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學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附屬學校九年級(上)月考科學試卷(10月份)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3分,共45分)
1.(3分)夾纈,是溫州蒼南印花染色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主要采用紋樣對稱的花版,緊夾絲織物,故專家稱其為“藍夾纈”。根據(jù)信息,回答問題。
小博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染色時,染液堿性較弱,布料染的顏色會較淺( ?。?br />
A.A B.B C.C D.D
2.(3分)某智能百葉窗的葉片上貼有太陽能板,在光照時發(fā)電,給電動機供電以調(diào)節(jié)百葉窗的開合。該過程中發(fā)生的能量轉換是( )
A.電能→機械能→光能 B.光能→機械能→電能
C.光能→電能→機械能 D.機械能→電能→光能
3.(3分)下列物質(zhì)的俗稱及化學式正確的是( ?。?br />
A.氫氧化鈉、苛性鈉、NaOH
B.氫氧化鐵、鐵銹、Fe(OH)3
C.氧化鈣、熟石灰、CaO
D.氯化鈉、鹽酸、NaCl
4.(3分)研究表明,人步行時,每走一步重心(重力的集中點),請你估算一個中學生正常步行時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約為( )
A.0.5W B.5W C.50W D.500W
5.(3分)根據(jù)堿的性質(zhì),對氫氧化銅性質(zhì)描述正確的是( ?。?br />
A.Cu(OH)2能跟鹽溶液反應,生成新堿和新鹽
B.Cu(OH)2能跟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
C.Cu(OH)2放入水中,其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D.以上三種說法都正確
6.(3分)小明在按壓式訂書機的N點施加壓力,將訂書機釘入M點下方的紙條中,能正確表示他使用該訂書機時的杠桿示意圖是( ?。?br />
A. B.
C. D.
7.(3分)下列現(xiàn)象描述以及對現(xiàn)象的解釋敘述不正確的是( ?。?br />
A.濃鹽酸敞口放置質(zhì)量會變小,因為濃鹽酸易揮發(fā)
B.濃硫酸敞口放置質(zhì)量會變小,因為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C.固態(tài)氫氧化鈉可以做氧氣的干燥劑,因為它具有潮解吸水的性質(zhì)
D.盛石灰水的試劑瓶存放時間久了內(nèi)壁會附有白膜,因為氫氧化鈣會與二氧化碳反應
8.(3分)同一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線運動。當物體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1時,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圖像如圖甲;當物體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2時,運動的速度和時間圖像如圖乙。兩次推力的功率分別為P1、P2。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br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9.(3分)如圖為硫酸性質(zhì)的知識歸納,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br />
A.若鹽為氯化鋇溶液,則反應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若金屬氧化物為氧化鐵,則反應后溶液呈黃色
C.若金屬分別為鋅和銀,都可以觀察到大量氣泡
D.若堿為氫氧化鐵,可以觀察到紅褐色固體溶解
10.(3分)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臺比賽中,我國運動員谷愛凌在最后一跳突破個人極限勇奪冠軍。比賽時,她在騰空后繼續(xù)向上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B.動能增大,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增大
C.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少,機械能減少
D.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不變
11.(3分)堿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是因為都含有OH﹣。下列物質(zhì)在與氫氧化鈣溶液發(fā)生反應的過程中,實質(zhì)上并沒有參與反應的是( ?。?br />
A.CuSO4 B.Na2CO3 C.CO2 D.HCl
12.(3分)如圖所示,甲、乙和丙是三個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在離地同一高度處以大小相等的速度v,則( )
A.拋出時甲球的機械能大于其他兩個球
B.拋出后乙球的機械能先增大后減小
C.第一次落地時甲球的動能最大,丙球的動能最小
D.落地后第一次反彈到最高點時甲、乙兩球的高度相同
13.(3分)某些金屬氫化物與水反應可生成堿和氫氣,如CaH2+2H2O═Ca(OH)2+2H2↑,NaH與CaH2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則將NaH放入足量的稀鹽酸中,生成的新物質(zhì)為( ?。?br />
A.NaOH和H2 B.NaOH和NaCl
C.NaOH、H2和NaCl D.NaCl和H2
14.(3分)去年我國臺灣省發(fā)生地震,一個結構堅固的水塔因地基松軟而傾斜,為阻止水塔繼續(xù)傾斜,鋼纜對水塔拉力最小的是( ?。?br />
A. B.
C. D.
15.(3分)向鹽酸和氯化銅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質(zhì)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chǎn)點溶液中的pH<7
B.bc段(不含b、c點)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Cl2+2NaOH═Cu(OH)2↓+2NaCl
C.c點溶液中含有兩種溶質(zhì)
D.整個變化過程中氯離子的數(shù)目沒有改變
二、填空題(共32分)
16.(4分)請完成以下物質(zhì)的判斷:
(1)在①鹽酸、②燒堿、③干冰、④氧氣、⑤熟石灰五種物質(zhì)中,幫助人體消化的是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用于急救病人的是 。(填序號)
(2)在下列氣體中,不能用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干燥的是 ?。ㄌ钚蛱枺?。
①O2
②CO2
③NH3
④SO2
⑤HCl
17.(4分)小明打掃衛(wèi)生時發(fā)現(xiàn)地磚上的鐵銹(主要成分Fe2O3)用水很難清洗,決定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這難題,他進行了如下活動:
①通過測試pH,尋找除銹劑,結果如表:
物品
食用醋
洗潔精
油污凈
潔廁靈
pH
3
10
13
1
②將少量潔廁靈倒在地磚的銹斑上,進行擦拭沖洗,鐵銹很快被清除;
③查閱資料得知,“潔廁靈”主要成分是一些酸和多種其它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
根據(jù)上述材料,請回答:
(1)上述物品中,酸性最強的是 ;
(2)如果潔廁靈中某酸的化學式為HR,該酸與鐵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br />
18.(4分)如圖所示為某同學投實心球的過程,實心球在b點離手,經(jīng)過最高點c
(1)該同學對實心球做功的階段是 ?。ㄌ睢癮b”、“bc”或“cd”)。
(2)經(jīng)過最高點c點時,實心球的動能 0(填“>”、“=”或“<”)。
19.(4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100g的金屬小球從導軌的a處自由滑下,依次經(jīng)過b處、c處,重力做功為 J;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小球克服導軌摩擦消耗的機械能為 J。
20.(4分)實驗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濃硫酸,放置一會兒后,可觀察到 。
(2)用溫度計的玻璃泡蘸取少量濃硫酸,放置在空氣中一會兒,可觀察到溫度計顯示溫度升高 。
(3)濃硫酸稀釋過程如圖所示,b中盛放的物質(zhì)是 ,a的作用是 。
21.(4分)某化學活動小組用圖總結了NaOH的四條化學性質(zhì)。
(1)為了驗證甲圖反應③能夠發(fā)生,你選擇的物質(zhì)是 ??;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2)依據(jù)甲圖反應④,NaOH溶液可以吸收工業(yè)尾氣中的SO2氣體,其化學方程式為: 。
(3)SO2氣體通入NaOH溶液前后,溶液的離子種類如圖乙所示,若甲圖①是酚酞 ?。ㄟx填“①”“②”或“③”)。
22.(4分)2022年春晚舞劇“青綠腰”中有個動作如圖,若將舞者身體視為杠桿,A點為身體重心,地面對右腳的支持力F為動力,人所受重力G為阻力 ?。ㄟx填“省力”或“費力”)杠桿。假設動力F方向及腿部形態(tài)保持不變,隨著上身緩緩直立,舞者會覺得右腳受力逐漸 ?。ㄟx填“增大”或“減小”)。
23.(4分)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托盤秤甲和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條AB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A、B是木條兩端,AD=BD,AC=DC。托盤秤甲和乙的中心各固定有一個大小和質(zhì)量不計的小木塊,B端放在托盤秤乙的小木塊上,甲的示數(shù)是6N N;若移動托盤秤甲,讓C點放在托盤秤甲的小木塊上 N。
