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驗室用KMnO4制氧氣并驗證氧氣的性質(zhì)。下列有關(guān)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A.檢查氣密性B.制氧氣
C.驗證氧氣收滿D.硫在氧氣中燃燒
【答案】A
【解析】A.檢査裝置氣密性方法是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故A正確;
B.高錳酸鉀是粉末狀的,為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要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故B不正確;
C.氧氣的驗滿,帶火星的木條要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已收集滿,故C不正確;
D.硫在氧氣中點燃生成的二氧化硫會污染空氣,,二氧化硫和水反應,則硫在O2中燃燒集氣瓶底部要加入水吸收二氧化硫,故D不正確。
故選A。
2.小華同學在用氯酸鉀加熱制取氧氣時,誤將高錳酸鉀加入試管中與氯酸鉀一起加熱,其操作的后果是收集到氧氣的質(zhì)量
A.不變B.減少C.增加D.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用氯酸鉀加熱制取氧氣時,將高錳酸鉀與氯酸鉀一起加熱,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生成的二氧化錳催化氯酸鉀分解又產(chǎn)生氧氣,因此收集到氧氣的質(zhì)量增加;故選C。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固定盛有藥品的試管時試管口稍微向上傾斜
B.導管口開始有氣泡冒出時,立即開始收集
C.實驗完畢后,先將導管移出水槽,再熄滅酒精燈
D.固定盛有藥品的試管時,鐵夾夾在試管中部
【答案】C
【解析】A.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為防止冷凝水倒流,試管時管口稍微向下傾斜,故錯誤;
B.當氣泡連續(xù)均勻的放出時,再收集氧氣,剛有氣泡產(chǎn)生立即收集,收集的氧氣不純,故錯誤;
C.先將導管移出水槽,然后再熄滅酒精燈,如果顛倒了,就會造成水倒流而炸裂試管,故正確;
D.固定盛有藥品的試管時,鐵夾夾在試管中上部,故錯誤。
故選C。
4.下面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操作:①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入試管中②用鐵夾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③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④點燃酒精燈加熱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⑥熄滅酒精燈⑦導氣管移出水面。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⑦⑥B.③②①④⑤⑥⑦ C.②①③④⑤⑥⑦D.③①②④⑤⑦⑥
【答案】D
【解析】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過程可簡記“查裝定點收離熄”,即③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①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入試管中、②用鐵夾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④點燃酒精燈加熱、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⑦導氣管移出水面、⑥熄滅酒精燈,則選D。
5.制取、收集CO2并驗證相關(guān)性質(zhì),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檢查裝置氣密性B.加入石灰石
C.收集CO2D.驗證CO2不支持燃燒
【答案】B
【解析】
A.檢查裝置氣密性:將導管置于水中,用手緊握試管,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不符合題意;
B.把密度較大的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玻璃容器時,應該先把容器橫放,把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豎起來,使藥品或金屬顆?;饺萜鞯撞?,以免打破容器。圖中操作錯誤,符合題意;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用萬用瓶收集二氧化碳,應“長進短出”,不符合題意;
D.將二氧化碳傾倒入燒杯中,蠟燭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中,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裝高錳酸鉀的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B.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集氣瓶瓶口應朝上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氣泡連續(xù)均勻產(chǎn)生時再收集
D.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驗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答案】D
【解析】A.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該選項說法正確;
B.氧氣密度比空氣大,則應選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則集氣瓶瓶口向上,該選項說法正確;
C.由于剛產(chǎn)生的氣體不純,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應當氣泡連續(xù)均勻產(chǎn)生時再收集,該選項說法正確;
D.氧氣驗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而不是伸入瓶中,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D。
7.如圖是一種簡易便攜式制氧器,結(ji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有關(guān)知識,請你分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該制氧器中的反應倉相當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
B.該裝置不能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
C.排出的氧氣可用于給病人輸氧,這利用了氧氣可以供給呼吸的化學性質(zhì)
D.加濕過濾倉能使氧氣濕潤,說明氧氣具有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質(zhì)
【答案】B
【解析】A.該制氧器中的反應倉是產(chǎn)生氧氣的地方,相當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故選項A說法正確;
B.該裝置可根據(jù)加濕過濾倉中氣泡的多少來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故選項B說法錯誤;
C.排出的氧氣可用于給病人輸氧,這利用了氧氣可以供給呼吸的化學性質(zhì),故選項C說法正確;
D.加濕過濾倉能使氧氣濕潤,說明氧氣具有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質(zhì),故選項D說法正確;
故選:B。
二、非選擇題
8.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有以下四個步驟:
