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量:75分鐘 滿分:100分
得分
第Ⅰ卷 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 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右圖表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示意圖,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與內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系統(tǒng)或器官,①②是有關的生理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維持需要Ⅱ呼吸系統(tǒng)和Ⅲ泌尿系統(tǒng)的共同參與
B. Ⅱ內的葡萄糖通過①自由擴散進入血漿
C.內環(huán)境與Ⅰ交換氣體必須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
D.②表示腎小囊的濾過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膚
2.研究發(fā)現(xiàn),果蠅通過訓練能記住并避開某種氣味,訓練的方法是接觸這種氣味時伴隨著電擊。該記憶由一種被稱為蕈形體神經(jīng)元的細胞管理,其機制如圖1、圖2所示,電擊能將多巴胺傳遞給蕈形體神經(jīng)元,引發(fā)一系列生化反應,最終存儲了將電擊與氣味聯(lián)系起來的記憶,但這段記憶很快就會被遺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果蠅避開某種氣味的反射建立過程,是氣味與電擊關聯(lián)形成的
B.壓力和睡眠等因素,會影響突觸間隙中多巴胺的含量
C.記憶和遺忘的啟動,可能與多巴胺分子數(shù)量和識別多巴胺的受體種類有關
D.長時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學習、記憶和情緒都屬于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3.科研人員用去除腦但保留脊髓的蛙(稱為脊蛙)為材料進行反射活動實驗,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觀察到該后肢出現(xiàn)屈腿反射。有關“觀察蛙的屈腿反射現(xiàn)象”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不去掉腦,將觀察不到屈腿反射
B.環(huán)割并去掉腳趾皮膚的目的是讓屈腿反射現(xiàn)象更加明顯
C.由于蛙腹部和腳趾尖都有效應器,刺激兩處都會引發(fā)屈腿反射
D.該實驗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賴于大腦調節(jié)一些生理活動
4.如圖是某神經(jīng)纖維動作電位的模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a、e 兩點電位形成的原因主要是K?外流
B. b、d兩點膜內 Na?濃度相等
C.形成 bc段的原因是 Na?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內
D. 刺激強度越大,c點的電位越大
5.2022年冬奧會在北京舉辦,在冬奧會的很多比賽項目中,冰雪運動員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令人嘆為觀止。如圖是比賽中運動員部分生理活動調節(jié)示意圖,①~③表示相關過程,X~Z表示相關激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長時間滑雪過程中,運動員大量出汗,激素Z的分泌量增加
B.運動員在剛進行冰上比賽時,機體通過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促進激素 Y的分泌,促進新陳代謝來增加產熱量
C. 隨著比賽激烈的進行,運動員血漿中的CO?濃度也會升高,進而使存在于下丘腦中的呼吸中樞興奮
D.運動員因長時間比賽會導致機體血糖濃度降低,為維持血糖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會增加
6.下圖是人體的生命活動調節(jié)示意圖,下列敘述中不能準確地描述其調節(jié)過程的是
A.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過程可通過 A→B→C→D→E來實現(xiàn),屬于神經(jīng)調節(jié)
B.血糖平衡調節(jié)的過程可以通過 A→C→D→E來實現(xiàn),屬于體液調節(jié)
C.當人的手被針扎時,其調節(jié)過程可能通過 A→B→E來實現(xiàn),屬于神經(jīng)調節(jié)
D.若上圖實線表示體溫調節(jié)過程,則體溫調節(jié)過程屬于神經(jīng)調節(jié)和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
