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年級地理學科 試題
考生須知:
1 .本卷共 7 頁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90 分鐘。
2 .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shù)字。
3 .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 寫在試卷上無效。
4 .考試結(jié)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Ⅰ(本大題共 20 小題, 每小題 2 分, 共 40 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 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月球圍繞地球旋轉(zhuǎn), 地球在距太陽由近及遠的第三條軌道上運行。 完成 1、2 題。
1. 上述資料中涉及到的天體系統(tǒng)層次有
A. 一個 B .兩個 C .三個 D. 四個
2.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特殊的行星, 主要體現(xiàn)在其
A. 是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 B .是八大行星中質(zhì)量最小的行星
C. 既有自轉(zhuǎn)運動,又有公轉(zhuǎn)運動 D .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下圖為一種便攜式太陽能夾克,夾克上有太陽能電池板, 能給手機等設備充電。完成 3、4 題。
3、4 題圖
3. 下列選項中,與便攜式太陽能夾克利用的能源來源不同的是
A .風能 B .煤炭 C. 核能 D. 水能
4. 從資源條件的角度, 最適宜新型太陽能衣服使用的地區(qū)是
A. 東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青藏高原 D. 東南丘陵
據(jù)外媒 2022 年 8 月報道,隨太陽活動逐漸接近最大值,在短短兩周內(nèi), 太陽已經(jīng)發(fā)生了 36 次 日冕物質(zhì)拋射, 爆發(fā)了 14 次太陽黑子和 6 次耀斑。這意味著太陽目前正處于第 25 次太陽周期之中, 預計將在 2025 年年中達到頂峰。完成 5、6 題。
5. 2022 年 8 月的日冕物質(zhì)拋射和耀斑爆發(fā)給地球帶來的影響有
A .干擾地球高空的電離層,影響無線電長波通信
B .影響地球各地的降水情況,全球糧食將減產(chǎn)嚴重
C. 高能帶電粒子“轟擊 ”高層大氣, 浙江看到美麗的極光
D. 出現(xiàn)磁暴現(xiàn)象,指南針出現(xiàn)劇烈的震動
6 .試推斷,太陽黑子數(shù)目第 24 次峰值年及造成的主要影響是
A .2014 年, 亞熱帶地區(qū)溫度降低 B. 2011 年, 糧食全面減產(chǎn)
C. 2014 年, 太陽常數(shù)發(fā)生異常 D .2011 年, 北半球降水量劇增
7 .讀西藏至準噶爾(沿 85°E) 的地形與莫霍面剖面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7 題圖
A. 莫霍面是一條水平直線 B .莫霍面是地殼和巖石圈的分界線
C .在莫霍面,縱波速度突然減小 D .總體上, 海拔越高莫霍面分布越深
北京時間 2021 年 10 月 2 日 6 時 48 分, 四川樂山市犍為縣(29.25°N,103.96°E)發(fā)生 3.1 級地震,震源深度為 10 千米。 下圖為“地球圈層結(jié)構示意圖 ”。完成 8、9、10 題。
8、9、10 題圖
8. 巖石圈
①包含地殼及上地幔 ②位于軟流層以上 ③由堅硬的巖石組成 ④包括水圈的全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9 .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 . Ⅱ圈層 B . Ⅳ圈層 C .莫霍界面以下 D. 古登堡界面以下
10. 關于圖中各圈層的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 . Ⅰ圈層的根本熱源是地面輻射 B . Ⅲ圈層存在形式全部為液態(tài)
C . Ⅱ圈層是巖石圈 D . Ⅳ圈層為液態(tài)或熔融狀態(tài)物質(zhì)
2023 年 5 月, 浙江漁民在杭州灣灘涂發(fā)現(xiàn)中華鱟(圖 b)。鱟有“生物活化石 ”之稱, 早在距 今 4 億年左右就出現(xiàn)在地球上。 圖 a 為地質(zhì)年代示意圖。 完成 11、12 小題。
11、12 題圖 a
11、12 題圖 b
11. 鱟出現(xiàn)在地球上的地質(zhì)年代是
A. 前寒武紀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12. 下列地球演化歷史特點,發(fā)生在中生代的是
A .蕨類植物繁盛 B. 出現(xiàn)三葉蟲 C. 哺乳動物繁生 D. 恐龍大繁生