請回答:
(1)A,B,C,D四步驟中,其中一定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_。
(2)木炭在C瓶中燃燒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D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將木炭改為鐵絲在C瓶中燃燒,瓶中應預先放入少量________。
【答案】(1)A
(2) 燃燒更旺,發(fā)出白光 檢驗產(chǎn)物是二氧化碳
(3)水或細沙
【解析】(1)A.從試劑瓶中 取出木炭,無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
B.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D.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燃燒的更旺,發(fā)出白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D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產(chǎn)物是二氧化碳;
(3)若將木炭改為鐵絲在C瓶中燃燒,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會炸裂瓶底,瓶中應預先放入少量水或細沙。
9.“青山清我目,流水靜我耳”這句話不僅說明空氣對于人類的重要性,也說明水對生命活動產(chǎn)生的影響。
【關(guān)于空氣】
下列是有關(guān)探究空氣組成及空氣中各氣體性質(zhì)的實驗,回答問題。
(1)實驗中燃著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反應中產(chǎn)生白煙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體積約占集氣瓶中空氣體積的__________________。
(2)B.C兩個實驗產(chǎn)生共同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B實驗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D實驗(向Y型管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處的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說明二氧化碳的__________________,也說明了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遇酸性物質(zhì)變紅)
【關(guān)于水】
(4)魚類可在水中呼吸,是因為水中有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原子”、“氧分子”、“氧離子”或“氧元素”)。
(5)我國規(guī)定生活飲用水的水質(zhì)必須達到下述四項指標:A.不得呈現(xiàn)異色B.不得有異味C.應澄清透明D.不得含有細菌和病毒,其中“C指標”可以通過__________________操作達到。
(6)如圖實驗室中電解水的反應a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P2O5 五分之一
(2) CO2 C+O2CO2
(3) b 密度比空氣大
(4)氧分子
(5)過濾
(6) H2 2H2O 2H2↑+O2↑
【解析】(1)實驗中燃著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故反應中產(chǎn)生的白煙即為固體小顆粒五氧化二磷,其化學式為P2O5,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體積約占集氣瓶中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2)B中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C中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二者產(chǎn)生的共同的生成物是CO2;B中反應方程式為C+O2CO2 ;
(3)D實驗(向Y型管中通入二氧化碳),b處的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也說明了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夠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4)魚類可在水中呼吸,是因為水中有氧氣(可以供給呼吸),氧氣是由氧分子構(gòu)成的;即是因為水中有氧分子;
(5)C.應澄清透明,可以通過過濾操作,除去其中的不溶性雜質(zhì)達到;
(6)電解水實驗中,根據(jù)正氧負氫,氧一氫二,由圖可知,a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較多,即為氫氣(H2),水2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方程式為 2H2O 2H2↑+O2↑ 。
10.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見裝置,請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利用裝置BC制取二氧化碳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發(fā)生裝置中,錐形瓶內(nèi)長頸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_____;收集裝置中,導管要伸入集氣瓶底部,其原因是______。
(3)已知: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與堿石灰兩種固體的混合物來制取甲烷。請你從上圖中選出制備一瓶干燥的甲烷所需要的裝置組合______。
【答案】(1) 集氣瓶 2KClO32KCl+3O2↑
(2) CaCO3+2HCl=CaCl2+H2O+CO2↑ 形成液封,防止氣體逸出 便于更快、更純地收集氣體
(3)AD
【解析】(1)儀器a是集氣瓶,故填:集氣瓶;
裝置A是固體加熱型反應,可以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分解值得氯化鉀和氧氣,故填:2KClO32KCl+3O2↑ ;
(2)利用固液反應常溫型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長頸漏斗液封是微粒避免氣體從長頸漏斗端逸出,故填:形成液封,防止氣體逸出;
用排空氣法集氣,導管伸到集氣瓶口底部,這樣可以更快、更好地將空氣排出集氣瓶,故填:便于更快、更純地收集氣體;
(3)用加熱無水醋酸鈉與堿石灰兩種固體的混合物來制取甲烷選擇固體加熱型地發(fā)生裝置,收集干燥地氣體選擇排空氣法收集,因為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故選擇向下排空氣法,故填:AD。
11.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①的儀器名稱___________。
(2)若選擇B 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在制取二氧化碳時,某同學為了能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可以選擇的發(fā)生裝置__________(填序號),但此裝置有一處錯誤需改進后才能達到實驗目的,該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B 裝置在使用時,分液漏斗下端需要液封
B.用 D 裝置收集 O2時,可以用帶火星的小木條在導管 a口驗滿
C.實驗室制取 CO2、H2時,都可以選擇 BD 裝置
D.用 E 裝置來測定收集氣體的體積時,植物油上方的空氣對實驗結(jié)果有影響
【答案】(1)酒精燈
(2)2H2O2 SKIPIF 1 < 0 2H2O + O2 SKIPIF 1 < 0