三、實驗探究題(共46分)
24.(10分)某科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實驗,在老師引導下開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動。
【演示實驗】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混合,看不到明顯現(xiàn)象。
為證明氫氧化鈉能與稀硫酸發(fā)生反應,三位同學分別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
(1)測定溶液pH
小紅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用pH試紙測得pH變化如圖1所示,b點的含義是 。
(2)測混合過程中溫度變化
小明同學利用圖2實驗,發(fā)現(xiàn)U形玻璃管中左邊的紅墨水液面明顯下降(所加稀硫酸的體積忽略不計),得出了氫氧化鈉固體與稀硫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結論。你認為小明的實驗方案合理嗎?并說明理由: 。
(3)借助于酸堿指示劑
小亮同學通過圖3所示實驗,他觀察到 ,得到氫氧化鈉與稀硫酸恰好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結論。
【拓展延伸】
小亮同學繼續(xù)探究:圖3中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是什么呢?針對疑問,小亮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你認為哪個猜想是不合理的,并說明理由: 。
為了驗證小亮剩下的兩個猜想,下列哪些物質(zhì)單獨使用能完成該實驗? 。
A.銅
B.氧化銅
C.紫色石蕊試液
D.硝酸銀溶液
25.(12分)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如圖。
【查閱資料】Na2CO3溶液的pH>7,與鹽酸反應有氣泡產(chǎn)生,與Ca(OH)2溶液反應有白色沉淀生成。
【對固體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 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實驗和推斷】
(1)若現(xiàn)象a為有氣泡產(chǎn)生,則加入的A溶液是 ,說明氫氧化鈉已經(jīng)變質(zhì),有氣泡產(chǎn)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若A是Ca(OH)2溶液,現(xiàn)象a有白色沉淀,現(xiàn)象b為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該實驗 ?。ㄌ睢澳堋被颉安荒堋保┱f明樣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當實驗現(xiàn)象a為 ,現(xiàn)象b為 ,則猜想Ⅱ成立。
26.(8分)在探究影響物體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時,小明猜想“物體的重力勢能可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大小有關”,并改進實驗裝置如圖,同時塑料筒的長度在一定范圍內(nèi)可以任意伸長。實驗時小明固定塑料筒長度不變,讓質(zhì)量不同的鐵球(橫截面積比可伸縮塑料筒?。?br />
(1)實驗中采用了轉換法,將小球的重力勢能大小轉化為 。
(2)在實驗過程中,小明發(fā)現(xiàn)圖釘下陷的相近,導致無法得出實驗結論 。
(3)改進后,小明又利用該裝置進一步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高度的關系”,得到了如表數(shù)據(jù) 。
1
2
3
4
5
鐵球質(zhì)量/克
5
10
10
15
20
下落高度/厘米
50
40
60
50
20
圖釘下陷深度/厘米
2
3.2
4.8
6
x
(4)推測x的大小為 。
27.(8分)小明在探究“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刻度均勻的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均為50g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則可以判斷此時的杠桿 ?。ㄌ睢笆恰被颉安皇恰保┨幱谄胶鉅顟B(tài)。
(2)實驗時,應先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還有一個優(yōu)點是 。
(3)在圖乙中的A點懸掛4個鉤碼,若要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則B點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應為 牛。
(4)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小明拉動杠桿從水平位置慢慢轉過一定角度,如圖丙所示。在此過程中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8.(8分)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NaOH與CO2是否發(fā)生反應,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
【方案一】從反應物角度探究NaOH與CO2是否發(fā)生反應。
(1)小誠同學設計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試管中,一段時間后打開止水夾K2發(fā)生了反應,他的理由是 。
(2)小施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圖2所示裝置驗證小劉同學的觀點。實驗時分別迅速將注射器內(nèi)的液體全部注入到裝滿CO2的甲乙燒瓶中,關閉注射器活塞,測得燒瓶內(nèi)壓強與時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
①乙裝置注射器中的液體X為 。
②該實驗能證明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的依據(jù)是 。
【方案二】從生成物角度探究NaOH與CO2是否發(fā)生反應。
【查閱資料】常溫下,NaOH與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g)如表。
NaOH
Na2CO3
17.3
<0.01
小珊同學根據(jù)上述資料設計如表所示實驗證明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將CO2氣體通入到 中
觀察到溶液變渾濁
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
四、說理題(共10分)
29.(6分)如圖甲所示,小球從某高度處靜止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并壓縮彈簧。從小球開始下落到將彈簧壓縮最短的過程中,小球的速度在變化,試畫出小球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大致圖象,并從能量轉化或二力平衡的角度說明每一段的意義。(提示:t1表示小球剛接觸彈簧的時刻,t3表示小球壓縮彈簧至最低點)
30.(4分)如圖所示裝置,小試管內(nèi)盛有神秘物質(zhì),滴管內(nèi)裝有稀鹽酸,反應前U形管兩側液面相平,把滴管內(nèi)的鹽酸滴入小試管里。若神秘物質(zhì)是碳酸鈣和金屬鋅
(1)最終回升后的液面 左端液面(選填“高于”、“低于”或“平于”)。
(2)分析出現(xiàn)以上現(xiàn)象的原因。
五、計算題(共27分)
31.(6分)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上各處粗糙程度相同。對木箱施加一個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如圖甲);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木箱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
(1)0﹣2s內(nèi),木箱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N;
(2)2﹣4s內(nèi),木箱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N;
(2)4﹣6s內(nèi),推力F對木箱做了多少功?
32.(6分)小金買了一輛按新國標生產(chǎn)的電動自行車,部分參數(shù)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質(zhì)量為60千克
項目
參數(shù)
最高車速(千來/小時)
25
整車質(zhì)量(千克)
40
電動自行車最大功率(瓦)
400
(1)小金在水平地面騎行時,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50cm2,則騎行的電動自行車對地面產(chǎn)生的壓強是多少帕?
(2)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騎電動自行車,勻速行駛10千米過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3)若小金騎行過程中電動車以最大功率輸出,勻速行駛時的車速為多少?
33.(6分)如圖甲所示是小柯家廚房里的腳踏式翻蓋垃圾桶的實物圖,翻蓋的原理是利用了兩個杠桿和輕質(zhì)硬桿BC組合而成。圖乙是其示意圖:腳踏杠桿AO1B、O為支點,A為腳踏處,AO1=24cm,BO1=18cm;桶蓋杠桿DCO2,O2為支點,桶蓋的質(zhì)量為600g,桶蓋和連接桿的尺寸如圖乙所示,桶蓋質(zhì)量分布均勻,厚度不計,桶蓋閉合時,連接桿BC處于豎直狀態(tài)。請分析回答:
(1)出圖乙可知,則杠桿AO1B為 (選填“省力”“等臂”或“費力”)杠桿;
(2)若要把桶蓋翻開,作用在C點的力至少為多大?
