社會整體,甚至掩蓋了階級和等級關系。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詩經》 “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田百畝,同養(yǎng)公田?!? ——《孟子》
周代衣裳要有等級,要有章紋
①甲骨文和青銅文化;②開始形成多元一體的心理認同(華夏子孫);③鬼神迷信與原始宗教色彩;敬天保民的早期民本思想。
①王權與神權相結合,神權色彩濃厚;②血緣紐帶、家國一體(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宗法制);③最高統(tǒng)治集團尚未實現權力高度集中(從內外服到分封制)。
經濟形態(tài):以農業(yè)為主;手工業(yè)青銅鑄造發(fā)達(青銅時代);土地制度:井田制,奴隸主土地國有;集體勞動;社會形態(tài):奴隸制
【小結 】中國早期國家的特征(重點難點)

相關課件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教課內容ppt課件:

這是一份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教課內容ppt課件,共30頁。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教課內容ppt課件:

這是一份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教課內容ppt課件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以藩屏周封建親戚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圖文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圖文ppt課件,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夏娃理論”,母系氏族社會,父系氏族社會,萬邦時代,夏商周,制度文明,內外服制,世襲制,宗法制,宗法制井田制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高中歷史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文ppt課件

高中歷史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文ppt課件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文內容課件ppt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文內容課件ppt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文課件ppt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文課件ppt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前預習ppt課件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前預習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電子課本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