7.尼古丁是一種有機化合物,會使人上癮或產生依賴性,重復吸食尼古丁會增加心跳速率,升高血壓,降低食欲。吸煙有害健康,主要指的是煙草中尼古丁對機體的損害,尼古丁作用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下丘腦通過交感神經(jīng)作用于腎上腺而調節(jié)脂肪細胞代謝屬于分級調節(jié)
B.吸煙時,POMC神經(jīng)元興奮,食欲下降,腎上腺素的釋放增多
C.戒煙后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減弱,腎上腺素釋放會減少,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體重也隨之下降
D.尼古丁通過呼吸系統(tǒng)進入內環(huán)境,經(jīng)體液定向運輸作用于靶細胞
8.下圖是正常人處在不同環(huán)境溫度條件下皮膚血管血流量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 ab段引起皮膚血管血流量減少的神經(jīng)中樞在下丘腦
B. ab段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結構基礎是內分泌系統(tǒng)
C. cd段皮膚血管收縮且汗腺分泌加強
D. d點以后只需及時補充大量水分即可
9.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 HIV 引起的一類傳染病,人體感染 HIV 后體內HIV 濃度和輔助性 T淋巴細胞數(shù)量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曲線 AB段 HIV 濃度上升主要是 HIV 在內環(huán)境中大量增殖的結果
B.曲線BC段 HIV 濃度下降主要是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結果
C.曲線CD段的初期不能通過檢測血液中的相應抗體來診斷是否感染 HIV
D.曲線EF段輔助性T淋巴細胞數(shù)量上升是記憶 T細胞快速分裂分化的結果
★10.橋本氏甲減是由于甲狀腺功能受損,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減少而引發(fā)的病癥。下表為某患者甲狀腺功能的檢測報告。據(jù)表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橋本氏甲減屬于自身免疫病
B.該病可通過注射細胞因子緩解病情
C.患者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偏高
D.患者會表現(xiàn)食欲不振、情緒低落等癥狀
11.科學家將一批萵苣種子交替暴露在紅光(R)和紅外光(FR)下,處理后置于黑暗處一段時間后,統(tǒng)計各組種子的萌發(fā)率如下表。對這一實驗結果,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其機理如下圖。已知光敏色素有Pr型和 Pfr型,Pr與Pfr在不同光譜下可以相互轉換,且萵苣種子對紅光更敏感。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光敏色素Pr型在吸收紅光后轉變?yōu)镻fr型,而 Pfr型吸收紅外光后轉變?yōu)镻r型
B.由表可知,種子的萌發(fā)率與最后一次光照的類型密切相關
C.未發(fā)芽的萵苣種子,光敏色素主要以非活性的Pr形式存在于細胞質中,置于黑暗中的種子經(jīng)紅光處理后光敏色素 Pfr型減少
D. Pfr傳導的信號可能促進核內合成赤霉素的酶的相關基因的表達進而促進種子的萌發(fā)
12.生長素(IAA)極性運輸?shù)幕瘜W滲透假說認為,IAA在植物細胞中有兩種存在形式,酸性環(huán)境下主要呈 IAAH,中性環(huán)境下主要呈IAA?。IAA 在細胞壁中主要以 IAAH存在,在細胞質中主要以 IAA?存在。細胞膜上有 IAAH 輸入 載體AUX1 蛋白和輸出載體 PIN蛋白,通過兩
種載體的接力轉運,完成生長素的極性運輸。
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A.細胞質的 pH呈酸性,細胞壁的 pH呈中性
B. H?由細胞質流出細胞壁的過程需要消耗 ATP
C.圖中 IAA 運輸方向可表示莖基部向莖尖運輸
D.該圖解釋了莖向光彎曲生長的機制
二、不定項選擇(本題共4小題,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有的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對得2分,選錯得0分)
13.神經(jīng)元的軸突末梢可與另一個神經(jīng)元的樹突或胞體構成突觸。通過微電極測定細胞的膜電位,PSP1和PSP2分別表示突觸a和突觸b的后膜電位,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突觸a、b前膜釋放的遞質,分別使突觸a后膜通透性增大、突觸b后膜通透性降低
B. PSP1和PSP2由離子濃度改變形成,共同影響突觸后神經(jīng)元動作電位的產生