(3)若將桶蓋翻開30°,桶蓋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34.(4分)某品牌爐具清潔劑的有效成分是氫氧化鈉,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想測定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含量。取200g爐具清潔劑倒入燒杯中,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的稀硫酸100g恰好完全反應。完成下列問題。
(1)計算該200g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為 。
(2)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結果精確到0.1%)(寫出計算過程)
35.(5分)《奔跑吧兄弟》是一檔熱播的娛樂節(jié)目,其中蘊含著許多科學知識。
(1)節(jié)目最刺激的游戲是“撕名牌”,隊員在奔跑過程中,將體內(nèi)的 能轉化為機械能。
(2)A期節(jié)目中,紅藍兩隊經(jīng)過前期比賽分到兩輛不同大小的卡丁車爭奪最后的通關秘鑰,兩車功率之比2:1,則兩車做功之比為 ,兩車所受牽引力之比為 。
(3)B期節(jié)目中,隊員用水槍將某無色酚酞溶液噴射到對方的“名牌”上,“名牌”立即變紅色 ??;
A.礦泉水
B.白醋
C.純堿溶液
D.食鹽溶液
E.澄清石灰水
(4)D期節(jié)目中,藍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變得澄清透明,“污水”是單寧酸和硫酸亞鐵溶液混合后發(fā)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形成的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則X的化學式為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附屬學校九年級(上)月考科學試卷(10月份)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3分,共45分)
1.(3分)夾纈,是溫州蒼南印花染色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主要采用紋樣對稱的花版,緊夾絲織物,故專家稱其為“藍夾纈”。根據(jù)信息,回答問題。
小博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染色時,染液堿性較弱,布料染的顏色會較淺( ?。?br />
A.A B.B C.C D.D
【答案】C
【分析】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且pH越大,堿性越強;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呈酸性,酸性越強,呈堿性,堿性越強,所以C符合題意。
故選:C。
2.(3分)某智能百葉窗的葉片上貼有太陽能板,在光照時發(fā)電,給電動機供電以調(diào)節(jié)百葉窗的開合。該過程中發(fā)生的能量轉換是( ?。?br />
A.電能→機械能→光能 B.光能→機械能→電能
C.光能→電能→機械能 D.機械能→電能→光能
【答案】C
【分析】太陽能電池板,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電動機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解答】解:太陽能板,在光照時發(fā)電;電能供給電動機,調(diào)節(jié)百葉窗的開合。
故選:C。
3.(3分)下列物質(zhì)的俗稱及化學式正確的是( ?。?br />
A.氫氧化鈉、苛性鈉、NaOH
B.氫氧化鐵、鐵銹、Fe(OH)3
C.氧化鈣、熟石灰、CaO
D.氯化鈉、鹽酸、NaCl
【答案】A
【分析】根據(jù)常見化學物質(zhì)的名稱、俗稱、化學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氫氧化鈉俗稱火堿、苛性鈉,故選項正確。
B、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2O3,故選項錯誤。
C、氧化鈣的俗稱是生石灰,氫氧化鈣的俗稱是熟石灰或消石灰。
D、氯化鈉的俗稱是食鹽,鹽酸的化學式為HCl。
故選:A。
4.(3分)研究表明,人步行時,每走一步重心(重力的集中點),請你估算一個中學生正常步行時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約為( ?。?br />
A.0.5W B.5W C.50W D.500W
【答案】C
【分析】先估算中學生的步距,已知人步行時重心升降的幅度約為步行距離的0.1倍,據(jù)此求得每走一步人重心上升的高度,中學生的質(zhì)量約為50kg,根據(jù)重力公式求出其重力,再根據(jù)W=Gh可求得每走一步克服重力做的功;
估算出中學生步行的平均速度,根據(jù)v=算出走一步需要的時間,再根據(jù)P=求出功率。
【解答】解:
中學生的步距約為0.5m,根據(jù)題意可知每走一步重心上升的高度Δh=7.1L=0.7×0.5m=6.05m,
中學生的質(zhì)量約為50kg,其重力約為:G=mg=50kg×10N/kg=500N,
每走一步克服重力做的功:W=GΔh=500N×0.05m=25J;
中學生步行的平均速度約為1m/s,
根據(jù)v=得走一步需要的時間:
t===3.5s,
則中學生正常步行時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約為:
P===50W。
故選:C。
5.(3分)根據(jù)堿的性質(zhì),對氫氧化銅性質(zhì)描述正確的是( ?。?br />
A.Cu(OH)2能跟鹽溶液反應,生成新堿和新鹽
B.Cu(OH)2能跟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
C.Cu(OH)2放入水中,其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D.以上三種說法都正確
【答案】B
【分析】根據(jù)堿的化學性質(zhì)(能與酸堿指示劑、非金屬氧化物、酸、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Cu(OH)2難溶于水,不能跟鹽溶液反應。
B、Cu(OH)2能跟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
C、Cu(OH)3難溶于水,放入水中,故選項說法錯誤。
D、由于B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6.(3分)小明在按壓式訂書機的N點施加壓力,將訂書機釘入M點下方的紙條中,能正確表示他使用該訂書機時的杠桿示意圖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據(jù)杠桿上的支點、動力、阻力的定義分析即可判斷出正確的選項;
【解答】解:據(jù)圖可知,當按壓訂書機時,即為支點,即動力作用點;而裝訂的物體對訂書機有一個向上的阻力,阻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故選:A。
7.(3分)下列現(xiàn)象描述以及對現(xiàn)象的解釋敘述不正確的是( ?。?br />
A.濃鹽酸敞口放置質(zhì)量會變小,因為濃鹽酸易揮發(fā)
B.濃硫酸敞口放置質(zhì)量會變小,因為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C.固態(tài)氫氧化鈉可以做氧氣的干燥劑,因為它具有潮解吸水的性質(zhì)
D.盛石灰水的試劑瓶存放時間久了內(nèi)壁會附有白膜,因為氫氧化鈣會與二氧化碳反應
【答案】B
【分析】A、根據(jù)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氫氧化鈉固體具有吸水性,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堿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敞口放置質(zhì)量會變小,易揮發(fā)。
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質(zhì)量會變大。
C、固態(tài)氫氧化鈉可以做氧氣的干燥劑,故選項說法正確。
D、盛石灰水的試劑瓶存放時間久了內(nèi)壁會附有白膜,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8.(3分)同一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線運動。當物體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1時,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圖像如圖甲;當物體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2時,運動的速度和時間圖像如圖乙。兩次推力的功率分別為P1、P2。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br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答案】B
【分析】(1)根據(jù)圖像確定物體兩次的運動狀態(tài),然后根據(jù)其運動狀態(tài)得出推力和摩擦力的關系,再根據(jù)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得出兩次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進而得出兩次推力的大小關系;
(2)利用P===Fv比較其功率關系。
【解答】解:由圖像甲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甲===8m/s;
由圖像乙可知,物體的速度保持不變,速度大小為v乙=4m/s;
因為兩次都是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知,物體對地面的壓力不變,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不變1=F5;
已知v甲<v乙,由P===Fv可得1<P2。
故選:B。
9.(3分)如圖為硫酸性質(zhì)的知識歸納,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br />
