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第I卷(選擇題共35分)
一、選擇題(共16題,共35分。在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13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選對得2分,選錯得0分。第14~16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選錯得0分)
1.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
A.B.C.D.
2.下列數據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普通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約為B.一支鉛筆的長度約為
C.正常人的脈搏跳動的次數約為70次D.人洗澡時水的溫度約為
3.關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路程越長,速度越大B.速度與路程和時間均無關
C.時間越短,速度越大D.速度由路程和時間共同決定
4.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B.真空能夠傳聲
C.聲音的三種不同特性是音調、頻率、音色D.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5.中華古詩詞、俗語中蘊含著豐富的聲學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響鼓還要重錘敲”說明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
B.“誰家玉笛暗飛聲”中笛聲由笛管的振動產生
C.“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音調來辨別的
D.“夜半鐘聲到客船”說明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
6.學習過聲現象的知識后,小華將樂器發(fā)出的聲音輸入手機中的示波器軟件,觀察到圖1的波形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1
A.甲、乙是同種樂器B.丙、丁振動的振幅相同
C.甲、丁振動的頻率相同D.甲、乙、丙、丁都是噪聲的波形圖
7.有一種隨身攜帶的“聲波盒”,它利用超聲波使液體高頻振動產生無數微小的氣泡,再立即使其破裂,這個短暫的過程,會產生強烈沖擊力,將物體表面的污漬、油脂撞擊、剝離下來,達到高效清潔的目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利用超聲波清洗物品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C.超聲波只能在水中傳播
D.超聲波和人耳聽到的聲波在同種情況下傳播的速度不同
8.用體溫計測量病人甲的體溫,示數是,如果該體溫計未經甩過就用來測量病人乙的體溫,示數也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乙的體溫一定等于甲的體溫B.乙的體溫不可能高于甲的體溫
C.乙的體溫不可能等于甲的體溫D.乙的體溫一定低于甲的體溫
9.下列四個實例中,能夠使蒸發(fā)加快的是( )
A.將地面上的積水向周圍掃開B.將新鮮的蔬菜封裝在保鮮袋中
C.給播種后的農田覆蓋地膜D.把蔬菜放入冰箱內保存
10.下列生活現象中,屬于升華現象的是( )
A.灑在地上的水一段時間后變干了B.秋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
C.放在衣柜的樟腦球會慢慢變小D.放在冰箱冷凍室內的鮮肉變硬了
11.古詩《立冬》中,有詩句“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詩中所說的“霜”,其形成過程的物態(tài)變化屬于( )
A.凝華B.凝固C.汽化D.液化
12.小華測量燒杯中熱水溫度時,將很少的熱水倒入另一燒杯中,然后用圖2所示的那樣去測量和讀數,他這樣做被小芳找出了一些錯誤,但有一條找得有點問題,請你把它挑出來( )
圖2
A不應該倒入另一燒杯、這會使溫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溫度計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沒
C.讀數時,視線應該與刻度線相平,而不應斜視
D.應該將溫度計取出讀數,而不應該放在水中讀數
13.夏天,小華將冰水和熱水分別注入常溫下的兩只透明燒杯中(圖3)。一會兒發(fā)現兩只燒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現小水珠,變得模糊了,分析這個現象,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3
A.甲、乙兩杯都在內壁出現了水珠
B.甲、乙兩杯都在外壁出現了水珠
C.甲杯的內壁出現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現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現了水珠,乙杯的內壁出現了水珠
14.(多選題)下列有關測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刻度尺讀數時,視線應垂直于尺面
B.誤差是由于測量時不遵守操作規(guī)則而引起的
C.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確方法多次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目的是減小誤差
D.用皮卷尺測量跳遠比賽成績時,若皮卷尺拉得太緊,測量值會偏大
15.(多選題)觀察圖4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的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4
A.甲車可能向左運動,乙車向左運動