(3) C Fe + 2HCl = FeCl2 + H2 SKIPIF 1 < 0
(4)BC
【分析】考查實驗室制取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以及檢驗方法。
【解析】(1)標號①的儀器名稱:酒精燈。
(2)此裝置不需加熱,只能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SKIPIF 1 < 0 2H2O + O2 SKIPIF 1 < 0
(3)通過止水夾的開與關(guān)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因此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C;
此裝置使用的鐵質(zhì)多孔隔板與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物鹽酸發(fā)生反應,對應的化學方程式:Fe + 2HCl = FeCl2 + H2 SKIPIF 1 < 0 ,將鐵質(zhì)多孔隔板更改為有孔塑料板即可。
(4)A.分液漏斗下端無需液封,長頸漏斗下端口必須浸沒在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管口溢出,故A不符合題意;
B.因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從短管口進,因為密度比空氣大就堆積在下面,慢慢越來越多就把空氣擠到上面,空氣就從長管出去,最后在a口用帶火星的木條驗滿,故B符合題意;
C.實驗室制取O2、H2時反應物都是固液反應,不需要加熱,因此發(fā)生裝置相同,用瓶口倒置帶有雙孔橡皮塞的集氣瓶收集時,因O2密度比空氣大導氣管短進長出,H2密度比空氣小導氣管長進短出,因此可以用相同的收集裝置,故C符合題意;
D.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防止該氣體溶于水并與水反應,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jié)果沒有明顯的影響,不符合題意。
故選B.C。
12.同學們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并利用下圖裝置進行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zhì)的實驗。
【實驗方案】
I.制取氧氣
(1)實驗方法:連接好儀器裝置后,下一步實驗操作是________。
(2)實驗原理: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Ⅱ.性質(zhì)驗證
(3)將硫點燃后,緩慢伸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瓶內(nèi)的反應的現(xiàn)象為_______。
【問題與交流】
(4)試管口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5)某同學用上圖裝置制取氧氣時,出現(xiàn)了試管炸裂的情況,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寫1條)
【答案】(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 SKIPIF 1 < 0
(3)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防止加熱時粉末狀物質(zhì)進入導管,堵塞導管
(5)如果加熱前試管外壁有水或燈芯觸及試管等都可能導致試管受熱不均勻而炸裂
【解析】(1)實驗方法:連接好儀器裝置后,下一步實驗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
(3)將硫點燃后,緩慢伸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瓶內(nèi)的反應的現(xiàn)象為: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試管口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熱時粉末狀物質(zhì)進入導管,堵塞導管;
(5)如果加熱前試管外壁有水,燈芯觸及試管,都可能導致試管受熱不均勻而炸裂。
13.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若選用AD裝置制取氧氣,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驟:①加熱藥品;②停止加熱;③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⑤將藥品裝入試管后固定在鐵架臺上;⑥收集氣體。
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若要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_______,若用E裝置測量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裝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若某氣體只能用D裝置收集,則該氣體可能具有的性質(zhì)為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某物質(zhì)反應
②密度與空氣的密度接近且難溶于水
③能與水反應
(6)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到結(jié)論。
①圖A所示實驗集氣瓶中的現(xiàn)象是: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___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熱,有黑色固體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圖B所示實驗可觀察到酚酞溶液由無色變?yōu)開______________色,該實驗中沒有涉及的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B.氨分子有一定質(zhì)量 C.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
③圖C所示實驗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關(guān)于該實驗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實驗時紅磷一定要足量
B.點燃紅磷前先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
C.紅磷想滅后立刻打開彈簧夾
D.最終進入瓶中水的體積約為氧氣的體積
E.該實驗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該實驗的實驗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長頸漏斗
(2) SKIPIF 1 < 0
(3)④⑤①③②
(4) C 防止二氧化碳與水接觸
(5)①②
(6) 火星四射 SKIPIF 1 < 0 紅 B ABDE 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解析】(1)儀器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
(3)制取氧氣的步驟是“查裝定點收移熄”即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⑤將藥品裝入試管后固定在鐵架臺上;①加熱藥品;③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②停止加熱,故填:④⑤①③②;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若要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根據(jù)C隔板把碳酸鈣和稀鹽酸隔開,當關(guān)閉止水夾時由于氣體增多使試管內(nèi)氣壓變大,把酸溶液壓入長頸漏斗的管體內(nèi),液面低于隔板,固液分開,不再反應,打開止水夾則氣體導出,液面回升,固液接觸繼續(xù)反應,故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C;