A.若鹽為氯化鋇溶液,則反應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若金屬氧化物為氧化鐵,則反應后溶液呈黃色
C.若金屬分別為鋅和銀,都可以觀察到大量氣泡
D.若堿為氫氧化鐵,可以觀察到紅褐色固體溶解
【答案】C
【分析】根據(jù)稀硫酸可以與指示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五類物質(zhì)反應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生成沉淀BaSO4,故A正確;
B、硫酸與氧化鐵反應生成硫酸鐵3+,呈黃色,故B正確;
C、鋅比較活潑(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H之前),銀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H之后,沒有氣泡產(chǎn)生;
D、硫酸與氫氧化鐵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故D正確。
故選:C。
10.(3分)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臺比賽中,我國運動員谷愛凌在最后一跳突破個人極限勇奪冠軍。比賽時,她在騰空后繼續(xù)向上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B.動能增大,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增大
C.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少,機械能減少
D.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不變
【答案】D
【分析】判斷人與滑雪板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的變化,從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考慮。
(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速度。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被舉得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3)機械能為動能和勢能的和。
【解答】解:比賽時,她在騰空后繼續(xù)向上的過程中,她的機械能是守恒的,速度變小,高度變大;故D正確。
故選:D。
11.(3分)堿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是因為都含有OH﹣。下列物質(zhì)在與氫氧化鈣溶液發(fā)生反應的過程中,實質(zhì)上并沒有參與反應的是( ?。?br />
A.CuSO4 B.Na2CO3 C.CO2 D.HCl
【答案】B
【分析】根據(jù)堿的化學性質(zhì)(能與酸堿指示劑、非金屬氧化物、酸、鹽等反應),堿的通性是氫氧根離子表現(xiàn)出來的進行分析。
【解答】解:A、氫氧化鈣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鈣,故A錯誤;
B、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故B正確;
C、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故C錯誤;
D、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故D錯誤。
故選:B。
12.(3分)如圖所示,甲、乙和丙是三個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在離地同一高度處以大小相等的速度v,則( ?。?br />
A.拋出時甲球的機械能大于其他兩個球
B.拋出后乙球的機械能先增大后減小
C.第一次落地時甲球的動能最大,丙球的動能最小
D.落地后第一次反彈到最高點時甲、乙兩球的高度相同
【答案】D
【分析】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的總和;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被舉的高度有關。
【解答】解:
AB、三個小球的質(zhì)量相同,速度相同;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不計能量損失,機械能守恒,故AB錯誤;
C、三個小球的機械能是相同的,由于機械能守恒,所以,故C錯誤;
D、落地后第一次反彈到最高點時,甲,且動能都為0、乙兩球的重力勢能相同,故D正確。
故選:D。
13.(3分)某些金屬氫化物與水反應可生成堿和氫氣,如CaH2+2H2O═Ca(OH)2+2H2↑,NaH與CaH2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則將NaH放入足量的稀鹽酸中,生成的新物質(zhì)為( )
A.NaOH和H2 B.NaOH和NaCl
C.NaOH、H2和NaCl D.NaCl和H2
【答案】D
【分析】根據(jù)題意,某些金屬氫化物與水反應可生成堿和氫氣,如 CaH2+2H2O═Ca(OH)2+2H2↑,NaH 與 CaH2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則將 NaH 放入足量的稀鹽酸中,NaH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水,據(jù)此結合堿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某些金屬氫化物與水反應可生成堿和氫氣,如 CaH2+2H7O═Ca(OH)2+2H4↑,NaH 與CaH2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則將NaH 放入足量的稀鹽酸中,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則氫氧化鈉完全反應2。
故選:D。
14.(3分)去年我國臺灣省發(fā)生地震,一個結構堅固的水塔因地基松軟而傾斜,為阻止水塔繼續(xù)傾斜,鋼纜對水塔拉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況下,動力臂越大,動力將越小。
【解答】解:
圖中的水塔可看作一根杠桿,與地面的接觸點為支點,鋼纜的拉力為動力;
由下圖可知,O為支點,以OB為力臂時動力臂最長,拉力的方向應垂直于杠桿斜向上。
故選:B。
15.(3分)向鹽酸和氯化銅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質(zhì)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chǎn)點溶液中的pH<7
B.bc段(不含b、c點)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Cl2+2NaOH═Cu(OH)2↓+2NaCl
C.c點溶液中含有兩種溶質(zhì)
D.整個變化過程中氯離子的數(shù)目沒有改變
【答案】C
【分析】向鹽酸和氯化銅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后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
【解答】解:A、a點溶液中含有氯化銅,pH<7;
B、bc段(不含b2+6NaOH═Cu(OH)2↓+2NaCl。該選項說法正確;
C、c點溶液中含有4種溶質(zhì),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整個變化過程中氯離子的數(shù)目沒有改變。
故選:C。
二、填空題(共32分)
16.(4分)請完成以下物質(zhì)的判斷:
(1)在①鹽酸、②燒堿、③干冰、④氧氣、⑤熟石灰五種物質(zhì)中,幫助人體消化的是 ?、佟?,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荨?,用于急救病人的是 ?、堋 #ㄌ钚蛱枺?br />
(2)在下列氣體中,不能用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干燥的是 ②④⑤?。ㄌ钚蛱枺?。
①O2
②CO2
③NH3
④SO2
⑤HCl
【答案】(1)①;⑤;④;
(2)②④⑤。
【分析】物質(zhì)的結構決定物質(zhì)的性質(zhì),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物質(zhì)的用途.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用途的關系,可以依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行分析。
【解答】解:(1)人的胃液中含有鹽酸,可以幫助人體消化;熟石灰顯堿性,能夠與酸反應,故選:、⑤,用于急救病人的是氧氣;
(2)氫氧化鈉固體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劑,因此在下列氣體中、二氧化硫,因此不能用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干燥的是②④⑤。
故答案為:
(1)①;⑤;④;
(2)②④⑤。
17.(4分)小明打掃衛(wèi)生時發(fā)現(xiàn)地磚上的鐵銹(主要成分Fe2O3)用水很難清洗,決定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這難題,他進行了如下活動:
①通過測試pH,尋找除銹劑,結果如表:
物品
食用醋
洗潔精
油污凈
潔廁靈
pH
3
10
13
1
②將少量潔廁靈倒在地磚的銹斑上,進行擦拭沖洗,鐵銹很快被清除;
③查閱資料得知,“潔廁靈”主要成分是一些酸和多種其它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
根據(jù)上述材料,請回答:
(1)上述物品中,酸性最強的是 潔廁靈??;
(2)如果潔廁靈中某酸的化學式為HR,該酸與鐵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HR+Fe2O3═2FeR3+3H2O?。?br />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分析】(1)根據(jù)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進行解答,當溶液的pH小于7時,溶液顯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進行分析;
(2)根據(jù)HR與鐵銹反應生成鹽和水進行解答.