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
C.甲車可能向左運動,乙車可能向右運動
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
16.(多選題)物理老師演示了如圖5所示敲擊音叉的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5
A.該實驗說明音叉的振動產生了聲音
B.該實驗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
C.該實驗用到了轉換法的思想
D.學生聽到的音叉發(fā)出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第II卷(非選擇題共65分)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6分)
17.如圖6所示,同時用兩把尺子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由圖可知,A尺的讀數為______。比較結果,可以判斷用______(選填“A”或“B”)尺測量更精確。
圖6
18.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是______,人在岸邊走過時,會嚇跑水中的魚,說明______,月球上“死寂無聲”是因為______。
19.人工智能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如圖7是穿行在餐廳的機器人端著托盤送餐的情景。如果說托盤是靜止的,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______;若以餐桌為參照物,托盤是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這表明運動和靜止是______。
圖7
20.如圖8所示,當球員扣籃時,現場觀眾發(fā)出震耳欲聾的喝彩聲,喝彩聲是由聲帶的______產生的,“震耳欲聾”是形容聲音的______(選填“音調高”或“響度大”)。喝彩聲通過______傳到球員耳中,使球員們士氣大振。
圖8
21.如圖9所示,在醫(yī)院走廊里經常能看到醒目的“靜”字,提醒人們不要大聲說話,以免影響病人休息,這是在______減弱噪聲;病房門窗都具有較好的隔音效果,這是在______減弱噪聲;有的病人休息時喜歡戴上耳罩,這是在______減弱噪聲。
22.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______的規(guī)律制成的。如圖10中______(選填“甲”或“乙”)是體溫計,測量體溫時,體溫計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離開人體讀數。
圖10
23.俗話說:“霜前冷,雪后寒”,這是因為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的,當空氣溫度很低時,才能使水蒸氣放熱直接形成霜,所以霜凍前人們感覺冷;下雪后,雪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時要從周圍空氣中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空氣的溫度降低,所以雪后人們覺得寒冷。
24.小明3次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分別記錄為:、、,由此可知小明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理課本長度的平均值是______,采用這種多次測量的方法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消除誤差。
25.如圖11所示是從同一位置開始運動的甲、乙兩物體的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象,從圖中可知______物體先開始運動:甲物體勻速運動的速度是______;內,乙物體的平均速度為______。
圖11
三、作圖題(3分)
26.(3分)圖12甲是某物體運動時的圖象,請在圖乙中畫出它的圖象。
圖12
四、實驗探究題(共19分)
27.(5分)用斜面和木塊做“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時,將帶刻度的木板做成斜面,小明用頻閃照相機記錄了木塊沿斜面下滑的運動過程。頻閃照相機每隔拍一張照片,照片記錄木塊在不同時刻的位置如圖13所示:
圖13
(1)木塊從A運動到F的平均速度是______;木塊下滑的過程速度在逐漸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2)小華認為實驗時斜面的傾斜度不宜太大,你認為這樣做的理由是______;
(3)如果木塊過了F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A到F的平均速度會偏______;
(4)在木塊下滑的過程中,路程與時間的比值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
28.(5分)小明在探究音調和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做了下列實驗。
圖14 圖15
(1)如圖14所示,用硬紙片在鋼鋸齒上滑動,滑動速度越大,硬紙片振動的頻率越______(選填“快”或“慢”),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______(選填“高”或“低”),這說明音調是由______決定的。
(2)如圖15所示、用一只手將鋸條壓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輕撥鋸條一端,聽其響度;保持鋸條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加大撥尺力度,這些為了說明響度與______有關。其中“保持鋸條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是為了保持聲音的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不變。