C. PSP1可能由Na?或Ca2?內流形成,PSP2可能由 K?外流或Cl?內流形成
D.突觸a、b前膜釋放的遞質增多,分別使PSP1幅值增大、PSP2 幅值減小
14.下列關于研究動物激素功能的相關實驗設計的敘述,錯誤的是
A.利用幼年狗做實驗,實驗組注射生長激素研究其促進生長發(fā)育的功能
B.給空腹的小鼠飼喂含胰島素的飼料,適宜時間后再飼喂葡萄糖研究胰島素的功能
C.切除成年公雞的睪丸,飼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將睪丸移植回去,研究性激素的功能
D.切除動物甲狀腺,實驗前后檢測其體內促甲狀腺激素的含量,研究甲狀腺激素對下丘腦的影響
15.自然殺傷細胞(NK 細胞)是機體重要的免疫細胞,因非專一性的細胞毒殺作用而被命名。其不需要抗原刺激,直接通過釋放穿孔素及腫瘤壞死因子等摧毀病原體或腫瘤細胞等目標細胞。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NK 細胞具有免疫監(jiān)視功能 B. NK 細胞可能參與組成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C. NK 細胞是一種細胞毒性 T細胞 D. 腫瘤壞死因子是具有免疫活性的細胞因子
★16.取某單子葉植物的胚芽鞘(A)和幼根(B)并切除尖端,保持兩者的形態(tài)學上端在上,實驗處理見圖甲;圖乙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該植物芽和根的影響曲線。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 A、B的下端都能夠檢測到生長素
B.若瓊脂塊內生長素含量為圖乙 b點對應的濃度,A表現(xiàn)為向左彎曲生長,B表現(xiàn)為向右彎曲生長
C.若瓊脂塊內生長素含量為圖乙d點對應的濃度,A和B的彎曲方向相反,可以體現(xiàn)生長素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生理作用
D.用含不同生長素濃度的瓊脂塊處理A時,其彎曲生長的程度均不相同
選擇題答題卡
三、非選擇題(共60分)
17.(10分)下圖是水鹽調節(jié)、血糖調節(jié)及體溫調節(jié)的部分過程,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參與血糖調節(jié)的主要激素是 。血液中腺體 A分泌的激素含量達到一定程度后,反過來抑制 分泌相關激素,進而使該激素的分泌量減少,此過程稱為 調節(jié)。
(2)當你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時,機體主要通過 (填激素名稱)共同來協(xié)調體溫的升高。
(3)不同的激素只作用于靶細胞的原因是 。
18.(12分)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類似物常用于生產實踐。某課題組研究了赤霉素(GA?)和生長素(IAA)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切取菟絲子莖頂端2.5cm 長的部分(莖芽),置于培養(yǎng)液中無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用適宜濃度的激素處理30天,測量莖芽長度,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1)IAA 和GA? 是植物細胞之間傳遞 的分子;環(huán)境因素也可參與調節(jié)植物的生命活動,如植物可以通過 作為受體感知光信號。
(2)用激素處理時,應將IAA加在 (填“培養(yǎng)液中”或“莖芽頂端”),原因是 。
(3)為了研究GA? 的作用機理,有人用藥物完全抑制 DNA復制后,發(fā)現(xiàn)GA?誘導的莖芽伸長生長被抑制了54%,說明GA?影響莖芽伸長生長,在細胞水平的機制是 。
(4)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GA?和IAA對離體莖芽的伸長生長都表現(xiàn)出促進作用,這兩種激素共同處理作用更為顯著,分別是 GA?、IAA單獨處理的 、 倍,說明 GA?和IAA 在對莖芽伸長生長的作用上存在協(xié)同關系。
19.(12分)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科學家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魯·韋斯曼,以表彰他們在mRNA疫苗研究上的突破性貢獻。下圖是某 mRNA疫苗作用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mRNA疫苗要裝入脂質體中再注射,目的是 和防止mRNA 在內環(huán)境中被降解。
(2)根據(jù)圖示,B細胞活化、增殖分化過程需要兩次信號刺激,一是抗原的直接刺激,二是 。過程⑤還會產生記憶細胞,這類細胞的作用是 。
(3)根據(jù)圖示,mRNA疫苗在細胞內表達出病毒S蛋白后,要經(jīng) 水解產生抗原肽,抗原肽與鑲嵌在內質網(wǎng)膜上的 結合,最終呈遞到細胞表面,誘導特異性免疫。