【解答】解:(1)當溶液的pH小于7時,溶液顯酸性,酸性越強;
(2)HR與鐵銹反應生成鹽和水,化學方程式為:6HR+Fe4O3═2FeR6+3H2O.
故答案為:(1)油污凈;
(2)3HR+Fe2O3═6FeR3+3H3O.
18.(4分)如圖所示為某同學投實心球的過程,實心球在b點離手,經(jīng)過最高點c
(1)該同學對實心球做功的階段是 ab?。ㄌ睢癮b”、“bc”或“cd”)。
(2)經(jīng)過最高點c點時,實心球的動能 ?。尽?(填“>”、“=”或“<”)。
【答案】(1)ab;(2)>
【分析】(1)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是:一是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
(2)動能的大小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
【解答】解:(1)ab過程中揮動球,有力作用在球上,故有力做功,該同學沒有對球施加力;
(2)實心球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實心球在最高點c點時,此時動能不為0。
故答案為:(1)ab;(2)>。
19.(4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100g的金屬小球從導軌的a處自由滑下,依次經(jīng)過b處、c處,重力做功為 0.5 J;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小球克服導軌摩擦消耗的機械能為 0.3 J。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分析】知道小球的質(zhì)量,利用重力公式求小球重,又知道下降高度(在重力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利用W=Gh求重力做功;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實現(xiàn)了重力勢能和動能的相互轉化,同時小球要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機械能轉化為內(nèi)能;求出小球在ad兩點時的機械能,二者之差就是小球克服導軌摩擦消耗的機械能。
【解答】解:小球的重力:
G=mg=100×10﹣3kg×10N/kg=1N;
小球從a到b的過程中,重力做功:
W=Gh=6N×0.5m=7.5J;
由題意可知,小球在a,
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小球克服導軌摩擦消耗的機械能(即a到d過程中重力所做的功):
ΔE=mg(ha﹣hd)=1N×(8.5m﹣0.7m)=0.3J。
故答案為:7.5;0.5。
20.(4分)實驗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濃硫酸,放置一會兒后,可觀察到 小木棍蘸有硫酸的部位變黑 。
(2)用溫度計的玻璃泡蘸取少量濃硫酸,放置在空氣中一會兒,可觀察到溫度計顯示溫度升高 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 。
(3)濃硫酸稀釋過程如圖所示,b中盛放的物質(zhì)是 濃硫酸 ,a的作用是 攪拌,使熱量及時的擴散 。
【答案】(1)小木棍蘸有硫酸的部位變黑。
(2)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
(3)濃硫酸;攪拌,使熱量及時的擴散。
【分析】(1)根據(jù)濃硫酸具有脫水性,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jù)濃硫酸溶于水放熱,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jù)濃硫酸的稀釋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斷攪),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把木材等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結合生成水。
(2)用溫度計的液泡蘸取少量濃硫酸,放置在空氣中一會兒,其原因是
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
(3)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以使熱量及時的擴散,以防止酸液飛濺。
故答案為:
(1)小木棍蘸有硫酸的部位變黑。
(2)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
(3)濃硫酸;攪拌。
21.(4分)某化學活動小組用圖總結了NaOH的四條化學性質(zhì)。
(1)為了驗證甲圖反應③能夠發(fā)生,你選擇的物質(zhì)是 C??;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2)依據(jù)甲圖反應④,NaOH溶液可以吸收工業(yè)尾氣中的SO2氣體,其化學方程式為: 2NaOH+SO2=Na2SO3+H2O 。
(3)SO2氣體通入NaOH溶液前后,溶液的離子種類如圖乙所示,若甲圖①是酚酞?、冖邸。ㄟx填“①”“②”或“③”)。
【答案】(1)C;
(2)2NaOH+SO2=Na2SO3+H2O;
(3)②③。
【分析】(1)根據(jù)鹽的定義及復分解反應的條件進行分析;
(2)根據(jù)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鈉的反應進行分析;
(3)根據(jù)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前后微粒種類的變化進行分析。
【解答】(1)反應③為氫氧化鈉和鹽的反應,碳酸鈉、硝酸鋇均屬于鹽、硝酸鋇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則應選擇氯化鐵。
(2)二氧化硫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Na2SO3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5NaOH+SO2=Na2SO7+H2O。
(3)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硫反應前后,鈉離子不變,則反應后酚酞仍為紅色,結合圖中變化。
故答案為:(1)C;
(2)2NaOH+SO8=Na2SO3+H4O;
(3)②③。
22.(4分)2022年春晚舞劇“青綠腰”中有個動作如圖,若將舞者身體視為杠桿,A點為身體重心,地面對右腳的支持力F為動力,人所受重力G為阻力 省力?。ㄟx填“省力”或“費力”)杠桿。假設動力F方向及腿部形態(tài)保持不變,隨著上身緩緩直立,舞者會覺得右腳受力逐漸 減小 (選填“增大”或“減小”)。
【答案】省力;減小。
【分析】根據(jù)力臂的定義分析力臂的大??;根據(jù)力臂長度的變化分析用力的變化。
【解答】解:若將此時舞者身體視為杠桿,O點為支點,右腿對身體的支持力F為動力,該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假設動力F方向不變,隨著人緩緩站起,因此舞者會覺得右腳受力逐漸減小。
故答案為:省力;減小。
23.(4分)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托盤秤甲和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條AB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A、B是木條兩端,AD=BD,AC=DC。托盤秤甲和乙的中心各固定有一個大小和質(zhì)量不計的小木塊,B端放在托盤秤乙的小木塊上,甲的示數(shù)是6N 24 N;若移動托盤秤甲,讓C點放在托盤秤甲的小木塊上 16 N。
【答案】24;16。
【分析】A點和B點對木條的支持力與木條對A點和B點的壓力分別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據(jù)此得出A點和B點的支持力,對木條受力分析可知受到豎直向上A點的支持力和B點的支持力、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木條受到的合力為零求出木條的重力,把A點看做支點時,B點的支持力為動力,木條的重力為阻力,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求出木條重心的位置;若移動甲,讓C點放在甲上時,把C點看做支點時,B點的支持力為動力,木條的重力G為阻力,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出等式即可求出B點的支持力,根據(jù)B點對木條的支持力與木條對B點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據(jù)此得出木條對B點的壓力即為此時乙的示數(shù)。
【解答】解:圖中等效圖如下圖所示,重力的作用點為E,
因A點和B點對木條的支持力與木條對A點和B點的壓力分別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所以,F(xiàn)A支=FA壓=6N,F(xiàn)B支=FB壓=18N,
對木條受力分析可知:
受到豎直向上A點的支持力FA支和B點的支持力FB支、豎直向下的重力G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
由木條受到的合力為零可得,木條的重力:
G=FA支+FB支=6N+18N=24N,
設AC為L,由AD=BD,木條AB的長度為7L,
把A點看做支點時,B點的支持力為動力,
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B支?4L=G?AE,
解得:AE===3L,
若移動甲,讓C點放在甲上時
把C點看做支點時,B點的支持力FB支′為動力,其力臂為3L,其力臂為5L,
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B支′?3L=G?2L,
解得:FB支′=G=,
因B點對木條的支持力與木條對B點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所以,此時木條對B點的壓力FB壓′=FB支′=16N,
則乙的示數(shù)為16N。
故答案為:24;16。
三、實驗探究題(共46分)
24.(10分)某科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實驗,在老師引導下開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動。
【演示實驗】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混合,看不到明顯現(xiàn)象。
為證明氫氧化鈉能與稀硫酸發(fā)生反應,三位同學分別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
(1)測定溶液pH
小紅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用pH試紙測得pH變化如圖1所示,b點的含義是 硫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