若用E裝置測量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裝置中,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與水接觸;
(5)若某氣體只能用D裝置收集,說明其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某物質(zhì)反應;密度與空氣的密度接近且難溶于水;故選:①②;
(6)①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有黑色固體生成;
鐵和氧氣點燃生成四氧化三鐵,化學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
②氨水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氨氣遇到酚酞試液中的水形成氨水,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因此該實驗中沒有涉及的性質(zhì)是氨分子有一定質(zhì)量;
③A.實驗時紅磷一定要足量,使氧氣耗盡,以免數(shù)據(jù)有誤,正確;
B.點燃紅磷前先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反之燃燒放熱是空氣逸出造成結(jié)果偏大,正確;
C.紅磷熄滅后立刻打開彈簧夾,此時由于裝置內(nèi)的氣體受熱膨脹,則氣壓差不足,造成結(jié)果偏小,錯誤;
D.由于燃燒后消耗氧氣而沒有生成新氣體因此,裝置內(nèi)所缺的氣體體積與進入水的體積相同,最終進入瓶中水的體積約為氧氣的體積,正確;
E.該實驗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正確;
故選:ABDE;
該實驗的實驗結(jié)論是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14.如圖1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裝置,據(jù)圖回答下列有關(guān)問題。
(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__。
(2)①如果選用裝置C且不加催化劑制取氧氣,該原理的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如果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最好選擇圖1裝置中的___________(填序號)來收集;
③檢驗集氣瓶中氣體是否是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①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固體與水反應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氣體(化學式為CH4),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出的熱引起發(fā)生裝置炸裂。你認為圖1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___(填序號);
②如果用如圖2所示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應從____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進入。
(4)將CO2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則①b處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②c處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③c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④燒杯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
【答案】(1)試管
(2) 2KMnO4K2MnO4 +MnO2 + O2↑ E 將帶火星的木條平置于集氣瓶口,木條復燃,則已滿
(3) A b
(4) 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2+Ca(OH)2=CaCO3↓+H2O 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
【解析】(1)如圖,儀器①的名稱:試管;
(2)①如果選用裝置C且不加催化劑制取氧氣即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 +MnO2 + O2↑ ,
②如果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因此最好選擇圖1裝置中的E;
③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因此驗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平置于集氣瓶口,木條復燃,則已滿;
(3)①如圖A,注射器可以控制液體藥品的加注,從而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故選:A;
②乙炔氣體的密度比水小會處于水面以上,因此由b管導入,則水會從a管被排出;
(4)二氧化碳能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故通入燒杯后會出現(xiàn):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
15.還原性:CO具有還原性,能奪取一些金屬氧化物中的氧,使金屬氧化物還原為金屬。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1)通:加熱前,先通____排出玻璃管內(nèi)的空氣。
(2)點:點燃_______燈加熱。
(3)撤:還原結(jié)束,撤走加熱CuO的_______。
(4)通:繼續(xù)通______。
實驗現(xiàn)象:
(5)黑色的粉末變成_____,澄清的石灰水______。
(6)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實驗注意事項:
(7)使用CO前應先驗純。因為CO混有O2時,點燃_______。
(8)實驗開始應先通CO,再加熱。防止CO與管內(nèi)空氣混合_______。
(9)實驗結(jié)束要先停止加熱再繼續(xù)通CO至試管冷卻。防止_________。
(10)尾氣要進行處理——點燃或用氣球收集。防止_______。
【答案】(1)CO
(2)酒精
(3)酒精燈
(4)CO至試管冷卻
(5) 紅色 變渾濁
(6)CO+CuO SKIPIF 1 < 0 Cu+CO2
(7)可能發(fā)生爆炸
(8)加熱時發(fā)生爆炸
(9)生成的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再被氧氣氧化成氧化銅
(10)CO污染空氣
【解析】(1)通:加熱前,先通CO排出玻璃管內(nèi)的空氣,防止氣體不純加熱時爆炸;
(2)點:點燃酒精燈燈加熱;
(3)撤:還原結(jié)束,撤走加熱CuO的酒精燈,防止液體倒吸入玻璃管;
(4)通:繼續(xù)通CO至試管冷卻,防止產(chǎn)物再次被氧化;
(5)氧化銅被還原為銅,黑色的粉末變成紅色,生成的二氧化碳進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6)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CuO SKIPIF 1 < 0 Cu+CO2;
(7)使用CO前應先驗純。因為CO混有O2時,點燃可能發(fā)生爆炸;
(8)實驗開始應先通CO,再加熱。防止CO與管內(nèi)空氣混合加熱時發(fā)生爆炸;