(4)結合圖示特異性免疫類型分析,與傳統(tǒng)滅活病毒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相比,mRNA疫苗的優(yōu)勢是 。
20.(14分)針灸起源于中國,其治療疾病的核心機理之一是通過刺激身體特定的部位(穴位)遠程調節(jié)機體功能。2021年科學家揭示了低強度電針刺激小鼠后肢穴位“足三里”(ST36)會激活一組Prkr2感覺神經(jīng)元(主要存在于四肢節(jié)段),可以激活迷走神經(jīng)—腎上腺抗炎通路(如下圖所示),腎上腺細胞分泌的兒茶酚胺類物質(包括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等)具有抗炎作用。
(1)已知細胞外Ca2?對 Na?存在“膜屏障作用”,試分析臨床上患者血鈣含量偏高,針灸抗炎療效甚微的原因是血鈣過高使 (填“Na?”“K”或“Na?、K?”)減少,降低了神經(jīng)細胞興奮性,從而導致迷走神經(jīng)支配腎上腺細胞 的功能降低。
(2)研究人員利用同等強度的電針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樞穴(ST25),并沒有引起相同的全身抗炎反應,原因可能是 ,這為針灸抗炎需要在特定“穴位”刺激提供了解釋。
(3)為驗證低強度電針刺激激活迷走神經(jīng)—腎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過 Prkr2神經(jīng)元進行傳導的,請以小鼠為材料設計實驗。
實驗思路:選取若干生理狀況相同的小鼠分為A、B兩組;A組小鼠 ,B組小鼠不做處理,對兩組小鼠用 誘發(fā)炎癥,分別用低強度電針刺激兩組小鼠ST36位置,觀察兩組小鼠的 。
實驗現(xiàn)象:B組小鼠的抗炎癥反應 。
★21.(12分)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狀腺激素(TSH),會使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減少。對此現(xiàn)象的解釋有兩種觀點:
觀點一:這是 TSH直接對下丘腦進行反饋調節(jié)的結果。
觀點二:這是TSH通過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進而對下丘腦進行反饋調節(jié)的結果。
兩種觀點孰是孰非,探究實驗如下:
(1)實驗步驟:
①將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小白鼠分為 A、B兩組,測定兩組動物血液中 。
②將A組小白鼠的 (器官)切除,B組 。
③向 A、B兩組小白鼠注射 。
④在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飼養(yǎng)。
⑤一段時間后,測定 A、B兩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的含量。
(2)實驗結果及結論:
① ,則觀點二正確。
② ,則觀點一正確。長郡中學2023年下學期高二期中考試
生物學參考答案
一二、選擇題
1. C 【解析】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維持需要呼吸、消化、泌尿、循環(huán)等系統(tǒng)的共同參與,Ⅱ是小腸等消化系統(tǒng),不是呼吸系統(tǒng),A錯誤;葡萄糖在小腸通過主動運輸進入血漿,B錯誤;Ⅰ為肺,肺泡周圍圍繞著很多毛細血管,內環(huán)境與Ⅰ交換氣體必須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C正確;②表示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膚,D錯誤。
2. D 【解析】根據(jù)題干信息訓練的方法是接觸這種氣味時伴隨著電擊,說明果蠅避開某種氣味的反射屬于條件反射,反射建立過程,是氣味與無關刺激電擊關聯(lián)形成的,A正確;比較圖1和圖2,發(fā)現(xiàn)在壓力和睡眠基礎上,神經(jīng)元釋放的多巴胺減少,說明壓力和睡眠等因素,會影響突觸間隙中多巴胺的含量,B正確;從圖中可以看出,在電擊的情況下,神經(jīng)元釋放了神經(jīng)遞質和相應的受體結合,發(fā)生一系列的反應,產生學習和記憶,而在壓力和睡眠條件下,釋放的多巴胺減少,且多巴胺只和DAMB受體結合,說明記憶和遺忘的啟動,可能與多巴胺分子數(shù)量和識別多巴胺的受體種類有關,C正確;學習和記憶不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D錯誤。
3. D 【解析】不去掉腦袋,刺激趾部仍然可以觀察到屈腿反射,因為屈腿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其中樞在脊髓,不在腦部,A錯誤;環(huán)割并去掉腳趾皮膚目的是破壞感受器,觀察感受器在反射中的作用,B錯誤;刺激腳趾尖會引發(fā)屈腿反射,刺激腹部不會,C錯誤;去掉腦所進行的脊髓反射,說明脊髓可以不依賴大腦調節(jié)一些生理活動,D正確。
