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異鄉(xiāng)①
(美)海明威
秋天,戰(zhàn)爭不斷進行著,但我們再也不去打仗了。米蘭②的深秋冷颼颼的,天黑得很早。轉(zhuǎn)眼間華燈初上,這時沿街看看櫥窗很愜意。商店門外掛著許多野味:雪花灑在狐貍的卷毛上,寒風吹起它們蓬松的尾巴;掏空內(nèi)臟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著;一串串小鳥在風中飄搖,羽毛翻飛著。這是一個很冷的秋天,風從山岡上吹來。
每天下午,我們都上醫(yī)院去。葬禮的儀式時常在院子里舉行。我的膝關(guān)節(jié)有病,從膝蓋到踝節(jié)之間的小腿僵直,沒有腿肚子似的。醫(yī)生說:“一切都會順利的。小伙子,你是個幸運兒。你會重新踢足球的,像個錦標賽選手。”
旁邊的手術(shù)椅中坐著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個娃娃的手。上下翻動的牽引帶夾著那只小手,拍打著僵硬的手指。輪到他檢查時,少校對我眨眨眼,一面問醫(yī)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嗎,主任大夫?”他的劍術(shù)非常高超,戰(zhàn)前是意大利最優(yōu)秀的劍術(shù)家。
每天,還有三個同我年齡相仿的小伙子到醫(yī)院來。我們都佩著同樣的勛章,除了臉上包著黑絲絹的小伙子——他在前線待的時間不長,所以沒有得到勛章。
起初,因為我佩著勛章,那些伙伴對我頗有禮貌,問我是怎樣獲得勛章的。我便拿出獎狀給他們看,上面盡是些冠冕堂皇的詞語,諸如“RATELLANZA”“ABNEGAZIONE”③,等等。但是,透過這些辭令,可以看出真正的含義:我受獎僅僅由于我是個美國人。打那以后,伙伴們對我的態(tài)度有點變了。
至于那位少校,杰出的劍術(shù)家,他可不相信人是勇敢的。每當我們坐在手術(shù)椅中,他總要不厭其煩地糾正我的意大利語法。不過,他卻夸獎我口語流暢。我們輕松自如地用意大利語閑聊。有一天,我對他說,“意大利語一學(xué)就通,說起來挺容易,我不太有興趣了”?!班?,不錯,”少校說,“那你為什么不研究一下語法呢?”于是他就教我語法。不久,我感到意大利語完全變了樣,以致當我腦子里語法概念模糊時,都不敢同他交談了。
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機械治療,可他總是按時上醫(yī)院,從不錯過一天。當我學(xué)不好意大利語法時,他罵我是個丟人的大笨蛋,并且說,他自己也是個傻瓜,煞費心思來教我。少校長得矮小,卻筆挺地坐在手術(shù)椅中,將右手伸入機器,讓牽引帶夾著手指翻動,眼睛直盯著墻壁。
“要是戰(zhàn)爭結(jié)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話,你打算干些什么?”少校問我,“注意,語法要正確!”
“回美國?!?br>“結(jié)婚了嗎?”
“沒有,但很想。”
“你太蠢了,”他看上去很惱火,“一個男人決不能結(jié)婚?!?br>“為什么,少校先生?”
“別叫我少校先生。”
“為什么男人不應(yīng)該結(jié)婚?”
“不該,就是不該,”他怒氣沖沖地說,“即便一個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該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該使自己陷入那種境地。他應(yīng)當去找不會喪失的東西?!?br>他說著,眼睛直瞪著前面,顯得非常惱怒、痛苦。
“可為什么一定會失掉呢?”
“肯定會失掉,”他望著墻壁說,然后,低下頭看著整形器,吱吱咯咯地把小手從牽引帶里抽出來,在大腿上狠狠拍幾下。“肯定會失掉,”他幾乎大吼了,“別跟我爭辯!”接著他對看管機器的護理員叫道:“來,把這該死的東西關(guān)掉!”