(9)實驗結(jié)束要先停止加熱再繼續(xù)通CO至試管冷卻。防止生成的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再被氧氣氧化成氧化銅;
(10)尾氣要進行處理——點燃或用氣球收集。防止CO污染空氣。
16.如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收集和干燥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A裝置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______,實驗室常用改進后的A裝置制備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______。
(2)選用四個裝置來制取并收集純凈、干燥的CO2氣體。裝置E的作用是吸收HCl氣體,B中應盛放的液體是______。正確的接口順序從左到右依次為:a接______。
(3)用F裝置進行實驗,將膠頭滴管中的NaOH溶液擠進充滿CO2的圓底燒瓶,很快看到長導管頂端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原因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若將燒瓶內(nèi)的CO2換成下列氣體中的______(填序號)仍可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
A.SO2 B.H2 C.CO D.HCl
【答案】(1) 長頸漏斗的下端沒有伸入液面以下 CaCO3+2HCl=CaCl2+H2O+CO2↑
(2) 濃硫酸 fgcbe
(3) CO2+2NaOH=Na2CO3+H2O AD##DA
【解析】(1)裝置A中長頸漏斗的下端沒有伸入液面以下,會造成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實驗室常用改進后的A裝置制備二氧化碳,即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選用四個裝置來制取并收集純凈、干燥的CO2氣體。裝置E的作用是吸收HCl氣體,B中應盛放的液體是濃硫酸(吸收水分,干燥氣體的作用),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所以先通過盛有碳酸氫鈉溶液的裝置E除去氯化氫,然后再通過盛有濃硫酸的裝置B除去水蒸氣,最后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即可,氣體進入洗氣瓶的方式為長進短出,故正確的接口順序從左到右依次為:a接fgcbe;
(3)用F裝置進行實驗,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導致裝置內(nèi)的壓強變小,外界大氣壓將水槽中的氫氧化鈉溶液經(jīng)過長導管壓入圓底燒瓶中,形成“噴泉”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A.二氧化硫氣體能與氫氧化鈉反應,造成裝置內(nèi)的壓強減小而形成“噴泉”現(xiàn)象,故正確;
B.氫氣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不能形成噴泉,故錯誤;
C.一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不反應,不能形成噴泉,故錯誤;
D.氯化氫氣體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造成裝置內(nèi)的壓強減小而形成“噴泉”現(xiàn)象,故正確;
故選AD。
17.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 SKIPIF 1 < 0 填字母 SKIPIF 1 < 0 ,若用裝置D收集產(chǎn)生的氧氣,氣體應從 _____(填“a”或“b”)端進入。
(2)實驗室用鋅與稀硫酸制取氫氣時,裝置B.C都可用,與裝置B相比,選用裝置C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用裝置E可以收集氫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
(3)裝置F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并測定二氧化碳的體積。實驗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可以通過____________ SKIPIF 1 < 0 填儀器名稱 SKIPIF 1 < 0 中液體的體積來表示。裝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集氣瓶中未裝滿水,液面上的空氣對測定結(jié)果_____________ SKIPIF 1 < 0 填“有”或“無” SKIPIF 1 < 0 影響。
【答案】(1) A a
(2) 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Zn+H2SO4=ZnSO4+H2↑ 氫氣密度比空氣小
(3) 量筒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無
【解析】(1)加熱高錳酸鉀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是固體加熱型反應,故選用A裝置制??;氧氣的密度比水小,欲使用裝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將氣體從a端通入;
(2)與裝置B相比,裝置C可通過止水夾的開關(guān)來改變裝置內(nèi)的壓強,使固體和液體分離和接觸,能夠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氫氣密度比空氣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3)因為排出水的體積等于生成氣體的體積,實驗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可以通過量筒中液體的體積來表示;裝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不會溶解在水中,所以油上方的空氣對實驗結(jié)果沒有影響。
18.下面所示為常見氣體制備、干燥和性質(zhì)實驗的部分儀器。試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以過氧化氫溶液為原料(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在實驗室中制備并收集干燥的氧氣,按照要求設計實驗裝置,連接儀器,并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①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從左到右填寫儀器序號字母)。
②上述制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③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后,隨著反應的進行,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將_______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不變”“無法判斷”之一)
(2)欲用一氧化碳(CO)氣體測定某不純的氧化鐵樣品的純度(雜質(zhì)不反應),并驗證反應中氣體生成物的性質(zhì)。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一氧化碳→D→B→C。
①儀器B中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儀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加熱或點燃一氧化碳前,一定要先檢驗一氧化碳的_________________,以免發(fā)生危險。
④通過測量反應前、后D處大玻璃管的質(zhì)量變化,來計算氧化鐵樣品的純度。若實驗結(jié)束后大玻璃管中的物質(zhì)里還有少許紅色氧化鐵,則計算出樣品純度的結(jié)果將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響”之一)。