4. A 【解析】a點為維持靜息電位,e點為恢復靜息電位,靜息電位的產生和維持是由于K?通道開放,K?外流,A正確;bc段動作電位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細胞膜上的Na?通道開放,Na?內流造成,cd段是動作電位恢復到靜息電位的過程,該過程中Na?通道多處于關閉狀態(tài),K?通道開放,K?外流,因此b、d兩點膜內Na?濃度不相等,B錯誤;bc段動作電位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細胞膜上的 Na?通道開放,Na?內流造成的,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C錯誤;動作電位大小與 Na?濃度差有關,而與刺激的強度無關,D錯誤。
5. C 【解析】激素Z為抗利尿激素,長時間滑雪過程中,運動員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有利于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A 正確;機體受到寒冷刺激,產生的神經(jīng)沖動傳至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的分析和綜合,促甲狀腺激素(圖中的X)作用于甲狀腺,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 Y,進而促進新陳代謝來增加產熱量,B正確;呼吸中樞位于腦干,血漿中CO?濃度升高,刺激有關化學感受器產生興奮,興奮傳至腦干的呼吸中樞,從而加快呼吸運動排出CO?,C錯誤;運動員因長時間比賽會導致機體血糖濃度降低,為維持血糖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胰高血糖素(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的分泌量會增加,D正確。
6. A 【解析】水鹽平衡調節(jié)屬于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過程,下丘腦是水鹽平衡調節(jié)中樞,通過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器官,可表示為 A→B→C→D→E,A錯誤;血糖平衡調節(jié)的過程可以通過 A→C→D→E來實現(xiàn),屬于體液調節(jié),即血糖上升或下降的刺激直接作用于胰島,刺激胰島分泌相應的激素來作用于靶細胞或靶器官實現(xiàn)對血糖的調節(jié),B正確;當人的手被針扎時,其調節(jié)過程可能通過 A→B→E來實現(xiàn),屬于神經(jīng)調節(jié),該過程需要經(jīng)過完整的反射弧,C正確;若上圖實線即A→B→E和A→B→C→D→E表示體溫調節(jié)過程,則體溫調節(jié)過程屬于神經(jīng)調節(jié)和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D正確。
7. B 【解析】下丘腦通過交感神經(jīng)作用于腎上腺而調節(jié)脂肪細胞代謝屬于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不涉及分級調節(jié),A錯誤;吸煙時,產生的尼古丁一方面使POMC神經(jīng)元興奮,食欲下降,另一方面調節(jié)腎上腺的分泌活動,使腎上腺素的釋放增多,產熱量增加,B正確;戒煙后,由于缺乏尼古丁的刺激,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減弱,腎上腺素釋放會減少,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體重也隨之增加,C錯誤;尼古丁通過呼吸系統(tǒng)進入內環(huán)境,經(jīng)體液運輸?shù)饺砀魈幦ィ皇嵌ㄏ蜃饔糜诎屑毎?,D錯誤。
8. A 【解析】ab段皮膚血管血流量減少是皮膚毛細血管收縮導致的,受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控,A 正確;ab段引起腎上腺素分泌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B錯誤;cd段皮膚血管舒張,汗腺分泌加強,C錯誤;d點以后汗腺的分泌活動增強,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和無機鹽,D錯誤。
9. B 【解析】HIV 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存,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增殖,在內環(huán)境中不能增殖,A錯誤;HIV 進入人體后,需要細胞免疫將細胞內的 HIV釋放到內環(huán)境,同時還需要體液免疫將內環(huán)境中的 HIV通過與抗體結合來殺死 HIV,故曲線BC段HIV濃度下降主要是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結果,B正確;曲線CD段的初期體內能夠產生抗體,則能通過檢測血液中的相應抗體來診斷是否感染HIV,C錯誤;曲線EF段輔助性T淋巴細胞數(shù)量上升是Т淋巴細胞分裂分化的結果,初次接觸HIV 不存在二次免疫,即體內沒有相應的記憶T細胞,D錯誤。