他回到另一間診室去接受光療和按摩了。一會兒,我聽見他向醫(yī)生請求借用電話,后來,門關(guān)上了。他重新回到這間房間時,我正坐在另一把手術(shù)椅中。他披著斗篷,戴著帽子,徑直朝我坐的地方走來,把一條胳膊擱在我的肩上。
“真對不起,”他說,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剛才我太失禮了。我妻子剛?cè)ナ?,請原諒?!?br>“噢……”我惋惜地說,“非常遺憾?!?br>他站在那兒,咬著下嘴唇?!巴敉纯?,”他說,“難哪!”
他的目光越過我,望著窗外。接著他哭了?!拔液喼蓖坏舯础!彼呎f邊哽咽著。然后他失聲痛哭,又抬起頭,茫然呆視著,咬緊嘴唇,淚流滿面,接著,挺起腰,帶著軍人的姿態(tài),邁過一排排手術(shù)椅,昂然而去。
醫(yī)生告訴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輕,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殘廢不能再打仗后,才同她結(jié)婚。她只病了幾天。誰也沒料到她會死。在少校坐的手術(shù)椅的對面墻上,掛著三張照片,都是類似他的病例,但已整形,完全是正常的手了。我不知道醫(yī)生打哪兒弄來這些照片的。我一向以為,我們這些人是第一批來試驗醫(yī)療器的。不過,少校對那些照片卻很淡漠,他只是向著窗外,凝望著。
(選自《海明威短篇小說選》,有刪改)
【注】①本文寫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②米蘭:意大利西北部城市。③“RATELLANZA”“ABNEGAZIONE”:意大利語,意“友愛”“克己”。
1. 下列對小說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將“我”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故事真實可信,同時拉近了故事人物與讀者的距離。
B. 很多傷兵都得了勛章,意大利為了表示友誼,授予了“我”這個美國兵勛章,其他人因此改變了對“我”的態(tài)度,“我”感到很傷心。
C. 當“我”追問為什么不能結(jié)婚時,少校怒氣沖沖地告誡“我”,表情可怕,少校這種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行,表達了他的無限悲憤。
D. 作者用血肉豐滿的藝術(shù)形象、獨具匠心的藝術(shù)構(gòu)思、洗練傳神的語言、簡單白描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反戰(zhàn)思想和對和平的向往。
2. 下列對文章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第一段作者精心對死狐、死鹿和一串串的死鳥進行逼真描繪,意在與四肢殘疾的傷病形象形成對照,具有生動的象征意義。
B. 少校因遭受悲痛的喪妻之苦,所以當“我”追問為什么不能結(jié)婚時,才流露出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行,顯得非常惱怒。
C. 小說結(jié)尾寫少校對墻上的那些照片很淡漠,他只是向著窗外,凝望著,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了他雖知自己的手無法康復(fù)但依然對未來充滿憧憬。
D. 小說以《在異鄉(xiāng)》為題,揭示了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導(dǎo)致那些九死一生的軍人疏離社會,與正常的生活“隔絕”,孤寂地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的主題。
3. 小說開頭所描寫的環(huán)境具有什么特點?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4. 小說的標題“在異鄉(xiāng)”含有多重意蘊,請結(jié)合全文談?wù)勀愕目捶ā?br>二、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9小題,共3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修道德,其學(xué)以自隱無名為務(wù)。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庇谑抢献幽酥鴷舷缕缘赖轮馕迩в嘌远?,莫知其所終。
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節(jié)選)
文本二: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挺垣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老子》第三十三章)
5.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
B.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
C.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
D.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
6.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守藏室之史:“藏室”是藏書之所?!笆夭厥沂贰币喾Q“征藏史”?!罢鳌笔堑湔浦猓c“守”相同,就是管理周王朝圖書的史官。
B. 矰:是古代用來射鳥的拴著絲繩的短箭,因拴著絲繩而能收回再次利用。后來也泛指短箭。
C. 轂: 車輪中心的圓木,有洞可以插軸的部分;代指車輪或車。輻:車輪中連接輪輞和車轂的直條。
D. 《老子》又名《南華經(jīng)》,全書的思想結(jié)構(gòu)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權(quán)術(shù)上講究物極必反,修身上力求性命雙修。
7.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本一中,老子認為,品德高尚的君子時運來了就要出去做官,時運不濟就和蓬草一樣隨風飄轉(zhuǎn)。這跟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思想完全相同。
B. 文本一中,孔子在告別老子后,對弟子們說的一番話,彰顯了圣人虛懷若谷、溫良恭儉的品格,同時也側(cè)面烘托了老子見識遠過于常人。