【答案】(1) A→E→F 2H2O2 2H2O+O2↑ 不變
(2)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點燃尾氣中剩余的一氧化碳,防止散入空氣造成污染 純度 偏小
【解析】(1)①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反應為固液常溫裝置,則發(fā)生裝置選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用于干燥氧氣,氧氣密度比空氣大,則收集干燥的氧氣應選F,則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AEF;
②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2H2O+O2↑ ;
③二氧化錳為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催化劑,反應前后質(zhì)量不變。
(2)①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儀器B的現(xiàn)象為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②一氧化碳有毒,會污染空氣,且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則儀器C的作用是點燃尾氣中剩余的一氧化碳,防止散入空氣造成污染;
③一氧化碳為可燃性氣體,不純時會發(fā)生爆炸,則加熱或點燃一氧化碳前,一定要先檢驗一氧化碳的純度;
④若氧化鐵沒有完全反應,則計算出樣品中氧化鐵的質(zhì)量將偏少,則樣品純度的結(jié)果將偏小。
19.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①_______
(2)使用A裝置制取氧氣,需先檢查裝置氣密性,液封長頸漏斗下端,從導氣管向裝置中打氣,看到_______的現(xiàn)象,說明氣密性良好。
(3)以裝置B為氣體發(fā)生裝置制取較為純凈的氧氣,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裝置為____。
(4)判斷氧氣收集滿的方法為_______
(5)若在E中裝滿水,測量產(chǎn)生的氧氣的體積,應該從_______ (選填“a”或“b”)處通入氧氣,在另一導管口接一個_______(填儀器名稱)。
(6)裝置G是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用軟塑料瓶和氣球自制的氣體發(fā)生裝置,兩個塑料瓶底部用導管相連,利用該裝置也可以制取氧氣,塑料瓶中加入的液體藥品是_______,藥品加入完畢后,要使反應進行,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這個裝置具備的一個突出優(yōu)點為_______。
(7)若用如圖裝置收集一瓶(150mL)含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60%的氣體,方法是在150mL集氣瓶里裝滿水,塞緊橡膠塞并關(guān)閉活塞b,打開活塞a通入氧氣,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當量筒內(nèi)的水達到設定的體積后立即關(guān)閉活塞a,然后打開活塞b通入空氣,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則停止通入氧氣時量筒內(nèi)水的體積約為_______(提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1/5)。
A.25mLB.40mLC.60mLD.75mL
【答案】(1)錐形瓶
(2)液體被壓入漏斗中
(3) 2KClO32KCl+3O2↑ F
(4)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說明已收集滿
(5) a 量筒
(6) 過氧化氫溶液 擠壓塑料瓶,使紗布包與過氧化氫溶液接觸 控制反應的開始與停止
(7)D
【解析】(1)由圖可知,儀器①為錐形瓶。
(2)檢查A裝置的氣密性時,加水到長頸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下,即先液封長頸漏斗下端,從導氣管向裝置中打氣,若氣密性良好,則裝置中的氣體壓強變大,則水會倒壓入長頸漏斗,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
(3)裝置B為加熱固體的裝置,且試管口沒有塞棉花,適用于氯酸鉀制取氧氣,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并加熱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2KCl+3O2↑ ;
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則若想收集較為純凈的氧氣,宜采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裝置選F。
(4)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氧氣驗滿的方法為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說明已收集滿。
(5)由于氣體密度比水小,則當在E中裝滿水,氣體應從a處通入,且若想測量產(chǎn)生的氧氣的體積,則應量取排出的水的體積,則在另一導管口接一個量筒。
(6)裝置G為固液常溫裝置,適用于過氧化氫制取氧氣,則塑料瓶中加入的液體藥品是過氧化氫溶液;
藥品加入完畢后,擠壓塑料瓶,使紗布包與過氧化氫溶液接觸,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開始反應;松手后,液面下降,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脫離接觸,控制固體和液體的接觸,從而控制反應的開始與停止。
(7)量筒中收集的水的體積即為通入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設量筒內(nèi)水的體積為x,則 SKIPIF 1 < 0 ,解得x=75mL。
故選D。
20.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寫出圖一中②儀器名稱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用 A 裝置制取氧氣時,試管中的棉花沒有燃燒,根據(jù)燃燒條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3)圖一中,實驗室選用裝置 B 制二氧化碳,將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圖二裝置,觀察到①試紙Ⅰ不變色而試紙Ⅱ變紅,②飽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寫出現(xiàn)象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據(jù)玻璃管中的現(xiàn)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是______;
(4)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固體與水反應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氣體(化學式為 C2H2),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出的熱引起發(fā)生裝置炸裂。你認為圖一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填序號);如果用 D 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應從______(填“a 或“b”)端管口進入。
【答案】(1)長頸漏斗
(2) 2KMnO4K2MnO4 +MnO2 + O2↑