29.(9分)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中:
圖16
(1)為了使試管中的冰受熱均勻,且便于記錄各時刻的溫度值,小明應選用圖16______(選填“甲”或“乙”)裝置來進行實驗;
(2)如圖16丙所示,是小明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分析圖象可知,圖中______(選填“AB”、“BC”或“CD”)段表示冰的熔化過程,此過程中冰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第時處于______態(tài);
圖17
(3)待冰完全熔化后小明利用圖17A的儀器進行了“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
a.安裝此裝置時應______(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進行;
b.圖17B是根據觀察畫出的水沸騰時氣泡的變化示意圖.正確的是______(選填“甲”或“乙”);
c.圖17C是a、b兩個小組根據收集的數據分別繪制的沸騰圖象,分析圖象及實驗過程,可知:①冰沸騰過程中,繼續(xù)加熱,溫度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②)a小組所用的水的質量比b小組的______(選填“多”或“少”)。
d.小華通過學習明白了用爐火燉湯時,在湯沸騰后總是______(選填“保持大火”或“調為小火”)道理。
五、綜合應用題(共17分,解答時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計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未寫出主要演算過程的,不得分,答案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30.(7分)據統(tǒng)計,全國發(fā)生的車禍中有超過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為此,近年來加大了道路限速監(jiān)控管理。一種是“定點測速”,即監(jiān)測汽車在某點的車速;另一種是“區(qū)間測速”,就是測算出汽車在某一區(qū)間行駛的平均速度,如果超過了該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為超速。若監(jiān)測點A、B相距,全程限速,一輛汽車通過監(jiān)測點A、B的速度分別為和,通過兩個監(jiān)測點的時間如圖18所示。
圖18
(1)采用“定點測速”,該汽車通過監(jiān)測點A、B時會不會被判超速?
(2)采用“區(qū)間測速”,這輛汽車在該路段會不會被判超速?
31.(10分)小昭家與圖書館的距離為。周末,小昭和爸爸同時從家騎自行車去圖書館。爸爸先騎行,中途休息了,再騎行到達圖書館。小昭始終以速度騎行,兩人行駛的路程s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如圖19所示。
圖19
(1)求小昭在途中與爸爸第二次相遇時距圖書館的距離;
(2)要使小昭在途中能與爸爸恰好相遇兩次(不包括家、圖書館兩地),則他騎車的速度大小應在多大的取值范圍內?
2023年秋季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
八年級物理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16題,共35分)
1~5:DCBDA6~10:CBBAC
11~13:ADD 14.AC15.AD16.ACD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6分)
: A
l8.340;水能傳播聲音;月球上是真空的,真空不能傳聲
19.機器人;運動;相對
20.振動;響度大;空氣
21.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
22.熱脹冷縮;乙;可以
23.凝華;熔化;吸收
24.0.1;25.87;不能
25.乙;2;0.75
說明:(1)多寫字,少寫字或帶單位不給分。(2)選填的空,必須選填正確,答案唯一
三、作圖題(共3分)略
四、實驗探究題(共19分)
27.(1)0.03;變大
(2)便于測量時間;
(3)??;
(4)變大
28.(1)快;高;頻率
(2)振幅;音調
29.(1)乙;
(2)BC;吸收;固液共存;
(3)a.自上而下;b.乙 ①不變 ②少;d.調為小火。
說明:(1)多寫字,少寫字或帶單位不給分,(2)選填的空,必須選填正確,答案唯一。
五,綜合應用題(共17分)
30.(1)由于
該汽車通過監(jiān)測點A、B時不會被判超速
(2)采用“區(qū)間測速”,由圖可求得,汽車在該路段所用的時間;
汽車在該路段的速度:
所以采用“區(qū)間測速”這輛轎年在該路段會判超速
31.(1)由圖可知,小昭爸爸在的速度;
由圖可知,小昭在途中與爸爸第二次相遇時,時間應在之間,
設第二次相遇時小昭所用時間為t,小昭運動的距離;
①
小昭爸爸運動的距離:②
由①②解得:
第二次相遇時距圖書館的距離:
(2)“小昭到達圖書館的時間恰好為時,小昭只能與爸爸相遇一次,此時小昭的速度:
若小昭在時才追上爸爸,小昭只能與爸爸相遇一次,此時小昭的速度:
要使小昭在途中能與爸爸恰好相遇兩次(不包括家,圖書館兩地),則小昭騎車的速度應大于且小于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廣西賀州市昭平縣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玉林市容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共9頁。
這是一份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梧州市蒼梧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共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