(2)測混合過程中溫度變化
小明同學利用圖2實驗,發(fā)現(xiàn)U形玻璃管中左邊的紅墨水液面明顯下降(所加稀硫酸的體積忽略不計),得出了氫氧化鈉固體與稀硫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結論。你認為小明的實驗方案合理嗎?并說明理由: 不合理,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也會放熱 。
(3)借助于酸堿指示劑
小亮同學通過圖3所示實驗,他觀察到 溶液由紅色剛好變成無色時 ,得到氫氧化鈉與稀硫酸恰好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結論。
【拓展延伸】
小亮同學繼續(xù)探究:圖3中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是什么呢?針對疑問,小亮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你認為哪個猜想是不合理的,并說明理由: 猜想三,H2SO4和NaOH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 。
為了驗證小亮剩下的兩個猜想,下列哪些物質(zhì)單獨使用能完成該實驗? BC 。
A.銅
B.氧化銅
C.紫色石蕊試液
D.硝酸銀溶液
【答案】(1)硫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2)不合理,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也會放熱;
(3)溶液由紅色剛好變成無色時;
【拓展延伸】猜想三,H2SO4和NaOH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BC。
【分析】(1)根據(jù)溶液的pH=7來分析解答;
(2)根據(jù)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會放出熱量來分析解答;
(3)根據(jù)氫氧化鈉與稀硫酸恰好發(fā)生化學反應來分析解答;
【拓展延伸】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酸的性質(zhì)來分析。
【解答】解:(1)b點的pH等于7,其含義是硫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2)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也會放出熱量,則該實驗方案是不合理的;
(3)酚酞在堿性溶液中顯紅色,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無色,他觀察到溶液由紅色剛好變成無色時;
【拓展延伸】H2SO8和NaOH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硫酸鈉溶液呈中性,溶液呈酸性;
A、銅不能與硫酸反應,故A不符合題意;
B、氧化銅能與硫酸反應生成藍色的硫酸銅溶液,現(xiàn)象不同,故B符合題意;
C、紫色石蕊試液在中性溶液中不變色,現(xiàn)象不同,故C符合題意;
D、硝酸銀溶液能與硫酸鈉和硫酸均能反應生成硫酸銀這種微溶于水的物質(zhì),無法驗證;
故選:BC。
故答案為:(1)硫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2)不合理,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也會放熱;
(3)溶液由紅色剛好變成無色時;
【拓展延伸】猜想三,H2SO4和NaOH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BC。
25.(12分)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如圖。
【查閱資料】Na2CO3溶液的pH>7,與鹽酸反應有氣泡產(chǎn)生,與Ca(OH)2溶液反應有白色沉淀生成。
【對固體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 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實驗和推斷】
(1)若現(xiàn)象a為有氣泡產(chǎn)生,則加入的A溶液是 稀鹽酸 ,說明氫氧化鈉已經(jīng)變質(zhì),有氣泡產(chǎn)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CO2↑+H2O 。
(2)若A是Ca(OH)2溶液,現(xiàn)象a有白色沉淀,現(xiàn)象b為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CaCO3 ,該實驗 不能 (填“能”或“不能”)說明樣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當實驗現(xiàn)象a為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現(xiàn)象b為 溶液不變色 ,則猜想Ⅱ成立。
【答案】(1)稀鹽酸;Na2CO3+2HCl=2NaCl+CO2↑+H2O;
(2)CaCO3;不能;
(3)產(chǎn)生白色沉淀;溶液不變色。
【分析】(1)根據(jù)稀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來分析解答;
(2)根據(jù)氫氧化鈣溶液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鈣來分析解答;根據(jù)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鈉來分析判斷;
(3)根據(jù)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和氯化鈉來分析解答;根據(jù)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來分析解答。
【解答】解:(1)若現(xiàn)象a為有氣泡產(chǎn)生,則加入的A溶液是稀鹽酸,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2CO3+3HCl=2NaCl+CO2↑+H7O;
(2)若A是Ca(OH)2溶液,現(xiàn)象a有白色沉淀,b為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這是因為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鈉;
(3)若A是CaCl2溶液,猜想Ⅱ成立2CO3,CaCl2溶液與Na2CO3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則實驗現(xiàn)象a為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現(xiàn)象b為溶液不變色。
故答案為:(1)稀鹽酸;Na2CO2+2HCl=2NaCl+CO8↑+H2O;
(2)CaCO3;不能;
(3)產(chǎn)生白色沉淀;溶液不變色。
26.(8分)在探究影響物體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時,小明猜想“物體的重力勢能可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大小有關”,并改進實驗裝置如圖,同時塑料筒的長度在一定范圍內(nèi)可以任意伸長。實驗時小明固定塑料筒長度不變,讓質(zhì)量不同的鐵球(橫截面積比可伸縮塑料筒?。?br />
(1)實驗中采用了轉換法,將小球的重力勢能大小轉化為 圖釘下陷的深度 。
(2)在實驗過程中,小明發(fā)現(xiàn)圖釘下陷的相近,導致無法得出實驗結論 增大小球的質(zhì)量差別 。
(3)改進后,小明又利用該裝置進一步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高度的關系”,得到了如表數(shù)據(jù) 當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的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
1
2
3
4
5
鐵球質(zhì)量/克
5
10
10
15
20
下落高度/厘米
50
40
60
50
20
圖釘下陷深度/厘米
2
3.2
4.8
6
x
(4)推測x的大小為 3.2 。
【答案】(1)圖釘下陷的深度;(2)增大小球的質(zhì)量差別;(3)當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的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4)3.2。
【分析】(1)小球的重力勢能大小通過圖釘下陷的深度來反映,這是轉換法的應用;
(2)圖釘下陷的深度相近,說明做功相差較小,重力勢能差別不大,根據(jù)有關因素改變重力勢能大小;
(3)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有質(zhì)量和高度,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回答;
(4)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高度相同時小球的質(zhì)量擴大幾倍,圖釘下陷深度擴大幾倍,質(zhì)量相同時,小球的高度擴大幾倍,圖釘下陷深度擴大幾倍,據(jù)此計算當鐵球質(zhì)量為20g、下落高度是20cm時圖釘下陷深度。
【解答】解:(1)小球的重力勢能大小通過圖釘下陷的深度來反映,這是轉換法的應用;
(2)圖釘下陷的深度相近,說明做功相差較小,因而增大質(zhì)量差別;
(3)要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高度的關系”,應控制小球質(zhì)量相同,根據(jù)第2,小球下落的高度越高,故可得出的結論是:當質(zhì)量一定時,重力勢能越大;
(4)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高度相同時小球的質(zhì)量擴大幾倍,圖釘下陷深度擴大幾倍,小球的高度擴大幾倍;當鐵球質(zhì)量為20g,質(zhì)量是第2組的4倍,所以圖釘下陷深度是3.2cm×7×0.5=2.2cm。
故答案為:(1)圖釘下陷的深度;(2)增大小球的質(zhì)量差別,物體的高度越高;(4)3.5。
27.(8分)小明在探究“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刻度均勻的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均為50g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則可以判斷此時的杠桿 是 (填“是”或“不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
(2)實驗時,應先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還有一個優(yōu)點是 便于測量力臂大小 。