10. B 【解析】由表格中 TGAb和TPOAb的值偏高可以推測該病屬于自身免疫病,是由自身抗體攻擊甲狀腺導致甲狀腺功能受損,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減少,患者會表現(xiàn)食欲不振、情緒低落等癥狀,A、D正確;由于該病是自身免疫病,不能通過注射細胞因子緩解病情,B錯誤;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患者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偏高,C正確。
11. C 【解析】據(jù)圖表分析,紅光誘導光敏色素發(fā)生空間結構變化,使Pr轉化為 Pfr,而Pfr吸收紅外光后轉變?yōu)镻r,A正確;根據(jù)交替處理的幾組實驗結果可知,紅光的促進作用可以被隨后照射的紅外光降低。若用紅光和紅外光交替多次處理,則種子的萌發(fā)率取決于最后一次處理的是哪種波長的光,若是紅外光,則萌發(fā)率低,若是紅光,則萌發(fā)率較高,B正確;光敏色素有兩種形式,無活性的 Pr形式和有活性的 Pfr形式,黑暗條件下以Pr形式存在,紅光會促進Pr轉化為 Pfr,置于黑暗中的種子經(jīng)紅光處理后光敏色素 Pfr型增加,C錯誤;解除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fā)的是赤霉素,赤霉素不是蛋白質,因此光敏色素Pfr型把信號傳遞給細胞核,促進細胞核表達出控制赤霉素合成的酶,進而合成赤霉素,促進種子萌發(fā),D正確。
12. B 【解析】題干中提到 IAA在酸性環(huán)境下主要呈 IAAH,中性環(huán)境下主要呈IAA?。IAA在細胞質中主要以IAA?存在,因此細胞質的pH呈中性;IAA在細胞壁中主要以IAAH存在,因此細胞壁的pH呈酸性,A錯誤;細胞質呈中性,H?含量少于呈酸性的細胞壁,因此H?由細胞質流出細胞壁的過程為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B正確;IAA運輸方向為極性運輸,是指IAA 只能從形態(tài)學上端往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因此圖中 IAA運輸方向可表示莖尖向莖基部運輸,C錯誤;植物莖向光彎曲生長的主要原理是單側光使生長素從向光側向背光側進行橫向運輸,使背光側生長素濃度大于向光側。而該圖解釋的是從形態(tài)學上端往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shù)臉O性運輸,因此該圖不能解釋莖向光彎曲生長的機制,D錯誤。
13. BC 【解析】據(jù)圖可知,突觸a釋放的遞質使突觸后膜產生了動作電位,推測可能是遞質導致突觸后膜的通透性增大,突觸后膜上鈉離子通道開放,鈉離子大量內流;突觸b釋放的遞質使突觸后膜上靜息電位值增大,沒有產生動作電位,推測可能是遞質導致突觸后膜的通透性增大,突觸后膜上陰離子通道開放,陰離子大量內流,A錯誤;圖中PSP1中產生了動作電位,可能是Na?或Ca2?內流形成的,PSP2 中靜息電位值增大,沒有產生動作電位,可能是K?外流或Cl?內流形成的,共同影響突觸后神經(jīng)元動作電位的產生,B、C正確;細胞接受有效刺激后,一旦產生動作電位,其幅值就達最大,增加刺激強度,動作電位的幅值不再增大,推測突觸a、b前膜釋放的遞質增多,PSP1、PSP2幅值不變(因為與離子的濃度有關),D錯誤。
14. BD 【解析】生長激素能促進生長發(fā)育,尤其是骨骼的發(fā)育,利用幼年狗注射生長激素,與對照組對照,可以研究生長激素促進生長發(fā)育的功能,A正確;胰島素屬于蛋白質類激素,不能飼喂,B錯誤;切除公雞的睪丸,觀察第二性征,再移植睪丸,可以研究性激素對第二性征的作用,C正確;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D錯誤。
15. ABD 【解析】免疫監(jiān)視是指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fā)生的功能。機體內的細胞因物理、化學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發(fā)生癌變,這是體內最危險的“敵人”。機體免疫功能正常時,可識別這些突變的腫瘤細胞,然后調動一切免疫因素將其消除;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調,機體會有腫瘤發(fā)生或持續(xù)的病毒感染。 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直接通過釋放穿孔素及腫瘤壞死因子等摧毀病原體或腫瘤細胞等目標細胞,預防腫瘤發(fā)生,因此具有免疫監(jiān)視功能,A正確;自然殺傷細胞是一類天然免疫細胞,其不需要抗原刺激,為非特異性免疫,屬于免疫系統(tǒng)第二道防線,B正確;據(jù)題意可知,NK 細胞識別靶細胞是非特異性的,不需要抗原刺激,直接通過釋放腫瘤壞死因子等摧毀病原體或腫瘤細胞等目標細胞,不是細胞毒性T細胞,C錯誤;腫瘤壞死因子能摧毀病原體或腫瘤細胞,是具有免疫活性的細胞因子,D正確。