C. 文本二中,《老子》運用三個例子來說明“有”和“無”的關(guān)系,并認為“無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為有了“無”,“有”才能發(fā)揮作用。
D. 文本二中,《老子》認為自以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8. 文本一中哪些地方能夠表現(xiàn)出“老子,隱君子也”。
9. 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①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不夠敏捷)②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需要榮譽)
③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勤勉而行)④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做事情)
⑤愛人若愛其身(身體)⑥君子喻于義(明白)
A. ①③④B. ②④⑥C. ①④⑤D. ③④⑥
10. 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B.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C.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D. 故不孝不慈亡有
11. 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 “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朝”與“良庖歲更刀”的“歲”活用類型不同。
B. “譬如平地”的“平”與“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的“齊”活用類型不同。
C. “故竊異室以利其室”的“以”與“仁以為己任”的“以”用法不同。
D. “人之有是四端也”的“之”與“臣子之不孝君父”的“之”用法不同。
12. 對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類型分組正確的一項是( )
①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②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③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 ④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⑥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⑦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 ⑧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⑨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
A ①③/②④⑤/⑥⑧/⑦⑨B. ①③⑥/②④⑦/⑤⑧/⑨
C. ①③⑨/②④⑦/⑤⑥⑧D. ①③/②④⑨/⑤⑦/⑥⑧
13.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3)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
三、詩歌鑒賞(本大題共2小題,共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鷓鴣天①
賀鑄
重過閶門②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③。舊棲新垅④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fù)挑燈夜補衣?
[注]①本詞寫于作者離開蘇州之時。②閶門,蘇州城西門。詞人年近五十時曾在此居住三年,其間妻子亡故。③晞:曬干。④新垅:新墳,此指亡妻葬所。
14.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開篇由物及人,由“閶門”之存想到愛妻之失,“同來何事不同歸”的詰問中浸透著撕心裂肺的喪偶之痛。
B. “梧桐半死”“鴛鴦失伴”兩個比喻,將詞人孑然獨存的苦狀和老來孤獨寂寞的心境表現(xiàn)得凄切而哀婉。
C. “原上草,露初晞”,既是對亡妻墳前景物的描寫,又暗指愛妻的新歿,寄托著對妻子不幸早逝的哀嘆。
D. “舊棲新垅兩依依”,借物寫人,表現(xiàn)了亡妻無論生前還是死后始終依戀、陪伴著自己,對自己不離不棄。
15. 請比較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下片結(jié)語“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與本詞下片結(jié)語“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fù)挑燈夜補衣”,說說兩者在寫法上有何不同。
四、默寫(每空1分,共9分)
16.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論語雍也》中,孔子在闡述了質(zhì)樸和文采不恰當?shù)年P(guān)系后,得出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2)《大學(xué)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論身份高低,都應(yīng)將加強個人品性修養(yǎng)作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jù)校友劉長樂先生的解讀,西北師大附中校訓(xùn)“勤慎誠勇”四個字分別對應(yīng)了《左傳》中的“勤則不匱”、《老子》中的“____________”、《荀子》中的“誠信生神”、《無量壽經(jīng)》中的“勇猛精進”。
(4)《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典故,暗含魚雁不能傳音訊之意,兩人音訊斷絕,相思無著落。
(5)李白《將進酒》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詩人既有蔑視權(quán)貴的狂放又有面對現(xiàn)實的無可奈何之情。