(3)在圖乙中的A點懸掛4個鉤碼,若要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則B點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應為 1 牛。
(4)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小明拉動杠桿從水平位置慢慢轉過一定角度,如圖丙所示。在此過程中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是;(2)便于測量力臂大??;(3)1;(4)不變。
【分析】(1)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時,杠桿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
(2)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大??;
(3)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算出拉力大?。?br />
(4)圖丙使杠桿由水平位置緩慢轉動到圖中位置,動力臂、阻力臂都變小,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特點可知,力臂比值不變,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確定力的變化。
【解答】解:(1)杠桿靜止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
(2)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力臂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的長度;
(3)一個鉤碼的重力為G=mg=0.05kg×10N/kg=0.5N,
設一個鉤碼的重為G,一個格為L
F×4L=4G×7L,
解得,F(xiàn)=2G=2×5.5N=1N;
(4)力臂等于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如圖丙所示,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變小,但是根據(jù)三角形的相似性,所以拉力大小不變。
故答案為:(1)是;(2)便于測量力臂大??;(4)不變。
28.(8分)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NaOH與CO2是否發(fā)生反應,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
【方案一】從反應物角度探究NaOH與CO2是否發(fā)生反應。
(1)小誠同學設計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試管中,一段時間后打開止水夾K2發(fā)生了反應,他的理由是 二氧化碳會溶于水并與水反應 。
(2)小施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圖2所示裝置驗證小劉同學的觀點。實驗時分別迅速將注射器內(nèi)的液體全部注入到裝滿CO2的甲乙燒瓶中,關閉注射器活塞,測得燒瓶內(nèi)壓強與時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
①乙裝置注射器中的液體X為 45mL蒸餾水 。
②該實驗能證明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的依據(jù)是 最終甲燒瓶內(nèi)壓強比乙燒瓶更小 。
【方案二】從生成物角度探究NaOH與CO2是否發(fā)生反應。
【查閱資料】常溫下,NaOH與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g)如表。
NaOH
Na2CO3
17.3
<0.01
小珊同學根據(jù)上述資料設計如表所示實驗證明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將CO2氣體通入到 NaOH的乙醇溶液 中
觀察到溶液變渾濁
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
【答案】【方案一】
(1)二氧化碳會溶于水并與水反應;
(2)①結合題意分析物質(zhì);②結合二氧化碳反應進行量的分析;
【方案二】NaOH的乙醇溶液。
【分析】【方案一】
(1)結合二氧化碳溶解性和水反應進行分析;
(2)①45mL蒸餾水;②最終甲燒瓶內(nèi)壓強比乙燒瓶更小
【方案二】結合對照實驗進行分析。
【解答】解:【方案一】
(1)因為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且二氧化碳也可以和水反應,故答案為:二氧化碳會溶于水并與水反應;
(2)①為了控制變量,加入的體積應該是45mL,也可以和氫氧化鈉反應,故答案為:①45mL蒸餾水;
【方案二】為了驗證上述實驗,需要將水換成其他溶劑,故答案為:NaOH的乙醇溶液。
四、說理題(共10分)
29.(6分)如圖甲所示,小球從某高度處靜止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并壓縮彈簧。從小球開始下落到將彈簧壓縮最短的過程中,小球的速度在變化,試畫出小球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大致圖象,并從能量轉化或二力平衡的角度說明每一段的意義。(提示:t1表示小球剛接觸彈簧的時刻,t3表示小球壓縮彈簧至最低點)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分析】小球在整個過程分成幾個階段:小球從某高度處靜止下落到接觸彈簧;從接觸到彈簧到彈簧對小球彈力等于其重力的階段;從彈力等于重力到彈力大于小球重力。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答:
小球從開始下落到最后靜止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小球從某高度從靜止落下到接觸彈簧的階段,由于小球只受到重力;
(2)小球接觸到彈簧后,彈簧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彈力,彈力增大,此階段小球仍加速下落,速度達到最大;
(3)從小球受到彈力等于小球重力開始,小于受到彈力增大到大于其重力,直到彈簧壓縮最短小球速度變?yōu)?。
由此畫出小球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圖象如圖所示:
30.(4分)如圖所示裝置,小試管內(nèi)盛有神秘物質(zhì),滴管內(nèi)裝有稀鹽酸,反應前U形管兩側液面相平,把滴管內(nèi)的鹽酸滴入小試管里。若神秘物質(zhì)是碳酸鈣和金屬鋅
(1)最終回升后的液面 低于 左端液面(選填“高于”、“低于”或“平于”)。
(2)分析出現(xiàn)以上現(xiàn)象的原因。
【答案】(1)低于;
(2)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且反應放熱,都使右側液面下降,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且溶液溫度降低,而氫氣與氫氧化鈉不反應,仍然在右側的U型管中,使得壓強比原來大,因此U型管內(nèi)液面出現(xiàn)右側下降再回升,最終回升后的液面仍然低于左端液面。
【分析】根據(jù)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及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進行分析。
【解答】解: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都使右側氣壓增大,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能反應,仍然在右側的U型管中,因此當反應結束后溶液溫度降低,最終回升后的液面仍然低于左端液面。
故答案為:(1)低于;
(2)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都使右側液面下降,而氫氣與氫氧化鈉不反應,使得壓強比原來大,最終回升后的液面仍然低于左端液面。
五、計算題(共27分)
31.(6分)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上各處粗糙程度相同。對木箱施加一個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如圖甲);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木箱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
(1)0﹣2s內(nèi),木箱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1 N;
(2)2﹣4s內(nèi),木箱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2 N;
(2)4﹣6s內(nèi),推力F對木箱做了多少功?
【答案】(1)1;(2)2;(3)推力F對木箱做功16J。
【分析】(1)根據(jù)圖丙可知0~2s內(nèi)木箱的運動情況,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判斷推力和摩擦力的大小關系;
(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
(3)先由速度﹣時間圖像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然后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判斷物體是否受平衡力作用;根據(jù)由F﹣t圖像求出物體受到的推力,然后由二力平衡的條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根據(jù)W=Fs可求功。
【解答】解:(1)由圖可知,0~2s內(nèi)木箱的速度為6,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木箱所受摩擦力大小為1N;
(2)由v﹣t圖像可知,在4s~3木箱做勻速直線運動,由F﹣t圖像可知在4s~6s內(nèi)推力F=4N,由于在整個過程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不變,故2﹣4s內(nèi);
(3)3﹣6s內(nèi),木箱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1;(2)2。
32.(6分)小金買了一輛按新國標生產(chǎn)的電動自行車,部分參數(shù)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質(zhì)量為60千克
項目
參數(shù)
最高車速(千來/小時)
25
整車質(zhì)量(千克)
40
電動自行車最大功率(瓦)
400
(1)小金在水平地面騎行時,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50cm2,則騎行的電動自行車對地面產(chǎn)生的壓強是多少帕?