16. A 【解析】生長素只能由形態(tài)學上端運輸至形態(tài)學下端,所以圖中 A、B的下端都能夠檢測到生長素,A正確;b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能促進根和芽的生長,A和B均表現(xiàn)為向左彎曲生長,B錯誤;若瓊脂塊內生長素含量為圖乙d點對應的濃度,此時生長素抑制根的生長,促進芽的生長,但其并不是作用于同一部位,無法體現(xiàn)生長素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生理作用,C錯誤;在生長素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的兩側會有兩個不同濃度,促進效果相同,D錯誤。
三、非選擇題
17.(每空2分,共10分)
(1)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 下丘腦和垂體 (負)反饋
(2)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
(3)靶細胞膜上分布相應的激素受體,且受體具有特異性
【解析】(1)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濃度,參與血糖調節(jié)的主要激素是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血液中A分泌的激素(甲狀腺激素)含量達到一定程度后,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進而使該激素的分泌量減少,此過程稱為(負)反饋調節(jié)。
(2)當你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時,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增多,代謝加快,產熱增多,因此機體主要通過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兩種激素共同來協(xié)調體溫的升高。
(3)激素作為信息分子,不同的激素只作用于靶細胞的原因是靶細胞膜上分布相應的激素受體。
18.(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
(1)信號(1分) 光敏色素(1分)
(2)莖芽頂端 在幼嫩組織中,生長素只能進行極性運輸
(3)GA?促進細胞伸長和細胞分裂
(4)3.6 18
【解析】(1)IAA 和GA?是植物激素,是植物細胞之間傳遞信號的分子;植物可以通過光敏色素作為受體感知光信號。
(2)用激素處理時,應用IAA 處理莖芽頂端而不是加在培養(yǎng)液中,原因是在幼嫩組織中,生長素只能進行極性運輸,即由形態(tài)學上端運輸?shù)叫螒B(tài)學下端。
(3)為了研究GA?的作用機理,有人用藥物完全抑制DNA 復制后,發(fā)現(xiàn)誘導的莖伸長生長被抑制了54%,這說明GA?是通過促進細胞伸長和細胞分裂影響莖芽伸長生長的。
(4)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與空白對照相比,GA?和IAA的離體莖芽的生長較快,說明二者均能促進生長;實驗中兩種激素聯(lián)合處理對莖芽伸長生長的促進作用是13―4.0=9cm,GA?、IAA單獨處理促進伸長作用分別是6.5-4=2.5cm、4.5-4=0.5cm,因此兩種激素聯(lián)合處理對莖芽伸長生長的促進作用是GA?單獨處理的9÷2.5=3.6倍,是IAA單獨處理的9÷0.5=18倍。
19.(每空2分,共12分)
(1)幫助 mRNA進入靶細胞
(2)輔助性 Т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fā)生變化并與В細胞結合 在受到同種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
(3)蛋白酶體 MHCI
(4)mRNA疫苗能同時誘導產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而傳統(tǒng)疫苗一般只能誘導產生體液免疫
【解析】(2)病原體侵入機體后,一些病原體可以和B細胞接觸,這為激活B細胞提供了第一個信號,抗原呈遞細胞將抗原處理后呈遞在細胞表面,然后傳遞給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fā)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這為激活B細胞提供了第二個信號。過程⑤是B細胞的增殖分化過程,除了分化為漿細胞,還會產生記憶B細胞,記憶B細胞在受到同種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進而增強免疫能力。
(3)根據(jù)圖示,疫苗mRNA 進入細胞后,先在核糖體上翻譯合成S蛋白,而后在蛋白酶體作用下水解產生抗原肽,抗原肽可與內質網(wǎng)上的MHCI結合,形成復合物并呈遞到細胞表面,誘導發(fā)生特異性免疫。