五、語言表達(本大題共4小題,共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孔子也有過入世與出世、進與退的政治選擇與人生態(tài)度。有人說,這是孔子問禮于老子的___。然而孔子的學(xué)生曾點說過這樣的話:“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甭牭降茏舆@樣說,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痹c言志,沒有說一番“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卻口吐天真爛漫之語,似有_______之嫌,而孔子居然對他的話表示贊許,這就很_______了。而孟子也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可見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經(jīng)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 )因此儒道兩家在作為一種學(xué)術(shù)或思想流派產(chǎn)生之始,甚至在產(chǎn)生之前,就開始了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_______。我們再來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說的“愛民治國”“與善仁,言善信”這些話了。老子并非一味地摒棄仁信,而雖然莊子一直批評儒家,但也同意“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是毋庸置疑的。
17.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 效果 不學(xué)無術(shù) 耐人尋味 里程
B. 結(jié)果 目不識丁 意味深長 歷程
C. 結(jié)果 不學(xué)無術(shù) 耐人尋味 歷程
D. 效果 目不識丁 意味深長 里程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 道中有儒,儒中也必有道,儒道互補并非中國文化兩千多年來發(fā)展的結(jié)果,而是人性使然。
B. 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補并非中國文化兩千多年來發(fā)展的結(jié)果,而是人性使然。
C. 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補是人性使然,而并非中國文化兩千多年來發(fā)展的結(jié)果。
D. 儒道互補不僅是中國文化兩千多年來發(fā)展結(jié)果,而且是人性使然。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
19.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面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 老子并非一味地摒棄仁信,而莊子雖然一直批評儒家,但也同意“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是毋庸置疑的。
B. 老子并非一味地摒棄仁信,而雖然莊子一直批評儒家,但也同意“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是毋庸置疑的。
C. 并非老子一味地摒棄仁信,而莊子雖然一直批評儒家,但也同意“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
D. 老子并非一味地摒棄仁信,而莊子雖然一直批評儒家,但也同意“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
20. 歸謬法是邏輯學(xué)的辯論方法,是通過斷定與論題相矛盾的判斷(即反論題)的虛假來確立論題的真實性的論證方法。即先假定被反駁論題為真,順著這一論點加以引申、放大,由此導(dǎo)出錯誤的推斷,從而證明被反駁論題的錯誤。
編劇郭某、于某因抄襲他人多部作品,改編成影視劇而名利雙收,被抄襲作家分別將二人告上法庭,法院裁定編劇郭某、于某存在抄襲行為,但二人數(shù)年來拒不認錯。后來,一百余名編劇、導(dǎo)演、制片人、作家發(fā)布聯(lián)名信抵制二人。編劇郭某、于某在微博發(fā)布道歉信,以此作為“自罰”,但這種“自罰”之舉卻不被廣大網(wǎng)民接受。
(1)請運用題目所給歸謬法的論證思路來反駁文中“自罰”這一現(xiàn)象。
(2)請你結(jié)合文中現(xiàn)象,解釋生活中“自罰”的正確含義。(每空不超過10個字)
“自罰”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寫作(60分)
21.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多年以來,語文教材選入了許多先秦諸子散文,甚至整單元、大篇幅都是這類文章。對此,有的同學(xué)認為先秦諸子散文太深奧,艱澀難懂,讀了也沒啥用;有的同學(xué)認為這里的文言知識在高考基本上考不到;有的同學(xué)認為這些都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文章,距離我們現(xiàn)實太遙遠;還有人厚今薄古,數(shù)典忘祖,甚至崇洋媚外。
請根據(jù)你的理解和閱讀感受,自選角度,結(jié)合第四單元《邏輯的力量》有關(guān)知識,寫一篇駁論文,談一下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不少于800字。
這是一份精品解析:甘肅省蘭州市一中2022-2023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zip,共2頁。
這是一份【期中真題】甘肅省蘭州市西北師大附中2022-2023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zip,共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寫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中真題】甘肅省蘭州市西北師大附中2022-2023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題甘肅省蘭州市西北師大附中2022-2023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原卷版docx、期中真題甘肅省蘭州市西北師大附中2022-2023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