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3) 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4) C b
【解析】(1)由圖可知,儀器②為長頸漏斗。
(2)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 +MnO2 + O2↑;
燃燒的條件為: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由于棉花與氧氣接觸,且棉花為可燃物,則棉花沒有燃燒的原因為溫度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3)二氧化碳能與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試紙Ⅰ干燥的紫色石蕊紙條不變色,而試紙Ⅱ濕潤的紫色石蕊紙條變紅,對比可知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4)實驗室制取乙炔的反應為固體和液體在常溫下的反應,則發(fā)生裝置選固液常溫裝置,若想控制反應速率,而裝置C中可通過注射器控制加水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則發(fā)生裝置選C;
由于氣體密度比水小,則用 D 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應從b端管口進入。
21.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見裝置,根據(jù)所給裝置回答相關(guān)問題。
(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
(2)從裝置A~E中選擇一套裝置,既可以用于制取氧氣又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所選裝置組合為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寫出用此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制取二氧化碳,將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裝置F中,可觀察到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由此可歸納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常溫下氨氣(NH3)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若用裝置G收集氨氣,則氣體應從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a”或“b”)端通入。
【答案】(1)長頸漏斗
(2) BC 2H2O2 2H2O+O2↑
(3)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4)b
【解析】(1)儀器①的名稱:長頸漏斗。
(2)B裝置為固液常溫下制取氣體,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發(fā)生裝置均可以為B,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比空氣大,均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則既可以用于制取氧氣又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所選裝置組合為BC,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2H2O2 2H2O+O2↑ 。
(3)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F(xiàn)裝置中的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故由此可歸納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zhì)是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4)氨氣密度比空氣小,若用裝置G收集氨氣,從短管通入,空氣從長管排出,則氣體應從b端通入。
22.根據(jù)如圖所示裝置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b___。
(2)實驗室中用A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3)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如用E裝置收集CO2,氣體從______(選填“c”或“d”)端進入。發(fā)生裝置選用C裝置(多孔隔板用來放塊狀固體)代替B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下圖中哪些裝置與C裝置有相同的優(yōu)點________。
(4)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制取甲烷可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如選擇D裝置收集甲烷,證明甲烷氣體收集滿了的方法(或現(xiàn)象)是_____。
(5)F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質(zhì)的實驗,圖中①、④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②、③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說明CO2密度大于空氣且能與水反應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
(6)用一定濃度、一定體積的稀硫酸和足量的鋅粒反應,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的速率逐漸____(選填“加快”、“減慢”或“不變”),引起反應速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7)家庭小實驗:取一個玻璃杯,加入足量的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然后放入洗凈的雞蛋(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可觀察到雞蛋一邊冒氣泡一邊沉到杯底,一段時間后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時又下沉,請解釋發(fā)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_______。
【答案】(1) 酒精燈 長頸漏斗
(2)2KClO3 SKIPIF 1 < 0 2KCl+3O2↑
(3) CaCO3+2HCl=CaCl2+CO2↑+H2O c 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②④
(4) A 瓶口有氣泡冒出
(5)④比①先變紅,②和③都不變色
(6) 減慢 稀硫酸的濃度逐漸減小
(7)因為CaCO3和醋酸反應生成CO2氣體,氣泡附著在蛋殼上,使雞蛋所受的浮力變大,雞蛋上浮,當雞蛋浮到水面時,氣泡破裂,雞蛋所受浮力變小,雞蛋下沉
【解析】(1)據(jù)圖可知,儀器a是酒精燈,b是長頸漏斗;
(2)A為固體加熱裝置,且不需要棉花,因此利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加熱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SKIPIF 1 < 0 2KCl+3O2↑;
(3)在C裝置中,把大理石放在隔板上,稀鹽酸通過長頸漏斗加入,使用時,讓稀鹽酸與大理石接觸,反應開始,產(chǎn)生氣體;不用時,可把導氣管用止水夾夾住,產(chǎn)生的氣體不能導出試管,造成試管內(nèi)氣體越來越多,壓強越來越大,稀鹽酸被壓到長頸漏斗中,大理石和稀鹽酸分離,反應停止,故C裝置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而B裝置中大理石與稀鹽酸不能分離,不能控制反應的停止;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從長管進入;