(4)傳統(tǒng)滅活病毒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一般都只能誘導體液免疫(抗原肽不能侵入人體細胞內,僅在內環(huán)境中發(fā)揮抗原作用),而mRNA疫苗在人體細胞內表達,可同時誘導產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20.(每空2分,共14分)
(1)Na? 分泌抗炎癥因子(兒茶酚胺類物質)
(2)Prkr2神經(jīng)元主要存在于四肢節(jié)段(不存在于小鼠腹部)或腹部的天樞穴(ST25)無法將信號傳遞給Prkr2神經(jīng)元
(3)破壞 Prkr2神經(jīng)元 細菌脂多糖 抗炎癥反應 明顯強于 A組
【解析】(1)據(jù)圖可知,在電針刺激“足三里”位置時,會激活一組Prkr2感覺神經(jīng)元,其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可以將后肢的感覺信息通過脊髓傳向大腦的特定區(qū)域。迷走神經(jīng)能刺激腎上腺產生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等具有抗炎作用,當某一部位受刺激時, Na?內流,其膜電位變?yōu)橥庳搩日?,產生興奮;血鈣過高使Na?內流減少,降低了神經(jīng)細胞興奮性,導致迷走神經(jīng)支配腎上腺細胞分泌抗炎癥因子(兒茶酚胺類物質)的功能降低,導致針灸抗炎療效甚微。
(2)由題干信息可知,Prkr2感覺神經(jīng)元主要存在于四肢節(jié)段,電針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樞穴(ST25),可能無法激活 Prkr2神經(jīng)元,因此沒有引起相同的全身抗炎反應。
(3)本實驗驗證低強度電針刺激激活迷走神經(jīng)—腎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過Prkr2神經(jīng)元進行傳導的,自變量為是否具有Prkr2神經(jīng)元(可以一組破壞Prkr2神經(jīng)元,一組不破壞),因變量為是否出現(xiàn)抗炎癥反應,其他無關變量要相同且適宜。
實驗思路為:選取若干生理狀況相同的小鼠分為A、B兩組;A組小鼠破壞Prkr2神經(jīng)元,B組小鼠不做處理;對兩組小鼠用細菌脂多糖誘發(fā)炎癥,分別用低強度電針刺激兩組小鼠 ST36位置,觀察兩組小鼠的抗炎癥反應。
實驗現(xiàn)象:B組含有Prk r2神經(jīng)元,低強度電針刺激激活迷走神經(jīng)—腎上腺抗炎通路,可以起到抗炎作用,因此實驗現(xiàn)象為B組小鼠的抗炎癥反應明顯強于A組。
21.(每空2分,共12分)
(1)實驗步驟:
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的含量
②甲狀腺 做相同的外傷手術,但不摘除此器官
③等量的適宜濃度的促甲狀腺激素
(2)實驗結果及結論:
①若A組小白鼠 TRH的含量增加,B組小白鼠 TRH的含量減少
②若A組小白鼠和B組小白鼠 TRH減少的量相等檢驗項目
結果
單位
參考值
游離甲狀腺激素
0.66
ng/dL
0.8~1.7
促甲狀腺激素(TSH)
7.47
mIU/L
0.3~3.6
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
140.60
IU/mL
5~100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
47.90
IU/mL
1~16
組別
光照處理方式
萌發(fā)率
1
R
70%
2
R→FR
6%
3
R→FR→R
74%
4
R→FR→R→FR
6%
5
R→FR→R→FR→R
76%
6
R→FR→R→FR→R→FR
7%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題號
10
11
12
13
14
15
16
得分
答案
蒸餾水
GA?
IAA+GA?
IAA
莖芽長度(cm)
4.0
6.5
13.0
4.5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D
A
C
A
B
A
B
B
C
B
BC
BD
ABD
A
這是一份2024長沙長郡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含解析docx、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長沙長郡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含解析,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長沙長郡中學高三上學期月考(二)生物試題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原卷版docx、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含解析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