下圖為“我國西南地區(qū)某地地質(zhì)示意圖”,近年來,隨著溶洞的旅游開發(fā)及該地區(qū)的工礦城市建 設,溶洞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完成 13、14 題。
13、14 題圖
13. 關于石鐘乳的形成原因是
A .流水侵蝕作用 B .化學沉積作用 C .化學溶蝕作用 D .風力侵蝕作用 14. 溶洞中二氧化碳的來源可能是
①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 ②火山噴發(fā) ③游客的呼吸 ④碳酸鈣沉積時所釋放的二氧化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海壇島是福建省第一大島,海灘、海蝕柱、海蝕崖、海蝕臺地等奇特地貌應有盡有,堪稱海岸 地貌博物館(如圖 a)。圖 b 示意海壇島某處海岸地貌, ③地為濱海沙灘。完成 15、16 題。
15、16 題圖 a
15、16 題圖 b
15. 如果④可以一直存在,長期來看,②與④之間距離的變化趨勢是
A .逐漸變近 B .逐漸變遠 C. 先變遠,后變近 D. 先變近,后變遠
16 .海壇島③地沙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風力沉積 B .流水沉積 C .海浪侵蝕 D .海浪沉積
大氣對流層頂?shù)暮0斡沙嗟乐翗O地逐漸下降。國外某科研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北半球?qū)α鲗禹數(shù)暮?拔從 1980 年至 2020 年間逐漸上升, 2001 年至 2020 年上升速度加快。完成 17、18 題。
17. 該科研團隊研究對流層頂海拔的上升,需要的對流層數(shù)據(jù)有
①氣壓 ②溫度 ③濕度 ④氧離子數(shù)量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8 .對流層頂海拔上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對流層溫室氣體的增多 B .流星對地球大氣的干擾
C .冰川融化 D. 高層大氣的厚度變薄
熱反射涂層材料是指涂覆在物體外表面, 對太陽輻射具有高反射率,從而可降低物體表面及內(nèi) 部溫度的一種功能性材料。目前,熱反射涂層材料也被用于覆蓋瀝青路面。下圖為瀝青路面熱反射 涂層示意圖。完成 19、20 題。
19、20 題圖
19 .瀝青路面涂覆熱反射涂層可以增強
A .太陽輻射 B .地面反射 C .大氣輻射 D. 大氣反射
20 .城市道路熱反射涂層技術的廣泛使用能夠
A .緩解熱島效應 B .增加空氣濕度 C .增大城市風速 D .增大晝夜溫差
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15 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 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2022 年 11 月 8 日,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夜空上演了“月全食+紅色月亮 ”的奇觀。如下圖所示,
當月球、地球、太陽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整個月球全部在地球的影子里, 便形成了月全食。完成 21、22 小題。
21、22 題圖
21. 圖示天文現(xiàn)象最可能發(fā)生的時間是農(nóng)歷
A .初一 B .初七 C .十五 D. 廿二
22. 下列關于此次紅色月亮的說法, 正確的是 A .全球皆可觀測到
C. 顯現(xiàn)紅色是由于地球大氣的散射作用
B. 顯現(xiàn)紅色是由于極光的影響
D. 顯現(xiàn)紅色是由于地球大氣的反射作用
福建平潭島東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著一座巨大沙丘,沙丘雖與村莊近在咫尺,但沙丘卻從不 移動,形成“沙不襲村,村不毀沙,人沙和平共處 ”的地理奇觀。沙丘上長有稀疏的植被,覆蓋一些黑 色碎石,圖 a 為游客拍攝的沙丘景觀圖,圖 b 為沙丘附近地形地貌圖。 島上常年盛行東北風,風力達 六、七級。 完成 23、24 題。
23、24 題圖 a 23、24 題圖 b
23. 該沙丘的沙源最可能來自
A. 從內(nèi)陸來的氣流的搬運 B .海濱的沙灘 C .巖石就地破碎 D. 人為堆積
24. 形成該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A .海水堆積 B .流水堆積 C .風力侵蝕 D .風力堆積
大理洱海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地區(qū), 海拔高度差異懸殊。某日天氣預報大理天氣晴朗 無風, 但午后游客在洱海東部的 A 地感覺有風吹過,到 B 地時風力明顯增強。完成 25 題。
25 題圖
25 .B 地風力明顯增強的原因是
A .谷風和湖風疊加 B. 山風和陸風疊加 C. 山脈阻擋作用小 D .地表溫度差減小
非選擇題部分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小題,共 45 分)