(4)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甲烷,屬于固體加熱型,應該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甲烷密度小于空氣、難溶于水,可選用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排水法收集,當集氣瓶內(nèi)的水被完全排凈,瓶口向外冒出大氣泡時,說明已滿;
(5)通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變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都變紅,說明二氧化碳和水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并且④比①先變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
(6)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的速率逐漸減慢,這是因為隨著反應的進行,硫酸的濃度減小引起的;
(7)剛開始時,雞蛋的重力比受到的浮力大,下沉,CaCO3和醋酸反應生成CO2氣體,隨著蛋殼表面氣泡增多,雞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浮力大于重力時上浮,到接近液面時部分氣泡破裂,重力大于浮力又下沉。
23.如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指定儀器名稱:a_______;
(2)小明同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他用C作為發(fā)生裝置,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關(guān)閉彈簧夾,反應停止后液面應位于_____(填“1”、“2”或“3”)處。
(3)裝置G可以用來收集氣體,還可以防倒吸。請你推測該氣體的密度_____空氣的密度(填“大于”或“小于”),該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填“難溶”或“極易溶”)于水。
【答案】(1)鐵架臺
(2)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3
(3) 小于 極易溶
【解析】(1)由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為鐵架臺,故填:鐵架臺;
(2)實驗室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即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裝置C帶有多孔隔板和彈簧夾,關(guān)閉彈簧夾,內(nèi)部氣體增多,壓強增大,液體被壓入長頸漏斗,固液分離,反應停止,打開彈簧夾,氣體輸出,壓強減小,液體重新進入試管,固液接觸,反應發(fā)生,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關(guān)閉彈簧夾,反應停止后,由于裝置內(nèi)有大量二氧化碳使氣壓增大,則溶液會被壓入長頸漏斗內(nèi),則液面下降到塑料板以下,液面應位于3處,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3;
(3)裝置G可以用來收集氣體,還可以防倒吸,萬用瓶瓶口朝上,氣體短管進長管出,即利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說明收集的氣體密度小于空氣。用水進行尾氣處理,說明該氣體極易溶于水,故填:小于;極易溶。
24.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請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實驗問題?,F(xiàn)提供下列實驗裝置:
(1)裝置C中儀器甲的名稱是_______。
(2)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為便于觀察氧氣是否集滿,可選用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組合為_______(填字母,從A-F中選擇)。
(3)實驗室可用裝置C制取二氧化碳,若要反應停止,操作為_______。
(4)用鋅粒和稀硫酸制取氫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若用裝置G收集氫氣,氣體從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答案】(1)長頸漏斗
(2)BD
(3)關(guān)閉活塞
(4) Zn+H2SO4═ZnSO4+H2↑ a
【解析】(1)據(jù)圖可知,C中儀器甲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為水和氧氣,該反應屬于固液常溫型,發(fā)生裝置選B,因為二氧化錳是粉末狀藥品,因此不能選擇C,為便于觀察氧氣是否集滿,可選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3)若要反應停止,操作為關(guān)閉活塞,因為生成的氣體不能排出導致裝置內(nèi)的壓強增大,將液體試劑壓入長頸漏斗,固液分離時,反應停止;
(4)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氫氣難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因此若用裝置G收集氫氣,氣體從a端通入。 時間(min)
1
2
3
4
5
H2體積(mL)
200
362
442
482
484

相關(guān)試卷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17 傳統(tǒng)文化與化學(含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17 傳統(tǒng)文化與化學(含解析),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11 推斷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11 推斷題(含解析),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物質(zhì)王國舉行一場趣味籃球賽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06 溶液 (含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06 溶液 (含解析),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02 基礎實驗(含解析)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02 基礎實驗(含解析)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03 化學用語(含解析)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03 化學用語(含解析)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02 基礎實驗(含解析)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02 基礎實驗(含解析)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01 變化、性質(zhì)、用途(含解析)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核心考點培優(yōu)訓練專項01 變化、性質(zhì)、用途(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