(2)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騎電動自行車,勻速行駛10千米過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3)若小金騎行過程中電動車以最大功率輸出,勻速行駛時的車速為多少?
【答案】(1)騎行的電動自行車對地面產(chǎn)生的壓強是2×105Pa;
(2)勻速行駛10千米過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為8×105J;
(3)若小金騎行過程中電動車以最大功率輸出,勻速行駛時的車速為5m/s。
【分析】(1)根據(jù)G=mg求小金和電動自行車的總重力,電動自行車對地面壓力的大小等于小金和電動自行車的總重力,根據(jù)p=求電動自行車對地面產(chǎn)生的壓強;
(2)根據(jù)電動自行車在水平騎行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終為總重的0.08倍求出電動自行車受到的阻力,根據(jù)W=fs求出克服阻力做的功;
(3)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求出電動自行車的牽引力,利用P===Fv求勻速行駛時的車速。
【解答】解:(1)小金和電動自行車的總重力:G=mg=(40kg+60kg)×10N/kg=1000N,
電動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F壓=G=1000N,
電動自行車對地面產(chǎn)生的壓強:p===5×105Pa;
(2)由題意可知,電動自行車受到的阻力:f=0.08G=2.08×1000N=80N,
克服阻力做的功:W=fs=80N×10×103m=8×105J;
(3)因為電動自行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電動自行車的牽引力:F=f=80N,
由P===Fv可知==5m/s。
答:(1)騎行的電動自行車對地面產(chǎn)生的壓強是2×103Pa;
(2)勻速行駛10千米過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為8×105J;
(3)若小金騎行過程中電動車以最大功率輸出,勻速行駛時的車速為8m/s。
33.(6分)如圖甲所示是小柯家廚房里的腳踏式翻蓋垃圾桶的實物圖,翻蓋的原理是利用了兩個杠桿和輕質(zhì)硬桿BC組合而成。圖乙是其示意圖:腳踏杠桿AO1B、O為支點,A為腳踏處,AO1=24cm,BO1=18cm;桶蓋杠桿DCO2,O2為支點,桶蓋的質(zhì)量為600g,桶蓋和連接桿的尺寸如圖乙所示,桶蓋質(zhì)量分布均勻,厚度不計,桶蓋閉合時,連接桿BC處于豎直狀態(tài)。請分析回答:
(1)出圖乙可知,則杠桿AO1B為 省力?。ㄟx填“省力”“等臂”或“費力”)杠桿;
(2)若要把桶蓋翻開,作用在C點的力至少為多大?
(3)若將桶蓋翻開30°,桶蓋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答案】(1)省力;
(2)作用在C點的力至少為42N;
(3)若將桶蓋翻開30°,桶蓋克服重力做的功為0.88J。
【分析】(1)由圖乙可知,杠桿AO1B,知道各力臂大小,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即可判斷杠桿的類型;
(2)分析圖乙,杠桿O2CD以O2為支點,知道各力臂大小,知道桶蓋的質(zhì)量,利用重力公式求桶蓋的重,分別利用杠桿平衡條件求出作用在C點的力;
(3)根據(jù)三角形知識計算桶蓋重心升高的高度h,根據(jù)W=Gh求出功。
【解答】解:(1)圖乙中,杠桿AO1B,設腳對A點的作用力為F1,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AO2=F1×O1B,
已知AO3>O1B,
所以,F(xiàn)<F1,即杠桿AO5B是省力杠桿;
(2)設頂桿對桶蓋上C點的作用力為F,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DO2=F×CO2,
桶蓋的重為:G=mg=2.6kg×10N/kg=6N,
且力臂DO8的大小為:DO2=30cm+5cm=35cm,
則4N×35cm=F×5cm,解得:F=42N,
所以作用在C點的力至少為42N;
(3)若將桶蓋翻開30°,則桶蓋重心升高的高度為:h=0.8×35cm=17.5cm=0.175m,
克服桶蓋重力做的功為:W=Gh=mgh=3.5kg×10N/kg×0.175m=5.875J≈0.88J。
答:(1)省力;
(2)作用在C點的力至少為42N;
(3)若將桶蓋翻開30°,桶蓋克服重力做的功為0.88J。
34.(4分)某品牌爐具清潔劑的有效成分是氫氧化鈉,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想測定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含量。取200g爐具清潔劑倒入燒杯中,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的稀硫酸100g恰好完全反應。完成下列問題。
(1)計算該200g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為 8g 。
(2)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結果精確到0.1%)(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8g;
(2)4.7%。
【分析】(1)根據(jù)硫酸的質(zhì)量結合反應的方程式計算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和生成硫酸鈉的質(zhì)量;
(2)根據(jù)(1)中計算出的硫酸鈉的質(zhì)量進一步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解答】解:(1)設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為x,生成的硫酸鈉的質(zhì)量為y。
2NOH+H2SO7=Na2SO4+3H2O
80 98
x 100g×9.7% y
=
x=5g
=
y=14.5g
該200g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為8g;
(2)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0%≈7.7%。
故答案為:(1)8g;
(2)5.7%。
35.(5分)《奔跑吧兄弟》是一檔熱播的娛樂節(jié)目,其中蘊含著許多科學知識。
(1)節(jié)目最刺激的游戲是“撕名牌”,隊員在奔跑過程中,將體內(nèi)的 化學 能轉化為機械能。
(2)A期節(jié)目中,紅藍兩隊經(jīng)過前期比賽分到兩輛不同大小的卡丁車爭奪最后的通關秘鑰,兩車功率之比2:1,則兩車做功之比為 4:3 ,兩車所受牽引力之比為 4:3 。
(3)B期節(jié)目中,隊員用水槍將某無色酚酞溶液噴射到對方的“名牌”上,“名牌”立即變紅色 CE??;
A.礦泉水
B.白醋
C.純堿溶液
D.食鹽溶液
E.澄清石灰水
(4)D期節(jié)目中,藍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變得澄清透明,“污水”是單寧酸和硫酸亞鐵溶液混合后發(fā)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形成的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則X的化學式為 CO2 。
【答案】(1)化學;
(2)4:3;4:3;
(3)CE;
(4)CO2。
【分析】(1)根據(jù)能量轉化來分析;
(2)根據(jù)公式W紅:W藍=(P紅 t):(P藍 t)和 W=FS計算解答;
(3)根據(jù)無色酚酞溶液遇到堿性溶液變紅色原理來分析;
(4)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來分析。
【解答】解:(1)節(jié)目最刺激的游戲是“撕名牌”,隊員在奔跑過程中;
(2)兩車功率之比2:1,經(jīng)過相同路程所用時間之比為8:3
==×=;兩車做功之比為4:3;
(3)無色酚酞溶液遇到酸堿性溶液變紅色,將某無色酚酞溶液噴射到對方的“名牌”上、澄清石灰水;
(4)由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可知,反應前后氫原子都是100個,反應前碳原子是154個,其中2個包含在2X中,反應后氧原子應該是96個,則X的化學式為CO2。
故答案為:(1)化學;
(2)4:3;5:3;
(3)CE;
(4)CO2。
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月考科學試卷(12月份),共11頁。
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學附屬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題,共3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十四中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卷,共4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說理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