26. 閱讀圖文材料, 完成下列問題。 (15 分)
材料一 圖 a 為宇宙天體系統(tǒng)示意圖,圖 b 為太陽系局部圖(乙代表小行星帶)。
26 題圖 a
26 題圖 b
材料二 我國古代科學典籍《夢溪筆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治平元年(1064 年),常州日 禺時, 天有大聲如雷,乃一大星,幾如月,見于東南。少時而又震一聲,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墜在 宜興縣民許氏園中。遠近皆見, 火光赫然照天,許氏藩籬皆為所焚。是時火息,視地中有一竅如杯 大,極深。下視之, 星在其中, 熒熒然。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又久之, 發(fā)其竅,深三尺余, 乃 得一圓石, 猶熱,其大如拳, 一頭微銳, 色如鐵, 重亦如之 ”。
(1) 寫出圖 a 中序號表示的天體系統(tǒng)名稱。 (4 分)
(2) 距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是 ,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4 分) (3) 圖 b 中甲行星的名稱是 。丙行星繞日公轉(zhuǎn)的方向是 。(4 分)
(4) 材料二中的文字敘述了 現(xiàn)象的全過程。(3 分)
27. 閱讀圖文材料, 完成下列問題 。(15 分)
材料一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種侵蝕、堆積形態(tài)的總稱,包括溝谷等河 流侵蝕地貌和沖積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積地貌,圖 a 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圖。
材料二 黃河入??诓澈呈且粋€近封閉的內(nèi)海, 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環(huán)抱,海底平坦, 多 為泥沙和軟泥質(zhì)。圖 b 為黃河流域某河段地貌景觀圖。
27 題圖 a 27 題圖 b
(1) 圖 b 中甲區(qū)域的河流地貌類型 , 甲區(qū)域地貌對應于圖 a ①②③中的 ,其形 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3 分)
(2) 圖 b 中流經(jīng) A、B 兩城市附近河流流速 A B(大于/等于/小于),請根據(jù) AB 兩城市附近 的沉積物的特征寫出兩條判斷依據(jù) 。(6 分)
(3) 黃河三角洲是我國面積增長最快的三角洲,分析其增長速度快的自然原因。 (6 分)
28. 閱讀圖文材料, 完成下列問題 。(15 分)
材料一 綠絨嵩生長于我國橫斷山區(qū)海拔 3000 米至 4000 米以上的流石灘和冰川前緣,花色多 樣, 花朵看起來十分的柔弱,但是它的生命力卻十分的頑強, 可以適應嚴寒的氣候環(huán)境。
材料二 圖 a 為游客拍攝到的綠絨嵩景觀圖, 圖 b 示意滇西北橫斷高山區(qū) 6 月份綠絨蒿花瓣因 特定開合狀態(tài)所呈現(xiàn)的環(huán)境與花內(nèi)的溫度變化走勢。
28 題圖 a 28 題圖 b
(1) 滇西北橫斷高山區(qū)的海拔比同緯度浙江北部地區(qū) (高/低), 6 月份日最低溫比同緯 度浙江北部地區(qū) (高/低) ,根據(jù)其海拔特點,運用大氣受熱過程的原理分析滇西北日最低溫 特點的成因。(8 分)
(2) 根據(jù)圖 b 溫度變化走勢, 推斷綠絨蒿花瓣開合狀態(tài)是 (開/合)。 (2 分)
(3) 相較于環(huán)境晝夜溫差大小,綠絨嵩花瓣內(nèi)晝夜溫差有何特點?結(jié)合第(2)題花瓣開合結(jié)論, 闡述該特點的形成過程。 (5 分)
這是一份2024浙江省錢塘聯(lián)盟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錢塘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docx、浙江省錢塘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錢塘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 (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錢塘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錢塘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浙江省錢塘聯(lián)盟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掃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二地理試題pdf、高二地理答題紙pdf、高二地理參考答案pdf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